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性贫血

合集下载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EORTC QLQ-C30量表:欧 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 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广泛 应用于各类肿瘤患者的生活 质量评估。
SF-36量表:一种通用的生 活质量评估工具,包括36个 条目,涵盖生理机能、生理 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 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 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 方面。
其他特异性量表:针对特定 肿瘤类型或特定症状(如疲 劳、疼痛等)开发的特异性 量表,可用于更详细地评估 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依据
CRA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常规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在诊断过程中,还 需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03
肿瘤相关贫血评估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
全血细胞计数(CBC)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用于初步 判断贫血情况。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贫血类型
根据贫血的类型(如缺铁 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等)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 治疗。
肿瘤类型与分期
结合患者的肿瘤类型、分 期以及治疗情况,选择恰 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具体情况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 合并症、既往治疗史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 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措施介绍
定期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妇科肿瘤患者贫血管理要点
关注手术与贫血关系
妇科手术可能导致失血性贫血, 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贫血状况,术
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心理支持与干预
针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贫血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补 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

肿瘤相关性贫血(共10张PPT)

肿瘤相关性贫血(共10张PPT)
• 指南中贫血诊断分级标准和治疗节点之间 的差异。
第5页,共10页。
困惑二:
• 非化疗相关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治疗 ≥6g/L,非缺铁性贫血??
观察???
第6页,共10页。
肿瘤相关性炎症
近年来,肿瘤本身所致的肿瘤相关性炎症越来越引起重视。肿瘤相关性炎症 会加大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IFN-r),上述因子不仅能够抑制EPO
的生成,而且能够抑制储存铁的释放和红系祖细胞的增殖,特别是炎症细胞因子 导致了铁调素的升高,铁调素是一种阻碍铁(在网织内皮系统内与巨噬细 胞结合)释放至其转运子-转铁蛋白的分子,最终结果就是对造血系统对贫 血反应迟钝。
• 强调肿瘤相关性炎症和贫血的关系
第7页,共10页。
肿瘤相关性炎症问题
EPO、铁剂、输注红细胞 近年来,肿瘤本身所致的肿瘤相关性炎症越来越引起重视。 4、放化疗对骨髓中红系祖细胞等大量杀伤 ≥6g/L,非缺铁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幼红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等反应降低,骨髓对贫血等代偿不足 近年来,肿瘤本身所致的肿瘤相关性炎症越来越引起重视。 EPO规范应用,同时加用铁剂; 指南中贫血诊断分级标准和治疗节点之间的差异。 肿瘤消耗、 肿瘤相关性炎症会加大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IFN-r),上述因子不仅能够抑制EPO的生成,而且能够抑制储存铁的释放和红系祖 细胞的增殖,特别是炎症细胞因子导致了铁调素的升高,铁调素是一种阻碍铁(在网织内皮系统内与巨噬细胞结合)释放至其转运子-转铁蛋白 的分子,最终结果就是对造血系统对贫血反应迟钝。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EPO规范应用,同时加用铁剂;
EPO规范应用,同时加用铁剂;
指南中贫血诊断分级标准幼和红治疗细节点胞之间对的差红异细。 胞生成素等反应降低,骨髓对贫血等代偿不足

2024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治要点

2024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治要点

2024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治要点摘要肿瘤相关贫血(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表现为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减低或红细胞比容(HCT)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

30%~90%的肿瘤患者合并贫血,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药物剂量及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因素有关。

近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旨在为CRA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指导。

一、CRA诊断及分级1、外周血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正常成人外周血血红蛋白的范围标准为成年男性120~160g/上成年女性110~150 g/L。

2、CRA分级参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WHO贫血分级标准,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对CRA进行分级和贫血严重程度评估。

3、CRA筛查鉴千血红蛋白水平在健康个体间差异较大,故难以确定通用的正常值。

美国NCCN建议肿瘤患者中血红蛋白水平�110g/L时提示应进行贫血评估;对基线水平高者,血红蛋白水平降幅立0g/L者也应予以关注并评估。

评估的总目标为找出贫血的特点,并在初始治疗前确定任何潜在的可纠正的基础性合并症。

4、CRA初始评估贫血的特征性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细胞缺乏症的指标。

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图像分析对判断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和血红蛋白含量较为重要。

CRA的初始评估包括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详细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是必须的,病史包括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合并症、家族史和是否使用过任何抗肿瘤药物或放疗暴露史。

