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一、概述肾病综合征是各种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多由肾小球疾病引起。
为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特殊检查]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肾活检。
[治疗要点] 以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为主,防治并发症。
二、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胃肠粘膜水肿导致蛋白摄入减少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使用免疫抑制剂、贫血、营养不良等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尿量、皮肤水肿情况,监测血蛋白、血脂和肾功能。
观察有无并发感染,重度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
2、营养支持进食易消化、清淡、半流食。
热量每天不少于30~35kcal/kg。
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摄入为 100g/kg.d,肾功能不全时进低蛋白饮食,水肿时进低盐饮食,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及食用碱。
少尿时限制含钾、含磷食物。
限制富含胆固醇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补充微量元素,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杂食等。
保持体液平衡,准确记录 24h出入量,作为调整饮水量、输液量和速度、利尿剂用量及评估治疗效果的依据,水肿严重者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进液量=尿量+50m1。
3、用药护理观察利尿剂效果,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常见不良反应有水钠潴留、低血钾、抵抗力降低并发感染、兴奋失眠、低钙、消化性溃疡出血、向心性肥胖等。
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性腺抑制(尤其是男性)、脱发及出血性膀胱炎等。
环孢素 A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主要副作用有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和牙龈增生等。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肾病综合症病人易并发感染,应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预防交叉感染,每天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可进行适当锻炼。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如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d)、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
3、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严重水肿和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一般情况好转可起床活动。
2、饮食宜给予正常量1.0g/(kg.d)优质蛋白,热量充分(30-35)kcal/(kg.d)。
水肿时宜低盐饮食每日低于3g。
高脂血症时,宜少食动物油、多吃植物油及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遵医嘱给予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的对症治疗和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的治疗,注意其副作用,及时监测肝肾功能。
利尿治疗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诱发栓塞并发症。
激素治疗者应遵循使用原则,切记随意撤减药物,注意其副作用如易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骨质疏松等。
细胞毒性药物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等。
4、及时评估病情变化,防止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定期测量病人的体重,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水肿消长情况,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5、做好皮肤护理,衣着宜宽松,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嘱病人保护好水肿的皮肤。
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6、给予生理支持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
【健康指导】1、应注意消息,避免受凉、感冒、避免劳累和剧烈体育活动。
2、有水肿时注意限盐。
同时注意每日勿摄入过多蛋白。
3、遵医嘱用药,勿自行减量或停用激素,了解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4、定期门诊随访,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

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1. 肾病综合征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膜的破坏为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肾病综合征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肾损伤。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血液净化治疗:透析和血浆置换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法,可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过多的液体,减轻症状。
2.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肾病综合征的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控制蛋白质摄入: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减轻肾负担。
一般建议每天摄入0.6-0.8克/公斤的蛋白质。
•控制盐分摄入: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症状,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体液潴留,加重水肿症状。
因此,需要限制盐分摄入,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6克的盐。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从食物中摄入,也可通过口服补充剂。
2.3 症状管理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一系列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等,需要进行相应的症状管理。
•水肿管理:建议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摄入高盐食物。
同时,可以采取低盐饮食和使用利尿剂等措施,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贫血管理: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贫血,需要适当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帮助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3. 注意事项在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患者的病情,了解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1. 背景介绍肾病综合征是指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发生异常改变,导致血浆蛋白大量丢失至尿液中,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正确的护理常规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2.1 控制饮食肾病综合征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根据病情和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饮食。
一般建议采用低盐、低蛋白、低脂肪饮食,限制摄入盐分、蛋白质和脂肪量,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肾功能。
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2.2 控制液体摄入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水肿症状,需限制液体摄入,控制体内液体潴留。
建议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不超过限定值,并根据尿液排出量和体重变化调整液体摄入量。
2.3 管理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护士应协助医生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4 观察病情变化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尿量、尿色、水肿、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同时,护士还要定期进行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
2.5 预防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
护士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护士还要定期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6 提供心理支持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病情较长,易对抗拒治疗产生心理负担。
护士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全面的沟通,解答疑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护士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2.7 应对并发症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病变、肾炎性腹水等。
肾病综合征护理要点

肾病综合征护理要点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
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综合考虑病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
以下是肾病综合征护理的要点:1.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以及监测尿量和体重的变化。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病情和营养需求的饮食方案。
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量有助于减少肾脏的负担,并控制水肿的发生。
推荐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并正确地服用所开具的药物。
通常包括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激素等,以保证患者的病情稳定。
4. 控制水肿:患者通常会有水肿的表现,需要控制体液潴留。
建议患者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并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控制水的摄入量。
放松患者的四肢,并建议经常旋转位置,以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
5. 心理支持: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过程可能较长,患者需要面对疾病的变化和不适感,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和说明,有助于患者应对病情,增强治疗的信心。
6. 定期随访和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尿液和血液常规检查,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期间也可以解答患者的疑问,了解病情的变化。
7. 预防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力通常较低,容易感染。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潜在感染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8. 充足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这对于恢复和病情稳定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工作。
9. 定期运动:合理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肾脏的排泄功能。
建议患者参加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根据个人情况适度增减运动强度。
10. 家庭护理: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家人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正确地进行饮食、药物管理等,定期陪同就医和检查。
肾病综合征护理

