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一般吹法

合集下载

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1吹奏唢呐,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

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音就不准。

2演奏唢呐往往比较费气,音越高耗的气量也就越大。

- 般吹奏起来,不能无间歇地长时间表演,但经过训练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间艺人,吹起唢呐来,互相比着较劲的就是持久的耐力。

"循环换气法"是最常见的演奏方法,这样的吹奏能使得气息总是饱满不息,可以使乐音不间断地长时间延续,甚至全曲一e 气呵成,令听众大为过瘾。

3最好的含哨片位置是上唇靠近哨面的根部,约在全哨片长度的四分之- -处,下唇,一般情况下含哨片约三分之- -的位置为适宜。

只有正确的掌握了双唇的含哨位置,才能发出所需要的音响效果。

按上述位置吹奏唢呐会使音色集中、洪亮、含蓄、音质纯厚。

4装上哨片,如果是初学者,那么哨片最好薄- -点,太厚是吹不动的,还有要练手型,每天练把唢呐放下拿起多次,直到能在拿起后迅速就能够将所有孔按严,
5在吹的时候要注意将所有的孔堵严,可以自己检查,或对着镜子看,也可以叫别人帮忙纠正,因为不把孔盖严的话会吹不响或破音的。

唢呐的一般吹法

唢呐的一般吹法

唢呐的一般吹法一、演奏姿势动听的音乐加之优美的演奏姿势,不仅给观众以听觉的享受也可以给观众感官的享受。

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演奏姿势有利于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演奏姿势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演奏姿势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对身体也很有益,在初学唢呐阶段,演奏者要加以重视。

唢呐的演奏姿势又坐、站两种。

这两种姿势都要求演奏者做到:身体自然放松、头部端正、两眼平视、头部自然挺起、面部松弛、两手抬起使乐器与身体成75度角、两臂自然架起。

采用坐式演奏时,两腿略微分开,两脚平放地面,腰部挺直,坐椅子的前半部分。

采用站式演奏时,两腿伸直,两脚距离25公分左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立成“八”字型。

反之也可。

在演奏过程中腰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驼背、眼睛不要斜视,坐式演奏时不要跷二郎腿。

2、两肩平行,胳膊也要平行,不要往一端歪。

3、动作不要过大,不要做作。

总之无论是坐式还是站式演奏都给人以自然、舒适、优美的感觉。

二、持乐器法手指自然分开,左手在上把、右手在下把(本指法也适合加唢呐的演奏),手指按孔依次为:左手食指放在第八孔,大拇指放在第七孔,中指放在第六孔,无名指放在第五孔,小指自然放松,分开少许放在无名指旁;右手大拇指放在唢呐杆下端三孔与四孔之间(主要是为了掌握乐器平衡),食指放在第四孔,中指放在第三孔,无名指放在第二孔,小指放在第一孔。

在刚开始练习时,手容易控制不住乐器,左手小指可依附于唢呐杆上,但不能养成习惯,以免影响正常运指。

手指的基本按孔位置是以右手小指第一指肚按孔位置为标准,其它手指自然放松在乐器上。

演奏时,手指不要过于抬高,抬高手指会影响快速乐曲的演奏。

不要用指尖按孔,这样会按孔不严、发音不正确。

同时手指按孔时不要伸得过直,过直会运指不灵活,赶不上快速乐曲得速度,正确得运指方法是:手指在按音孔时,少许弯曲、放松,这样才能运指灵活、运用自如。

如何衡量手指基本功过关了呢?那就时空按音孔时(即不吹奏时),手指在音孔上做按闭动作能听出运指得声音,就算基本功过关了(运指得声音决不是故意击打音孔得声音,而是自然发出的声音)。

d调唢呐指法

d调唢呐指法

d调唢呐指法
d调唢呐是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艺术形式,听起来既悠扬动听又富有民族特色。

