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ppt
14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第十四章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营养需要饲养标准营养需要:一般概念上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要求。
营养需要一般是指群体营养需要的平均值。
有时营养需要特指权威部门批准并以文件形式发布出来的动物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概念等同。
饲养标准: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规定了各种动物为了获得不同生产目的和生产性能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定额,并介绍了包括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数据等相关资料,是各国公认的权威部门发布的一整套数据和资料。
二.以美国NRC和我国最新的饲养标准为例,简要说明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一般分成几部分?NRC发布的动物营养需要一般包括序、营养研究的进展、营养需要量表、饲料营养价值、典型配方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序阐述了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增加的新内容、修订工作的时间跨度及最终的完成时间等。
营养研究的进展部分主要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有关研究资料,按不同的专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和阐述,是制定本版营养需要量的依据。
营养需要量表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每个营养指标的具体数值。
饲料营养价值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用于配制此种动物饲料的原料的能量、营养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的数据。
典型配方列出根据营养需要定额而配制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配方,它是进行饲料配合时的参考,启发和指导使用者如何进行饲料配制。
参考数据列出了制定标准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我国饲养标准包括封皮部分,前言部分,标准的正文部分。
标准的正文部分包括: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对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的解释;4营养需要; 5常用饲料及营养价值表;6 常用矿物质饲料中矿物质的含量;7 维生素化合物的维生素含量;8常用矿物元素的耐受量。
封皮部分,有标准的名称、编号、发布日期、发布的机构等内容。
前言部分包括起草的单位、个人及对旧标准的替代情况说明。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Productive Energy 生产能量
二.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3、维持能量测定方法*
(1)根据绝食代谢来计算 维持能量 = 绝食代谢 + 随意活动量
= 绝食代谢+绝食代谢×20~50% = 360~450×W0.75 = αW0.75 其中α为绝食代谢和一切增加的能量需要
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1) 综合法
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统一的原理,采 用饲养实验、代谢实验及生物学方法笼统确定某 种畜禽在特定生理阶段、生产水平下对某一养分 的总需要量。 优点 直接、客观,便于应用。 缺点 不能剖分构成需要的各种成分,无普遍指导 意义。
畜牧学理论教学课件
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2) 析因法
一、相关概念
1、▲营养需要(营养需要量 Nutrient Requirements)
是指动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 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时,对各种营养 物质的最低需要量。
营养需要 = 维持需要 + 生产需要 维持 = 基础代谢 + 自由活动 + 体温 生产:(生长、产奶、产蛋、产毛等)
畜牧学理论教学课件
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 理,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需 要之和即为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
营养需要 = 维持 + 生产 养分总需要量=维持需要+各项生产需要
畜牧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相关概念
2、▲维持
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体重保持不变,体组织 成分保持相对恒定,即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处于 动态平衡状态
畜牧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2)比较屠宰实验法 特点:不分绝食代谢或活动增加量
维持营养需要课件(共16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单元二 动物营养需要
一、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1、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 绝对平衡的状态:不存在,维持状态下的动物,其体组织依然处于不 断的动态平衡中 只能把休闲的空怀成年役畜、干奶空怀成年母畜、非配种季节的成年 公畜、停产的母鸡等看成相近的维持状态
单元二 动物营养需要
• 2.维持营养需要的意义 • 维持需要视为全部非生产性活动所消耗的养分总和,在经济上没有
单元二 动物营养需要
2.蛋白质的需要 家畜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是不间断的,即使喂不含蛋白质的日粮,从粪,尿中仍排出稳 定数量的氮。 从粪中排出的氮称代谢氮(要来自消化道黏膜脱落部分和消化液等), 从尿中排出的氮称内源氮 代谢氮与内源氮之和为维持氮量。维持氮量乘以6.25即得维持的蛋白质净需要量 维持蛋白质需要=(内源尿氮养需要的估计 1.能量需要 动物维持能量的需要可通过基础(绝食)代谢估测。 基础能量代谢:大约与体重的0.75次方成正比。也与体表面积有关,每千克代谢体 重每天需要293kJ能量,即: 基础代谢能量(净能,kJ/d)=293×W0.75.