5、CRA评价方法有两种常见方法来评价贫血:形态学法和动力学法。

形态学方法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平均红细胞大小描述贫血特征,将贫血分类如下:(1)小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80fl):最常见原因为缺铁,其他病因包括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大细胞性贫血(>100 fl):常见原因为药物和酒精,两者均为非巨幼细胞贫血类型;(3)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fl):可能原因包括出血、溶血、骨髓功能衰竭、慢性炎症性贫血或肾功能不全,关键的随访检查有网织红细胞计数。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2023版共识更新内容概述
CRA的诊断标准
详细阐述了CRA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等指标 的判定。
CRA的治疗原则
明确了CRA的治疗目标,提出了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病因 治疗、输血治疗、促红细胞生成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CRA的预防措施
强调了预防CRA的重要性,提出了合理饮食、避免感染、减少失血等 预防措施。
诊治要点
对于实体瘤相关性贫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尽 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手段包括支 持治疗(如输血、补充造血原料等)、针对 肿瘤本身的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以及免疫治疗等。
淋巴瘤相关性贫血
贫血原因
淋巴瘤相关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淋巴瘤细 胞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淋巴瘤细胞分泌 的细胞因子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以及营养不良 等。
VS
诊治要点
对于MDS相关性贫血,治疗的主要目标 是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手段 包括支持治疗(如输血、祛铁治疗等)、 免疫调节治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和异基 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实体瘤相关性贫血
贫血原因
实体瘤相关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肿瘤本身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肿瘤治疗(如化疗、放 疗等)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以及营养不良等。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 (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7
目 录
• 引言 • 肿瘤相关贫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 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与评估 • 肿瘤相关贫血的治疗策略 • 特殊类型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治要点 • 肿瘤相关贫血的预防与康复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共识背景与意义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带来挑战。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治疗贫血的一种有效药物,已逐渐被应用于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疗效方面进行综述。

一、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病理生理特点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指在肿瘤患者中,由于肿瘤自身及治疗引起的贫血。

其病理生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自身因素: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和快速增殖导致机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且一些肿瘤会释放出一些促红细胞破坏的因子,直接导致贫血的加重。

2. 化疗放疗因素: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化疗药物和放疗会对骨髓造血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贫血。

3. 铁元素代谢失衡: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营养摄取、铁元素代谢均会受到影响,导致铁元素的缺乏,并且铁元素在体内的储备和利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上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

该类患者的贫血不仅严重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同时也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提高贫血患者的红细胞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加速红细胞的更新速度,从而提高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的含量。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经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

这些指标的改善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同时也为患者接受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体能储备。

2. 减少贫血引起的并发症贫血患者常常伴随着疲劳、气促、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贫血引起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疲劳感、增加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和放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因贫血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红细胞含量,改善贫血情况,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肿瘤相关性贫血

肿瘤相关性贫血

6.5 6.5~7.9 <6.5
注:*男性>12g/dL,女性>11g/dL
WHO(Hbg/dL) ≥11
9.5 9.5~10.9 8 8.0~9.4 6.5 6.5~7.9
<6.5
中国(Hbg/dL)[4] 正常值*
9 9.1~正常值* 6 6.1~9.0 3 3.1~6.0
<3.0
J Natl Cancer Inst,1999 张之南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007
22
内容
一、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概述 二、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三、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2.1 输血治疗
优点 起效快 可用于EPO无效的病人
缺点 过敏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 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心源性肺水肿 病毒感染的风险
在Hb下降至7g/dl 或8g/dl之前,原则上不考虑输血 可考虑输血:
肿瘤病面人均不如JCO荟萃分析定义明确。
•2个3研.L究an的c病et人荟贫萃血分原析因的不研详究终点定义不如JCO荟萃分析清晰。
23
Lancet荟萃分析
病人组成对比
JCO荟萃分析
病人组成分析 ncet荟萃分析中,乳腺癌和头颈癌的病人比重过大,占
37.1% 2. JCO荟萃分析中,乳腺癌病人占9.8%,头颈癌未及。 3.乳腺癌和头颈癌是NCCN用药指南中明确的ESAs用药风险
CRA ,推荐EPO 的使用等级,中国应强于欧美国家
2.2 EPO治疗
EPO治疗: CRA常用的治疗方法 优点:符合正常生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用于门诊病人 耐受性好
争论:EPO缩短病人生存期?
两篇荟萃分析对这个砝码的选择
Lancet荟萃分析*: Recombinant human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问题仍然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超过半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而贫血又往往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甚至成为治疗障碍。

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恶性肿瘤是一种以细胞的恶性增生和浸润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肿块、发热、贫血、体重减轻和全身性症状等。

其中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骨髓肿瘤和白血病等,贫血的发生率更是高达60%以上。

恶性肿瘤相关的贫血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肿瘤本身对机体的影响、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等。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浸润和破坏、严重的营养不良、长期床位休息等原因,易引起继发性贫血,因此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治疗贫血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传统的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是靠输血、应用人造合成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RPO)等方式。

