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的转变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演变过程

分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演变过程

建筑方 法论的不足 。后现代主义建筑 学者在此 时应运 而生,并且在各 面 的兴起 和 壮大 ,扩 展 和影 响到 其他 文 化艺 术领 域 。这 种设 计 思 潮 是 从西 方 工业 文 明中 产生 的 ,是 工业 社会 发展 到 后工 业社 会 的 个方 面作 了诸 多尝 试 。 必然 产物 。但 在 后现 代 主义 设计 3年 的发展 中没 有 形成 坚实 的核 O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现代 主义
二 、发展 阶段
美 国建 筑师 文 丘里 在 《 建筑 的复 杂性 和矛 盾性 》 中 ,提 出 了 套 与现代 主 义建 筑针 锋相 对 的建 筑 理论 和主 张 ,在 建筑 界特 别 是 年轻 的建 筑师 和 建筑 系 学生 中 ,引起 了震动 和 响应 。N 2 世 纪 o 7 年代 ,建筑 界 中反对 和 背离现 代 主 义 的倾 向更加 强 烈 。对 于这 0 种 倾 向 ,曾经有 过 不 同的称 呼 ,如 “ 反现代 主 义 … ‘ 代 主义 之 现 后 ”和 “ 后现 代主 义 ”, 以后者 用得较 广 。 1后 现代 主义 建筑 的主 要特 征 . 美 国建 筑师 斯特 恩提 出后现 代 主义 建筑 有三 个 特征 :采 用 装 饰 ;具 有象 征性 或 隐喻 性 ;与现 有 环境 融合 。现 在 , 一般认 为 真 正 给后 现代 主义 提 出 比较完 整 的指 导思 想 的还 是文 丘里 ,虽然 他 本 人不 愿被 人看 作 后现 代主 义者 ,但他 的言 论在 启 发和 推动 后现 代主 义运动 方 面, 有极重 要 的作用 。 2 后现 代主 义建筑 的创作 方法 . 文丘 里批 评现 代 主义 建筑 师热 衷 于革 新 而忘 了 自己应 是 “ 保 持传 统 的专家 ”。并提 出保持 传 统 的做法 是 “ 用传 统 部件 和适 利 当 引进 新 的部 件组 成独 特 的 总体 … ‘ 通过 非传 统 的方 法 组合传 统 部件 ”等 思想 。他 主 张汲取 民间建 筑 的手 法 ,特 别赞 赏美 国商业 街 道上 自发形 成 的建筑 环境 。文丘 里概 括 说 : “ 艺 术家 来 说 , 对 创 新可 能就 意 味着 从 『 的现 存 的东 西 中挑 挑拣 拣 ” 。实 际上 ,这 E l 就 是后现 代主 义建 筑师 的基 本创 作方 法 。 3 后现代 主义 与现 代主 义 的区别 . 与精 致 的 、形 式上 老成 的 和美 学上 高要 求 的现 代主 义 艺术 相 反 ,后 现代 主 义是 琐碎 的和 折 衷主 义 的 ,混 杂 了从 “ 胜现 代 主 极 义 ”到 “ 行文 化 ”的种 种 形势 ,颠 覆 了美 学 的边 界 。其 中包 括 流 了各 种不 同 的甚 至是 截然 相 反 的观念 、 流派 、风 格特 征 ,似 乎 是 个 大杂 烩 ,但有 一点 町 以 肯定 , 即它们 都 是西 方 工业 文 明发展 到后 工业 时代 的必 然产 物 , 都是对 现 代主 义 的批 判和 反 思 中产 生 出来 的 ,是对 现代 主义 的反动 或修 正 。如 果 我们 来检 讨后 现 代主 义 的定 义 ,我 们就 会 发现 它 强调 了艺 术 与 日常生 活 界限 的消 解 、 高雅文 化 与大 众通 俗文 化 之 间 明确 分野 的消 失 、总体 性 的风 格混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1. 工艺复兴运动:20世纪初,一些建筑师开始反对装饰豪华的历史建筑风格,提倡恢复建筑的实用性和清晰度。

