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写作及论文发表

合集下载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经验谈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经验谈
22
三、论文的写作
4. 各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
(2)实证检验部分 实证检验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 检验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的相关性 • 严谨性(样本来源、检验方法、检验指标的选取) • 论证的充实性(多种论证方法的结合)
23
三、论文的写作
4. 各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
(2)实证检验部分 相对于理论分析章节,实证检验部分难度相对要降低一些 ,但也最容易出现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检验的严谨性,这需 要我们平时写作论文时就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把该交代的事 情一定要交代清楚,如数据来源、指标构建、检验方法的选择 ,样本的选择等等。
25
三、论文的写作
4. 各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
(2)实证检验部分 因此计量模型在实证检验中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选择,如果有可能的话能通过统计分析、国别比较分析、历史 案例分析等与计量检验模型进行配合,不仅可以弥补计量经济 分析的不足,而且会使论证更加立体化,增加结论的可信度。
26
三、论文的写作
12
三、论文的写作
(2)文献的阅读
除了一些引用率较高的文献之外,其它两种需要精读的文 献就需要我们通过泛读加以区分。大体上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 1)对于非权威期刊文献快速浏览(只关注摘要、引言与 结论) 2)对于全文期刊论文稍作留意(除了摘要、引言与结论 外,可适当关注下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是否对自己有启发)
16
三、论文的写作
3. 论文正文的写作
有了一个清晰具体的思路,论文的“骨架”就已经初具规 模了,剩下的任务就是向其中来具体的填充内容,即正文的写 作。 论文正文的写作不应当按框架顺序从头至尾,而应当采取 “先中间后两端”和“先难后易”的原则。
17
三、论文的写作

学位论文写作与规范

学位论文写作与规范
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规范
文献检索与应用
19:40
2
19:40
3
一、 什么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 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的、作为提出申请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 术论文
顾名思义,学位论文是为了取得学位而撰写的论文
这是国家标准局在《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 式》(1987年)所作出的申述
学位论文是论文答辩委员会用来决定是否通过并建议是否授予学位 的重要依据
19:40
4
二、 学位本科生撰写的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 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 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学士论文是高等院校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的作业,也是高等 院校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作者运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 到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某一不太复杂的科研课题,然后加以总 结,写成申请学士学位的论文
19:40
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博士学位论文的灵魂
① 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建立新理论、纠正别人的不妥之处 ② 设计实验技术上的新创造、新突破 ③ 提出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新工艺、新方法,并在生产中获得重大经济 效益 ④ 运用现有知识、理论,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工程关键问题
19:40
14
博士论文的篇幅: 5万字以上,甚至多达10万字,应是一本独立的科学著作
② 调查研究
有了初步的设想,就要着手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检查和论证选题的内 容。主要是查阅相关文献,用于修正或完善选题 ③ 最终立题 在确认所选题目的充分性和必要性之后,就可最终将研究选题确定下来
19:40 17

博士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博士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博士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1.学位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选题应对我国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有较大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以明确研究课题。

2.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及要求博士生应在第三学期9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开题,需办理延期开题申请。

博士生开题报告采取先评审后做开题报告的方式,根据《关于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若干补充规定》,具体要求如下:2.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掌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2) 课题创新之处;(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 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5) 课题的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6) 指导教师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7) 研究经费预算和经费落实情况。

2.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及评审意见的处理2.2.1 开题报告评审博士生开题报告采取先评审后做开题报告的方式。

开题报告评审专家由各学院负责聘请,一般应聘请3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专家中的博士生导师不应少于2名。

开题报告经导师审查合格后, 从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4份空白《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书》,其中1份送交导师填写评审意见,3份与开题报告一同送交专家评审,评审时间一般为二周。

开题报告评审意见返回后,若有二份评审意见是“不同意开题”,则需要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再重新组织评审。

2.2.2 开题报告论证会专家组成开题报告论证会由各学院或学科负责组织。

开题报告论证会应至少聘请5名教授和相当职称的专家或有博士学历的副教授和相当职称的专家参加。

其中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名(含指导教师),若选题为交叉学科,则应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