在演奏唢呐时,指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有关d
调唢呐指法的指导:
1. 拇指,虎口,贴唇,吹气。

当你吹奏唢呐时,你的拇指和虎口
应该尽可能接近唇部,这样可以确保空气流得更快,音效更稳定。

2. 右手的三个手指弯曲,支撑唢呐。

当你演奏唢呐时,你的右手
应该包围住这个乐器,以确保你的演奏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同时,你的三个手指应该握住唢呐来支撑它。

3. 使用前三个手指重复弹奏音符。

唢呐的指法非常类似于钢琴,
因为你需要用同样的手指技巧来演奏不同音符。

尝试使用前三个手指
来迅速的连续演奏相同的音符。

4. 提高拇指以封住气流。

当你需要产生停顿或间隔时,将拇指提高,以截止气流。

这会减轻气流并帮助你产生更加清晰的音色。

5. 紧紧抱住唢呐。

当你演奏唢呐时,你的手需要紧紧的抱住它,
确保它不会滑落。

唢呐通常是很重的,因此你需要点力气来将其固定
在正确位置上。

总之,唢呐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音乐形式,它需要一些特殊的技
巧和指法才能正确地演奏。

随着你的不断练习和实践,你可以掌握这
些技巧,并在演奏中更加自如和自信。

窥探民族管弦乐中传统唢呐的演奏方法

窥探民族管弦乐中传统唢呐的演奏方法

窥探民族管弦乐中传统唢呐的演奏方法唢呐是中国传统民间管乐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

在中国的民族管弦乐中,唢呐常常担当主旋律或和声伴奏的角色,演奏出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音色。

那么,传统唢呐的演奏方法到底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吹奏方法、调式、音色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吹奏方法唢呐分为主音管、次音管和嘴部组成。

吹奏时,演奏者用嘴吹奏主音管或次音管,通过吹气和控制气流的大小和速度来发出声音。

通常情况下,主音管的声音较为清晰,而次音管的声音则比较模糊。

在演奏唢呐时,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包括:清晰的吹奏、准确的音高和音色转换。

唢呐演奏的音色转换可以通过吹气的力度和速度,以及嘴唇、口腔和舌头的协调配合来实现。

调式民族管弦乐演奏中,唢呐的调式为大调和小调。

其中,大调唢呐音量清晰,高亢而明亮,常被用来表现喜乐、祥和、庆祝等气氛;小调唢呐则相比之下更为深沉、哀愁和强烈,经常被用来表现悲痛、凄婉的情感。

不同的调式可以通过吹奏的音高来实现。

例如,大调唢呐演奏时,首先吹奏主音管的基本音,然后用手指遮盖不同的音孔来控制发音,以达到不同的音高和音符。

小调唢呐则在吹奏基本音时,需要在特定位置上放上一个小夹子来改变音调高度,以实现演奏小调音乐的效果。

音色音色是唢呐演奏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通过调整气流大小和速度、嘴唇等部位的协调配合,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

大调唢呐的音色主要表现为明亮、清澈和高亢,而小调唢呐的音色则往往呈现出更深沉、哀怨和强烈的气息。

此外,唢呐演奏中还常常运用多种技巧,如颤音、金钟、音滑等表现手法,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唢呐是中国民族管弦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通过掌握唢呐的吹奏技巧、调式和音色特点,演奏者可以在演奏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境,为听众带来动人心魄的音乐体验。

唢呐演奏方法

唢呐演奏方法

唢呐演奏方法
唢呐演奏方法一般分为咬弦演奏法和吹奏法两种。

1、咬弦演奏法:将唢呐的萧尾放入唇之间,轻轻咬住,勾引萧尾,
使萧尾颤动成特定拍子,演奏出一些声音。

2、吹奏法:将唢呐放入口中,吹气使萧尾振动,就可以演奏出曲子,并可以用变音,改变音色。

3、还可以手摇唢呐。

将唢呐手握住,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萧的
壁上按压并来回滑动,并拉动萧尾,从而产生节奏感。

