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技术
试论大棚蔬菜施肥技术及土壤改良

G a o x i a o n o n g y e一、大棚蔬菜施肥技术蔬菜大棚经过多年的种植,土壤容易出现老化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土壤养分平衡及比例严重失调、耕作层变浅、团粒结构受到破坏、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蔬菜生产。
!"科学计算施肥量根据不同种类蔬菜的生长特性、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及肥料的种类与养分含量,科学计算施肥量,并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及土壤、水分等条件灵活掌握。
大力推广蔬菜大棚配方施肥技术和测土施肥技术。
#"采用科学施肥方法应坚持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追肥应根据蔬菜不同生育阶段对肥料的需求量分次追肥,在植物根茎膨大期、结球期、开花结果期重施追肥。
$"科学使用化肥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尤其要减少氮素化肥的使用量,杜绝盲目施肥、偏施氮肥。
选择肥料应考虑养分含量,选用杂质含量少、纯度高的肥料,根据土壤情况选用不让土壤酸化的肥料。
注意选择微量元素肥料,推广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
%"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有机肥料养分充足,肥效持久、平稳,缓冲性大,而且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对蔬菜大棚土壤环境的污染小。
生产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多用经过堆积发酵处理的充分腐熟的优质畜禽粪等肥料。
还应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大棚蔬菜种植绿肥技术。
&"增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虽然养分含量少,但是可以将土壤中固定态的磷、钾供蔬菜吸收,起到讲解盐害、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
保证蔬菜吸收足够的养分,使得生物肥料与复合肥交换使用。
'"重视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建立标准化蔬菜入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降低地下水位。
二、大棚土壤改良措施!"减轻土壤盐害(!)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土壤改良剂确定适宜的肥料养分配比与科学施用量,根据土壤养分分析及肥料试验结果进行施肥量调整。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方法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耕作和不当施肥等原因,我国的农田土壤质量大多数已经逐渐退化,使得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民们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种土壤改良方法,其中大棚栽培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方法。
一、有机物的施用有机物是土壤改良的关键。
通过施用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持水性和通气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农民可以使用农家肥、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质来进行堆肥,将其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大棚土壤中,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此外,农民们还可以使用绿肥作物,如豆类、苜蓿等,通过种植这些作物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二、矿物质的施用除了有机物,矿物质对土壤改良也有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
比如,石灰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改善土壤的酸碱度;磷肥可以增加土壤的磷含量,促进植物根系发育。
这些矿物质可以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适量施用,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三、覆盖物的应用覆盖物是大棚栽培中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之一。
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物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防止土壤板结。
常用的覆盖物包括秸秆、麦草等,这些植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并且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丰富的有机质,进一步改善土壤质量。
四、灌溉管理水分管理也是大棚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一方面,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度,避免土壤干旱;另一方面,要避免水分过多导致土壤板结。
最常用的灌溉方法是滴灌和喷灌,这些方法可以精确地给予植物适量的水分,减少水分的浪费,保证土壤湿度适宜植物生长。