这些方法仅仅是暂时性的解决症状,无法根治贫血的病因,且还可能存在输血反应、传染病传播和产生抗体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开始寻求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的新途径。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以及阴血两亏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时,中医药重在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和温肾壮阳等。

中医药在治疗贫血方面历史悠久,独到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使其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可以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肝脾的解毒排毒能力,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性,从而减缓恶性肿瘤的发展,改善贫血症状。

中医治疗贫血以温补气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中药中的黄芪、桂枝、当归、川芎等具有补气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症状。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贫血在肿瘤治疗中的影响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贫血会降低患者对放疗、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增加治疗 相关毒性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对预后的影响
贫血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生存期缩短 、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贫血对 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患者常因 月经不规律、阴道出血等原因导致贫 血。
03 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与评 估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贫血 相关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红蛋白(Hb)降低,同时可伴有 红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计数(RBC)的减少 。
肿瘤病史
患者存在肿瘤病史,贫血可能与肿瘤本身或 肿瘤治疗相关。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输血后出现 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模式探讨
01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血液科、肿瘤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协作团队,共同参
与肿瘤相关贫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与评估
详细阐述了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方法和评 估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有
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治疗与管理
系统介绍了肿瘤相关贫血的治疗原则和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和营养支持等, 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选择。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分析
深入研究贫血机制
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贫血的发病机制 ,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l
• 基于上述输血的弊端
其他因素:并发症,感染等
原 则 建 议
• CSCO1:Hb小于7g/dl或者临床急需纠正贫血状态时, 或对EPO治疗无效,或没时间和机会接受EPO 治疗的严重贫血可以考虑输血治疗
22
1.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2-2013版
7-10g/dl
• 输血的缺点
其他因素:并发症,感染等
血液循环
炎症因子、肾毒性导致
原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内源性EPO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25
Spivak JL, et al. Oncologist. 2009;14 Suppl 143-56.
获益
多数癌症贫血患者可应答ESA
一项多中心的欧洲回顾性IV临床研究(n=2192),按指南推荐标准 用法,治疗观察8-10周。
Verbeke N, et al. Support Care Cancer. 2012 Jan;20(1)23-8.
1、输血治疗
输注红细胞被认为是治疗贫血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输血法 规定,只有患者Hb下降到<60g/L才允许输血
优点
起效快 可用于EPO治疗无效的患者
缺点
过敏的危险性 感染的危险性(HBV/HCV/HIV) 免疫抑制(促进肿瘤生长) 充血性心衰 铁负荷过重 血栓风险
获益:具体临床应用
EPO治疗化疗诱发贫血的III期临床研究
试验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
• 入组患者Hb水平:8.0~10.0g/dl,Hb治疗上限为12 g/dl
EPO组 N=89
妇科癌 肺癌患者 N=181
剔除5例
• EPO36000IU.qw, 治疗12周
• • • 当Hb≥12 g/dl,停用EPO, 等Hb降至11g/dl以下,再用原剂量2/3 EPO需在最后化疗周期第1天的6周后停用
输血缺点
输血显著升高血栓风险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数据库:21943例行结直肠切除术的CRA患者输血数据分析:
% 静 脉 血 栓 发 生 率 ( % ) 18
Xenos ES, et al. Thromb Res. 2012 May;129(5):568-72.
% %
%
输血缺点M) 输血
病因
CRA产生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 素(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或针对肿瘤治疗 方面的因素(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 疗等)两个方面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CRA可由红细胞生成减少、 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或上述复合因素以及其他复 杂原因如饮食不良、铁摄入不足(肿瘤患者常见) 等所致
23
23
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重组人促红 细胞生成素 (rHuEPO)

