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所得税会计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二 、新 准则 的主 要 特 点 和 突 破
1 新 准则借 鉴 了《 . 国际会 计准 则第 1 号一所 得 2 税会计 》 并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 , 求所得税会计 采 , 要
Ma . 20 r , 09 No 3 .
第3 期
浅析 《 业 会计准 则第 1 号一所 得税 》 企 8
吴 敏 艳
( 常熟 理 工 学 院 管 理 工 程 系 , 苏 常 熟 2 5 0 ) 江 15 0
摘
要 : 于会 计 制度 和 税 法 的 差 异 , 致 了所 得 税 会 计 的产 生 , 国对 于这 一 制度 的 改 变也 是 随 着经 济的 发 由 导 我
段 时间 内将致 力于 国有 企业 改 造 , 业重组 、 企 合并
现 象大 量 出现 , 资产 重估 越来 越频 繁 , 而必 将对所 从 得 税产生重 大 的影 响 , 而递 延法或利 润表债务法均无 法 反 映和处 理这 些方 面 的暂 时性 差异 。所得税 会计
准则 基本 相同 的所得 税会 计方 法和 披露 政策 。但 因
应 付 税款 法 、 递延 法 和债 务 法 中选 择 , 设置 “ 延 税 递
款 ” 目反 映所 得 税差 异 的纳税 影 响 。 19 科 9 5年财 政 部 起草 发布 了《 企业会 计 准则一 所 得税 会计 ( 征求 意 见稿 ) 。从 征求意见稿 看 , 》 拟采 用与 国际所得税会 计
计 , 俗地讲 , 通 就是研 究 如何 对按 照会 计制 度计算 的 税前会 计利润 ( 或亏损 ) 与按 照税 法计算 的应 税所 得
( 亏损 ) 间差 异 进 行 会 计 处 理 的会 计 理 论 和 方 或 之
国际会 计准则 委员会也 于 19 年 1 月修订 了原 96 0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引言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利润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处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企业正确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流程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流程主要包括计提、确认、缴纳和报告四个环节。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1. 计提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计提当期的企业所得税费用。
计提企业所得税的具体方法包括暂时性差异法和计提应纳税所得额法。
•暂时性差异法: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计算出当期暂时性差异,并以此基础计提企业所得税费用。
•计提应纳税所得额法:根据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在现有税率基础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以此基础计提企业所得税费用。
2. 确认确认环节是对计提的企业所得税费用进行确认,确定最终的实际应交企业所得税额。
通常需要与税务机关进行核对,查看计提的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缴纳缴纳环节是按照确认的企业所得税额,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企业所得税款项。
缴纳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缴纳或分期缴纳,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操作。
4. 报告报告环节是将计提和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情况进行披露。
主要体现在年度财务报表中,一般会有企业所得税费用的科目和披露项目。
注意事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税率变动税率是企业所得税的重要因素之一,税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提和确认。
企业在会计处理中应及时了解和适应税率的变动,并及时调整计提的企业所得税费用。
2. 税前调整在计提企业所得税费用时,需要注意税前调整项目的处理。
如非税收入、法定准备金、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这些项目需要在计提企业所得税费用前进行相应的税前调整。
3. 盈余公积金的处理企业在计提企业所得税费用时,需要对盈余公积金进行处理。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需要优先利用盈余公积金进行补充扣除,再计提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费用。
浅谈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
我 国 目前 现 行 所 得 税 模 式 属 于 分 类 课 征 所 得 税 模 式 , 根 据 纳 税 人 不 同性 质 的所 得 实行 分 项 征 税 。税 率设 置 不 科 学 , 税
相分离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 中比较复杂 的业务 之一。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主要依据财政部2 0 年2 0 6 月发布的 《 企业会计 准则第 1号——所得税》 和 《 8 企业会 计准则第 2 8 号——会计政策 、 计估 计变更和会 计差错 更正》 会 的具体 会计 准则 、 行业会计制度 以及《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本 人就在实际操作 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应 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 纳税 人清算 时 , 当以 应 其 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 度。由此可见 , 税款入库必然在纳 税年度终 了后 的一段时间 。但这样一来就必然影 响国家稳定
