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诞生记(瓦良格)_百度文库解读
中国首艘航母

-----政治奥特曼小组
目录
• 我国的首艘航母即 将入役 • 关于航空母舰 • 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一、我国的首艘航母即将入役
• 2012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 军副司令员徐洪猛表示,今年有安排航母 入役的计划。
• 中国的首艘航母是在前苏联废旧航母平台 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二、关于航空母舰
胜利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4个月 的艰难远航 ,最终抵达大连港
“瓦良格”号在黑海中受到土政 府拦阻,被迫返回原海港。
中国租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大马力的拖船
• 2005年后,瓦良格舰体涂上中国“海军灰”涂装 ,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中国航母编队想象图
结
语
• 航母舰队的成立将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的 安全,打破美国反华岛链封锁。
意大利
西班牙
3
1
韩国
日本
1
2
世界上最大的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
三、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 1988年11月25日瓦良格号(当时还叫“里 加”号)举行下水仪式,可见当时是多么 隆重和热闹。
•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停工。这张照片 摄于1997年,黑海造船厂码头上一片萧条前苏联称之为“载 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 降落的军舰。中文“航空母舰”一词来自日文 汉字。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 器的大型水面舰艇。
• 航空母舰战斗群
世界上哪些国家拥有航空母舰
国家 美国 英国 法国 俄罗斯 拥有数量 11 3 2 1 国家 印度 巴西 泰国 阿根廷 拥有数量 3 1 1 1
•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决 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 • 2001年12月11日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 2002年2月5日通过马六甲海峡。2月11日晚抵达 新加坡外海,2月12日进入南中国海,2月20日进 入中国领海。 •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抵 达大连港。
“瓦良格”号的前世今生

“瓦良格”号的前世今生2012-09-27 09:22:49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1952年出生在烟台,在潍坊长大,参军来到济南,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广州军区体工队转业后移居香港,他的名字叫徐增平,他的身份是香港创律集团董事局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
1991 年底,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庞大的家业由参与独联体的15个加盟共和国来瓜分。
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命名,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在解体前只完成了70%的工程。
解体后该舰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完成它,俄罗斯又不需要它,也无力提供资金造完。
在费了一番争执和相互推诿后,乌克兰终于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
一开始乌克兰叫价4亿美元,可不久又提价到20亿美元,并承诺造完它。
转眼6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苏联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乌克兰既没有造完它,也无人再去关心它,“瓦良格”号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任凭风吹日晒,直至整个船体锈迹斑斑。
世人的目光再也难以聚焦在它的身上,它好像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1997年10月下旬,得知消息的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
当时乌克兰对购买“瓦良格”号提出了四个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大约3000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还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中国航母历程

中国是大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 二,拥有航母理所当然,只是来得太迟。 航母的诞生让国人喜忧兼并;喜的是 中国即将拥有航母,拥有航母可进入蓝色 海洋;标志着大国形象忧的是中国的第一 艘航母毕竟还是来自乌克兰的“二手”产 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其它先进武器、 飞机、发动机,正在用别国的先进技术进 行复制、借鉴,还不能与美国与西方国家 的航母相媲美。
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首次证实, 目前正在改造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用 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进行 出海航行试验。
瓦良格概况 :
“瓦良格”号长约302米,宽近 70.5米,满载排水量约为6.7万吨,舰载 战斗机、反潜直升机和预警直升机的总数 量应该不会超过50架。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
1983年苏联军方决定建造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 舰“定单106”(1143.6),由当时乌克兰苏维埃 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承建,初名 为“里加”号。
1990年更名为“瓦良格”号。 1985年12月4日开工,1988年11月下水,由 于苏联解体,其后期建造工程被迫中断,并被划 归为乌克兰拥有。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 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买下瓦良格号。
由此,我们 从中国对航母的配置上来 说,属于中型常规动力航母,而且装备远 远不如欧美海军。综合考虑,中国建造航 空母舰的动机已经十分明显。所谓的“中 国威胁论”无疑是无中生有,杞人忧天 。 从对航母的改造和装备及未来的训练 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建造航母的根本目 的并不是为了侵占别国领土,只是为了维 护自身主权。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同时更 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 我们热爱和平,崇尚要
1.中国为何要造航母?