他们试图将建筑与工业技术和现代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2. 德国表现主义:德国的一群建筑师在20世纪初提出了"表现主义"的概念,他们试图通过建筑表达情感和个人主义。

这种建筑风格强调了独特的形状和动态的线条。

3. 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于1919年在德国成立,它致力于将工艺与美术相结合,倡导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

该学派的建筑师设计了许多具有简洁、几何线条和现代感的建筑。

4. 国际风格:20世纪20年代,随着技术和通信的进步,建筑师开始跨越国界寻求新的设计思路。

国际风格强调简洁、功能性和现代材料的使用,建筑具有纯净的线条和标志性的水平窗口。

5. 建筑师及其作品:在现代主义建筑领域,有一些著名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勒·柯布西耶的巴西巴黎风格、费利克斯·坎德尔的巴黎机场、小纳塔·莱布斯金德的洛斯安格斯国际機場。

6.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期,一些建筑师开始质疑现代主义
的价值观,并试图挑战和扭曲传统建筑的规则。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和符号性,建筑设计更加大胆和独特。

总的来说,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从对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强调,到对形式和个性的关注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对于当代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塑造了现代城市的面貌。

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与特点

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与特点

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与特点随着时代的演进,建筑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现代建筑风格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流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与特点。

一、演变过程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

这一运动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倡导形式与功能的紧密结合,强调简洁、实用和先进的建筑技术。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如菲利普·约翰逊和勒·柯布西耶等推动了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主义建筑逐渐分为派系和流派,如包豪斯学派、国际风格等。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则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挑战,打破了其“功能至上”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象征性和表达力,使得现代建筑风格愈发多元和多样化。

二、特点与风格表现1.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现代建筑风格在设计上追求简洁、纯粹的线条和形式,摒弃了冗余的装饰和繁琐的元素。

建筑体量常以大块的几何形状为主,突出建筑的整体性和统一感。

同时,现代建筑风格注重视觉效果与空间感的留白,通过透明材料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等手法,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开放、通透的空间感。

2.功能性与可持续性现代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功能性与可持续性,追求实用主义的原则。

在设计上注重为人们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建筑内部布局合理,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同时,现代建筑追求环保与节能,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科技设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拥抱技术与进步现代建筑风格积极拥抱科技与进步,追求建筑技术的创新和运用。

建筑师使用尖端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和设计,注重结构的精确和可行性。

同时,现代建筑运用新的材料和建筑技术,如钢结构、混凝土构件和预制装配等,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和施工效率。

4.注重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现代建筑风格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情感。

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与照明设计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创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

从巴洛克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演变

从巴洛克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演变

从巴洛克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演变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满足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的需求,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等多重功能。

巴洛克和现代主义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风格,二者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艺术理念的演变。

本文将从巴洛克建筑的诞生、特点及其演变到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和主要特征,探讨从巴洛克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

一、巴洛克建筑的诞生与特点1.1 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巴洛克建筑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以哥特式建筑为基础,并受到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的圣伯多禄大殿和法国的凡尔赛宫,巴洛克建筑在欧洲大陆迅速传播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称感和动态感的表现,追求视觉效果上的震撼和夸张。

其特点包括:(1)曲线和弧线的应用:巴洛克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弧线,使建筑形式更加流畅优美。

(2)浮雕和雕塑的运用:在建筑表面广泛运用浮雕和雕塑,丰富了建筑的装饰效果,营造出雄伟壮观的氛围。

(3)壮丽的装饰细节:巴洛克建筑以富丽堂皇的装饰细节闻名,使用大量的石雕、壁画、壁柱等,给人一种华丽、富贵的感觉。

二、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演变2.1 巴洛克建筑在欧洲的传播与变化随着巴洛克风格的快速传播,不同地区的建筑师纷纷加入到巴洛克建筑的创作中,使其在各地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变化。

比如在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更加注重景观效果,如圣伯多禄大殿的巨大圆顶和宏伟的广场;而在法国,巴洛克风格则更加侧重对称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如凡尔赛宫的庄严和谐。

2.2 巴洛克风格在殖民地建筑中的演绎巴洛克建筑也在殖民地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

