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线通信基站工程 李鑫

合集下载

无线网状网技术在油田井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网状网技术在油田井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42在油田井站监控系统建设中,通讯系统作为监控中心与现场井站监控设备的纽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油田的不断建设,井站规模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广,需使用一种通讯技术,在一定区域内,能随意扩充、组网简便、即建即用,实现图像和数据的实时传输。

M es h 通讯技术是新一代高性能无线网状网,也称为“多跳(Multi-Hop)”网络,是基于移动蜂窝技术和新兴网状网技术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公共无线局域网和城域网,符合IP协议的无线网络技术,具有显著的“随时随地随需”组网特征,并以其自组网、自管理、自动修复、自我平衡等优势,在通讯行业内得到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1 Mesh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Mesh通信技术是基于移动蜂窝技术和新兴网状网技术相互融合研发而成。

具备分布式多跳功能,能迅速实现区域无线覆盖。

(1)Mesh系统基于移动3G无线技术,提供快速控制策略,能快速跟踪无线链路信号变化,动态调整发射策略,有效解决无线信号慢衰落和快衰落问题,在传输距离、移动速率、抗干扰、穿透等多种无线性能上有大幅改善。

(2)Mesh系统可提供快速网状网路由协议,有效解决了无线网状网网络拓扑快速变化问题,并提高了网络可靠性和自修复能力[1]。

(3) Mesh系统可提供独特的抗干扰能力,解决了控制信道抗干扰问题,使网络抗干扰能力得到极大改善。

(4)Mesh系统具有从链路级、节点级到网络级的拥塞控制能力。

提可供链路间、节点间快速自平衡能力,拥塞丢弃根据业务Qos级别选择。

(5)Mesh系统组建的无线网络具有强大抗毁能力,单个节点毁坏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2],相邻节点将通过加大功率覆盖坏节点原覆盖位置,路由也会随即进行动态调整。

(6)Mesh系统属于无中心对等无线网络产品,无需建设中心站,并且具备自组织能力[3],网络部署快速便捷,即开即用,不存在中心节点毁坏影响整个网络的问题,添加或移动设备时,网络能够自动发现拓扑变化,并自动调整通信路由,以获取最有效的传输路径。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线建设实践探讨白根祥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线建设实践探讨白根祥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线建设实践探讨白根祥发布时间:2021-08-19T06:33:50.264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7期作者:白根祥[导读] 在5G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用网要求,主要是对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的相关工作部署进行分析,主要针对接入区管线建设工作进行一定的部署,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网络建设工作,提高用户的用网体验。

(广东贝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510700)摘要:在5G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用网要求,主要是对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的相关工作部署进行分析,主要针对接入区管线建设工作进行一定的部署,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网络建设工作,提高用户的用网体验。

关键词:中国移动;业务;介入;管线1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工作重点1.1网络布局的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接入区的建设工作,首先应该对建设工作进行一个整体的布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找到业务的中心内容,也就是需要将中国移动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局站。

在进行区局站的内部工作中,应该对一些通信设备进行整体地部署工作,比如OLT设备、传输OTN设备等内容。

而且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已经设定好的布局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接入网机房所具有的面积等参数进行更多地了解。

在进行相关布局工作之中,应该最大程度上对管线资源进行丰富,还需要具备比较好的机房条件,建设的局站所具有的外电容量十分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线的安装,能够为其提供比较方便的条件。

在进行综合业务局站的建设工作中,应该更好地对光缆以及中继光缆的分界点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将分界点进行局站的设置,并且要求在进行组网工作时,应该以局站为中心进行建设。

1.2接入5G基站在进行接入区的建设工作中,基站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应该根据站点自身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接入模式来进行基站数量的选择。

在当前运营的TCO测试网络中的主要建设模式为cran模式,在进行接入模式的选择工作时,应该通过5GAAU来引导至基站,而且还需要进行集中单元的设置工作。

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摘要】为了加强无线通信基站工程建设,促进无线通信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对于无线通信基站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