五、有害物的处理在大棚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处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农民应该合理选用农药,遵循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周期,避免农药残留对土壤质量造成污染。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对策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它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种植,使农作物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质量退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土壤质量的退化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改善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酸化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的浇水管理,导致土壤PH值过高,土壤酸化严重。
土壤酸化不仅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还会导致铝、锰等重金属的大量释放,进而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土壤盐碱化设施农业在长期大棚栽培的过程中,大量的水分被土壤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则逐渐被浓缩,导致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会使得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透气性下降,从而影响农作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养分吸收。
三、土壤结构破坏长期的设施农业生产模式会使得土壤结构紧密,产生板结,土壤透水性下降,出现难以有效排水情况。
这不仅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流失,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面对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改善:一、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土壤的板结和壤结现象,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合理施用矿物肥合理施用矿物肥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施用矿物肥的量和频次都需要有所控制,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酸化和盐碱化现象。
三、改善土壤排水情况设施农业生产中,合理引导排水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进行排水处理,能够减轻土壤盐碱化现象,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采取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使得农作物周围的土壤保持适度排水状态。
四、采用轮作休耕制度轮作休耕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
设施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技术

量 的 中微 量元 素 , 加上 蔬 菜连作 造 成土壤 养 分特 别
是钙 、 、 、 、 铁 锌 钼 硼等 中微 量元 素 的偏耗 , 引发 缺素
3 9一
J 0URNA - L OF CI t ANGJANG VE I GET L S AB E
症, 加重 生 理性 病 害发 生 , 响蔬 菜生 长 发 育 , 影 导致
长越 来 越 多 , 有益 菌 又 得 不 到补 充 , 而 导致 土壤 菌 群失 调 , 整个 土壤 生态环 境遭 到严 重破 坏 。 使 2 微 量元 素缺 乏 . 机质 含量偏 低 . 4 有
降低 , 氧 性 的微生 物 活性 下 降 , 壤熟 化慢 , 壤 需 土 土 板 结 加重 , 主要 为 害 是 蔬 菜根 系下 扎 困难 , 其 即使 根 系 能扎 下 去 , 会 因土 壤 含 氧量 过 低 , 也 出现 沤 根 现 象 。大 棚蔬 菜栽 培 过分 强调 高 产 , 肥 用量都 偏 化 多 , 之冬 春 季大 棚 封 闭较严 实 , 内气 温低 , 照 加 棚 光
2 大 棚 蔬 菜 土质 退 化 的 主 要表 现
21 土壤 板结 、 . 盐渍 化 加重
在很 多 地 区 ,由 于长期 大 量不 合理施 用 化肥 .
导致 该 地 区大棚 内土壤 团粒 结 构破 坏严 重 , 透气 性
益菌 。 使得 土 壤 中有 害菌 的数量 随着 种 植 时间 的延
结 出土壤 退化 的主 要表 现和 对其改 良的具体 措施 。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土壤改良与养分供应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土壤改良与养分供
应
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种植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温室大棚可以在任何季节都能有效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
而土壤的改良和养分供应对于温室大棚的种植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中土壤改良和养分供应的相关内容。
首先,土壤的改良是温室大棚种植的基础。
在设计温室大棚时,应该考虑土壤的种类和质量,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种类,并进行必要的改良。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施肥、翻耕、覆膜等。