4、唢呐还可以和乐器演奏一起演奏,唢呐的气质很醇厚,节奏感十
分的浓郁,能够与其他乐器搭配,表现出十分丰富的音乐空间。

总之,唢呐演奏需要很多的技巧,吹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技法才能演奏
出好的唢呐音乐。

唢呐演奏技巧解析

唢呐演奏技巧解析

唢呐演奏技巧解析1. 吹奏姿势咱先说这吹奏唢呐的姿势啊。

你要是姿势不对,那可就像走路姿势别扭一样,吹出来的音儿都不好听。

你得站得稳或者坐得端正。

要是站着,双脚要稍微分开,就像扎马步那样有点根基,但是可别太夸张啊。

身体呢,要挺直,不能弯腰驼背的,就像士兵站岗一样精神。

拿唢呐的时候,双手要放松又稳稳地握住,可别像攥着个救命稻草似的死劲儿抓。

这手指要自然地放在唢呐的孔上,就像它们本来就该在那儿似的。

2. 呼吸方法这呼吸可是吹奏唢呐的关键。

咱不能就像平时喘气那样随便。

得学会用丹田气。

啥是丹田气呢?就是感觉气是从肚子下面往上走的。

你可以试试深吸气,就像闻花香一样,把气深深地吸到肚子里,感觉肚子都鼓起来了。

然后慢慢呼气,这呼气就像轻轻吹蜡烛一样,要均匀、稳定。

要是呼吸不对,那吹出来的音儿要么就断断续续,要么就忽高忽低的。

比如说吹长音的时候,如果气不足或者不稳定,那音儿就没法持续,一下子就断了,就像跑步跑一半没劲儿了一样。

3. 指法技巧唢呐的指法可复杂着呢。

每个孔都有它的作用。

手指得灵活,就像跳舞的小精灵一样。

比如说按孔的时候,要按严实了,不能漏风。

如果漏风了,那吹出来的音儿就不准了。

你得经常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可以没事的时候就做做手指操,让手指像弹琴一样快速地动起来。

而且不同的指法组合能吹出不同的音高和曲调。

就像搭积木一样,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形状和效果。

4. 吐音技巧吐音啊,这可是让唢呐曲子有节奏感的重要技巧。

有单吐、双吐、三吐这些。

单吐就像是一个一个地往外蹦豆子,很干脆。

双吐呢,就像两个豆子连着蹦,速度更快。

三吐就是三个一组了。

你在吹的时候,舌头就像个小开关一样,控制着气息的进出。

比如说吹一些欢快的曲子,像百鸟朝凤里面,吐音就特别多,这样才能把那种欢快热闹的感觉吹出来。

要是吐音没掌握好,曲子就会变得黏糊糊的,没有那种跳跃的感觉。

5. 滑音技巧滑音能让唢呐的声音变得更有韵味。

就像是从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很自然,就像山间的小溪水潺潺流淌一样。

学吹唢呐最快的方法

学吹唢呐最快的方法

学吹唢呐最快的方法
学吹唢呐的最快方法是注重重复训练和坚持练习。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快速掌握吹唢呐的技巧:
1. 正确的姿势:保持站立姿势,身体放松,嘴巴稍微张开。

