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高考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审题指导精选
2018天津高考卷作文“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18天津高考卷作文“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18天津,22,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2018年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材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材料内容由总分结构组成。
先总说“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这“不同”二字至关重要,它领起下面四个方面的分说内容。
分说①“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从“器物”本义的角度来说“器物”本身的价值;分说②“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从“器物”的作用角度来说以匠心精神打造匠心之作从而助人成事;分说③“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从引申义的角度由物及人来说人要有器量和气度;分说④“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从社会热点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肩负荣光,打造“大国重器”,比如研发核心技术,制造高端产品,成就强国梦想。
后面的省略号,还可以派生出关于“器”的更多内涵。
立意方面,考生可从“器”的虚、实两方面意义入手。
可以写实物的“器”,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与道之辨;可以写个人的器量、才识、气度,探究“器”在才德风范方面的含义;可以写作为工具的“器”,探讨利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还可以写大国重器,体悟“器”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作文可以说理、议论,也可以记叙、描写、抒情。
题目给了考生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我们决不能信马由缰,而应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位同学在本班墙报提到,课本里的有些内容是存在问题的。
比如《劝说》中说“蟹六跪而二螯”,而实际上,正常蟹有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足来掘洞、防御和进攻,叫做螯足;还有四对足是用来步行或划水的,叫做步足。
说“六跪”不对,应该说“八跪”。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里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古今其他诗歌中也往往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忠贞厮守。
但研究发现,鸳鸯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位同学发问道: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他的发问作出回应。
要求:800字以上,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考生对材料中那位同学的发文作出回应,这是写作任务的核心。
那么,那位同学的问的是什么问题呢?“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首先,我们必须搞清问题的对象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这个修饰成分。
有不少同学看了一遍题目提笔就写出“对于经典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作文任务要求,是偏离题意的。
在弄清楚了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仅仅是回答如何对待“不科学的内容”这个问题,那么很简单:既然不科学,那我们就更正它,让它成为科学的内容不就可以了吗?然而,这个问题的对象还有一个修饰成分,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这个关键性的限定条件。
那么,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限定条件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思考“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对我们人类的价值意义,从而明确立意的方向。
显然,人们阅读经典文章,认可习惯认知和说法,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价值,而这个价值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客观世界,另一个层次是针对主观世界。
高考作文:2018年高考模拟作文“传统与现实”标杆文

高考作文:2018年高考模拟作文传统与现实标杆文2018届东城区一模考试议论文标杆文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不少于700字。
在《古渡口,古河州》一文中,盛唐和西域的历史借古渡口、古河州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传统得以承继和延。
请以传统与现实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一类上】传统与现实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冲洗下所保留下来的文化结晶,现实则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而当这两者相遇时,却能相互促进,交相辉映。
传统丰富了现实的精神内涵,在快速发展的今日,人们常觉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贫瘠,碎片化知识无法填补的心灵空洞需要传统的滋润。
临津渡口承载着盛唐与西域的历史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亲切的气味与心头的牵挂。
杭州的西湖也是这样一个例子,西湖是中国古代文人所热爱的美景抒情之地,历代文人面对着那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无不有所动容,吟诵了数不尽的优秀诗篇,再加之雷峰夕照和三潭印月的历史文化内涵,使生活在杭州的人们得以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喘息之所与精神慰藉。
可以说,正是西湖的丰富传统而使杭州更加富有魅力,吸引了中外无数游客。
现实有利于对传统的保护与继承。
传统只有为人所见,为人所记才能不停地延续,而现实则可以使其成为可能。
临津渡口与现代人生活的融合使人们牢记盛唐与西域的文化,也使得渡口得以保护,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文物馆藏量数不胜数,而许多文物都年久失修或在历史的更迭中变得残败不堪。
故宫的文化修缮人员巧妙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修缮,同时还保留了传统技艺,使文物恢复原貌。
例如故宫漆器组人员,利用电子扫描出文物的漆层层数、厚度、颜色等信息,以此更好地恢复。
现实中的科技手段与物质文明保护了文物,更保护了文物所承载的传统,更使其得以与大众见面,被人民所与热爱。
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与融合使这两者都能得以发展,现实的内涵源于传统,而传统的延续又得益于现实,这二者不可分离。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 个人理想与社会 (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个人理想与社会(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本道作文题仿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作文试题而命制。
