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土石流风险评估及防治对策研究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土石流风险评估及防治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土石流风险评估及防治对策研究摘要土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旨在通过工程地质勘查的方法,对土石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本文首先介绍了土石流的成因、危害和影响,然后阐述了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下来,本文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本文对土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和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未来,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土石流防治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为减少土石流灾害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
一、引言土石流是一种由降雨、冰雪融水等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
它不仅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危害,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土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逐渐增加,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越来越大。
因此,对土石流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治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土石流的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土石流防治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问题包括:如何评估土石流的危险性?如何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采用工程地质勘查方法和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工程地质勘查、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了解土石流的分布、特征和危害情况。
然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土石流进行模拟分析,探究其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土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估。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并进行实验验证。
四、研究步骤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和土石流灾害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研究区域的土石流分布、特征和危害情况。
工程地质学论文【范本模板】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与成就任课教师:王莎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水文11-2班学号:3110205211姓名:杨秀辉一、摘要及关键字 (1)二、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1)三、我国工程地质学取得的成就 (5)四、总结 (7)【摘要】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质问题,包括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对地质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
它的任务是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以便从地质上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运行顺利.【关键字】工程地质学发展成就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
几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本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工程地质工作已有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同时培养了人材,壮大了工程地质科学队伍。
我国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给我国工程地质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建设祖国的光荣任务。
由于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和提高,不仅使许多建设中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基本上满足了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科学研究成果亦逐日增多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1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由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和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
㈠、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大体上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具体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具体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和数据。
其目的是为具体工程寻找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地址。
地质学相关参考文献

地质学相关参考文献
关于地质学的参考文献有很多,其中包括各种学术期刊、学术著作等。
以下是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参考文献:
学术著作
1、伍光和、王恒清.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朱志澄、韦龙明、徐九华. 矿物学基础.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3、杨振宁. 地球科学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张丽萍、吕志伟、周临. 地球科学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地质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3.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化学(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以上是部分有关地质学的参考文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
阅读这些文献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进展,对于学习和研究地质学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可以通过查阅更多最新的文献资料,了解地质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工程地质论文-部分总结

题目:对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认识摘要:地壳上部岩土体经受内外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又影响着原有宏观地质、地貌和地形条件的改变,并产生不良地质现象,如崩塌、岩堆移动、滑坡、泥石流、岩溶等。
不良地质现象常给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造成危害,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尤其是像大型高速滑坡和灾害性泥石流,规模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是重大的地质灾害。
因此,研究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灾减灾,保障工程建筑和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崩塌与岩堆滑坡泥石流岩溶与土洞地震及其效应A坍塌与岩堆一、崩塌发生的条件1.坡面条件---临空面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50°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凸形陡坡及阶梯形山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2.岩土类型---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
