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试剂配制

(1)1%邻苯三酚溶液 (2)乙醚。(3)0.5N盐酸。(4)重铬酸钾标准溶液——o.75g重铬酸钾溶于1升0.5N

HCl(相当于50mI醚中含5mg紫色没食子素)。

(5)pH4.5柠檬酸——磷酸缓冲液。标收曲线绘制: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用o.5N HCI稀释成各种不同浓度。定容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30nm处比色测定。以光密度位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投作步骤取1g土样(过o.25mm筛),置于50ml三角瓶中,然后注入10ml 1%邻苯三酚溶液,将瓶内含物摇荡后放在30度恒温掐小培养2h。取出后加4mlpH 4.5柠檬酸——磷酸缓冲液,再加35ml乙醚,用力摇荡数次,萃取30min。最后,将含溶解的紫色没食子素的着色乙醚相进行比色。比色时用波长为430nm的滤光片。为防止因乙醚引起的误差,每比色一次用元水乙醇洗涤比色液槽一次。为了消除土壤中原有的醚溶性有机物质而引起的误差及校正

没食于酚的纯度,需设无基质的土壤和无土壤的基质作对照。在

无基质的土壤的对照中,用水代替基质进行培养。

3.活性表示紫色没食子索的量,根据用重铬酸钾绘制的标准曲线查知。

多酚氧化的活性,以2h后1g土壤中紫色没食子素的毫克

数表示。

我不知道找个“紫色没食子素”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找个试剂啊?我问了几个老师,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试剂。我的有的药品冯老师本来说他那有,可是我做的时候去找了,缺了几个,王老师说想办法买了,已经给李老师说了,买了后做,这几天榆林大风降温,那个移栽没有办法进行,上面红颜色的我不知道怎么做了,萃取不知道是萃取什么,看不太懂,还有测那个中性磷酸酶时的酚溶液是苯酚加水就可以了么?我这几天在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可是都没有啥结果(

配制方法: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去离子水,再加入300g 苯酚,在水浴中加热搅拌、混合至苯酚完全溶解。将该溶液倒入盛有200mL去离子水的1000mL分液漏斗内,轻轻振荡混合,

使其成为乳状液。静止7~10小时,乳状液变成两层透明溶液,下层为被水饱和的酚溶液,放出下层,贮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回复:

没食子素就是邻苯三酚。紫色没食子素就是多酚氧化酶催化氯化没食子素生成的东西。

乙醚萃取的时候会分层,之前不是加邻苯三酚了嘛,乙醚相中萃取出的多酚物质被邻苯三酚着色了生成紫色没食子素。萃取出来的成分就是你在430nm处测定的物质啊!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控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控制 1 前言 多酚氧化酶(PPO)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果实和蔬菜收获后,PPO所引起的反应常常会使果肉发生褐变、产生异味和损失营养。本文总结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方法以及对其活性的控制,主要研究了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为果蔬贮藏和加工中酶促褐变的防治提供思路。 多酚氧化酶(PPO)作为一种植物酶类,是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因素。鲜切果蔬因组织被切分使PPO与酚类底物的接触机会增加,酚类物质被氧化成棕褐色的醌,导致产品褐变。抑制PPO活性取决于抑制剂的性质和浓度、底物的可利用性、pH值和温度。一些还原剂、酶类、螯合剂和蜂蜜等均已被用于防止果蔬酶褐变。本文主要总结了抑制剂对于控制果蔬PPO活性的研究。 2 主题部分 2.1 从果蔬中提取PPO(以莲藕为例) 2.1.1 丙酮法(丙酮法提取所得酶液比活力最高。适合需大量制样时使用) 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碎,加4倍量预冷至.18。C的丙酮(w/v为1:4)捣碎,搅拌3min,抽滤,冷风吹干残渣后,混匀,得丙酮粉。称取丙酮粉O.5 g,加入0.2 mol/L,pH为5.4的预冷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液20ml,搅拌3min,8 000r/min离心10min,所得上层清液即为粗酶液。【1】 2.1.2 匀浆法(匀浆法提取的酶液没有活性) 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碎,加入0.05mol/L,pH5.4的预冷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含5%的PVPP),料液比为1:2.2,捣碎,搅拌,抽滤。向滤渣中加入0.05mol/L,pH5.4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缓冲溶液(W/V为1:1)再次搅拌,抽滤,两次滤液合并,8 000r/min离心10rain,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2】 2.2.3 匀浆浸提法(匀浆浸提法提取所得粗酶液活性最高,操作简便,提取所得粗酶液活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二十六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使一元酚和二元酚氧化产生醌。用分光光度法在525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和比活性。反应式如下: 多酚氧化酶 邻苯二酚(儿茶酚)+1∕2 O 2 ——————→ 邻醌+ H 2 O 三、材料、仪器及试剂 1. 材料:马铃薯块茎等 2. 仪器:UV-1206或UV-1240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或匀浆机;试管;移液管;纱布袋等。 3. 试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0.01mol·L-1pH 6.5磷酸缓冲液;0.1m mol·L -1pH6.5磷酸缓冲液;0.05 mol·L-1pH5.5磷酸缓冲液;30%饱和度硫酸铵;0.1 mol·L-1儿茶酚; 20%三氯乙酸。 四、实验步骤 1. 粗酶液的制备 称取马铃薯块茎5g于研钵中,加入0.5g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事先用蒸馏水浸洗,然后过滤以除去杂质)和100ml 0.1mol·L-1pH6.5磷酸缓冲液,磨成匀浆,用几层纱布袋过滤,滤液加入30%饱和度硫酸铵,离心除沉淀,上清液再加硫酸铵使达60%饱和度,离心收集沉淀。将所得沉淀溶于2~3ml 0.01mol·L-1 pH6.5磷酸缓冲液中,即为粗制酶液。 2. 活性酶的测定

