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摘要】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从术后患肢水肿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方法、运动和饮食对肢体水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合理的护理和预防肢体水肿非常重要,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综合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帮助是不可忽视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加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肢体水肿、预防、护理、运动、饮食、合理护理、痛苦减少、综合治疗1. 引言1.1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重要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乳腺癌手术后患肢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肢体水肿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导致手臂或胸部肿胀,使得患者在穿衣服时感到不适。

肢体水肿还会导致患者肌肉和关节的僵硬和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工作。

最重要的是,如果肢体水肿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护理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对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采取正确的措施和进行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1.2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危害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患肢水肿会导致患者肢体肿胀、沉重,影响正常的活动和生活,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

肢体水肿还可能引起皮肤变硬、发红、发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心理健康。

肢体水肿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疼痛感和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甚至加重患者的身体疲劳和虚弱感。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危害不容忽视,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术后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减轻和缓解肢体水肿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困扰。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术后患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和困扰。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措施1.手术前恰当准备手术前应对运动系统进行护理和准备,保证肢体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防止因肌肉衰弱导致水肿的产生。

另外,术前可以进行理疗或按摩,增加乳腺癌术后患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出,预防水肿发生。

2.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手术后应尽快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可以改善术后患肢的淋巴液循环和代谢,减少水肿的发生。

适当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术后患肢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促进肌肉蠕动,促进淋巴液流动,预防手术后患肢水肿。

3.穿戴弹力袜术后患肢的弹性袜可以起到预防水肿的作用。

穿弹性袜可以压缩术后患肢,促进淋巴液的正常流动和排出,减轻患者术后水肿的程度。

弹性袜可以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配合穿戴,提高穿戴效果。

4.饮食清淡术后患者应该食用清淡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品。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轻肝脏和肾脏负荷,帮助淋巴液正常代谢和排出,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

5.合理使用药物术后患者应该合理使用药物。

例如,可以使用利尿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增强尿液排泄和减少组织肿胀。

但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

二、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卫生术后患者应该保持患肢卫生,避免受伤和感染。

洗澡时应该避免将水喷向术后患肢,以免制造局部的压力和伤害。

同时,术后患者应该多进行温水泡脚,通过温热水的按摩作用促进淋巴液流动,减轻患肢的水肿。

2.保证休息术后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在休息时需要注意,应该避免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以降低静脉回流阻力,减轻水肿的程度。

3.适当活动术后患者应该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不动。

可以在床上进行柔软健身操、手臂上举等活动,减少术后患肢的水肿。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术后乳腺癌患者出现肢体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水肿一方面会对患者造成不适,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

对于术后乳腺癌患者,预防和护理肢体水肿显得十分重要。

一、预防措施:1.术后的早期活动: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术后水肿的发生。

在医生指导下,术后患者应适量进行早期活动,例如抬臂运动、手指屈伸等。

2.术后按摩:术后按摩有助于促进淋巴液循环,减轻水肿。

可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自上向下进行,按摩中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3.穿戴舒适、松紧适中的衣物:患者在术后应选择舒适、松紧适中的衣物,避免过紧或过松的衣物束缚,以免影响淋巴液的循环。

4.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加重下肢水肿。

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5.控制饮食:术后患者应避免过食咸味食物和高脂食物,尽量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油脂摄入量,以减少水肿的发生。

6.避免受凉: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水肿。

7.限制饮酒和戒烟:酒精和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影响淋巴系统的正常功能,加重水肿的发生。

术后患者应限制饮酒和戒烟。

二、护理措施:1.定期进行淋巴引流按摩: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可定期为患者进行淋巴引流按摩,帮助淋巴液排出体外,缓解水肿。

2.穿戴弹力袜:术后患者可使用医用弹力袜,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液回流和淋巴液排出,减轻水肿。

3.局部冷敷:当局部水肿加重时,可采用冷敷的方法进行护理,有助于收缩血管,缓解水肿。

5.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定期进行乳腺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引起水肿的潜在问题。

6.心理关怀: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水肿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7.避免受伤和摩擦:患者应避免受伤和摩擦,以免引起局部肿胀和损伤,并及时处理任何受伤或摩擦。

通过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乳腺癌患者肢体水肿的发生,并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预防与治疗护理进展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预防与治疗护理进展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预防与治疗护理进展摘要:患侧上肢水肿是一种乳腺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此病发生率高,发病后延迟患者恢复,导致患者出现疲劳乏力、外观异常、上肢功能障碍等。

