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英语词汇来自中国
英语中的外来词汇

来自中文Tai Chi (太极拳)、Kung—fu (拳术,武术,功夫)、silk(丝)、mahi ong(麻将)、Yangkof秧歌)、Shi Ching (诗经)、Taois m (道教)、fengshui (风水)、Confucius (孔子)、Mencius (孟子)Maois m (毛泽东思想)、papertiger (纸老虎)等等。
英语中来自汉字的外来词汇来自汉语的英语单词来自普通话Kung fu (1966年来自“功夫”)Yin yang (1671年来自“阴阳”)Kowtow (1804年来自“叩头”)Tofu (1880年来自“豆腐”)Lychee或litche (1588年来自“荔枝”)Gung ho或gung-ho(热心)(1939年来自“工合”)Mahjong或Mah-jong (1920年来自“麻将”)Feng shui (1797年来自“风水”)Tai chi (1736年来自“太极”)Yamen (1747年来自“衙门”)Kaolin (1727年来自“高岭”)Kylin (1857年来自“麒麟”)Longan (1732年来自“龙眼”)Pe-tsai (1795年来自“白菜”)Petuntse (1727年来自“白墩子”)Sampan (1620年来自“舢板”)Suan-pan (1736年来自“算盘”)Tao (1736年来自“道”)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1834年来自“大班”)Toumingdu(透明度)(来自1980年代中英谈判期间用语“透明度”)Tuchun (1917年来自“督军”)Tung(油桐属)(1788年来自“桐”)Ho-ho bird (1901年来自“凤凰”)Wampee(一种果)(1830年来自“黄皮”)Whangee(一种竹)(1790年来自“黄藜”)来自粤语Typhoon (1771年来自“台风”)Dim sum (1948年来自“点心”)Y um cha (大概15年前来自“饮茶”[2004])Wok (1952年来自“镬(炒锅)”)Bok choy (1938年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Chop-suey (1888年来自“杂碎”)Won ton (1948年来自“云吞”)Chow mein (1903年来自“炒面”)Paktong(一种钱币)(1775年来自“白铜”)Sycee(一种钱币)(1711年来自“丝”)Souchong(一种茶)(1760年来自“小种”)Chinese(汉语)bonsai:盆栽(花卉)cheongsam :旗袍(音译粤语“长衫”)Confucious:孔夫子coolie:苦力Cumshaw:小费,赏钱(音译闵南语“感谢”)dingho:顶好fengshui:风水ginseng:人参,西洋参gung-ho:热情高涨,一说来源“更好”;一说来源“干活”IChing:易经Kowtow:叩头,磕头Kumquat:金橘kung fu:中国功夫mahjong:麻将nankeen:南京棉布oolong:乌龙茶pongee:本织,府绸sampan:舢板shantung:山东绸shanghai:拐骗,胁迫silk:丝T aiji:太极T aoteching:道德经tea:茶(音译闵南语)tofu:豆腐tong :帮会,来源于“堂”tycoon:大亨,大款typhoon:台风yamen/ yamun:衙门yin:瘾yin and yang:阴阳Tibetan(西藏语,Tibet疑来自“吐蕃”)lama:喇嘛僧人Chinese(汉语)gung-ho:工合,就是中国工业合作社的简写,引申为热心的,买力的。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最常见的词汇包括迪斯科(disco),沙发(sofa),芭蕾 (ballet),基因(gene),克隆(clone),高尔夫球 (golf),巴士(bus),博客(blog)等,不胜枚举。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君子,那么英语是否也吸收了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呢?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在数量上并不那么突出。
现根据网上搜索结果整理如下,如有遗漏之处,请读者自行添加。
以英语字母为序1.banzai 来自“万岁”的日语发音2.Beijing 北京3.Bok choy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后者已淘汰4.Bonsai来自于“盆栽”的日语发音)5.Canton 广东6.chai 来自于“茶”7.Changshan“长衫”,男子用8.Cheongsam “旗袍”,来自于“长衫”9.chi 或 qi 气(功)10.chin chin (toast) ,你好、再见、举杯祝酒,干杯11.China 或china“中国”或“瓷器”12.china ware 瓷器13.Ching,Qing 清(朝)14.chop chop 来自于“快”广东话发音(kap)15.chopsticks 筷子16.Chop-suey 来自“杂碎”17.Chow mein 来自“炒面”18.chow 或 chow chow“狗”广东话发音19.chow (food) 炒饭,食品20.Chung-Kuo 中国,已不常用21.Confucius来自“孔子”22.coolie(koolie))来自“苦力”23.Cumshaw赏钱,来自“感谢”24.dazibao 或 big character newspaper 大字报25.Dim sum 来自“点心”,现广泛用作“小吃”,“早点”26.Dingho来自“顶好”,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这个词的意思27.dojo 道场 (武术训练场),日语发音28.egg foo young 蛋芙蓉29.Feng shui 来自“风水”30.futon 沙发床,来自于日语汉字“布团”的发音31.gaijin 外国人,来自于日语汉字“外人”的发音32.geisha 艺伎日语汉字“艺伎”的发音33.ginkgo银杏,可能来自于“银杏”日语发音ginkyo ,但在写作时出现错误而将错就错了34.Ginseng来自“人参”35.Gung ho或gung-ho(热情高涨)。
源自中国的十个英文单词

源自中国的十个英文单词来源于中式的英文短句,用的最多算是“long time no see”吧,可你又是否知道有些英文单词其实就是我们这边土生土长起来的,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每个单词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渊源,看看它们都是怎么演变成英文的……(一)丝绸——silk中国是养蚕大国,丝绸的故乡。
瓷器和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密技术和看家商品,直到鸦片战争前,英国进口到广州的钢琴,还干不过珠光宝气的丝绸。
“silk”的发音,显然是汉语的音译,这个词代表了中国高超的工艺技术和贸易强势。
