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职责
责,或没有签字盖章的,检查为不合格。
22
(5)
按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
检查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有关台账,未按规
1.《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
安全
施工
品
定为作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检查为不合格。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行为
单位
2.3.3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42号)第
格。
四条第六款
10
(2)
与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中应当明确
在与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中未明确安全责任的,检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
安全责任
查为不合格。
按规定将委托的监理单位、监理的内
11
(3)
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
没有书面通知的,检查为不合格。
《建筑法》第三十三条
部令第37号)第六条
17
(5)
提出特殊情况下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
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的,检
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查为不合格。
—2—
序
检查项目
手册中
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结果判定标准
检查依据
号
条目号
18
(1)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
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
则
细则的,检查为不合格。
部令第37号)第十八条
30
(2)
按规定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
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32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32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9.06.18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32号
•【施行日期】2009.12.01
•【效力等级】部门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332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放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80-2009,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0.2、2.0.3、2.0.4、5.1.4、
6.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九年六月十八日。
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 三通一平 (3)4 机械设备 (5)5 土石方爆破 (9)6 基坑工程 (16)7 边坡工程 (19)8 挖填方工程 (21)条文说明 (28)1 总则1.0.1 为了在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作业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可靠和经济合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事故发生,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土石方工程施工时的安全生产作业。
1.0.3 建筑工程土石方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及安全作业许可证的企业承担。
2.0.2 建筑工程土石方施工前应做好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保证措施进行施工作业。
2.0.3 建筑工程土石方施工项目,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无专职安全员禁止进行施工作业。
2.0.4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0.5 土石方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有产品编号、制造单位及合格证书。
设备在施工前必须加以检查,确认完好方能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安检。
施工中发现有问题或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经排除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生产。
2.0.6 土石方施工作业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2.0.7 土石方施工中遇有地下文物时,应作好保护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3 三通一平3.1 一般规定3.1.1 土石方施工前应作好有安全保障的通电通水通路和平整场地工作。
3.1.2 土石方施工区域应在行车行人可能经过的路线点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牌。
有爆破、塌方、滑坡、深坑、触电等危险区域应设置能有效防止人畜进入的施工防护栏栅或隔离带,并设置明显标志。
安全生产线上专题学习班-施工、维护作业人员和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试题答案(三)

安全生产线上专题学习班-施工、维护作业人员和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试题答案(三)1、在跨越架封网施工的一般要求中,承力绳的弛度应小于封网后弛度,封网弛度应大于跨越架上方导地线(D)米以上,雨后封网保证对被跨物的安全距离,不应与地线接触。
A. 0.2B. 0.3C. 0.4D. 0.5答案:D2、拆除跨越架应自上而下(A)进行,架材应有人传递,不得抛扔。
A. 逐根B. 每两根一组C. 每三根一组D. 每四根一组答案:A3、下列关于跨越架搭设、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正确的有(BDEFG)。
A. 从事跨越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跨越架的基本技术知识,但不要求持证上岗B. 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C.大雾、雨、雪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情况允许条件下可以进行跨越架搭设、拆除等高处作业,雨、雪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D. 搭设作业时,应做好自我保护,并保证作业现场其他人员的安全E. 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允许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F. 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G. 工作结束之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完毕,而且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构架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措施加固答案:BDEFG4、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D),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A. 作业B. 验收C. 检查D. 看管答案:D5、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按规定接受(ABCDEF)。
