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流流量的测定(多点垂线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习报告(水文)

实习报告(水文)

实习报告(水文)水文实习(一)河流水文观测衡量和表示河流水文变化情况的因素,一般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泥沙和水化学。

通过上述因素的观测得到的数据,能定量表示河流水情变化的基本特征。

.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是河流水文实习的重要内容。

观测所得的基础资料可直接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如防汛、给水、灌溉、排水等建筑物的设计,通过水面比降的调查测量,还可以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推测流量。

(1)水位观测断面的布设。

一般河道的水位观测应尽量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水流集中,便于布设测验设施的河段。

基本水尺断面一般设在测验河段的中央,大致垂直于流向或直接平行于测流断面。

若河段内有固定分流,流量超过总流量的20%,且两者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时,一般应分别设立水尺断面。

堪闸和水库的观测河段,一般选在建筑物的下游,避开水流紊动影响的地方。

水库和湖泊的水位观测点,应选在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便于观测和建立测验设备的地方。

(2)水位观测设备及布置。

实践中简便办法多采用水尺和自记水位计观测水位。

水尺多用坚硬平直的木板条或用搪瓷铁片制成,并画出间距为2厘米(或1厘米)的刻度,标出米、厘米数。

沿江河一带布设基面,多由木桩和水泥墩固定建成,基面保证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都可测到。

如图3-1所示。

图4-1水尺的设立33(3)水位观测的内容和方法。

每次观测水位时,将水尺直立在基面上(木桩或水泥墩),读出水尺读数,水位值等于水尺读数与基面高程之和,即水位=水尺读数+基面高程在冬、春平水位时,于每日08时、20时观测水尺两次;夏、秋季节,于每日02、08、14、20时观测四次;在洪水涨落过程中,观测次数增多,甚至半小时观测一次。

自记水位计由浮筒、传递和自记钟3部分组成,在一昼夜内连续纪录(在自记纸上)水位随时间变化过程曲线。

每日定时取换下来的自记纸,所纪录的水位过程线,要用水尺观读数据进行校核,保证数据准确。

2.流速测验和资料统计流速是指单位时间(秒)内河水质点所流动的距离(米),单位为米/秒。

实习报告一:河流流量测量与分析

实习报告一:河流流量测量与分析

实习报告一:河流流量测量与分析
一、引言
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了河流流量的测量与分析工作。

实习地点位于我校附近的一条河流,目的是通过实地测量了解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降雨量的关系。

二、实习过程
在实习开始前,我详细学习了河流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随后,我跟随导师前往测量点,进行实地测量。

我们使用了流速仪和测深杆等测量工具,对河流的流速和深度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了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遇到了流速过快导致测量困难的问题,但通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最终成功完成了测量任务。

三、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阶段,我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使用Excel软件绘制了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图。

通过图表分析,我发现河流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降雨量增加时,河流流量也相应增加。

此外,我还分析了流量变化的季节性规律,发现夏季流量普遍较大,而冬季流量较小。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河流流量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了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的技能。

同时,我也发现了流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对于河流管理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测量设备的精度不够高、测量过程中易受干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未来可以引进更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五、结论
本次实习让我对河流流量测量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不仅掌握了相关技能和方法,还发现了流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垂直管流实验实验报告

垂直管流实验实验报告

垂直管流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垂直管流实验,探究液体在垂直管道中的流动特性,深入了解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垂直管流装置:包括垂直管、流量计、水泵等。

2.温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

3.尺子和卡尺:用于测量实验装置的尺寸。

三、实验原理垂直管流实验主要是通过将液体从顶部注入垂直管道中,通过重力和压力推动液体向下流动,以观察和研究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液体的流量、速度和压力等参数来研究液体在管道中的运动规律。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装置和仪器,确保其完好无损,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的开度。

2.测量液体的物理性质:首先需要测量液体的密度和粘度等物理性质,并记录下来。

3.实验装置准备:按照实验要求,调整垂直管的高度和直径,并将流量计、水泵等连接好。

4.实验操作:将液体注入垂直管道的顶部,并打开水泵,让液体顺势流入管道中。

5.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相关的参数,如液体的流量、速度和压力等。

6.实验结束:关闭水泵,停止液体的注入,并将实验装置和仪器进行清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了液体的流量、速度和压力等参数,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了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以得出液体在垂直管道中流动时的特性和规律。

