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粉末冶金原理---中南大学考试试卷3答案
粉末冶金原理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机械研磨时,使球磨筒内小球沿筒壁运动能够正好经过顶点位置而不发生抛落时,筒体的转动速度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粉末具有的表面积(一克质量或一定体积的粉末所具有的表面积与其质量或体积的比值称为比表面积)由多个一次颗粒在没有冶金键合而结合成粉末颗粒称为二次颗粒每种金属氧化物都有离解的趋势,而且随温度提高,氧离解的趋势越大,离解后的氧形成氧分压越大,离解压即是此氧分压。
这是表述电解过程输入电量与粉末产出的定量关系,表达为每 96500库仑应该有一克当量的物质经电解析出细小金属氧化物粉末颗粒由于较大的蒸气压,在高温经挥发进入气相,被还原后沉降在大颗粒上,导致颗粒长大的过程颗粒质量用除去开孔和闭孔的颗粒体积除得的商值。
真密度实际上就是粉末的固体密度g/cm3 将粉末颗粒面积因子与体积因子之比称为比形状因子d=ρ/ρ理)的倒数称为相对体积,用β=1/d表示粉末样品总质量(总颗粒数量、总粉末体积)的百分数对粒径作图,即为粒度分布;(一定体积或一定重量(一定数量)粉末中各种粒径粉末体积(重量、数量)占粉末总量的百分数的表达称为粒度分布)变形困难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其它物质流)击碎制造粉末的方法由雾化介质流体与金属液流构成的雾化体系称为二流雾化将金属或合金的熔液快速冷却(冷却速度>105℃/s),保持高温相、获得性能奇异性能的粉末和合金(如非晶、准晶、微晶)的技术,是传统雾化技术的重要发展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因不是根据相图规律、不经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而构成的合金体系,假合金实际是混合物为防止粉末或压坯在高温处理过程发生氧化而向体系加入还原性气体或真空条件称为保护气氛克粉末流经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粉末流动性。
2 )制备的金属网筛密度的区域具有相同化学成分,不同批次生产过程得到的粉末的混合工序称为合批雾化制粉时,用来冲击破碎金属流柱的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称为雾化介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时,形成中间络合物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在某一温度、某一压力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气体分压与反应物气体分压之比称为平衡常数细小金属氧化物粉末颗粒由于较大的蒸气压,在高温经挥发进入气相,被还原后沉降在大颗粒上,导致颗粒长大的过程物质通过固溶性质,固相物质经由固溶进入液相,形成饱和固溶体后继而析出,进行物质迁移的过程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氛中水蒸汽开始凝结的温度,是其中水蒸汽与氢分压比的量度烧结是指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借助于原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联结的过程。
2009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原理期末试题

2009年粉末冶金原理(二)期末试卷一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露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氛中的水汽开始凝结时的温度2.CIP:冷等静压3.弹性后效:指粉末压坯从模腔中脱出后所出现的尺寸胀大的现象4.烧结: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借助与原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连接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对于存在溶解—析出的液相烧结体系,化学位较高的部位是颗粒尖角处与细颗粒,而大颗粒表面和颗粒凹陷处是化学位较低的部分。
