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方法
土壤改良方案范文

土壤改良方案范文土壤改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农业措施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环境,使之适合植物生长和开展农业生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案。
1.有机物质添加:将农家肥、畜禽粪便、秸秆等有机物质添加到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
有机物质的添加可以通过堆肥、沤肥和绿肥等方式进行,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矿质肥料的施用:合理施用氮、磷、钾等矿质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丰富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
同时,施肥的时间和方法也需要注意,避免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3.土壤翻耕和深耕:定期进行土壤翻耕和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减轻土壤的板结和硬化现象。
翻耕和深耕还可以将底层土壤的养分和有机质混合到表层土壤中,增加土壤的肥力。
4.水分管理: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壤的水分,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播种前、种植期间和收获后,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保水能力,合理浇水或者精确灌溉,避免水分的过度或不足,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5.种植轮作与休耕: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轮作和休耕,既可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又能缓解土壤中的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种植不同的作物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有助于土壤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6.生物肥料和生物制剂的施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制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土壤改良方式。
生物肥料包括农作物秸秆、菌体和生物制剂等,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生物制剂则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提高土壤养分供应和植物的抗病能力。
7.植被保护和植树造林:保持和加强植被覆盖,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地上部分来固定土壤和保护土壤表面的覆盖层,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
改良土壤的简单方法

改良土壤的简单方法改良土壤的简单方法:微生物法、植物法、上肥法、添加剂法、排土客土法。
1、微生物法:利用病菌所产生的一些酶来复原一些重金属,利用菌肥或微生物制剂改进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营养标准。
它能快速使土壤完善,固定不动空气中氮,参加营养成分物质的转化,推动植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分泌激素刺激性植物根茎发育,操纵有危害微生物菌种的活动等。
2、植物法:它能够消化吸收很多重金属原素并把它保存进入体内,与此同时依然能够正常的生长植物清除重金属,绿肥作物用以改进复广阔无垠土壤,土壤提升有机物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技术内容有植物获取技术性、根茎水处理技术、植物固定不动技术性、植物刺激性技术以及植物转换技术性。
3、上肥法:根据使用腐殖肥和有机肥料,提升土壤里的腐殖质含量。
使土壤对重金属的粘附水平提升,进而改进土壤结构与理化特性,提升土壤肥效。
4、添加剂法:在土壤里加入适度的黏合剂和土壤面包改良剂,在一些层面上清除一些重金属。
5、排土客土法:在重金属污染很严重的地区,可将表面污染土壤脱离,利用下一层未污染土用以植物群落栽种的排土法,在污染比较重地域,也可采用将未污染的土壤移进清土使场所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得清土方式。
这种对原生态环境的振荡大,提议仅仅在比较严重污染的土壤中谨慎采用,并需要注意,转移至意外发现很严重的污染的土壤必须妥善处理,以防止污染的蔓延。
土壤改良注意什么:一、改良土壤松散度:如果你想要改良土壤的松软度,有效的方法便是在土壤中渗入珍珠岩、粗砂等栽培基质,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向土壤中掺入珍珠岩,由于珍珠岩的重量较轻,排水管道透气性能可以好,掺在土中也不会让土壤过度厚重,还能提升土壤的松软度。
二、改良土壤肥效:如果你想要改良土壤的肥效,可向土壤中渗入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等化肥,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向土壤中掺入有机肥料,例如猪粪、粪肥、牛粪等,常用有机肥料少使用有机肥,可以防止土壤结块,在提升土壤肥效的前提下,还能改良土壤的松软透气性能。
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有许多方法可以改良土壤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添加有机物:有机物能够提供养分给植物,并且改善土壤结构。
常见的有机物包括腐烂的植物材料、堆肥、畜禽粪便等。
2. 使用石灰:石灰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对于酸性土壤特别有效。
通过添加石灰,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并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3. 进行翻土:定期翻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翻土可以打破土壤的密实层,促进根系生长,并且帮助排出积水。
4. 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且改善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
常见的有机肥料有鸡粪、牛粪、河藻等。
