大豆根瘤菌应用与氮肥施用技术试验研究初探
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剂应用效果试验

收 稿 日期 : O 1l 一 7 2 l-O2
这个 密 度产 量都 有所 下 降 。随着 密度 的增 加株 数在 增加 , 7 5万 株/ m 和 8 5万 株/ m 有 空秆 现 象 , 在 . h . h 没
l O万株 / m。 空秆 率 1 9 , h 有 . % 穗数 低 于种植 密 度 。随着 密度 的增 加穗 行数 没 有变 化 , 穗长 、 粒数 和百 粒 重 行
( 0 ~ 3 ) 量 不 会 对 大豆 造 成 减 产 作 用 。 1 O 用
关 键 词 : 思 德 大 豆 根 瘤 茵剂 ; 豆 ; 产 效 果 富 大 增
富思德 大 豆根 瘤菌 剂是 由秦 皇岛领 先科技 发 展有 限公 司生产 , 菌剂具 有结 瘤 固氮 性能 强 , 该 能够 有效 地 增 加大 豆根 瘤数 量 , 从而 大 大减少 生 产 中的氮 肥使 用量 , 到肥 地养 地 的作用 , 起 是一 种 能 有 效 提高 土 壤 综 合 肥力 的生物 菌剂 , 强作 物抗 病 、 增 抗逆 性 , 可提 高作 物 品质 和产 量 。2 1 0 0年在 密 山地 区进行 该 肥 料 的效 应 试 验, 对不 同施 肥 量下 的大 豆 生物学 特 征值 及最 终产 量结 果 进行统 计 分析 , 定该 肥料 在密 山地 区 大豆 上 的作 确
・
2 ・ 0
观察根瘤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基本原理。
2. 观察根瘤的形成过程,掌握根瘤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根瘤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在共生过程中,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为豆科植物提供氮源,而豆科植物则提供根瘤菌所需的有机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根瘤的形成过程,了解根瘤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豆科植物幼苗(如大豆、花生等)2. 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3. 清水4. 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盐酸等四、实验步骤1. 选择健康的豆科植物幼苗,去除多余枝叶,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将幼苗分为两组,一组施用氮肥,另一组不施用氮肥。
3. 将幼苗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置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4. 观察幼苗生长情况,记录根瘤形成的时间。
5. 待根瘤形成后,用剪刀小心剪下带有根瘤的根段。
6. 将根段放入盐酸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杀死根瘤菌。
7. 将处理后的根段放入酒精中固定。
8. 取出根段,用镊子撕开根瘤,观察其内部结构。
9. 将撕开的根瘤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10.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根瘤的结构和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施用氮肥的豆科植物幼苗根瘤形成时间比不施用氮肥的幼苗提前。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根瘤内部含有大量的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细胞。
根瘤菌细胞呈球状,直径约为1-2微米。
豆科植物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质丰富,细胞核明显。
3. 根瘤菌细胞壁较厚,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固定氮气。
豆科植物细胞则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
4. 根瘤的形成过程如下:(1)根瘤菌从土壤中侵入豆科植物根尖细胞;(2)根瘤菌在根尖细胞内大量繁殖,形成根瘤;(3)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为豆科植物提供氮源;(4)豆科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
一亩大豆可固氮多少公斤 大豆根瘤菌使用技术.doc

一亩大豆可固氮多少公斤大豆根瘤菌使用技术
一亩大豆可固氮多少公斤?大豆根瘤菌如何使用?据悉,大豆由于有共生固氮的根瘤菌,通过根瘤菌的作用,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气态氮,因此一般不用施氮肥。
一亩大豆可固氮多少公斤
一亩大豆可固氮8公斤左右,相当于施用18公斤尿素。
