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 robert g. gallager.

数字通信原理 robert g. gallager.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编码、调制与解调等方面。
而在这个领域中,Robert G. Gallager 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专家。
他在数字通信原理的研究与教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数字通信原理的重要性以及Robert G. Gallager 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
数字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技术起着关键作用。
数字通信原理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还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因此,对数字通信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通信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Robert G. Gallager 是数字通信原理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原理和技术。
他的著作《数字通信原理》被公认为该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在这本书中,Gallager 详细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技术。
Gallager 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还体现在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期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编码理论、信息论和网络协议等多个领域。
他的研究成果为数字通信原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广泛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中。
数字通信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正在不断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我们对数字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将变得更加重要。
Robert G. Gallager 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他的成就将激励着更多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投身于数字通信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中。
总之,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知识,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编码、调制与解调等方面。
Robert G. Gallager 是数字通信原理领域的杰出专家,他的著作和研究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应用数字通信原理的重要参考。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答案数字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工程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好数字通信原理对于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
1. 什么是数字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是研究数字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调制解调、编解码、多址技术等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产生与传输、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等内容。
2. 为什么要学习数字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它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好数字通信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什么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过程,可以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4. 什么是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解调技术是数字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5. 什么是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信道编码是在数字通信中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而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的一种技术,解码则是对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原始信息的过程。
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率性能。
6. 什么是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在同一频率和时间资源上实现多用户同时通信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时分多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多用户之间的有效通信。
通过以上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对数字通信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好数字通信原理对于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数字通信原理-第一章

小结: 通信及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的概念 通信系统构成:各部分功能
信息、信号及分类
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转换成为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模拟信号(幅度取值是连续的):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 数字信号(幅度取值是离散的): 二进码 多进码 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
{
{ {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递消息(采用频分复用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
{
{
信息传输速率 符号传输速率 (定义、关 系) 频带利用率 误码率 (定义) 信号抖 动
复习题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3、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4、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5、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 1微秒,如采用四电 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6、接上题,若传输过程中 2 秒误 1 个比特,求误 码率。 7、假设频带宽度为 1024kHz,可传输 2048kbit/s 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
第四节 数字通信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信息传输速率Rb与符号传输速率NB的关系为: Rb=NB (二进制) Rb=NB·log2M Rb>NB (多进制)
{
频带利用率 ( η)
定义: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真正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 的指标)