肾病综合征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
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水钠潴留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尿由尿中丢失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
与应用激素类药物后形象改变有关。
【护理要点】
1.维持体液平衡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
观察水肿变化,每日称体重1次。
有水肿及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摄入;除非严重少尿或循环出血,一般不必严格限水;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入量。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最好使用输液泵,确保液体准确进入。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记录尿量,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特别是钾的水平。
2.保证充足营养与患儿及其父母、营养师等共同讨论饮食计划,水肿期进无盐高蛋白饮食,水肿消退后进低盐高蛋白饮食。
让患儿及其父母了解为何需要限制食物,可选择哪些食物,应少量多餐。
3.预防、控制感染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其他感染,注意与呼吸道感染病人相隔离。
4.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处理毛囊炎及皮肤疖肿。
勤翻身,必要时给予按摩,预防压疮。
阴囊水肿严重者可用吊带托起,注意阴囊部皮肤有无破溃。
严重水肿阶段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5.观察处理药物副作用。
6.保证休息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可逐渐下床活动,鼓励患儿与无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发展社会化活动,但要避免过分劳累;病情完全缓解后,可就近上学,免体育活动。
7.帮助患儿适应其身体变化。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肾脏疾病。
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
因此,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要采取规范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患者评估患者评估是护理的基础,其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
在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评估中,护士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头面部、心肺、腹部、四肢等各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患者与家属交流情况等。
2.患者的肾脏功能,包括尿量、尿液的颜色、尿比重等。
3.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和尿常规等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病史、用药史等。
营养支持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该合理搭配,控制蛋白摄入量,摄取含有高生物品质的蛋白质的食物(如鱼、鸡蛋、豆类等)。
另外,患者应该每天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控制血压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
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并针对性地建议患者进行控制血压的方法,如避免情绪激动,限制摄取高盐食物等。
控制水肿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
为了控制水肿,护士应该帮助患者控制摄入盐分及限制饮水量。
同时,患者还可以采用热敷或按摩等方法,促进水分的排出。
病情监测在患者的护理中,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定期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尿量及身体状况等。
处理并发症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
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腹水、心血管疾病等。
根据以上护理常规,可以帮助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环节,确保病人得到及时、高效、贴心的护理服务,提高其康复程度。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患有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将会更加顺利。
人民医院护理部内科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内科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g/天),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小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活动与休息活动期全身严重水肿。
合并胸腔积液,腹水及呼吸困难者,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肢体的适当活动,病情缓解后尿量逐渐增加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饮食护理给予正常量优质蛋白,蛋白质摄取量为1.0g/(kg.天),肾功能不全时按相应功能期摄取蛋白质,高热量,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
3、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全身水肿情况每天1次,注意血栓,栓塞,感染及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肢体循环受阻及急性少尿,如有皮肤感染,咳嗽,尿路刺激征或腹膜刺激征等应检测体温变化每
天1次,体温高于正常者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及时遵医嘱做好降温处理。
4、药物治疗护理观察降压药及利尿药的疗效,注意有无电解质失调及恶心,直立型眩晕,口干,心悸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好处理,使用抗凝药物时注意观察出血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观察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钾,多毛及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
5、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减少探视,寒冷季节外出注意保暖,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6、控制体液平衡根据医嘱记录出入液量,测体重每天1次,并记录。
7、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口腔、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8、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经常安慰、鼓励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临床具有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
1.护理评估
1.1病史:了解患儿发病过程,有无感染或劳累等诱因,病程长短,是初发还是复发等,了解饮食情况、水肿程度、尿量变化及尿液性质、用药史等。
1.2身体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神志、体重、有无水肿及水肿的部位和程度,尿液的颜色和量。
1.3心理社会反应:家长对肾病综合征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患儿的自理能力。
1.4辅助检查:注意有无血尿、蛋白尿;有无血清补体降低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血浆尿素氮、肌酐升高等。
2.护理问题
2.1体液过多
2.2营养失调
2.3有感染的危险
2.4潜在并发症
2.5焦虑
3.护理措施
3.1按儿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病人。
3.2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者嘱其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水肿消退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3.3饮食:大量蛋白尿期间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乳类、蛋、鱼、家禽等)每日摄入蛋白2g/kg,蛋白尿消失后长期激素治疗期间给高蛋白饮食。
严重水肿、高血压时给低盐饮食。
一般不必长期限盐,防止发生低钠血症。
氮质血症期间给低蛋白饮食。
易少食多餐。
3.4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外,还应观察有无下列并发症的发
生,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尿毒症等。
3.5浮肿期间应详细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3.6若全身明显浮肿,伴有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应给吸氧,并加强护理,尤其注意皮肤护理,协助病儿勤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3.7严重浮肿,应避免肌肉注射药物,防止因药物吸收不良及针孔处注射液向外渗出,造成局部感染,因此,注射后要多按压并加强局部消毒。
输液时要注意速度,以免引起肺水肿。
3.8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3.8.1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其它感染,并应注意观察血压,体重的变化。
适当控制进食量,注意病儿安全,防止外伤而引起骨折。
3.8.2应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毒性反应。
用药期间鼓励病儿多饮水,防止环磷酰胺的分解物刺激膀胱,定期复查血象。
3.8.3应用抗凝剂应注意有无皮肤出血、血尿、鼻衄等表现,经常复查血象。
3.9注意观察并发症
3.9.1感染:肾病患儿与呼吸道感染者相隔离。
室内加强通风和消毒,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加强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内衣柔软舒适,减少刺激,水肿局部皮肤防长期受压。
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激素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3.9.2高凝状态:观察有无血栓栓塞表现,失语、肢体活动不灵等。
3.10心理护理态度亲切温和,鼓励患儿及家长说出内心感受,及时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要求,解答其疑问,鼓励患儿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健康指导
4.1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4.2感染是本病复发的主要因素,讲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方法。
4.3恢复期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儿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5.护理评价
5.1水肿是否减轻或消退,尿量是否增加。
5.2患儿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皮肤损伤、感染及并发症。
5.3患儿住院期间营养状态是否改善,精神是否愉快。
5.4家长是否掌握药物护理和日常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