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设计经验

合集下载

蓄水池设计说明

蓄水池设计说明

蓄水池设计说明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蓄水池设计说明2012年农业开发项目设计规划新建蓄水池11口;一方面拦蓄坡面径流;防止冲毁耕地和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解决项目区部分旱地浇灌..蓄水池布置在坡面汇流的低凹处;采用全埋式圆形开敞式结构..当池址无法避开岩基;开挖比较困难时;可选用半埋式蓄水池..在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尽量少占耕地;来水充足;蓄引方便;造价低;基础稳固等因素..蓄水池由池体、梯步、护栏、附属设施组成..一、蓄水池设计1、蓄水池的容量设计蓄水池的容量按下式计算:V=KVw式中:V—蓄水池容量m3Vw—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m3..K—安全系数;取1.2..式中:Vw值的计算两种情况:1蓄水池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系统之中;与坡耕地背终端相连;并以沟中排水为其主要水源时;其Vw值根据排水沟的设计排水量计算..2蓄水池不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系统之中;需独立计算暴雨径流量时;用下式计算:Vw=MF式中:M—设计频率一次暴雨径流模数;m3/亩;F—蓄水池的集雨面积;亩..本规划中按此种情况确定蓄水池容积;经计算;本次规划所选定的 11处蓄水池位置的集雨面积均在1亩左右;可满足容积为100 m3蓄水池要求..考虑实际情况及业主、村民建议;新建蓄水池设计为容积50 m3圆形蓄水池..11口蓄水池采用统一设计图..2、池体由池身、溢洪口、池沿、池底构成池身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具体参数见工程设计图册..迎水面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cm..溢流口设置在池壁的正常蓄水位处;并修建溢洪渠..池沿:全埋式蓄水池池沿应高出地面30cm..池底:对土基进行开挖整平;若遇软基等不利地质条件;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150kPa;对岩基应人工打平;如有裂缝应先凿槽槽宽2~3cm;槽深5~8cm..清扫干净后;应进行分层夯实;每层铺土不大于10cm;夯实后表面整平..池底采用C20砼现浇;厚度10cm..靠墙体倒45°衬护;高度为15cm..砼振捣密实后;用原浆表面抹光;增加抗渗性..梯步:每层梯步宽36cm;高20cm;采用M7.5浆砌砖砌筑;加盖砼预制板;宽1m..护栏:池沿护栏采用M7.5浆砌砖修筑;坐在池壁上;高110cm;厚12cm;梯步处留出1m宽;梯步护栏采用钢筋砼预制件护栏安装;设计高1.1m..3、引排水渠、溢洪口与散水等附属设施引排水渠:衬砌长度不小于50m;坡度不小于1/300;土渠坡度不小于1/500;弯道用正规圆弧法敷设..引水渠取40cm;深40cm;溢流口宽取30cm;深30cm..池壁外侧为防止降水入渗侵蚀池壁;引发渗漏;在池口四周平地面60cm范围内铺设散水;厚5cm;采用C20砼.二、设计图表见设计图表。

水池设计方案

水池设计方案

水池设计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池设计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水池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环境的作用,还能够给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水池设计的一些方案,以期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1. 自然与人工的结合在水池设计中,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人们追求水池的自然感,希望在其中找到与大自然融合的快乐。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自然的材料来营造自然的氛围,如石头、木材等。

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植物和鱼类,使水池更加生态友好。

2. 多样化的水池设计水池的设计可以因场所和用途而异。

例如,一个度假村的水池可以设计成多层级的瀑布,带来动感和刺激;而一个家庭花园的水池则可以设计成平静的湖泊,让人们在其中放松身心。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水池设计为游泳池或热水池,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3. 灯光设计水池设计中,灯光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因素。

