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是国策教案(终审稿)
初中政治计划生育是国策教案

初中政治计划生育是国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1.2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现状、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1.3 教学难点: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和政策措施1.4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案例分析1.5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
(2)讲述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介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演变。
(3)案例分析: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国人口现状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
2.2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2.3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4 教学方法:讲述、数据展示、讨论2.5 教学过程:(1)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通过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
(2)分析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育政策、节育政策和生育观念的转变。
3.2 教学重点:生育政策、节育政策、生育观念的转变3.3 教学难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其意义3.4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案例分析3.5 教学过程:(1)讲述生育政策:介绍我国生育政策的具体内容。
(2)讲述节育政策:介绍我国节育政策的具体内容。
(3)讲述生育观念的转变: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第四章: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包括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4.2 教学重点:实行计划生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4.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4.4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案例分析4.5 教学过程:(1)讲述实行计划生育对国家的意义:强调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是国策教学设计

《计划生育是国策》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第十三课讲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
第十三课第一框人口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是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
因此,本节课人口问题的教学还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严峻的人口形式,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责任意识,拥护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使学生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独立阅读、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认清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形势,懂得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教材重点难点分析:1、内容简析:通过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及其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了展状况的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包括两个知识层次的内容:〔一〕、严峻的人口形势,〔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教学重点和难点——严峻的人口形势因为:①《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为“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字采用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②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已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是导致环境和资源的重要因素,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正确认识,这也为以后各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是为重点。
③由于初中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基本是生活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空间,对整个国家严峻的人口形势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理解“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
因此,是为难点。
四、学习方法:自主阅读归纳,数据分析,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一)教学设计出发点:素质教育的落实,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应变简单呈现知识为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划生育教案

计划生育教案一、教案介绍计划生育是指通过合理地进行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和结构。
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国策之一,对于实现人口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计划生育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人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生育决策能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执行措施;3.认识人口数量和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培养正确的生育观念,健康的人口意识和责任意识;5.提高生育决策能力和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技巧。
三、教学内容1.计划生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计划生育的定义:通过采取合理的生育方式,控制人口数量和结构,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
b.计划生育的意义:促进人口稳定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2.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执行措施a.计划生育政策的起源和发展:回顾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b.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限制夫妻生育子女的数量,进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等。
c.执行措施:计划生育证、节育措施、奖惩措施等。
3.人口数量和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a.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过快的人口增长引起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b.人口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劳动力供给、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需求等。
4.正确的生育观念和健康的人口意识a.正确的生育观念:强调质量取胜,鼓励适龄结婚、适龄生育,注重个人发展与家庭幸福的平衡。
b.健康的人口意识:明确合理生育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关注健康和幸福指数。
5.提高生育决策能力和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技巧a.生育决策能力:如何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教育程度、职业发展等因素,做出明智的生育决策。
b.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技巧:介绍常见的避孕措施,如避孕药、避孕套、避孕环等,并教授正确使用方法。
【范文】计划生育是国策 教案

计划生育是国策教案第十三棵《持续和谐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教案【课标原文】4.5知道我国的人口现状,了解计划生育国策。
【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支持和拥护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懂得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出示漫画“地球在呻吟”,并配音。
(出示幻灯片1)教师设问: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发表感言(略)学生回答后,教师做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XX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
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今天就要探讨的主题是——计划生育是国策(多媒体打出幻灯片2)。
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话题,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内容是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站拥挤的人流图。
(出示幻灯片3)教师提问:看了这组图片你有和感想?有何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刚才同学们一起观看并回忆了自己亲身体验的车站、码头人口众多的情景,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中国人口众多。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吗?数一数,算一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第二◆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计算填写好相关的内容。
(出示幻灯片4)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中国这么多人中接受过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幻灯片5,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特点还有那些。
让学生阅读材料,充分发言。
(出示幻灯片6)看一看,议一议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
学生交流感受:略。
计划生育国情国策培训教案

计划生育国情国策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现状;2. 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国情国策,明白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3. 掌握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4. 培养学生的计划生育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5.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国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 我国计划生育的现状和重要性;3. 我国计划生育的国情国策和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4. 计划生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5. 家庭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
三、教学重点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 我国计划生育的现状和重要性;3. 我国计划生育的国情国策和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
四、教学难点1. 计划生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2. 家庭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我国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国情国策,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2. 观摩法: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效果;3. 讨论法:学生讨论计划生育的意义和方法,展开讨论;4.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计划生育的案例,了解实施过程和效果;5. 实践法: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计划生育宣传展览。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40分钟)1. 讲授:介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 观摩: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3. 讨论:学生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变化。
第二课时:我国计划生育的现状和重要性(40分钟)1. 讲授:介绍我国计划生育的现状和重要性;2. 观摩: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计划生育的现状和影响;3. 讨论:学生讨论计划生育的现状和重要性。
第三课时:我国计划生育的国情国策和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40分钟)1. 讲授:介绍我国计划生育的国情国策和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2. 观摩: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3. 讨论:学生讨论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计划生育国策教育教案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教案【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特点,认识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要求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利用分组合作讨论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利用数据表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支持和拥护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设问启发法、数据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要求、意义。
难点: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新闻视频:2016年3月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谈“生育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全面放开无时间表》、展示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图片。
2、教师设问:同学们,从这段新闻视频你得到哪些信息?3、教师:虽然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调整,但基于我国人口的严峻形势,我国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谈到到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话题,你们不禁会问:我国为什么还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是什么?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意义?要解决这些疑问,首先就要来了解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人口现状特点。
二、新课学习环节一快速阅读知多少1、教师发给学生导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相关内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相关的内容。
(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2、教师抽查,让2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填写内容。
3、教师出示5张幻灯片,1个新闻视屏(专家预测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影响)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讲解。
4、教师小结、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
这样多的人口为了生存就离不开吃穿住行,那么这有会给国家发展、家庭及个人带来哪些影响呢?环节二议一议1、多媒体展示温家宝总理关于“13亿乘除法”的经典讲话,让学生朗读。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学会收集我国人口方面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体会人口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树立计划生育观念。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2、难点: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分析归纳,调查讨论,角色体验法。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活动1:1、世界有多少个国家与地区?(224个,其中193个国家、31个地区)2、一共有多少人?(2011年突破70亿)3、世界人口的发展状况怎么样?快还是慢?(P50图片)1930年有20亿,1960年有30亿,1974年有40亿,1987年有50亿,1999年有60亿,2004年突破64亿,2011年达70亿人。
教师引导分析:世界人口多吗?发展速度快吗?(展示:人——从——众,森——林——木公式)这说明人多是好事吗?归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板书)1990年联合国将7 月11 日这天定为“世界人口日”,以给全人类敲响警钟,敦促各国重视人口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挑战。
(二)讲授新课活动2:谁能告诉我: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有多少人?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怎样?1、学生先自读课文,回答问题归纳:我国的人口现状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2、出示材料说明我国人口现状特点: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不包括港澳台)达13.4亿。
13多亿人排成一线,可绕地球26圈。
材料二: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在1000万以上。
据2004年净增人口测算,平均每天净增人口2.08万。
材料三: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
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5.53年,说明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教案

课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教材:人教版授课教师:仙子【教学目标】中学生对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
但这种认识既有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
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结合学生面临的问题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如何应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
【教学方法】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自主式等方法进行教学。
1、直观演示法,2、活动探究法,3、集体讨论法。
【教学手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演示小品《超生游击队》情景导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讨论: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的意义。
同时多媒体出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培养学生看图、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同样也设计五幅图分别说明我国人口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析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特点,通过这样培养学生看图、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