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学霸课堂笔记】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蝴蝶的家 必考知识点名师汇编(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讲义第八课蝴蝶的家躲避—躲藏喧嚷—喧闹难为—为难轻盈—轻快柔弱—脆弱猛烈—强烈湿漉漉-湿淋淋躲避—暴露密集—稀疏猛烈—微弱喧嚷—寂静轻盈—笨重柔弱—强壮鲜艳—暗淡黑压压—白茫茫(低沉)的天(密集)的雨点(银色)的雨幕(斑斓)的彩粉(猛烈)的风雨(下雨)的时候ABB 式词语:黑压压湿漉漉明晃晃齐刷刷血淋淋暖洋洋臭烘烘气鼓鼓含“蝶”字的四字词语:庄周梦蝶蝶粉蜂黄蝶使蜂媒招蜂引蝶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
著名作家。
曾任山东省文艺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哭女翻身记》《枯树开花》《山乡女儿》等。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品,讲述“我”为雨中的蝴蝶深感担忧,不断找寻蝴蝶的家而最终无果。
文章篇幅短小,行文简洁,极富童真童趣,同时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写法探究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的设问手法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或结论,自问自答。
本文第3、4自然段都是用设问引出自己的猜想。
作者在述说“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时,用一遍遍的设问引出自己的猜想,表达出浓浓的关爱之情。
1.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世界笼罩在狂烈的风雨之中的景象,也使人感到这样的雷雨天气似乎在有意为难蝴蝶。
2.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赏析】“着急”体现了“我”对蝴蝶的关心,由比可以看出“我”对蝴蝶的喜爱之情。
3.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赏析】“轻盈”体现了蝴蝶的体态,用词生动、准确;这句话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蝴蝶的柔美,再次体现了作者对蝴蝶的怜惜之情。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字词。
1.风雨中,她huǎn huǎn()地朝我走来,为我chēng qǐ()了雨伞。
2.河水是大地的xuè yè(),zī()润了辽阔的土地,让花草树木长得mào shèng()二、选字组词。
1.劈避壁僻偏()()开墙()逃()2.竭揭喝渴()力口()()水()发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近义词:()-()反义词:()-()()-()()-()()-()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这句话是把比作,它们的共同点是。
请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太阳:太阳,像个。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的动作可以用成语形容,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盘古的形象。
3.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意味着,“精疲力竭”的意思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盘古的精神。
(2)仿照画“的部分,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用上加点的字再写一句话。
夜深了,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安静得.五、根据课文内容排列句子。
()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六、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盘古倒.(dǎo dào)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lōng lóng)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zhī zī)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xuè xiě)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少年闰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ɡ zhònɡ chú fánɡ cì weitáo cuàn línɡ lì hài xiū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供.品(ɡònɡɡōnɡ) 仿佛.(fúfó)五行.(hánɡxínɡ) 畜.生(chùxù)明晃.晃(huǎnɡhuànɡ) 正.月(zhēnɡzhènɡ)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填空。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这句话中的“素不知道”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如许”可以换成“__________”。
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1.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是( )。
A.话题转变B.补充说明C.声音延长2.这句话中的“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说明了“我”对许多事物不认识,表达了“我”对外面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
六、(一)课内阅读。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题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作业及答案1. 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fù zé() shǒu yì() fú wù() xìng zi()kuā jiǎng() zhēng qǔ() juǎn qǐ() jiāo huò()chèn shān() tí qián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的衣服被门缝.(féng fèng)上的钉子划破了,妈妈给我缝.(féng fèng)好了。