在试管中加入3.9ml 0.05 mol·L-1 pH5.5磷酸缓冲液,1.0ml 0.1 mol·L-1儿茶酚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然后加入0.5ml酶液(可视酶活性增减用量),迅速摇匀,倒入比色杯内,于525nm波长处以时间扫描方式,在1~2min 内测定吸光度变化(A)值。 五、酶活性的计算 值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按下式计算多酚氧化酶的活力以每min内A 525 和比活性。 A 酶提取液总量(ml) 酶活力(0.01A·min-1)=———————×——————————— 0.01×反应时间测定时酶液用量(ml) A 酶提取液总量(ml) 酶的比活性(0.01A·g-1Fw·min)=————————×—————————— 0.01×W×反应时间测定时酶液用量(ml) 公式中:A —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值;W为样品鲜重(g)。

甲醛测定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

甲醛测定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 1.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乙酰丙酮法、铬变酸法、MBTH法、付品红法、AHMT法等几种。 1.1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 412nm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方法缺点是反应较慢,需要约60min;SO2对测定存在干扰(使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该方法非常传统,应用极为广泛。 1.2变色酸法(CTA法) 变色酸法也称铬变酸法,甲醛在浓硫酸溶液中可与变色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作用形 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改变变色酸浓度和采用不同的采样手段,可满足不同浓度甲醛检测需要。用0.1%变色酸-86%硫酸溶液作吸收液,检测限可达20μg/L;用1%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甲醛,变色酸浓度改为5%,方法更稳定、更灵敏。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控制,且醛类、烯类化合物及NO2等对测定有干扰。 1.3酚试剂法 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该化合物在66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可达7.0×104,该法对甲醛的测定非常灵敏最低检测限为0.015mg/L。方法的缺点是乙醛、丙醛的存在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反应受温度限制,室温低于15,显色不完全,20~35时15min显色最完全,放置4小时,吸收情况稳定不变。 1.4副品红法(PRA) 副品红法原理是在甲醛存在下,亚硫酸根离子与副品红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检测限为50μg/L。本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敏,其它醛和酚不干扰测定;缺点是褪色快,灵敏度不高,易受温度影响,使用了有毒的汞试剂,而且生色化合物需要至少60min 才能达到稳定的吸收。使用流动注射技术,可消除分光光度法显色慢、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的缺点。 1.5AHMT法 AHMT法原理是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3-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该方法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对乙酰丙酮法、MBTH法及副品红法干扰严重的六胺对此测定方法无干扰,因此,该法是测定树脂交联过程释放甲醛的有效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限为0.01mg/m3,较适宜与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检测;缺点是颜色随时间逐渐加深,要求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在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550nm测定,Co2+、Cu2+干扰测定。 1.6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甲醛可促进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反应,降低体系吸光度的特点来快速测定甲醛含量。次甲基蓝在6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H2SO4介质

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小于

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小于 A.1mg B.0.5mg C.0.3mg D.0.1mg E.0.01mg 『正确答案』C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g”样量时,取样重量应为 A.1.5~2.5g B.1.95~2.05g C.0.06~0.14g D.1.04~2.06g E.1.995~2.005g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典“凡例”对精确度的规定,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百分之一 B.十分之一