符号传输速率 (Bd/Hz) 频带宽度 信息传输速率 η= (bit/s/Hz) 频带宽度
实现多路通信)
数字通信: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递消息(采用时分复用实
现多路通信)。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包括发送终端、信源编码、信道编 码、调制、信道以 及收端的解调、 信道解码、信源解码和接收终端)
精品课件-数字通信原理(李白萍)-第1章

第 1 章 绪论 1.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 有效性。 (2) 可靠性。 (3) 适应性。 (4) 经济性。 (5) 保密性。 (6) 标准性。 (7) 维修性。
31
第 1 章 绪论
1.3.1 1. 例如, 某系统在2 s内传送4800个码元, 则系统的传码率
为2400 Baud。 虽然数字信号有二进制与多进制的区分, 但码 元速率RB与信号的进制无关,只与码元宽度TB有关, 即
28
第 1 章 绪论 1.2.5
相对于模拟通信系统而言,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 抗干扰、 抗噪声能力强, 无噪声积累。 (2) 便于加密处理, 保密性强。 (3) 差错可控。 (4) 利用现代技术, 便于对信息进行处理、 存储、 交换。 (5) 便于集成化, 使通信设备微型化。
29
第 1 章 绪论 数字通信系统相对于模拟通信系统来说, 主要有以下两个 缺点。 (1) 数字信号占用的频带宽。 (2) 对同步要求高, 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在多进制中, RBN与RbN的数值不同, 单位亦不同。 它 们之间在数值上有关系式
(1-7)
RbN=RBN lb N
在码元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二进制信息速率Rb2与
多进制信息速率RbN之间的关系为
Rb2
RbN lbN
(1-8)
35
第 1 章 绪论 在信息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二进制码元速率RB2与 多进制码元速率RBN之间的关系为
单位时间内错误接收的比特数 Pb 单位时间内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1-13)
二进制时, Pe=Pb; N进制时, 与解码方式等有关, 一般情况下Pb<Pe。
39
第 1 章 绪论 【例1-2】 某信息源包含A、 B、 C、 D四个符号, 这 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 传输时编码为二进制比特, 并已知 信息速率Rb=1 Mb/s (1) 求码元传输速率; (2) 若信息源工作1 h后, 大致均匀地发现了36个差错比特, 求误信率和误码率。
《数字通信原理》课件

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增加冗余信息对数字信号进行 编码。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
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等。
差错控制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
通过在数字信号中添加额外的信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常见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奇偶校验码、海明码、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加密与解密技术
THANKS
抗干扰能力
抗噪声干扰能力
数字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干扰的情况 下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抗多径干扰能力
数字通信系统抵抗多径效应干扰的能 力。
误码率与信噪比
误码率(BER)与信噪比(SNR)的关系
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码率逐渐降低,通信质量提高。
信噪比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信号功率和噪声抑制措施,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性能。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 、干扰和衰减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 处理和补偿。
数字信号的同步技术
01
载波同步
通过提取载波频率和相位信息 ,使接收端与发射端保持一致
的载波频率和相位。
02
位同步
使接收端的抽样时钟与发送端 的时钟保持一致,以便正确地
进行抽样判决。
03
帧同步
使接收端正确地识别出数字信 号中的帧结构,以便正确地提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智能家电等组成,实现家庭设施的远程控制和 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特点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具有便捷性、智能化、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适 度和便利性。
未来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未来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
数字通信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学习《数字通信原理》必须具备高等数学基础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通信系统信号抖动越大,表示系统可靠性越高。
A:错B:对答案:A2.不同的通信系统有不同的误码率要求。
A:错B:对答案:B3.码元速率又称为符号速率,单位为bit/s。
A:错B:对答案:A4.某八进制通信系统的比特速率是1500bit/s,码元速率是()Baud。
A:500B:1500C:4500D:3000答案:A5.某四进制通信系统占用的带宽是1000Hz,符号速率是1000Baud,则频谱效率是()bit/s/Hz。
A:2B:3C:1答案:A6.数字通信系统不会受到噪声的干扰,通信质量高。
A:对B:错答案:B7.以下是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是()。
A:频带利用率B:误码率C:抖动D:比特率答案:BC8.以下可以是信息表现形式的有A:语音B:文字C:数据D:图像答案:ABCD9.以下属于低通信道的是()。
A:微波B:光纤C:同轴电缆D:双绞线答案:CD10.数字通信系统中,由()完成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任务。
A:信道编码B:调制C:加密D:信源编码答案:D第二章测试1.A律13折线非均匀量化特性,最大量化间隔为最小量化间隔的()倍。
A:32B:64C:16D:8答案:B2.A律13折线第6段的量化信噪比改善量为()dB 。
A:0B:12C:6D:18答案:A3.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入样值为-0.115△时,其相应的输出码字为()A:00010000B:10010000C:00000000D:00000001答案:C4.对A律13折线解码器,解码电平ID与编码电平Ic的关系为( )。
A:ID=IcB:Ic=ID+△/2C:IDD:ID=Ic+△/2答案:D5.PAM样值us=-2024Δ,A律13折线编码器编出的相应码字为( )A:11111111B:11111110C:01111110D:01111111答案:D6.编码码位数l越大,则()A: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高B: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高C: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低D: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低答案:D7.非均匀量化的宗旨是:在不增大量化级数N的前提下,利用降低大信号的信噪比来提高( )信噪比。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 课后答案 李文海 人民邮电出版社

a6 0
U R 7 U B 6 8 6 2 6 256 8 16 2 16 416
U S U R7
a7 0
U R 8 U B 6 8 6 6 256 8 16 16 400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 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 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 1 s ,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2-3 某模拟信号频谱如题图 2-1 所示, (1) 求满足抽样定理时的抽样频率 f S 并画出抽样信号 。 (2)若 f S 8kHz, 画出抽样信号的频谱,并说明此频谱出现什么现 的频谱(设 f S 2 f M ) 象?