并分析了通过怎样的举措可以完善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议,推进无线通信基站建设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方法无线通信事业是当前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重要保障,不仅满足人们生活日常要求,同时推进经济建设发展。

但是,在无线通信基站建设工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与问题。

无线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水平低,管理建设体系存在缺陷。

需要施工单位主动承担建设责任,做好管理规划,解决面对的问题,全程监管施工过程,确保项目质量水平。

一、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1)选址问题建立无线通信基站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决定基站建设位置,位置选择不仅要符合经济效益,也要满足基站建设中的几项要求。

在选址布局方面,需要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无线基站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建设的地区。

选址必须尽量远离人口密集地区。

在居民区附近必须设立通信基站的情况下,施工前必须与居民区居民进行沟通协调交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另外,选择地址时,还请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了解基站周围是否有摩天大楼。

车站附近有高层建筑的话,必须调整施工规划,使用扇形方向建设通信基站。

其次,如果基站周围有强辐射场,则会影响通信信号、基站的覆盖范围、基站的施工质量。

因此,在选择位置时也必须避开类似的位置。

第三,选择机房时,应确保各种设备的负荷能力符合使用标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各种质量问题。

(2)设备加电问题基站建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设备加电,由于涉及到高压电流,对于操作者的规范性操作要求较高。

首先,在设备加电之前,技术人员必须向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确保操作者充分理解设备的技术基准和安全规范。

此外,作业者在启动设备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置,各种施工机械的绝缘性能必须符合使用基准。

5G传送网关键技术研究

5G传送网关键技术研究

5G5G传送网关键技术研究李鑫,王迎春,李昶,高志英,贺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摘 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定义了全新的通信标准,传送网组织架构随核心网的管控分离以及业务切片需求而改变,介绍了5G架构下传输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传送网媒体面和信令面的传输流向变化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词:5G;媒体面;信令面;CU/DU分离中图分类号:TN929.11文献标识码:Adoi: 10.11959/j.issn.1000−0801.2019129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5G transport networksLI Xin, WANG Yingchun, LI Chang, GAO Zhiying, HE Zheng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Abstract: In the era of 5G, large bandwidth, low latency, high reliable business defines the new standard of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structure changes as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ntrol and manag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and the business section of demand. The key technology solutions in 5G framework was introduced. Especially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media and signal-ing aspect were proposed.Key words: 5G, media, signaling, CU/DU separation1 5G技术概述5G定义了eMBB(大带宽)、uRLLC(低时延)、mMTC(大连接)三大极限业务,使得通信进入“万物互联”新阶段,从IT化、互联网化、极简化和服务化4个系统设计理论出发,通过八大技术方向推进了网络架构的变革,涵盖了功能软件化、计算与数据分离、服务化架构、互联网化协议、C/U分离、多样化连接、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

基于双波长光纤激光传感器的窄带宽远程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双波长光纤激光传感器的窄带宽远程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双波长光纤激光传感器的窄带宽远程通信系统设计李鑫(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系,郑州451191)摘要:提出运用基于偏振外差双波长光纤激光传感器的窄带宽远程通信系统。

阐述光纤传感光波理论与光波频谱性质,根据光纤激光传感器工作前提条件,获知该条件可以影响激光信号光束输出质量及纵模特性,通过缩短光纤激光器谐振腔长度及高反射率光栅可得到单纵模性质的输出激光光束,并结合紫外光写制技术初步完成双光波光纤激光传感器通信系统传感元件设计。

在窄带宽环境下以TCP 网络协议为基础,利用RT-Thread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按名称访问设备管理方式,运用应用程序通过设备对象提供的标准接口获取访问底层设备数据,结合LwIP 协议栈使传感器数据进入到缓存区域中,实现远程通信系统设计。