乳腺手术后因为术中需要清扫腋窝淋巴、术后放疗等,均可导致患侧上肢出现水肿。

由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高,临床上对其预防及治疗护理关注度越来越高。

当前针对术后患侧上肢水肿预防及治疗护理可选择方式多样,包括患侧上肢保护措施、功能锻炼、按摩、微波理疗等方法,满足患者多样性需求,促进患者病症改善。

关键词:乳腺癌;患侧上肢水肿;按摩;患侧上肢保护措施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源于小叶上皮组织和乳腺导管,全球每年此病确诊患者约有130万人,确诊的患者中约有40万人死于此病[1]。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乳腺癌病发率呈现升高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但手术治疗中,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等,容易出现患侧上肢水肿,需要关注其预防及治疗护理。

1.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机制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

乳腺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化疗为主。

现代医学认为患侧上肢水肿出现同手术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导致上肢淋巴回流通络受阻、淋巴管网破坏等有关。

淋巴回流通络受阻、淋巴管网破坏出现后,淋巴引流不够充分,使得蛋白(间质液中)浓度增高,增加滤过压,并因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胶体渗透压差的降低,离开毛细血管的液体量会增加,最终导致水肿[2]。

2.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预防与治疗护理2.1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护理乳腺癌术后患侧容易出现上肢水肿情况,当患者出现上肢水肿后可根据患者情况予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

患者治疗期间,向患者宣教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治疗期间,持续监测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病症改善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刘艺婷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广东佛山 528300)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有报道表明,超过21.4%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肢继发性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带来的痛苦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

什么是淋巴水肿乳腺癌手术时会对患者腋下淋巴结进行切除,阻断上肢淋巴回流通路,导致上肢淋巴液无法及时有效地循环,组织蛋白质异常过度堆积,造成患者皮肤、皮下组织的增厚、炎症、纤维化,进而引发上肢淋巴水肿。

在术后接纳放疗的患者中,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会更高。

怎么判断水肿的程度“肿”的范围视肢体周径而定。

若患侧上肢的周径长小于健侧上肢3 cm,仅限于上臂的近端的肿胀且抬高肢体可以减轻,为轻度水肿;3~5 cm,水肿面积累及整个上肢,属于中度水肿;超过5 cm,出现水肿累及全手臂和肩关节的现象,并存在“象皮腿征”,皮肤厚,可界定为重度水肿。

术后早期出现的水肿一般会自行消退,但术后几周到几个月出现的水肿往往会一直存在或持续发展。

建议患者多做向心性按摩,以加快淋巴液的循环,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如果患者胳膊出现了发硬、发红、沉重的情况,或者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肿,应考虑发生了感染,需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与对症处理。

预防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重在预防,且必须长期坚持。

应保证皮肤清洁,可以选择一些 pH为中性或者是弱酸性的清洁用品。

尽量不要让患肢受到伤害,如烫伤、割伤、日晒、冻伤、跌伤、骨折、蚊虫叮咬、抓伤等。

特别要注意,不能在患肢上操作针灸、推拿、采血、注射、测量血压、艾灸、拔罐等。

此外,注意不要受到过冷过热的刺激,如桑拿或长时间热浴时,温度控制在41℃以下;洗澡或清洗碗碟时,要让水处于恒定的温度。

患肢不能承受高强度、重复的离心运动,如球类运动、推拉、甩手以及擦洗等,不能承受大于2.5 kg的重量。

控制理想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生淋巴水肿后的自我护理(1)握拳运动:有助于淋巴液的循环,避免水肿发生;也可手握网球、橡胶压力球,每组重复20次,每天2~3次。

乳腺术后淋巴水肿护理措施

乳腺术后淋巴水肿护理措施

摘要: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护理措施、预防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乳腺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要点。

一、护理措施1. 观察患肢状况(1)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颜色、温度及皮肤弹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定期测量患肢周径,以便了解水肿变化情况。

2. 保持患肢清洁(1)保持患肢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刺激皮肤。

3. 抬高患肢(1)休息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水肿。

(2)夜间睡眠时,可使用枕头或垫子将患肢抬高。

4. 功能锻炼(1)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关节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2)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重水肿。

5. 避免压迫患肢(1)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压迫患肢。

(2)佩戴弹力袖套或绷带,有助于减轻水肿。

6. 按摩(1)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肢按摩,促进淋巴液回流。

(2)按摩手法应轻柔,避免用力过猛。

7. 热敷(1)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8. 饮食护理(1)保持低盐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水分。

