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
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城市垃圾处理概述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也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全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两亿吨,而处理能力只有一亿吨左右,这就意味着城市垃圾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城市垃圾处理主要分为填埋、堆肥和焚烧三大类方法。
1. 填埋法填埋法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垃圾处理方法之一,其目标是将垃圾填入地下,使其隔离于环境之外。
但是填埋法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大型的垃圾堆场肯定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和渗滤液,这些物质即便采取了多种处理措施,也很难完全排除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2. 堆肥法堆肥法是较为常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环保型处理方式。
该方法主要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在堆积场中进行自然的发酵和转化,堆肥成品可用于农业种植。
但是,堆肥法适用范围比较有限,除生活垃圾外,其它含一定量重金属的垃圾不适合堆肥处理。
3. 焚烧法焚烧法是将垃圾进行高温燃烧,达到减量、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该方法能消除垃圾中有机物和致病菌等,通过处理后的灰份可用于冶炼金属或用于建筑材料生产。
但是,焚烧过程可能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如果不能恰当的处理废气和废渣等副产物,也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垃圾处理效率较高。
例如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它们在垃圾处理的环节上广泛应用了环保型技术,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效果。
与之相比,我国在城市垃圾处理领域虽然也在不断努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垃圾处理,这对周边环境并不友好,而且难以回收垃圾中的有价值物质,造成浪费。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在堆肥、焚烧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然存在技术不成熟、环保标准未达标、资源回收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三、发展趋势1. 垃圾分类我国未来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向将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其中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2)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2)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1.卫生填埋技术 (3)2.焚烧处理技术 (3)3.堆肥处理技术 (3)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3)1.目前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 (3)2.垃圾混合收集 (3)3.资金匮乏,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3)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3)5.监管环节薄弱 (3)四、城市垃圾处理建议及对策 (4)1.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 (4)2.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4)3.加强立法 (4)4.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4)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五、结束语 (4)参考文献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剧增,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将每年以大幅度幅度递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大量垃圾的产生,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目前常用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我国技术还不够成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或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对策;建议正文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城市生活垃圾按其产生源的不同分为七类:生活居住废物,商业废物,公共机构废物,建设和爆破废物,农业和畜牧业废物,工业废物及特殊废物。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有如下特点:垃圾水分较高,含水率都达30%以上;有机物包装物比例较高,占垃圾干重50%以上;灰土含量比例很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厨余垃圾占大部分,纸类较少,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2)我国含水量较大,可燃成分较少,热值较低;(3)我国垃圾中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成分较少。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由于生活垃圾种类多样,因此在各种城市垃圾中最难处理。
虽然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然产物,在世界范围内也普遍存在,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理念及处理方式等和我国有很大不同,这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及处理现状1. 排放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已达到历史累计存量,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108m2,全国约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有1/4的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而根据科技部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人均年排放量达440kg,并且仍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2. 处理现状。
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人均排放量和垃圾堆积量比我国少得多,这一方面与我国大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家投入力量以及科技处理手段落后有关。
我国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而发达国家已达到2%~3%,日本的这一比例达3.7%,看似很小的差距,但是具体到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上却相差甚远。
二、我国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面对我国生活垃圾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垃圾处理能力显得有些不足。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垃圾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再次是焚烧处理,所占比例较小。
1. 填埋。
填埋是我国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具有省时、省钱、省力等优势,但对于一些不可降解的垃圾来说,填埋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无论对土壤还是地下水资源都会造成危害。
2. 堆肥。
堆肥技术是通过细菌等生物技术将可降解垃圾转化为肥料。
使用堆肥技术能有效处理很多生活垃圾,如废弃食物、粪便等。
这些生活垃圾经过堆肥处理成有机肥,可大大改善土壤肥力。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就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是严峻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垃圾处理处置的压力巨大。
根据环保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已经接近2亿吨,其中有75%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但实际上只有不到20%被回收利用,大量的垃圾最终被填埋或焚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垃圾分类不彻底。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很多居民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还存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垃圾产生量增加的问题,一些地方甚至还存在“垃圾围城”现象。
垃圾处理技术滞后也是一个问题。
填埋和焚烧是目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在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寻找更加环保和有效的处理方式。
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解决。
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加快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并提高处理效率,确保垃圾得以有效处理处置。
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垃圾处理技术。
鼓励垃圾资源化利用。
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亟待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加快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及加强垃圾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处置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已经超过2.4亿吨。
这一巨大的数量对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是处置设施不足的问题。
在许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明显不足,导致垃圾无法及时处理,甚至出现堆放的现象。
其二是垃圾分类不彻底的问题。
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存在不规范、不彻底的问题,导致许多可回收物质被混在一起处理,浪费了资源。
其三是处理技术滞后的问题。
我国在垃圾处理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地区的处理技术滞后,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低下,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公共卫生方面。
