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封府管理制度研究
北宋西京河南府双重职能研究

北宋西京河南府双重职能研究作者:龚延明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01期摘要:北宋河南府为西京所在,构成府一级行政管理与含有宫城的京城管理的双重职能。
这一特殊性,产生了河南府行政机构之外的留守司、分司等特殊的机构和与之相应的用人制度。
从而就形成了不同于宋代诸路路属府级行政管理制度的陪京府管理运作的模式。
论文分述了:一、西京及河南府的沿革,及其为北宋三陪京之首的建制。
二、河南府的职官制度,自府长官尹、少尹、知府,府属判官、推官至左、右军巡院等,其设官分职大体与开封府同,但编制成员远逊开封府。
三、西京留守司制度及所属留守机构,留司源自河南府城内有宫城,为皇帝行幸起居之所。
西京不同于东京之处,即便皇帝不亲征,平时,仍置西京留守,然其守卫、修葺宫城职能,渐渐退化,逐渐成为安置贬官或退闲、优贤朝臣之地。
河南知府兼留守,导致河南府行政管理具有双重职能的特点。
西京留守司所属留司御史台、国子监,“粗有职事”,多为安置退居二线重臣或与当轴有异见之朝官,具有实职与虚职两种职能。
四、西京分司官,名为中央派出机构之官员,在宋代已蜕变为一种特定的通称官名。
无定员。
其职能为优容有功劳而疾病不能任事者,及有过犯的责授官,为闲职,乾领禄俸。
宋代西京留守司与分司官,是宋代孳生冗官的一个病灶,但多少也发挥了化解朝廷激烈政治斗争缓冲器的作用。
关键词:北宋河南府;西京;官制;双重职能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8)01-0001-10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8.01.001汉有三辅,即京兆尹(长安以东)、左冯翊(长陵以北)、右扶风(渭城以西)。
唐有三都,即西都长安(京师)、东都洛阳(河南府)、北都太原府。
北宋置四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东京为京师,西京、南京、北京号称“陪京”或“陪都”①。
西京为陪都之首,其行政建制与河南府并置,此与宋代地方府一级行政机构有所不同,即具有京都与府衙双重职能。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内容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内容一、引言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是一块重要的历史文物,记录了北宋时期(公元960年-1127年)开封府的题名制度和相关情况。
作为当时宋朝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名制度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内容及其意义。
二、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的背景1. 题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开封府作为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负责管理京城开封及其周边地区的政务和司法。
•题名制度作为官员选拔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唐朝时期就有所存在,但在宋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开封府的题名制度变得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2.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的产生•北宋时期,开封府题名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为了记录和宣扬该制度的重要性,开封府在府署内立碑题名,以提醒官员们恪守职责。
三、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内容1. 题名制度的规定和程序•四级甲、乙、丙、丁制度:依据官员的职位等级和职责进行分类,共设四个级别。
•题名规则:依据官员的考察表现和等级评定,进行题名。
•题名程序:依次经过提名、考核、核准等步骤,由官员晋升和上任。
2. 记载官员名单和职位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中记载了大量官员的名字和职位,包括正副职位,如府尹、推官、主簿等。
这些官员都是在题名制度下产生的,并按照其职位级别进行了划分和排序。
3. 题名制度的意义和影响•官员选拔与管理:题名制度作为官员选拔和管理的一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表现,增强了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秩序稳定:通过题名制度,开封府保持了较高的运行效率和社会秩序稳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
•文化传承和记载:题名记碑作为文物和历史遗迹,为后世了解北宋官制和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历史意义1. 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作为宋代官制的重要遗迹之一,对于研究宋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浅谈宋朝开封府的官职体系及其责务

浅谈宋朝开封府的官职体系及其责务《宋史》:“东京,汴之开封也。
梁为东都,后唐罢,晋复为东京,宋因周之旧为都,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上面这段宋史描述了开封从五代到北宋地位几上几下的一段往事,并最终作为北宋的都城,一直到金兵铁骑踏破山河,北宋灭亡。
不过广大民众们对于开封的印象,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包拯包青天的电视剧,尤其是那句熟悉的“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的BGM一响起,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热血沸腾,记忆犹新有木有?只不过可能许多朋友并不太清楚,除了包拯包大人以外,北宋的许多名臣能吏比如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吕夷简等都主持过开封府,这里面甚至还有宋太宗赵光义,他在没有登基之前也以亲王的身份入驻过开封。
而且许多朋友可能更不清楚,其实包拯包大人主持开封一共也就一年多一点点时间而已,并不像是大家想象中的包大人的“职业生涯”主要是在开封府过的,更加不是每天都在全世界跑着调查案件。
而开封府虽然确实有着“监察审判”的职责,但也不像是电视剧中所渲染的包大人的三口铜铡,龙头铡皇亲,虎头铡百官,狗头铡刁民那般威猛无双——这三口铡完全就是后代杜撰出来的,只是表达了百姓们最朴素的对于清官的渴望而已。
那么,真正的开封府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包大人属下的“御猫”展昭,师爷公孙策,以及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又都是什么官职呢?是否真的有所谓的“御前带刀护卫”?今天红尘君就揭开“开封府”的面纱,让大家看看它的真实面貌,顺便也了解一下它的内部结构。