(2)承.认(chén chéng)袖.子(xiù xìu)泄.气(xiē xiè)(3)顾客夹.(jiā jiá)起准备做夹.(jiā jiá)袄的布料,扭头就走。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这样会坏了我的名声,()我不会让您穿上这样难看的衣裳。
(2)您肯定会()拿到衣服()穿在身上,不是吗?(3)()把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我()能提前穿上合时的新衣服了。
(4)可是您()在秋天、夏天()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会笑话您的。
4.裁缝的性子慢和顾客的性子急体现在哪里?填写下表。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1)加点词语体现了顾客__________的特点。
(2)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①__________,树枝被折断了。
(形容树枝折断)②火车__________飞驰而过。
(形容火车跑得快)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顾客泄气了。
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①顾客感动极了那太谢谢啦您真的不用接袖子②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1.春节期间,爸爸并不是维一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
()2.马小虎竞然在校园语文知识竟赛中获得了冠军,大家都感到吃惊极了。
()()二、根据读音写出同音字,组成词语。
róng:光()兵()()合zhū:珍()野()()位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取之,信然..。
()A.相信是这样。
B.的确如此。
C.不相信是这样。
2.诸儿竞走..取之。
()A.争着跑过去。
B.争着走过去。
C.竟然跑过去。
四、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
A.曾经B.品尝C.尝试(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
A.唯一B.只有C.只是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题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zǔɡuó huí yì bǐsàilán tiān kàn wànɡ zhāi xià二、拼一拼,连一连。
三、照样子,写一写。
例:(赏)明月()夕阳()星星例:(挖)野菜()蘑菇()野果四、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且()()()()匋()()()()五、选一选,填一填。
啊吗呢1.这么好的泥塘,为什么要卖掉()?2.孩子们也在这里逮蝈蝈()?3.这是多大的摇篮()!六、课内阅读。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1.选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哪些?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2.下面哪项活动不是孩子们做的?在括号中打“×”。
A.逮绿蝈蝈()B.捉红蜻蜓()C.逗小松鼠()D.采牡丹花()参考答案一、祖国回忆比赛蓝天看望摘下二、三、看数采摘四、姐姐妹祖祖国掏掏出淘淘气五、1.呢 2.吗 3.啊六、1.逗采捉逮 2. D.(×)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shì jiè1.当fǎn fù chénɡɡōnɡ2.他不停地去做,希望会有的一天。
ji ǎn d ān3.生活就是这么 。
二、在下列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序x ǜ( )xù( ) 譬pì( )bì( ) 糙c āo ( )ch āo ( ) 敏n ǐn ( )m ǐn ( )三、反义词,手拉手。
四、比一比,组词语。
⎩⎪⎨⎪⎧世( )式( )⎩⎪⎨⎪⎧友( )反( ) ⎩⎪⎨⎪⎧间( )简( )⎩⎪⎨⎪⎧由( )田( ) 五、课内阅读。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
雨从云里( )下,( )进泥土里;人( )开眼睛,就可以( )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含四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牛和鹅》课后作业及答案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wán qiáng() gài kuò() shuāi dǎo()shèn zhì() rèn píng()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瓶.子(píng)B.捶.背(chuí)C.胳膊.(bo)D.拳.头(qu án)3.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伸展胳膊扇动翅膀B.顽皮的孩子结实的汉子C.咬住衣襟伸长脖子D.远远地想着飞快地跑着4.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以下批注是针对文中哪些地方呢?选一选。
(1)第1自然段:牛真的不怕人吗?()(2)第4自然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牛和对鹅的态度的不同。
()(3)第6自然段:作者把从逃跑到被鹅咬住后呼救的过程写得很真实。
()(4)第14自然段:“我”记住金奎叔的话,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了。
()A.有启发的地方B.写得好的地方C.有疑问的地方5.用作批注的方法品读句子。
批注也叫评点批注。
“点”就是圈点,即对文章精彩的地方加上圈点。
“评”就是评论,即对作品的思想或艺术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批注”即加批语和注解,指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
(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①用圈点的方法圈出第一句中能体现“我们”害怕的词语。
②用评论的方法写出读这两句话的感想。
③用联想的方法写批注:用一句话描写你亲身经历的“害怕”时刻。
(2)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这点”指的是什么?)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这句话只是告诉我们具体对付鹅的方法吗?)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①句中的批注写出了批注人的疑问,我能联系上下文回答这两个疑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少年闰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下面的文段,看拼音,写字词。