单元二 动物营养需要
基础代谢:指动物处于安静状态(立卧各占一半时间)和适宜的外界温度及绝食时的能量代谢。 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代谢能量+非生产性自由活动及环境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估测动物维持能量需要: 可用公式表示为:基础代谢能量(净能,kJ/d)=293W0.75×(1+a) 式中,a为动物非生产性活动的能量消耗量。 在生产条件下,一般家畜舍饲时应在基础代谢上增加20%,笼养鸡增加37%,散养家畜增加50%.
单元二 动物营养需要
三、影响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 2.年龄和性别 幼龄动物代谢旺盛,以单位体重计,基础代谢消耗比成年和老 年动物多,幼龄高于成年和老年动物。 公畜比母畜代谢消耗高,如公牛高于母牛10%~20% 3.体重和体型 一般说来体重越大,其维持需要量也越多。 但就单位体重而言,体重小的维持需要较体重大的为高。这是因为体重小 者,单位体重所具有的体表面积大、散热多,故维持需要量也多。
动物营养学-13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x

否一致或比较相近,若品种间差异太大,则标准难以应用 于对象。
除了动物遗传特性外,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设定保
险系数使“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适合应用对象的实际情 况。
三、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二)应用标准定额的灵活性
“标准”中的定额对具有广泛或比较广泛的共同基础的
动物饲养具有应用价值。共同基础小的动物饲养仅有指 导意,而无应用价值。
饲养标准的内容和应用
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饲养标准的作用 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一)饲养标准的种类
已制定饲养的标准:猪、禽、奶牛、肉牛、绵羊、山羊、
马、兔、鱼、实验动物、狗、猫、非人灵长类动物等。
一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珍稀动物、观赏动物等也在
不同程度上有了一定的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量。
二、饲养标准的作用
(四)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饲养标准具有帮助饲养者计划和组织饲料供给,
科学决策发展规模,提高科学饲养动物的能力。
(一)选用“标准”的合适性
三、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标准”都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所选用的“标准”是
否适合要被应用的对象,须认真分析其对应用对象的适合 程度。
选用每个“标准”,应考虑其所要求的动物与应用对象是
第一节
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的概念 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饲养标准的发展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一)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是指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
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
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 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的统称。
“标准”是一个传统专业名词术语,其含义和
准确程度受科学研究条件和技术进步程度制约。
动物营养学(饲养标准)

三、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三)“标准”与效益的统一性
▪ 应用标准营养定额时,不能只强调满足动 物对营养物质客观要求,还应考虑饲料生 产成本,需贯彻营养、效益相统一原则。
一、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一)饲养标准的种类
▪ 已制定饲养的标准:猪、禽、奶牛、肉牛、 绵羊、山羊、马、兔、鱼、实验动物、狗、 猫、非人灵长类动物等。
▪ 一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珍稀动物、观 赏动物等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一定的饲养 标准或营养需要量。
▪ 标准为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 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 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 营养定额。
二、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三)饲养标准的可变化性
▪ 饲养标准随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的发展而 变化。
▪ 其变化目的:所规定的营养定额尽可能满 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
▪ 可变化性能保证对动物经济有效的供给, 更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二、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四)饲养标准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 饲养标准的产生和应用都是有条件的,以 特定动物为对象,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研制 满足其特定生理阶段或生理状态的营养物 质需要的数量定额。
(四)饲养标准数值的表达式 1、按每头动物每天需要量表示
▪ 这种表达方式明确给出了每头动物每天对 各种营养物质所需要的绝对数量,对动物 生产者估计饲料供给或对动物进行严格计 量限饲很适用。
▪ 一般反刍动物的饲养标准以这种方式表达 各种营养物质的确切需要量,猪的饲养标 准也常用这种方式列出营养物质需要。
第十二章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三、动物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剖析
总需要量= 维持需要+生产需要 公式:R=aWb+cX+dY+eZ+…… 其结果为净养分量
各生产需要 W:体重(kg); Wb:代谢体重; a,b,c,d,e: 每单位代谢体重或单位重量产品所需营 养物质; X,Y,Z:各产品产量。
第二节 饲养标准 P183、7 Nhomakorabea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P183