据估算,一亩大豆的根瘤菌每年可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氮元素大约相当于30kg硫酸铵中的氮。
根据大田示范结果,大豆应用根瘤菌,可以使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2%、粗脂肪含量提高1-2%,每亩净收入增加40-50元。
大豆根瘤菌使用技术
大豆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是一项成熟、广泛使用的技术,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大豆生产中所需要的氮肥,供给充足的氮元素。
大豆根瘤菌有液态和固态两种机型,固态根瘤菌采用拌种或土施方式使用,液态根瘤菌采用清种方式使用,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系之间相互匹配,不能因为种一季的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大豆使用根瘤菌作为抵抗重茬增加产量的技术,来重要技术来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同氮肥施用量大豆根瘤菌拌种试验总结

Z i x u n t a i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固氮体系。
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其一生氮素营养的30%~70%。
大豆根瘤菌肥增产机理明确,在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固氮技术。
推广大豆根瘤菌是促进大豆增产、提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由于重迎茬面积大,大豆表现为根瘤少、病害多,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因此在我县推广使用该技术意义重大。
大豆根瘤菌接种是一项增产节肥、投资少、收益大、简而易行的措施。
是降低大豆生产成本。
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
它对于大豆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通过将空气中丰富的氮素资源转化为大豆可以直接利用的铵态氮,解决大豆的氮肥供应;二是根瘤菌分泌的酶,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检验大豆根瘤菌在不同地区的固氮效果,及其对大豆的增产效果的作用。
二、试验方法。
采用小区试验和生产田对比试验同步进行。
1、基本情况试验在呼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院内和福利院南地,生育期期间降雨量为461毫米。
生育期100天,有效积温2000℃。
土壤均为暗棕壤土。
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速效氮162mg/kg,速效磷30mg/kg,速效钾129mg/kg。
前茬为大豆,60cm垄上双行精量点播。
采用品种昊江166、北豆23。
2、试验材料根瘤菌包衣剂:由哈尔滨华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菌量225ml/垧供试材料:大豆:昊江166、北豆23号,公顷保苗40万株;播种量为100kg/垧。
化肥:尿素(含量46%),重过磷酸钙(含量46%),硫酸钾(含量50%)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常规施肥无根瘤菌剂作对照,试验无重复。
小区顺序排列,每个处理6行,行长30米,行距65cm,垄上播双行,5月10日播种施肥,播前精细整地,机械精量播种。
其它田间管理按垄三栽培技术规程操作。
处理1、施肥量为:尿素30kg/公顷、磷酸二铵100kg/公顷,硫酸钾50kg/公顷。
大豆应用根瘤菌试验总结

大豆应用根瘤菌试验总结作者:曹明波李涛任德亮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6期摘要:为了“绿色”环保需要,降低氨肥施用量,节约成本,提高大豆的结瘤固氮能力,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根瘤菌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结瘤固氮效果,为生产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固氮;总结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根瘤菌包衣剂由黑龙江省卫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供试品种:垦丰、绥农14。
1.3试验处理处理1:根瘤菌+绥农14,处理2:常规施肥+绥农14CK,处理3:根瘤菌十垦丰16,处理4:常规施肥+垦丰16CK。
1.4试验方法小区试验,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行长10米,6行区,行距65厘米,采用三垄栽培技术,人工垄上开沟施肥播种,常规施肥量为二铵8.9公斤,尿素2.6公斤,氯化钾1.8公斤,施根瘤菌处理不施尿素,二铵和氯化钾与常规施肥相同,种植密度2.0万株/亩。
