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合集下载

2011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研究评选获奖项目名单

2011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研究评选获奖项目名单
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
冷水江市规划勘察设计院
李彩林田高平汤品森刘化高黄曙辉
易维良吴迪李圣罗志强李周林
魏明理许龙彪邹小竹何海波刘勇
6
湘潭市集约用地示范区详细规划暨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深化
湘潭市建筑设计院
杨晓军陈勇周文君姜建新符颖
焦光科周志强刘佳杭
7
株洲市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李良钟红梅黄少红张金望熊瑶
罗小红张冠娉陈跃谢社初王丽
余光辉隆雪松陈学清
村镇类
12
醴陵市白兔潭镇总体规划修编
(2010—2030)
醴陵市规划设计院
陈立耀谭志红黄海平刘章云谢小平
贺文晖李剑芳曾莹刘丹付元武
黄春林陆正和
13
长沙市金洲片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龚毅饶国祥庞偲柳丹郭健
刘悠谢世雄梁晓刘启炜彭蓓
刘选端


类别
设计项目名称
2011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研究评选获奖项目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奖别
类别
设计项目名称
编制单位及编制合作单位
主要设计人员
一等奖
城市规划

1
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
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
田高平李彩林汤品森李松平宋明印
谢国富张成智曾鹏刘化高孟素春
国海军彭俐
2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城市设计与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娄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吕贤军龙运涛彭华谭献良文强
徐娟江丽陈小勇黄田阳虹
将刚李胜周婷马楠左兰兰
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九华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30)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07•【字号】潭政发[2014]5号•【施行日期】2014.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潭政发〔201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昭山、天易示范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着力推进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3〕31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加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落实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一)全面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管理,持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投入;引导客运企业实行规模化、公司化经营,鼓励运输企业采用交通安全统筹等形式,加强行业互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要严格落实长途客运驾驶人停车换人、落地休息和接驳运输制度,对行驶1000公里以上的跨省长途客运班线和夜间运行时间要从严控制;落实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严禁客运车辆夜间在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通行;加强旅游包车安全管理,严禁发放空白旅游包车牌证。

对不执行上述要求的,交通运输、公安、安监部门要督促客运企业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二)大力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安全监管责任。

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路面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超时、超速驾驶的驾驶人及相关企业法人依法严格处罚。

对交通违法一个计分周期内记满12分,以及有酒后驾驶、超员20%以上、超速50%(高速公路超速20%)以上或者12个月内有3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客车辆驾驶员,实行“黑名单”抄告制度,由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客运企业解除聘用,对3年内发生致人死亡道路交通事故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运输、旅游部门要督促旅游企业不得聘用其驾驶旅游客运车辆;对排查出的涉毒驾驶人,经确认没有戒除的,要通报有关部门,按规定注销其驾驶证,取消其营运资格。

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的具体目标①运输能力—到2020年,群域公、铁、水、管综合交通体系运输能力不足现象基本消除,到2030年群域综合交通体系运输能力适应并且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②运输结构—群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明显改善,城市轨道、铁路、水运等两型交通方式比重日趋合理,其中铁路客运比重力争超过20%,长株潭核心区轨道、公交等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力争不低于35%,城市群核心区—外围区城际走廊铁路客运比重力争不低于50%。

③运输网路—群域县域和重要乡镇至少有2条二级以上公路连接,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10-50万人口城市通高速公路。

重要城市通铁路:50-100万人口大城市通高速公路和铁路。

重要城市通高速客运铁路: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通高速公路、高速客运铁路。

长株潭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定位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枢纽。

长株潭核心区拥有城市群面向国际、连接全国的各类交通系统。

作为2条全国性综合运输通道的交汇点,长株潭核心区沿京广、沪昆2条主通道布设的国家铁路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湘江等高等级内河航道、油气管道国家干线,拥有国家组合型公铁陆运主枢纽、长沙黄花机场区域国际航空枢纽。

湘潭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成果(1)公路网布局规划规划由“4纵2横2支”共8条线路组成高速公路网,总规模为361公里。

