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中期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毛中特试卷答案

(学生填写):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批:----------------------------------------------------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 科目考试 试题(一) 命题教师: 使用班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C 8.C 9.C 10.C 11.C 12.A 13.C 14.C 15.A 16.B 17.B 18.C 19.B 20.A 21.B 22.C 23.C 24.B 25.D 26.B 27.A 28.B 29.C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C 4.ABC 5.ABC 6.ABCDE 7.ACE 8.ACE 9.BDE 10.BC 11.ABCD 12.ABD 13.BCDE 14.ABCDE 15.ABC 16.ABCDE 17.ABCD 18.ABCDE 19.ABC 20.ABCD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四阶段: 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入,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历年真题含答案

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历年真题含答案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011年第21题(多选).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AC)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2016年第5题(单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C)A.群众路线B.独立自主C.实事求是D.改革创新2012年第5题(单选).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D)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2011年第5题(单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017年第5题(单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C)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2012年第21题(多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019年秋季终考试题--毛中特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3959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参考答案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参考答案:要点一: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
(10分)要点二:遵义会议后,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确立和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10 分)要点三: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确定了“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
(10分)要点四: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10分)要点五: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对于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10分)要点六: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此前后,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演说、论著等发表,论述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
(10分)要点七: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次伟大的创举。
(10分)要点八: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
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保证了党沿着正确的路线不断取得胜利。
毛中特1-7套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模拟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七大2.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七大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4.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5.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9.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10.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那两大理论成果()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是()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特殊规律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4.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有()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A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B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C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2.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3. 毛泽东思想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B.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C.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包括()。
A.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学习和理解毛泽东思想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
A. 强调革命实践
B. 关注国际经验
C. 推崇个人追求
D. 忽视人民大众的力量
答案:A. 强调革命实践
2. 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战争”思想强调了以下哪个原则?
A. 武器装备的先进性
B. 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C. 高级指挥的决策能力
D. 军事战略的细致计划
答案:B. 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3.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强调了以下哪个核心思想?
A.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B. 强调统一战线的构建
C. 个体经济的发展
D.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
答案:A.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试题二: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以下哪个案例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斗争
C. 长征
D. 七七事变
答案:B. 井冈山斗争
2. 毛泽东在执政后提出的“大跃进”运动目的是什么?
A. 加强工业化进程
B. 改善农村生产状况
C. 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D. 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D. 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提出的战略战术理论,成为许多其他国家革命战争的借鉴。
以下哪个国家的革命领袖曾表示受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A. 苏联
B. 古巴
C. 波兰
D. 德国
答案:B. 古巴
以上为毛中特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篇一】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3.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4.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1980 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C.在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D.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 年12 月5 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
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
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中特考试题及答案_0

中特考试题及答案中特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5 个)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3、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4、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5、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1/ 3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社会可概括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
一面旗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条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毛中特》中期测试试题(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B )。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C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马列主义D、科学发展观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不断创新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 B )。
A、城市中心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D、农村中心道路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中没有(C )。
A、统一战线B、党的建设C、群众路线D、武装斗争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D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三化一改”C、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一化三改”8、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落后国家能够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9、中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开始的标志是( A )。
A、《论十大关系》的写成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写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0、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历史,其最大的启示是( C )。
A、必须反对主观主义B、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C、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D、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结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1、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处在( D )。
A、社会主义社会阶段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C、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B )。
A、“一化三改”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三化一改”D、“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13、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C、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D、实现共产主义14、( D )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A、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D )。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C )。
A、战争与革命B、冷战与对抗C、和平与发展D、冷战后时代18、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 )。
A、与时俱进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D、求真务实19、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C )。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D )。
A、新民主主义B、资本主义C、共产主义D、社会主义2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 )。
(36、37;15、16;复习到此;2015.6.23)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B )。
A、一化三改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23、中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开始的标志是( D )。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写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论十大关系》的写成2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的探索成果其理论意义在于,( B )。
A、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D、丰富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是( C )。
A、没有实现现代化B、没有实现工业化C、不发达D、没有实现市场化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7、(A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8、“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B )。
A、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
A、邓小平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思想D、中国梦30、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 D )。
A、熟读马克思主义理论B、严格按马克思主义办事C、将经验上升为理论D、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3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C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2、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D )。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对象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领导权不同3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B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4、下列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的是( C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35、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原因在于( D )。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B、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C、搞清楚中国的国情D、如何在落后的中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C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7、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 D )。
A.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38、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的本质是( A )A.解放、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实现共同富裕D.社会主义公有制39、我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最大特点是( C )A.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同时并举B.逐步引导、循序渐进C.和平改造D.和平赎买40、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B )A.对抗性质B.非对抗性质C.一致性D.矛盾性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错)。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错)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劳苦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
(错)6、新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主主义的民主共和国。
(错)7、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一个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共同存在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对)8、导致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失误和偏差的根源是把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当成了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对)9、弄清楚如何在落后的中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原因所在。
(对)10、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只取得了理论成果,没有经验教训。
(错)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错)12、不是任何国家都会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才会经历这一阶段。
(对)1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途径是均贫富,消除两极分化。
(错)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
(对)。
1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错)18、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对)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因而是新民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对)2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化一改”。
(错)2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是落后国家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对)22、中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开始的标志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写成。
(错)2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主线。
(对)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错》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此,“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错)2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同步富裕。
(错)27、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对)28、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错)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错》30、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会束缚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