C.千分之一 D.万分之一 E.百万分之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典“凡例”对精确度的规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需要移液管进行; “约”若干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供试品或试药“称重”或“量取”的量,其精确度的确定是根据 A.称量仪器的精密度 B.量取仪器的精密度 C.数值的有效位数 D.称量的准确度 E.量取的准确度 『正确答案』C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是指称取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15% B.±10% C.±5% D.±3% E.±1% 『正确答案』B

横断面皮部有云锦状花纹的药材是 A.牛膝 B.商陆 C.当归 D.桔梗 E.何首乌 『正确答案』E 具有“狮子头”的药材是 A.苍术 B.川贝母 C.白术 D.党参 E.天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药材的性状特征的 苍术具有“朱砂点”;川贝母具有“怀中抱月”现象; 党参具有“狮子盘头”;何首乌具有“云锦花纹”。具有“蚯蚓头”的药材是 A.黄连 B.大黄 C.牛膝 D.防风 E.商陆 『正确答案』D

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 对板栗仁多酚氧化酶( PPO) 的催化特性、最适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温度、最适pH 值、热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同时研究了Vc、EDTA、NaCl、柠檬酸4种添加剂对板栗仁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板栗仁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 最佳反应时间为3min, 最适反应温度为30℃ , 最适pH 值为6. 0, 米氏常数Km = 0.0694mo l/L, Vmax = 3.918OD/min。95℃水浴处理5min该酶已基本失活, 其中V c和EDTA对板栗仁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板栗;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ox idase, PPO ) 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铜金属酶, 其酶促褐变机制是: 内源性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醌, 醌再相互作用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从而导致褐色素的生成。它能催化两类不同的反应, 可以使一元酚羟基化, 生成相应的邻二羟基化合物;也可以氧化邻苯二酚生成醌[ 1]。而酚类物质是果疏组织褐变的物质基础, 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 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生长环境以及不同的发育期, 其褐变的主要酚类物质均有所不同, 导致酶褐变活性也有所差异。云南富产板栗, 但对板栗仁PPO 的活性及影响活性因素的研究则未见报道。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板栗市场购外观良好, 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新鲜的云南板栗。 1.2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P)、邻苯二酚、乙酸钠、冰乙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甲醇、乙醛、盐酸、维生素C ( V c)、EDTA、柠檬酸、氯化钠等, 均为国产分析纯。 主要试验仪器: TGL - 16G 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722W 型分光光度计、HH - 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冰箱等。 1.3试验方法 1.3.1粗酶液的制备 酶液提取参照文献[ 2] 的方法, 有所改进。称150g 冷冻鲜样, 加入PH 值6.0 的0.05mol /L冷冻磷酸缓冲液150mL 和15gPVPP, 打浆, 过滤, 于3℃下12000r /min 离心15min, 取上清液置于0~ 4℃保存备用。 1.3.2褐变度( BD) 的检测 称5g 样品加入15mL 蒸馏水中研磨, 离心( 14000r/min、15min)。沉淀溶于15mL 甲醇甲酸溶液(体积比1:1), 充分浸提15min 后离心。 将两次所得上清液混匀后用蒸水定容为25mL, 离心, 取上清液检测410nm 下的吸光值An ×10 表示。 1.3.3总酚( TP) 的提取和含量检测 称取5g 样品, 加入15mL 乙醛- 盐酸溶液( pH3.0) 研磨, 在恒温水浴中震荡1h, 取出离心15000r /min, 30min, 量取滤液体积, 吸取5mL, 用蒸水定容到50mL, 测定A 值, 用邻苯二酚做标准曲线。 1.3.4酶活性的测定 取2mL 0.2mol/L 邻苯二酚溶液和2mL一定pH值的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试管中, 然后加入0.5ml的粗酶液, 水浴保温3min后立即倒人比色管中, 在410nm波长处测定反应混合液的吸光值变化(△A), 每30s读数1次, 共记录3min。空白用

自考中药鉴定学章节复习重点

自考中药鉴定学章节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 一药多源(贯众6科35种); b. 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c.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 d. 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 e. 人为制假(广藿香) 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 野生与家种(牛膝) b. 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 c. 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 d. 运输贮藏(细辛) e. 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 f. 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 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 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 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茶叶多酚氧化酶活性测试

