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第1课童年的朋友

第1课童年的朋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童年的朋友》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生动细腻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写法。

(2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通过描写眼神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3)体会“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对我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安排第一教时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教时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和迁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材分析:写人记事文章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单元几篇各有特色。

《童年的朋友》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

通过学习此文学生能够总结描写人物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人物描写。

第一课时导入:1、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

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

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同学,你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以忘记他呢?请你告诉大家。

3、还可以课前播放一首朋友歌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一、初读:1、简介作者及背景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比什科夫,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来自社会底层、自学成才的伟大作家。

他一生创作非常丰富,写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政论、文学理论等作品,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散文诗《海燕》等。

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2011年江苏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2011年江苏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实用文档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执教:盐城市尚庄中学 刘猛学习目标: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咕哝..( ) 诅咒..( ) 颤.动( ) 两颊.( ) ____(chéng )罚 发____(li ǔ)____(xi āng)银 马____(z ōng)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

(2)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课堂活动:活动1:读一读朗读课文,说说 “外祖母”和我的关系。

学法指导:(1)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

即文章的关键句。

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文章的最后一段。

(2)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活动2:说一说结合人物描写片段,说说你所认识的外祖母。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活动3:写一写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

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你能用几句话写出父亲或母亲(也可写其他人)对你进行教育时的眼神吗?试试看。

课堂反馈:阅读课文第6、7两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实用文档1.选段写外祖母的眼睛很有特色,抓住了她眼神的什么特点来写的?2.“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这句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⑴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⑵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

苏教版《童年的朋友》课件(1)

苏教版《童年的朋友》课件(1)

气愤时的外祖母,在 “我”眼里仍然是如 此可爱,既说明外祖 母性情的善良,又表 明“我”对外祖母的 热爱。
2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 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①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 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 花那样温顺、鲜艳和丰润, 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 记忆里。
用视觉来写听觉到的, 这种手法叫“通感”, 你能用这种通感的手法 造一个比喻句吗? 例句:母亲慈爱的笑容 像春风抚过我的心田, 我不由得感到一阵暖意。
2、外祖母也是位孤儿,从小讨过 饭,流过浪,年老后还得忍受丈 夫的毒打,儿子们的违逆,可她 善良勇敢乐观,坚强地忍受着生 活中的各种磨难,和我在一起的 时候,她有永远也讲不完的童话 故事。两位舅舅闹分家,母亲改 嫁,外祖父破产,一直到母亲去 世,外祖母始终和我相依为命。
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 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 “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 友谊;2、外祖母能像朋友 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 自己;3、外祖母是自己最 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 能和外祖母交流;
这些句子形象地表现 了外祖母丰富的情感 世界和乐观、坚定的 个性。
1 仿写: 朋友是一盏灯,在最黑暗的 时候,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
走出困境;朋友是 , ;
朋友是 , 。 2 用通感的手法造一个比 喻句。
3请学习课文的某些写法, 用简短的文字描画出你心目 中朋友的形象。(200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剧本《小市 民》;长篇小说《母亲》反应俄
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视为第一部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还写有自传体
三部曲《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咕哝gū nong 噗pū 绺liǔ 诅咒zǔzhòu 嗅xiù 鬃zōng 脸颊jiá 皱纹zhòu 绉纱zhòu 脯 果脯、兔脯fǔ 脯 胸脯、脯子pú 毕生 一生(多就切身的事说)

第1课《童年的朋友》

第1课《童年的朋友》

(一)预习交流 1.简介作者。(由学生完成,师生作补充)
2.朗读展示(采用不同的形式,一定要读出 自己文本的理解)
3.给红色字注音。 皱纹( zhòu ) 咕哝( gū nong ) 两颊( jiá ) 惩罚( chénɡ ) 马鬃 ( zōnɡ )诅咒( zǔ ) 胸脯( pú ) 发绺 ( liǔ )噗噗( pū )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咕哝: 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发绺: 许多头发顺着聚在一起 诅咒: 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 马鬃: 马颈上的长毛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镇雄县赤水源洗白中学
郑修康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兊赛•马兊 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生于木匠家庭, 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等,流浪俄国 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 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乊歌》、《海燕》 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 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 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当选为苏 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列宁称他为“无产 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1)用原文中的话概括课文。 【交流展示】
(2)理清课文脉络,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 括大意。 头发多得出奇 嘴唇歪扭
外貌(1) 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记事(2-6) 询问打破牛奶的事 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对世界的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影响(7) 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夸耀自己的头发
友童 年 的 朋
(3)说说你对“外祖母”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 么?(要结合文中的词语、句子来回答)
儿时歌谣的旋律将我们带进外婆温馨的梦中。 在儿时的记忆中,外婆的脸虽然有岁月的沧 桑,却有着无限温暖的笑容;外婆的手虽然有风 雨的刻痕,却抚摸出无限热烈的关爱。外婆给的 那颗棒棒糖,至今还还在我们的记忆中,渐渐融 进我们的内心深处。 渐渐,我们长大了,像风筝一样飘离了外婆 的怀抱;渐渐地,印象模糊了外婆的模样,自尊 在嫌弃外婆的唠叨,但我们知道,无论何时,身 在何处,外婆的善良、勤劳和浓浓的爱意,时时 刻刻在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的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看法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络课文内容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联络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同伴小熊之间的深沉友情。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预备:先生回想童年美妙光阴、生字词卡片教学进程:一、说话式导入每团体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妙的光阴里,总是少不了冤家的陪伴。