双手握住唢呐,保持稳定。

2. 学习基本音阶: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注意每个音准确清晰。

3. 唇膜控制:唢呐吹奏需要通过唇膜的振动产生音调。

通过一些特定的练习,如用吸管练习吹气,并调整吹奏力度和力度的控制。

4. 学习舌头技巧:舌尖对舌尖、舌尖对唇、舌尖对上颚等舌头动作对唢呐的演奏有重要影响。

练习这些舌尖技巧是学习唢呐的关键。

5. 长音演奏:学会保持稳定的呼吸和长时间的持续吹奏。

练习长音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气息控制和音准感。

6. 听音乐并模仿:找一些优秀的唢呐演奏录音或视频进行学习,模仿其中的吹奏技巧和音调。

7. 寻找指导:找一位有经验的唢呐老师或者加入吹奏唢呐的社团或乐队,得到更全面的指导和交流。

记住,学好吹唢呐需要时间和耐心。

每天保持坚持练习,并寻求专业指导,相信你一定能够快速掌握吹奏技巧,成为一名优秀的唢呐演奏者。

吹奏唢呐的指法知识

吹奏唢呐的指法知识

吹奏唢呐的指法知识关于吹奏唢呐的指法知识吹奏唢呐并不是一件易事,指法尤为重要,欢迎阅读参考下面的文章,一起来了解和学习关于唢呐的指法知识吧。

唢呐指法对旋律的连贯流畅、乐曲情感的表达都有著直接的关系。

手指运用得当,舌、指容易配合协调,反之,则必然会影响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指法在琐呐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之。

目前对唢呐指法的理解还不太一致,我认为,指法除了指以几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以确定乐曲的调子以外,远包含著指法的变化运用之内容。

在定指法和定调问题上,各地之间也不大一样(以下都以第三孔作“do”,筒音作“sao”的D调唢呐为例) 。

有习惯用D调筒音作 sao 的指法,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re的指法,还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 la和A调筒音作do的指法等。

实践上,民间乐曲,由於受地方风格的影响和要求,先采用适合自己的指法後定调这也是正常的,这些乐曲往往是把指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调子从属。

但在合奏、伴奏中那就不同了(一般是根据调子确定指法,也可以为了指法的方便,换用唢呐) ,所以,并非是所有乐曲一样对待,根据具体情况,可换唢呐不换指法,或是变指法不换唢呐。

手指按孔的最基本方法,从音阶自低至高的顺次来看,当然开始先用sao的指法为好,如果用re的指法,音阶中的第一个音do,就必然会出现翻高的吹法, (本来的l 2 3却变成i 2 3)这样一来,显然增加了控制音准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先用sao的指法,这种指法既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对音准掌握带来方便,更体现了发音由低至高先易后难的教学要求。

另外,有些人把第三孔作do的D调唢呐说成是G调,把E调说成是A调(也就是把第三孔的do视作sao) ,这是一种把正调当成了反调的说法。

我认为,以第三孔作do来确定调子较为合适,目前笛子也乡采用这种指法定调。

唢呐的指法和定调,通常是以全按(即筒音)作什么音的指法来称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唢呐的一般吹法一、演奏姿势动听的音乐加之优美的演奏姿势,不仅给观众以听觉的享受也可以给观众感官的享受。

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演奏姿势有利于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演奏姿势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演奏姿势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对身体也很有益,在初学唢呐阶段,演奏者要加以重视。

唢呐的演奏姿势又坐、站两种。

这两种姿势都要求演奏者做到:身体自然放松、头部端正、两眼平视、头部自然挺起、面部松弛、两手抬起使乐器与身体成75度角、两臂自然架起。

采用坐式演奏时,两腿略微分开,两脚平放地面,腰部挺直,坐椅子的前半部分。

采用站式演奏时,两腿伸直,两脚距离25公分左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立成“八”字型。

反之也可。

在演奏过程中腰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驼背、眼睛不要斜视,坐式演奏时不要跷二郎腿。

2、两肩平行,胳膊也要平行,不要往一端歪。

3、动作不要过大,不要做作。

总之无论是坐式还是站式演奏都给人以自然、舒适、优美的感觉。

二、持乐器法手指自然分开,左手在上把、右手在下把(本指法也适合加唢呐的演奏),手指按孔依次为:左手食指放在第八孔,大拇指放在第七孔,中指放在第六孔,无名指放在第五孔,小指自然放松,分开少许放在无名指旁;右手大拇指放在唢呐杆下端三孔与四孔之间(主要是为了掌握乐器平衡),食指放在第四孔,中指放在第三孔,无名指放在第二孔,小指放在第一孔。