研究生学位论选题与选题报告撰写

研究生学位论选题与选题报告撰写
• 根据“研究内容”中的工作思路,研究工作分哪些步骤展开?(合理分解工 作,理清阶段性任务)
• 基础数据资料能否顺利获取、掌握?(尽量利用已有的条件,不能每一项研 究内容都从头做起)
• 需要使用哪些技术、方法?仪器设备能否够满足条件?(不必所有高新手段 全用上;要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即可,要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应用条件)
□ 论题补充:对所研究的主体领域中的枝节性问题、尚未 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做补充性研究。
□ 学科交叉:以另一学科、另一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知识或研 究方法来开拓本学科、本专业领域。
□ 汇总提升:集合前人的科研成果,汇集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四、选题方法
· 选题步骤:先确定研究方向,再拟定研究范围,最后 选定题目。
□ 追溯验证法:一种拟想—阅读验证—确定选题。适用 于研究经验丰富的博士解决感兴趣的问题或有工作经 验的应用型硕士解决手头问题。
□ 浏览捕捉法:快速阅读—分析、思考、比较—确定选 题。对无经验者的最好办法。
□ 交谈讨论法:与有研究或工作经验的人交谈、讨论, 指点迷津,确定选题。
五、常犯错误
· 选题不够审慎,价值不大。 □ 选题陈旧,重复他人研究,没有独到见解,科学意义
□如果是新发现的科学或技术问题,支撑这些问题的论据和论证过程是否可靠?
选题报告-研究现状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要针对科学或问题综合分析,条理清晰,而不是简单地堆 砌和罗列文献。
现状分析的目的不是让专家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而是针对拟开展研究的 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现状。较好的综合如:
目前国际上对××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2)……。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虽已有大量成果发表,但许多问题尚无定论,不少证据之间尚无法 相互连接,证据之间的冲突也多有存在,故有赖于新证据的获得。将与本项目研究内容有 关的一些问题择要评述: 问题1……(阐述为什么要开展这几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存在什么不足?) 问题2……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申请博士学位人员提交的学位论文,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应做出创造性成果,反映作者掌握了本门科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表明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据此,特对博士学位论文作如下具体要求:
1、论文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2、论文作者对本课题范围内的国内外发展动向、主要文献资料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述。

3、论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必须是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中如含有他人所做的工作,其主导思想应来自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4、论文必须文句简练、通顺、数据可靠,图表清楚,严格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的提出结论。

5、在实验方法、测验技术、数据处理、计算方法、理论分析等方面,有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6、论文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深度,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7.论文插图或附图均应画在道林纸上或为电脑成图,各种图件必须注明详细图名、图号、图例等。

8、论文要求至少5万字。

9.论文格式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关于统一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执行。

附表: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注:本评价意见表于2002年12月27日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讨论通过)。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范文最新推荐------------------------------------------------------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温诗铸: 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博士生培养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为好,很多问题要一块商量该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高等学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对发展学校的学科起着很大的作用。

从我个人来说,我的所有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培养训练研究生开始做的。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培养了大约80个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博士后12—13个,硕士生15—16个,其他都是博士生;我所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中绝大部分都有博士生参加。

博士生是学校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校科研的一支主要力量。

我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我基本是按这三方面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

我在摩擦学实验室工作,我们主要搞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摩擦学涉及机器中的摩擦、磨损、润滑理论。

我们所做的课题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基金,也有一部分是横向题目。

博士生区别于硕士生的最关键一点是要做创造性工作。

所谓创造性,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

我一直跟学生讲,博十生跟硕士生的差别不在工作量,你可以做出两个硕士学位论文,但并不是博士学位论文。

不是工作量加大了,就是博士学位论文了。

博士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上要求不同。

博士生必须做创造性工作,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

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有可能是理论上的创新,有可能是实验方法1 / 15创新,或者是揭示了一个新的现象。

总而言之,你的工作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你得到的新结论是对学科的发展起作用的,这一点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博士论文发表程度如何,水平高低是突出的反映,因此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要特别注意“能不能做出比较前沿的工作”,这是第一点要求,让学生明确以后,他自己会按这个方向去做。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博士研究生的选题与开题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博士生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开端。

博士生的选题应为学科前沿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对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等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方向明确,其选题文献综述应予以详实的阐述,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应对其开题严格把关。

下面是读后感的开头怎样写,欢迎参考!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篇1(一)论文选题1、博士论文的选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防止博士生培养完全限于低水平开发项目的倾向;2、选题一般在第二学期就应该将题目定下来,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作好文献资料和实验的准备工作;3、选题要考虑到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4、所选课题应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课题;5、博士生本人对所选课题及应用实现要有兴趣和热情,以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6、鼓励博士生自己拟出论文题目或与导师共同拟题,共同商榷,但都需结合学科的研究方向充分调研;7、选题一般是导师及指导小组有力量指导的课题,但更鼓励博士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论文开题:1、博士生在选题阅读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所在学科、专业范围内作报告及论证。