通过巧妙使用灯光,可以为水池增添独特的视觉效果。

可以选择温暖柔和的灯光,营造浪漫的氛围;也可以选择鲜艳明亮的灯光,增加活力和活泼感。

在夜晚,灯光的投射将使整个水池焕发出不同寻常的魅力。

4. 水池与庭院的融合水池通常是庭院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如何将水池与庭院融合在一起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可以通过将水池设置在庭院的中央,让其成为庭院的焦点;也可以选择在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与水池形成触觉上的连续。

5. 可持续性设计在现代社会,可持续性设计成为了水池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例如,可以使用循环水系统,将水池的水循环利用,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可以选择环保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性设计不仅对环境有益,还能够为使用者带来更加经济便利。

总之,水池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使得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通过自然与人工的结合、多样化的设计、灯光设计、水池与庭院的融合以及可持续性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令人愉悦的水池空间。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为他们的水池设计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

水池设计知识点

水池设计知识点

水池设计知识点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水池常常被用来增添美感和舒适感。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水池,其设计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功能、美观、安全等。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水池设计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了解水池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一、类型和功能水池的类型和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池类型:1. 游泳池:主要用于游泳和娱乐,需要考虑到水质处理、深度和尺寸等因素。

2. 鱼池:设计时需要考虑水质、水深和水温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给鱼类。

3. 喷泉池:主要用于景观装饰,需要注意喷水效果和水池的材质与尺寸。

4. 庭院池:用于装饰庭院,可以选择不同的造型和材质,以适应不同的景观风格。

二、设计要素水池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以确保其功能和美观性的实现:1. 尺寸和形状:根据水池的功能和使用场所,确定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游泳池需要保证足够的长度和宽度,而庭院池则可以根据空间来确定大小。

2. 水质处理:对于游泳池和鱼池等需要人工维护的水体,水质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灌溉水池或庭院池则需要考虑植物和鱼类等生物对水质的要求。

3. 边缘和边界:水池的边缘和边界设计是提供安全性和美感的重要因素。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石材、木材或其他材料来装饰池边。

4. 水池材质:水池的材质可以选择玻璃、塑料、石材等不同的材料。

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透明度和美观性。

5. 照明和配套设施:水池的照明和配套设施是提高水池美感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元素。

可以考虑使用水下灯光和喷泉等装饰。

三、安全措施在水池设计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1. 安装围栏:对于室外的水池,安装围栏可以防止儿童等不慎坠入水池。

2. 考虑深度:根据水池的用途和用户群体,确定适当的水池深度。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群,应该安排浅水区和深水区。

3. 防滑措施:水池周围应铺设防滑材料,以防止人们在湿滑的地面上滑倒。

4. 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救生圈和警示标识。

景观喷泉水池设计方法

景观喷泉水池设计方法

景观喷泉水池设计方法景观喷泉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水景工程,景观喷泉设计上水池是很重要的一步,那么景观喷泉水池应该怎么设计造型?在这里厂家给大家做出总结。

一般常见的景观水池深度均为0.6~0.8m,这样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并且池底为一整体的平面,也便于池内管路设备的安装施工和维护。

只有在为体现亲水特点的浅蝶形池体设计时,才采用吸水坑或泵坑。

0.6~0.8m的水深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性。

同样,在儿童戏水池设计中,一般采用的深度为0.3~0.6m左右,一旦幼儿落入景观池中的将是十分危险的。

我们认为较为适宜的水深以0.2~0.4m为宜。

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当水质浊度略高的,给人的感觉仍然清澈见底。

池壁顶面应可供游人坐下休息,池壁顶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0.30~0.45m,除人工湖外,水面以高于地面为宜。

若水面水位较低,便会有如临深潭的感觉。

从亲水的角度出发,较为合适的尺度是水面距池壁顶面为0.2m较为合理。

潜水泵坑或水泵吸水口则只需局部加深以满足吸水条件,泵坑表面可设置篦子,即可遮蔽设备又可作为格栅以阻止大颗粒杂质吸入。

从美观的角度出发,池表面应尽量减少外露的管道设备,尤其是垂直设置的溢流管口,它会在水面上升时产生很大的排水吸气声。

四川省内江市艺术喷泉厂,一家以喷泉景观为主导的水景公司,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的市中区玉溪路401号1栋2号。