2.中国航母的最新进展。
“瓦良格”开中国航母之路

,■,—▲}★★★★l_}.—}1■卜—I。
‘“瓦良格’’开中国航母之路文/周彪图/除署名外由FPT提供1980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登上了美“突击者”号航母。
这是中国军人首次出现在美军的航空母舰上。
那磅礴的气势,让一身戎装的刘华清也深深地震撼。
或许。
这就是他在随后几十年中一直主张中国建造航母的原因。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军事工程。
建造航母岂是一日一年之功。
21年之后,我们没有等来自主建造的航母,而是只有一副皮囊的“瓦良格”。
但即便如此,它也终将引领中国走入航母时代。
1999年夏天.海边的疗养院里一位老难以平静。
人凝望着一艘“巨舰”缓缓驶过.眼里噙满泪水。
旁边就是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这里在苏联时期曾创造无数辉煌。
老人正是造船厂的厂长马卡罗夫,而缓缓驶过的便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瓦良格”号航母。
事实上,“瓦良格”只建造完成了不到70%,如今它又被拆成空壳卖到澳门,行将成为娱乐设施。
老马的心情自然停工10年其实,早在6年前老马就已经预料到”瓦良格”难以完工的命运。
1993年,俄罗斯总理和海军司令来到黑海造船厂参观.当时“瓦良格”还叫“加里”号。
乌克兰方面要求俄罗斯全价购入这艘尚未完工的航母.但谈判未能成功。
随后,建造工作一直1.航空母舰是一个战斗群。
包括1艘旗舰。
2艘防空巡洋舰,4至6艘防空反潜驱逐舰,1至2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
2.1980年5月。
刘华清(左三)考察了美“突击者”号航母。
3.1990年。
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左侧戴眼镜者)与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元帅参观“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身J副勘2具“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筒。
4.“瓦良格”原结构圈停滞,直到1995年更名“瓦良格”号。
时任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将继续建造“瓦良格”的任务留给了黑海造船r但是,老马_直没有等到乌克兰政府的拨款。
”瓦良格”号见证了苏联的兴衰。
1982年,在美苏争霸漩涡中.苏联做出了建造第三代航母的决定。
中国航母

它与苏联 解体有什 么关系? 为什么停 止所有的 建设工作
因为当时乌克兰
的经济无法支撑 起这么昂贵的 “大家伙”
1998年,澳门公司,
从乌克兰买的瓦良格号
然而,瓦良格号经过艰难的航行去中国。
在土耳其,
被告知不允 许通过的。 在希腊水域 几乎倾覆了 它。
幸运的 是瓦良 格号最 终达到 了大连 造船厂
卡-31
卡-31是在卡-29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舰队舰载无线电侦察
与目标指示直升机, 主要用于为舰队提供防空预警,同 时兼具通讯中继制导功能。其最大起飞重量12.2吨,巡航 速度22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3500米,最大航程600千米。 机上装备有E-801M型平板雷达天线,长6米,宽1米,总 重200千克。雷达平时折叠存放在机身下,当工作时展开 在机身下部,以10秒每周的速度旋转。该雷达可同时探测 识别200个目标,并跟踪40个目标,能搜索跟踪低空、超 低空飞行的小型目标,对战斗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的预 警距离可达120千米,对小型舰艇的预警距离可达200千 米以上,对大型目标的预警距离可达300千米以上。另外, 它还能将其它军舰、飞机和卫星获取的侦察信息数据实时 传输到相应的目的地,从而实现舰队信息共享。
代国 空永没 母中 报防 母远有 的国 告部 舰没航 大是 长 有母 国唯 梁 有、 中一 光 一也 国没 烈 艘不 不有 年 航会 能航 ,
中国航母 梦想
到目前为止, 中国从国外购买了 四艘航空母舰。 其中一个最 著名的是瓦良格号
( 开始建造, 地点在乌 克兰 船厂。
国产FL-3000N先进舰艇防御武器系 统
中国新航母“施琅”号(以前的“瓦良格”号)安
装首批武器。不难看出这种武器就是FL-3000N反 导系统。这种武器与美国的“拉姆”(RAM)反导 弹导弹系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这种武 器系统采用2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精确度较低。 FL-3000N是3年前才推出的,使用的导弹比“拉 姆”系统要小。FL-3000N导弹长2米,最大射程 为9000米(约为高速来袭导弹射程的一半)。该导 弹弹径120毫米,现在采用的制导系统与“拉姆” 类似,但是在飞行过程中不如“拉姆”灵活。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解析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9月25日正式服役,其诞生可谓曲折:前身是前苏联时代的“瓦良格”号,苏联解体后归属乌克兰。