2.在粉末压制过程中,通过颗粒的滑动和转动实现粉末颗粒的位移。
3.在瞬时液相烧结过程中,前期发生液相烧结,而后期发生固相烧结。
4.粉末压坯的强度受控于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残余应力大小。
5.烧结动力学主要考察烧结过程中物质的迁移方式和过程的进行速度。
6.对金属粉末而言烧结开始的标志是烧结体强度增加、导电性提高和表面积的减少,而不是烧结体发生收缩。
7.在粉末压制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外摩擦力和内摩擦力,前者会导致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
在CIP中,则无外摩擦力。
三.判断题:(10分)1.在烧结后期,表面扩散可导致闭孔隙球化与大孔隙长大。
(Y)2.在烧结后期,晶界扩散有利于孔隙球化,而表面扩散有利于孔隙消除。
(N)3.固相烧结时孔隙始终与晶界连接。
(N)4.为了提高铁基粉末压坯的强度,通常要掺加成形剂。
(N)5.YG10 粉末可采用粉末热挤压来成形相应的棒材。
(N)6.化学活化烧结的烧结机理与晶界扩散类似。
(Y)7.在单元系粉末烧结过程中作用在烧结颈表面的拉应力大小与烧结过程无光。
(N)8.金属粉末颗粒间的烧结颈长大是颈部的过剩空位向颗粒内部扩散的结果。
(Y)9.根据双球烧结模型,粉末颗粒之间的烧结颈向颈部表面长大是因为颈部受到了拉应力的作用。
(Y)10.烧结气氛仅起保护作用。
(N)四.问答题:(40分)1.理想液相烧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在液相致密化过程中有何作用?(8分)答:1)液相与固相之间的润湿性良好(2分);这是液相烧结能进行的前提。
粉末冶金材料试题和答案

粉末冶金材料工程硕士考试题一、简述提高粉末冶金结构材料密度的可能途径及其特点。
答:1、在粉末中加入适量成形剂和润滑剂。
原料粉末中的成形剂和润滑剂能有效减少压制过程中粉末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压力损失,2、润滑模壁、芯杆。
对模壁和芯杆进行润滑可以有效降低模具与粉末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压力损失,从而提高压坯密度和最终产品的密度。
3、提高压制压力。
在一定的范围内,压坯的密度随压制压力的提高而提高,因此提高压制压力能提高压坯密度。
但是压制压力过高会使模具损害加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并对压机有一定的损害。
4、采用多向压制、流动温压、高温温压、热冷等静压、高速压制等成形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产品的密度,并且可以提高产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
5、提高烧结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烧结温度可以提高烧结产品的密度,但过高的烧结温度会使烧结炉寿命减少,并且还有可能造成产品的过烧和/或晶粒粗大,从而使产品性能降低或报废。
6、采用压力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提高气氛压力,可提高产品密度。
7、采用强化活化烧结,增加烧结液相,减少产品孔隙度,提高产品密度。
8、采用熔渗、复压复烧等方式。
熔渗和复压复烧等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提高烧结产品的密度,但熔渗产品的尺寸精度不易控制,复压复烧工序较多,增加了成本。
二、试分析常规液相烧结与超固相线液相烧结的异同。
答:粉末液相烧结具有两种或多种组分的金属粉末或粉末压坯在液相和固相同时存在状态下进行的粉末烧结。