公司主营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漂浮喷泉、舞台喷泉、气爆、旱喷、变频跑泉、移动喷泉、水幕电影、激光水幕电影、水幕电影出租、喷泉设计、百米高喷泉制作工程。

多年来,承接了大量喷泉的设计、制作、安装、维护,对湖泊、广场、公园、河道、小区等大中小型喷泉都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受到业内外各界好评。

公司将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价格为优势。

质量至上、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以“科技创新.精益求精”为质量目标,为客户奉献优质工程。

以让客户满意为目标,凭借坚实的艺术基础,一流的专业设计,与你共同营造出更奇、更新、更美的人文景观艺术。

瀑布水系水池设计方案

瀑布水系水池设计方案

瀑布水系水池设计方案瀑布水系水池设计方案设计目标:1. 利用瀑布效应提供舒缓的水声环境,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舒适感。

2. 利用瀑布的水流,增添室内外自然景观。

3. 通过水池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水循环系统,保持水质清新。

设计方案:1. 水流设计:根据场地的大小和特点,设计合适的瀑布水流,实现舒缓的水流声效果。

可以将多个瀑布依次连接,形成层状的景观效果。

同时,根据池子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安排水流的强度和角度,以保持水流的持续性和美观性。

需要注意,水流不能太过湍急,以免造成水的溅出和水声过大。

2. 水池设计:水池的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和材质,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可以选择光滑的石质材料或具有自然质感的木材,使水池更具触感和美观性。

3.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瀑布水系水池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可以保持水质清新。

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安装过滤器和净化器:利用物理和化学方式对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去除杂质和细菌。

- 安装水泵:通过水泵将水从水池中抽出,经过过滤和净化后再重新注入池中,实现水的循环。

- 定期维护和清洁:定期清理过滤器和净化器,并检查水泵是否正常运行,保证水循环系统的有效性。

4. 照明设计:在水池周围设置适当的照明,以提供夜间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水下照明或水面照明,利用灯光的变化和水的反射,增强瀑布水系水池的观赏性。

5. 植物选择:可以在瀑布水系水池的周围增添适当的植物,增加自然感和绿色美感。

选择些耐水性强的植物,如睡莲、蕨类植物等,以增加生态效果。

总结:瀑布水系水池的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瀑布的水流、水池的形式、水质的循环和保持、照明和植物的布置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维护,可以创造出舒适、美观且具有自然感的空间环境,为人们带来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水池壁厚经验取值方法

水池壁厚经验取值方法

水池壁厚经验取值方法水池壁厚是指水池的容器壁的厚度,一般用来保证水池的结构稳定性和抵抗渗漏。

水池壁厚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工程设计参数,直接影响着水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分析水池壁厚选取的几个经验取值方法,希望对工程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1.结构强度要求:首先,需要根据水池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所需的水池结构强度。

这包括水池的最大承载能力和水压力。

一般情况下,水池的壁厚应能承受设计荷载,并防止水压力导致的变形和渗漏。

2.材料强度与耐腐蚀性:根据水池使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来确定壁厚。

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寿命各不相同,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污染与摩擦:如果水池有可能接触到腐蚀性物质或会发生摩擦等因素,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水池壁厚的影响。

例如,在工业环境中可能存在化学物质的溅落,这就需要增加水池的壁厚来确保抗腐蚀性能。

4.泄露风险与检修:在确定水池壁厚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泄露风险和日后的检修需要。

如果水池需要经常检修或维护,应该留出足够的壁厚来方便操作和修理。

5.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设计水池壁厚时,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建筑标准、工程设计规范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通常会提供建议的最小壁厚值和相关计算方法,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水池壁厚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强度、材料特性、耐腐蚀性、污染与摩擦、泄露风险和检修需求等因素。