A. 三级教育B.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C. 经常性教育D. 转场、转岗安全教育培训E.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安全教育培训F. 节假日安全教育G. 注册类证书考前培训答案:ABCDEF6、使用钢管跨越架时,钢管跨越架宜用外径48毫米-51毫米的钢管,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D)米。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标准规范一览表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标准规范一览表1 地基与基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2 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03137-200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0399-9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OB50156—2002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3 建筑装饰装修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OJ155-2007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96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09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GB50325—2001 4 专业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98-2009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5 施工技术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6 材料及应用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7 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8质量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9 安全卫生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0 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121—99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土石方工程标准大全1 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天龙房地产有限公司区域所有土石方工程招投标及现场施工指导。
2 依据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0-2009)2.2 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天龙地产提出,由天龙地产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3 一般规定3.1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3.2基坑开挖工程包括无支护结构的放坡基坑开挖和有支护护结构的基坑开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3.3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确定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
3.4基坑开挖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龄期、机械选择、基坑开挖时间、分层开挖深度及开挖顺序、坡道位置和车辆进出场道路、施工进度和劳动组织安排、降排水措施、监测方案、质量和安全措施、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需采取保护的措施等。
3.5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加大。
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3.6施工中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
3.7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及坑壁留150~3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试题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09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实验室测试土的含水量的标准方法是()A酒精燃烧法B比重法C烘干法D实溶剂法2.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的比值,以比分数表示。
A土粒体积 B土粒质量C土粒加水质量D土粒孔隙体积3.土的湿密度是指土体的质量与()的比值。
A土体体积B土粒体积C土粒加水体积 D水体积4.单斗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主要是()铲。
A拉B反C抓D索5.开挖停机面以上或停机面以下不深的地方的土石,最适用于选择()A正铲B反铲C索铲D抓铲6.土的()通常以上压力与孔隙体积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A压实性B压缩性C渗透性D黏滞性7.为了研究土的压缩性,可取图样进行室内()试验。
A压实 B压缩C击实D剪切8.土压实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其(),增加土的强度。
A渗透性B压缩性C湿陷性D膨胀性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依据开挖方法、开挖难易、坚固系数等,土分为( )级。
A.3B.4C.5D.6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根据坚固系数大小,岩石分为( )级。
A.6B.8C.10D.1211.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根据围岩地质特征,将围岩分为( )类。
A.三B.四C.五D.六12.石方平衡调配是否合理的主要判断指标是( )。
A.运输费用B.质量C.时间平衡D.数量平衡13.岩石根据坚固系数的大小分级,XV级的坚固系数的范围是( )。
A.10~25 B.20~30 C.20~25 D.25~3014.对开挖的土石料没有太多质量要求的使用范围是( )。
A.坝体的填料B.堰体的填料C.平整场地的填料D.混凝土骨料15.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粒径大小B.承载能力C.坚硬程度D.孔隙率16.在土石方工程中,据开挖的难易程度可将土石分为八类,其中( )属于六类土。