比如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受到土地、气候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巴洛克建筑在此地形成了与欧洲巴洛克不同的风格,兼容了土著文化的元素。

三、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与特点3.1 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反叛和革新。

建筑风格解析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对比

建筑风格解析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对比

建筑风格解析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对比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是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两种风格,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设计理念。

本文将对这两种风格进行解析,并比较它们在建筑设计上的异同点。

一、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建筑设计风格,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简约性和创新性。

它追求利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建筑形态。

现代主义注重抽象、几何和无装饰的形式表达,减少了传统建筑的细节和装饰元素。

1. 材料与结构:现代主义风格倾向于使用新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和金属等,以实现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它注重结构和形式的表达,采用明确的线条和简洁的几何形体。

2. 空间与功能:现代主义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它追求简洁的室内布局和灵活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空间之间流畅的连接和自然光线的利用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

3. 形式与装饰:现代主义强调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追求简洁、清晰和无装饰的外观。

它摒弃了传统建筑的繁琐细节和装饰元素,注重建筑本身的形式美。

二、传统风格传统风格是历史悠久的建筑风格,通常与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传统建筑设计注重传承和延续,强调对历史建筑风格和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1. 材料与结构:传统风格多采用传统的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砖瓦等。

它注重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追求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2. 空间与功能:传统风格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分隔,强调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私密性的保护。

室内空间多采用对称布局和分隔墙体,以满足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需求。

3. 形式与装饰:传统风格强调装饰和细节的丰富性和繁复性。

传统建筑常使用壁画、雕塑和纹饰等装饰元素,以展现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

三、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对比1. 设计理念:现代主义追求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强调简约和创新,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而传统风格注重传承和延续,强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2. 形式表达:现代主义风格偏向于抽象和几何形态,具有明确的线条和简洁的外观;传统风格注重装饰和细节,常使用丰富的装饰元素和繁复的纹饰。

现代主义建筑论点及特性分析

现代主义建筑论点及特性分析

现代主义建筑的论点及特性分析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建筑的技术与特性、主要的流派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特性,趋势。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简单地说,它根植于两种新的传统,一是19 世纪末以来对现代建筑形式的探索,它包括先驱者们的各种实验,如表现主义的、未来主义的、风格派等;另一种是由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米斯、卢斯等大师的现代建筑思想所构成的。

现代主义建筑表达出的理性价值是简洁的、单纯的、明确的。

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对意义的表述却是隐喻的、含糊的、多元的。

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人类建筑史上呈现出新气象。

由众多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设计的风格迥异的建筑作品,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盖里大胆和魔术般的风格,用抽象的语言唤起人们对历史与民族文化回忆的罗西,博塔的“塑造地段”的建筑理念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强化了每个建筑的样式、结构和元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这一起初只作为躲避风雨的避难所的审美情趣,在不断艺术化、理想化之后,审美超越了对形式本身的审视,对意义的捕捉过程变成了审美过程。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住宅建筑方面的成就极其辉煌。

著名的建筑作品比比皆是,罗比住宅、流水别墅、考夫曼沙漠别墅等。

尽管其中某些建筑的实用功能难以实现,不过,它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和更想贴近自然的心理。

解构主义建筑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兴起的建筑思潮,有人称它为20 世纪建筑界的第三次浪潮。

解构主义建筑有哪些建筑理念、原则和形式上的共同点,在建筑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它是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传统建筑规范、原则和理念,试图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建筑样式的新风格、新思潮。

其建筑作品都是采用极度扭曲、错位、拆解、变形、旋转等手法,使建筑在形式上表现出松散、凌乱、无序、偶然、随意的特点。

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发展与衍变

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发展与衍变

浅析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发展与衍变摘要:本文分析介绍了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观点,同时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影响与历史价值,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变化而来的新生建筑流派——后现代主义建筑及新理性主义建筑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新理性主义建筑、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及主要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经济条件下,建筑发展中久已存在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创造新建筑的历史任务更加尖锐地摆在建筑师的面前。

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思想敏锐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年青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向保守思想猛烈开火。