江南大学-食品化学实验讲义茶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測定 茶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測定 一、目的要求 通過實驗,掌握茶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測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茶葉多酚氧化酶是茶樹體內最重要的酶類之一,它不僅在茶樹生理代謝 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茶葉加工,尤其在紅茶製造過程中,催化 多酚類物質的氧化也起著主導作用。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檢測方法,包括檢壓法、分光光度法、氧電極法和滴 定法等。多酚氧化酶是一種含銅的氧化酶,在一定的溫度、pH條件下, 有氧存在時,能使催化鄰苯二酚氧化生成有色物質,單位時間內有色物 質在460nm處的吸光度與酶活性強弱成正相關,即可計算出多酚氧化酶 的活力和比活性。反應式如下: 多酚氧化酶 鄰苯二酚(兒茶酚)+1∕2 O2——————→ 鄰醌+ H2O 三、材料、儀器及試劑 1、材料:茶樹鮮葉。 2、儀器:721型分光光度計;離心機;恆溫水浴;研缽或勻漿機;試管;移液管;紗布袋等。 3、試劑:聚乙烯吡咯烷酮(PVP);0.1M磷酸緩衝液(pH6.5);硫酸銨;1%鄰苯二酚溶液;0.1%脯氨酸溶液;6M尿素溶液或20%三氯醋酸。 四、操作步驟 1、粗酶液的製備 稱取洗盡茶樹鮮葉5.0g於研缽(或勻漿機)中,加入2g 不溶性聚乙烯吡 咯烷酮(事先用蒸餾水浸洗,然後過濾以除去雜質)和100ml 0.1M pH6.5磷酸緩衝液,磨成勻漿,用幾層紗布袋過濾,濾液加入30%飽和度硫酸銨,

離心除沉澱,上清液再加硫酸銨使達60%飽和度,離心收集沉澱。將所 得沉澱溶於2~3ml 0.1M pH6.5磷酸緩衝液中,即為粗製酶液。 2、活性酶的測定 取酶液1ml於離心管中,加入3ml反應混合液(2.0ml 0.1M pH6.5磷酸緩 衝液,0.6ml 1%鄰苯二酚溶液;0.4ml 0.1%脯氨酸溶液),在37℃恆溫水 浴中保溫10min,立即加入6M尿素溶液3ml或20%三氯醋酸1ml終止反應。 4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液,用1cm比色皿,在460nm波長處,在1~2min內測定吸光度值(A)。空白對照用緩衝液代替反應液中的鄰 苯二酚,其它條件相同。 五、酶活性的計算 以每克樣每分鐘內A460增加0.1為1個酶活力單位。 A460×酶提取液總量(ml) 酶活力(0.1A?g-1?min-1)=—————————————————————————— 0.1×反應時間(min)×樣品鮮重(g)×測定時酶液用量(ml) 六、注意事項 1、反應混合液必須現配現用,否則會因鄰苯二酚自動氧化而失效;鄰苯 二酚還可用兒茶素代替。 2、脯氨酸是用作有色氧化產物形成的穩定劑和加速劑。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的报告

朴东日: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掌握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的一般原 理及操作技术。 二、试验原理 酚氧化酶(PPO)催化各种酚与O2氧化为醌。本实验是采用邻苯二酚为底物,在0.2M磷酸氢二钠-0.1M柠檬酸缓 冲液PH6.0的反应体系中,PPO催化邻苯二酚形成褐色 的醌,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 变化,通过OD值上升的读数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三、试验材料、试剂及试验用品 材料:李子样本80个(按照80个预算药品)李子处理:果实发育早期、果实发育中期、果实发育后期、发 育中期果实用1-MCP处理、发育中期果实用乙烯 处理。 药品: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6.4)20mL 1mL(0.1mol/L)邻苯二酚 4mL磷酸缓冲液(pH6.4) 四、实验方法:

1.PPO的提取取1g李子果肉样品,冰浴研磨,加入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6.4)20mL,在4℃下离心(4200r/min)10min,取上清液为蜜柚果肉PPO酶提取液。 2.PPO活性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将1mL(0.1mol/L)邻苯二酚加入4mL磷酸缓冲液(pH6.4)中,加入1mL酶液,立即于波长420nm下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每隔20s记录1次,共记录3min。以不加酶提取液的反应液做对照,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0.01为1个PPO酶活性单位。 3.最后作吸光度A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依据曲线最初直线段的斜率(ΔA/t)计算PPO活力。(注意空白为:2.5 mL缓冲液和0.5 mL 0.01 mol/L邻苯二酚溶液)一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以每分钟每毫升增加吸光值0.001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4.多酚氧化酶酶活的计算公式:E=M×60/V (式1)式中:M—每秒钟增加的吸光值V—粗酶液的体积/mL。