经验取值方法只是提供了一种参考,具体选取壁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在设计水池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以确保水池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蓄水池设计方案

蓄水池设计方案

蓄水池设计方案蓄水池是一种用来蓄积雨水、雪水等的人工水体。

它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

在设计蓄水池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选址、容量、结构、维护以及环保等。

首先,选址是蓄水池设计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便于输水和灌溉的地方作为蓄水池的位置。

此外,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是否适合蓄水池建设,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其次,容量是设计蓄水池时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容量取决于蓄水池的用途和需求。

例如,如果用于农业灌溉,蓄水池的容量应能够满足耕地的需要。

如果用于工业用水,容量应足够满足生产需求。

因此,在设计容量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用途的要求,并合理估算蓄水池的容量。

然后,结构是蓄水池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蓄水池的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蓄水池结构包括简单的土坝和复杂的混凝土结构。

在设计结构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水流的冲刷和渗透问题,以保证蓄水池的安全和持久性。

此外,蓄水池的维护也是设计方案中的重要方面。

蓄水池的长期使用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包括清理蓄水池周边的杂草和杂物,保养和修复池壁和渠道,检查和维修水闸和泄洪口等。

维护要注意安全措施,并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以延长蓄水池的使用寿命。

最后,环保也是蓄水池设计方案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蓄水池的设计应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避免浪费。

综上所述,蓄水池设计方案需要考虑选址、容量、结构、维护和环保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高效和环保的蓄水池。

水池工程设计说明

水池工程设计说明

水池结构设计要点:水池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管线设计。

水池平面设计主要是与所在环境的气氛、建筑和道路的线型特征以及视线关系相协调统一。

水池的平面轮廓要“随曲合方”,即体量与环境相称,轮廓与广场走向、建筑外轮廓取得呼应与联系。

要考虑前景、框景和背景的因素。

不论规则式、自然式、综合式的水池,都要力求造型简洁大方而又具有个性的特点。

水池平面设计主要显示其平面位置和尺度。

标注池底、池壁顶、进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种植池的高程和所取剖面的位置。

设循环水处理的水池要注明循环线路及设施要求。

模式管线布置图如下:水池的应用:首先确定水池的用途,是用于观赏,还是嬉水或养鱼,其水池设计结构均不同。

如为嬉水,其设计水深应在30cm以下,池底作防滑处理,注意安全性。

而且,因儿童有可能误饮池水,因此尽量设置过滤装置。

养鱼池应确保水质,水深宜在30cm~50cm左右,并设置越冬用鱼巢。

另外,为解决水质问题,除安装过滤装置外,还务必作水除氯处理。

池底处理:如水深30cm以下的水池以及游泳池等,其池底清晰可见,所以应考虑对池底作相应的艺术处理。

浅水池一般可采用与池床相同的饰面处理,或贴锦砖。

普通水池常采用水洗豆砾石饰面或嵌砌卵石的方法处理。

各种池底都有其利弊。

瓷、砖石料铺砌的池底如无过滤装置,存污后会很醒目。

铺砌大卵石虽然耐脏,但不便清扫。

对游泳池而言,如要使池水显得清澈、洁净,可采用水色涂料或瓷砖装饰池底。

如想突出水深,可把池底作深色处理。

确定有水种类(自来水、地下水、雨水等)以及是否需要循环装置。

一般地下水、雨水无需循环,不必安装循环装置,让其白白排放。

确定是否需要安装过滤装置。

对养护费用有限但又需经常进行换水、清扫的小型水池,可安装氧化灭菌装置,原则上可不再安装过滤装置。

但考虑到藻类的生长繁殖会污染水质,最好还是配备为宜。

一般常用的过滤装置种类很多,从小型池常用的利用过滤材料的小型过滤器,至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规模水池所用的依靠微生物进行过滤的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池设计经验谈水池设计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水池壁厚的选取(我建议选取在150~300),因为太厚对温度应力不利,太薄,会对施工造成难度。

