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单片机外部晶振配置时钟设置
STM32修改外频晶振方法

由于STM32F10x库官方采用的是默认的外接8MHz晶振,因此造成很多用户也采用了8MHz的晶振,但是,8MHz的晶振不是必须的,其他频点的晶振也是可行的,只需要在库中做相应的修改就行。
在论坛上看到很多用户反映,使用外接12MHz的晶振,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如USART的波特率不正确,Systick走时不准等问题,在无论是在实际调试还是在软件模拟中都会发现这个情况,其实,这不能怪ST官方,我们必须肯定ST官方为方便用户开发所做的努力,下面我们就通过简单的三个步骤就可以让你随意的使用4—16MHz之内任何频点的晶振,我们以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4.0为例说明。
第一步,打开stm32f10x.h,将#define HSE_V ALUE ((uint32_t)8000000) /*!< V alue of the External oscillator in Hz */修改为:#define HSE_V ALUE ((uint32_t)12000000) /*!< V alue of the External oscillator in Hz */第二步,打开system_stm32f10x.c,修改PLL参数,将/* PLL configuration: PLLCLK = HSE * 9 = 72 MHz */RCC->CFGR &= (uint32_t)((uint32_t)~(RCC_CFGR_PLLSRC | RCC_CFGR_PLLXTPRE |RCC_CFGR_PLLMULL));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LLSRC_HSE | RCC_CFGR_PLLMULL9);修改为:/* PLL configuration: PLLCLK = HSE * 6 = 72 MHz */RCC->CFGR &= (uint32_t)((uint32_t)~(RCC_CFGR_PLLSRC | RCC_CFGR_PLLXTPRE |RCC_CFGR_PLLMULL));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LLSRC_HSE | RCC_CFGR_PLLMULL6);至此,原文件已经修改完成,如果你想将主频修改至其他频率,请自行修改。
stm32 外部晶振波形

stm32 外部晶振波形摘要:1.STM32 外部晶振的概述2.外部晶振的优点3.STM32 如何配置外部晶振4.外部晶振的测量波形5.使用外部晶振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总结正文:一、STM32 外部晶振的概述STM32 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在其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外部晶振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外部晶振可以为STM32 提供更加精确的时钟信号,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二、外部晶振的优点1.高精度:外部晶振的精度相较于STM32 内部的RC 振荡器要高很多,可以满足高精度定时和数据传输的需求。
2.稳定性:外部晶振受环境温度、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小,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时钟信号。
3.可靠性:外部晶振的可靠性较高,可以在较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STM32 如何配置外部晶振配置STM32 外部晶振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晶振频率: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晶振频率,例如,需要高速通信时,可以选择16MHz 或更高频率的晶振。
2.连接外部晶振:将外部晶振的输出端连接到STM32 的相应时钟输入端,同时将晶振的接地端与STM32 的接地端相连。
3.配置STM32 时钟:在STM32 的时钟配置中,选择外部高速晶振(HSE)作为时钟源,并设置相应的时钟频率。
四、外部晶振的测量波形为了确保外部晶振的稳定性和精度,需要使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对其波形进行测量。
测量波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时钟信号的频率:通过示波器观察外部晶振的频率是否与预期值相符。
2.测量时钟信号的相位:观察外部晶振信号与STM32 时钟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确保时钟信号的稳定。
3.观察波形形状:观察外部晶振的波形是否规则,是否有异常波动等。
五、使用外部晶振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启动慢:外部晶振启动慢可能导致单片机使用内部晶振,解决方法是调整晶振的启动时间或更换高速晶振。
2.通信问题:外部晶振的波特率与STM32 的波特率不同可能导致通信时出现乱码,解决方法是调整晶振的波特率或修改STM32 的波特率设置。
STM32F051使用自带时钟48M设置

}
}
去掉外部晶振后,单片机时钟源会默认的使用内部高速RC振荡器HSI,HSI频率大约为8M,所以要想使系统获得48M的频率需要用PLL倍频后做为系统的时钟,PLL是一个锁相环,专门用来倍频或者分频的。(倍频后所得的频率一般叫PLL时钟)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I_Div2,RCC_PLLMul_12);
while(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PLLRDY) == RESET)
{
}
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PLLCLK);
while(RCC_GetSYSCLKSource() != 0x08) //µÈ´ýϵͳʱÖÓ³õʼ»¯³É¹¦
whilerccgetsysclksource去掉外部晶振后单片机时钟源会默认的使用内部高速rc振荡器hsihsi频率大约为8m所以要想使系统获得48m的频率需要用pll倍频后做为系统的时钟pll是一个锁相环专门用来倍频或者分频的
正确设置:
void RCC_Configuration(void);
void RCC_Configuration(void)
{
//ÉèÖÃPLLʱÖÓÔ´¼°±¶ÆµÏµÊý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I_Div2,RCC_PLLMul_12);///*!< PLL input clock*12*/
//ʹÄÜPõʼ»¯³É¹¦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HSI时钟12倍频,为什么是12倍频而不是6倍频呢?如下图STM32F051系列的时钟树所示:
根据时钟树可以看出用PLL对HSI进行倍频时,硬件将首先对HSI二分频,也就是为4M,所以必须再对其进行12倍频才能变成48M,最后通过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PLLCLK);语句将PLL时钟作为系统时钟,至此系统的时钟变为48M
STM32F0xx 微控制器的时钟配置介绍