澳门一公司曾想买下它,将其改造成一个包括迪斯科舞厅、旅馆和博彩设备的游乐设施;中间受困土耳其,后历经反复最终于2002年3月3日靠泊大连港。
国际上怎样为航空母舰命名?美军美军航母命名主要包括:一,以美国总统命名;二,以海军将领命名;三,以国内著名政治家命名;四,以著名海军舰艇命名;五,以美国历史大事件发生地命名;六,以美国航空史著名地名或人名命名。
与美国航母命名相比,法国和俄罗斯的命名方式有些含糊,但通常也是以军政名人的姓名为主。
如“戴高乐”号就是以戴高乐总统命名。
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就是以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命名的。
而英国航母命名通常强调灵感,如“常胜”号、“凯旋”号、“胜利”等。
印度航母命名要过三道关卡,首先由印度国防部命名委员会根据印度历史、文化、神话、考古学等特点,拟定几个名字上报,然后由总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最后还是由总统亲自定夺。
如印度的一艘航母使用了抽象属于VICRANT(维克兰特),寓意“彻底击败胆敢我做对的人”,之后更名为“维兰特”号,意思更佳鼓舞人心“只有强者才能称霸海洋”。
中国航母如何命名?瓦良格号为何改名“辽宁”号?海军舰艇的名称是用以确认现役和预备役舰艇在海军编制序列中的位置或功勋荣誉,是为了便于实施指挥、通讯、管理和保障,激发和增强海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它是由海军领导机关按照命名规则分别授予的,常用的舰名有城镇名、人名、水族名、山峰名、河流名、植物名,一个国家的海军通常用同类名称命名同类的舰艇,比如中国海军的驱逐舰使用兰州、海口等城市命名。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名字以改造时它所在的省份来命名。
中国航母命名需依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的具体规则如下: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
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
瓦良格航母尖端技术解读

瓦良格号航母自诞生之日起就“命运坎坷”,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建设工程被迫中止,瓦良格号在黑海度过了孤独的7年,还险些被拆卸变卖,真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味道。
经过多方的努力,瓦良格号终于在2002年3月结束了15200海里一波三折的艰难航程,停靠在了大连港。
多年的修复、改造和续建,瓦良格的面貌焕然一新。
翻修前的“瓦良格号”航母近日,国内几家官方网站登载的瓦良格号航母的照片显示,其改建工程已接近尾声,不仅涂装换成了中国海军舰艇标准的淡灰蓝色,而且其动力系统和雷达系统也安装完毕。
2011年7月1日,军方消息人士透露,由于零部件出了待修复的问题,瓦良格号航母将延后一个月即在8月份进行首次海试。
无论如何,中国将拥有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中国海军将进入航母时代,这无疑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和大众的热议。
航空母舰是目前人类所掌握并使用的体积最大的武器,作为战机起落的海上平台和现代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高新技术的集合体,更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
那么,瓦良格号航母上凝聚了多少新型技术?又与哪些行业息息相关呢?请继续阅读下节。
特种钢材瓦良格号到达大连港之后放置了几年时间,许多人都认为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将会在中国解体。
但有人则认为,不立即对瓦良格进行修复是因为中国钢材的冶炼技术不够先进。
舰船用钢必须能够抵抗海水腐蚀,并在表面涂刷防锈漆,否则由于海水的强烈腐蚀,会大大降低船体的防护能力。
由于中国的军舰用钢性能一般,必须要4年一次进行重新涂漆。
此外,军舰在海面游弋,由于地球磁场作用,舰船行驶几年之后就会被磁化,有磁性的舰船很容易被探测到,因此一般舰船都要在三四年后进行消磁。
而瓦良格号航母所用特种钢材不仅抗腐蚀性能优越,从停工到停靠大连港多年过去,表面状况依然良好,而且抗磁化的性能也十分出众。
想要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修复、续建,就需要同等性能的特种钢材才行,否则使用现有钢材只会降低船体的强度。
目前,全世界最优质的航母特种钢材生产国家为美国和俄罗斯,俄罗斯航母所使用的AK系列特种钢材屈服度可以达到1000兆帕(Mpa)以上,这种钢材可抵御10级以上的风暴,是世界上屈服度最高的特种钢,其设计加入了镍铬和钛金。