A.软石B.坚石C.次坚石D.特坚石17.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之比的百分率。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pdf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2009-06-18 发布2009-12 -01 实施目录1 总则2基本规定3机械设备3.1一般规定3.2土石方开挖设备Ⅰ挖掘机Ⅱ推土机Ⅲ铲运机Ⅳ装载机3.3土方平整和运输设备Ⅰ压路机Ⅱ载重汽车Ⅲ蛙式打实机Ⅳ小翻斗车4场地平整4.1一般规定4.2场地平整4.3场内道路5土石方爆破5.1一般规定5.2作业要求Ⅰ浅孔爆破Ⅱ深孔爆破Ⅲ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5.3爆破安全防护及爆破器材管理6基坑工程6.1一般规定6.2基坑开挖的防护6.3作业要求6.4险情预防7边坡工程7.1一般规定7.2作业要求7.3险情预防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在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作业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安全施工、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工程的土石方施工与安全。
1.0. 3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2.0.1土石方工程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承担。
2.0.2土石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应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0.3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2.0.4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2.0.5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古墓、古物等地下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认的液体、气体及异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作好现场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机械设备3.1一般规定3.1.1土石方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书。
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等要求,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3.1.2新购、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2009-06-18 发布2009-12 -01 实施目录1 总则2基本规定3机械设备3.1一般规定3.2土石方开挖设备Ⅰ挖掘机Ⅱ推土机Ⅲ铲运机Ⅳ装载机3.3土方平整和运输设备Ⅰ压路机Ⅱ载重汽车Ⅲ蛙式打实机Ⅳ小翻斗车4场地平整4.1一般规定4.2场地平整4.3场内道路5土石方爆破5.1一般规定5.2作业要求Ⅰ浅孔爆破Ⅱ深孔爆破Ⅲ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5.3爆破安全防护及爆破器材管理6基坑工程6.1一般规定6.2基坑开挖的防护6.3作业要求6.4险情预防7边坡工程7.1一般规定7.2作业要求7.3险情预防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在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作业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安全施工、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工程的土石方施工与安全。
1.0. 3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2.0.1土石方工程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承担。
2.0.2土石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应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0.3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2.0.4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2.0.5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古墓、古物等地下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认的液体、气体及异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作好现场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机械设备3.1一般规定3.1.1土石方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书。
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等要求,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3.1.2新购、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3.1.3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严禁带故障作业。
3.1.4机械设备进场前,应对现场和行进道路进行踏勘。
不满足通行要求的地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3.1.5作业前应检查施工现场,查明危险源。
机械作业不宜在有地下电缆或燃气管道等2m半径范围内进行。
3.1.6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将机械设备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疲劳和酒后作业。
严禁元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
机械设备连续作业时,应遵守交接班制度。
3.1.7配合机械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在机械设备的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在回转半径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协调指挥。
3.1.8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作业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饵塌可能2地面漏水冒浆,出现陷车或因下雨发生坡道打滑;3发生大雨、雷电、浓雾、水位暴涨及山洪暴发等'情况4施工标志及防护设施被损坏;5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6出现其他不能保证作业和运行安全的情况。
3.1.9机械设备运行时,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
3.1.10夜间工作时,现场必须有足够照明;机械设备照明装置应完好元损。
3.1.11机械设备在冬期使用,应遵守有关规定。
3.1.12冬、雨期施工时,应及时清除场地和道路上的冰雪、积水,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3.1.13爆破工程每次爆破后,现场安全员应向设备操作人员讲明有无盲炮等危险情况。
3.1.14作业结束后,应将机械设备停到安全地带回操作人员非作业时间不得停留在机械设备内。
3.2土石方开挖设备Ⅰ挖掘机3.2.1挖掘前,驾驶员应发出信号,确认安全后方可启动设备。
设备操作过程中应平稳,不宜紧急制动。
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作回转、行走等动作。
铲斗升降不得过猛,下降时不得碰撞车架或履带。
3.2.2装车作业应在运输幸停稳后进行,铲斗不得撞击运输车任何部位;因转时严禁铲斗从运输车驾驶室顶上越过。
3.2.3拉铲或反铲作业时,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3.2.4在崖边进行控掘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面不得留有伞沿状及松动的大块石。
3.2.5挖掘机行驶或作业中,不得用铲斗吊运物料,驾驶室外严禁站人。
3.2.6挖掘机作业结束后应停放在坚实、平坦、安全的地带,并将铲斗收回平放在地面上。