硫酸软骨素文献综述

硫酸软骨素的研究近况 摘要: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硫酸软骨素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主要涉及其生 产工艺、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生产工艺分析方法临床应用 正文: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CS)是哺乳动物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 之一, 主要分布于软骨、骨、肌腱、韧带、肌膜和血管壁中, 属于糖胺聚糖(Glycosam inoglycans,GAGs) 类物质。根据其分子结构中糖醛酸种类和氨基己糖上硫酸酯位置的差异,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硫酸软骨素A (CS-A ) , 硫酸软骨素B (CS-B) , 硫酸软骨素C (CS-C) 等。近年来, CS 作为一种新型药用活性成分, 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其生产工艺、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予 以综述。 1生产工艺 提取工艺 可用中性盐法、酸法、碱法、酶解法等提取C S 。目前多采用碱提取与酶解提取相结合的方法[1]。高华等[2]在碱-酶解的提取方法中加大了碱的浓度,用 lmol/ L 氢氧化钠溶液提取2h ,时间缩短并可避免杂质析出, CS的收率和纯度分别达到了32.6 % 和95.2%。胥传来等[3]则在鳖鱼软骨的酶解提取CS前先用2%乙酸钠盐解, 产品含氮量可下降0.67% ,而氨基己糖质量分数提高了1.87% ,具有一定工业生产价值。李瑞国[4]对浓碱-酶解(I)、稀碱-酶解(II)、稀碱稀盐-酶解(III)和稀碱浓盐(IV) 4 种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发现工艺I 提取时间短、产品颜色深而分子量较小; 工艺II、III、IV操作较容易、产品色泽好且分子量较大, 尤以工艺IV制得的产品质量较好。华子义[5]采取碱性复合酶和胰酶双酶解法提取CS, 得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 % -2 % , 生产周期缩短1/3 , 生产成本降低5 %。Nakano等[6]以0.1mol/ L乙酸钠在pH 4.5 、3 7℃条件下先预处理牛鼻软骨, 使软骨组织在内源酶作用下自动分解, 从而无需使用外源酶,生产成本降低,经DEAE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可得含CS 89%的GAGs混合物。 分离纯化

茶鲜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3学时)解析

实验一茶鲜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3学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茶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理解酶活性测定常规方法及一般原理。 二、基本原理 茶叶多酚氧化酶是茶树体内最重要的酶类之一,它不仅在茶树生理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茶叶加工,尤其在红茶制造过程中,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也起着主导作用。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检测方法,包括检压法、分光光度法、氧电极法和滴定法等。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一定的温度、pH条件下,有氧存在时,能使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生成有色物质,单位时间内有色物质在460nm处的吸光度与酶活性强弱成正相关,即可计算出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和比活性。反应式如下: 多酚氧化酶 邻苯二酚(儿茶酚)+1∕2 O2 ——————→ 邻醌+H2O 三、仪器及试剂 1、材料:茶树鲜叶。 2、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或匀浆机;试管;移液管;纱布袋等。 3、试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0.1M磷酸缓冲液(pH6.5);硫酸铵;1%邻苯二酚溶液;0.1%脯氨酸溶液;6M尿素溶液或20%三氯醋酸。 四、操作步骤 1、粗酶液的制备:称取洗尽茶树鲜叶5.0g于研钵(或匀浆机)中,加入2g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事先用蒸馏水浸洗,然后过滤以除去杂质)和100ml 0.1M pH6.5磷酸缓冲液,磨成匀浆,用几层纱布袋过滤,滤液加入30%饱和度硫酸铵,离心除沉淀,上清液再加硫酸铵使达60%饱和度,离心收集沉淀。将所得沉淀溶于2~3ml 0.1M pH6.5磷酸缓冲液中,即为粗制酶液。 2、活性酶的测定:取酶液1ml于离心管中,加入3ml反应混合液(2.0ml 0.1M pH6.5磷酸缓冲液,0.6ml 1%邻苯二酚溶液;0.4ml 0.1%脯氨酸溶液),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立即加入6M尿素溶液3ml或20%三氯醋酸1ml终止反应。4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1cm比色皿,在460nm波长处,在1~2min内测定吸光度值(A)。空白对照用缓冲液代替反应液中的邻苯二酚,其它条件相同。 五、结果计算 以每克样每分钟内A460增加0.1为1个酶活力单位。

实验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测定及酶学性质

实验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测定及酶学性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验四、马铃薯块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学性质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一般原理及操作技术方法。 2了解酶的活性与植物组织褐变以及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马铃薯不耐储藏,在加工过程中去皮切分后非常容易发生酶促褐变,使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大为降低,制约着马铃薯的开发利用。酶促褐变是马铃薯加工产业必须解决的难题。其中多酚氧化酶是导致马铃薯等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直接影响酶促褐变程度。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又称酪氨酸酶、儿茶酚酶、酚酶等.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含铜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菌侵染后,PPO催化酚与O2氧化形成醌,使组织形成褐变.以便损伤恢复,防止或减少感染,提高抗病能力。研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对食品的加工与保藏工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检测食品中多酚氧化酶具有重要意义。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一定的温度、pH条件下,有氧存在时,能使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生成有色物质,单位时间内有色物质在410nm处的吸光度与酶活性强弱成正相关,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变化,通过OD值的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多酚氧化酶 邻苯二酚(儿茶酚)+1∕2O 2——————→邻醌+H 2 O