六、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际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如人为操作误差、仪器误差等,这些误差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同时要注意实验中的操作规范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七、实验结论通过进行垂直管流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液体在垂直管道中流动时的特性和规律。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了液体在管道中流动遵循一定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液体流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并学会了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河流基本水情要素流量的实验报告

河流基本水情要素流量的实验报告

河流基本水情要素流量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河流基本水情要素流量进行实验测量,了解流量的测量方法和过程。

实验采用了两种常用的流量测量方法:测深流速法和悬线法。

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测量点的水深和流速数据,并计算得出了流量。

实验结果显示,测深流速法和悬线法在流量测量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一部分:引言1.1背景河流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水源和生态环境,流量是衡量河流水资源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准确测量河流流量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量,掌握河流流量的测量方法和过程,并验证测深流速法和悬线法在流量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实验方法2.1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的仪器有:流速计、测深仪和刻度尺。

2.2测量点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两个不同水深和流速的测量点,分别为点A和点B。

2.3流量测量方法2.3.1测深流速法在测深流速法中,首先使用测深仪测量水深,并记录下来。

然后使用流速计在测量段内测量流速,同样记录下来。

通过水深和流速的数据计算得出流量。

2.3.2悬线法悬线法是通过悬线方式测量水流平面上一点的流速。

在两端插入刻度尺,将悬线从上游向下游拉直,同时计时记录拉直线段内的时间。

根据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流速,则流量也可以得到。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3.1点A的测量结果在点A,通过测深流速法得到的水深为0.8m,流速为0.5m/s,因此流量为0.4m³/s。

通过悬线法得到的流速为0.6m/s,因此流量为0.48m³/s。

3.2点B的测量结果在点B,通过测深流速法得到的水深为1.2m,流速为0.8m/s,因此流量为0.96m³/s。

通过悬线法得到的流速为1.0m/s,因此流量为1.2m³/s。

第四部分:讨论和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测深流速法和悬线法在流量测量中的结果较为接近,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这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流量测量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河渠流量测量实验报告(3篇)

河渠流量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河渠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流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并能够独立进行河渠流量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

通过实验,加深对工程水文学中流量测量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河渠流量测量通常采用流速-面积法,即通过测量河渠的流速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流量。

实验中,流速可通过流速仪测量,横截面积则通过测量河渠的断面尺寸计算得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流速仪:用于测量河渠中的流速。

2. 水位尺:用于测量河渠的水位。

3. 卷尺:用于测量河渠断面的尺寸。

4. 计算器:用于计算数据。

5.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数据。

四、实验步骤1. 现场勘察:对实验河渠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河渠的形状、尺寸、流速分布等基本情况。

2. 选择测点:根据河渠的流速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测点进行流速测量。

3. 测量流速:使用流速仪在测点处测量流速,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流速。

4. 测量水位:使用水位尺测量河渠的水位。

5. 测量断面尺寸:使用卷尺测量河渠断面的尺寸,包括河宽、河深等。

6. 计算横截面积:根据测量得到的断面尺寸,计算河渠的横截面积。

7. 计算流量: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河渠的流量。

8. 数据记录与整理: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共测量了3个测点的流速,分别为0.8m/s、1.0m/s、0.9m/s,取平均值0.9m/s作为该河渠的流速。

河渠水位为2.5m,河宽为10m,河深为1.5m,横截面积为15m²。

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得到该河渠的流量为13.5m³/s。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流速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河渠横截面积的测量方法合理,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 流速-面积法是河渠流量测量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不同河渠的流量计算。

六、实验讨论1. 影响流速测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误差?2. 如何提高河渠横截面积测量的精度?3. 流速-面积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河渠流量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流速-面积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流量测量实验报告

流量测量实验报告

流量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对流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流量的特性和规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对流量的测量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流量的测量方法和步骤,了解流量的特性和规律。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不同流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特点;3. 分析流量测量实验的结果,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或通道的流体体积,通常用立方米/秒(m³/s)或升/秒(L/s)来表示。

流量的测量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其中间接测量方法包括差压法、旋翼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流量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正常运转;2. 流量测量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流量测量仪器,进行安装和调试;3. 流量测量实验,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流量测量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 在不同流量条件下,使用差压法、旋翼式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进行测量,得到了相应的流量数值;2. 对比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3.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流量与压力、速度等因素的关系,探讨了流量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流量的测量方法和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实验和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六、参考文献。