比输血更安全,不良反应轻微,无病 毒感染的困扰

平稳升红,约2/3的患者接受外源性 rHuEPO治疗有效

治疗方便,出院患者可以继续门诊治

EPO作用于红系祖细胞到成熟红细胞生成的每 个环节
骨髓
EPO-R EPO-R EPO-R
影响 化疗
降低 因贫血引起缺氧及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因贫血引起缺氧及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QOL 头晕、疲劳乏力,严重者心肺功能衰竭 头晕、疲劳乏力
越多输血治疗 越多输血相关并发症
输血 风险
9
Spivak JL, et al. Oncologist. 2009;14 Suppl 143-56.
贫血对生存率和生存期有不良影响
治疗期间两组平均Hb水平(g/dl)
14 13 12
● EPO ▲安慰剂
Hb水平g/dL
△Hb(1.9g/dL)
vs. P <0.001
11
10 9 8 7
△Hb(0 g/dL)
1
3
5
7
治疗周数
9
11
13 治疗结束
31
Fujisaka Y, et a. Br J Cancer. 2011 Oct 25;105(9):1267-72.
治疗手段:国外贫血治疗比例较高,并以EPO治疗为主要手段 治疗指征:国外 HB<10g/dl 必需治疗
国内 HB<7-8g/dl 才考虑治疗 ECAS 治疗比例 输血比例 EPO 比例 39% 14.9 % 17.4 %
VS.
CCAS 12.42 % 10.83 % 1.59 %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负荷↑
前列腺素(PGE)增加,抑制IL-2生成
T细胞活性 ↓
B细胞产生的抗体↓
NK细胞功能下全
免疫抑制
感染、肿瘤复↑
19
Cata JP, et al. Br J Anaesth. 2013 May;110(5):690-701.
输血缺点
输血促进术后肿瘤复发
一项纳入2060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恶性膀胱癌患者,其中 1279例(62%)患者接受了输血(平均2U),随访得到5年无复发生 存患者率如下。
巨噬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TNF, IL-1a/b, IFN-β,等)
贫血
B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Birgegård G, et al. Oncology. 2005;68 Suppl 13-11.
减少
EPO生成
抑制
BFU-E CFU-E 6
减少 铁利用
分级
按照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级,目前国际上贫血的诊断分 级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和世界卫生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贫血分级 标准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诊治策略
(基于NCCN2014)
主要内容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概述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总结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概述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RBCs)数减少 或血红蛋白(Hb)浓度减低,致使机体不能对周围 组织细胞充分供氧的疾病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主 要是指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治疗过 程中发生的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
癌症患者
疼痛
营养
姑息治疗
抑郁 贫血
国外肿瘤患者贫血的治疗情况
贫血治疗方式及比例
EPO
输血 铁剂
17.4% 14.9% 6.5%
欧洲开始贫血治疗时的Hb水平: 10g/dL左右(9.7±1.1 g/dL)
Ludwig H, et al. Eur J Cancer. 2004 Oct;40(15)2293-306
欧美国家大多采用NCI贫血分级标准。两者的主要区 别在于对轻中度贫血的分级上略有差别
分级
国内也根据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分类(表)。 指南基本上采用NCI分类方式。
表3 肿瘤贫血严重程度分级
级别 0级(正常) 1级(轻度) NCI(Hb g/dl) 正常值* 10.0~正常值* WHO(Hb g/dl) ≥ 11 9.5 ~10.9 中国(Hb g/dl)[4] 正常值* 9.1 ~ 正常值*
癌症患者使用EPO的用法推荐
项目 ESA开始 治疗时Hb值 开始剂量 推荐意见 • 推荐Hb<10g/dL开始使用,以降低输血
(输血也是选择之一,依贫血严重性及临床条件而定)
• 参照FDA批准用法,150 U/kg, tiw 或 40,000U,qw • 如任意2周内Hb升高超过1g/dL,应降低剂量25%; • 如最初4周内Hb上升小于1g/dl,应上调剂量至 300U/kg,tiw 或60000U,qw。 • 化疗结束后六周,或 • 上调epo剂量并同时补充铁剂的情况下仍然未应答*
癌症病人贫血发生率高的原因
化疗和/或放疗 所致骨髓抑制 恶性肿瘤 疾病进展
骨髓浸润
红细胞溶解
贫血症
失血
肾损害
铁代谢异常
营养缺乏 (iron/vitaminB12/folic acid)
肿瘤相关性贫血病理机制
肿瘤放化疗引起骨髓抑制 肾毒性造成红细胞系损伤
肿瘤细胞 激活 免疫系统
红细胞 TNF
寿命缩短
2级(中度)
3级(重度) 4级(极重度)
8.0 ~10.0
6.5 ~7.9 < 6.5
8.0 ~ 9.4
6.5 ~ 7.9 < 6.5
6.1 ~ 9.0
3.1 ~ 6.0 <3.0
注:*男性>12 g/dl,女性>11 g/dl
CRF的危害
肿瘤 进展
缺氧更易导致血管生成因子的产生, 可能促肿瘤生长 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推迟化疗疗程, 降低化疗剂量
贫血严重 程度与生 存率及生 存时间呈 反比
贫血降低化疗疗效
降低患者对化 疗药物的敏感 性
血液携氧能力 下降
加剧肿瘤细胞 的乏氧状态
贫血
化疗不能如期 足量进行
加剧肿瘤复发 和转移
贫血降低生活质量
贫血程度越重,生 活质量评分就越高, 但生活质量却越低
不同瘤种均普遍发生贫血
CCAS
国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Tonia T,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Dec 12;12:CD003407.
27
获益
Hb在11-12g/dL生活质量提升最显著
贫血患者使用EPO生活质量随Hb水平的变化
28
Spivak JL, et al. Oncologist. 2009;14 Suppl 143-56.
国内益比奥临床经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