三、试验材料、试剂及试验用品 1.材料:马铃薯块茎。 2.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容量瓶 3.试剂:L 磷酸缓冲液(pH=);L邻苯二酚;L磷酸氢二钠;L磷酸二氢钠;10mmol/L 柠檬酸;10mmol/L抗坏血酸;1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10mmol/L亚硫酸钠 四、实验方法: 1.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马铃薯块茎样品,加入预冷的磷酸缓冲液()3ml,研磨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7mL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合并提取液,在4℃下离心(8000r/min)5min,取上清液为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并量取粗酶液体积。 2.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采用比色法测定。将ml邻苯二酚加入2ml磷酸缓冲液(pH)中,加入ml酶提取液,立即于波长410nm下测定吸光值,2min后再计吸光值,以不加酶提取液的反应液做对照(注意空白为: ml缓冲液和 mL邻苯二酚溶液)。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为1个多酚氧化酶活性单位。 表1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小麦粉中烷基间苯二酚、戊聚糖含量的测定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烷基间苯二酚的测定 A. 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糊粉层中烷基间苯二酚含量的原理、试剂、仪器、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的要求。 本方法适用于糊粉层中烷基间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A. 2 原理 烷基间苯二酚类物质与重氮盐Fast blue B反应生成是紫红色,测定试液在520nm波长对应的吸光值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其含量。 A. 3 试剂 A. 3.1 乙酸乙酯。 A. 3.2 甲醇:色谱纯。 A. 3.3 乙酸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 A. 3.4 重氮盐Fast blue B Zn:纯度≥95%。 A. 3.5 烷基间苯二酚同系物C15:0标准品:纯度≥98%。 A. 3.6 烷基间苯二酚标准储备液:称取10mg(精准至0.0001g)的标准品(A. 3.5),用甲醇(A. 3.2)溶解并定容至10mL。 A. 3.7 重氮盐储备液:称取0.05g(精准至0.0001g)的重氮盐(A. 3.4)溶解在100mL 1%的乙酸水溶液(A. 3.3)中(该试剂在4℃保存七天)。 注:除非另有说明,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A.4 仪器 A.4.1分光光度计 A4.2 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 A4.3 振荡器:国际型。 A4.4 氮吹仪 A4.5 离心机:转速≥3000r/min。 A4.6 塑料具塞螺口离心管:50mL。 A4.7 具塞玻璃试管:10mL。 A4.8 超声细胞破碎仪。

A.5 分析步骤 A.5.1 提取 称取糊粉层样品(精确至0.1 m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40 mL乙酸乙酯,使用Φ6变幅杆进行超声提取。每次超声处理时,将离心管置于冰浴中,且变幅杆处于离心管的固定位置,设定功率285W(最大功率950 W),处理2min(其中超声开1 s,关 1 s,即1 min内的有效超声时间为30 s)。提取液在3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取一定量上清液至离心管中,用氮气吹干。 A.5.2 重氮盐工作溶液的制备 重氮盐储备液(A. 3.7):甲醇(A. 3.2)=1:5(体积比),现用现配。 A.5.3 工作标准曲线的制备 准确移取0.0001ml-0.01ml C15:0标准储备液放入具塞试管中,氮气吹干溶剂后加入2ml重氮盐工作溶液,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60min,于波长520nm处检测。 A.5.4 样品检测 准确移取10μL备用乙酸乙酯提取液(A.5.1)放入10ml具塞玻璃试管(A4.7)中,其他操作步骤同A.5.3。 A.6结果计算 糊粉层样品中烷基间苯二酚含量按式(1)计算: X=c.V.100/m (1) 式中: X--烷基间苯二酚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克(μg/g); C--检测试液中烷基间苯二酚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试液测定时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A.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参考文献: (1)LS/T 3244-2015全麦粉(附录A 全麦粉中烷基间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2)彭田园.超声波辅助提取全麦粉中烷基间苯二酚的工艺优化[J].现代面粉工业,2017,05:52-52.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二十六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使一元酚和二元酚氧化产生醌。用分光光度法在525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和比活性。反应式如下: 多酚氧化酶 邻苯二酚(儿茶酚),1?2 O ——————? 邻醌, HO 2 2 三、材料、仪器及试剂 1. 材料:马铃薯块茎等 2. 仪器:UV,1206或UV,1240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或匀浆机;试管;移液管;纱布袋等。 ,13. 试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0.01mol?L pH 6.5磷酸缓冲液;0.1m mol?L,1,1pH6.5磷酸缓冲液;0.05 mol?L pH5.5磷酸缓冲液;30%饱和度硫酸 铵;0.1 ,1mol?L儿茶酚; 20,三氯乙酸。 四、实验步骤 1. 粗酶液的制备 称取马铃薯块茎5g于研钵中,加入0.5g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事先用蒸馏,1水浸洗,然后过滤以除去杂质)和100ml 0.1mol?LpH6.5磷酸缓冲液,磨成匀浆,用几层纱布袋过滤,滤液加入30%饱和度硫酸铵,离心除沉淀,上清液再加,1