你有哪些童年的冤家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冤家?是啊,这个冤家能够是你儿时的玩伴,也能够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许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

明天,教员要引见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想。

〔板书:童年的冤家〕二、初读课文,掌握头绪1.先生自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舞先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局部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局部表示这个字的意义。

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协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2.先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冤家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作了怎样的故事?〔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

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冤家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

但是在我预备练习前,回想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动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事先有一个怎样的希望?你是从哪里感遭到的?1.先生带着效果读文,思索。

2.汇报:〔刻不容缓地要当一个拳击手〕3.朗诵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盼望。

过渡:这么剧烈的愿望,在当那心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同伴充任了练拳的梨后,被坚持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动了想法?在文中勾勒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

《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主讲教师:邓州市裴营乡一初中张洪鹏教学目标: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行文思路。

2.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人物外貌描写,理解关键词语含义。

3.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捕捉细节,描摹人物外貌的写作手法。

4. 体会文学作品感人的片段,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

重点:引领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外祖母对“我”一生成长的重要性,捕捉深蕴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捕捉细节,描摹人物外貌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写作。

教具:多媒体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的童年,最要好的朋友是谁?(让同学们自由发言。

)在同学们热情洋溢的介绍中,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朋友都是自己的同龄人,而高尔基笔下的童年的朋友却是长他几十岁的外祖母,这是为什么?外祖母是什么样的人?她是怎样成为“我”的朋友的?让我们随着高尔基轻快地笔触,走近外祖母。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多媒体呈现作者简介,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高尔基五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

少年丧父,母亲该嫁,寄人蓠下,外公暴虐,舅舅粗鲁,一切黑暗无边。

而外祖母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三、教师范读,梳理文章教师强调:文章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朗读时用轻快、柔和的语调读。

教师范读完之后,引导学生梳理行文思路。

本文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以什么角度来介绍童年时的朋友外祖母的?(明确:着重以外祖母的外貌及语言上来分析人物形象。

)全文对外祖母集中进行了两次外貌、三处对话、三处眼神描写。

教师分析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呈现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自学,整体感悟学生朗读完之后,让小组结合学习目标及自学提纲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组展示,共同释疑1.外祖母和“我”的关系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血缘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用文中的话来概括。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朋友”关系?3.我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理解“终身的”、“最知心的”、“最了解”、“最珍贵”的含义?(小组代表汇报完之后,教师对外祖母的形象进行小结。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朋友【第1课时】》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朋友【第1课时】》课件

(2)多好的小熊,瞧那肚子多大,哪一点比“梨”差?
(改为陈述句) 多好的小熊,瞧那肚子多大,哪一点都不比“梨”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现在是一月,没有梨。你先吃胡萝卜 吧。”(改为转述句) 爸爸说,现在是一月,没有梨,让我先吃胡萝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吹牛。
克制:抑制(多指情感)。
造句:她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没有让眼 泪掉下来。
理解词语 远渡重洋:指坐船到很远的地方去。 造句:爷爷远渡重洋,终于回到了家乡。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 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造句:张芳和李月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梦想多变。写“我”小 时候梦想做许多工作,而且想法总在变化。 第二部分(第4-20自然段)放弃练拳击。写“我” 想练拳击,因为不忍心对好朋友下手,决定放弃练拳
பைடு நூலகம்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
1.查字典填空。 “憋”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心 ),
再查(
11 )画。“憋”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
①勉强忍住;②气不通。在“想把眼泪憋回去” 中属于第( 词:( 憋闷 ① )种解释,另一个意思可以组个 )。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héng ( 横渡 ) _____ 横
jiāng ( 将来 ) _____

hèng ( 横祸 ) _____
jiàng ( 上将 ) _____
3.根据破折号的用法选择正确答案。【运用】
A.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语意的中断 (1)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3.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4.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课前准备课件小黑板作业纸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

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2.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3.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高尔基及其生活背景的资料。

二、新授(一)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作家。

他出身贫苦,5岁丧父。

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外祖母以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高尔基最大的关爱,对高尔基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他著作有散文诗《鹰之歌》、《海燕》,长篇小说《母亲》等。

(二)写作背景。

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

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

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甥,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

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

”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三)初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童年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

3、了解自传体小说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特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设计思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

能分辨出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刻画的人物性格。

再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记忆中的朋友每个人都有很多。

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
为什么难忘?说出来,给同学们听。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咕哝
..()()诅.()咒两颊.()
发绺.()马鬃.()腔调.()
胸脯.()——果脯.()露.()馅——暴露.()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外祖母头发、眼睛、声音、微笑的句子。

头发:
眼睛:
声音:
微笑:
3、朗读文中描写外祖母的段落,请根据给出的词语,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外
祖母性格特点的相关语句。

慈祥:
宽容:
温柔:
开朗乐观:
可爱:
4、介绍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三、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

2、标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写人最好是写眼睛。

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
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
世界。

5、外婆在孩子的眼睛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
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四、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决疑难问题。

2、全体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3、重点解决以上
4、5两题:4 黑眼睛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得像黑
樱桃般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
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表现了
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愉快,温暖。

5 因为她
不仅善良,有爱心,还把我领倒光明的地方,给了我关怀,给了我生活
的勇气和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六、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