实验证明运用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通信传输敏感度。

关键词:双波长;光纤激光传感器;窄带宽;通信系统中图分类号:TN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119(2017)12-0141-04DOI:10.13774/ki.kjtb.2017.12.030Design of Narrow Bandwidth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Dual Wavelength Fiber Laser SensorLi Xin(Zhengzhou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Trad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119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narrow bandwidth of the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polarization heterodyne dual wavelength fiber laser sensor.This optical fiber sensor and the wave theory of light spectrum properties,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fiber laser sensor,obtains the condition can affect the signal beam quality and laser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itudinal mode,the output laser beam to shorten the fiber laser cavity length and high reflectivity of the grating can be obtained in singlelongitudinal mode properties,combined with UV writing technology initially completed double lightsensor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fiber laser sensor design;in the narrow b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TCP network protocol based on the RT-Thread 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according to the name of the access equipment management,standard interface application provided by the device object access device data,combined with the LwIP protocol stack of the sensor data into the cache in the area,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Keywords :dual wavelength optical fiber laser sensor ;narrow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system收稿日期:2017-01-30作者简介:李鑫(1980-),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

LTE基带芯片技术难点与现状分析

LTE基带芯片技术难点与现状分析

LTE基带芯片技术难点与现状分析李鑫;刘亚新【摘要】Low cost, high efficient and diverse resolu-tions for the LTE Smart Phone and Terminal are ap-preciated by the current marke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LTE baseband chip is summa-rized firstly; and then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t last the trend forecast of the LTE baseband chip is made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TE chip manu-facturers.%就目前LTE 基带芯片的情况作了总结,并就目前技术难度作了详细分析,最后综合国内外厂商的LTE芯片性能和参数来透视现阶段LTE基带市场的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现代电信科技》【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LTE;基带芯片;智能终端【作者】李鑫;刘亚新【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10019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数字基带芯片是智能终端芯片中最为复杂的部分之一,它负责着与外界进行语音和信息的交换。

随着4G/LTE网络的推进和逐步的完善,终端成为制约其普及的关键因素,因此市场呼唤低价、高效、多样性的LTE终端解决方案。

图1展示了低端LTE基带芯片的架构,用于Cat 3以下的LTE的基带芯片,从图1可以看出,该系统仅支持单天线的传输,系统包括以下部分。

同轴接入HINOC2.0组网方案研究

同轴接入HINOC2.0组网方案研究

《中国有线电视)2222(29)於CHINA DIGITAL CABLE TV毀•技术交流•中图分类号:TN9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77022(2020)09-099874DOI:10.1071/ccatv.202079706同轴接入HINOC2.0组网方案研究□李鑫1,陆炜1包一鸣2(1.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12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摘要:重点从广电行业同轴网络改造需求出发,通过分析HINOC2.2技术特点,结合低频EoC、C-DOCSIS两种典型应用场景,对HINOC2.2组网方案进行研究。

从而实现同轴网络新体系与存量体系的平滑对接,形成吉比特宽带传输、毫秒级超低延迟、电信级运维管控的同轴接入组网方案。

关键词:HINOC2.2;EOC;C-DOCSISResecuh on the HINOC2.0Networking Scheme oO Cooxial A cccss□LI Xig1,LU Wl1,BAO Yiming2(1.JValgsa BroaPcasting CdPe Information NetworO Co.,Lth,Nanjing210713,Ching;2.BroaPcasting CdPle Tecedoloap ResearcO Institute Co.,Lth,Nanjing210713,Ching)Abstract:This papee focoses on the geeCs of transformation of broaPcasting coaxiae getworO.ResearcO on the HINOC2.2getworoinn scOeme bp analyzin;the tecOnicat chuacwostics of HINOC2.2,combineC with two typicat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tow-7eqpscy EOC anp C-DOCSIS.Thpspt cag realize the smooth congection between the oli ang gew system of coaxiai getworo,ang form a coaxiai access getworoing scOeme with giaaPit broaPbang transmission,millisecong level ultra-low Pelap,ang telecom-level oneration ang controi.Key wo U s:HINOC2.2;EOC;C-DOCSIS'^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4结束语从香农定理可以得知,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工作带宽增加,传输容量也跟着线性增加。