硫酸铵使达60,饱和度,离心收集沉淀。将所得沉淀溶于2,3ml 0.01mol?L pH6.5磷酸缓冲液中,即为粗制酶液。 2. 活性酶的测定 ,1,1在试管中加入3.9ml 0.05 mol?L pH5.5磷酸缓冲液,1.0ml 0.1 mol?L 儿茶酚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然后加入0.5ml酶液(可视酶活性增减用量),迅速摇匀,倒入比色杯内,于525nm波长处以时间扫描方式,在1,2min内测定吸光度变化(A)值。 五、酶活性的计算 以每min内A值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按下式计算多酚氧化酶的活力525 和比活性。 A 酶提取液总量(ml) ,1 酶活力(0.01A?min),———————×——————————— 0.01×反应时间测定时酶液用量(ml) A 酶提取液总量(ml) ,1酶的比活性(0.01A?gFw?min)=————————×—————————— 0.01×W×反应时间测定时酶液用量(ml) 公式中:A —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值;W为样品鲜重(g)。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

第一章总论 1.天然药物化学概述: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化学物资;具体内容包括主要类型的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等。 来源: 植物(为主)、动物、矿物天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其药效的物资基础。 2.提取分离的方法 1)提取前文献查阅综述和药材生药鉴定 2)提取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原理:“相似者相溶”,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常见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石油醚(低沸点—高沸点)<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乙酸 分类:①浸渍法②渗漉法: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方法。缺点: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 ③煎煮法④回流提取法⑤连续回流提取法:可弥补回流提取法中溶剂消耗量大,操作台繁琐的不足,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沙氏)来完成本法操作。缺点:时间长,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使用此法。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⑦超声波提取技术 (二)水蒸气蒸馏法 ①适用范围: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容或不溶于水是我成分的提取。 ②原理:给予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共存时,各组分的蒸汽压和它们在纯粹状态时的蒸汽压相等,而另一种液体的存在并不影响它们的蒸汽压,混合体系的总蒸汽压等于两纯组分蒸汽压之和,由于体系中的蒸汽压比任何一组分的蒸汽压都高,所以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组分的沸点为低。 (三)升华法原理:遇热挥发使用范围:游离蒽醌 (四)压榨法原理:机械挤压适用范围:新鲜药材,种子植物油 3)分离纯化法 ①根据物质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a.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 b.改变溶液的极性去杂 c.酸碱法 d.沉淀法 ②根据物质分配比不同极性分离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 a.液-液萃取法 b.反流分布法 c.液滴逆流层析法 d.高速逆流层析法 e.GC法 f.LC法: LC分配层析载体主要有---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有正反相之分; 压力有低、中、高之分;载量有分析、制备之分。 ③根据物质吸附性不同极性分离 a. ※极性吸附剂(如SiO2,Al2O3...)极性强,吸附力大 ※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对非极性化合物的吸附力强(洗脱时洗脱力随洗脱剂的极性降低而增大)。 b.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依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极性大小而定; 溶剂的极性大小可按其介电常数(ε)大小排列(极性渐大> ): 己烷苯无水乙醚CHCl3 AcOEt 乙醇甲醇水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1-15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丁公藤 一枝黄花 Yizhihuanghua SOLIDAGINIS HERBA 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ZWago decMrrens Lour.的干燥全草。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I本品长30?100cm。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茎圆柱形,直径〇. 2?0. 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 1?9cm,宽0. 3?1. 5cm;先端稍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疏锯齿,基部下延成柄。头状花序直径约〇.7cm,排成总状,偶有黄色舌状花残留,多皱缩扭曲,苞片3层,卵状披针形。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1)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略下陷。非腺毛有两类:表皮非腺毛由3个细胞组成,壁薄,顶端 1个细胞常萎缩成鼠尾状,较小;叶缘非腺毛睫毛状由3?7个细胞组成,壁稍厚,长180?500M 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C)50ml,超声处理 30分钟,放冷,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70%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l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一枝黄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 含0. 5 m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 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M1、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fJ,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磷酸氢二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8 : 1 : 1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 (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 (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 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4%醋酸溶液(16 : 8 : 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 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 l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 〇p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 7H3。0, s )不得少于0. 1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苦,凉。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喉痹,乳蛾,咽喉肿痛,疮疖肿毒,风热感冒。 【用法与用置】9?15g。 【贮藏】置干燥处。 丁公藤 Dinggongteng ERYCIBES CAULIS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而〇6加Benth?或光叶丁公藤Craib的干燥藤莲。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l〇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导管呈点状。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40ml,浸渍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滤过,滤液加6mol/L盐酸溶液6ml,加热回流3小时,蒸干,残渣加乙醇l〇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东莨菪内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 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6 : 10 : 7 : 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漫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 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32 : 68 : 0? 16)为流动相;检测