此时烧结温度高于烧结体中低熔成分或低熔共晶的熔点。
由于物质通过液相迁移比固相扩散要快得多,烧结体的致密化速度和最终密度均大大提高。
液相烧结工艺已广泛用来制造各种烧结合金零件、电接触材料、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等。
根据烧结过程中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常规液相烧结可分为3种类型。
(l)固相不溶于液相或溶解度很小,称为互不溶系液相烧结。
如W一Cu、W一Ag 等假合金以及A12O3一Cr、A12O3一Cr一Co一Ni、A12O3一Cr- W、BeO一Ni等氧化物一金属陶瓷材料的烧结。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原理PPT(3)

非模压成形
冷、热等静压,注射成形,粉 末挤压,
粉末轧制,粉浆浇注,无模成 型,喷射成
形,爆炸成形等
第一章 粉末压制 Powder Pressing or Compaction
§1 压制前粉末料准备 1) 还原退火 reducing and
annealing 作用: 降低氧碳含量,提高纯度 消除加工硬化,改善粉末压制
外在因素:残余应力大小
压坯密度分布的均匀性 粉末的填充均匀性 粉末压坯的弹性后效 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过高的压制压力 表征方法 抗弯强度或转鼓试验的压
坯重量损失
§3 压坯密度与压制压力间的关系
1 压制过程力的分析
P施加在模腔中的粉末体 →粉末向周围膨胀 →侧压力Fn(Pn) 粉末与模壁之间出现相对
课程名称:
粉末冶金原理(二)
授课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1 本课程的任务和意义
粉末冶金材料加工的两个 基本过程
金属粉末 小部分直接应用 隐形涂料 Fe,Ni粉末 食品医药 超细铁粉
涂料 汽车用Al粉, 变压器用超细铜粉 自发热材料(取暖和野外食品自热) 超
细Fe粉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 超细Al, Mg粉
机械法混合
化学法混合
混合较前者更为均匀,可以实现原子 级混合
W-Cu-Ni包覆粉末的制造工艺 W粉+Ni(NO3)2溶液→混合→热解还
原(700-750℃) →W-Ni包覆粉 + CuCl2溶液→混合 →热解还原(400-450℃) →W-Cu-Ni包覆粉末
无偏聚(segregation-free)粉末 binder-treated mixture 消除元素粉末组元(特别是轻重组元)
粉末冶金原理 答案

1.为什么要控制松装密度:2.如何提高粉末的p松和流动性:松装密度高的粉末流动性也好,方法:粒度粗、形状规则、粒度组成用粗+细适当比例、表面状态光滑、无孔或少孔隙3.粉末颗粒有哪几种聚集形式,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1、一次颗粒,二次颗粒(聚合体或聚集颗粒),团粒,絮凝体 2,通过聚集方式得到的二次颗粒被称为聚合体或聚集颗粒;团粒是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靠范德华引力粘结而成的,其结合强度不大,用磨研、擦碎等方法或在液体介质中就容易被分散成更小的团粒或单颗粒;絮凝体是在粉末悬浮液中,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结合成的更松软的聚集颗粒4.雾化法可生产哪些金属粉末:常用于:铁、钢(低合金、高合金、不锈钢等), Cu、Al及其合金, Pb、Sn, Superalloy, Ti合金等.5.雾化法制取金属粉末有哪些优点,简述雾化法和气体雾化法的基本原理:优点:①易合金化—可制得预合金粉末(因需熔化), 但完全预合金化后, 又易使压缩性下降. 一般采用部分预合金.②在一定程度上, 粒度、形状易控制. ③化学成分均匀、偏析小, 且化学成分较还原粉为纯. ④生产规模大(2)都属于二流雾化法,即利用高速气流或高压水击碎金属液流,破坏金属原子间的键合力,从而制取粉末6.影响电解铜粉粒度的因素有哪些:(1)电解液的组成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2)酸度(或H+浓度)的影响;3)添加剂的影响(2)电解条件1)电流密度的影响;2)电解液温度的影响;3)电解时搅拌的影响;4)刷粉周期的影响;5)关于放置不溶性阳极和采用水内冷阴极问题7.电解法可生产哪些金属粉末,为什么:、1)水溶液电解法:可生产铜、镍、铁、银、锡、铅,铬、锰等金属粉末,在一定条件下可使几种元素同时沉积而制得Fe-Ni、Fe-Cu等合金粉末。