即便现在,丝绸仍在现代生活中充当雍容华丽、典雅高贵的象征。
(二)茶——tea这个词,又是英国人从拗口的闽南话里偷走的。
茶,和丝绸、瓷器比肩,堪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目前,品茶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几乎都能在袅袅茶烟里找到。
据萧乾的《茶在英国》介绍:“茶叶似乎是17世纪初由葡萄牙人最早引到欧洲的……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17世纪40年代,英人在印度殖民地开始试种茶叶,那时,可能就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
”据说,即使在“二战”那样物资困乏的时期,法国人定量配给咖啡,英国人则要的是茶,还有一点点糖。
茶成了欧洲人的“主心骨”,他们只能跟着茶香如醉如痴地行走,这不是本土的历史与遗传;而是异域文化的征服和同化。
18世纪的柴斯特顿勋爵干脆在《训子家书》里写道:“尽管茶来自东方,它毕竟是绅士气味的;而可可则是个痞子、懦夫,一头粗野的猛兽。
”(三)世外桃源——Shangrila(Xanadu)这是两个近意词。
都有“世外桃源”的意思。
“Shangrila”出自西藏的传说之地——香格里拉,“Xanadu”则是蒙古的元上都。
如果要表达“世外桃源”,通常采用“Xanadu”这个词。
看来,以出世自居的美国作家梭罗,白白地在瓦尔登湖旁边,做了那么久的“隐士”。
讲究“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哲学,中国人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你知道这些中式英语吗?老外也喜欢

你知道这些中式英语吗?老外也喜欢中式英语(论坛)再次成为了热点。
这次不再是指示牌上的英文错误,也不是餐馆不知所云的菜谱,而是中国人自创出来的新词汇:“Smilence”(笑而不语)、“Emotionormal”(情绪稳定),还有更富时代特色的“Chinsumer”(指到国外旅行疯狂购物的中国人)、“Vegeteal”(指开心网上的“摘菜”)。
人们在网络上传播和把玩着这些中式英语单词,新词还在不断被发明出来。
从最早我们自己讽刺初学者英文水平低,到后来好多外国人搜集散布在公共场合里不经意间的“巧妙”错用,再到如今中国人开始故意错用甚至自创英语单词,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内涵在不断地被拓展,人们对中式英语的态度也由开始的拒绝、嘲笑转变为欣赏、把玩甚至鼓励。
语言是时代变迁最敏感的反应器,中式英语繁盛的背后是中外交往更加密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在“Long time no see”、“Good go od study,day day up”之后,也许会有更多中式英语成为外国人的日常用语。
更早的中式英语得数旧上海的“洋泾浜”,至今在中国语文课本选摘的民国时期散文里还留存着从英语音译的“水门汀”(Cement水泥)和“梵阿铃”(Violin小提琴)的字眼。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第一外语变成了俄语,直到改革开放后,国人普遍开始学习英语。
学校里的英语教师和新东方的老师开始要学生警惕“Chinese English”。
大学里请来的外教发现,中国人讲英语很容易照着汉语原来的习惯。
学生请假,说自己舒服会讲“I am uncomfortable”而不是“I don’t feel well”,外教得好久才能反应过来;中国人把厕所叫“WC”而不是“Restroom”,而“WC”在英语国家只是“茅坑”的意思。
浙江大学的一位美国外教去中国朋友家里做客时发现,中国人讲“饺子”和“豆腐”的单词都“名不副实”,“Dumpling”和“Chinese Bean curd”他们并不用,“Ravioli”和“Tofu”则被老外广泛接受———这两个词对英语来说也是外来语,分别来自意大利和日本。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Tuhao土豪”有望携手“Dama大妈"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这则消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汉语借词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的汉语借词“ganbu(干部)、guanxi(关系)等词多年以前就正式进入了《牛津英语词典》;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鸭)、chow mein(炒面)已进入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cheng-guan(城管)、dia (嗲)等词也在英语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冉启斌副教授介绍说。
实际上,英语中各类汉语借词不断涌现。
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经》)、feng shui(风水)、Mandarin(官话)……这些词语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
文体娱乐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政治经济方面:“lianghui(两会)”一词,是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早带头使用,渐渐地,这个词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我国的货币单位jiao(角)和yuan(元)也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有趣的是, yuan这个词在英语中又经历了词义范围扩大的过程,现在,yuan还可以用来泛指钱(money)。
汉语词语的“英化”过程其实,汉语词语进入英语词汇系统,或多或少地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英化”改造。
改造方式有音译、意译、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
例如,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tēs”(航行者)组成英语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主要用来指中国航天员,现已收录牛津词典中。
而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的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英美国家里不少人打招呼的常用语。