(2)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二、预防方法1.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1)在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淋巴水肿的影响。

(2)尽量选择保乳手术或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对淋巴系统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

2. 术后康复治疗(1)术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促进淋巴液回流。

(2)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3. 注意个人卫生(1)保持患肢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定期更换内衣,保持内衣清洁、干燥。

4. 避免感染(1)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2)避免蚊虫叮咬,以免引发感染。

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近些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概率逐渐提升,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因为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所以医护人员应在治疗实践过程中重视乳腺癌病人的术后上淋巴水肿护理工作落实效果,发挥自身工作价值保障治疗质量。

一般情况下,进行乳腺癌手术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切除乳腺及胸肌筋膜等组织。

由于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功能训练,比较容易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等问题。

因此,针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问题落实有效的护理操作势在必行。

一、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分析如果患者的上臂右侧淋巴管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那么在完成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淋巴可能出现引流不畅问题,从而引发上肢淋巴水肿。

由于乳腺癌的根治手术需要对腋窝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因此手术过程难免会对患者腋下一直到手臂内侧的淋巴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从而提高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问题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患者的腋静脉在手术包扎过程中遭受压迫也会使上肢的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淋巴水肿。

具体来看,为了在手术完成后进行伤口包扎时进一步促进腋窝部位的伤口愈合,需要通过在腋窝部位垫加敷料的方式来提高压力,这样一来会使腋静脉受压。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身体具有肥胖问题,那么在术后也更加容易形成恢复难度较大的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护理过程中未能进行及时的上臂活动,会使淋巴管的再生速度相对迟缓,导致水肿的发生时间较长;腋窝长时间积液以及轻度感染问题,同样能够让上肢淋巴水肿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甚至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水肿。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危险因素(一)乳腺癌治疗因素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开展规模较大的切除清扫手术,在此过程中,患者的上肢淋巴系统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由此患者的淋巴输送能力和滤过能力都会在术后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淋巴系统整体的功能负荷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上肢淋巴的引流能力将会显著减弱,可见,上肢淋巴水肿问题容易在手术因素影响下进一步加重。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的术后患肢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患者术后因为切除了部分淋巴结和乳腺
组织,导致淋巴管受损和淋巴液流动受阻,从而引起患肢水肿。

水肿不仅影响患者外观,
还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降低生活质量。

因此,术后预防和有效处理患肢水肿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1. 术前教育患者,让其了解术后患肢水肿的原因和危害,并告知术后预防和处理方法,使其积极配合预防和治疗。

2. 防止手术后感染,避免伤口渗液或渗血。

3. 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穿戴正确、合适,不要过紧或太松,保证血液循环畅通,防止水肿发生。

4. 患者应该保持活动,慢慢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
免引起淋巴液滞留。

5. 加强患肢的按摩和锻炼,可以起到促进淋巴液流动,减轻患肢水肿的作用。

按摩
时注意手法和力度,以免造成伤害。

6. 采用吸引负压治疗器等物理疗法,可以有效促进淋巴液循环,缓解患肢水肿。


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7. 患者应该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盐分,以免加重水肿症状。

8. 术后定期复查和监测,发现早期水肿,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和护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在医生和护理人
员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注意预防和处理,改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郝玉香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肢水肿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术后1、2、6个月患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肢肿胀;淋巴水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178-01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明显升高。

目前,临床中一般采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来治疗此病[1]。

然而,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腋窝淋
巴系统在根治术中被破坏,很多患者在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

目前医学上对于术后淋巴水肿主要以预防和管理为主。

由于上肢淋巴水肿可以引起身体的一系列症状表现,导致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不便,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所以日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与重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
2.77±4.68)岁;其中左乳癌29例,右乳癌19例。

对照组: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
3.24±
4.53)岁;左乳癌28例,右乳癌2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后患肢下垫软枕抬高10-15°并放置功能位,平卧时患肢下垫软枕,使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住患肢放于胸前,嘱患者用健侧手掌按摩患肢,每次10-15min,每天2-3次(范围在患侧上臂外侧部位,动作轻柔)或进行握拳及屈、伸肘运动。

同时,进行常规患肢功能锻炼,即术后6h行握拳、屈肘,术后7d内避免手臂上举,10d内患肢不向外伸展,10d左右行爬墙、画圈、前后摆臂,14d后行爬墙运动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