地 、 衡 地 取 得 财 政 收入 。 为 此 , 界 各 国对 企 业 所 得 税 都 采 均 世
取了预缴及 汇算清缴办法 。我 国企业所得税 的缴纳 同样 实行
由 表4 知 ,来 源 于 工 薪 所 得 的 个 人 所 得 税 几 乎 占一 半 , 可 高 收 入 者对 个 人 所 得税 的贡 献 约 为5 %左 右 。原 本 应 成 为 个 人
上 通 行 的 做 法 是 按 年 计 征 个 人所 得 税 ,这 个 做 法 已被 实 践 证
一
影 响会计利 润和 应纳税 所得 额 间差 异 的因素是 多方 面 的, 由于企业预缴所得税是按会计利润计算 , 在年度会计报表 报 出和企业所得 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 ,企业要进行年度企 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 此项 工作一般在次年 的1 月份进行 , —4 这 时有关上年度 的收入 、 费用 、 成本账 户 已结账 并无余额 , 故
浅析所得税准则关于可抵扣亏损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

浅析所得税准则关于可抵扣亏损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
所得税准则规定了可抵扣亏损的计算和处理方法,旨在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首先,企业的可抵扣亏损是指当期企业所得税税前净损失超过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金额。
一般来说,企业的可抵扣亏损可以在以后的年度中逐年抵扣,但抵扣金额有一定限制。
企业最多可以在三年内抵扣可抵扣亏损,超出三年的部分将无法抵扣。
其次,企业在处理可抵扣亏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在计算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应先扣除可抵扣亏损。
2. 在计算可抵扣亏损时,应将全部可抵扣损失先扣除已实现的非税收入(如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等)、应税收入和进项税额,剩余部分即为可抵扣亏损。
3. 在抵扣可抵扣亏损时,应按照先抵扣以前年度亏损,再抵扣本年度亏损的顺序进行。
最后,企业在进行可抵扣亏损的税收核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当期财务报表中,应单独列示可抵扣亏损的金额,并注明其抵扣年限。
2. 在税务申报中,应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要求进行计算和抵扣。
如果存在争议,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解决。
3. 在核算财务成本时,应将已抵扣的可抵扣亏损计入成本。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浅析 企业会计准则一 所得税
任亚芬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州增城 5 1 2 13 5
然 后 根据 暂 时 陛差 异确 认 相 应 的递 延所 得 税 资 产 或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 后 调 整 根 据 最 税 法 计 算 出来 的 应 纳 所 得 税 金 额 , 据 公 根 式 来 计 算 所 得 税 费 用 。 得 税 费 用 =应 纳 所 税 所 得 额 ×税 率 + ( 末 递 延 所 得 税 负 期 债 一期初 递 延 所得 税 负债 ) — ( 末 递 — 期 延所得税资产 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 相 对 应付 税 款 法 而 言 , 税 影 响 会 计 纳 法有了较大的进步 。 但是 损益表债 务法 以 损益表为基础 , 相对于暂 时性差异 ,更加 注重时间性差异。一般而言 ,所有的时间 性 差异都 是暂 时 陛差异 , 但是 并非所有 的 暂时性差异都 是时间性差异 , 例如 : 资产 评 估 增值 。因此 ,时 间性 差异 的 范 围相 对 要 窄 一 些 。 益 表 债 务 法 的应 用 范 围相 对 损 也就 窄 一 些 。
【 键词 】 关
新 会 计 准 则 ; 企 业 所得 税
随着 (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 号 一 所 得 ( 企 8 税 》的 颁 布 实 施 , 国 的所 得 税 会计 核 算 我 进 入 了一 个 新 的 历 史 时 期 。 的所 得 税 会 新 计准则规定企业的所得税 核算采用资产负 债表 债务 法 ,而以往使用的应付税款 法 、 纳 税 影 响 会计 法税 的会 这 计 核 算 、企 业 、及 国 家 产 生 较 大 的 影 响 。
【 容摘 要 】 内
一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 业会计 准则 企 所得 税》的 主要 变化 , 而探 讨 了该 进 准则 的 实 施 对 企 业 的 影 响 。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浅析

生 的 永 久 性 差 异 同 样 处 理 。 其 优 点 是 操 作 简 单 , 易 于 理
解 。其缺 点是 不考 虑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 费用的影响 ,不
能 体 现 权 责发 生制 与 配 比原 则 的 会 计 影 响 , 不 能 反 映 所 得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 务法核算所得税 ,通过 比较 资产 、负债 的
D I 1 .9 9 Ji n1 7 -6 9 .0 . 60 4 O : 5 6 / .s. 6 1 5 62 1 1 .5 O s 0