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020年第11期132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电子与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李 鑫* LI Xin摘 要 本文针对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先分析了目前消防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探讨了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最后分析了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要点。

分析结果表明,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可实时通信、限制因素少等优势,将其应用到消防通信系统中,可实现消防救援的实时通信,提升保证各项消防救援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开展,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消防通信系统;微波通信;卫星通信doi:10.3969/j.issn.1672-9528.2020.11.039*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0 引言无线通信技术和传统有线通信技术相比,在通信效率、及时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而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消防通信系统对整个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消防通信系统中,有助于构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提升消防现场指挥效率,保证消防预警信号能够及时反馈,以便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挥消防救援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此,开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目前我国消防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1.1 覆盖范围有限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愈发复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消防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现有的消防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要求95%的消防通信范围很多城市都无法达到,消防盲区正在不IP 地址218.87.193.12打开局域网服务器上的网站。

配置命令如下: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2 80 218.87.193.12 80! 配置端口映射将192.168.1.2的80端口映射为路由器广域网接口218.87.193.12的80端口R1(config)#interface f0/0R1(config-if)#ip nat outside !定义f0/0为端口映射的外部接口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f0/1R1(config-if)#ip nat inside !定义f0/1为端口映射的内部接口7 结束语本文是笔者管理局域网出口路由器的一点经验总结,文中阐述的局域网出口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默认路由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DHCP 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服务器端口映射的配置,是局域网出口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和典型配置,希望能够对网络管理员新手有所借鉴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李鑫
发表时间:2017-11-27T15:52:19.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李鑫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我国的通讯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通讯工具的使用率越来越大,由此带动了对通信工程建设要求的提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我国的通讯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通讯工具的使用率越来越大,由此带动了对通信工程建设要求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难题逐渐增多,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因此,加强无线通信基站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若想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本文中笔者将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通信工程;无线基站;施工;管理
由于我国目前的通信基站建设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运行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对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及通信行业运行水平的增加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需要应对的重要任务。

1 站点选址
尽量选择离居民区较远处的工业区或者城中村,如果必须选择在市区居民区建设,需提前做好解释和沟通协调工作,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遭受阻扰,影响工程进度。

另外,在站点选址和勘察阶段,需特别注意周围50米内的有无高楼阻挡,如有应该调整扇区方向角错开大楼的阻挡;站点周边不应存在油库、强辐射场所,否则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干扰,影响基站的覆盖。

要求所选机房满足设备的承重并绝对不能存在渗水、漏水或者有裂痕现象。

勘察设计人员应该记录好现场设备的型号及载波配置、电源的型号及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的空开、AC 屏的空开及电池的型号、容量、数量并进行拍照。

2 设备加电
首先应确认施工人员穿塑料绝缘鞋,使用的工具应做绝缘,用绝缘胶布紧密缠封,缠绕厚度为三圈及以上,未绝缘部分不得超过
20mm;确认万用表、试电笔等工具能正常使用。

其次要求施工时所有线缆不允许驳接,电源线布放过程中接头用绝缘胶带包扎三圈及以上做绝缘保护;设备加电前检查电源DC机架中的直流电源线、地线的连接必须牢固;电源架之间的连线正负极要正确。

最后检查机房的总地线线径必须大于或等于95平方毫米;检查无线机架正负极、接地方式是否正确,接地是否牢固;用试电笔测量AC屏的外壳是否带电。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并确认没有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时,方可对设备加电。

3 天线安装
天线安装是无线通信基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对基站运行功能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天线安装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

而对于天线安装的要求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对天线进行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将其固定在支撑杆上,且天线安装高度及角度也一定要符合现骨干的是要求。

全向天线在安装时要确保塔身与天线的距离大于200厘米,而定向天线的安装要求则需保证其与塔身之间的距离大于50厘米。

根据设计要求,全向天线的安装角度要为90度,而方向型天线则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4.无线工程施工一体化建设方案
无线基站工程建设具有场景分散,工期长,技术含量低,工艺成熟等特点,在建设方面涉及近10个流程,参与单位包括铁塔\配套\传输\厂家\施工队\设计院\监理等。

