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摘要: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2012年经济发展成就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12年的第一季度增长6.2%,第二季度增长7.9%,第三季度增长9.1%,第四季度增长10.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8.9%。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约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成功完成中国政府在去年年初制定的“保八”任务。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季度增长5.1%,第二季度增长9.1%,第三季度增长12.4%,第四季度增长18.0%。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
2012国内外形势

3 5 2012 60% 1
64.65%
法国公布了总统大选结果
在 第月 二日 轮晚 投社 。票会 中党 战候 胜选 萨人 科奥 奇朗 当德
5 6
选 法 国 总 统
法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社会党候选人奥朗
德战胜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现任 总统萨科齐。 在此之前,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国也 先后更换了政府。
集的竞选活动,针对多个影响选情的“摇摆 州”造势4天,为即将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 表大会“热身”。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1月13日宣布,美国将与缅甸互 派大使。克林顿在当天发布的一项声明中说,经与 国会议员磋商并遵照奥巴马总统指示,美方将开始 与缅甸互派大使的进程。她说,此举将加强并深化 与缅甸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她同时说,互派大 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取决于缅甸继续推行改革 并取得“持续进展”。
埃 及 军 方 宣 布 结 束 全 境 紧 急 状 态
6月24日,埃及最高总 统选举委员会宣布,穆 斯林兄弟会下属自由与 正义党主席穆尔西赢得 穆巴拉克下台后的首次 埃及民主总统大选。
世界政治局势
大国之间博弈加剧。美国重返亚太、中美博弈、中 日博弈、美俄在中东、欧洲争夺激烈。 西亚、中东、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美国、伊朗、以 色列关系恶化;朝韩美关系恶化;中日因钓鱼岛问 题关系僵持;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因南沙争端关系 恶化;叙利亚、以色列关系恶化;叙利亚与土耳其 关系恶化。 世界格局将继续朝着有利于新兴国家的方向发展。
国际组织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1月17日,世 界银行发布 《全球经济展 望》报告,将 今明两年全球 经济增长预测 大幅下调至 2.5%和 3.1%。2 4日,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公 布《世界经济 展望》,大幅 下调今明两年 全球经济增长 预期至3.3 %和3.9%。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运行情况报告2012年医药工业继续平稳增长,生产、销售和利润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亏损面和亏损额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医药工业整体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但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外贸形势仍存在不稳定因素。
一、总体运行状况(一)产销稳步增长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平稳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20.1%。
2008-2012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注:本文医药行业除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医药制造业外,还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从2008-2012年各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来看,2012年在持续两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后,在三季度出现企稳。
与2011年底28.9%的增速相比,上半年累计9.8个百分点的差距在下半年有所减少,全年累计增幅重新恢复到20%水平。
从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成药生产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4个子行业增速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增幅水平最低,为14.0%。
2012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2、销售产值增速小幅上升2008-2012年医药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趋势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21.1%。
除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和中成药生产业外,其余4个子行业的增速均高于医药工业平均水平,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业的增速较平均水平高了6.5个百分点。
2012年医药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累积完成情况3、产销率稍有回落2008-2012年医药工业产销率变化情况2012年全行业整体产销率有所回升,全年行业平均产销率为95.6%,低于2011年底水平0.4个百分点。
与2011年同期相比,除中药饮片加工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外,其余各子行业的产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最大的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下降了1.4个百分点。
结合2012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谈一谈今年我国如何应对好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

∙2011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国内方面,尽管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近期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可谓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
如何“危”中觅“机”,实现“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上至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于我们电源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作为最高级别的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会议,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视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来年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
严峻形势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基调。
也只有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破解面临的复杂问题,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顺利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专家认为,保持明年宏观经济的“稳”,更多的是为了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方面的“进”。
2012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政策频出助力工业转型在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前后,多个产业规划密集出台,对装备制造行业、船舶行业、汽车行业、冶金和建材行业、石化行业、轻纺行业、包装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及建筑业等传统制造业都制订出了政策导向,成为年末市场上的一道风景。
这些规划都有着相同的政策倾向性。
都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改善民生、拉动内需、节能环保、低碳绿色、战略新兴为主方向。
2012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全

3月5日上午9:00,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温家宝在开幕会上作工作报告。
以下为报告全文。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去年工作回顾;二、今年主要任务;三、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一、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
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6%和6.2%。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新的、坚实的步伐。
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继续加强“三农”工作。
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12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文章