2 年 05 月
文档 ID 022837 第 1 版
1/16
目录
目录
AN4055
1
术语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2 专家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4
已知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文档 ID 022837 第 1 版
3/16
3
图片索引
图片索引
AN405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时钟结构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I2S 时钟结构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向导模式用户界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选择时钟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文件生成错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专家模式用户界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超出系统时钟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STM32单片机RTC时钟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STM32单片机RTC时钟的使用方法及步骤以下是使用STM32单片机的RTC时钟的步骤:1.初始化RTC模块:首先,需要在RCC寄存器中使能RTC和LSE(Low-Speed External)晶振模块。
然后,配置RTC的时钟源和预分频器,选择合适的时钟频率。
2.配置RTC时间和日期:通过设置RTC的寄存器来配置当前时间和日期。
需要设置秒、分钟、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确保其具有正确的值。
3.启动RTC时钟:设置RTC的控制寄存器,使其开始工作。
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闹钟功能,设置闹钟的时间和日期。
4.读取RTC数据:可以随时读取RTC的时间和日期数据。
读取数据后,可以进行各种计算和处理,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异、比较时间等。
5.处理RTC中断:可以设置RTC中断来触发一些操作,如闹钟触发时执行一些任务。
需要配置NVIC(Nested Vector Interrupt Controller)中断向量表,使能相应的中断。
6.备份和恢复RTC数据:RTC模块提供了备份寄存器,可以用来存储额外的信息。
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寄存器,如BKP (Backup)寄存器或CPU的系统寄存器来备份和恢复数据。
7.断电维持能力:RTC模块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其断电维持能力。
即使在断电情况下,RTC模块中的数据仍然能够保持。
可以通过电池供电电路来提供必要的电力。
8.节能模式:可以利用RTC模块的节能模式来降低功耗。
可以选择性地关闭RTC模块的不需要的功能,以减少功耗。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步骤可能会因芯片型号和开发工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STM32单片机的RTC时钟之前,需查阅相关的技术文档和参考手册,以了解具体操作步骤和寄存器配置。
以上是使用STM32单片机的RTC时钟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RTC进行更多的配置和使用。
stm32芯片时钟(晶振)连接到芯片的 引脚

STM32芯片时钟(晶振)连接到芯片引脚一、引言STM32芯片是一款由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生产的32位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在STM32芯片中,时钟(晶振)连接到芯片引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芯片的工作频率和稳定性。
二、 STM32芯片时钟STM32芯片的时钟系统包括内部RC振荡器、内部RC振荡器、外部晶体振荡器等,其中晶振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外部时钟源,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连接方式STM32芯片中,晶振可以连接到芯片的多个引脚上,通常采用的是双向连接方式,即一个晶振同时连接到芯片的两个引脚上,以提高时钟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连接引脚STM32芯片的不同系列和不同型号,在连接晶振时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连接原理是相通的。
一般来说,连接引脚包括晶振输入引脚(XTAL1)和晶振输出引脚(XTAL2),分别用来输入晶振的信号和输出晶振的信号,并通过外部电路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给芯片内部的时钟系统。
五、连接建议在实际应用中,连接晶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晶振型号和频率,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晶振型号和频率,以保证芯片的工作稳定。
2. 连接线路布局合理,尽量减小晶振到芯片引脚的连接长度,减小外界干扰。
3. 使用合适的外围电路,包括对晶振输入引脚和晶振输出引脚的连接电路、滤波电路等。
六、结语正确连接STM32芯片时钟(晶振)到芯片引脚对于芯片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为您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一些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七、晶振类型和频率选择在选择晶振类型和频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晶振的频率可以选择从几十kHz到几十MHz不等。
对于低功耗应用,可以选择较低频率的晶振,而对于需要高性能的应用,则需要选择较高频率的晶振。
还需要考虑晶振的负载电容和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晶振在工作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时钟信号。
stm32 外部晶振波形