根据动物的不同种类、年龄、体重、性别、 生理阶段、生产目的与水平等,以科学研究 结果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科 学地规定一头动物每天应给予的各种营养物 质的量(或/和每Kg日粮营养物质的含量)。
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的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 包括下列部分或全部 P187
序言、研究综述; 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或供给量(包括确定需要量的
DCP用于维持的BV:一般在0.65左右。在实际生产条件下, 一般非反刍动物:0.55估计; 年幼动物(如肉用仔鸡与哺乳仔猪):0.60或更高些; 奶牛:平均为0.60; 小肉牛:0.70。
饲料中CP的消化率: 生长肥育猪平均为0.8;小猪平均为0.83; 鸡平均为0.82; 反刍动物约0.70左右。
五、肥育:畜牧生产上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
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
第二节 生长规律
一、总体的生长:
(一)绝对生长规律:见图P23417-1
体
重
绝对生长:某段时间内的总
增长(增重),或达到某一日
龄的体重。
绝对生长速度 以日增重表 示。
转折点
年龄
(二)相对生长规律:见图P234-17-2
现; 二是控制矿物质的慢性中毒; 三是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十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二、研究方法
2、析因法
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理,分 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需要之和即为 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
养分总需要量=维持需要+生产需要
二、研究方法
如体重600kg奶牛,日产奶30kg NE需要量: 维持需要= 85 × 600 0.75 =10.305 千卡 产奶需要=740×30=22.200千卡 总NE需要=32.505千卡
2、需要量
标准的主要内容。
饲养标准中的指标体系
1.能量指标体系 DE、ME、NE、TDN、NND 2.蛋白质指标体系 CP、DCP、RDP、UDP、DIP、UIP 3.氨基酸指标体系 EAA、DAA、TDAA、TAAA 4.其他指标体系 采食量、EFA、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非由于素指标
饲养标准中数值的表达方式
如用饲养试验确定猪饲粮中适宜食盐水平:
食盐(占饲粮% ) 0 0.1 0.2 0.3 0.4 0.5 1.0
ADG(kg)
.40 .63 .66 .67 .67 .67 .61
F/G
3.45 3.20 3.21 3.26 3.32 3.36 3.37
二、研究方法
• 优点
直接、客观,便于应用。
• 缺点
一、概念
2、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 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 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 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一、概念
3、饲养标准含义
二、研究方法
•综合法与析因法比较
营养需要和标准

第十三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动物营养学既要研究阐明不同种类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素种类、作用和代谢利用规律,还要研究阐明每一种营养素需要的数量。
这两方面的的研究成果对提高动物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便于应用,动物营养学家总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这些研究成果,特别是定量研究成果,加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的成果,按动物种类总结成一套系统、简明、实用的表册式配套资料,供生产和科学研究应用。
这种系统的资料在五十年代以前一般叫做饲养标准,现在又称为营养需要。
本章主要对其基本特性、内容及其表达形式、应用原则和意义等作简要介绍。
第一节 饲养标准一、饲养标准的概念(一)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标准”是一个传统专业名词术语,其含义和准确程度受科学研究条件和技术进步程度制约。
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范围比较窄。
现行饲养标准则更为确切和系统地表述了经实验研究确定的特定动物(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不同环境条件等)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二)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s,也称营养需要量) 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简称“需要”。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制定这种营养需要的目的是为了使营养物质定额具有更广泛的参考意义。
因为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同品种或同种动物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对特定营养物质需要量没有明显差异,这样就使营养需要量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相互借用参考。
为了保证相互借用参考的可靠性和经济有效地饲养动物,营养物质的定额按最低需要量给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s)
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 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 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 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谢谢阅读
2020-6-30
4
1 概念
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谢谢阅读
2020-6-30
11
饲养标准的内容
➢ 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
➢一般组成:序言和研究综述、营养定额、 饲料营养价值表、典型饲料配方和参考文 献。
➢其中核心部分:营养定额、饲料营养价值 表、典型饲料配方
谢谢阅读
2020-6-30