首先是环境污染。
大量的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其次是资源浪费。
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资源,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再次是公共卫生。
堆放的垃圾容易成为细菌和有害生物的滋生地,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快推进垃圾处理处置工作。
首先是加大投入,提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水平。
要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完善设施建设,提升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其次是加强垃圾分类工作,推广分类收集制度。
要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广分类收集制度,减少垃圾的混合处理。
再次是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垃圾的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最后是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要加强对垃圾处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监管体系,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垃圾处理处置工作稳步推进。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
但是,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处置等方面,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着城市环境与市民健康。
本文将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垃圾分类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垃圾分类率普遍较低。
在居民垃圾分类方面,尽管一些城市已经推行了强制分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普遍存在居民不理解、不积极、不主动参与的现象。
同时,由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不足,导致在分类上出现错误,例如将可回收垃圾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或将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垃圾中。
在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面,目前仍有许多场所缺乏足够的可回收、有害分类的垃圾桶,导致市民无法正确分类投放。
此外,部分单位或商家缺乏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导致公共垃圾的分类效果不佳。
垃圾处理处置在垃圾处理处置方面,我国的焚烧、掩埋与填埋等基础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的设施和技术普及率较低,且在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
其次,垃圾掩埋处理方式存在着空间占用大、环境污染风险高等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城市未能严格遵守垃圾填埋场的管理规定,未能及时完成填埋场的封闭和整治,导致二次污染的风险存在。
在垃圾处理产业上,我国的发展也存在问题。
由于垃圾处理处置的技术含量较低,使得垃圾处置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导致许多企业缺乏投资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较多。
应加强对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如削减库存等。
同时,应增加可回收、有害分类垃圾桶的投放,提高公众的分类意识。
在处置方式上,应加大对垃圾焚烧技术研发的投入,使其更加环保、节能、高效,同时逐步减少对垃圾掩埋和填埋处理方式的依赖。
最后,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垃圾处理产业扶持力度,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不仅关系到环境质量,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面仍面临着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已经连续多年以高速增长的态势呈现。
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造成了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而且,由于城市垃圾数量多、种类多,处理和处置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模式仍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模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
填埋处理方式所占比例仍然较大,而填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相对较大。
焚烧处理方式虽然能有效地减少垃圾体积,但也面临着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堆肥处理方式在处理有机垃圾方面效果较好,但对于其他种类的垃圾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与设施仍有欠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是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面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方面,我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垃圾处理厂的数量不足、规模较小、设备老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垃圾处理企业存在不合规操作,垃圾分类不到位,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也缺乏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强制性、标准化的政策和法规。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高效、低碳、环保的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快速增加,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了
严重威胁。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了一项大量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且任
重道远的工作。
1. 垃圾处理技术滞后:我国垃圾处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使用的技术和
设备设施水平相对较低,造成垃圾处理效率低下,不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2. 垃圾分类管理不普及: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实现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居民分
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难度大,往往导致处置不当的情况,造成垃圾堆积和对环境的空气、水质等造成污染。
3.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缺乏完备而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导
致垃圾难以集中处理,出现了很多破烂不堪的小型垃圾处理厂。
而且大多数城市缺乏中转
站及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导致垃圾处理无法高效地进行,增加了处理成本。
4.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效果不佳:在很多地方,由于抢跑产业化过于着重于经济
效益而弱化了资源回收利用,使得垃圾填埋场溢满,垃圾分类处理不足严重影响了资源利
用和环境保护。
5. 垃圾处理成本高昂:垃圾处理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垃圾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都
非常高昂。
而且由于垃圾处理厂的运营成本较高,往往会导致服务费用的上涨,给居民和
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和问题:技术滞后、管理不普及、设施
建设滞后、处理与利用效果不佳、成本高昂。
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应加大技术投入、推广
垃圾分类制度、加强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果,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以保
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2)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2)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1.卫生填埋技术 (3)2.焚烧处理技术 (3)3.堆肥处理技术 (3)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3)1.目前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 (3)2.垃圾混合收集 (3)3.资金匮乏,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3)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3)5.监管环节薄弱 (3)四、城市垃圾处理建议及对策 (4)1.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 (4)2.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4)3.加强立法 (4)4.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4)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五、结束语 (4)参考文献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剧增,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将每年以大幅度幅度递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大量垃圾的产生,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目前常用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我国技术还不够成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或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对策;建议正文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城市生活垃圾按其产生源的不同分为七类:生活居住废物,商业废物,公共机构废物,建设和爆破废物,农业和畜牧业废物,工业废物及特殊废物。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有如下特点:垃圾水分较高,含水率都达30%以上;有机物包装物比例较高,占垃圾干重50%以上;灰土含量比例很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厨余垃圾占大部分,纸类较少,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2)我国含水量较大,可燃成分较少,热值较低;(3)我国垃圾中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成分较少。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每年高速增长,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还明显不足,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而堆积于郊外,侵占了大面积土地,部分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威胁。