2、就是池壁荷载的组合了:一般有两种组合:1)池内有水,池外无土2)池内无水,池外有土3、池壁的计算简图:一般常用3种计算模式1)三边嵌固顶端自由(或简支)的三边(或四边)支撑双向板计算;2)当高宽比过大的时候,可以按两部分的组合(三边嵌固一边自由的三边支撑双向板+水平闭合框架);3)按悬臂板计算;但是要注意顶端的支撑条件:当和盖板现浇的时候为铰接计算,为预制顶盖时为自由边考虑4、水池底板的计算了:厚度的选择:一般不小于150荷载组合,注意不要遗漏水的浮力计算简图可以采用四边嵌固板计算5、就是一些构造措施了另要注意的一点是:计算池壁的土压力时,活荷载取值不应小于10,而且还要了解一下看看是否过消防车(若过的话,要取相应的荷载)我在实际工作中也习惯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在迎水面取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前不久看见一篇文章,有不同观点,也很有道理,所以欢迎大家参与谈论:《PKPM新天地》2004年第三期第6页,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胡允棒总工认为地下室外墙迎水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必取50mm。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4.1.6条第3款规定已经不是强制性条文,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墙在二a类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0mm,故地下室外墙迎水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取20mm,不必取50mm。

如坚持取50mm,应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9.2.4条规定,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如配置防裂钢筋网等。

我所计算过的水池当中,大部分的池壁配筋都不是以强度来控制,而是以裂缝来控制,对于一般不出现裂缝的池壁,按δf=0.2mm来取的话,配筋就以它的大小起控制作用了。

我感觉20楼不必担心,我们做的保护层都没有取到50,按地下放水规范太死了.况且它针对的建筑物也不同.可以参考一下<给排水结构构筑物设计规范>,名字记不准了,水池应属于构筑物的.取30可以满足!个人观点:1、水池壁厚的选取,因分地上和地下式,要求并不严格,但太薄也是不好的,一样不利于施工,建议厚度≥200mm比较合理,就是按b=h/20左右选取(经验值)。

2、就是池壁荷载的工况:1)内水外空 2)外土内空同时要考虑水平角隅的计算问题,不可忽略!就是池壁拐角处会有负弯距产生,要加设水平筋。

3、水池底板的计算:厚度不可太小,应按1.2~1.5b池壁厚选取,不然何谈底板是池壁的嵌固啊!4、池壁的计算:底板和池壁的计算不应是单独计算,应该是最后的弯距分配考虑。

当然底板教厚对其影响不大,但是池壁就不同了,池壁根部配筋加大。

5、底板计算还有一种就是多格水池的底板应考虑莫几个格有水别格没水的不利组合计算底板,这是不能忽略的,不能不考虑局部内水对底板配筋的影响。

6、配筋是按标准值0.2mm裂缝控制和设计值强度控制,单一般是裂缝大,这和活载大小有关系。

保护层问题50mm是地下防水工程的要求,比如大坝,厚度大自然应在其中加设防裂缝的钢筋网,其实一般大多数工程不必如此,就按池壁35mm,底板40m(有砼垫层)计算就可(消防或生活用水),污水或是腐蚀水保护层加大5mm左右,且用相应防护措施。

我认为水池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平面布置2、底板验算、3、壁板验算,注意结点简化问题4、顶板验算,不要忘记土的荷载和顶部地面传来的荷载5 、浮力验算6、注意迎水面保护层的厚度最后一定要验算裂缝,这和配筋、池壁底版的厚度都有关系,池壁最好不要小于300,底版一般要做1.2--1.5池壁,。