5. 耕作种植轮作: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平衡,防止土壤中特定养分的过度耗尽。
通过定期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可以减少土壤退化的风险。
6. 使用覆盖物:覆盖物,如秸秆、木屑等,可以帮助保持土壤湿度,并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7. 施用矿物肥料:矿物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主要养分,如氮、磷、钾等。
但是过量使用矿物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的盐分积累,因此需要谨慎施用。
8. 水分管理:合理管理水分是改良土壤质量的重要一环。
避免过度灌溉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和腐败物质积累,同时需保证植物的水分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改良的方法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植物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土壤改良方案及种草技术措施

土壤改良方案及种草技术措施
一、土壤改良方案
1. 增施有机肥料
添加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并为植物提供营养。
常见的有机肥料包括厩肥、堆肥、绿肥等。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适度的酸碱度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
可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通过施用石灰或硫磺调节土壤pH值。
3. 改良盐碱地
对于盐碱地,可采用淋洗、漉筛等物理方法,或施用گ诱发剂、硫酸等化学方法,去除土壤中的盐分。
4. 防治土壤板结
深翻耕作、施用有机肥、保持合理的湿度等措施,可以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
二、种草技术措施
1. 选择适宜草种
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
2. 准备播种床
清理杂草,翻耕细土,打平种子床,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3. 确定播种期和密度
不同草种的播种期和播种密度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 及时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幼苗长出后,要及时间苗、施肥、除草等。
5. 轮作更新
经过数年的使用,草地产量会逐渐下降。
可采取轮作或翻耕更新的方式,维持草地的生产力。
通过科学的土壤改良和种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基处理中的土体改良方法

地基处理中的土体改良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整体工程质量。
土体改良方法是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
一、填料改良法填料改良法是一种通过添加适当的填料材料来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常用的填料包括砂石、碎石、矿渣等。
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提高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
二、固化改良法固化改良法是指将固化剂加入土壤中,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土壤产生固化效果,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固化剂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等。
固化剂与土壤发生反应后形成坚固的胶结体,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三、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压荷载使土壤发生沉降和固结,从而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在地基施工前,通过对土壤施加一定的荷载,使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变密实,增加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预压荷载包括填土、振动、碾压等。
四、加固桩法加固桩法是一种通过在土壤中注入加固材料形成桩体,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加固材料可以是水泥浆、注浆料、聚合物等。
加固桩的作用是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五、压实法压实法是一种通过施加压实力将土壤压实,提高土壤密度和强度的方法。
常见的压实方法包括静轮压实、动力压实等。
压实可以使土壤颗粒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六、改良剂法改良剂法是一种通过加入特殊的改良剂来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改良剂具有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无机胶凝材料、聚合物等。
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的稳定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土壤改良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情况和土壤条件。
选择合适的土体改良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工程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土壤勘察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土体改良方案。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中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填料改良法、固化改良法、预压法、加固桩法、压实法和改良剂法。
改良土壤的简单方法,需要一些什么材料

改良土壤的简单方法,需要一些什么材料1、种植大量的豆科和禾科绿肥草本植物覆盖住农田。
2、秋收后在田里盖上绿肥和树枝叶,恢复土壤肥力。
3、蚯蚓能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蚯蚓粪便也是上好的肥料。