2012经济形势分析文章(谢国忠)关于未来近几年的通胀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触发事件是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区对此的反应:通过更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希望能刺激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
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还在刺激经济,无力替欧洲分忧。
因此,全球经济将会放缓。
不过,二次探底会是渐进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欧洲政府不会再让银行破产,雷曼兄弟倒下时曾引发信用危机,他们不敢重蹈覆辙;其次,中国和美国很可能推迟从刺激政策退出。
在二次探底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全球股市近来一直在跌,这是很自然的。
市场过去相信全球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把对未来几年的乐观情绪反映在价格中。
但实际情况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由补库存和刺激政策带起来的,并不是来自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的结构性再平衡,而那才是经济真正需要的。
认为光靠刺激计划本身就可以撬动经济恢复增长,并让它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这样的信条已经导致全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个错误正把全球推向高通胀,为2012年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下一场危机变的更有可能。
欧洲以外的政策制定者痴迷于经济增长,他们应对欧洲危机的策略可能是推迟退出刺激政策,并在退出时把节奏放的更缓。
这个过程实际是为通胀加燃料,将放大政策错误: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刺激政策来解决。
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相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将压低通胀,而当增长率上升时,刺激政策能及时退出,防止高通胀来临。
但这种凯恩斯式的思维在当今世界并不适用,原因有三:首先,虽有刺激政策,结构性缺陷将使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
泡沫产业,如金融、地产及它们的相关产业,规模将缩水,这些产业的员工需要时间被再雇佣。
此外,西方靠借贷支持消费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而发展中国家由出口转为内需尚需时间。
在当前的环境下,凯恩斯式的思维导致长期的、过度的刺激,当通胀成为一个问题时,不太可能因此及时退出。
2012年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经济回顾1.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2012年以来,受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企业盈利下滑、产能过剩和就业问题隐忧初现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但受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经济有望小幅回升,GDP增长8.2%左右,全年GDP增长8%左右,略高于7.5%的调控目标,四季度CPI上涨2.2%左右,全年上涨2.7%左右。
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两低即低增长、低通胀态势。
目前的宏观经济放缓既有传统的周期性因素,同时又有结构性调整因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轮的宏观经济周期是在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不确定因素增多。
这需要政策长短结合,从长计议,政策的立足点是通过短期稳定增长为长期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其中适时推出改革十分必要。
从短期看,稳增长的核心是稳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近期稳增长的关键,这就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中央财政的作用尤为重要。
2.全球经济形势回顾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
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一方面,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依旧宽松,甚至存在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通胀压力相对较大。
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大量热钱冲击以及政策紧缩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等问题,其经济增速将继续呈放缓态势。
2012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

2012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由危机应对模式向常规模式的转型,但还需要巩固;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数量扩张为主向集约和质量效益为主转型。
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相互消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经济形势空前复杂。
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 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
美国、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不断 市场信心下降 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
国际投行对中国2012年经济发展走势的看法存在分歧。
以8%的GDP增长为分界线高盛、汇丰相对悲观,认为中国GDP增长将在8%以下,大摩、小摩认为GDP增长在8%以上。
但投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还不会有“硬着陆”产生。
一、国际形势1、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把全世界作为单一经济体来研究可以发现,每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总有一个经济引擎来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最近几十年,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分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基建投资、二战、冷战时期的军事工业、九十年代的电子信息产业、二十一世纪初房地产行业。
到了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房地产业这一经济引擎失去动力。
2008、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刺激行动让世界经济看起来没有进一步恶化表面上是复苏了。
但由于没有新的经济引擎出现所以这种复苏只是表面上的。
靠长期经济刺激显然无法支撑世界经济发展不管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刺激计划始终要退出。
这就是目前世界经济的状况旧的经济引擎消失了新的经济引擎尚未出现而经济刺激计划的副作用也已显现。
要根本解决目前世界经济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强劲的新经济引擎出现才行。
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引擎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移动互联网业、新能源或节能环保行业。
2、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分析2012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通胀压力不会消除外部需求的减弱会使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乏力。
2012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有可能整体陷入“滞涨”,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摘要】 2012年初以来,在需求减弱、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呈现增速回落的情况,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工业生产者价格一路下行。
之后在稳增长的政策刺激下,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通胀温和反弹的态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企稳回升
2012年以来,受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企业盈利下滑、产能过剩及就业问题隐忧出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两低”即低增长、低通胀态势,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和通胀温和反弹态势。
自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gdp增长8.1%,增速较上年四季度降低了0.8个百分点;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是3年以来中国gdp最慢增速,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未达到7.5%的目标,中国经济连续第7个季度放缓。
面对这一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效应在第四季度开始显现。
受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的影响,2012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同上月持平,该指数自9月份以来持续稳步小幅回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第四季度gdp出现回升增长7.9%,2012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
7.8%。
总体来说,国内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进出口贸易增速回落并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12月份,我国进、出口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总值为3668.4亿美元,增长10.2%,其中,出口1992.3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676.1亿美元,增长6%;贸易顺差316.2亿美元,扩大91.8%。
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回落,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
从全年的进程来看进出口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表现在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长,增速在第3季度探底后回升。
2012年1至4季度我国进出口值分别为8594.6亿、9796.9亿、10027亿和10249.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和6.3%(如图1)。
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止跌回升
2012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进入下行通道,1月份4.5%的增幅为年内最高,之后一路下行,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创29个月以来的新低,10月达到最低值1.7%,且7月、9月和10月这三个月的cpi数值均跌破2%,11月份cpi 开始止跌回升,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5%,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分别比11月份扩大0.7个和0.5个百分点,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2012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一季度和
上年同期分别为上涨0.1%和7.0%;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8%。
2012年9月ppi同比下降3.6%,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
不过,2012年10月以来,ppi跌幅连续收窄。
2012年10月、11月ppi同比下降2.8%、2.2%,12月ppi 跌幅进一步收窄至1.9%。
之所以呈现这种态势,是因为企业前期积压了较大的库存,而企业去库存一般会造成ppi的下降,随着去存库的延续,ppi等数据都会转好,整个的实体经济也会随着这些数据的转变,确立企稳回升的态势(如图2)。
3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民间投资增长较快
201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23694亿元,增长14.7%;民间投资223982亿元,增长24.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7.8%,中部地区增长25.8%,西部地区增长24.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长20.6%(如图3)。
4 城乡居民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
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129亿元,
增长14.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49亿元,增长14.5%。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商品零售183884亿元,增长14.4%。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93330亿元,增长14.8%。
其中,汽车类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27.0%,回落5.8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2%,回落14.4个百分点。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5%),环比增长1.53% 总体而言,城乡居民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如图4)。
5 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回落后重新抬头
2012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2012年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
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11.3%,西部地区增长12.6%(如图5)。
纵观2012年,在连续7个季度放缓的情况下,第四季度经济数据明显向好,gdp增长率显著回升,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成功实
现了“软着陆”。
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方式,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支撑中国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所以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转向国内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