还有预埋件的刚柔性都要注意,这对池壁的厚度也有要求是强条,不要作完了才发现还得重做。

根据国标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及行标水池设计规范,保护层取30或35mm,即满足要求我大大小小的水池(消防水池、生活给水池、生产给水池、还有污水池等)设计了也不算少了。

总的感觉是:结构计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构造,要从好几个方面注意,才不至于出现渗、漏水问题。

1、合理选用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且池壁和顶板最好用细实混凝土,易于搅拌密实,这一点很重要。

2、池壁与土壤接触一侧可刷两道沥青,可起一道防水作用。

3、池壁内侧可刷一道氯离子乳胶防水水泥砂浆。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供各位同仁参考。

1.水池计算主要是以裂缝控制为主,不大于0.200。

池壁做到多厚要适情况而定,有时候我一般会把池壁做厚,标号做高,以此来降低配筋,节约造价。

底板一般做到1.2-1.5池壁,要看你的计算模型是什么。

给排水设计规程提出这一点,主要是考虑池壁与底板节点平衡,从实际施工的角度,如果底板渗漏比较难以修补,所以我一般都会把底板做厚点,大概1.2倍池壁,做到1.5倍我觉得意义不大的。

除非是考虑抗浮。

2.做比较大的水池,我一直考虑做水平框架或是竖向框架,但没有这方面。

希望做过这种水池的,能不能传点图纸给我。

3.池壁的计算简图,关于顶端的支撑条件,如果有走道板或顶板,不能简单考虑为铰支,我觉得还是要先考虑刚度,然后在判断是否为铰支。

伸缩缝的设置规范里是说超过20M需设置伸缩缝,主要是考虑温度效应。

但由于伸缩缝施工比较困难,而且橡胶止水带的耐久性比较差,往往会导致渗漏。

所以设计人员大都不愿意设置伸缩缝。

根据经验,伸缩缝的设置及间距,我觉得要考虑三个因素:1.地域的问题:北方的地区要求比较高。

南方比较低。

我见过在浙江有个水池长50米,用的是后浇带替代伸缩缝,使用期间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在北方地区,肯定是要被拉裂的。

2.埋深的问题:完全地上的水池比地下的明显要求高的多。

3.可以考虑用后浇带缓解温度效应,但要明白后浇带不能替代伸缩缝。

现在国外大的水池大都使用预应力水池,造价可以大大的降低我觉得水池打桩有三个方面:1.抗浮 2.承载力的要求 3.沉降在考虑沉降时我觉得在大体积水池中采用疏桩基础(桩径大于6D)效果很好,设计时底板的计算,我一般是采用无梁楼盖的算法,但要考虑边桩效应,即边桩的桩径较小本人也是长期做市政结构的,包括水池,泵房,取水头部,深井等,有时候觉得民用建筑的很多要求与市政结构的不太一样,比如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以及抗渗的标号等,其实水池主要是以板的计算为主,上面大家说的很多都比较正确,但是市政结构里有很多细部计算是很特别的,例如部分池底板采用弹性地基板计算,并不适合采用地基反力法;池壁顶端走道板的支撑对池壁计算模式的影响,以及走道板本身的计算;还有水池有时也要要要求进行抗震计算,尤其是地面水池,及部分地下与地上高度比相差较大的泵房;以及地面水池的拉弯计算及温度及壁面温差应力的计算等等。

有时在选择水池结构形式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盲目加厚池壁及底板厚度,不经济,我曾经做过一个深17m的半地面水池,池内工况基本长期满水,池壁硬算需要1200mm厚,实在太不经济,后来采用水平肋梁加池内型钢混凝土拉梁,才把厚度降到700mm,仍配筋配到22◎100。