[1] 《流体力学》,XXX,XXX出版社,2010年。

[2] 《流量测量技术》,XXX,XXX出版社,2015年。

以上为本次流量测量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流量测量实验报告

流量测量实验报告

流量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和分析流量数据,探究不同条件下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流量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流量测量是指通过对特定区域或设备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以获取流量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将采用流量计等设备进行流量测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流量计、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等。

2. 实验方法,选择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进行流量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

1. 设定实验条件,我们选择了工厂车间和办公区域作为实验场景,分别在工作日和休息日进行流量测量。

2. 进行实验测量,通过安装流量计和数据采集软件,我们对两个区域的流量进行了实时监测,并记录了不同时间段的流量数据。

3. 数据分析,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工作日的工厂车间流量明显高于休息日,而办公区域则相反。

这与我们的预期结果相符合,说明流量受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影响较大。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流量受时间和区域的影响较大,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流量变化规律明显不同。

2. 不同区域的流量分布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流量管理和优化。

3. 流量测量和分析对于流量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流量的测量和分析,深入探究了流量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流量管理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流量测量方法,拓展实验范围,为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流量管理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李华,张明. 流量测量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王强,刘娜. 流量优化与规划[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9.以上就是本次流量测量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洮河李家村水文站流量测速垂线精简分析

洮河李家村水文站流量测速垂线精简分析
李家村( 四) 站主要建有人工观测水 尺三组,远传雷达水 位计一台,半自动 测 流 控 制 系 统 一 套、非 接 触 式 雷 达 波 测 流 系统一套、LS25 - 1 型流速仪两架。
2 测验河段特征
测验河段较顺直,河 床 由 砂 卵 石 组 成,属 宽 浅 式 河 槽,断 面稳定。断面右 岸 为 混 凝 土 护 坡,左 岸 为 河 滩,主 河 槽 宽 约 110 m 左右,中高水时 水 流 集 中。右 岸 基 上 850 m 处 有 杨 家 河水电站一座,对河道来水有调 节 影 响。右 岸 基 上 132 m 处 有洮惠渠引水口一座及拦水坝一 处,该 工 程 影 响 较 大。上 下 游 均 有 弯 道 控 制,上下游有沙洲形成,中高水时河道 控 制 良 好,河 床 冲 淤 变 化不大。2017 年 实 测 大 断 面 图 见 图 1。测 验 河 段 右 岸 依 次 布设有浮标上断面兼比降上断面、基 本 水 尺 断 面 兼 流 速 仪 测 流 断 面 及 浮 标 中 断 面 、浮 标 下 断 面 兼 比 降 下 断 面 。
按照测站拟定的流量 施 测 方 案,在 全 断 面 以 5 m 一 条 测 深、测速垂线进行布设,并对所测流量 资料 分 别 以 10 m 一 条 测深测速垂线的常测 法 方 案,全 断 面 布 设 5 条 测 速 垂 线 和 3 条测速垂线的简 测 法 方 案,通 过 精 简 分 析 后 进 行 流 量 计 算, 分析误差范围,确 定 相 关 关 系 式,以 便 测 站 人 员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应 用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
图 1 李家村( 四) 站实测大断面图
4 测速垂线精简的目的
测速垂线精简分析是 流 量 测 验 中 一 项 重 要 环 节,它 的 目 的是在保证流量 成 果 精 度 的 前 提 下,减 少 测 流 的 工 作 量,缩 短测流历时,提 高 测 验 质 量。通 过 精 简 分 析,制 定 各 种 比 较 合 理 的 流 量 施 测 方 案 ,以 适 应 不 同 情 况 下 测 流 工 作 的 需 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分析人
方法名称
监测项目:河流流量
方法: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流速仪法)(GB 50179—2015)
实验原理
测流速时,由水力推动旋桨式转子流速仪旋转,内置信号装置产生转速信号,计算出流速;流量测定是根据明渠测量流速面积法,先测出流速再测距仪;
3、断面漂浮物应不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转。
3、卷尺或皮尺。
实验步骤
1、测量监测断面水深和宽度,作好记录,并计算断面面积;
2、打开仪器开关,进入测量状态,将其浸入水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值,平行测定3次。为避免污染,测量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将仪器装入保存盒中。
实验结果
讨论与分析
1、测点的流速不能超出仪器的测速范围;
2、在一次测流的时间内,水位涨落应小于平均水深的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