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是这些人中间的突出代表。

这些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二)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例如,框架结构中的墙是不承重的,在建筑设计中就充分运用这个特点而解决不按传统承重墙的方式去对待它;(三)主张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合用的房屋,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四)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主张灵活自由地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五)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空间比建筑平面或立面更重要。

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应该从平面和立面构图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并且在处理立体构图时考虑到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产生了“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

(六)废弃表面的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这样一些建筑观点被人称为建筑中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之为“现代主义”。

《建筑课件:现代建筑的历史演变与特点分析》

《建筑课件:现代建筑的历史演变与特点分析》

创造丰富多样的建筑形象。
户形式,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
现代建筑中的照明设计和节能 环保的理念
1 大量自然采光
巧妙利用玻璃幕墙和光管等 设计手法,最大程度地利用 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 的依赖。
2 节能环保技术
运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可再 生能源和智能控制技术,减 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 响。
3 照明设计的创新
现代建筑与街区环境、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
街区环境
现代建筑在塑造城市街景和城市 生活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
现代建筑通过规划和设计来促进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 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可持续发展
注重绿色建筑设计和能源效率, 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 的可持续性。
现代建筑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
简约与精确
追求简洁、干净的设计语言, 注重细节和空间的精确处理。
开放性与透明度
采用大量的玻璃幕墙和开放式 布局,营造与自然环境融合的 空间感。
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特点及其对建筑设计 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
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主要材料,为建筑提供了 强大的结构支撑。
钢结构
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应用广泛,提供了灵活性 和设计上的可能性。
建筑课件:现代建筑的历 史演变与特点分析
现代建筑是一门独特而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本课件将深入探讨现代建筑的 历史演变和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现代建筑的定义和背景
探讨现代建筑的的概念及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解析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 间的差异,并探索现代建筑背后的驱动力。
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
玻璃幕墙