中国首艘航母“诞生”记

中国首艘航母“诞生”记作者:海韬梁嘉来源:《人民文摘》2011年第06期2002年3月4日,被拆除一空的“瓦良格”号航母,从黑海的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驶抵遥远的中国大连。
它当时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由澳门一家公司购得,该公司原本打算将它改造成一个娱乐场所,就如目前停靠深圳的“明斯克”航母一般。
至此,“瓦良格”号一直是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
经过漫长地猜测、关注和等待,整修一新的“瓦良格”号即将成为中国海军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这一点似乎再没有人怀疑。
但是,为什么会是“瓦良格”号呢?一艘“二手航母”能否支撑起中国远洋海军的未来?中国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航母发展之路?这些开始成为新的话题。
2011年将成中国“航母元年”?1985年,一艘名为“里加”号的前苏联航空母舰,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建。
那时,谁也不会将这艘航母与中国联系起来。
1990年“里加”号航母被更名为“瓦良格”号。
1993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黑海舰队分割协议,“瓦良格”号划归乌克兰。
1995年,完成68%建造工程的“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海军编制。
1999年,在开建14年、下水11年、停建8年后,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开始了前往中国的艰难之旅。
经过长达两年的谈判,“瓦良格”号于2001年11月1日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
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停靠在此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
此时,“瓦良格”号的命运仍然备受猜测,是被改造成“基辅”号航母那样的海上娱乐设施,还是最终被拆解,或是存在其他用途,众说纷纭。
2002年至2005年间,大批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全面检测。
同时,包括居住舱、工作舱、引擎、发电设备在内的航母内部整修工程也逐步展开。
在解决了航母特种钢材的技术引进问题后,“瓦良格”号于2005年进入干船坞进行舰体维护。
经过一年左右的施工,“瓦良格”号已油漆一新, 舰桥部分也做了防锈处理,甲板完成了初步翻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母诞生记:进入冲刺 2011年将成航母元年
瓦良格号航母改装前后对比(资料图)
可以预见,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调试、航母战斗群作战模式构建,都将成为“瓦良格”号改装完成并服役后的主要任务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海韬、梁嘉文发自北京“尽管已经施工多年,但长期以来,没有人可以确定中国对‘施琅’号的计划。
有人认为这艘航母最终将用于训练第一代中国航母飞行员和水手。
或者并非如此。
真正知道任何有关‘施琅’号计划的人没有说话。
一切都是观
察和猜测。
”
这是去年11月24日美国《每日邮报》的报道,它说的“施琅”号,就是指目前停泊在大连港的“瓦良格”号。
2002年3月4日,被拆除一空的“瓦良格”号航母,从黑海的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驶抵遥远的中国大连。
它当时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由澳门一家公司购得,该公司原本打算将它改造成一个娱乐场所。
就如目前停靠深圳的“明斯克”航母一般。
至此,“瓦良格”号一直是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
随着互联网上流传的未经官方证实的“瓦良格”号改装照片越来越多,外界的猜测变成越来越肯定。
但是,令外界确信的,还是今年4月6日具有官方身份的新华网在首页播出的“瓦良格”号系列照片,尤其是冠以“巨舰即将启航、圆70年中国人航母梦”的标题,对此海外解读为,这是中国曲线宣布航母即将出海的消息。
近日,有媒体试图向外交部发言人证实“瓦良格”号的消
息,但发言人的回答未予肯定,也未予否定。
经过漫长的猜测、关注和等待,整修一新的“瓦良格”号即将成为中国海军拥有的第一艘航
空母舰。
这一点似乎再没有人怀疑。
但是,为什么会是“瓦良格”号呢?一艘“二手航母”能否支撑起中国远洋海军的未来?中国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航母发展之路?这些开始成为新的话题。
2011年将成中国“航母元年”?