急剧增加的城市垃圾的排放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构成了威胁,如何经济有效地治理这些垃圾,防止污染,也日益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处理技术最常用的为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此外还有厌氧消化,热解气化,高温高压液化等,其中以前两种应用最广泛。
1.卫生填埋技术垃圾填埋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项垃圾处理技术,是指对垃圾处理厂按照环境卫生工程技术进行施工,不使掩埋的垃圾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地,空气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多采用单元填埋法,并对垃圾进行分层压实和每日覆盖。
填埋是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我国的垃圾填埋处理量大约占垃圾总量的80%。
从近10年的发展来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的进步比较显著:在填埋场防渗方面,许多新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了先进的HDPE膜防渗技术;部分大型填埋场能够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并用作发电等用途;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其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土地处理等。
我国大部分填埋场采取了“物化预处理+生物主体处理+物化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
2.焚烧处理技术垃圾焚烧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焚烧法处理,可使垃圾减容85%以上,减重75%以上,突出了减量化、无害化特征;若配备热能回收装置,亦可达到资源化。
焚烧处理具有占地少、厂址选择易、处理周期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
垃圾焚烧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比较成熟,机械炉排焚烧炉的类型已经基本定型。
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很快。
目前,限于经济因素,我国垃圾焚烧处理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3.堆肥处理技术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
堆肥处理适合于处理易腐烂、可降解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可以使其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可供施用的肥效物质,同时可消除其环境污染,杀灭垃圾中的病菌,具有无害化和资源化特征。
堆肥处理投资相对较低,操作安全性好,能很好的实现垃圾资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
我国应用堆肥处理的历史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工艺技术已比较成熟。
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1.目前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填埋处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以致新建填埋场选址困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会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虽然国内出现了渗滤液处理等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但受到经济因素限制,还有相当数量的填埋场设备设施不足,防治技术落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有些填埋场处理能力也不足。
垃圾焚烧是二噁英的主要的排放源之一,二噁英排放则是垃圾焚烧处理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在垃圾分类收集尚未普遍开展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混合生活垃圾热值较低,不适宜焚烧;焚烧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经济不发达地区难以承受。
堆肥处理由于处理成本过高,产品销路不好,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
2.垃圾混合收集长期以来,我国生活垃圾一直是混合收集。
导致混合垃圾中含有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如废纸、塑料等,如果直接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大了垃圾处理量,使处理成本大大增加;混合垃圾中还含有一些危险废物如日光灯管、废旧电池等,不仅增加了无害化处理的难度,而且极易造成严重污染。
我国目前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形同虚设,存在很多问题。
3.资金匮乏,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但很多城市依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由于垃圾处理作为城市公用事业,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政府几乎担负所有的费用,造成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的处理需求。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普遍存在设施老化、数量不足的问题。
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与环境保护不仅仅只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也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支持。
由于生活习惯、教育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公民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性较差,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处处可见。
5.监管环节薄弱我国农村没有垃圾管理机构,政府组织出现真空,生活垃圾随便放置。
另外,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市场也不规范,导致技术不成熟、设备偷工减料。
同时,政府的某些决策也没有考虑好后果,没有处理好垃圾污染的问题。
四、城市垃圾处理建议及对策1.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建议在提高污染控制标准的前提下,将能源的充分利用和污染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从技术发展上进行导向。
结合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提高垃圾卫生填埋总体技术要求和水平,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和填埋气体管理及利用技术上重点突破,发展低污染、高能源利用的生态型垃圾填埋技术。
同时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多种方式处理垃圾。
2 .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政策上确定目标,优化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拓宽投入渠道,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优先配套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按照“谁生产、谁付费”的原则,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3.加强立法我国目前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应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需要制订其他配套法规和专门法规落实细化,例如,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还没有制订一部相关的法规予以规范和指导。
4.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目前我国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末端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
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另一方面,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处理要从末端处理转向源头管理,促进源头减量,控制并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同时,应积极提倡并广泛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可利用资源,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
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公益广告,在街头或者上门发放关于垃圾处理等环保知识的宣传单或手册,举办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如环保知识展览和专家讲座等活动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一个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的。
五、结束语城市规模的扩大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否解决城市内部能量的循环利用问题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否真正的落实,关系到经济发展能否真正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无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它不仅量大成分复杂,且关系每个公民的利益,处理不及时会给城市的发展、民众的生活带来很大问题。
因此,在改进创新技术,政府加强宣传、监管、给予经济支持的同时要大家共同努力,实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量,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共建卫生城市。
参考文献:[1] 李国刚,曹杰山,汪志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2]张英民、尚晓博、李开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3] 蔡惟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处理现状及其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