Ⅱ推土机3.2.7推土机工作时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
3.2.8推土机上下坡应用低速挡行驶,上坡过程中不得换挡,下坡过程中不得脱挡滑行。
下陡坡时,应将推铲放下接触地面。
3.2.9推土机在积水地带行驶或作业前,必须查明水深口3.2.10推土机向沟槽回填土时应设专人指挥,严禁推铲越出边缘。
3.2.11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区域作业时,两机前后距离不得小于8m,平行时左右距离不得小于1.5m。
Ⅲ铲运机3.2.12铲运机作业前应将行车道整修好,路面宽度宜大于机身宽度2m。
3.2.13自行式铲运机沿沟边或填方边坡作业时,轮胎离路肩不得小于0.7m,并应放低铲斗,低速缓行。
3.2.14两台以上铲运机在同一区域作业时,自行式铲运机前后距离不得小于20m(铲士时不得小于10m),拖式铲运机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铲土时不得小于5m);平行时左右距离均不得小于2m。
Ⅳ装载机3.2.15装载机作业时应使用低速挡。
严禁铲斗载人。
3.2.16装载机不得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地上工作。
3.2.17向汽车装料时,铲斗不得在汽车驾驶室上方越过。
不得偏载、超载。
3.2.18在边坡、嚎沟、凹坑卸料时,应有专人指挥,轮胎距沟、坑边缘的距离应大于1.5m,并应放置挡木阻滑。
3.3土方平整和运输设备Ⅰ压路机3.3.1压路机碾压的工作面,应经过适当平整。
压路机工作地段的纵坡坡度不应超过其最大爬坡能力,横坡坡度不应大于2003.3.2修筑坑边道路时,必须由里侧向外侧碾压。
距路基边缘不得小于1m。
3.3.3严禁用压路机拖带任何机械、物件。
3.3.4两台以上压路机在同一区域作业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3m。
Ⅱ载重汽车3.3.5载重汽车向坑洼区域卸料时,应和边坡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塌方翻车。
严禁在斜坡侧向倾卸。
3.3.6载重汽车卸料后,应使车厢落下复位后方可起步,不得在未落车厢的情况下行驶。
车厢内严禁载人。
Ⅲ蛙式打实机3.3.7穷实机的扶子和操作手柄必须加装绝缘材料,操作开关必须使用定向开关,进线口必须加胶圈。
3.3.8穷实机的电缆线不宜长于50m,不得扭结、缠绕或张拉过紧,应保持有至少3m~4m的余量。
3.3.9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必须采取一人操作、人拉线作业。
3.3.10多台夯机同时作业时,其并列间距不宜小于5m,纵列间距不宜小于10m。
Ⅳ小翻斗车3.3.11运输构件宽度不得超过车宽,高度不得超过1.5m(从地面算起)。
3.3.12下坡时严禁空挡滑行;严禁在大于250的陡坡上向下行驶。
3.3.13在坑槽边缘倒料时.必须在距离坑槽8m~1.0m处设置安全挡块。
严禁骑沟倒料。
3.3.14翻斗车行驶的坡道应平整且宽度不得小于2.3m。
.3.15翻斗车行驶中,车架上和料斗内严禁站人。
4场地平整4.1一般规定4.1.1作业前应查明地下管线、障碍物等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后方可开始场地平整工作。
4.1.2土石方施工区域应在行车行人可能经过的路线点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有爆破、塌方、滑坡、深坑、高空滚石、沉陷等危险的区域应设置防护栏栅或隔离带。
4.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4.1.4施工现场临时供水管线应埋设在安全区域,冬期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
供水管线穿越道路时应有可靠的防振防压措施。
4.2场地平整4.2.1场地内有洼坑或暗沟时,应在平整时填埋压实。
未及时填实的,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4.2.2雨期施工时,现场应根据场地泄排量设置防洪排涝设施。
4.2.3施工区域不宜积水。
当积水坑深度超过500mm时,应设安全防护措施。
4.2.4有爆破施工的场地应设置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通道和庇护场所。
4.2.5在房屋旧基础或设备旧基础的开挖清理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旧基础理置深度大于2.0m时,不宜采用人工开挖和清除;2对旧基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3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旧基础底部,开挖深度不超过下列限值时,其挖方边坡可作成直立壁不加支撑。
开挖深度超过下列限值时,应按本规范第6.3.5条的规定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1)稍密的杂填士、素填土、碎石类土、砂土1m2)密实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土)1.25m3)可塑状的粘性士1.5m4)硬塑状的粘性士2m4.2.6当现场堆积物高度超过1.8m时,应在四周设置警示标志或防护栏;清理时严禁掏挖。
4.2.7在河、沟、塘、沼泽地(滩涂)等场地施工时,应了解淤泥、沼泽的深度和成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对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剌激臭味及淤泥厚度大于1.0m的场地,不得采用人工清淤2根据淤泥、软土的性质和施工机械的重量,可采用抛石挤淤或木(竹)排(筏)铺垫等措施,确保施工机械移动作业安全;3施工机械不得在淤泥、软士上停放、检修4第一次回填土的厚度不得小于0.5m。
4.2.8围海造地填土时,应遵守下列安全技术规定:1填土的方法、回填顺序应根据冲(吹)填方案和降排水要求进行;2配合填土作业人员,应在冲(吹)填作业范围外工作;3第二次回填土的厚度不得小于0.8m。
4.3场内道路4.3.1施工场地修筑的道路应坚固、平整。
4.3.2道路宽度应根据车流量进行设计且不宜少于双车道,道路坡度不宜大于100。
4.3.3路面高于施工场地时,应设置明显可见的路险警示标志;其高差超过600mm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
4.3.4道路交叉路口车流量超过300车次/d时,宜在交叉路口设置交通指示灯或指挥岗。
5土石方爆破5.1一般规定5.1.1土石方爆破工程应由具有相应爆破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承担。
爆破作业人员应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爆破工程作业现场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施工。
5.1.2A级、B级、C级和对安全影响较大的D级爆破工程均应编制爆破设计书,并对爆破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5.1.3爆破前应对爆区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危及安全的不利环境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1.4爆破作业环境有下列情况时,严禁进行爆破作业:1爆破可能产生不稳定边坡、滑坡、崩塌的危险;2爆破可能危及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或人员的安全;3恶劣天气条件下。
5.I.5爆破作业环境有下列情况时,不应进行爆破作业.1药室或炮孔温度异常,而无有效针对措施;2作业人员和设备撤离通道不安全或堵塞。
5.1.6装药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前应对药室或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2爆破装药量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测量资料计算确定;当炮孔装药量与爆破设计量差别较大时,应经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核算同意后方可调整;3应使用木质或竹质炮棍装药;4装起爆药包、起爆药柱和敏感度高的炸药时,严禁投掷或冲击5装药深度和装药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装药现场严禁烟火和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