现代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建筑和其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白“派与”灰“派的较量
3.3.2以文丘里、摩尔以及斯特恩为 代表的”灰“派,强烈的反对白色 外观,支持历史风格与建筑元素。
波特兰大厦是迈克尔·格雷夫斯 放弃白派转向灰派后所做,表现为 美国主流元素吸收后现代主义之后 的典例。
图13 迈克尔·格雷福斯 波特兰大厦,波特兰,俄勒冈州,1980年
3.3.1在一片反对浪潮中,一些建筑 师依旧坚持着现代主义的建构理性 、诚实的结构表现以及对当代材料 与技术更坚定的崇拜,其中的一个 分支被称为”白“派。 从理查德·迈耶的道格拉斯住宅中, 我们可以看出,”白“派非常严格 的遵守着现代主义纯净、光亮的建 筑美学。
图14 理查德·迈耶 道格拉斯住宅,密歇根州,1971-1973年
巴瓦在斯里兰卡这个被宗教与民族分裂的国家中,他 的国会大厦面并超越了现代主义与传统,通过多重意 义的图像以及在屋顶与木构技艺上对传统的借鉴,他 似乎找到了可以包容不同民族与宗教的建筑
图7 哈桑·法特希 服务穷人的建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丘里所反对的并非现代主义,而是缺乏 想象力的现代主义,他认为杂乱的活力胜 过明显的统一,他主张“兼与和”而非“ 非此即彼”,在范娜住宅中就强调了:注 重立面、历史元素材料和历史寓意的运用
这种倾向将现代性阐述为一种纪念性的古典主义其支持者包括密斯·凡·德·罗、 沃 尔特·格罗皮乌斯、埃里西·门德尔松; 2.1.2国际大环境的转变使得某些建筑师放弃了形式改变世界这一观念,转而走向一 种在本质上对现实给予肯定的平淡态度,进而与资本主义结盟
波特曼的亚特兰大海悦大 饭店的桃树中心,体现了 一位雄心勃勃的建筑师转 向发展商时所做的革新, 他摒弃了现代主义建筑中 板楼式宾馆的类型,而是 引入了一个22层高的庞 大中庭,这表明在外 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一 些现代主义建筑师开始寻 找新的方向。
图1 路易斯·康 索尔克研究所,拉霍亚,加利福尼亚,1959-1965年
1、现代主义的主流时代
1.4矛盾与统一
1.4.1同一个信仰,不同的侧重:绝大多数的现代主义建筑师都保持着一种信仰, 即形式能够改变世界,但他们有着不同的侧重,一方面是技术决定论,另一方面 是美学的自我表; 1.4.2形式的产生:一方面,有的建筑师强调功能主义以及在某种生物技术决定论 的基础上产生形式(神话了技术),另一方面,有的建筑师强调直觉以及建筑师 作为形式给予者的天才式角色(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一些建筑师形式独立自 发的产生。
1.2内在变现:科技含量高+设计自由度大(得益于建筑力学与结构科学的发
展)
1.3着重点:现代主义建筑的力量倾向于将地区的、宗教的以及民族的
差异模糊化,致力于解决大众性的居住问题,并热情的探索材料和技术的建 筑潜能;
分析:
在索尔克研究所中,康将 机械与服务体系设置在各实 验室之间分割的地面上,服 务部分表现的十分整洁清晰, 同时康强调了建筑场地,“ 将空旷的场地作为积极的元 素加以表达”,以及他对混 凝土的处理,都十分精湛。
图14 约翰逊/伯吉 AT&T大厦,纽约,1978-1984
3.4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3.4.2以解构的名义完成的建筑试图 通过形式的变化来实现建筑的片段 化、离散以及不连续性等观念
建筑师通过将外皮拉至超出传统限 制范围、表面进行扭曲旋转,并使 用大量各种形状的金属部件,以此 来强调与周围建筑的反差
图15 扎哈·哈迪德 消防站,莱茵河畔魏尔,德国,1994年
文丘里的这种建筑策略 ,使得建筑被彩色粉笔式 的鲜艳颜色与装饰着历史 元素的轻薄表皮的拼贴所 统治,甜蜜的效果引起了 一些建筑师的兴趣。矶崎 新的冈之山博物馆与之前 的群马县立艺术博物馆相 比色彩活泼艳丽,富有乡 土气息,他本人曾说,传 统并不只是趾高气 昂的古典主义
图11 矶崎新 冈之山图像艺术博物馆,兵库县 日本,1984年 图11 矶崎新 冈之山图像艺术博物馆,兵库县 日本,1984年
3.1.2阿尔多·罗西反对现代 主义者所推崇的“形式追随 功能”,他着眼过去,确认 城市的生长历程,以此推敲 建筑的发展模式。但他所主 张的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基 于对单一城市深入研究之上 的创造性吸收与融合。 博尔戈里科市政厅发展了罗 西的观念,在设计中借鉴了 乡村与城市的本土传统,比 如说周围散布的房子,总能 勾起人们对于威尼斯的印记
图10 阿尔多·罗西 城市中的建筑
3、百家争鸣
3.1两条主线:虽然文丘里与罗西对幼稚的现代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
,但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似乎更有意义,因为那预示着随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发 展。 3.1.1文丘里采用了折中主义来批评美国的现代主义,他总结了美国各种的商业符 并去定义这些符号的意义,以此作为建筑的主要元素,可悲的是,他将历史贬低 为无意义的图像以及模糊的空间,到了70年代早期,文丘里的建筑策略获得了一 个新的名字,即后现代主义.
