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兴亡1.doc

合集下载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系统了解我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史实,了解每个朝代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灭亡原因等基本信息;了解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理解夏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历史的进步,掌握判断历史进步与否的基本标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代的朝代更替,使学生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朝代的兴亡,培养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通过对分封制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奴隶社会这一重要政治制度的作用及局限,使学生初步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事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三代灭亡经验的总结,使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评价难点: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分封制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大家看看这个单元的大标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在上个单元中我们讲到,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私有财产的出现以及阶级分化,最终使原始社会走向瓦解,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结束了原始社会时期的军事民主时代,进入到了国家产生的时代。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文明,我国的奴隶社会始于公元前2070 年夏朝建立,经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结束于公元前221 年,秦朝的建立。

大家可以算算我国的奴隶社会共经历了多长时间?(师:边讲边画图——年代轴线)生:1849 年。

师:对,我国的奴隶社会经历的时间长、并且无论是在生产力发展还是生产关系上的变革,都较之前的原始社会有质的飞跃。

例如夏商西周时期辉煌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普及等等,都为我们后人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看教材能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时间,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作用。

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3、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4、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5、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6、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材料解析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请回答: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三、课堂练习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A.禹 B.启 C.桀 D.汤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A.启 B.桀 C.纣 D.周厉王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平王D.周厉王5、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A.舜—禹—桀—启B. 舜—禹—启—桀C.禹—舜—启—桀D. 启—禹—舜—桀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A.夏B.商C.西周D.东周7、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等的明君是:()A.黄帝B.启C.商汤D.周文王四、课堂反思: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Array【学习目标】: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私天下”
制王世 度世袭 。代制 沿: 袭指 的帝
问题2:为什么说夏不是部落而是国家? 问题3:夏朝国家机器的作用是是什么? 问题4: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 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夏桀的暴政及夏朝灭亡
现夏 有桀 哪的 些暴 ?政 表
二、商朝
1、建立
问题1:商汤为什么能够灭夏建国? 主观条件: 力量强大 客观条件: 失去民心 问题2:商国为什么力量强大? 问题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 朝前期不断迁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什 么时候才改变?
2、盘庚迁殷


迁为 殷什 后么 商商 朝朝 的又 情称 况殷 如朝 何? ?
3、商纣的暴政
周文王怎样壮大国力?
4、武王伐纣
牧 野 之 战 示 意 图
三、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
牢被西 控征周 制服通 在的过 自广什 己大么 手地手 中区段 ?牢把
2、分封制
问题1:周朝为什 么实行分封制?
问题2:分封了哪些 人做诸侯? 问题3:分封的诸侯与 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 问题4:分封制的效果 如何?
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建立三要素(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国 家 夏 商 建立时间 约BC2070 约BC1600 BC1046 建立者 都城 禹 商汤 周武王 阳城 亳、殷 镐京 暴君 灭亡时间 夏桀 BC1600
商纣 BC1046
周厉王、 周幽王 BC771

一、夏朝的兴亡
问题1:(1)禹在建立夏朝之前 是什么身份? 部落联盟首领 (2)禹通过什么方式当上部落联 盟首领的? 禅让制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亡: 桀 夏亡: 妺 喜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夏桀
夏 朝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00年进 年进 公元前 攻夏朝
(残暴荒淫无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商朝 建立
商部落
汤 日益强大) (日益强大)
(前1600年-前1046年) 年前 年
周幽王
动脑筋: 动脑筋: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 有什么相似之处? 有什么相似之处? • • • • 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重用贤人, 重用贤人, 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暴政引起民忿。 暴政引起民忿。
历史教训: 历史教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5.西周初期,诸侯国国君对周王的义务,不包括 西周初期,诸侯国国君对周王的义务, 西周初期 A C 交纳地租 贡献财物 B D 服从命令 派兵随周王作战
1、以四个人或者六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设计一个从 、以四个人或者六个人为一个小组, 元谋人到西周时期的一个小博物馆。 元谋人到西周时期的一个小博物馆。 2、在每一个时期展示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特色文物图案, 、在每一个时期展示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特色文物图案, 并标明其简介。时期包括以下几个(元谋人、北京人、 并标明其简介。时期包括以下几个(元谋人、北京人、 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三皇五帝、 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三皇五帝、 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商朝、周朝。) 3、使用8开或 纸,图片可打印,但是文字必须手写。 、使用 开或 开或A3纸 图片可打印,但是文字必须手写 文字必须手写。 4、上交时间为下个星期二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后,希望 、上交时间为下个星期二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后, 同学们准时交作业!!!谢谢合作! !!!谢谢合作 同学们准时交作业!!!谢谢合作!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河南安阳殷墟

妇好是有据可考的中国 妇好
好 墓
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 墓出

统帅。同时还是王后、 土的

大祭司。
征战 甲骨
的 玉

二、悟国家之兴---商朝的统治
4、商朝的衰亡: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
(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 建立军队
天下咸朝。
设置官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 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 设置监狱
——《史记·夏本纪》
军队、法庭、监 狱、府等的出现标志 着国家的诞生。
——詹子庆主编 《中国古代史》
夏朝已经有比较 成熟的国家形态
一、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尧舜禹部落 联盟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牧野之战 分封制
国人暴动
西周
壹·觅国家之源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阅读教材,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人物:禹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统治措施:征 伐 三 苗 ; 涂 山 之 会 ;
第 二 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第一部分: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 第二部分:悟国家之兴---商朝的统治 ➢ 第三部分:创国家之新---西周的兴衰
学习目标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夏桀

(残暴荒淫无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公元前1600 年进攻夏朝
商朝

建立
商部落 (日益强大)
二、商朝
1、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2、盘庚迁殷:疆域不断扩展,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末代暴君: 纣
殷墟遗址
三、西周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阅读页去广告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优惠活动,活动多多,优惠多多。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doc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doc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夏、商、西周的兴亡一、概述《夏、商、西周的兴亡》是一堂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主题课,本主题源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下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主要包括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三个子目的内容。

主要讲述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以及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进行分封的概况。

本课是本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开篇章,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上古文明自夏朝起就有了相当迅猛的形势。

从世界范围看,在前21世纪到前11世纪,即我国的夏朝和商朝时期,堪称文明古国可以与夏、商匹敌的为数甚少,仅有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印度河流域和克里特岛的一些城邦国家。

在这个时期以后,我国的周朝把夏、商的古代文明继续推向兴盛。

传统文化不仅得以延续,而且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可是与夏、商同时期的文明古国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陷于衰落和灭亡。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节课重在借助计算机网络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通过了解夏、商、西周三代历史文化内容,以及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逐渐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西周灭亡
西周
三、西周的兴衰
1.时间:2.建立者:3.都城:4.战争: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
牧野之战
如何证明武王伐纣这一事实呢?
文物介绍: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
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周厉王。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王,暴政(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四、西周的分封制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拓展:众星拱月的西周分封制能长久吗?阅读材料,展开小组讨论。
消极作用:
后期,诸侯国分裂割据,分封制遭到破坏。
特点:①以姬姓诸侯国为主体②宗亲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周天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周朝的兴衰
夏朝
商朝
西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
开国君王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顺应民心
末代君王昏庸残暴,荒淫无道,失去民心
历史的回响
启示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君者、从政者,应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课堂小结
夏朝
商朝
5.西周的灭亡:
6.东周的建立:
夏商周三朝版图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版图越来越大,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使国家在疆域规模、统治管理上,达到了很高水平。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分封制的内容?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王室宗亲、功臣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兴亡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2019-1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2019-1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2019-1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