(2)熔盐电解法:可以制取Ti、Zr、Ta、Nb、Th、U、Be等纯金属粉末,也可以制取如Ta-Nb等合金粉末以及各种难熔化合物(5如碳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等)8.欲得细W粉,应如何控制各种因素:(1) 采用两阶段还原法,并控制WO2的粒度细;(2)减少WO3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3)H2入炉前应充分干燥脱水以减少炉内水蒸气的浓度;(4)还原,从而可得细W粉);(5)采用顺流通H2法;(6)减小炉子加热带的温度梯度;(7)减小推舟速度和舟中料层的厚度;(8)WO3中混入添加剂(如重铬酸氨的水溶液)9.简述侧压力及其侧压系数:10.压制压力分配:压制压力分配:①使粉末产生位移、变形和克服粉末的内摩擦(粉末颗粒间的) —净压力P1;②用来克服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外摩擦的力—压力损失P2 .总压力为净压力与压力损失之和:压力降原因: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随压制压力而增减,在压坯高度上产生压力降压力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由于粉末颗粒之间的内摩擦、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的外摩擦等因素影响, 压力不能均匀地全部传递, 传到模壁的压力始终小于压制压力.11.压坯中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密度分布?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一般,高度方向和横断面上都不均匀. ①平均密度从高而低降低.②靠近上模冲的边缘部分压坯密度最大; 靠近模底的边缘部分压坯密度最小.③当H/D(高径比)较大时,则上端中心的密度反而可能小于下端中心的密度. 产生的原因:压力损失改善压坯密度不均匀的措施:①在不影响压坯性能前提下, 充分润滑; ②采用双向压制; ③采用带摩擦芯杆的压模; ④采用浮动模; ⑤对于复杂形状采用组合模冲, 并且使各个模冲的压缩比相等; ⑥改善粉末压制性(压缩性、成形性)—还原退火;⑦改进模具构造或适当变更压坯形状 . ⑧提高模具型腔表面硬度和光洁度. HRC58~63,粗糙度9级以上.12.压坯可分为哪几类?压坯形状设计一般原则是什么?压坯形状分类①Ⅰ型柱状、筒状、板状等最简单形状压坯,如,汽车气泵转子.模具由阴模、一个上模冲、一个下模冲及芯棒等组成.②Ⅱ型端部有外凸缘或内凸缘的一类压坯; 如汽车转向离合器导承.模具由阴模、一个上模冲、两个下模冲及芯棒等组成.③Ⅲ型上、下端面都有两个台阶面的一类压坯,如汽车变速器毂.模具由阴模、两个上模冲、两个下模冲及芯棒等组成.④Ⅳ型下端面有三个台阶面的一类压坯,如汽车发动机的带轮毂.模具由阴模、一个上模冲、三个下模冲及芯棒等组成.⑤Ⅴ型上端面有两个台阶面、下端面有三个台阶面的一类压坯,如汽车的变速器齿毂.模具由阴模、两个上模冲、三个下模冲及芯棒等组成. 当压坯外凸缘的径向尺寸小时, 可用带台阴模成形的话, 则可压制成形下部有四个台阶面的压坯.13.什么是弹性后效?它对压坯有何影响?弹性后效:在去除P压后,压坯所产生的胀大现象。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新技术考试题

1 以Ti-6Al-4V(TC4)合金为例,请列举2-3种从粉末合金到致密零部件成形的粉末冶金工艺,并简介各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2 如果制备高致密的Al-30%(vol.)SiC复合材料,请选择2种工艺,如何保证力学性能优于铸锻材料。
方法一:对SiC颗粒进行表面预处理的方法。
