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导言:高考语文成语是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应用和记忆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中,成语题通常涉及成语的意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整体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在语文复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成语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高考备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为标题,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一、知识目标:1. 理解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
2. 了解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3. 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二、能力目标:1. 能够独立思考并运用成语进行语文答题。
2. 能够通过成语的使用来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3. 能够在阅读中灵活运用成语,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由于历史、文化、修辞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固定搭配词组,它具有亲切形象、简洁准确、意义深远等特点。
通过阅读和解析成语的例句,让学生对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教学内容):通过个别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典故,通过讲解和阅读相关史书、名著等文献,让学生获得更全面、深入的成语知识。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或写作,让学生通过讲述成语的来历和故事,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3.成语的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语言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成语案例,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和运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成语的魅力。
同时,可以进行成语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提高学生总结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教师简短的讲解和提问,让学生回忆和总结他们已经学过的成语,并与他们之前的知识进行联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作用和重要性。
2.知识传授:教师通过讲解、举例和分析的方式,依次向学生传授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出处和背后的故事、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构成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及辨析5. 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
2. 难点: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5.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介绍一些成语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七、高考成语真题解析2. 解析高考成语真题中的错误用法,让学生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难点。
3.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真题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八、成语辨析练习1. 设计成语辨析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辨析能力。
2. 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讲解成语错误用法的原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成语题型和考点;2. 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3.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2. 成语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2. 高考语文考试中成语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准备:1. 教材:高考语文教材、高考语文试题;2. 多媒体设备;3. 教学素材:成语例句、成语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成语题型和考点;2. 分析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3. 讲解成语的来源、典故和文化内涵。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针对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成语题型,分析解题技巧;2. 通过多个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3. 引导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和技巧。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成语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2. 分组讨论、展示答案,并进行互评;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更多的成语例句和成语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运用成语进行写作;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成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3.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成语例句和成语故事;3. 高考语文试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2.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3. 学生对高考语文考试中成语题型的解题技巧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贴近高考语文考试的要求;3.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②归纳成语运用正误的一些方法与技巧;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考点解析:二、考查重点:高考重点考查的的是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尤其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
包括成语的含义、感情色彩、运用的对象与场合等。
三、复习重点:1、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2、归纳成语运用正误的方法与技巧四、结合练习归纳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
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
9、违背事理,不合逻辑小结:明确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我们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成语。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辨析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2. 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成语的例句和解释。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包含一些常见的成语,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意义。
步骤二:复习成语的意义和用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成语,逐一解释其意义,并给出例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黑板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步骤三:辨析成语的意义(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似的成语,让学生分析其区别,并解释其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境来理解成语的意义,或通过比较不同成语的用法来辨析它们。
步骤四: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或口语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表达中尽量运用所学的成语。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或口语表达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运用成语的感受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成语运用能力等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更多的成语,并整理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学生可以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篇
目录
一、高考常见成语及解释 (1)
二、2010年高考成语误例汇总 (8)
三、高考语文成语、熟语复习专题辅导 (13)
四、高考常见熟语100例 (33)
五、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热点一 (47)
六、高考语文成语熟语专题练习及答案 (103)
一、高考常见成语及解释
A
和蔼可亲——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按兵不动——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黯然失色——阴暗的样子
慷慨激昂——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B
飞扬跋扈——鸷鸟飞扬,大鱼跋扈。
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略见一斑——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碑:纪功碑。
并行不悖——彼此同时进行,不相妨碍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
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