其实水池出问题很多是因为抗浮(分整体抗浮和局部抗浮),我曾亲眼看到一座水池被地下水浮了起来,所以水池计算实际很多细节,又基本靠手算,望大家多多了解。

关于水池砼保护层厚度,如下规定:板、壳:与水土接触:30 与污水接触:35梁、柱:与水土接触:35 与污水接触:40底板:有垫层下层筋:40 无垫层下层筋:70(参见《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9:2002))1)水池的抗浮很重要!!很容易出问题。

整体抗浮和局部抗浮都要验算!里面有支撑柱的大型水池更要注意局部抗浮,不要存侥幸心理。

计算不足时,该加覆土就加覆土,该加抗拔桩就要加,一切要根据计算结果判断。

2)水池的保护层不必按《地下工程防水规范》,如室外的给排水构筑物应按《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3)防水规范里的迎水面50mm要求,一般适用在建筑物的地下室,(人员可以经常用到的地方)《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在迎水面取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但是当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保护层容易开裂,还要加防裂钢筋网,这样成本好像就。

我们单位现在做的水池都是按40mm取的,主要是考虑这时候正好不用加防裂钢筋网我来谈谈水池的设计:1、水池池壁厚度的选择:根据水池是否在地上还是地下,水池是敞口水池还是带盖板不同而不同,水池池壁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一般的经验是1/10~1/15之间选择。

这样计算的结果比较经济,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增加池壁厚度,当水池的深度大于6米时,可以采取加设支撑等措施,以减小池壁厚度、配筋。

但是最小厚度不应该小于200mm,如果上部有墙体,要求不小于250mm。

2、水池的计算模型根据具体的情况计算,一般选择有悬臂计算模型(水池的长度/高度>3时)三边固定,一边简支,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水池保护层厚度的选择,根据环境类别选择,一般可以选择30~40mm即可,污水池可以到40mm4、水池深度比较大时,注意进行抗浮验算5、水池的构造一般就是要注意转角处加腋,且腋宽不小于150mm,并配置构造钢筋6、水池计算还要注意当水池的深度较小,计算配筋得出后还要校核是不是按构造配筋,其他的情况就要注意水池池壁裂缝宽度的验算。

7、水池配置的钢筋每米宽度范围内钢筋根数不少于4根并且不多于10根,配置的钢筋要求细而密度适中。

8、底板厚度的选择一般可以比池壁厚度适当加厚,一般为池壁厚度的1.2~1.5倍。

9、如果矩形水池中有柱,注意进行冲切验算,同时注意柱的基础核底板一起设计施工。

抗拔桩 1 小池:无底梁,按无梁楼盖简化计算;有底梁,底板按以底梁为铰支座的连续梁计算。

2 大池:桩按弹性支座计算。

承载桩的话比较复杂,考虑桩土复合作用,可参考相关论文。

使用中很多水池仅仅120实心砖砌筑的,也没有使用拉结筋,使用几十年了没有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池再去争论这些问题,就是书生了水池设计最主要的是抗浮的问题,如果地下水位较深没有这个问题的话,随便做都行,钢筋混凝土水池非常浪费水池浮力一定要计算好!我曾见过水池底板开裂,后来采用一定措施后可以使用了,水池计算时地下水如何起?与地下土质有关的,并与施工方式有关,不同的浮力作用的选择,使水池计算内力及成本相差很大.上述是个人的经验,书上没有,现在太忙,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讲水池设计时,侧壁的竖向钢筋在外,水平钢筋在内,这一点和剪力墙是不同的。

在迎水面取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但砼太厚也要加钢筋网防裂,何况还要做防水层呢,所以50MM,是不成立的真是的爱益非浅呀,过去做了几个水池是用水方量大的,我就改用圆形水池,我看到我师傅做的一个6000多方的圆形水池是用240砖砌的,中间加了一道圈梁没有做过地下的水池,屋顶水池倒是做过很多,都是手算的,保护层也没有那么厚,我一直都是用4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上明确说明作用在开槽施工地下构筑物上的侧向土压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应按主动土压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规范规定一般是池壁厚度的1.2~1.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