一般干线公路网分为二个层次:主线和支线。

主线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以上,支线技术标准为三级公路以上。

一般干线公路网总规模为1613公里。

主线由“九纵十横”19条线路组成,总规模为907公里;支线由39条路线组成,总规模为706公里。

其它未纳入一般干线公路范围的县乡公路,总规模2700km,规划改造成四级以上公路。

通村公路近期全部硬化。

通组公路近期硬化60%,中期硬化40%。

(2)港口规划湘潭境内湘江段将按Ⅱ(3)级航道建设,设计水深2.6~3.0m,直线段航宽90m(双线),弯曲半径550m,净空要求10m。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0.11•【字号】潭政办发〔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潭政办发〔202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和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为贯彻落实国、省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根据国、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湘潭实际,现就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存量资源盘活和增量资源结构优化,在不新增政府债务的前提下,以城市体检为基础,以更新片区为单元,以老旧小区改造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1.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通过城市体检找准城市建设短板,在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20%的前提下,坚持“留、改、拆、建”相结合,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增量结构。

坚持问题导向、典型示范、分步实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2.规划引领,统筹推进。

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框架上,结合土地利用、产业、交通运输、旅游、商业、教育、物流等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精心策划项目,合理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确保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大于2,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和重点发展片区改造。

湖南省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湖南省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大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地完善城市公共交 通体系,建成国家公交都市 3-4 个,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力争达到 50%。
——交通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力争完成 5-6 个高铁站场的扩建,综合客运交通枢 纽站力争达到 14 个,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 4 左右。
——绿色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完善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 交通的绿色交通体系,大幅增加公共租赁自行车、货运“绿色车队”规模。
——交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全行业核心业务实现信息化,大幅提高工程科研成果的 推广使用率,智能交通基本普及。通过管理、经济、技术手段降低全行业能耗水平。
表 1:湖南省“十三五”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主要指标
4.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目前,我省部分城市道路容量不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等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停车配建滞后、社会公共停车泊位缺口较大、停车设施结构相对单一等问题较为严重, 而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加,行路难、停车 难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 机动车出行需求缺乏有效调控和引导,交通运营效率较低,交通拥堵呈现加剧态势。
1.大力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长沙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发展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综合交通,加快 国际机场、特大型铁路枢纽站、内河中转枢纽港建设,完善其服务洞庭湖流域的大宗散货江 河联运,建成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实施黄花国际机场国际化战略,提升机场功能,形 成国家大型枢纽机场、航空快件集散中心,年吞吐能力超过 3200 万人次;将长沙南站建设 成中部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之一;加快长沙港建设,提升为国内内河具有现代化水平 的主枢纽港口,2020 年货物吞吐量达到 8000 万吨。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1.07.05•【字号】湘交运管[2011]313号•【施行日期】2011.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湘交运管〔2011〕313号)长沙、株洲、湘潭市交通运输局、“两型办”:为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优化整合三市综合交通运输资源,科学构筑“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长株潭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加快推进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优化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结构,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是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交通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任务。

为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周强同志的重要批示,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按照《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有关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发展规划及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服务”为宗旨,围绕全面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题,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宜居城市、促进社会和谐。

以长株潭公交一体化为核心,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加快推进长株潭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目标,立足于高标准、高起点,大胆创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整合三市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形成三市一体、城乡统筹,资源共享、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管理高效,运营规范、服务优质,经济便利、安全有序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和运营体系,科学构筑“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求。