Absr c : e n w ” ntr rs c un ig S a d r s n t e p o ta tTh e E e p ie Ac o t t n a d ”i h r mulai n a d i pe n a in S h to o p r t n g to n m lme t t ,O t a urc r o ae o i c m e a a c u tn te t n h s c n e g e t . if n r d c d n o tx c o n i g r ame t a ha g d r al Bre y ito u e Ch n ’ n e p ie i c m e a a c u t g y l i as e tr rs n o tx c o n i n te t e to et p sa da ay i o e ic metxa c u tn r am e t r am n ft e ,n n lss fan w o a c o n i gte t n . h y n
浅谈所得税会计学习方法

项 资产包 括固定资产 、 生物资 产、 无形 资产 、 长期待摊费用 、 投 资资产 、 存货 等 , 以取 得该项资产 时实际发生 的支 出作为初始 成本 , 即为历史 成本 , 作为其计税基础 。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 企业在对 会计要素进行计 量时 ,一 般应采用历史 成本进行计
一
量 , 为更好反 映企 业的实际情况 , 但 对投资者等 财务报 告使用 者决策更加有用 , 如果 能够保证所确定 的会计要素金额取得并
可靠计量 , 也可采用重 置成本 、 可变现净值 、 现值 、 公允 价值进
行计 量。
常见 的递延所得税 资产 : 1交 易性 金融资产 : () 计税基础= 初始确认成本 ;2 应收账款 : () 计税基础= 账面余 额一 按税 法规定 允许 扣除的坏账准备 ; 3 存货 : () 计税基础= 面实际成本 ;4 账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计税 基础 = 账面价值 ( 当期有国债利息收入则 为永 久性 差异 )5 可供 出售 金融资产 : () 计税基础 : 初始确认成 本 ;6 固定资产 : () 计税基础= 初始确认 成本一 已按税法规定扣除 的折 旧费用 ;7 无形资产分两种情况 : 自行研发形成 的无形 () ① 资产 , 成时计税 基础 = 面金额 ×(+ 0 加速折 旧, 形 账 1 5 %) 账面价 值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无所得税影响 ; 税法允许加速折 旧扣 除费用作为永 久性 差异 , 调减递延 所得税资产 ; ②其他方式 取
时, 按照税法规 定可从应税收益 中抵扣 的金额 , 即某 一项资产
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 该余额 代表 的是 , 按照税法规定就涉及资 产在 未来期 间计税 的仍然可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1)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确定资产负债 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 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4)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 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 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本法。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 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
12 34
预收账款 其他负债
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因资产、负债 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 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 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税务会计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一 计税基础 二 暂时性差异 三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四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 2—
一、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
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 法规定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 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 金额。
(1)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 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 益,对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不产生影响;
(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与之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 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也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税务会计