最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高温氧化、酸洗、表面涂层等方法,这里主要介绍高温氧化后再酸洗的方法对SiC颗粒进行表面处理。
SiC颗粒在高温氧化时,尖角处的活性高于平滑处的活性,氧化时尖角处的氧化程度比平面处的氧化程度严重,使原先的尖角被钝化。
SiC颗粒经高温氧化后再酸洗,其形状比原始态SiC颗粒的形状光滑,在复合材料中表现为界面光滑、平直及无界面反应产物的干净界面,这种界面减少了裂纹生成的概率,大大减小了棱角处的热残余应力和应变的集中现象,提高了裂纹生成能,延缓了裂纹的生成。
氧化态样品中的SiC颗粒表面元素偏聚最严重;在所有表面处理的样品中,酸洗态样品中SiC颗粒表面覆盖的基体合金层厚度最大,这可能是由于洁净的SiC/ Al 界面的结合强度比较高,结合较为牢固;稀疏处的SiC颗粒表面覆盖的基体合金层厚度比密集处的SiC颗粒表面覆盖的基体合金层厚度小。
由上可知,复合材料的断裂主要表现为增强相从基体中被拔出,且外面覆盖一层基体合金的基体延性断裂,而颗粒的断裂和基体的热应力断裂方式较少。
方法二:当Al-30%(vol.)SiC复合材料中混入一定量大粒豆状延性金属铝后,总体材料的断裂韧性可通过延性金属变形对断裂能的吸收及对裂纹尖端的屏蔽作用而得到有效改善。
因此,在复合材料中使SiC颗粒适当聚集分布,促进大颗粒铝合金基体的形成,则在铝合金颗粒的增韧作用下,可使材料韧性得以提高。
工艺过程如下:实际制作复合材料时应把颗粒经钝化处理,消除过小的尖角,同时保留一定角度也是材料增强的因素。
随颗粒角度的减小及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增大的趋势。
冶金原理课件(中南大学)

可划分为15个子三角形,对应15个无变点。
其中 8个低共熔点 8个独立三角形; 7个转熔点 无对应的独立三角形。 23条二元低共熔线,5条二元转熔线。 8个二元低共熔点,5个二元转熔点。
返 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体系特点(续)
图229 ①
在靠近纯 SiO2 附近有一个不大的液相分层区。 当Al2O3含量达到3%时,液相分层区消失。
图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 ④
体系特点(续) 各种钙硅酸盐的熔化温度都很高 熔化温度不超过 1600°C的体系只局限于含 32~59%CaO范围内。 超过 50% CaO的体系,熔化温度急剧上升。 高炉渣中CaO含量控制在35~50%之间; 有色冶金炉渣CaO含量一般在15%以下。 CaO的作用 降低炉渣密度、减少重金属硫化物在炉渣中的 溶解度 → 降低金属在炉渣中的损失。
图222 ②
体系特点(续) 一致熔融化合物C2S及CS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
C2S比较稳定,熔化时只部分分解; CS在熔化时则几乎完全分解。
一般而言,可根据化合物组成点处液相线的形状(平滑 程度),近似推断熔融态内化合物的分解程度。
若化合物组成点处的液相线出现尖峭高峰形,则该化 合物非常稳定,甚至在熔融时也不分解; 若化合物组成点处的液相线比较平滑,则该化合物熔 融时会部分分解; 化合物组成点处的液相线越平滑,该化合物熔融时的 分解程度也越大。
库尔纳柯夫规则 (1)
库尔纳柯夫规则 (2)
图222 ③
体系特点(续)
图中水平线可分为五大类 低 共 熔 线 : 3 条 ( 2065°C , 1455°C , 1436°C) 转熔线:1条(1475°C) 偏晶线:l条(1700°C) 固相分解线:2条(1250°C,1900°C) 晶型转变线:6条(1470°C,1420°C, 1210°C,870°C,725°C,575°C)
冶金原理试卷与答案

精品文档《冶金原理》试题一 解释下列名词①氧势:体系中氧气的相对化学位,RT ln P O 2 。
②选择性氧化:对于金属熔体,用控制温度及体系压力的方法,控制熔体中元素的氧化,达到保留某些元素或者氧化富集某些元素的目的,称为选择性氧化。
二 简答题 (共 30 分)① ( 6 分 ) 炉渣的熔点是如何定义的?炉渣的半球点温度是如何定义的?二者是否一致?为什么?炉渣熔点定义:加热时固态完全转变为均匀液相的温度,也就是炉渣相图的液相线或液相面的温度。
半球点温度:渣柱试样在加热过程中高度降低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实际上此时炉渣未完全熔化,因此不等于理论上定义的炉渣熔点。