好了,让我们出发,目标——北宋时期的开封府。
开封历史介绍在正式进入开封府之前,我们先从外面来看看,好有个大体印象。
开封,就是如今的河南开封市,它早在春秋时候就存在了,那时候称为“仪”,属于卫国,战国时候名为“大梁”,是七雄之一的魏国的都城。
南北朝之后改为汴州,然后一直沿用,直到五代初的后梁定都于此,正式改名为开封——“宜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
”,这也是开封首次被称为“府”,可谓鸟枪换炮。
关于北宋四京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北宋四京研究的几点思考作者:张景素王泉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3期摘要:截止目前为止,关于北宋四京的研究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其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但是,北宋四京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篇论文是在肯定学者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针对北宋四京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北宋;四京;研究方法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
宋朝建立初期,沿袭五代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以赵匡胤曾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所领之宋州(今河南商丘)为帝业肇基之地,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又升为南京。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吕夷简以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驻跸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亲征契丹,奏请大名府为北京。
正是四京在北宋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学者关于北宋四京的研究逐渐增多。
但是北宋四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今北宋四京研究中存在的状况展开了几点思考。
第一,关于北宋大名府的研究。
目前学者对北宋北京大名府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其知府、文学、城市形态、诗歌、环境、军事地位等方面。
尽管研究领域在不断创新,但是存在套用固有模式的现象。
比如每篇第一部分基本是介绍地区沿革,这会导致研究的重复性。
第二,关于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府的研究,由于东京开封府是北宋的都城,学者关注度会相对高些,在宋史研究多样化的趋势下,关于北宋东京开封府研究在不断扩大范围,比如有东京开封府的府政、司法、管理制度、治安、水系等。
除了论文期刊外,针对北宋东京开封府也有相关著作。
东京在四京之中研究相对成熟。
第三,关于北宋西京河南府的研究。
张祥云的《北宋西京河南府研究》,文章分别从西京的陪都地位的确立、城阙与宫殿、留守司职官制度、行政制度、水陆交通、经济、社会治安、文化风俗八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北宋西京河南府。
文章分析的十分全面,概括了北宋西京河南府的各个方面。
宋朝开封府管辖范围

宋朝开封府管辖范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作为当时的首都,开封府在宋朝的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宋朝开封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行政职能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开封府位于今天河南省开封市境内,地处中原平原中部。
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而成为政治中心。
二、行政区划宋朝开封府下设有许多县、州和监察机构等行政单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 开封直辖县开封直辖县是直接受开封府管辖的县级行政单位。
这些县主要负责城市内部事务管理和基层治理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有:•开封县:位于城市中心,是开封府所在地。
•东京道:位于东京城东部,是开封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兆府:位于东京道的中心,是开封府最核心的行政单位。
2. 开封府辖县除了开封直辖县外,开封府还辖有一些附近的县级行政单位。
这些县主要负责城市周边地区的事务管理和基层治理工作。
其中包括:•汴京道:位于东京城南部,是开封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汴州:位于汴京道的中心,是开封府南部地区最核心的行政单位。
•大名府:位于汴州南部,是开封府南部地区的次级行政单位。
3. 开封监察机构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监督官员廉洁从政,宋朝在开封府设立了一系列监察机构。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对各级官员和行政单位进行监督、调查和惩治。
其中最重要的有:•开封提举使司:负责对各级官员进行监察和调查。
•开封巡检使司:负责对各级行政单位进行巡视和检查。
三、行政职能开封府作为宋朝的首都,其行政职能非常重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管理开封府负责管理和监督当地的经济活动。
主要包括商业贸易、农业生产、税收征收等方面的工作。
开封府通过设立市场、制定税收政策等手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 治安维护开封府负责维护当地的治安秩序。
主要包括打击犯罪、防范灾害等方面的工作。
总结北宋知识点

总结北宋知识点一、政治制度1. 郡县制度:北宋继承了唐代的郡县制度,但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实行了“三司”、“九寺”、“十二衙”等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皇权集中:北宋初期实行了“仁宗靖康年间”皇权集中制度,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3. 科举制度:北宋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是通过科举考试,这一制度加强了官员的政治素质和效率,也加强了国家统治的合法性。