基于“两型社会”的湘潭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与实践

基于“两型社会”的湘潭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与实践
于规划 行业 而言 其聚 焦点在 于对规 划 “ 资源 对象 的诠 释 ,城市 规划 领域 所面 对 的资源 无
高了资源有效配置 , 构筑 高效畅达的、绿色一体 化
交通体系,
疑 以 城市 用地 这一 作 为重 要生 产 因寨的 “ 间 空 资源 ” 为核 心 . 是以 城市规划 工作 最本 质的 “ 也 物 质空 间 为 统筹对 象 。 2 o世纪 8 o年代 中 期开 展的 《 京市 城市 北 交通 综合 体系 规划 研 究》 中,首 次揭 示 了城 市 综合 交通 体系 的 内在结 构 关系 .指 出城市 交通 系统 是 由若千 不 同功能 的子 系统 组 成 . 一个 每 子系 统叉 包含 若 千构 成要 察。子 系 统之 间、子 系统 内的 各要 素 之间是 一种 相互 依 存与相 互 制 约的 关 系.而 且每 一个 子 系统 同时 又作 为另 一 个子 系统 的外 部环 境条 件 而存在 。 交通规 划 的 任务 应 当是运 用 系统的 内外 交互 作 用规律 寻 求 系统 资源 的台 理配 置 ,求得 总体 运 行的最 佳状
陈剑儒
摘 :
何乐文 隆万容 Ch nJa r HeL wen L n n o g e in u e o gWo r n
巾嘲 分类 :T 941 1 U 8 9
文献标 洪 :B
资 源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约型 ”社 会是 要 求以最 少 的资源 消 耗
获取 最大 的经 济和 社会 效 益 . 障 经济社 会 的 保
基于 “ 两型社会 ”的湘潭城市综合交通体 系规划 研究与实践
R s ar h a d P ac ie f r i g an Co p eh n ie Tan p t t n S sem e e c n r t o an t m r e s r s or i y t c X v a o Pan ig B s d on R s u c — on e vn d E vr n e t l Fi n yS it l nn a e e o r e c s r ig an n i m n al- r dl oce y o y e

湖南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出炉(2016-2020年)

湖南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出炉(2016-2020年)

湖南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出炉(2016-2020年)(附规划全文)近日,《湖南省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涉及全省29个设市城市的一大批城市交通项目,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规划》指出,将该省29个设市城市分为枢纽Ⅰ级城市、枢纽Ⅱ级城市、枢纽Ⅲ级城市、节点城市4个层级,在交通设施建设、枢纽建设、公共交通及具体发展指标等各方面对各层级城市进行分级指引,以实现科学引导城市交通设施分级分类建设。

其中,枢纽Ⅰ级城市为长沙,优先保证加快轨道交通、BRT系统的建设,加大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力度,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

重点打造2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即黄花机场、长沙火车站。

枢纽Ⅱ级城市包括株洲、湘潭、衡阳、岳阳、怀化、郴州、常德、张家界和娄底。

加快快速公交系统和公共汽电车专用道建设,优化公共汽电车和大容量公共交通网络结构,完善公交接驳系统建设,有条件的城市适度发展轨道交通。

枢纽Ⅲ级城市包括邵阳、益阳、永州和吉首。

适量规划BRT系统与公共汽电车专用道,有条件的可结合城市职能、规模及发展实力适当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适当发展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有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绿道,并以试点方式开展自行车租赁。

节点城市包括浏阳、醴陵、韶山、湘乡、耒阳、常宁、武冈、临湘、汨罗、津市、沅江、资兴、洪江、冷水江和涟源。

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完善公交线路与乘坐环境,规模较大的城市可根据条件规划建设BRT,鼓励公交出行。

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与管理,鼓励步行与自行车出行。

《规划》还提出了交通枢纽打造、民航机场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港口码头扩容、公交都市创建、绿色交通推广、智慧交通升级、交通政策完善等8大行动计划。