1.5试验地条件试验地设在八五一一农场28队4号地,土质为岗地白浆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前茬玉米。
1.6田间管理:大豆播后苗前采用杜耳+保收进行封闭除草,生育期间,机械中耕三遍,人工拿大草一遍。
2试验结果与分析2.1根瘤菌对开花期植株的影响(见表1)从表1的开花期测定结果看,2个不同品种应用根瘤菌的处理和常规施肥CK,在株高和复叶数上相差不明显,在其它性状上都有所增加,其中根瘤数增加4~19.4个/株、根瘤重增加0.02~0.12g/株,植株地上、地下鲜重分别增加1.6~2.6g/株和0.54~0.6g/株,植株地上、地下干重分别增加0.24~0.38/株和0.12~0.18g/株,说明大豆应用根瘤菌在氮肥用量降低50%的情况下,不但不影响植株的生产发育而且还可使它生长的更加健壮。
2.2根瘤菌对结荚期植株的影响从表2的结荚植株测定结果看,应用根瘤菌的效果更加明显,拌种用根瘤菌的2个处理,所有测定的植株性状都优于常规施肥的处理,其中株高增加2~3.8cm,复叶数增加0.2~1.5片/株,根瘤数增加6.4~12.2个,株。
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

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根瘤菌可以对大豆生长发挥促进作用,提升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旨在介绍根瘤菌对大豆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根瘤菌的基本信息根瘤菌是一种与豆类植物或其他一些杂草的根脱落物生长相互作用的细菌。
它与宿主植物建立起共生关系,使得宿主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到大量的氮源和其他营养物质。
一般来说,根瘤菌的菌根系统是在植物根部产生的,具体表现为一些颗粒状的结节。
这些结节中含有大量的根瘤菌菌落,可以为宿主植物提供养分。
二、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根瘤菌对大豆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氮素利用率大豆植株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并且大豆植株的氮素需求量会随着生长期而不断增加。
如果大豆根系中缺少氮素,那么大豆将会生长缓慢,甚至导致结实不良。
而根瘤菌可以通过与大豆的共生关系,为大豆提供充足的氮源,提高大豆的氮素利用率,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 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根瘤菌可以通过分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激素和酶类物质,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大豆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
同时,根瘤菌的菌根系统也可以增加大豆的根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大豆吸收养分的效率。
3. 抵御病害大豆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害的影响,例如根腐病、蚜虫等。
而一些研究表明,根瘤菌可以通过种植菌株的方式,增强大豆植株的抵抗力,对抗病原菌和病害。
三、根瘤菌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化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根瘤菌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内开展了根瘤菌研究和应用的工作,逐渐形成了市场规模。
未来,根瘤菌的应用前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途径

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途径一、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广泛且产量高。
然而,大豆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供应,而土壤中的氮素往往不足以满足大豆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发现了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途径,使得大豆能够自主地吸收氮气并转化为可利用的氮素。
二、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原理大豆根瘤生物固氮是通过与根瘤菌共生来实现的。
根瘤菌是一类共生菌,它们能够感染大豆根部并形成根瘤结构。
在根瘤结构中,根瘤菌会与大豆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固氮酶的作用将氮气转化为氨基氮,供大豆吸收利用。