4、翻地会杀死蚯蚓,破坏微生物的生态结构,可以减少翻地来改良土壤。
5、可以用咖啡渣、茶渣、鸡蛋壳等材料来改良土壤。
一、改良土壤的简单方法1、农田里改良土壤简单、清洁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大量的豆科和禾科绿肥草本植物覆盖住农田,这样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涵养水土。
2、用割草覆地的方式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可以在秋收之后,往田里覆盖绿肥和树枝叶,这样可以恢复土壤的肥力,给来年春播减轻大量的除草时间。
3、蚯蚓吃食腐败的草叶,且消化食物时,它会降解其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蚯蚓的粪便也是上好的自然肥料。
4、经常翻地会杀死大量的蚯蚓,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结构,不翻地对改良土壤也有一定的效果。
二、改良土壤需要一些什么材料1、咖啡渣、茶渣把咖啡渣和茶渣混合埋在土壤中,能改善土壤排水能力,增强透气性,还能保持土壤的酸碱度。
2、鸡蛋壳把洗干净的鸡蛋壳晾晒或者烘干后碾碎埋进土中,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3、石灰、草木灰若是土壤偏碱性,便可以添加石灰或草木灰,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纠正土壤的酸性,利于植物生长。
4、香蕉皮把香蕉皮切成小块放入土壤中,这样可以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还能提供钙、镁、硫、磷酸盐、钾和钠等元素。
5、岩石粉风化的岩石可以给土壤提供矿物质,在土壤中撒入岩石粉也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6、天然有机肥料可以在鸡活动的地方撒上一些枯秆、落叶、野草、水草等有机肥料,让鸡觅食时把肥料撕碎,混入土壤中,这样可以激活土壤的活性。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深翻土壤:深翻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层,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同时,深翻可以将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混合,改善土壤结构。
2.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避免土壤养分失衡和过度消耗,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酸碱度和耕作方式要求不同,合理轮作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改善土壤结构。
4.休耕和土地保护:休耕可以促进土壤自然恢复和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田、种植防护林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5.生物改良:生物改良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改善土壤质量。
例如,利用蚯蚓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6.化学改良:化学改良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改善土壤结构。
例如,施用石灰可以调节土壤酸度,施用磷肥可以增加土壤磷素含量。
综上所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1)微生物法:利用细菌产生的一些酶来还原一些重金属,利用菌肥或微生物制剂改良土壤和作物的生长和营养条件。
它能迅速使土壤成熟,固定空气中的氮,参与营养物质的转化,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分泌激素刺激植物根系的发育,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等。
(2)植物法:它可以吸收大量重金属元素并将其保留在体内,同时仍然能够正常生长的植物去除重金属,绿肥用于改良复无垠土壤,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技术类型有植物提取技术、根系过滤技术、植物固定技术、植物刺激技术和植物转化技术。
(3)施肥法:通过使用腐殖质肥和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
使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增加,从而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4)添加剂法:在土壤中加入适当的粘合剂和土壤改良剂,在一些程度上去除一些重金属。
(5)排土客土法: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方,可将表层污染土壤剥离,利用下层未污染土用于植被种植的排土法,在污染较为重的地区,也可以采用将未污染的土壤移入客土使场地生态功能恢复的客土方法。
这种对原生态环境的扰动大,建议仅在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小心使用,并应注意,转移到他发现的严重污染的土壤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污染的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改良方法很多农民朋友经常抱怨说:自家田地里的土壤好像得“病”了,最明显的特征是耕地土壤质量不断下降,土壤肥力越来“瘦”,盐碱、板结、酸化问题越来越重,病害虫害发生率越来越频繁,田间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根系差、苗子不长、植株黄弱,而且还经常发生烂种死棵、出苗不齐、产量品质双双下降的问题。
在土壤作物种植管理上,虽然每年投入到农作物种植上的钱财、人力、物力都在增加,但农作物的长势、产量与品质却没有较好的改善,投入大、产出低,这样一来,咱们农民朋友自然就没有好的种植收益。
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肥力的高低和作物长势的好坏,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壤中水(湿度)、肥(养分)、气(氧气)、热(温度)的平衡关系;对于咱们农民朋友经常遇到的作物长势差、产量品质低问题,大部分问题都与土壤得“病”、土壤内部因素关系失衡有关,如果我们要向作物长势健壮、开花坐果率高、果实籽粒发育饱实,就必须解决好土壤的质量与肥力问题,在为作物根系创造优良生长发育环境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增产优收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改良土壤呢?改良土壤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呢?对于存在盐碱、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病虫害重等问题的土壤,我们又该如何整治改良呢?今天就和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以供咱们广大农民朋友借鉴参考。