图9 文丘里与舒特建筑师事务所 范文那·文丘里住宅,栗树山,宾夕法尼亚,1964年
波特曼的亚特兰大海悦大饭店的桃树中心,体现了 一位雄心勃勃阿尔多·罗西反对被他称为幼稚功能主 义的观点,批判那些支持技术决定论以及忽视城市 复杂性、城市建筑、历史、城市形态、街道网络以 及个人故事的建筑师,他提出了考虑具体的历史、 转变模式以及传统进而进行城市设计的理念,他坚 持类型学,但他认为建筑类型根植于某一地域或是 风俗中,而不是抽象的造物。在他的许多作品中, 都发展了这种理论,借用乡村与城市传统,勾起人 们的回忆。的建筑师转向发展商时所做的革新,他 摒弃了现代主义建筑中板楼式宾馆的类型,而是引 入了一个22层高的庞大中庭,这表明在外界环境发 生变化时,一些现代主义建筑师开始寻找新的方向 。
图5 弗兰克·盖里 洛约拉法学院,洛杉矶,加利福尼亚,1981-1984年 图6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图8 杰弗里·巴瓦 国会综合体,科特斯,科伦坡,斯里兰卡,1982年
哈桑·法特希认为,现 代主义被神话的技术 无法满足一些地区的 要求,这包括巨额的 开支以及较高的专业 要求,同时他也明确 指出,建筑师应该是 传统的继承者与延续 者,建筑是一种文化 ,而非个体意志的表 现。
图4 约翰·波特曼合伙人设计公司 海悦大酒店,桃树中心,佐治亚州,1967年
2.2最严厉的批判:那些对现代主义的严肃批评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一些建筑与规划理念的传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建筑观念的改变。
简·雅各布斯挑战了柯布西 耶等大师的规划理念,包 括花园城市,她强调旧街 道中蕴含的丰富元素,而 不应盲从现代主义进行城 市更新 盖里的洛约拉法学院接受 了雅各布斯的观点,对多 样元素进行强调,颜色鲜 艳的体块预示着多样化的 城市肌理
3.4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3.4.1结构主义探寻的是意义是如何 产生的,而后结构主义则更侧重于 如何通过建筑来传递意义,另一方 面,有些建筑师则致力于强调失落 的建筑。 AT&T大厦通过历史符号来表现历史 意义,在这个建筑中,意义的概念 被极大地小化了,在此建筑师并不 像结构主义者那样探寻意义的存在 ,而是关注如何表现出意义,因此 ,建筑中的个人色彩被放大。
沙里宁的肯尼迪国际机场
YWA航站楼,虽然被看做 是对建造材料和具体项目
要求的表现性可能进行探
索,但就设计而言也难逃 设计者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图2 埃里·沙里宁 肯尼迪国际机场TWA航站楼,纽约,1959-1961年
1、现代主义的主流时代
勒·柯布西耶试 图通过现代主 义建筑的板状平 面以及结构理 性主义,解决住 房等其他社会 问题。
感谢 观赏
2014.5.14
西方建筑
从现代主义到百家争鸣
制作人:建艺杨新伟
目录
1、现代主义的主流时代
1.1 突出特点
1.2 内在变化 1.3 着重点 1.4 矛盾与统一
2、转变、颠覆与批判
2.1早期的转变 2.2最严厉的批判
3、百家争鸣
3.1两条主线 3.2狂热的古典主义 3.3白派与灰派的较量 3.4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1、现代主义的主流时代
图3 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普瓦西,巴黎,1928-1930年
尽管早期的现代主义领导者,诸如勒·柯布西耶以及密斯·凡·德·罗与格罗皮乌斯,他们 试图在建筑中实现功能主义、技术决定论与建筑师主观意志的和谐统一,更好的利用形 式改变世界,但他们事实上这也是少有的例外。
2、转变、颠覆与批判
2.1早期的转化 2.1.1 20世纪30年代,在很多地区的现代主义由于另一种倾向的上升而遭到破,
1.1 突出特点
1.1.1工业化:推动现代主义建筑出现和发展的是工业、商业、铁路和城市生活, 生产性与实用性强,注重实效性与经济性; 1.1.2机械化:现代主义建筑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注重科学的理性分析与计 算,建造技术细化为多个学科和专业,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施工方法: 1.1.3大众化:现代主义建筑的服务对象大为扩展,包括市民社会多种多样的生活 和文化需求,建筑文化演变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图13 阿尔多·罗西 博尔戈里科市政厅,意大利,1988年
3、百家争鸣
3.2狂热的古典主义
七八十年代,一种“回到历史的呼吁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他 们倡导回到学院式的古典主义,呼吁不仅要回到古典建筑,还 要回到20世纪前的城市规划。,他们在1993年成立了新城市 主义会议。
3.3”白“派与”灰“派的较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