由导师主持并邀请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专家参加评议,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五人;2、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的分析;(2)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课题拟采取的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4)课题的创新之处;(5)课题的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成果;(6)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7)论文工作量估计与研究经费的预算和落实情况。

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与论文发表写作

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与论文发表写作
做好一个案例,并不意味着做了好的研究。从 一个案例出发,推而广之,解决了有普遍意义 的问题,就是好的研究了。 好的理论要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一点, 我们在做研究时要非常注意。 - 在发展理论时,从特殊到一般。通常,特例 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解决。 - 在应用理论时,从一般到特殊。通常,特殊 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多的结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写作与论文发表
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 陈晓红 教授 博导
万事开头难!
什么样的问题值得研究? 有创造性的学者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倾向, 即一个典型的研究人员总认为他的问题 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 这里就有问题了:究竟哪个问题最重 要?……
好的问题从哪里来?
世界上有的是好问题!
是否增加价值?(二)
关于学术问题的两点说明: 要了解问题是否有价值,首先要搜寻解决问题的现有 理论和方法。你的问题再有趣,如果能用现有理论和 方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多大价值。这 里有个例外,如果你用现有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一类 新的问题,过去没有人这样做过,这就有价值。 所谓“新”,有程度的不同。如果你用一个全新的观 点来看问题,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那就是非常 “新”。如果你只是把现有结果推广了,那可能只是 有点“新”。当然,问题的最终价值还要看你的贡献 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善始善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只是成功的一 半而已。选了“好”的题目,并不一定就有好 文章。善始善终,才有好文章。善始固然不易, 善终可能更难。 有时一个研究题目开了头,一两个月做不出东 西来怎么办?什么时候叫停? 我的体验是“再坚持一下”。别人做一个月, 我做两个月。别人做两个月,我做三个月。说 不定,在最后一个月,就做出来了。绝不要轻 言放弃!
关于博士论文的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寫作與論文發表萬事開頭難! 1.什麼樣的問題值得研究?2.有創造性的學者們發現一個簡單的傾向,即一個典型的研究人員總認為他的問題是所有問題中最重要的。

3.這裡就有問題了:究竟哪個問題最重要?好的問題從哪裡來? 1.世界上有的是好問題!2.讀報!流覽互聯網!與朋友、同事交談!-關鍵是要有心,有好奇心!3.竅門是學會如何發現與構造好問題,因為任何問題一開始都是沒有系統的。

-想想在教學中出題與答題的差別如何判斷你選了一個好題目?Larson教授(MIT)的校核單(選擇好問題的三條規則):你一定要覺得你自己的問題有趣而有重要,否則你就不會有激情,不會投入。

你一定要有能力解決問題。

假如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起碼你要問自己能夠做些什麼,部分解決了那些問題。

除了你自己的肯定,如果還有人也認為你的問題很重要,且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熱門題目是否一定是最佳選擇?根據最後一條規則,要很多人都認為你的問題很重要,是不是說選一個熱門題目一定最好呢?追“熱門”,有風險!-首先,因為不是首創,很難做出非常“新”的東西,最多是有一點“新”。

- 其次,有許多人做,真正是“基於時間的競爭”!給你的時間不多,如果別人先出成果,你的工夫就白費了。

不過,“冷門”題目更難選。

希望選的題目在現在是“冷門”,將來會是“熱門”。

一是要有很高的判斷能力,二只有靠運氣了。

選題有一個學習過程。

可以先跟別人做,然後自己做。

先做“熱門”,再做“冷門”。

先做小文章,再做大文章。

除了你自己的肯定,如果還有人也認為你的問題很重要,且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是否增加價值?(一)你的題目有沒有學術價值?有沒有新東西?- 新觀點、新模型:過去沒有人這樣看問題;- 新方法:過去沒有人這樣分析、解決問題;- 新結論:過去沒有人得到這樣的結果。

- 最終還要看你的題目是否與管理實踐密切相關。

管理科學是很實際的學科,因而研究與諮詢更容易混淆。

- 你做了一個專案,替某個企業解決了一個管理方面的問題,用了一些方法,產生了一些效益,得出了一些結論。

這是不是就是研究了呢?未必!是否增加價值?(二)關於學術問題的兩點說明:要瞭解問題是否有價值,首先要搜尋解決問題的現有理論和方法。

你的問題再有趣,如果能用現有理論和方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的研究就沒有多大價值。