以下是一些中式英语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中式英语的例子。
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 = Be careful, slipp ery slopes. (小心路滑。
)To put out Xuanda Expressway(北京四环路). To put in Jingzhang Expres sway.(京张高速公路)= Now leaving Xuanda Expressway, now entering Jing zhang Expressway.Decimbing path. = Descent. (下坡路。
)Rain or snow day. Bridge, slow-driving.(河北省所有高速公路)= Slow o n bridge in case of rain or snow.Oil gate. / Into. = Filling station.(加油站。
)/ Entrance.(进口。
)Smoking is prohibited if you will be fined 50 yuan.(字面意义:如果你被罚50元的话吸烟不被允许。
)= Smoking is prohibited, penalties for violators is 50 yuan.(不可吸烟,违反者将被罚款50元。
)Please come down from your bicycle. = Please dismount from your bicy cle.If you have trouble ask for the policeman. 或If in trouble find police = In case of trouble, dial the police.Being urgent call 110 quickly. (北京) = In cases of emergency, please c all 110. (110 = 中国大陆报案电话,等同香港的999)Complaining tel.(字面意义:抱怨电话)= Customer service telephone(客户服务电话).When you leave car, please turn off door and window, take your valuab le object = Be sure to lock your doors and windows and take all valuables with you.Engine room is serious place.(字面意义:机房是严肃的地方)= Engine r oom: No unauthorised access. (机房重地;重地的意思其实就是闲人免进,只是中文通常都省略了。
英语中六个中国特色的音译词

英语中六个中国特色的音译词近日有中国媒体为“《牛津英语词典》可能收录‘土豪’(Tuhao)等中文词”这类新闻自得:“中国贡献的英语单词,正不知不觉、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国际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深层次看……反映了中国正在融入全球化进程。
”现在像“Guanxi”、“Chengguan”这种“中国特色”的中文音译词语经常出现英文读物中。
这些词源于中国没错,却不见得可以自豪。
“Guanxi”:被收入牛津词典的最出名中文音译词.被收入牛津词典的中文音译词,最出名的就是“Guanxi”。
《牛津英语词典》对此的释义是:“源于中国普通话,字面上理解和‘联系’是一个意思,特指在中国有助于商业活动和其他交易的社交网络系统、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
”2013年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摩根大通在中国:为何‘照常营业’越来越难》对“Guanxi”这个字在英语语境中的含义做了更明白的解读:“每个去中国的外国人到中国后不久,都会学到一个神奇的单词:‘Guanxi’。
这是这个13亿人的国家中必要的东西。
有了‘Guanxi’,就能意味着得到一份工作、进入不错的学校、或帮助新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政府关注。
‘拉拉’‘Guanxi’,就能快速而不费事地解决棘手的问题。
”Chengguan”:源于媒体对“中国市政准警察力量”的报道.Chengguan”这一单词,源于英文媒体报道中国城管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只能音译。
2013年7月《大西洋月刊》介绍中国“城管”制度的文章题目便是《见过“Chengguan”:中国受憎恨的、暴虐的地方警察》,其中对“Chengguan”的介绍是:“作为在中国最被广泛厌恶的市政警察,从常规警察部门中分离出来的‘Chengguan’负责管理城市生活中最卑下的一部分……虽然每个社会都有警察滥用暴力,但‘Chengguan’的残暴是中国独有的。
”2013年8月《华尔街日报》以《中国城市准警察的定时炸弹》一文来介绍“城管”制度:“‘Chengguan’是中国城市政府组织、雇佣的辅助性准警察力量,负责管理各种市政问题。
来源中文的英文单词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英文单词来源于法语和阿拉伯语,但你知道吗,其实还有很多英文单词来自中文!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含有汉语元素的英语词语就有1300多个~同学们有没有了解过呢~今天sir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第一个单词:Brainwash 洗脑是不是有些惊讶!在剑桥字典里的解释是通过不断重复的方式反复告诉别人一件事,让别人相信这件事。
brainwash首用于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来西方媒体在报道从韩战中返回的战俘时,大量使用这个词,才流行开来的。
例句:Their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brainwash them into thinking that war cannot be avoided. 政府正试图对他们进行洗脑,使之认为战争是别无选择的。
第二个单词:Ketchup 番茄酱是不是更惊讶了!番茄酱配薯条不是西方的快餐食品嘛?其实在17世纪的时候,中国南方人做出一种用腌鱼和调料做成的混合酱汁,将其称为鲑汁,闽南语叫做kôe-chiap 或者kê-chiap。
后来带到了英国,经过改良后用番茄、香料和白兰地制作ketchup的食谱。