三、根瘤菌的感染和根瘤的形成大豆根瘤菌主要通过土壤中的感染源传播。
当大豆种子发芽并生长时,根瘤菌会通过感染源进入大豆根部,并利用根部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随着根瘤菌的繁殖,大豆根部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根瘤结构。
根瘤结构具有红色或粉红色的外观,其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四、根瘤菌固氮的机理根瘤菌固氮的关键是固氮酶的作用。
固氮酶是根瘤菌在根瘤结构中产生的一种酶,它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氨基氮。
固氮酶由两个组分组成,分别是铁蛋白和大豆植物为其提供的铁蛋白酶。
铁蛋白是固氮酶的活性中心,能够与氮气结合并催化其转化为氨基氮。
大豆植物通过根瘤结构向根瘤菌提供铁蛋白酶,使其与铁蛋白结合形成活性固氮酶。
五、大豆吸收利用固氮产生的氮素固氮酶催化的氨基氮可以被大豆根系吸收和利用。
在根瘤结构中,大豆根系会释放出一些有机酸和糖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固氮酶的活性,并调节大豆根系对固氮酶的吸收。
大豆根系通过根瘤结构吸收的固氮产生的氮素可以供大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使用。
六、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优势与应用大豆根瘤生物固氮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价值。
首先,与化学合成氮肥相比,根瘤生物固氮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氮素供应方式。
其次,根瘤生物固氮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根瘤生物固氮还可以改善土壤的氮素循环,提高土壤肥力。
七、结论大豆根瘤生物固氮是一种重要的氮素供应途径,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大豆能够自主地固定氮气并转化为可利用的氮素。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作者:张再峰金重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第22期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固氮体系。
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其一生氮素营养的30~70%。
大豆根瘤菌肥增产机理明确,在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固氮技术。
推广大豆根瘤菌是促进大豆增产、提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根瘤菌的作用1、固氮作用大豆根瘤菌以大豆光合作用产物为能源,将空气中的氮素转变成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根瘤菌与大豆是共生固氮的关系,开始大豆根瘤菌固氮很少,到开花至鼓粒初期是大豆根瘤菌固氮的高峰,以后由于豆粒发育消耗了大量植株光合产物,限制了对根瘤菌养分的供应,根瘤菌逐渐衰老,固氮能力下降。
大豆根瘤菌在大豆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豆一生需要氮肥60%左右是大豆根瘤菌提供的,其余的由土壤和肥料提供。
而大豆籽粒中的氮素,根瘤菌提供80%左右,土壤和肥料中的氮素大部分供给大豆根、茎、叶的生长。
2、增产作用大豆应用根瘤菌,可以使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大豆的蛋白质提高2%、粗脂肪含量提高1—2%,每亩净收入增加40—50元。
经过施用根瘤菌增加了根瘤菌的数量和重量,提高了大豆固氮能力。
表现出大豆生长旺盛,产量增加。
2008年9月由东北农业大学等5个单位的专家对大豆应用根瘤菌剂示范项目进行田间鉴评。
结果表明:大豆应用根瘤菌剂拌种,株高、植株干重分别增加了4~12cm、7~27克,单株根瘤数明显增加。
3、减少氮肥施用量大豆根瘤菌在固氮之前,植株生长需要一定的氮素,但施氮过多会抑制根瘤菌生长,从而影响根瘤菌固氮能力,影响产量,所以在施根瘤菌条件下应施多少氮肥,使作物既不缺氮,又不出现氮素过剩。
科研站以前做了这方面的研究,认为接种根瘤菌后,施纯氮1kg左右大豆增产最多,根据我们现在施肥水平施入根瘤菌可节省2kg左右的尿素。
二、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大豆根瘤菌品种采集大豆生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进行土壤、根瘤菌匹配试验,筛选活性强、效果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大豆根瘤菌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 试 品种 : 晋遗 3 O由延安 市农业 科学 研究所 提供 , 根 瘤菌 种 由国农科 院资 源 区划 所提供 。 1Biblioteka . 3 试 验 处 理 及 设 计