4. 民族政策:北宋在民族政策上采取了融合并存的态度,保留了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二、经济制度1. 货币制度:北宋初期实行了宝元铸币制,统一了货币标准,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
2. 开封府:北宋的政治中心设在开封府,开封府成为了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管窥法:北宋推行了管窥法,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4. 农业技术:北宋时期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推行了田地的围墙、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文化教育1. 儒学:北宋时期是中国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儒家学者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2. 文学艺术: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文言小说和诗词等文学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3. 科技发明: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等,这些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科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外交关系1. 与辽、西夏的关系: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时而战争、时而和平,经常发生战争和交锋。
2. 与南诏、大理等国家的关系:北宋与南诏、大理等国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总的来说,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大家通过本篇文章对北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北宋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北宋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持续了近二百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改革和变革,对当时的地方管理制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北宋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北宋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进行探究,以期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北宋初期的地方管理制度在北宋初期,地方管理制度主要是依照唐代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和调整。
北宋初期,国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京官和地方官员来实施。
京官指的是中央政府的官员,他们直接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而地方官员则是在各地设立的官署中工作,他们主要负责地方的政治和经济管理。
在这一时期,地方官员的晋升和调动主要是由中央政府来决定的,地方政府的职权也是由中央政府来授予的。
这种管理制度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一,但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地方官员缺乏积极性等。
二、北宋中期的地方管理制度北宋中期,地方管理制度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行政管理机构,比如州、县等。
这些机构在管理制度上与地方官员的职权存在一定的分离,从而可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此外,北宋中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地方管理制度,比如州县制度、三司制度等。
这些制度都对地方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地方政府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的管理更加注重于规范和法制,地方官员的任免也更加依据法律和政策,从而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三、北宋后期的地方管理制度北宋后期,地方管理制度经历了进一步的变化。
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对地方管理的规范程度更高,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权利也更加明确和规范。
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行政管理工具,比如户籍制度、地方教育制度、财政制度等。
这些制度为地方政府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管理地方。
北宋地方管理制度

北宋地方管理制度
北宋地方管理制度是以宋太宗赵构为首的北宋皇帝建立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完整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
它重新安排了地方行政结构,根据宋朝较大的行政单位划分为省、府、县三级,在官吏制度上,将各个级别的官吏等级进行了划分,确立了宋朝政府的统治地位。
此外,北宋地方管理制度还注重对地方共同体的管理,如实行财政分税制度,规定村民在村社聚集,并对村社加以监督管理,同时也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总之,在北宋时期,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完整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它不仅加强了政府的统治地位,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 n s . T h o s e o f 6 c e s i n c l u d e d Q 1 A N l - O N 0 0 0 N G. T I N G S H I , Z U O Y O UT I N G, S H I Y U A N, S I l - U S 1 1 , L I U C A O, Z U OY O U I U N X UN A N.