到19世纪中期,人们开始抛弃鱼的成分,并在ketchup中加入了糖分。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粤语的“茄汁”例句:Do you want some ketchup with your burger?你的汉堡包要加些西红柿酱吗?第三个单词:Lychee 荔枝这个单词同学们应该能理解~千年前的中国诗人,为荔枝写下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佳句~在这个文化交融的时代,中西方文化相碰撞,总有一些惊喜之处,而当英文当中没有能够合适描述的词汇,音译就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句:China is the main producer of lychees, followed by India.中国是荔枝的主要生产国,其次是印度。
第四个单词:Tofu 豆腐这个词来自中文的dou fu,但是在被收录进英语之前,它先经历了日语的转变,成为了tofu,在日语里写作汉字也是豆腐(とうふ),罗马音(相当于拼音)写作tofu(长音没有被英语吸收,类似的还有大阪osaka)例句:Tofu has a low calorie count and relatively large amount of protein.豆腐的卡路里含量低,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Gung Ho 工合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is,"work together." The English use was popularized by Marines fighting in the Pacific in World War II. The phrase came to mean: "whole heartedly enthusiastic, and loyal, eager, and zealous."
字面意思是“合作、同心协力”。
在英语中广泛被使用是二战时期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作战时期。
这个短语的意思是:“竭诚热情,忠诚、渴望、热心。
”
2. Typhoon 台风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is "strong wind." Experts say the term, typhon from the Greek and Arabic, was strengthened with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直译过来就是“强风”。
有专家表示这个词汇源自于希腊语和阿拉伯语的typhon,中文翻译后意思加强了。
注:typhon是希腊神话中的百头巨怪,他有一百个喷火的龙头和由很多舌头发出的咆哮之声,他创造了旋风并和宙斯作战,后被宙斯抛到埃特纳火山下。
3. China 中国
In Chinese, the word literally means "the middle country." The name was first used by the Italian explorer, Marco Polo.
汉语字面意思是“中间的国家”。
最初使用这个词汇的人是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
4. Silk 丝绸
Pronounced si in Mandarin. The word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Western culture by smugglers who took silk worms and mulberry leaves out of China in 552 Common Era (CE).
在中文里的读音为:si。
这个词语第一次引入到西方是公元552年走私者将蚕、桑叶从中国带到西方的时候。
5. Kowtow 磕头
Literally means "knock head." In China the word is a way of bowing and touching the forehead to the ground to indicate respect. In English the word means to "be servile: to behave in an extremely submissive way in order to please somebody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字面意思就是“扣头”。
在中国,鞠躬的同时,前额触底,以示尊重。
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奴化:为了取悦有权威的人,表现得非常顺从。
”
6. Feng Shui 风水
Literally wind and water. It is the Chinese belief in creating a spiritual balance in one's home and workplace. The word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Westerners in 1757.
字面意思是:风和水。
风水是中国人在家和工作场所创造精神平衡的一种信仰。
这个词最开始进入西方是1757年。
7. Shanghai 上海
Shanghai is a Chinese seaport. The word in English came to mean, "to drug a man unconscious and ship him as a sailor." This was the practice of 'recruiting' sailors to the seaport of Shanghai. 上海是中国的一个港口城市。
英语中这个词演变成“给某人下毒使其失去意识,然后带他去做船员。
”这就是上海港口“招募”船员的手段。
8. Lose Face 丢面子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is "humiliation". The word is said to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English speakers in 1876.
字面的意思是“丢脸、耻辱”。
据说这个词汇是在1876年引进西方的。
9. Tai Chi 太极
In Chinese, the word is literally translated to the "supreme ultimate." Some emphasize the slow movements as a form of exercise, while others practice it as a martial art.
汉语直译过来就是“最高极限”。
一些人将这种慢动作看成一种锻炼方式,但是另一些人将其当做武术来练。
10. Oolong 乌龙茶
Literally "black dragon."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1852 as a dark, black tea.
字面意思是“黑龙”。
1852年,作为红茶首次引入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