闰土是个líng lì()的孩子,他懂很多很多的东西。
冬天,他在雪地里捕鸟;夏天,他就到西瓜地里管cì wei()、猹……他还说猹这种小畜生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你用胡叉一刺它,它反而会从kuà()下逃cuàn()了……二、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妹妹总是赖在妈妈怀里撒.()娇。
2.闰土教我在雪地里撒.()谷捕鸟。
3.看着闰土送给我的礼物,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带着银项圈的少年……4.闰土的父亲非常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一句中,“素”是_____的意思,含有“素”字的这种意思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中“一望无际”的意思是,我还会用这个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一望无际”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换个关联词语来表达,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挂着圆月。
(把句子写具体,至少增加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A.经历,体验B.辨别滋味C.曾经2.诸儿竞走..取之()A.体育比赛的一个径赛项目B.争着跑过去C.比赛走路3.唯.戎不动()A.表示答应的词B.只是C.只有4.信.然()A.的确,确实B.相信C.信用5.取之.()人问之.()A.指树上的李子B.指王戎C.去,往二、看拼音写汉字,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王róng()七岁,cháng()与zhū()小儿游。
看.(kàn k ān)道边李树多子折(shé zhé)枝,zhū()儿jìng()走取之,wéi ()róng()不动。
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面对道边李子树多子折枝,王戎与其他孩子分别是怎么做的?王戎:别人问王戎为什么这么做,王戎的回答是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2.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我觉得王戎是个________的孩子,我还知道一些像王戎一样的孩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期郑国。
(2)欲:将要,想要。
(3)度:衡量,测量。
(4)坐:同“座”,座位。
(5)至之市:到了集市上。
(6)操:携带。
(7)及:等到。
(8)罢:散了。
(9)遂:于是。
(10)宁:宁可.(11)无:不。
(12)自信:相信自己。
1.结合注释,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
2.故事中讲了_________买鞋的事情,他事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去集市买鞋,但是,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 。
3.这个买鞋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举例说一说。
4.想象别人劝他时,他和别人说话的样子,发挥你的想象,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5.讲故事要详略得当,文中把下面哪件事写得最简单?()A.买鞋B.测量自己的脚C.别人劝说五、趣味文言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和《郑人买履》都是用文言文讲小故事,很有趣。
请你给大家推荐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并简单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标题:故事内容:参考答案一、1.C 2.B 3.C 4.A 5.A B二、戎尝诸 kàn zhé诸竞唯戎三、1.不动竞走取之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如果李子是甜的,肯定早就被摘光了2.示例:聪明司马光、曹植3.示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儿一起游玩。
他们看到道路旁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弯了树枝,许多小孩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说:“李子树种在道路旁边而上面有很多果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别人摘下来尝了一下,的确如此。
四、1.(1)返回家里拿尺码。
等到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子。
(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
2.郑人量好脚的尺码把尺码忘在家里了又返回家里拿尺码回来的时候集市散了,他没买到鞋子3.略4.示例:他紧紧握着手里的尺码,因为没能买到鞋子而一脸懊恼,却又对别人说的话不以为然。
他皱了皱眉头,心里暗暗想着:明天要赶早来买,千万不能再忘记带尺码了。
5.B五、示例:滥竽充数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是他假装自己会吹竽,混入乐手中为齐宣王吹竽,享受跟其他乐手一样的待遇。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
齐湣王也喜欢听人吹竽,但他喜欢让乐手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闹:A.喧哗;不安静 1.这里的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B.干;弄;搞 2.跟你闹.着玩儿,请别介意啊!()C.开玩笑;逗 3.我们一定要把问题闹.清楚,不能冤枉人。
()D.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 4.这里闹.得很,没法儿看书,换个地方吧!()二、看拼音,写字词。
1.老大爷说:“都是河神qǔ()xí fu()给闹的。
”2.魏国的国君pài()西门bào()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
3.官绅yìng bī()着老百姓出钱。
4.今年发大水,田地全yān()了,庄稼fú()在水面上。
三、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人烟()()()心()胆田地()()()如()色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敌人被我军吓得丢了魂,出来巡逻总是的。