湖南省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xxgk/qsxxxgkml/ylq/ghjh_4566/zzqgh_4567/201612/P02016121560571 0666536.p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 规划过程 (1)1.3 规划内容 (1)1.4 技术路线 (2)1.5 规划范围及年限 (2)1.5.1 规划范围 (2)1.5.2 规划年限 (3)1.6 规划依据 (3)2 现状概况 (3)2.1 湘潭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2 道路交通现状 (3)2.2.1 对外交通设施 (3)2.2.2 城市路网 (3)2.2.3 公共交通 (4)2.2.4 停车设施 (4)2.2.5 机动车保有量 (4)2.2.6 交通管理现状 (4)2.3 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3.1 对外交通设施 (4)2.3.2 道路网络设施 (4)2.3.3 公共交通 (4)2.3.4 停车设施 (5)2.3.5 交通管理 (5)2.3.6 交通发展政策 (5)3 湘潭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5)3.1 战略定位 (5)3.2 发展战略 (5)3.3 发展策略与措施 (6)3.4 近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6)4 湘潭市交通需求预测 (7)4.1 社会经济、人口及机动车发展预测 (7)4.2 对外交通客货运量预测 (7)4.3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 (8)5 湘潭市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研究 (8)5.1 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整合 (8)5.1.1 一体化的轨道客运系统 (8)5.1.2 区域公路系统与城市对外通道 (9)5.1.3 区域水运规划 (10)5.1.4 机场远景规划 (10)5.2 城市骨干道路骨架 (10)5.2.1 城市路网骨架 (10)5.2.2 城市路网功能 (11)5.3 城市工业与物流空间布局及货运通道布局 (11)5.3.1 湘潭市五大产业发展片区 (11)5.3.2 湘潭市物流园区布局 (11)5.3.3 湘潭市物流对外交通节点布局 (11)5.3.4 湘潭市货运通道的架构 (11)6 湘潭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 (12)6.1 规划目标 (12)6.2 公路枢纽 (12)6.3 铁路枢纽 (12)6.4 水运枢纽 (12)6.5 航空枢纽 (13)6.6 一体化交通枢纽体系 (13)6.6.1 客运枢纽 (13)6.6.2 货运枢纽 (14)6.6.3 枢纽设施管理 (14)7 湘潭市道路网络规划 (14)7.1 规划目标 (14)7.2 道路网络功能及等级规划 (14)7.3 路网指标 (15)7.4 通道规划 (15)7.5 自行车系统规划 (15)7.6 步行系统规划 (16)7.7 道路设施规划 (16)8 湘潭市公共交通规划 (17)8.1 规划目标 (17)8.2 市域公共交通规划 (17)8.2.1 市域轨道通道+干线公交通道规划 (17)8.2.2 市域公交干线 (17)8.3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 (18)8.3.1 都市区轨道 (18)8.3.2 常规公交 (18)8.3.3 公交站场设施 (18)8.4 公交一体化枢纽规划 (19)9 湘潭市停车设施规划 (19)9.1 规划目标 (19)9.2 停车需求预测 (19)9.2.1停车需求预测 (19)9.2.2 停车场供应结构比例 (19)9.3 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19)9.3.1 停车面积需求 (20)9.3.2 公共停车场 (20)9.3.3 货运停车场 (20)9.3.4 环卫停车场 (20)9.4 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 (20)9.5 配建停车场规划 (21)10 湘潭市中心城区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21)10.1 规划目标 (21)10.2 解决近期行车难的改善措施 (21)10.2.1 打通断头路,完善支路体系 (21)10.2.2 理顺货运交通 (22)10.2.3 进行“二路二桥”重要节点精细化交通设计,加强交通管理 (22)10.3 解决近期停车难的改善措施 (23)10.4 支撑城市空间拓展路网建设计划 (24)1 总论1.1 项目背景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在“3+5”城市群中起着承东启西的辐射、纽带作用,是“泛珠三角”区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最佳传承地。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一极,湘潭市已成为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改革创新的前沿重地。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获批以及“行车难、停车难”等交通问题的日益凸显,湘潭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其提供引导和支撑。

因此,亟需进行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立适合城市发展和“两型社会”需要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综合性城市交通体系。

1.2 规划过程2009年4月,湘潭市规划局委托国内一流、交通规划领跑院校——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及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共同承担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杨东援教授课题组负责编制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框架研究,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承担对外交通设施规划、湘潭市公共交通规划等“四个专项”的编制工作,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国内先进性及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1.3 规划内容“一个框架、四个专项:“一个框架”即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框架研究,“四个专项”分别为湘潭市对外交通设施专项规划、湘潭市道路网络专项规划、湘潭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湘潭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1.4 技术路线图1.1 湘潭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技术路线1.5 规划范围及年限1.5.1 规划范围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湘潭市中心城区,包括河西旧城片、河东中心片、羊牯-赤马和万楼新城片、岳塘新城片及双马片区五个片区,规划用地范围2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

即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及停车设施三个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

第二层次,湘潭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区、昭华组团、易俗河组团、姜畲组团、杨河组团,规划用地范围1069平方公里。

即框架研究的规划范围。

第三层次,湘潭市市域范围,包括湘潭市区(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面积为5015平方公里。