题图 2-1
2
答: (1) f 0 1kHz, f M 5kHz, B f M f 0 5 1 4kHz
20 lg 3 2 7 20 lg xe
47 20 lg xe
4
2-8 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两种:模拟压扩法和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2-9 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的好处是什么? 答: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的好处是在不增大量化级数 N 的前提下,利用降低大信号的 即使下降一点也 量化信噪比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远远满足要求, 没关系),使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满足要求。 。 2-10 非均匀量化信噪比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关系是什么(假设忽略过载区量化噪声功率) 答:非均匀量化信噪比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关系是
数字通信原理冯穗力等编著教辅材料.pdf

《数字通信原理》(冯穗力等编著)教辅材料习题汇编(修订稿)冯穗力余翔宇刘梦华周珮诗等编2014-7-1《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修订说明本习题是为配合《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的修订稿,在修订稿中去除了第一版习题中有欠缺的内容,补充了部分更有针对性习题,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教材的内容相适配。
欢迎各位使用本教材的老师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冯穗力2014-7-1目录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信号分析基础 (5)第三章模拟信号的数字编码 (9)第四章信息论基础 (12)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7)第六章数字载波调制传输系统 (22)第七章传输信道 (27)第八章差错控制编码 (31)第九章同步原理与技术 (36)第十章扩展频谱通信技术 (40)第十一章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 (42)第一章绪论1.1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主要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各起什么作用?1.2对于已调的数字信号,呈现为连续的信号波形,如何理解它传输的是一个数字信号?1.3已知一个数字传输系统的比特速率为64kbps,如果采用一个十六进制的系统传输这些数据,其符号速率是多少?该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1.4试述数字通信的优点有哪些?为什么?1.5已知二进制信号在3min内共传送了72000个码元,(1)问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分别是多少?(2)如果码元脉冲宽度保持不变,但改为八进制数字信号,则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又为多少?1.6已知某八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3600 bit/s,接收端在1h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求系统的误码率。
1.7已经A、B两个八进制数字传输系统,他们的码元传输速率相同,在接收端相同时间Tm 个错误比特,试比较两个系统那个性分钟内,A共接收到m个错误码元,B共接收到3能比较好?为什么?第二章 信号分析基础2.1 若确知信号为()()t u e t f at -=,试求其能量谱密度、能量和自相关函数。
2.2 (a )试证明题图2.2所示的三个函数在区间(-2,2)上两两正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人:年月日通信原理概论教案作业提要课目:数字通信原理概述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志们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及概念,为下一步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容:一、数字通信的概念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及主要特点三、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四、数字通信网的概念实施方法: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教学对象:集训队学员时间:20时钟地点:教室要求:1、认真听课,做好笔记;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项;3、大家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积极提问。
教学保障:计算机、投影仪各一台作业进程作业准备……………………………………………………3分钟1.准备器材,清点人数;2.宣布作业提要;3.提示科目理论。
作业实施……………………………………………………42分钟同志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五化: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而数字化是其它四化的基础。
这不仅因为数字化信息具有很高的传输质量,便于加密、纠错、交换和计算机进行处理。
而且采用数字技术可使图像、数据、话音等各种连续的和离散日消息都能转换为0和1形式的数字信号,从而综合在一个网传送和处理,实现不同业务终端之间的互通,为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和多媒体通信开辟了道路。
还使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得以综合而实现网络技术一体化;等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志们就会逐步体会到“电信技术的革命关键在于数字化”这句话的道理。
模拟通信必将被数字通信所取代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面临这一变革。