两道题在材料语构成上相似,要求语更是一字不差。
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作文试题中的三则材料在时间上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体吻合,按照时间先后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三则材料的关系是顺承发展,逐渐深入。
而本道作文题的三则材料有时间的先后顺序,也有逻辑关系,大体是由大到小,由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
多材料作文的审题,有以下两个步骤:一、逐则提炼第一则材料的关键词“金瓯已缺”,比喻疆土(国土)残损不全;“为国牺牲”,为了国家甘愿牺牲个人生命,体现革命家的担当。
核心意思是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结合。
可以提炼升华为国家认同、为国奉献、不计个人生死荣辱等。
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毕生的追求”,即理想;“所有人远离饥饿”,是理想的内容,体现科学家的担当。
核心意思是个人理想与人们的生存需求相结合。
可以提炼升华为社会担当、关心国计民生、大爱无疆等。
第三则材料的关键词“最亲近的人”“开心、健康快乐”,关注的主体对象是家人、身边的人,体现的是和平时代里人们对家人的爱与担当。
核心意思是个人理想与家庭需求相结合。
可以提炼升华为建设小家与关心国家的辩证关系等。
二、综合概括一个作文题有若干则材料,无论其题材多广,跨度多大,它一定有主线、有核心意思。
审题的关键是理出主线,挖出核心。
本道题目的主线是时间线索,三则材料的主人公分布在不同的时代,顺应不同时代的需求,核心意思是奉献、大爱、责任、担当、追求、使命等。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作文题汇总分析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作文题汇总分析(2018.4)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玉强——摘自《语文月刊》一、任务驱动作文:1、山东潍坊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月15日起,琼州海峡出现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导致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海高峰期滞车辆一度超过2万辆,排队长达20公里。
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市民、热心企业、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为返程蔽客的服务与保障之中。
2017年,上海市提出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某春节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息,并鼓励游客拍照发至朋友圈,让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
某护理院为了鼓励病人儿女多来探望老人,推出“奖孝全”—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得200元现金抵用券“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论语·先进》)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海口,以人民为中心,急百姓之所急;责任担当;上海市,提前规划,责任担当;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百姓提供休憩、有温度的公园。
“寻亲”门票,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关心他人,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援手相助;有温度的门票。
某护理院,有温度的孝敬提示,呵护老人,美丽境界,和谐世界,老幼共乐;和谐你我,弘扬正能量。
风乎舞零,咏而归,美丽境界,和谐世界,自由天成。
关键是把相同、相通的事件联系起来;最重要是确定自己的观点。
2、广东: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
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2018年全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精选【三篇】

【文档名称】 2018年全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精选【三篇】【文档格式】 Word版【文档字数】 3358字【文档下载】【文档预览】 2018年全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精选【三篇】全文预览【导语】梦成就现实,下一刻更好。
命运任飞翔,智慧更高远。
鲤鱼跃龙门,梦想成真时。
马到成功日,飞得更高远。
旗开得胜日,心想事成时。
下面第一时间整理出2018年全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精选【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器”,皿也。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指的是器具,它代表着包容;从其它引申义上面来看,它指的是人才、度量,彰显才识气度,肩负国之荣光。
考生可以通过“器”的这几个特点含义,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其实老师觉得,这道题是比较偏向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其实大家比较好联想构思,从包容这一层含义来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何尝不是一种“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何尝不是一种“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又何尝不是一种“器”;从人才、度量这一方面来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一种“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一种“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亦是一种“器”。
所以大家要打开思路,善于联想和想象,不局限于“器”的表象,深度思考“器”的内涵,可说理、可言情、可记叙、可议论......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2018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世纪宝宝”请你与中国的新时代同追梦圆梦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广东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的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编年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可以参加高考这一段,择要标注的重要事件有大地震、体育盛会、航天航空与教育、农村建设、络普及与用户规模等,呈现“世纪宝宝”成长于新世纪中国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随后还有代表中国梦内容的时间标注,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8广州高考一模作文范文:甲古文?甲骨文

2018广州高考一模作文范文:甲古文?甲骨文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广州高考一模作文范文:甲古文?甲骨文,更多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广州高考一模作文范文:甲古文?甲骨文它实现了包装升级,华丽的外表和充实的内在水乳相交般融合在一起。
别再说你看不懂、读不懂它了——它不是甲古文,而是甲骨文。