在建设方面涉及多方参与,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多部门配合等工作反正,虽然在专业化方面传统意义的交付具有更好的优势,但对于快速建网而言,不仅限制了各参与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更容易形成以本位主义为基础的部门强,,并不利于发挥施工队“灵活、高效”的特点。

另一方面,也由于工序控制流程太多,对于厂家而言,多家参与,施工费用也进一步分散,加之长期招标形成的低价市场,极大的降低了施工单位参与的主动性。

(1)采取“一站式”监理施工队的方式进行建设,即在施工和监理方面,将配套实施、光缆传输和无线建站三方面的工作打包到一个施工单位实施,通过量价齐增的方式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建设沟通和管理成本;
(2)采取更加扁平化的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统筹和运作:按照项目制的方式,从各部门协调资源,以任务令的方式安排工作。

同时在考核方面,按照项目贡献和参与度实施考核。

5 常见故障
移动通信虽属于无线通信,但其实际为无线与有线的结合体。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0)与基站控制器(BS0)之间的A接口以及基药胜制器(BSO)与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的ABIS接口其物理连接均为采用标准的2.048M B/S的PCM数字传输来实现。

另外基站的各部件的稳定工作离不开稳定的时钟信号,而基站的时钟信号是从PCM传输中提取的。

目前传输设备止从PDH向SDH逐步过度,而按照SDH的传输体制,由于指针调整的原因,其传送时钟是通过线路码传输,由分插复用器(ADM)专门的时钟端口输出。

如果采用从SDH的随路码流中提取时钟的方法,将会带来诸如失步,滑码,死站的问题。

日常维护中经常有基站所有或部分载频不稳定,时而退服时而工作的现象,BSC侧对CF测试结果为BTSCOM MUNICATION NOTPOSSIBLE或CFLOADFAILED。

此类故障大都为传输不稳定有误码,滑码而引起的。

当传输误码积累到一定时,BSC无法对基站进行控制,数据装载,此时可在本地模式下通过OM T对IDB数据从新装载,复位后可恢复正常。

5.1因基站软件问题引起的故障
面对各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综合环境,通信行业的发展在也在向智能化、高效化趋势靠拢,所以在通信基站建设过程中软件的应用非常普遍,而软件在基站建设及运行中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基站软件已经成为无线基站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软件类型对基站运行情况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进行然间选择时需要选取与基站数据相符的软件来辅助基站运行,如果选择的软件与基站现实运行状况无法匹配,那么使用软件不仅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还会造成基站不能正常运行的尴尬。

5.2 因基站硬件引起的故障
软件和硬件组成任何工作系统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基站建设时硬件设施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组件。

而硬件问题如果出
现故障将会对基站建设及运行的质量和效果造成形象。

但硬件原因引起的系统故障优势在基站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其予以重视。

通常在硬件发生故障是系统会有警示灯亮起,所以该故障的表现较为明显,然而优势也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所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随时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故障隐患要做到及时清除。

5.3 因各种干扰引起的故障
通信设备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无线通信基站的运行状况也会受到相应影响,会对基站工作状态造成的干扰类型有很多,比如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临频干扰等都是影响无线通信基站运转的重要因素。

目前,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通信行业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而该系统就是通过施工同频复用技术来对其使用频率进行提高的主要技术手段,该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增大通信系统的容量,但是在工作中极易受到各方面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无线基站建设效果。

日常维护中新建站以及扩容站新加载频的频点选取不合理基站将无法正常工作,对此类故障应与网络优化部门配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合理频点,消除以上干扰。

对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各类故障应认真分析,找到其真正原因,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提高网络质量。

6结论
总而言之,无线通信基站的工程建设质量对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工程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对其建设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

管理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通信行业水平的提升,设计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找到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推动无线电通信基站质量的提高和运作性能的提升,能够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哲杰.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不足点及改进.通信世界,2016 [ 2]王文君.浅谈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 [3]张伟博.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中国新通信,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