年八月, “ 真宗 以皇太 子为判 开封府” ; 宣和七年
说, “ 潜龙故迹, 至今存焉’ 心 〕 灌叭们 足见潜龙宫
在宋哲宗元佑六年( 1 0 9 1 ) 开封府遭火灾之前仍为
府治的一重要建筑。
2 . 权知开封府与厅事
北宋开封府的长官, “ 尹m, 则置权知开封府 事 一人, 以少卿 以上充, 兼 功德事及 敬 内劝 农
参军事八员” 0 C a l ( a - t . , 改制后, 仅六曹以上就比
过去增要官 H 员。自此 , 北宋地方统治体制也变
为 “ 府 分 六 曹 , 县 分 六 案 ” F , ] ( , 一 , 一 。
者, 真宗为开封府尹时麟舍也’ > [ 6 7 ( # - n h , 也就是
说, 真宗昔 日尹开封府时治事、 居住的廊舍, 即潜 龙宫的前身。 元佑七年( 1 0 9 2 ) , 礼部侍郎范祖禹曾
军事或经济较为重要 的城市 , 一般均设府进行统
存a l l 定都洛阳, 开封府被改降为泞州。 公元 9 3 6 年 H 月, 石敬塘建立后晋, 定都开封, 汁州再次被改 升为开封府。后汉、 后周两朝均定都开封, 开封府 一直作为京府而存在。 北宋王朝建立后, 开封府进 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 二) 北宋开封府的组织结构及其官衙 北宋开封府的组织结构, 以徽宗崇 宁三年 ( 1 1 0 4 ) 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北宋前期, 开封府设官 主要有牧、 尹、 权知开封府、 推官、 判官、 司录参军、 六曹参军、 左右军巡使、 左右军巡判官、 勾当左右 厢公事等。官衙主要有潜龙宫、 厅事、 左右厅, 使 院、 司录司( 也称府院) 、 六曹( u p 功、 仓、 户、 兵、 法、 士) 、 左右军巡院、 勾当左右厢公事所等。崇宁三
北宋开封府的设置与组织结构 ( 一) 4 t 宋开封府的设置
中国古代行政区性质的府制创建于唐朝。隋 以前, 我 国封建社会 的地方行政体制 中尚没有
“ 府” 的名称, “ 其以京郡名府者自 唐始+ a U 1 唐初,
京都长安所在地本为雍州, 开元元年( ( 7 1 3 ) 改雍州 为京兆府, 陪都洛州改为河南府, 并州改为太原 府。唐代的西京京兆府与东都河南府、 北都太原 府, 合称“ 三京府” , 或称“ 三都府” 。 此后, 皇帝曾驻 踞或政治经济地位重要之州, 也建立府制。 唐代地 方行政区府制的建立,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 府的建制基本上承袭唐制。 宋朝凡
万方数据
・1 2 9・
年, 宋徽宗根据蔡京的建议, 对开封府的组织结构 进行 了更改 : “ 罢权知府 , 置牧一员、 尹 一 员, 专总 府事; 少尹二员, 分左右, 贰府之政事” ; “ 以士、 户、 仪、 兵、 刑、 工为六曹次序, 司录二员, 六曹各二员,
记载说: “ 开封尹大厅 自周起侍郎奏真宗云, ‘ 陛下 昔 日居此, 臣不敢坐’ , 自尔遂空, 不复居。 ” 这条史 料明确地告诉我们, 真宗昔 日为开封府尹时治事、 居住过的廖舍, 就是其即帝位以前的开封府尹大 厅, 真宗即帝位后, 因知府无敢坐此处理政事者, 遂空之。嘉箱年间, 宋仁宗令“ 修潜龙宫。 潜龙宫
尹与潜龙官 1开封牧、 北宋前期, 开封府牧、 尹“ 不常置” , “ 惟亲王乃
除尹, 余但为权知府事” 川北宋有四位亲王任过
开封府尹: 建隆二年( 9 6 1 ) 七月, 太宗赵光义以晋 王为开封府尹; 太平兴 国元年( 9 7 6 ) 十月, 赵廷美 以齐王( 后封秦王) 为开封府尹; 雍熙二年( 9 8 5 ) 十 月, 赵元f A l 以陈王为开封府尹; 淳化五年〔 9 9 4 ) 九 月, 真宗赵恒 以寿工( 曾封襄王 , 后改为寿王) 为开 封府尹。自宋太宗至道元年( 9 9 5 ) 以后, 皇太子任 开封府长官者, 称“ 判开封府事’ , 或“ 牧” 。 如至道元
J I A Y u - y i n g Z H A O We n - d o n g
( C . 1 1 ' g r了H i v n r y 衣C . 1 1 - e , H e a - U a i v e r r r t y . K a i j . n g . “ 。 , 。 。 。 4 7 5 0 0 1 . C h i n a )
治。 顾炎武曾评价说: “ 唐制, 京郡乃称府 ; 至宋, 则
潜藩之地皆升为府。 ’ 心 习 纪陶等人也曾评价说: “ 至 宋, 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 而府之名遂众。 D 〕 北宋
开封府为当时全国府中之冠, 号称“ 天府” 。 开封设府的历史始于五代后梁。公元 9 0 7 年 4 月, 朱全忠废掉唐哀宗, 建立后梁, 定都开封 , 把 汁州改升为开封府。公元 9 2 3 年1 2 月, 唐庄宗李