② ( 5 分 ) 在进行冶金中的相关反应计算时,对于金属熔体中的组元,一般采用哪种标准态?对于熔渣中的组元,一般采用哪种标准态?在进行冶金中的相关反应计算时,对于金属熔体中的组元,一般采用服从亨利定律,重量 1%浓度溶液为标准态;对于熔渣中的组元,一般采用纯物质为标准态。
③ ( 6 分 ) 写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说明其中每个符号的意义,讨论活化能的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kz e RT式中: k —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R — 理想气体常数; T -温度E —活化能; z — 频率因子。
在频率因子一定的条件下,活化能 E 越大,则 k 越小。
反之,活化能E 越小,则 k 越大。
因为:ln k Eln zRT 所以:d ln kEdTRT 2E 越大,d ln k值越大,当温度升高时, 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多; E 越小,d ln k值越小,当温度升高dTdT时, 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少。
④ ( 8 分 ) 对于 H 2 还原 FeO 的过程,采用一界面未反应核描述时,其速率的积分式为:0 rR r 0 232R31R 3c 0 c 平36 D eK111R 3当过程处k 1K于动力学范围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内扩散是限制环节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课件】粉末冶金原理---中南大学考试试卷3答案粉末冶金原理课程综合试题( 04 年)
一、名词解释:
临界转速,孔隙度,比表面积,松装密度,标准筛 ( 10 分) 临界转速:机械
研磨时,使球磨筒内小球沿筒壁运动能够正好经过顶点位置而不发生抛落时,筒体的转动速度;
孔隙度:粉体或压坯中孔隙体积与粉体体积或压坯体积之比;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粉末具有的表面积
松装密度:粉末自由充满规定的容积内所具有的粉末重量成为松装密度标准筛:用筛分析法测量粉末粒度时采用的一套按一定模数(根号 2 )金属网筛弹性后效,单轴压制,密度等高线,压缩性,合批: ( 10 分) 弹性后效:粉末经模压推出模腔后,由于压坯内应力驰豫,压坯尺寸增大的现象称作单轴压制:在模压时,包括单向压制和双向压制,压力存在压制各向异性密度等高线:粉末压坯中具有相同密度的空间连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将压坯分成具有不同密度的区域
压缩性:粉末在模具中被压缩的能力称为压缩性
合批:具有相同化学成分,不同批次生产过程得到的粉末的混合工序称为合批
二、分析讨论:
1 、分析粉末冶金过程中是哪一个阶段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什么,试举例说
明。
( 10 分)
解:
粉末冶金过程中是由模具压制成形过程提高材料利用率,因为模具设计接近最终产品的尺寸,因此压坯往往与使用产品的尺寸很接近,材料加工量少,利用率高;例如,生产汽车齿轮时,如用机械方法制造,工序长,材料加工量大,而粉末冶金成形过程可利用模具成形粉末获得接近最终产品的形状与尺寸,与机械加工方法比较,加工量很小,节省了大量材料。
2 、气体雾化制粉过程可分解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10 分) 解:
气体雾化制粉过程可分解为金属液流紊流区,原始液滴形成区,有效雾化区和冷却区等四个区域。
其特点如下:
金属液流紊流区:金属液流在雾化气体的回流作用下,金属流柱流动受到阻
碍,破坏了层流状态,产生紊流;
原始液滴形成区:由于下端雾化气体的冲刷,对紊流金属液流产生牵张作用,
金属流柱被拉断,形成带状 - 管状原始液滴;
有效雾化区:音高速运动雾化气体携带大量动能对形成带状 - 管状原始液滴的冲击,使之破碎,成为微小金属液滴;
冷却区。