這裡有個例外,如果你用現有的理論與方法解決了一類新的問題,過去沒有人這樣做過,這就有價值。

所謂“新”,有程度的不同。

如果你用一個全新的觀點來看問題,建立了一個新的模型,那就是非常“新”。

如果你只是把現有結果推廣了,那可能只是有點“新”。

當然,問題的最終價值還要看你的貢獻對管理實踐的影響。

是否能預見結果?你能否感覺問題結果的性質?- 這並非預先確定你的結果- 我也並非建議用“反求工程”(reverse-engineering)建模型、作分析以達到預期的結論-即“先有結論,再加論證”怎樣預見結果?- 用直覺,定性地推理- 用相關、類似問題的結論。

什麼是好的理論研究?(一)做好一個案例,並不意味著做了好的研究。

從一個案例出發,推而廣之,解決了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就是好的研究了。

好的理論要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這一點,我們在做研究時要非常注意。

- 在發展理論時,從特殊到一般。

通常,特例比較簡單,比較容易解決。

- 在應用理論時,從一般到特殊。

通常,特殊情況下,可以得到更多的結果。

什麼是好的理論研究?(二)除了理論的一般性或普適性之外,好的研究:- 能給讀者一些好的思想方法,比如什麼是基本的權衡?怎樣度量決策結果?可以預測哪些後果?總之,讀了你的文章之後,讀者要能帶走些什麼,對問題的認識要深一層次。

- 能直接應用於實踐,幫助管理層解決手頭的問題。

在更多的情況下,是兩者兼而有之。

善始善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只是成功的一半而已。

選了“好”的題目,並不一定就有好文章。

善始善終,才有好文章。

善始固然不易,善終可能更難。

有時一個研究題目開了頭,一兩個月做不出東西來怎麼辦?什麼時候叫停?我的體驗是“再堅持一下”。

別人做一個月,我做兩個月。

別人做兩個月,我做三個月。

說不定,在最後一個月,就做出來了。

絕不要輕言放棄!-關於博士論文的寫作-論文寫給誰看?為政策制訂者提出研究報告是一種寫法,和同行交流取得同行認可又是另一種寫法。

博士研究生不應把論文看成是一本教材。

博士論文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表明本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論文學術水準已符合博士學位的要求,心目中最重要的讀者應是論文評閱教授和答辯委員會成員。

讀者定位為評閱教授,寫作目的定位為取得審閱通過以至好評。

就應以最簡要、明確的語言,把創新點表達清楚,和創新點無關或聯繫不密切的知識性內容愈少愈好。

各個大學都有各自的博士論文寫作格式,但基本內容和規範還是一致的。

簡括地可劃分為四部分:(1)摘要;(2)緒論,從其作用來說,亦可稱闡明問題;(3)方法,起到論證的作用;(4)結果及討論。

摘要是一篇論文的微型版本,供讀者粗略判斷其價值,必須簡短扼要。

一般英文論文的摘要,不超過200個詞,中文論文也不用超過300個字,而且一般不分段落,一段話即完成摘要。

博士論文摘要可分段,字數可多些,但800個中文字已足夠。

問題提出及背景- 論文首先要點題,提出本論文所要研究的問題。

沒有明確提出研究問題,後面的文章就不可能做好。

問題要明確,主題只能有一個,貫穿於論文始終,切忌貪大求全,目標多樣。

- 管理研究問題一般都很實際。

最好以國民經濟發展和管理實踐的背景來說明所提問題的來龍去脈,問題產生的環境和條件,解決後能起到什麼作用。

文獻綜述- 綜述須圍繞論文研究創新點來進行。

學習前人的成果,為自己的論文服務,“依仗別人,抬高自己”。

- 撰寫文獻綜述時,心中一定要明確論文的主題和假設所在,圍繞主題和假設,從遠而近,即先談關係弱後談關係密切的文獻,為的是從學術角度說明自己提出主題和假設的緣由。

緒論中的假設表述(一)- 主題是作者在一篇論文中的核心假設或最高層次的假設。

然而,論證某個主題,驗證其真偽,需要從不同視角和層次去研究,於是主題遞階演繹出多層次的假設,構成假設樹,下一層次的假設支援和細化上一層次的假設。

主題反映論文的價值,而多層次的假設構成論文研究內容的實體。

主題表述相對下層次的假設要抽象些,層次愈低的假設其操作性愈強,愈能成為直接通過觀測驗證的假設,愈有可能性取得新發現。

緒論中的假設表述(二)- 假設樹構成所研究主題的理論框架,它是一把智力鑰匙,有利於作者提高資訊收集的品質和效率,對題材捕捉更敏感和準確,文獻綜合得以真正做到為我所用。