它是艺术的标榜,接受科学的洗礼,摇身一变,成了时尚。
过去,面对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面对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佳作,我们怀着好奇而敬畏的心,远望而无法触及,这些文字仿佛披在古时象征的帛纱之下,朦胧而模糊,只得来现世人偶尔地驻足,艺术还是艺术,却失了灵魂。
而今,那层帛纱渐渐被掀开,我们看到了颇具活力与时尚美感的象形文字。
美院教授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甲骨文活化,逗趣而俏皮的甲骨文像在述说着一个个深远的历史故事,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它努力迎合现代人的时尚观念,不再被“古”的历史渊源所束缚,它愉快地在时尚专区进行表演,还获得了世界级奖杯。
艺术还是艺术,但是有科学为之注入鲜活的血液,甲骨文不再顶着“甲古文”的身份而存活下去,它应被时尚提名。
时尚并不属于新时代令人疯狂追捧的奢侈品,令人坠入万丈深渊的物质生活。
甲骨文受到科技手段的帮扶,经得起年月的考验,它代表着中华传统艺术的生生不息,它的茁壮成长总比LV手袋买了又换、奔驰宝马炫耀家财、奢侈衣服堆成垃圾要来得更切实际。
所以说,在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的浸染下的传统艺术,已经渐渐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褪去了枯燥腐朽,不再古板木纳,它需要我们去改造、去欣赏。
甲骨文不再是甲古文,传统的艺术不再拘于“传统”,它们是可读的。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守护者,要保护和传承好中国的传统艺术,莫过于发扬创新精神,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精神,让它们也能走在时尚的前沿,让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成为我们当之无愧的骄傲!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土,而就万仞之深。
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用心,我相信,科学之艺术会永久地印刻在时尚专栏内。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限制性1.“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既是对话题“被需要”的解说和引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
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3.“不仅”“也”揭示了“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关系。
两者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4.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二、开放性1.文体的开放性。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2.选材的开放性。
“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解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被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从自我中心走向服务他人。
上海的高考命题,关注了当下人们精神层面所产生的问题与价值观层面的树立。
由通常的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关注内心。
众所周知,关注自身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渴望被他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这才是潜在的力量,人性之光辉!写作本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被需要”含意: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怎样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因为,“渴望被需要”的欲望也不是人人相同的。
“怀才不遇”者们的需要欲望永远比“无所事事的自我满足”者们强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分)2013年《人民日报》以一篇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表达了对当代青年人“早衰”的担忧,批评年轻人“先是怀旧”,“再是叹老”,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这些亮相的代表中,接近半数的青春面孔尤其令人关注。
有承载中国飞天梦想的景海鹏,有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家争得荣誉的吴敏霞,有被誉为“中国克隆技术的第一发明人”的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杜玉涛,有驾驶先进战机翱翔蓝天担负保家卫国重任的女飞行员刘文力,有扎根基层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做出贡献的祁剧演员肖笑波……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大政治论断则让大家见到了新时代青年正在承载起的被寄予期望的重大担当。
是哪些因素让青年一代快速成长?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认识和感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
考生可以阅读分析材料,结合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来审题立意。
主要是论述对当前青年一代特征的认识和看法。
新时代的新青年有着以下特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活力、敢拼搏、敢为先、能创造、能笃行……而促使他们不断快速成长的不只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还有外界的关注和平台搭建,如国家民族的期望、社会的关注和包容、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的创业创新舞台等。
考生应该写出这些因素与新青年特征的关系,不能单独写这些话题,不然容易流于套作。
2.【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小刘是一名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他在老家进行贫困生建档立卡登记后,按照规定可申请6000元助学金生活补助,他准备从中拿出3000元购买一台电脑,用于专业课学习。
但在审批时,学校却以“能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为由,不给他发补助款。
而学校依据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为2007年制定,至今已经有10年的时间。
你怎么看待学校的做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①政策的执行要与时俱进;②贫困生认定工作既要制定硬杠杠,也要软倾斜;③凡事“一刀切”是懒政思维,应该摒弃。
【解析】①学校的依据已经是10年前的文件,这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笔记本电脑早已从“高档”物品,成为“经济适用”物品。
再拿是否拥有笔记本电脑作为贫困生认定的硬杠杠,确实有点不合时宜。
②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而其中的难中之难就在于,贫困线上下浮动同学的认定。