我们本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同志们对数字通信建立初步的概念,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1、数字通信的概念2、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及主要特点3、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4、数字通信网的概念一、数字通信的概念现代电子通信,就它的基本技术体制来说,可以氛围两种类型,即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在讲述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加以说明。
(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模拟信号大家知道,在通信时,消息是携带在信号的某个参量或某几个参量上的(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
如信号的某个参量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并且与消息一一对应则该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如语声激励话筒而产生的语音信号,电视摄象机输出的亮度信号等。
2、数字信号凡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的信号,我们称之为数字信号。
如早期的电报信号、电传机送出的脉冲信号等。
图b是数字信号的波形,其特点是: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
需要说明的是,模拟信号有时也称为连续信号,因为模拟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可以取无限多个值)。
数字信号有时也称为离散信号,因为数字信号某一参量的去取值是离散的。
(二)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和交换携带信息的信号。
根据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通信技术体制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类。
1、模拟通信通常以模拟信号的形式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模拟通信。
所以模拟通信系统将按模拟信号传输特点来设计。
2、数字通信通常将以数字信号的形式来传递消息的方式称为数字通信。
同理,数字通信系统将按数字信号传输的特点来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模拟信号并非一定要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才能传输,任何模拟信号都可经模/数转换边为数字信号后,在数字信道中传输。
数字通信就是以数字方式传输语音模拟信号的例子。
同样,数字信号也并非一定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才能传输,只要加上相应的数字终端设备,数字信号也可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
任何一种信息,即可以用模拟方式传输,也可以用数字方式传输,而且不论是模拟通信还是数字通信,在整个通信系统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共用的。
这对了解数模兼容的通信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主要特点(一)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各部分功能信源:其功能是把原始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常见的信源产生模拟信号的机、话筒、摄象机和输出数字信号的电子计算机、电传机、纸带读出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
信源编(译)码:信源编码的功能有二,当信源送来的是模拟信号时,发端的信源编码器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源编码的第二个作用是进行降低信号冗余度的编码,其目的是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提高传输有效性。
这方面的容我们后面会讲到。
信源译码的作用与信源编码相反。
例如,信源编码为模数转换器时,信源译码就是数模转换器。
信道编(译)码:信道编码又称抗干扰编码或纠错编码。
它是将信源编码器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人为地按照一定的规律加入多余码元,以便在接收端译码器中发现或纠正码元在传输中的错误,这样可以降低码元传输的概率。
初看起来,信道编码增加多余度的作用与信源编码降低多余度的作用互相抵消了。
其实不然,因为信源编码中降低的是数字信号中的自然冗余度,它是随机的,因此自然冗余度不能起纠正错误的作用。
而信道编码中加入的多余码元是为使数码形成一定规律,从而使接收端能识别并纠正错误。
信道译码的作用与信道编码相反。
加(解)密器:其作用是对信码进行加(解)密。
数字调制(解调)器:将工作在较低频段上的数子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将数字基带信号的频带搬移到相应的信道频带上。
说明:1、一个实际的数字系统,并非都具备以上所有环节。
2、由于数字通信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所以接收端必须有一个与发送端相同的节拍;不然,会因为收发步调不一制而造成混乱,故数字通信系统必须有一个同步问题(二)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通过刚才对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和各部份作用的学习,接下来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数字通信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在模拟通信中,为了提高信噪比,需要及时对传输信号进行放大(增音),但在放大的同时噪声也被放大,由于模拟信号的幅值是连续的,难以把传输信号与干扰噪声分开,随着传输距离增加,噪声积累也随之增大,从而使传输质量恶化。
在数字通信中,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度取值只有有限个(通常取0和1两个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时,只要信噪比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噪声不使判决发生错误),可通过经一段距离再生一次的方法,再生出已消除噪声的原发送信号。