有了假設樹,論文工作就有了明確的進度,可按假設樹的結構,從底層著手,自下而上進行論證,同時又從最高層主題著眼,始終把握所論證的底層假設在核心中的作用和地位。

緒論中的假設表述(三)- 假設,特別是假設樹的基層假設表述應注意一個原則:要落實到變數的層次。

假設是對兩概念之間可能關聯作出的一種待檢驗的解釋,無論是行為和事件之間的前因後果或相關關係,還是探索研究主體的狀況、過程和特徵,都得抽象出關鍵的概念,這樣才有“學術味”,讀者才能應用此研究結果來分析類似現象或過程。

然而,研究者形成假設的初期,所提出的概念往往比較抽象,難於直接驗證,須進一步對這些概念賦予操作性定義。

一旦具操作性定義,這些概念就可以觀測賦值,稱為變數。

博士論文常出現假設未落實到變數層次而難以驗證的缺陷,例如有篇論文提出假設“非經濟因素對中國城鄉人口遷移有著更為直接的影響”。

假設中非經濟因素外延太大,不能作為變數處理。

緒論中的假設表述(四)- 假設陳述是否具體、清晰到變數的層次,可以從兩方面來判斷。

第一,是否能據以收集資料和證據進行驗證。

猶如醫生按自己的初步判斷向患者提問和開出化驗單一樣,研究者要能收集假設中所涉及概念的資料和事實。

上例中的“非經濟因素”作為假設中的主要概念,收集資料和事實就無從下手。

第二,是否能定量分析。

對定量的概念,理解不能太窄,數學模型求解和優化計算固然是定量分析,聚類分析以及優先順序排列的定序分析也是定量分析。

如問卷研究,就是將各種觀點和意見定量化的過程。

緒論中的假設表述(五)- 任何一篇論文或研究過程都是該領域知識探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並就有限的物件和給定的時空環境下驗證其有效性,不可能是終結。

並不能保證在任何一些場合和環境下都適用。

然而,重要的是,無須作出這些保證,留有後續研究的空間,讓其他人就此假設去驗證去擴展,這正是假設提出的價值所在。

如果別人認為圍繞這項理論或假設已無事可做了,那也就失去了研究價值了。

緒論中的假設表述(六)- 這部分篇幅不大,只是陳述假設,或者說表達本文的創新點,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提綱挈領的作用。

它是對實際問題觀察思考和綜覽前人研究工作的結果,又是本論文研究的起點和目標。

關於博士論文的寫作:假設樹舉例方法部分- 方法部分要從方法論角度詳細描述論證過程,使讀者可以根據論文描述的方法,獨立地重複此項論證和驗證工作。

方法部分應包括三項內容的描述:一是研究主體;二是論證框架及步驟;三是資料分析。

研究主體的確定- 管理研究物件包括個人、群體、組織、專案和社會產品。

論證設計及步驟描述(一)- 論證一定要圍繞“闡明問題”階段所提出的假設樹來組織。

最好是一個創新點的論證內容就構成一章,並且用論文中的主要結論作為每一章的標題。

例如一篇題為“敏捷製造中柔性決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的論文,其論證各章的標題是:“顧客滿意與柔性決策”;“敏捷製造中柔性建模理論與方法”;“柔性決策模擬的資料處理”;“敏捷製造中柔性決策支援系統”。

這些標題仍舊是寫教材的思路,是知識性的東西,而體現不出作者的研究貢獻。

- 博士論文都應該有定量研究,沒有資料和統計分析支援,沒有變數,沒有假設,就難以說是一篇研究論文。

論證設計及步驟描述(二)- 通篇都是抽象的無法觀測的概念,再怎樣說得頭頭是道或邏輯上成立,也不能算作研究成果。

- 把定量研究只理解成複雜的數學模型也是一種誤解。

定性意見的量化,驗證兩變數間正(或負)相關的假設以及分類和聚類等都是定量分析。

- 研究成果的價值,不是看運用數學工具的複雜程度而是看所解決問題的價值。

至於有些論文為了“定量分析”而脫離所研究的問題去建立複雜的數學模型,而且和後續的結論也不銜接,這是十分不可取的做法。

變數間關係設計以後,還要交代收集資料和驗證假設的方法和手段。

問卷法、訪談法(統計調查研究方法)、實地研究、實驗法等都可能用到。

“方法”部分就是要說明選用此種驗證和實證方法的緣由,對研究主體的選擇、引數和因變數的測量、信度和效度的保證等作出說明,同時,闡述實施此論證方法的過程和步驟。

這部分內容應占論文中相當多的篇幅。

判斷一項實證方法設計是否合理總是圍繞兩個問題,即“控制”和“測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