12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
✓采食量 ✓能量指标 ✓蛋白质和氨基酸 ✓ 脂肪酸 ✓ 维生素 ✓ 矿物质 ✓ 新的饲养标准还对某些非营养性添加剂
• 还须注意常用饲料组成
• 考虑补充添加剂的可能性(合理性)
• “标准”还得与效益(经济、社会、生态)统一起来
谢谢阅读
2020-6-30
18
应用
3.主要饲养标准简介
(1) 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 ARC(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 (3)中国饲养标准
➢ 1859年Grouven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为主要营养素,制定了第一个饲养标准。
➢ 1864年Wolff的饲养标准——以可消化概略 养分为指标
➢ 1890年Atwater——以燃烧热为特征
谢谢阅读
2020-6-30
7
3 饲养标准的发展
➢ 20世纪初的饲养标准仍局限于概略养分
➢ 在美国,从40年代初开始由国家科学研究委 员会(NRC)承担了汇编养殖动物的饲养标 准的工作,1944年NRC把饲养标准改称为营 养供给量,1953年又改称为营养需要量, 1979年NRC对《猪营养需要》进行了第八次 修订,9年后的1988年进行了第九次修订, 十年后的1998年第十次出版问世。又如, NRC下属的家禽营养分会制定的《家禽营养 需要》自1944年第一版问世以来,至1994年 已出版第九次修订版
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谢谢阅读
2020-6-30
13
饲养标准的表达方式
✓ 按每头动物每天的需要量表示 ✓ 按单位饲粮中养分的浓度表示 ✓ 以与基本营养物质的关系表示 ✓ 按体重或代谢体重来表示 ✓ 按动物生产力来表示
谢谢阅读
2020-6-30
14
2 饲养标准的应用
意义与作用
➢ 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率 ➢ 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 ➢ 推动动物生产的发展 ➢ 提高养殖的科学管理水平
表1 按不同指标确定的仔猪色氨酸需要量
指标
增重速 度
色氨酸(占 饲粮的%)
0.069
乳蛋白 0.074
氮沉积 0.082
血液含量 0.063
谢谢阅读
2020-6-30
22
1、综合法
二、研究方法
是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统一的原理,采 用饲养实验、代谢实验及生物学方法笼统确定某种畜 禽在特定生理阶段、生产水平下对某一养分的总需要 量。
谢谢阅读
2020-6-30
19
§13.3 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 二、研究方法
谢谢阅读
2020-6-30
20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
1.增重及产品产量 2.养分沉积量或产出量 3.理化指标
谢谢阅读
2020-6-30
21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
不同指标的结果不同,如仔猪Trp需要量, 应综合多指标确定。
谢谢阅读
2020-6-30
15
饲养标准与饲养实践的关系
动物营养 需要研究
养分利用的 基础研究
饲料营养 价值评定
生产实 践验证 饲养标准
统计归类 整理 饲料营养价值表
日粮配合与配合饲料
科学饲养 资源利用
提高动物生产力
谢谢阅读
2020-6-30
16
饲养标准运用的基本原则
饲养标准的二重性:科学性和灵活性
谢谢阅读
2020-6-30
5
2 饲养标准的基本特征
1. 饲养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 饲养标准的权威性 3. 饲养标准的可变性 4. 饲养标准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谢谢阅读
2020-6-30
6
3 饲养标准的发展
➢ 国际上饲养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已有100多年的 历史。
➢ 1809年Thaer的“干草等价”为早期饲养标 准的制定打下基础。
谢谢阅读
2020-6-30
8
饲养标准的发展(二)
在英国也设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农业科学研究 委员会(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 ARC)以制定英国养殖动物的饲养标准。
在日本,1973年成立了“日本猪饲养标准”, 1987年在综合75~87年间的研究资料和最新 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1993年又出了新 版。
➢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 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 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 养标准。
➢简言之,饲养标准就是指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 定额。
➢ 特定动物:包含有根据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 产用途及生产水平的不同对养分的客观要求之意。
① 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科学性 ② 掌握好应用标准营养定额的灵活性
谢谢阅读
2020-6-30
17
饲养标准运用的灵活性
• 饲养标准是动物营养学研究发展中的阶段性成果,它 必将随着畜禽品种的不断改良、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变 化而变化
• 饲养标准是在科学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及饲养实践 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的成套营养定额。但生产实践中, 动物所处的环境千变万化。有时甚至与试验条件差距 甚远。
我国,1980年成立了“中国畜禽营养研究会”, 并制定了过渡时期有关猪、鸡的饲养标准(称 暂行标准)。
谢谢阅读
2020-6-30
9
§13.2 饲养标准的内容和应用
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饲养标准的的应用 饲养标准的应用的基本原则
谢谢阅读
2020-6-30Βιβλιοθήκη 101 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 饲养标准的种类
§13 营养需要与 饲养标准
xx
2020-6-30
谢谢阅读
1
谢谢阅读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动物营养需
要与饲养标准的概念及
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
和作用
熟悉营养需要研究方法
2020-6-30
2
§13.1 饲养标准
1 概念 2 饲养标准的基本特征 3 饲养标准的指标及表达方式
谢谢阅读
2020-6-30
3
1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