stm32 外部晶振波形(原创版)目录1.STM32 外部晶振的重要性2.外部晶振的配置方法3.晶振波形的测量与分析4.使用外部晶振的注意事项5.实际案例与解决方案正文1.STM32 外部晶振的重要性在使用 STM32 单片机进行开发时,我们常常需要使用到外部晶振来提供更高的时钟频率和更稳定的时序信号。
与内部晶振相比,外部晶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在对温度、电磁环境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使用外部晶振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外部晶振的配置方法要使用外部晶振,首先需要在 STM32 的 RTC 功能中配置晶振参数。
具体的配置方法如下:1) 在 stm32fxxx.h 文件中,找到 HSE_价值设置,将其设置为外部晶振的频率值。
例如,若使用 8MHz 的外部晶振,则将 HSE_VALUE 设置为 8000000。
2) 在 main.c 文件中,使用 RCC_配置函数启用外部高速晶振(HSE)并设置为时钟源。
例如:```cRCC_OscInitTypeDef RCC_OscInitStruct;RCC_ClkInitTypeDef RCC_ClkInitStruct;RCC_OscInitStruct.OscillatorType = RCC_OSCILLATORTYPE_HSE;RCC_OscInitStruct.HSEState = RCC_HSE_ON;RCC_OscInitStruct.HSEPredivValue = RCC_HSE_PREDIV_DIV1;RCC_OscInitStruct.PLL.PLLState = RCC_PLL_ON;RCC_OscInitStruct.PLL.PLLSource = RCC_PLLSOURCE_HSE;RCC_OscInitStruct.PLL.PLLMUL = RCC_PLL_MUL9;RCC_ClkInitStruct.ClockType =RCC_CLOCKTYPE_HCLK|RCC_CLOCKTYPE_SYSCLK|RCC_CLOCKTYPE_PCLK1|RCC_CLOCKTYPE_PCLK2;RCC_ClkInitStruct.SYSCLKSource = RCC_SYSCLKSOURCE_PLLCLK;RCC_ClkInitStruct.AHBCLKDivider = RCC_SYSCLK_DIV1;RCC_ClkInitStruct.APB1CLKDivider = RCC_HCLK_DIV2;RCC_ClkInitStruct.APB2CLKDivider = RCC_HCLK_DIV1;RCC_ClocksConfig( &RCC_ClkInitStruct );```3.晶振波形的测量与分析在使用外部晶振时,需要通过示波器等工具测量晶振波形,以验证其是否稳定且符合要求。
stm32 rtc用法

stm32 rtc用法STM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系列,RTC(Real Time Clock)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
RTC模块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了高精度的实时时钟功能,能够在断电后依然保持时间的准确性。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STM32 RTC的使用方法,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使用前的准备在开始使用STM32 RTC之前,需要对RTC模块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在Keil或者其他集成开发环境(IDE)中,需要将RTC作为外设来进行配置。
其次,需要对RTC外设的时钟进行配置,通常可以选择外部晶体振荡或者内部LSI振荡作为时钟源。
最后,还需要配置RTC的预分频器和计数器,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第二步:初始化RTC模块在进行RTC模块的初始化之前,需要先对RTC外设进行使能。
通过启用RCC_AHB1ENR或RCC_APB1ENR寄存器中的RTCEN位,可以使能RTC外设。
接着,可以通过RCC_CSR寄存器中的备份域访问位(BDCR寄存器)来对RTC 模块进行初始化。
在初始化RTC模块时,可以设置时钟源、预分频器和计数器的初值,以及其他一些参数,如是否使能闹钟功能等。
第三步:设置RTC时间在RTC模块初始化完成后,可以通过写入RTC_TR和RTC_DR寄存器来设置RTC的时间。
其中,RTC_TR寄存器用于设置小时、分钟和秒钟的值,RTC_DR寄存器用于设置年、月和日期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写入RTC_TR和RTC_DR寄存器的时候,应该先禁用RTC写保护,然后再进行写操作。
完成时间设置后,可以重新启用RTC写保护。
第四步:读取RTC时间除了设置RTC时间外,还可以通过读取RTC_TR和RTC_DR寄存器来获取当前的RTC时间。
读取RTC时间的时候,同样需要先禁用RTC写保护,然后再进行读取操作。
完成读取后,需要重新启用RTC写保护。
第五步:使用闹钟功能RTC模块还支持闹钟功能,可以通过设置RTC_ALRMxR(x为1、2或3)寄存器来设置闹钟的时间和触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