(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 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 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简介 ] 王润涛 (9 O ) 男 , 16 一 , 河南孟津人 , 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 司经济师 , 研究方 向为财务管理 。
l 8
者 的 目的不 同。会计 的基 本 目的是通 过对 企业 的 经 济活动进 行记 录 、 算 、 计 分类 、 总 , 汇 向企 业 的投
在着很 大差异 。 首先 , 得税 与 会 计 的关 系 无 疑 是 十分 密 切 所 的 。一 是正确 的会计 核算 是 企业 依法 缴 纳所 得税
得税政策 的差 异 是 所 得 税 会计 产 生 的根 本 原 因。
相对 于西 方 国 家 , 国所 得 税会 计 还 处 于起 步 阶 我
过程 中的会计处 理 两部 分 。狭义 的所 得 税 会计 是 广义 所得税会计 的一个 组 成部 分 。会计 政 策与 所
定有抵触的, 当依照 国家有关税收的法律规定 应 计算纳税 , 税法不再依附于财务 、 会计制度 ; 另一
方 面 , 强 调按 照企 业 会计 准 则 和行 业 会计 制 度 也 规范 企 业 的会 计 行 为 , 使会 计 核 算不 再 依 附 于财 政 、 收等有关法 规制度 。 税 从理 论上看 , 所得 税 与会计 既紧 密联 系 , 又存
所得 税会计 是 研究 如何 处理 按照 会 计准 则计
一
算 税前 利 润 ( 亏 损 ) 按 照 税 法 计 算 应 税 所 得 或 与
额 时 其财 务 、 计 处 理 方法 同 国家有 关 税 收 的规 会
( 或亏损) 之间差异 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 是会计学
科 的一 个 分 支 。所 得 税 会 计 有 广 义 、 义 之 分 。 狭 狭义 的所得 税 会计 , 指 所 得税 缴 纳 过程 的会计 是 处理 , 在 会 计 利 润 的基 础 上按 照 所 得税 法 的要 是 求 进行 纳税 调 整 。而从 广 义 范 围讲 , 业 与 利 润 企 有关 的各 项核算 也 都属 于 所得 税会 计 的范 畴 。因 此 , 义 的所 得 税 会计 包 括税 前 会 计处 理 和 纳税 广
的基础 和前提 。企业 所得 税 的计 税依 据是 纳 税人 每一纳 税年度 的总 收入 减去 准予 扣 除 的各个 项 目 的余 额 , 及 到企 业 营 业 收 入 核算 、 资 核算 、 涉 投 存 货核算 、 润 核 算 等 。企 业 必 须 严 格 依 照 会计 准 利 则 、 务通则 、 务会 计 制 度 进 行 会计 核 算 , 能 财 财 才
资者 、 营者 、 权人 等 提供 企 业 生产 经 营 的状 况 经 债
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分配红股 , 视为按股票面值 相当的金额进行分配。被投 资单位为投资方支付
的与本身 经营活 动无关 的任何 费 用 , 作 为 “ 也 推定
股息 ” 。其 二 , 收益 确认 时间 和金 额不 同。短期 股
和财务成果 的信息 , 以便其作 出正确决策。所得
税 的 目的是 通 过 对 企业 应 纳 税 所 得额 、 纳 税 额 应
权性投 资 , 会计上 只确 认 投 资转 让 收益 或损 失 ; 对
的计算 及缴 纳 , 企业 具 体履 行 纳税 义 务 , 证 国 使 保 家财政 收入 的实现 , 持社 会 的正常 运转 , 时体 维 同 现 国家 的产业 政策 , 现 对经 济 的宏 观调 控 , 终 实 最 达 到社 会的公平 与 效 率 。二是 两者 的收入 分 类 体 系 不 同。财务会 计与 税 法 目的的不 同决 定 了收 人 分类 体系 的不 同。财 务 会计 的 主要 目的是 给 会计 实 体的经 营者 、 资 者 、 投 债权 人 和潜 在投 资 者 提 供
应纳税所得额 , 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 , 得出企业税
后净利 。这 一过程 , 是企业会 计核算 的重要 内容 。 其 次 , 得 税 与会 计 又 有 很 大 差 别 。 是 两 所 一
其各 自的独立性。
从 实务 上 讲 , 得 税 与 会 计 是 相 互 独 立 的。 所
[ 收稿 日期]0 8— 2— 0 20 0 2
保证依 法 、 确 纳 税 。二 是依 法 计 算 和 缴 纳所 得 正
段 , 新会 计 准 则 下对 所 得 税会 计 中会计 准 则 与 在
税法 的协调 内容进 行研 究 和分 析具 有重 要 的现 实
意义 。
一
、 与会 计 在 收 入 和 费 用 的 确 认 、 量 以 计
税是企 业会计 核算 的重 要 内容 。企业 正 确 核算 收 入和有 关成本 、 费用 、 金 、 失 , 税 损 计算 出企业 的利 润总额 , 按税 法要求 对利 润 总额 进行 调整 , 算 出 计
及税金的计算 、 缴纳方面有密切联系, 但却属经济
学 中两个 不 同的分 支 , 有不 同的研 究 对象 , 循 具 遵 不 同的规则 , 体 的法 律 、 规 规定 也 不 相 同 , 具 法 有
第2 2卷 第 3期 20 0 8年 6月
河 南财政税务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u n l fHe a olg fFn n e & Taain o ra n nC l eo ia c o e xt o
V0. .No 3 122 .
Jn2 o u.0 8
浅 析企 业所 得 税会 计
王 润 涛
( 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00 ) 50 3
[ 键词 ] 关 所得税会 计 ; 应付税 款法 ; 纳税影 响会计 法 ; 资产 负债表债 务 法 [ 摘 要 】 得税会 计就是研 究如何 处理按 照会 计 准则计 算税 前 利润 ( 亏损 ) 所 或 与按 照税 法计算 应税 所得 ( 或亏损 ) 间差异 的会计理 论和 方法 , 之 是会 计 学科 的一个 分 支。会 计政 策与所得税 政策 的差异 是其 产 生的根 本原 因。所得税会计 的处理 方法主要 采 用资产 负债表 债务 法。 [ 中图分 类号 ]25 F7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0 8— 73 20 )3— 0 8 0 10 59 (0 8 0 0 1 — 3 方面, 所得 税 法 规 定 纳税 人 在 计算 应 纳税 所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