通过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作物生长;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覆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护土壤,提高温室大棚内的温度。
其次,养分供应是温室大棚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作物生长需要养分供应来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温室大棚内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供应养分。
常见的养分供应方式包括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水培等。
有机肥料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且对环境友好;化学肥料是一种速效肥料,可以迅速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水培是一种通过水培养植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养分供应,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综上所述,土壤改良和养分供应是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土壤改良方式和养分供应方式,可以提高温
室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种植的高效率和高品质。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您有所启发,谢谢阅读!。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与管理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与管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农业的推进,粮食生产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然而,由于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田间种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大棚栽培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关键领域之一。
大棚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在任何季节和地理位置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
然而,在大棚栽培中,土壤的改良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与管理方法,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一、土壤改良方法1. 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大棚栽培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作物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通气性和持肥能力,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还田、堆肥等方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此外,生物炭等添加剂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调整土壤pH值大棚栽培中,维持适宜的土壤pH值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土壤的pH值应保持在6.0至7.0之间。
如果土壤偏酸,可以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如果土壤偏碱,可以使用硫酸铵、硫酸等酸性物质来降低土壤的碱性水平。
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产量。
3. 防止土壤盐碱化大棚栽培中,土壤的盐碱化问题经常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为了防止土壤盐碱化,农业生产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合理使用灌溉水源,避免使用含盐量过高的水源。
其次,加强土壤排水和通风,避免积水和湿度过高。
此外,适时施用盐碱地改良剂,如硫酸镁、石膏等,以降低土壤盐碱度,改善土壤质量。
二、土壤管理方法1. 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作为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养分,氮、磷、钾等元素的供应对于大棚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补充土壤中所缺失的养分。
此外,可以利用有机肥料等替代或辅助使用化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设施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技术