3.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裂隙面、岩层层面、断层面、软弱夹层等软硬互层的坡面.坡面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1地震(2)融雪、降雨(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地下水(5)风化作用(6)人为因素的影响5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应尽量避开。
对可能发生小型崩塌或落石的地段,应视地形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绕避还是设置防护工程。
6防治措施1)排水2) 防护和加固工程3)支顶工程4)拦截工程5) 遮挡工程①挂网喷浆②钢索拉牵6) 综合治山7岩堆简述1)岩堆的概念由碎落、崩塌和落石在山坡的低凹处或坡脚形成的疏松堆积体2)地质特征①岩堆大部分为近期堆积②岩堆内部常具有向外倾斜的层理③岩堆一般坐落在基岩的斜坡表面上B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而沿着斜坡内部的软弱结构面整体地向下滑动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质学论文范文

地质学论文范文地质学是高等教育地质工程和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地质学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体系,还包括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体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质学论文范文一: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摘要:本文拟从石油地质类型的分类出发,分析不同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石油地质类型石油勘探随着工业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石油能源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
我国作为石油资源消费大国,庞大的石油消费需求,使得我们必须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只有提升勘探水平,才能做好石油开采工作。
做好石油勘探必须强化对石油地质的认识。
在石油勘探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了解和弄清楚石油的地质类型。
这项工作对探寻石油存储和开采意义重大。
1石油地质类型分析结合一系列科研结果,以及科学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各个地区的地质都是丰富多样的,其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地下运动,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独有的地质状况。
石油资源作为一种深藏在地底下的资源,而起分布也有着一定规律性。
所以想要弄清某一地区石油储藏情况,就必须着重研究这一地区的地质条件,通过总结规律,从而形成关于含油区域及生油区域的实质性认知。
1.1生油地质层该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岩层。
该层中含有油气资源的部分,通常也被称为生油气岩。
而结合不同岩石特性,又可以分为碳酸盐岩和泥质岩。
这两种岩石都非常适合生物的繁衍生殖,因此该地质层有生油的最佳环境。
在油气资源勘探过程中,只要发现了这一地质类型,基本都会蕴含着大量能源。
1.2储集地质层该层次分布极为广泛,同时又很集中。
而想要构成储集层,必须具备两大条件。
首先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孔隙。
孔隙是储存液体、气体油气资源的前提。
再者还要让油气资源能够在这一层中流动,此外还能对流体进行渗透和有效过滤。
而这一储集层中的岩石主要包括碎屑岩石、变质岩和泥岩等等。
当前发现的陆相油气储存基地,多为碎屑岩储集层,另外一种则是碳酸盐储集层,其主要分为孔隙和裂缝。
地质工程施工类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程施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地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地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措施一、引言地质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在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提高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对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 提高工程质量: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2. 保障工程安全: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 缩短工期: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从而缩短工程工期。
4. 降低工程成本:通过优化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三、地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 施工技术不成熟:部分地质工程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2.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3. 施工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4. 施工设备老化:部分施工设备老化,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解决措施1.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3. 优化施工组织:根据工程特点,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 选用先进设备:引进和研发新型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严格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结论地质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人员素质提高、施工组织优化、设备更新和严格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地质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地质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以下资料为精心收集整理,免费提供给大家,建议可以先下载再阅读,包含了经验心得、选题指导、参考文献、范文还有格式整理的技巧,对论文写作绝对非常有用,如果对论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搜索品学论文网上查看对应专业的范文或者直接咨询在线指导老师。
【写作论文前必看——品学论文网老师总结的论文写作经验】1.论文写作万不可抄袭。
大家着手准备论文时,首先就是寻找参考资料和范文,借助搜索引擎的强大,我们能够在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但是来品学论文网的同学们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参考文献和范文不能合理利用,想偷工减料,直接借用是非常常见的。
现在无论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都会通过抄袭检测软件查重,直接影响到毕业。
所以请大家务必重视。
2.论文需要创新,不能随大流。
这点大家都能想到,如果跟你同学的题目或者内容一样,肯定不会的高分,论文的创新可以从提出新的观点,结合案例分析,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结合新的理论等方面进行。
3.如何快速写作论文。
如果你仅仅是想毕业,而不是做出杰出的科研成就,那么就少看一些正规的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找出一堆最新的参考文献与范文,最好是近2年的,如果太老旧,肯定在网上传遍了,可能你同学也在用,最近范文可以在品学论文网的数据库中搜下;然后,通过结合多篇文章给自己拟个题目和提纲,与别人的论文区别开来最重要的就是提纲的写作,一定要细分到三级提纲;最后,参考/post/940.html这篇文章对论文的抄袭检测机制做了解,对文章理论部分进行改写,再结合案例做具体的分析描述。
以下是品学论文网该专业众多范文中的一篇:甘蔗压榨机液压传动系统及其静动态特性数字仿真与糖厂压榨提汁生产线PLC集成控制毕业论文【论文内容】液压传动甘蔗压榨机与机械传动甘蔗压榨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在国外糖厂压榨提汁生产线应用较多,在国内应用极少,研究更少。
本文围绕研究课题,展开研究工作,制定了甘蔗压榨机的液压传动系统方案,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静、动态特性数字仿真研究。