一、土壤深翻腐熟不论是大田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也不论是瓜果蔬菜还是果树种植,作物的类型不同,在根系的发达程度和入土深度上也有浅有深。
在种植同种作物的情况下,作物根系越发达,扎根入土就越深,作物根系的活性越旺盛,植株的抗旱、抗寒以及水肥吸收能力就越强,作物的长势越好、产量越高。
而作物根系数量的多少、发达程度、入土深度,与作物生长的土壤熟化通透性、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耕作层土壤厚度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在进行改良土壤时,可以通过土壤深耕的方式,一方面来破除表层土壤的板结、增加耕层土壤的厚土、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一方面来优化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平衡关系、促成土壤形成更好的团粒结构、促进土壤更好更快的腐熟化,再一方面土壤深耕腐熟能够有效的活化土壤中的养分、促使难溶性的养分更多的转化为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的可溶性养分、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度,从而为作物根系生长与吸收、作物植株的健壮发育创造良好根际土壤环境。
这一点对于土层瘠薄、保水保肥保墒性较差的耕地土壤效果非常突出。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土壤深翻腐熟呢?一般情况下,对于浅根性的农作物来说,我们可以在播种前的整地或定植前,对耕层土壤进行25公分左右的深翻即可,如果土壤深翻深度小于15公分,则起不到土壤深翻腐熟的作用,如果土壤深翻深度超过30-35以上,就会打破土壤犁底层,容易造成土壤露肥露水不保墒的问题。
此外,对于深根性的果园果树来说,建议在秋末冬初时进行(其他时间也可以,但以此时最好)园地深翻,土壤深翻的深度应当掌握在80-100公分左右,为了保护果树根系过重损伤,建议土壤翻耕的深度要比根系分布层稍深一些,并且要距离树体根系分布层稍远一些,尤其果树龄是成年大树的果园,建议采用隔行或隔株深翻的方法,具体翻耕深度和范围要结合土质、树种、树势等情况灵活决定。
但在土壤深翻腐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黏性重、低洼积水低、地下水位高以及下层砾石较多的土壤、根系较深的作物类型,可以适当增加翻耕深度,适当缩短翻耕的年限,而土质疏松的沙性土壤、地下水位低的土壤以及根系较浅的作物类型,可以适当降低翻耕深度,适当延长翻耕的年限。
二、客土移换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客土,指的是从种植地以外的地方移置到种植地上的土壤(种植地上原有的土壤叫做原生土壤)。
对于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保墒能力差、病虫害积累量大的种植土壤,或者当种植地原有土壤已不能适应农作物生长需求时,我们可以利用从外部其他地方移置土质较好客土的方法,对种植地的原生土壤进行局部换土改良,这种方法也就是咱们农民朋友常说的客土改良,很多有经验的农民朋友应当都知道。
一般来说,在进行对种植地土壤进行客土移换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1、在选择客土时,应当选择土壤较为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疏松通透性较好、土质较的土壤,这样以便于对种植地土壤进行客土置换后让土壤形成水肥气热更加协调、地力肥力更好的土壤环境。
2、在进行客土改良时,不可直接用客土回填置换,而是要先把地块上的需要置换的土壤挖出来,然后把从其他地方移过来的土壤(客土)晾晒干后进行充分打碎,接着用客土与腐熟的有机肥(如完全腐熟的农家禽畜粪肥等)或种植地原生土壤进行充分掺混均匀,土壤掺混比例可以按照客土2-3份、种植地原生土或腐熟有机肥1份的比例进行调制,然后把掺混均匀的新土回填到坑内即可。
三、加强土壤中耕管理对于作物生育期内的中耕,虽然我们经常说、经常提,也建议大家经常进行,但是很多农民朋友为了节省时间而经常“偷懒”很少对土壤中耕。
土壤中耕看似很简单,但是它对于破除耕层土壤板结层、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平衡水肥气热协调关系以及增强土壤疏松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保墒性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土壤改良作用;除此之外,因为经常对土壤进行中耕,可以使作物的种苗根系在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中,更加自由的纵向和横向生长发育,从而达到促进种苗发育、健壮植株生长、增强根系养分吸收的作用,最终实现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般来说,土壤的中耕松土管理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作物类别特性、杂草生长状况等灵活进行;正常情况下,建议在作物生长周期内每年枝稍要进行2-3次的土壤中耕,中耕的时机以土壤不过旱、不过湿为佳,也可以在每次田间浇水后且水分渗入地下、地面稍干燥时进行;除此之外,中耕的深度应当掌握好“大苗稍深、小苗略浅”、“深根作物略深、浅耕作物稍浅”的原则进行,以此避免土壤中耕时造成作物过度伤根而影响正常生长的问题。
四、合理控制使用化肥,尽量增施有机肥从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土壤问题都是由于咱们农民朋友不合理施肥造成,比如说:不根据土壤养分结构状况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长期或过量的使用大化肥、不使用或过少使用腐熟有机肥、大量使用未经腐熟有机肥、长期偏施氮肥而磷钾肥使用不足、只重视大量元素肥料使用而忽视中微量元素补充等。
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绝大部分都来源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只有在掌握土壤各类养分含量结构以及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特性,只有对土壤与作物进行“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的平衡精准性施肥,我们才能避免土壤出现养分过剩或短缺、养分结构不平衡、肥料吸收利用率低等问题,才能有效防治土壤发生酸化、盐碱、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要想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我们就必须合理控制好各类化肥的用量与方法,同时要尽可能的增加有机肥的用量,以此来优化土壤条件、增加有机质含量。