8月 7日处理 4 6 6 7 m。 追尿 素 4 k g 。 中耕除 草 4
次 ,6月 2日用 1 0 0 0倍 液 啶 虫 脒 和 8 0 0倍 液 三
・
8 6 ・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大 豆根 瘤 菌 应 用 与 氮 肥施 用 技 术 试 验 研 究 初 探
李 成 。 刘永 宏 。 刘 琦。 , 梁福琴。
( 1 . 陕 西 城 固县 农 技 中心 , 陕西 城 固 7 2 3 2 0 0 ; 2 . 延 安 市 宝塔 区植 保 站 , 陕 西 延 安 7 1 6 0 0 0 ;
3 . 延安 市农业 科 学研 究所 , 陕 西 延 安 7 1 6 0 0 0)
摘 要 : 为 了探 索大 豆根 瘤 茵 和 氮肥 施 用量 与 大豆 产 量 的 关 系 , 试 验 通 过 大豆 接 种根 瘤后 施 用 不 同 量 的 氮肥 ,
经 过 田 间调 查和 室 内考 种 及 结 果 分 析 , 发现接种 根瘤 茵、 施 用一 定 数 量 的 氮 肥 , 对 大 豆 生 育 期 性 状 关 系不 密
定苗。
2 0 1 2年秋深 翻及 时耙耱 保墒 , 春季 结合 施 肥进 行 旋耕 , 随 后人 工 精 细整 平地 面 , 使 土壤 上 虚 下实 ,
避 免 出现缺苗 断垄 现象 。
1 . 2 试 验 材 料
5月 9日处 理 3 播 种时 6 6 7 I n 。 施尿素 4 k g ,
硫 酸 钾
素 的需 求 , 是 大豆 增产 、 节肥、 减 少环 境 污染 的新
举措 , 对 节 能 增效 、 绿 色 环 保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义 。
处理 3 : 接种根 瘤菌 +氮 肥 即接 种根 瘤 菌 +4 k g / 6 6 7 m。 尿 素+ l O k g / 6 6 7 1 T I 。 重过磷 酸钙 + 5
1 . 5 试 验 调 查
生育期 , 调 查播 种 、 出苗 、 开花、 成熟时间、 叶 型、 花色 、 结荚 习性 ; 收获前 , 调查 株型 、 茸 毛色 、 裂 荚性 、 落 叶性 、 倒 伏性等 ( 见表 1 ) 。
切, 但 对提 高产 量 关 系密 切 。
关键词 : 大豆 ; 根 瘤 菌 ;氮肥
大豆 根瘤菌 是 一 种 与大 豆 共 生 的生 物 菌 , 它 固定 空气 中游离 的氮 供 给大 豆 , 以满 足 大 豆对 氮
处理 2 : 接种根 瘤菌 , 不 施 氮 肥 处 理 即 接 种 根
瘤 菌+ 1 0 k g / 6 6 7 m 重过磷 酸钙 + 5 k g / 6 6 7 m
k g / 6 6 7 m。 重过磷 酸钙 + 5 k g / 6 6 7 m 6 6 7 m 硫
酸钾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3
油、 1 5 0 0 倍 液 的三氟 氯氰 酯 混 合液 防治 豆 芫菁 、 大豆食 心虫 。适期 收获 , 随后 晒干进 行机 器脱粒 。
试 验采 用随机 区组排 列 , 设 5 个处理 , 重复 4 次, 小 区面积 3 6 m , 行长 6 m, 每区 1 2行 , 其中:
大 豆 区 8行 , 玉 米 区 4行 , 大豆 行距 0 . 5 m, 株距
0 . 1 m, 6 6 7 m 留苗 约 1 . 3 万株 ; 玉 米行距 0 . 5 m, 株距 0 . 2 m, 6 6 7 m 留苗约 0 . 6 5千株 。 处 理详 情如下 : 处 理 1( c k) :不 施 氮 肥 , 不 接 菌 即 1 O
延安 市农科 所前川 试验 田, 地 势平坦 , 黄 绵土 质 。该 田块 地处东 经 1 0 9 。 2 1 , 北纬 3 6 。 6 , 海 拔 7 9 8 . 5 m, 年 均降水 5 5 0 mm, 年 均无 霜期 1 7 0 d左 右, 年平 均 气 温 7 . 7 —1 0 . 6 ℃, 属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四季 分 明、 雨热 同期 、 昼夜 温 差 大 , 前茬玉米 , 产 量水平 8 0 0 k g / 6 6 7 m。 , 三 年前 种 植 大 豆 良好 ,
k g / 6 6 7 m。 硫 酸 钾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点 概 况
处理 4 : 接 种 根 瘤 菌 + 氮 肥 追 施 即 4
k g / 6 6 7 m 尿素 花期追 施 + 1 0 k g / 6 6 7 m 重 过磷
酸钙 + 5 k g / 6 6 7 m。 硫 酸 钾
氟氯氰 菊酯 混合 液 喷杀 象 鼻虫 、 蚜 虫 ;6月 】 1日 用2 5 的快 杀 灵 乳 油剂 、 1 5 0 0倍 液 阿 维 高 氯 和
1 0 0 0 倍液 三 氟氯氰 酯混 合液 防治 豆芫 菁 、 黑绒金
龟子 、 中 华 金龟 子 ; 7月 6 日用 2 5 的 快 杀 灵 乳
处理 5 : 接 种 根 瘤 菌 + 缓 释 氮 肥 即接 菌 +4
k g / 6 6 7 m。 缓 释 氮 肥 1 . 4 播 种 及 田 间 管 理
根 据上一 年 田间试 验结 果 确 定氮 肥 用 量 , 氮 肥、 磷 肥 和钾 肥全 部 作种 播 种 时施 入 , 侧 开沟 、 条 施入, 覆土 2 —3 c m, 于 5月 9日播种 , 人 工锄 开 沟等距 点籽 , 6 6 7 1 " 1 1 播量 3 k g 。5月 3 0日一次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