设施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技术设施蔬菜栽培对稳定市场,确保周年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丰富市民"菜篮子",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设施蔬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架大棚蔬菜的快速推广,因钢架大棚使用年限长,不能轻意拆换和改变种植结构,导致大棚蔬菜棚内土质退化等一系列障碍,成为制约设施蔬菜发展的瓶颈.目前,达县推广使用钢架大棚蔬菜面积已达300hm2,其它设施蔬菜面积达0.8万hm2,且呈陕速发展势头.为解决设施大棚蔬菜土质退化问题,笔者从2006年起,长期深入蔬菜基地,总结出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改良的具体措施.一,大棚蔬菜土壤养分变化以达县大棚蔬菜土壤为分析对象,分别对2年,5年和10年大棚土壤的养分变化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盐分,硝态氮也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5年左右的大棚土壤含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而土壤pH值,全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慢降低,微量元素也逐渐降低.二,大棚蔬菜土质退化的主要表现1.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在很多地区,都存在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导致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造成土壤板结加重. 其主要危害是造成根系下扎困难,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会因土壤含氧量过低,出现沤根现象.大棚蔬菜过分强调高产,化学肥料用量都偏多,加之冬春季封闭较严实,气温低,光照弱,蔬菜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低易积累硝酸盐,大量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随着棚内温度的逐渐提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水汽蒸发而带到土表,又形成次生盐渍化,初期有清霜和绿皮"青苔",中度危害土壤出现许多块状的红色胶状物,干后变为"红霜".严重时地面出现白色结晶的"盐霜",阻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后期死苗枯萎加重发生.2.土传病害十分突出由于受利益驱动,种植习惯和技能等条件限制,种植模式单一,连年季季种植同一作物, 重茬现象普遍.大棚蔬菜生产多年重茬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导致土壤性能变化,寄生虫卵,病原在土壤中越积越多,使得枯萎病,青枯病,颈基腐病,根腐病,根线虫等土传病虫害逐年加重,蔬菜产量降低.达县很多蔬菜种植户反应大棚内种植的辣椒,番茄,黄瓜,茄子死株现象严重,花钱买了很多药都不管用,这正是重茬导致死苗死株的主要原因.3.土壤茵群失调土壤中的生物菌有~部分是有益的,在土壤中起比较好的作用,能改良根系生长的环境;还有一部分菌属于有害菌,会造成死苗,死株.因大棚蔬菜乱用,滥用和无效使用农药, 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大量的有益菌也被灭杀.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有害菌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有益菌又得不到补充,导致土壤菌群失调,严重的会造成整个土壤生态环境发生改变.4.微量元素缺乏,有机质偏低蔬菜不但要吸收大量氮,磷,钾,对钙,镁, 硫,锌,钼,硼等中微量元素吸收也较多.由于菜农对此认识不足,基本上不单施中微量元素,仅靠有机肥和化肥来补充,而大棚蔬菜种植复种指数又高,随着一茬一茬的采收,会带走大量的中微量元素.连作是蔬菜种植的普遍现象, 蔬菜连作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特别是钙,铁,锌,钼,硼等中微量元素,易引发缺素症发生,导致生理I生病害加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产量减少,品质下降.而近年来发展的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多在3%以下,离适宜的有机质含量~5%还有差距.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提高有机质含量是蔬菜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保障.三,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措施土壤改良主要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穴土置换和依托高科技等方法.大棚蔬菜改良应针对不同的.隋况,综合运用各种改良方法,配套各种先进科学的农艺管理措施,才能持续发展.1.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的土壤改良措施①中耕,增施腐熟的有棚巴.中耕深度20~25cm,有机肥主要以底肥为主.每亩用量3000—5000kg为宜,最好不超过5000kg.②适时通风换气,改善光照条件.③大水漫灌,冲淡盐分.对土壤中其盐分含量超过0.2%的菜田,可按此方法进行.漫灌时间2~3 小时为宜.④调整土壤pH值.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士壤pH值调整为中性或微酸性.⑤理沟排湿,降低地下水位.水位降低,土壤通透性得到改善,有利于蔬菜根系生长.⑥使用化学改良剂.目前解决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改良剂有很多种,经笔者试用"汽巴松土精" 较好,每亩地用300g,使用时将"汽巴松土精"掺30~40kg细土,撒施到蔬菜的根部附近,然后浇透水即可,能较好地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2.土传病害严重土壤的改良措施(1)合理轮作,起土换土,土壤科学消毒建立科学的轮作倒茬制度,避免同类蔬菜轮作.上茬收获后,接茬可种植蒜苗,玉米等作物,大蒜根系能分泌大蒜素,杀灭土壤中部分残留的有害菌.有条件的地方可水旱轮作,如种植空心菜,莲藕等.也可创新种植方式,如农民与农民之间互换大棚,采取种植不同的蔬菜进行轮作.也可将表土起出或利用下部新土或换新土.(2)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①用甲醛溶液在定植前2周进行地面喷雾;②用8O%露速净,60%地旺或蜡质芽孢杆菌生物杀菌剂,随耕地施入土中,能有效控制或减轻土传病害发生.