(2)这里连年灾害,寸草不生,。
2.画横线的词语是表现的词语,请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从此,还有谁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的事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老百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
(改为“被”字句)3.庄稼得到了灌溉。
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从“麻烦你去催一催”中可以体会到。
2.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西门豹这样夸河神的目的是。
3.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六、回忆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A.找了一位老大爷了解情况。
B.西门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C.不动声色,想好妙计。
D.成功破除迷信。
E.兴修水利,造福于民。
F.惩治巫婆,投进漳河。
G.惩治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H.巧用办法,救下姑娘。
2.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A.讲究策略B.足智多谋C.敬畏河神D.勇敢无畏3.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A.乔装打扮B.安排周密C.细心调查D.假戏真做七、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哪里可以看出姑娘是被强迫当新娘的?请用“”画出来。
3.对文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西门豹相信河神会娶媳妇,但是又想救这个姑娘,所以用这个借口拖延时间。
B.西门豹认为这个姑娘不漂亮,所以为河神选一个漂亮的送去。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以“这个姑娘不漂亮”为借口,救下姑娘,既可以惩治巫婆,为民除害,同时又教育了百姓,破除了迷信。
4.文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八、课外活动。
根据课后阅读链接,设计剧本并表演此剧。
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A二、1.娶媳妇 2.派豹 3.硬逼 4.淹浮三、稀少提吊荒芜面土1.(1)提心吊胆(2)人烟稀少2.人物心情示例:不知所措心急如焚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四、1.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的事。
2.漳河的水被老百姓引到田里。
3庄稼因为得到了灌溉,所以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五、1.西门豹没有直接戳穿坏人设的骗局,而是用既幽默又客气的话语,轻松地惩治了坏人2.故意表现出相信河神很灵,避免打草惊蛇3.官绅们知道西门豹已经识破了骗局,内心非常害怕六、1.B A C H F G D E2.ABD3.BCD七、1.:“,,。
,,。
”2.女孩满脸泪水3.C4.示例:西门豹巧施妙计,救下姑娘,惩治了巫婆。
八、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故事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阅读《纪昌学射》片段,完成练习。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1.读画“”的句子,把表示纪昌动作的字用“○”圈出来。
从这些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请把文中表现纪昌本领练得相当到家的句子用“”画出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相当到家”的意思的。
3.学习了《纪昌学射》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二、阅读《扁鹊治病》片段,完成练习。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蔡桓侯,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病在皮肤上,用热敷.(fú f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jí jì)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í 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词句。
3.简单说一说扁鹊“掉头跑了”的原因。
4.《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是。
如果能够穿越时空,面对蔡桓侯,你想对他说:。
三、课外积累。
《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都是寓言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被称作寓言故事?查阅资料,写一写你的理解,再写出三则寓言故事的名字。
参考答案一、1.躺睁盯示例:纪昌练眼力时非常刻苦专注。
2.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示例: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必须从打基础开始,下一番苦功夫。
二、1.fū jí suǐ2.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不久3.示例: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就知道蔡桓侯的病已经无法医治,他害怕被责罚,所以掉头跑了。
4.示例:正视错误,及时改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定要相信扁鹊的话,有病尽早医治,不然可就来不及了三、略示例:刻舟求剑画蛇添足自相矛盾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选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字。
(具俱)体(伐阀)门(受授)理(建键)立(专砖)头(冈纲)领(宗综)合(普谱)通观察括号中两个字的特点,写出同类的字:()—()()—()2.把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用“”画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