即对外交通设施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

1.5.2 规划年限本次规划的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1.6 规划依据1、《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5—2020)》2、《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2008—2020)》3、《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同网规划(2006—2020)》4、《湖南省“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5、《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6、《湘潭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2 现状概况2.1 湘潭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末全市人口295.26万人,其中中心城区87.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739.4亿元,人均GDP26608元,居全省前列,进出口额14.28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2.1:52.4:35.5,综合竞争力居湖南省第三位。

2.2 道路交通现状2.2.1 对外交通设施湘潭市公路网相对完善,主要有京珠、沪昆、长潭西线、韶山高速公路,G107、G320,S208、S209、S311、S312、S313省道以及数十条县乡公路;境内有京广、湘黔、韶山、洛湛等多条铁路,市区铁路枢纽为2级站,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水运基本集中在位于市区和湘潭县的湘江航道上,现有九华港、十四总码头、铁牛埠、寒鸡港、电厂专用码头等5个码头;航空主要利用长沙黄花机场。

2.2.2 城市路网目前中心城区河西旧城区形成了“三横八纵”、河东地区形成了“六横五纵”的主次干路方格网体系。

截至2009年底,中心城区道路总长度为175.49公里,总面积246.75万平方米,折合道路网密度为1.57km/k㎡;道路面积率6.61%;人均道路面积3.29平方米/人。

与全国同等规模城市及大城市相比,湘潭市道路设施水平偏低。

2.2.3 公共交通中心城区现有公交线路35条,公交车保有量613标台,平均8.25标台/万人。

目前可用的站场有中心站停车场(3200平方米)、火车站停车场(4200平方米)、板摄路口停车场(3700平方米)、调塘停车场(10200平方米)四处。

2.2.4 停车设施中心城区现状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共34956个,其中配建停车位31582个,占总停车泊位的90.4%;公共停车位460个,占总停车泊位的1.3%;路内停车位2914个,占总停车泊位的8.3%。

2.2.5 机动车保有量截至2009年5月,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37353辆,摩托车保有量为52997辆。

自2000年以来,汽车平均年增长率为17.44%。

2.2.6 交通管理现状湘潭市中心城区已安装31个路口电子警察,95个监控点,其中信号灯控制交叉口达到35个。

2.3 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2.3.1 对外交通设施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对城市交通干扰严重;货运交通结构不合理。

2.3.2 道路网络设施1. 道路供需矛盾突出:路网指标偏低;过江通道通行能力不足。

2. 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明确;路网体系不完善。

2.3.3 公共交通公交线网布局不均衡;常规公交出行占有率低;公交站场容量不足、用地缺口大;首末站建设严重滞后;现状公交线网空间布局难以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2.3.4 停车设施停车配建指标滞后,基本停车泊位缺口大;停车设施结构单一;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停车管理水平不高。

2.3.5 交通管理道路交叉口渠化程度低;主干路沿线单位出入口管理手段不力,影响路通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管理单一。

2.3.6 交通发展政策公交优先政策保障不力;停车管理缺少相应政策指导。

3 湘潭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3.1 战略定位融入长株潭一体化交通体系,把湘潭建设成为长株潭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的红色旅游交通枢纽,长株潭城市群辐射中西部与南部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与节点。

3.2 发展战略“枢纽为核、通道为骨,整合与控制并举”3.3 发展策略与措施1. 构建网络型枢纽,提升湘潭市在整个“3+5”城市群中的交通区位●通过都市区轨道联系的湘潭站、湘潭北站、河西、河东、易俗河串联型网络;●通过汽车东站、新株洲站(武广客运专线)构成的东西快速通道入口;●韶山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湘潭站构成的空路联运系统;2. 建立市域公交通道与城际铁路相互协作的客运服务体系●市域干线公交网,建立八条放射线与四条环线构成的市域干线公交网。

●建立以城际铁为轴,以市域公交为辐射线的一体化交通服务网络。

3. 完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道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完善“一轴一环四射线”的城市道路基本骨架;●建立“一轴两网”的客货运通道,区分道路功能,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构建“Y字形+三座桥”的城市货运通道,提升城市物流效率;4. 利用城市丰富的水系资源,合理布局岸线●通过公路、铁路专用线通道规划,实现铁水联运、陆水联运;●合理划分生活岸线和生产岸线,减少货运及过境性交通对沿岸生活和景观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