e t c . . T h e p r e f e c t u r e g o v e r n o r s h a d b e e n o v e r b u r d e n e d w i t h c o m p l e x p u b l i c a f f a i r a n d i n c l i n e d t o o f f e r e d r e l a t i v e s o f t h e i m p e r i a l c l a n . T h e w e l l - k n o w n p r e f e c t u r e g o v e r n o r s s u c h a s B : m C h e n g , F a n Z h a n g y o n a n d O u Y a n g a i u , e t e , w e r e r e s o l u t e . e f f i c i e m, a u s h a * ; t a u v e b e ,
[ 中图分类号]K 2 4 4 〔 文欲标识码]A [ 文章编号〕0 5 8 3 - 0 2 1 4 ( 2 0 0 )0 1 6 - 0 1 2 8 - 0 7
A S t u d y o f t h e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S y s t e m o f K a i f e n g P r e f e c t u r e i n t h e N o r t h e r n S o n g D y n a s t y
.1 2 8・
史 ・ 城市史研究 ・
学
月
刊
2 0 0 1 年
第 6期
北宋开封府管理制度研究
贾玉英’ 赵 文东“
( ) . 2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 关 傲词] 北宋开封府; 组织结构; 官衙 职能; 管理方式
〔 摘 要〕北宋开封府为当时府中之冠, 太宗、 典宗均任过府尹; 其潜龙宫、 厅小、 左右厅、 使院、 司录司、 六 曹、 左右军巡院等机构与官衙 , 别具特色; 开封知府政务“ 日 不下数千’ ‘ , 紫杂且易得罪皇亲国戚; 包拯、 范仲淹, 欧阳修等著名知府的果断高效、 宽平简明、 诚信、 认真强记及抓典型等管理方式, 是宋代行政f . 理制度之梢华。
在北宋历史上 , 东京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最 发达的地区, “ 八荒争凑 , 万国咸通” 。在开封的封 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 , 北宋是最灿烂辉煌 的时期 。 对宋代开封府的研究 , 学术界虽 已有论著 , 但有些 问题仍有待于深人研究 。本文拟就北宋开封府的
组 织结 构 、 主要 职 能 、 管 理 方 式等 问题作 些探 讨 。
按照宋朝制度, “ 尹有品秩” 。太宗至道元年 ( 9 9 5 ) , 真宗立为皇太了, 仍兼领开封府尹, 有臣僚
提 出, “ 尹有品秩 , 非皇太子所 宜兼领” , 所 以太宗
制, “ 以 资 浅, 皆 号 权 发 遣 ” 川 。
使心〕 。 按照宋代的制度, 凡命开封府知府, “ 必带
权字, 以翰林为之, 翰林学士及杂学士; 若待制, 则 权发遣而已 [ 8 1 顾炎武认为, 宋代开封府的知府 必带“ 权” 字, 是“ 以避京尹之名也’ ' [ l f ; 若职为待
( 1 1 2 5 ) 十一月, “ 钦宗以皇太子为开封牧" [ s 3 ( 0 = 1
K e y Wo r d s : K a i f e n g p r e f e c t u r e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g o v e r n m e n t o f f i c e I f u n c t i o n , a d m i n i s r t a t i v e m o d e A b s t r a c t : K a i f eg p r e f e c ur t e w a s t h e c a p i t a l c i t y o f t h e N o r t h e r n S o n g D y n a s t y - d t h e m o o i m p o r t a n t p r e f e c t u r e a m o n g o t h e r s . B o t h o f t h e E m p e r o r T a i Z o n g a n d Z h e n Z o n g h a d o n c e a c t e d a > p r e f e c t u r e g o v e r n o r s h e r e . S o .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t h e i r d u d e s a n d a d m i n i s r t a t i v e m o d e s w e r e o f u n i q u e c h n r a c , e r i s d c s : A p p o i , i , c d o f f i c i a l s w e r e ; n c h a r g e o f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k e y o f f i c e s ' f u n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