此时,微小液滴离开有效雾化区,冷却,并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逐渐球化。
3 、分别分析单轴压制和等静压制的差别及应力特点,并比较热压与热等静压的差别。
( 10 分)
解:
单轴压制和等静压制的差别在于粉体的受力状态不同,一般单轴压制在刚模中完成,等静压制则在软模中进行;在单轴压制时,由于只是在单轴方向施加外力,模壁侧压力小于压制方向受力,因此应力状态各向异性,σ 1 》σ 2= σ 3 导致压坯中各处密度分布不均匀;等静压制时由于应力均匀来自各个方向,且通过水静
压力进行,各方向压力大小相等,粉体中各处应力分布均匀,σ 1= σ 2= σ 3 因此压坯中各处的密度基本一致。
4 、分析还原制备钨粉的原理和钨粉颗粒长大的因素。
( 10 分) 解:
钨粉由氢气还原氧化钨粉的过程制得,还原过程中氧化物自高价向低价转变,最后还原成钨粉, WO3—WO2 — W ;其中还有 WO2 。
90—WO2 。
72 等氧化物形式。
由于当温度高于 550 度时,氢气即可还原 WO3 ,由于当温度高于 700 度时,氢气即可还原 WO2 。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水分子的氧离解压小于 WO3 , WO2 离解压,水分子相对稳定, WO3 , WO2 被还原,同时由于温度的作用,疏松粉末中还原产物容易经扩散排走,还原动力学条件满足,导致氧化钨被氢气还原;由于WO3 ,和 WO2 在含有水分子的氢气中具有较大的挥发压,而且还原温度越高,挥发压越大,进入气相中的氧化钨被还原后,沉降在以还原的钨粉颗粒上导致钨粉颗粒长大。
粉末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长也会因原子迁移致使钨粉颗粒长大。
氢气湿度大,导致 WO3 和 WO2 细颗粒进入气相,也是导致钨粉颗粒长大的重要因素。
三、分析计算:
1 、一压坯高度是直径的三倍,压力自上而下单向压制,在压坯三分之二高度处压力只有压坯顶部压力的四分之三,求压制压力为 500Mpa 时,压坯三分之一高度和压坯低部的压制压力,( 10 分)
解:
根据已知条件,在 h=2/3H 时, P2=3/4P1 ,计算得 EXP ( -Q1 ) =3/4
h=1/3H 时, P3=P1EXP ( -Q2 ) =281 。
25Mpa
在压坯底部压制压力 P=210 。
94MPa
2 、若用镍离子浓度为 12 克 / 每摩尔( g/mol )的硝酸镍做电解液制取镍粉时,至少需要多大的电流密度才能够获得松散粉末,( 10 分) 解:
镍离子浓度为 12 克 / 每升( g/L )时等于 12/58.71=0.205mol/L, 既
c=0.2051mol/L, 并已知 K=0.80
由 i=Kc, I=0.80 x 0.2051=0.164 A/cm2 =16 。
4A/dm2
至少需要电流密度等于 16 。
4A/dm2 才能够获得松散粉末 . 四、问答 :
1 、什么是假合金,怎样才能获得假合金 ,( 10 分 )
解:
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因不经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构成合金体系通称为假合金,是一种混合物;
假合金形成的条件是形成混合物之后两种物质之间的界面能,小于他们单独存
在时的表面能之和,即γ AB < γ A+ γ B
2 、氧化铁氢还原方法制备还原铁粉:
FeO+H 2 =Fe+H 2 O
平衡常数: LgKp=-1000/T+0.5, Kp=P H2O /P H2 讨论还原温度分别为 500 o
C , 600 o C , 700 o C 时,平衡常数变化趋势和温度对还原的影响。
( 10 分)
解:
T= 773 LgKp=-1000/773+0.5=-0.8, Kp=PH 2 O/PH 2 =
T =873 LgKp=-1000/873+0.5=-0.65, Kp=PH 2 O/PH 2 =
T =973 LgKp=-1000/973+0.5=-0.53, Kp=PH 2 O/PH 2 =
计算表明 , 温度月高 , 平衡常数值越大 ( 正 ), 说明随还原温度提高 , 气
氛中的 H2O 比例可越大 , 氢气中水蒸气含量提高 , 提高温度有利于还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