多酚氧化酶检测试剂盒(PPO)说明书

货号:QS1404 规格:50管/24样 多酚氧化酶检测试剂盒(PPO)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PPO(EC1.10.3.1)主要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能使一元酚和二元酚氧化产生醌,从而引起褐化,与果蔬加工、茶叶品质和组培等密切相关。 测定原理: PPO能够催化邻苯二酚产生醌,后者在525nm有特征光吸收。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40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0mL×1瓶,4℃避光保存; 粗酶液提取: 1、细菌、细胞或组织样品的制备: 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血清(浆)或果汁样本的处理: 按照血清(浆)或果汁体积(mL):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取0.1mL血清(浆)或果汁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25nm,蒸馏水调零。 5min 第1页,共2页

实验二 生药的理化鉴别

实验二、生药的理化鉴别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生药化学成分的显微化学实验法 2、掌握生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 3、掌握用荧光分析法鉴别生药 二、材料与试剂 材料:粉末:黄连,大黄,秦皮,麻黄,槐米 试剂:镁粉,浓盐酸,5%-甲萘酚,浓硫酸,稀碱液,95%乙醇,碘化铋钾,碘-碘化钾,硅钨酸,稀盐酸 三、实验内容 1、黄连、大黄的显微化学反应 2、槐米、麻黄粉末的理化鉴别 3.秦皮水提液的荧光反应 四、作业 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包括实验步骤)

一、生药的显微化学反应: 1、木质化细胞壁:间苯三酚试液,稍加热,加浓盐酸,木化细胞显红色(内皮层细胞壁上的凯氏点、凯氏带、导管、纤维)。 2、草酸钙结晶:取大黄粉末,用稀醋酸装片,镜检,可见草酸钙簇晶不溶解,用稀盐酸装片,草酸钙簇晶溶解,不产生气泡;用30%硫酸溶液装片,镜检,可见草酸钙簇晶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硫酸钙针晶。 3、其他:取黄连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加乙醇1滴,放置片刻,使微干,加稀盐酸,放置5-10分钟,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析出黄色针簇状盐酸小檗碱结晶,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溶解,加30%硝酸则析出黄色针簇状硝酸小檗碱结晶。 二、生药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及鉴别反应: 1.糖类:Molish反应黄芪粗粉0.5g,置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于80℃水浴中温浸1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5%α-萘酚、浓硫酸试液,交接面显紫红色环。 2.黄酮苷类:槐花粉末约0.5g,加乙醇5ml,60-70℃水浴中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加HCl-Mg粉,显樱红色。 3.蒽醌苷类:取大黄粉末0.1g粉末,加1%氢氧化钠溶液2ml,振摇,溶液显红色,滤过,滤液加10%盐酸酸化,溶液变为黄色,加乙醚2ml,振摇,醚层黄色,吸取醚层置另一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1ml,振摇后碱液显红色。 4.皂苷类:取桔梗粗粉1g,在水浴上提取20分钟,取滤液,置试管中,振摇约1分钟,观察泡沫。 5.生物碱类:取麻黄粉末1g,加1%盐酸提取,振摇后,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碘化铋钾(桔红色沉淀)、碘-碘化钾(棕色沉淀)、硅钨酸(灰白色沉淀)。 三、生药的荧光分析法: 1.牛蒡子(蓝白色)、黄连(金黄色)、秦皮(亮蓝色)生药的用刀剖开,新剖面置365nm紫外光下观察。 2.取秦皮粉末0.1g,加水5ml,置水浴上温热5分钟,滤过,滤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碧蓝色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