所以要灵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3.【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第二次考试12月】①“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②“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③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④“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立意参考:(1)谈对“利”的思考;(2)谈对“义”的思考;(3)对“义”与“利”,二者皆谈。
不论从哪个方面谈思考,都应辩证的分析问题,不能绝对的谈“利”忘“义”,也不能只是讲“义”而忘记利益。
4.【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调研】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来源:学|科|网]①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尼采)②人从枝上折下花来,供在瓶里,到了结果的时候,却对着空枝叹息。
(冰心)③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冯巩)④命运不能选择,但你可以在你这俗人道路上做得稍微好一点,认真一点,这不就行了。
(靳尚谊)⑤生活总会有点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
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改变。
(电影《疯狂动物城》)富有哲理的句子总是会点燃内心的某些火花。
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五则材料,都充满哲理。
或劝人奋进,或启发人们面向阳光,都发人深省。
第①则材料可以喻指人们的心态和根基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②则材料的道理和第①则材料的辩证关系。
第④则材料旨在说明客观的命运与主观努力的关系。
第⑤则材料的道理与第④则材料的道理接近,强调以主观努力去弥补生活中的不如意。
题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可有以下组合方式:①②两则可以合为一组,警示人们必须要有深厚的生命根基,否则无法结出生命之果;④⑤两则可以合为一组,强调主观努力的能动作用,以弥补客观现实给我们造成的生活缺陷;第③则可以试着与①②两则组合或与④⑤两则组合,但必须能自圆其说,不能生拼硬凑。
在引用名言时要与上下文水乳交融,不能生硬插入。
5.【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和。
(孔子)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③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李白)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张载)⑤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
(费孝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近日,新密市一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
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3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
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感动。
他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这位名叫陈奕帆的学生,将钱还给对方并决定资助其读书。
以上事情,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本文可以写成任务驱动作文一一就事论事;也可以写成新材料作文。
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述的是陈奕凡不慎撞坏宝马车后,留道歉信和仅有的311元现金。
后半部分叙述车主薛战民发现道歉信和钱后深受感动,将钱退还陈奕凡并决定资助他上学。
写作此文,可以从陈奕凡角度立意,亦可从薛战民角度立意。
陈奕凡不慎撞坏宝马车,他没有逃,而是留道歉信和身上仅有的311元钱作为补偿。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如此立意:担责意识、诚信、正能量、高尚的品德、穷有信等。
车主面对被撞坏的宝马车和道歉信,没有动怒,而是感动,宽容了陈奕凡的过错,并决定资助其上学。
人的一生中,最大的炫耀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精明,更不是你的手段,而是一种简单的理解和体谅。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如此立意:正能量、宽容、富且仁、理解、体谅、对诚信的激励等。
当然,也可以从“褒奖诚信,也要适可而止”这个角度立意。
陈奕凡的诚信固然是诚信的好榜样,薛战民的行为的确让人叫好,但是褒奖诚信要有度,否则会给人一种“讲诚信必有好报”的错觉,考生可以从这个层面展开讨论。
立意提示:(1)诚信;(2)宽容;(3)富且仁;(4)精神与物质。
7.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巡防队员在商场门口巡逻,看到两名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其中一名女子手机露出裤后兜三分之一。
巡防员喊住两名女子说,商场人多,要注意防范。
两名女子听到了劝告,却不屑地向巡防员翻了一下白眼,就继续往前走:“臭流氓,看人家屁股,真是多管闲事,我想装哪儿就装哪儿,还真当自己是警察了。
”巡防员听后无语。
不久,两名女子急匆匆地找到巡防员,其中一名女子哭着说:“我的手机丢了,求求你们帮我找找,这是我攒了两个月的工资刚买的手机,真是后悔没听你们的话。
”巡防员一边安慰女子,一边把手机借给她拔打报警电话。
记者报道此事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争议。
有人责骂女子不识好歹,有人安慰巡防员,有人认为提高防范意识需要常抓不懈,有人说提高文明素养刻不容缓……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待人和善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忘不了的,是老师的教悔;“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心啊。
”犹如一颗永不流失的鹅卵石躺在我记忆的海滩中。
见到盲人叔叔在马路上摸索着走,我会友好地说:“叔叔,我来扶你,你小心点。
”见到同学没带雨伞而困在教室,我会和气的地说:“咱们共用一把雨伞吧!”见到同学不小心碰掉了我的文具盒而面色款色的脸,我会抢先说:“没关系,我来捡。
”我也碰到过许多像我一样和善的人们,比如我的父母,他们辛勤而又无悔地教导我,犹如培养一棵稚嫩的小树苗。
我也碰到过那些热心的人们,他们总是把我们称作小朋友。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甘当大伞,抵挡风雨;在我们苦闷时,会耐心地开导我们;在我们心灰意冷时,他们扬起我们自信的风帆,教导我们要勇于面对人生中的难题,生活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待人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点春雨,滋润着荒凉的草地;待人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待人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天,是一朵馨香的花朵,给自己快乐,给人们幸福。
我们渴望和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盼望待人和善,只要人人抱着和平友好的心态,我们才有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盼望待人和善,我们远离勾心斗角,我们需要真诚,需要善良,需要一个鸟语花香的和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以亊件为材料的作文题。
在审题立意时,抓住事件中的人物去选择角度,阐明自己的立场。
立意角度主要看考生着眼于何种层面。
其―:从女子这一方面着眼,出行逛街提高安全意识,待人应当礼貌文明,等等。
其二:从巡防队员这--方面着眼,被误解也要坚持做好工作,对他人善意的帮助终会受到理解和肯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