浅谈工程地质论文范文

浅谈工程地质论文范文工程地质是一门认知工程-地质相互作用规律和过程的科学,它的使命是保障人类工程活动的安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地质论文范文一:矿井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摘要】随着矿井事业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地质工程研究对矿井工作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08年以后,矿井地质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行业。
人们发现如果能够学会这套理论,在工作中正确运用,地质工程工作将减少失误,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让工作更好走下去。
本文首先论述了什么叫矿井地质工作,从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帮助作用,简要的介绍了对矿井地质工作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控制论;地质研究矿井地质是一项技术性的科学,主要体现在实际的操作中。
他主要是为煤田地质勘查服务的,参与到一开始的矿井建设和后期的生产中。
主要的任务就是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矿床的勘探,通过分析矿区的储量和开采条件,最终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
还要在开采中进行技术指导,防止地质开采不当造成的倒塌等问题。
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看出,矿井地质工作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建设更安全地发展。
如何预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是需要大量的地质资料为判断依据的。
因此,进行矿井地质研究为未来的开矿事业做准备是很有意义的。
1.了解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1.1什么叫矿井地质工作可以说,矿井地质工作先是勘探矿井建设的生产环境,看这里适不适合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会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来预防;在生产过程中,还要不断了解地质变化,估计开采矿藏中会造成那些地质影响,是直接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
也就是矿井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站在一定的地质工作上才能开始进行,要根据考察的地质资料为工作基础。
1.2工作的必要性因为矿井地质工作的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人们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未知的事情;又因为在工作中还会对附近的地质地貌造成影响和破坏,稍微的地质改变就会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所以地质研究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5-171.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
[3]陈泽民.中国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5):451-455.
[4]吴文新,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29.
[5]Kang-tsungChang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44.
[6]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7]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0-133.
[8]陈先伟,郭仁忠,闫浩文.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J].武汉大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370-373.
[9]毋河海.关于GIS中缓冲区的建立问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J].1997,22(4):358-364.
[10]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
[11]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
[12]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
[13]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
[14]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15]尹为华,刘盛庆.ARCGIS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
[16]刘洪江,曹玉香.基于ArcGIS实现地类图斑净面积的计算[J].城市勘测,2012(10)114-116.
[17]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8]任娜,张道军.基于空间推理及语义的图斑扣除线状地物面积关键算法及其在土地调查建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39(35):22013-22016.
[19]计长飞.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59-163.
[20]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1]刘丽娟.空间分析中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及应用[M].河南:河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2009,起页码-止页码.
[2]陈学工,张文艺,张驰伟.一种GIS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13-16.
[3]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4]刘耀林.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1).
[5]朱霁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6]刘元刚.GIS缓冲区建立中的双线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6).
[7]王船海,陈泰生.GIS中矢量生成线目标缓冲区的实现[J].测绘科学,2008,33(5).
[8]董鹏,毛东军等.一种有效的GIS缓冲区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6):4-8.
[9]童小华,刘大杰,彭明华.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2):105-111.
[10]周培德.计算几何(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张稳,庄大方,胡文岩.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数据库集成中的面积汇总技术[J].遥感学报,2000,4(4):304-310.
[12]严星,林增杰.地籍管理(第二版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3-72.
[13]张保刚,朱凌,朱光.GIS中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J].测绘学报,1998,(3):259-266.
[1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6]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7]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8]方大春.基于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城市设施规划中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
[19]李金平,周庆礼.土地面积数据误差原因与处理[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25-27.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相关文章:
1.最新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提纲
2.地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3.工程地质的毕业论文谢词
4.最新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提纲
5.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6.工程地质论文
7.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8.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