一方面,在施肥时应当按照“腐熟有机肥为主、大化肥为辅”、“大量元素肥以覆土施肥为主、中微量元素以根外施肥为辅”、“控制使用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的原则进行,如果有条件建议实行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另一方面,在施基肥时,应当把腐熟有机肥与科学配比的氮磷钾化肥进行充分混合后进行深施,在对作物追肥时,应当根据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规律以“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追肥,不可长期过量使用单一种类的肥料;再一方面,在施肥时,应当根据土壤的酸碱性进行施肥,对于土壤酸性大的土壤,应当通过使用碱性肥料或搭配生石灰方法来中和土壤的酸性,对于土壤碱性过强的土壤,应当通过使用酸性肥料或搭配石膏的方法来调节PH酸碱值。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咱们农民朋友在养成增施有机肥用肥习惯的同时,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有机肥。
一方面,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颗粒间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和缓冲性,也可以为土壤更加全面的补充大中微量元素养分、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活性剂有效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抗逆性、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保墒性能以及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长期坚持使用腐熟有机肥能够很好预防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盐渍、养分流失、肥力下降、理化性状变差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不论是使用商品有机肥,还是使用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等农家粪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发酵后方可使用,如果直接使用腐熟发酵不彻底的有机肥或粪肥,不仅会把粪便中的病菌虫卵(如线虫、大肠杆菌等)等直接带入到田间土壤中去,而且这些未腐熟好的肥料在土壤发酵腐熟过程中所散发出的大量热量和有害气体(如氨气、甲烷等)会造成作物烧根、烧苗、死棵等问题。
五、增施微生物菌肥或微生物菌剂有益微生物是土壤与作物的好朋友。
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呈“此长彼消”的关系,通过增施微生物菌肥或菌剂,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菌群数量、抢占土壤空间,就可以起到“以菌抑菌、防治病害菌”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益菌微生物能够抑制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形成、降解土壤中药物与重金属残留;再一方面有益微生物能够加速土壤中有机与无机养分的分解、转化、释放速度,也能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活性、减少养分的固定与流失量,从而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利用率的基础上,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目的。
六、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也叫土壤改良剂,它的主要用途主要是优化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状,以此来达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土壤调理剂,不仅可以平衡土壤的酸碱度,也可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还能促使土壤形成更加优良的团粒结构,但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改良土壤,而不为作物提供养分。
目前,市场的土壤调理剂类型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使用微生物制成的有益微生物剂类,一种是使用石灰、石膏、煤炭、珍珠岩等制成的矿物类,一种是通过人工使用醋酸乙烯马来酸、聚乙烯烯醇、聚丙烯酸类等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类,一种是使用纤维素物、木质素物、多糖类物、秸秆类物等制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类,每种都有不同的特性用途,大家可以结合自己耕地土壤实际状况和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选择。
七、地面覆盖有机物料很多种植地的土壤经常存在透水透气性差的问题,这是因为土壤空隙度过小、团粒结构形成比较差造成的。
对于这样的土壤,往往会造成作物的种苗或根系在土壤中因为根际环境差、呼吸不畅、水肥吸收受抑或者积水受涝等,而出现种苗烂根、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供应不足等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地面覆盖的方法进行改良,而且易操作、花钱少,大家不妨试试。
所谓地面覆盖改良,就是利用粉碎后的秸秆、稻草、谷壳、落叶、杂草与农家粪肥等含易腐烂分解的有机物料,通过先地面撒盖后翻施入土的方法进行改良。
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条:一方面,通过地面覆盖有机物,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流失、稳定土温、预防强光高温,从而起到保温保肥保水保墒的作用;二是通过地面覆盖,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为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三是地面覆盖的有机物在经过一段时间腐烂分解翻入到土壤中后,不仅能够为土壤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和氮、钾、磷、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既能降低土壤溶重、扩大土壤孔隙度,又能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起到较好的土壤改良和作物促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