由于无噪声积累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传输。
2、便于加密3、可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使错误率降低;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由于设备部分电路都是数字电路,而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更容易集成化,可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速度快的设备。
5、更有利于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在计算机和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字通信能使传输和程控交换都以数字信号形式进行。
这不仅可省去许多设备,而且大大改善男端对端的话音质量。
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的结合形成了综合数字网(IDN),这将使通信网的建设大为便利和节约,并便于利用计算机对数字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6、可兼容数字、、电报、数据和图像及各种信息的传输,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通信中所有的信号(语音、电报、音乐、数据等)都可以转换为统一形式的二进制数字脉冲,进入IDN进行传输和交换,实现端对端的数字连接,成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ISDN可为多种业务共用,因此通信网变得更为灵活和经济高效。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带来极大的便利。
7、占用信道频道宽(缺点);如:模拟通信一路话占4KHZ,数字一路话占十几至几十KHZ;以上列举了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但数字通信也有它的缺点,最主要的一个缺点是占用的信道频带比较宽。
我们只举一个例子给出大致的数量概念,以通为例,模拟通信中一路话音信号占用的频带为4kHz,而数字一般需要十几~~几十kHz的带宽;此外数字通信的设备一般也比模拟通信复杂一些。
三、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在设计及评价一个通信系统时,必然涉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问题。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标准性、及维护使用方法等等。
因为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从信息传输角度讲,在各项实际要求中起主导的、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有效性指标指给定信道和时间的传输信息的多少,是系统信息数量上的表征;它通常用码元速率RB、信息速率Rb和频带利用率衡量。
1、码元速率(RB)码元速率RB也称为传码率,符号传输速率等。
定义:码元速率RB是指每秒钟传输码元的数目。
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
2、信息速率(Rb)也称为传信率、比特率。
定义: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
单位:比特/秒,简记为(b/s)3、频带利用率(η)单位频带的传输速率。
(二)可靠性指标是指信道系统传输信息质量上的表征,指的是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错误率,具体的有误码率Pe和误信率(误比特率)Pb两种表示方法。
1、误码率(Pe)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的比值,用Pe表示;2、误信率(Pb)系统在传输中发生差错的比特数与传输总比特数的比值,用Pb表示。
错误率的大小由通路的系统特性和信道质量决定。
最后需指出的是:可靠性和有效性指标是互相矛盾的和可以互换的,即可通过降低有效性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或反之。
四、数字通信网的概念(一)通信网的概念及发展方向通信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在点与点之间建立通信系统,但尽管有许多这样的通信系统,还是不能称为通信网,只有将众多的通信系统按一定拓扑模式组合在一起才称为通信网。
即多个点对点的通信系统相互连接构成的通信体系称为通信网。
通信网硬件的三要素为:终端节点(对应图中的用户)、交换节点(对应图中的端局,汇接局)及传输链路。
对传统的模拟通信方式而言,终端节点发出的和接收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链路中传输和交换节点交换的信号及是模拟信号,这样的通信网叫模拟通信网。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通信网提供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传递信息的形式已从传统的通信向数据通信、图像通信乃至多媒体通信等多样化方向发展。
且通过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进一步提高传输效能及设备效率等等。
现代通信网根据这种形势,正加速采用现代通信技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智能终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积极使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第一步通常是建设本国的综合数字网(IDN),第二步是在IDN的基础上组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下面我们就对IDN和ISDN 作一简要介绍。
(二)综合数字网(IDN)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较发达国家长途传输的数字化已接近百分之百,市局换设备也基本数字化。
采用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综合而成的网称为综合数字网(IDN)。
这里的综合是指传输和交换处理都是以数字方式进行的,但在IDN中,终端节点所发送的信号仍然是模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