(3)生物酿热发酵土壤消毒在夏秋季气温高时,大棚土壤消毒可采用该方法,如在大棚土表均匀覆盖20cm左右厚的稻草或谷壳,撒生石灰lkg/m3, 再盖土3cm,浇透水后,用薄膜覆盖严实,关上大棚,闷棚10~15天即可.此方法对杀灭土传病害效果很好,特别适宜于连作育苗大棚.3.土壤茵群失调的改良单靠使用杀菌剂杀死土壤病菌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想办法补充土壤有益菌的数量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或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使用生物农药,达到以菌治菌,使土壤中有益菌和有害菌重新达到一个平衡.目前,补充土壤有益菌可使用"家园益微增产菌",每亩使用500g+50g助剂(助剂的目的是养菌), 掺土30~40kg,根据地块情况,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2次;或使用蜡质芽孢杆菌生物杀菌剂.4.微量元素缺乏,有机质偏低的土壤改良措施(1)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施用硝酸铵,硝酸钾等硝态氮肥后,容易使蔬菜积累硝酸盐.不宜施用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因氯离子能降低蔬菜的淀粉及糖含量,引起土壤板结.禁止使用碳酸氢铵,因易挥发大量氨气,易引起氨害.(2)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蔬菜需肥量而定.氮肥要深施,并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施后及时盖土.一般以1O~12kg/亩纯氮为宜,收获前20天停止追肥.(3)重施有机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施用有机肥应注意充分腐熟,否则施后继续发酵产生的热量会造成作物烧根,还易将病菌虫卵带入棚内,同时产生有害气体危害蔬菜.优质农家肥的每亩施用量应控制在3000~5000kg,不宜超过5000kg/亩.(4)平衡配施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积极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坚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做到氮,磷钾养分之间平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灵活运用种肥,基肥,追肥3种施肥方式.补充微量元素一要选对产品;二要选好使用时间;三要掌握好用量.无论是果菜类,还是叶菜类,微量元素补充有3种方法:①底施:在整地施肥时,把选好的产品结合其他肥料共同施人;②冲施:选好产品后,配合冲施肥一同施下;③叶面喷施:此方法适合于缺素症较轻的生理病害,按照产品说明书用量进行喷施.(①四川省达县农经站635000②四川省达县平滩乡农技站③四川省达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1~,深施覆土碳铵深施覆土严密,能减少挥发,提高肥效.深施方法有施后翻地覆土,或沟施,穴施,打洞施,球肥深施等.施肥深度一般应达6~10cm.二,湿土施用湿土施碳铵能使肥料迅速溶解,被土壤吸收,减少损失.所以宜雨后及时施或施后即淋水.三,施后灌水旱地施肥后即灌(淋)水,有利于稀释肥分,减少挥发,提高肥效.四,宜作基肥碳铵作基肥能很好地深施于耕作层,有利于根系吸收,提高产量,比作追肥效果好.五,作追肥宜多次薄施这样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损失.六,配合有机肥施有机肥与无机肥(氮)配合施用,能减少氨的硝化,提高氮肥利用率1倍左右.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0.2~1为宜.七,与磷钾化肥配合施氮磷肥配合施,磷的利用率可提高14.2%, 产量可大幅提高.氮磷钾肥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及作物而定.碳铵与过磷酸钙,钾配比以1:0.2~1:0.5为宜,并应拌后施用.八,制成颗粒肥或球肥施碳铵制成颗粒肥料施,氮利用率可提高14.3‰碳铵制成球肥深施比表施肥效提高26%.(通联:湖北省丹江1:7市十堰农校442700)2011年第5龌。
温室大棚土壤改良方法

温室大棚土壤改良方法
在大棚作物栽培中,土壤改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措施。
其目的是提高土壤的品质和生
产力,以适应大棚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变质和破坏,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清理措施,将土壤中的杂草、杂质和有害生物清理干净,以减轻
土壤的负荷。
其次,应综合土壤的质量,增加适当的肥料,使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分源稳定,使植物的长势良好,然后可以采取不同的改良方法。
一种改良方法是施用有机肥料。
这种有机肥料可以释放植物有效养分,为植物生长提
供良好的养分环境,而且有机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凝聚力和保持湿度,
降低土壤透水性以及防止土壤变质。
另外一种改良方法是向土壤中添加复合肥料,一般由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组成。
这种复合肥料同样可以调节土壤的养分结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提高
土壤的养分含量,同时提高微生物的活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另外,土壤改良还包括熔解松土和发酵技术、地膜技术、根系肥料床和复合生物技术等。
熔解土质松软,可以增加土壤的气孔,改善土壤气路由;而发酵技术则可以改善土壤
的酸碱度,促进土壤吸水性;地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促进植物的生长;根系肥料
床可以把腐熟的有机废料变成肥料,改善土壤的质量。
复合生物技术增加了土壤中的有益