“如果拆掉这艘航空母舰就等于是犯罪。
”1997年10月,乌克兰时任总理瓦列里·普斯托沃伊坚科在视察“瓦良格”号出生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时如此说。
1985年,一艘名为“里加”号的前苏联航空母舰,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建。
那时,谁也不会将这艘航母与中国联系起来。
1990年“里加”号航母被更名为“瓦良格”号。
1993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黑海舰队分割协议,“瓦良格”号划归乌克兰。
1995年,完成68%建造工程的“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海军编制。
1999年,在开建14年、下水11年、停建8年后,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开始了前往中国的艰难之旅。
经过长达两年的谈判,“瓦良格”号于2001年11月1日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
11月3日,“瓦良格”号进入爱琴海,并遭遇风暴,搁浅于希腊埃维拉岛浅滩。
12月11日,“瓦良格”号通过非洲好望角。
2002年2月5日,抵达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南海。
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停靠在此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
此时,“瓦良格”号的命运仍然倍受猜测,是被改造成“基辅”号航母那样的海上娱乐设施,还是最终被拆解,或是存在其他用途,众说纷纭。
2002年至2005年间,大批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全面检测。
同时,包括居住舱、工作舱、引擎、发电设备在内的航母内部整修工程也逐步展开。
在解决了航母特种钢材的技术引进问题后,“瓦良格”号于2005年进入干船坞进行舰体维护。
经过一年左右的施工,“瓦良格”号已油漆一新, 舰桥部分也做了防锈处理,甲板完成了初步翻新。
随后的几年,“瓦良格”号的改造工程有条不紊。
军事网站上持续流传的图片显示:不断增加的脚手架、大量的施工人员、神秘的集装箱、中国海军舰艇的蓝灰色涂装。
在相继出现武汉、葫芦岛“航母训练基地”报道后,外界相信“瓦良格”号航母的军事用途已经显露无疑。
2011年,“瓦良格”号工程似乎进入冲刺阶段,大量设备完成栖装,舰岛相控阵雷达预装清晰可见。
有媒体甚至传言,今年“七一”将是“瓦良格”号正式试航的“窗口时间”,2011年将成为中国“航母元年”。
而无论“瓦良格”号何时试航,正是中国才使得这个“海上霸主”重获新生。
这一点,相信会令前苏联当年“瓦良格”号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倍感欣慰。
是否采用“二手货”曾引发分歧
据信,中国公司一共从海外购买了四艘废旧航母。
除了“瓦良格”号外,还有停留在天津的“基辅”号和停放深圳的“明斯克”号,它们都改造成了海上娱乐设施。
另外一艘是从澳大利亚购置的“墨尔本”号。
当中,数“瓦良格”号资质最好,严格说,它不能被称作为“二手航母”,而是一艘未完工下水的航母。
从中国购入“瓦良格”号开始,这艘航母就一直饱受争议。
首先是资金投入问题。
当时以2000万美元,一架四代战机的价格,购回一艘航空母舰,尽管只是空壳,但单纯从价格上讲,还算是一桩好买卖。
但是,将“瓦良格”号重新建成为一艘具有战斗力的航空母舰,绝对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几乎和新建一艘航空母舰一样复杂,而且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
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一艘几乎“报废”状态的苏联时期“二手航母”,还是集中力量研制符合信息化海战要求的新型航母,在这一点上,国内军地有关单位曾存在很大分歧。
瓦良格号航母上安装的与052B驱逐舰类似的“顶板”三坐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资料图)
其次,在购入“瓦良格”号之前,乌克兰方面已经将航母上的电缆、机电等关键设备拆除,甚至有传言,“瓦良格”号的数段重要舱室曾遭到爆破,会严重影响航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即便在加固重建后,航母的抗毁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将大打折扣。