微生物,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在温室大棚作物栽培中,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改良措
施可以使土壤质量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措 施
①中耕 ,增施腐熟 的有棚 巴 。
1土壤 板结 , 渍化 加重 . 盐
在 很多
中耕 深度 2 ~2 c 0 5m,有机 肥主要 以底 肥 为 主 。每 亩用 量 300—500 g为 0 0 k 宜, 最好不超过 5 0 k 。 0 g ②适时通 风换 0 分 。对土 壤中其盐 分含量 超过 0 %的 . 2 菜田 , 可按此方法进行 。漫 灌时 间 2 ~3 小时 为宜 。④调整土壤 p H值 。通过 物
死株的主要原因。 3土壤 茵群 失调 土壤中的生物菌 . 有~部分是有益的 , 在土壤 中起 比较好 的作 用, 能改 良根系生长的环境 ; 还有一
展。
慢降低 , 量元素也逐渐降低 。 微
二 、 棚蔬 菜 土 质 退 化 的 主 要 表 现 大
1 . 土壤板 结 , 盐渍化加 重的土壤 改
蔬菜连作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 ,特别
发缺素症发生 , 导致生理I 生病害加重 , 影
“ 盐霜 ” 阻碍 了 蔬菜的正 常生长 , , 导致 是钙 、 、 、 、 铁 锌 钼 硼等中微量元素 , 易引
后期死 苗枯萎加重 发生 。
2土传病 害十分 突出 . 由于受利益
头 。为 解决 设施大 棚蔬菜 土质退 化 问
菜不但 要吸 收大量氮 、 、 , 磷 钾 对钙 、 、 镁
硫 、 、 、 等中 微量 元 素吸 收 也 较 锌 钼 硼
多。由于菜农对此认识 不足 , 本上不 基
特别是钢 架大 棚蔬菜的快速推广 , 因钢 逐渐提高 , 土壤 中的盐分随着 水汽蒸发 单施中微量元素 , 仅靠有机肥和 化肥 来 而带 到土 表 , 又形成 次生 盐渍化 , 初期 补充 ,而大棚 蔬菜 种植 复种指数又高 , 架大 棚使 用年限长 , 不能轻意拆换和改 变种植 结构 , 大棚蔬菜棚 内土质退 有清 霜和 绿皮“ 导致 青苔 ”中度危害土壤 出 , 随着一茬一茬的采收 ,会带走大量的中
地区 , 都存在长期大量不合理 施用化学 部分菌属于有害菌 , 会造成死苗 、 死株 。 肥料的现象 , 导致土壤 团粒结构破坏严 因大棚蔬菜乱用、 滥用和无效使用农药 , 下降 , 土壤熟化慢 , 成土壤板结加重 。 造
被灭杀。 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 , 土壤中有
重 , 性降低 , 透气 需氧性 的微 生物 活性 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 ,大量的有益菌也 气 , 改善光照条件 。 ③大水漫灌 , 冲淡盐
良的具体措施 。
一
重茬现 象普遍 。 大棚 蔬菜生产 多年重茬 质含量 ~ % 有差距。有机质是土 5还 会造成 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 , 导 壤肥力的基础 ,提高有机 质含量是蔬菜 致 土壤性 能变化 , 寄生 虫卵 、 病原 在土 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保障 。
三、 大棚蔬菜土壤改 良措施
响蔬菜生长发 育 , 产量减少 , 品质下降 。
题 , 者从 20 年起 , 期深入蔬菜基 驱动 、 笔 06 长 种植 习惯和技能等条件限 制 , 种 而近年来发展的大棚 蔬菜 ,土壤有机质 地 , 出土壤 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改 植模式 单一 ,连年季季种植 同一作物 , 含量偏低 , 总结 多在 3 %以下 , 离适宜 的有机
() 4平衡配施氮 、 、 及中微量 元 磷 钾
位。 水位降低 , 土壤通透性得到改善 , 有 钾 、 氯化铵 等 , 氯离子能 降低 蔬菜 的 素 积极 推行平衡施肥 技术 , 因 坚持做 到 引起 做到 氮 、 磷钾 利 于蔬菜 根系 生长 。⑥ 使用 化学改 良 淀粉及糖含量 , 土壤板结 。禁止使 有机 肥 与化肥 配合 施用 ,
壤p H值 、 全钾 随着种植 年限的增 加缓
土壤改 良主要有物理改 良、 化学改 良、 生物 改 良 、 穴土置 换和依 托高 科技
菜种 植 户反 应 大棚 内 种植 的辣 椒 、 番 等方法 。 大棚蔬菜改 良应针对不同 的. 隋 茄、 黄瓜 、 茄子死株现象严重 , 花钱买 了 况 , 合运用 各种改 良方 法 , 综 配套 各种 棚土壤 含量最 高 , 之后 逐渐降 低 ; 土 很 多药都 不管用 , 正是重茬导致死苗 先进科学 的农艺管理 措施 , 而 这 才能 持续发
设施 蔬菜栽培对稳定市场 , 确保周
子” ,助农增收等方面 发挥了十分重要
高产 , 肥料 用量 都偏 多 , 化学 加之 冬春 内硝酸还原酶 活性 低易积累硝酸盐 , 大 量盐分在土壤 中积 累。 随着棚内温度的
4微量 元素缺乏 , . 有机 质偏低
蔬
年供应 , 增加花色品种 , 丰富市民 “ 菜篮 季封闭较严实 , 气温低 , 光照弱 , 蔬菜体 的作用 。但随 着设施蔬菜的迅速发 展 ,
其主要危害是造 成根系下扎困难 , 即使 害菌的数量越来越 多,而有益菌又得不
根系能扎下去 ,也会因土壤含氧量过 到补充 , 土壤菌群失调 , 导致 严重的会造
低, 出现沤根现象 。大棚 蔬菜 过分强调 成整 个土壤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
理或化学方法将 士壤 p H值调整为中
性或 微酸性 。⑤理沟排湿 , 降低地下水 积 累硝酸 盐 。 不宜施 用含 氯化肥如氯化
化等一系列障碍 , 成为制约设施 蔬菜 发 现 许 多块状 的红色 胶状物 ,干后 变为 微量元素。 连作是蔬菜种植的普遍现象 , 展的瓶颈 。 目前 , 县推广使用钢架大 达 棚蔬菜面 积 已达 3 0m2 它设施 蔬 0h ,其 菜面积达 08万 h ,且呈 陕速发展势 . m2 “ 霜” 红 。严重时 地面 出现 白色结 晶的
、
大棚蔬菜土壤养分变化
以达县大棚蔬菜 土壤 为分 析对象 ,
分别 对 2 、 年 5年和 1 0年大 棚土 壤 的 壤中越积越多 , 枯萎 病 、 病 、 使得 青枯 颈 养分变 化进行 了检测 , 其结 果为 : 随着 基 腐病 、 腐病 、 线虫 等土传病 虫害 根 根 种植 年限的增加 , 氮 、 磷 、 全 全 速效磷 含 逐年加重 , 蔬菜产量降 低 。达县很 多蔬 量逐渐 增加 ; 盐分 、 态氮 也随 着 土壤 硝 种植年限 的增加而递 增 , 年 左右 的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