此时,西方媒体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
一方面继续借“瓦良格”号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另一方面则对中国改装“瓦良格”号传递消极态度,试图影响中国国内的决策和舆论。
比如,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创办人平可夫说,中国目前仍复制上世纪70年代苏联设计的“瓦良格”号航母,令人费解,因为这一型号航母的设计缺陷在俄罗斯已经争论了20年,下一代俄罗斯航母将不再采用“瓦良格”的设计方式。
有的西方人士则表示改造航母存在风险,“劝告”中国不要仓促建造航母。
英国赫尔大学“中国军事专家”托马斯·凯恩就认为,仓促上马建造任何规格的航母,都会带来巨大风险,比如无法打造一个为航母提供支援的有效战斗群,无法采购该战斗群所需要的电子装备等。
不过,随着网络上流传“瓦良格”号改装进展的照片越来越多,外界舆论开始偏向猜测“瓦良格”号下水后的用途。
有外国专家认为,“瓦良格”号可能成为中国海军的训练舰艇,用来训练中国舰载机的飞行员。
大国航母路由改装起步
显然,一些外界观察家只是看到了“硬币的一面”。
在费时费力地改装“瓦良格”号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中国海军发展航母力求“又好又稳”的思路。
军事专家认为,可以预见,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调试、航母战斗群作战模式构建,都将成为“瓦良格”号改装完成并服役后的主要任务。
这必将成为中国海军现
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瓦良格”号的整个改装过程能培训和锻炼一批中国未来国产航空母舰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能实现航母特种钢材、超大型军用锅炉、涡轮机、蒸汽机车设备、着陆拦阻装置等航母工程技术的积累。
这些都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瓦良格号航母即将改装完毕。
(资料图)
其实,纵观世界海洋强国发展史,美英两国的航母皆由改装起步。
1912年底,英国海军部下令将老式“竞技神”号轻巡洋舰改建成一艘专门搭载海军飞机的母舰,飞行甲板建在船头,停机甲板建在船尾。
改装完毕的“竞技神”号进行了大量飞行试验,为英国航母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0年,美国海军大型运煤船“朱庇特”号驶入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进行了为期2年的改装,最终成为美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CV 1)。
因此,中国的航母之路由改装“瓦良格”号起步,并非不可取。
军事专家认为,可以肯定,通过大规模改装,“瓦良格”号将成为中国海军不断测试舰上装置、电子系统、武器装备和舰载机的大型试验平台。
而对于航空母舰这一超大型武器综合体而言,不断调试和试验尤为重要。
比如,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就曾出现过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其航母搭载的预警机在甲板起降期时无法顺利转弯,最终“戴高乐”号不得不返厂增加了4米长的飞行甲板。
那么,6万吨左右、采用滑跃式甲板、常规动力的“瓦良格”号,是否会成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目标舰”模型?答案恐怕还要等到“瓦良格”号服役检验后才能最终确定。
不过,有军事专家透露,引进一批——研究一批——成熟一批——制造一批,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军工模式,在中国航母发展进程中无疑将继续再现。
观察人士认为,在舰载机、航母指挥体系、航母配套战斗群、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海军才刚刚起步。
要真正形成航母战斗力,具备近远海综合攻防能力,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航母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如果“瓦良格”号服役,它的未来也将毫无疑问地面临诸多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