在刚开始练习时,手容易控制不住乐器,左手小指可依附于唢呐杆上,但不能养成习惯,以免影响正常运指。

手指的基本按孔位置是以右手小指第一指肚按孔位置为标准,其它手指自然放松在乐器上。

演奏时,手指不要过于抬高,抬高手指会影响快速乐曲的演奏。

不要用指尖按孔,这样会按孔不严、发音不正确。

同时手指按孔时不要伸得过直,过直会运指不灵活,赶不上快速乐曲得速度,正确得运指方法是:手指在按音孔时,少许弯曲、放松,这样才能运指灵活、运用自如。

如何衡量手指基本功过关了呢?那就时空按音孔时(即不吹奏时),手指在音孔上做按闭动作能听出运指得声音,就算基本功过关了(运指得声音决不是故意击打音孔得声音,而是自然发出的声音)。

总之,持乐器时两臂、手指腰尽量放松,否则吹奏时间不长就会感到酸累,更会影响乐曲的演奏。

三、口型吹奏唢呐时的口型是唢呐演奏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口型就是指在吹奏唢呐时嘴唇的形状、含哨的部位,它关系到在唢呐演奏中的音准、音色、音质、强弱以及其它各种唇部技巧的发挥。

一般吹奏唢呐的口型是:哨片位于双唇中间,上唇靠近哨面根部约哨片的四分之一处,下唇含哨约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处(三分之二处多为弱奏),在吹奏过程中,口型的控制力度要随着吹气强弱、音量、音色、技巧的变化而变化。

在初练时嘴和两腮会感到酸并且无力,还会出现发音部正、出现噪音等情况,这都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这些现象就会消失(另外。

提示初学者在吹奏时不可鼓腮)。

嘴上功夫过关的标准是:在吹奏时间长的情况下,控哨自如,嘴唇感到不酸不累,基本功就算过关了。

四、气的运用吹管乐的呼吸方法有三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

吹奏唢呐是用胸腹式呼吸法(俗称丹田气),这是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胸腹式呼吸法:1、吸气吸气时,小腹放松,用嘴和鼻子同时快速将空气吸入,气至丹田,即小腹,尽可能多一些,这对腹部和腰部都应有充满气的压力的感觉(民间所说的气到丹田),胸部腰感觉轻松。

另外有一种说法,吸气时小腹收缩,这时错误的。

因为吹奏唢呐的用气量很大,小腹收缩容气量很小,满足不了唢呐吹奏时的用气量,而且吹奏时间越长对肺伤害越大,所以这种方法时不可取的。

2、呼气呼气时(吹奏时),随着吹奏唢呐的用气,小腹逐渐收缩,气有节制、均匀的向外呼出,使唢呐保持音准,音色圆润、优美。

那么怎么才算气功过关呢?每当吸气时,气能迅速到达丹田,而小腹不是故意鼓起,用气自如、长短皆可,就算气功过关了。

五、超吹超吹高八度时,要求舌、唇、气三个方面结合好,舌轻吐哨片,嘴稍放松,气加足,即可奏出高八度音。

高八度音靠气的压力保持稳定,而不是双唇紧夹哨片,这样会使高音不稳定、音色不饱满并且容易破音。

指法指导唢呐指法对旋律的连贯流畅、乐曲情感的表达都有著直接的关系。

手指运用得当,舌、指容易配合协调,反之,贝泌然会影响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指法在琐呐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之。

目前对唢呐指法的理解还不太一致,我认为,指法除了指以几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一一以确定乐曲的调子以外,远包含著指法的变化运用之内容。

在定指法和定调问题上,各地之间也不大一样(以下都以第三孔作“ do,”筒音作“ sad的D调唢呐为例)。

有习惯用D调筒音作sao的指法,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re的指法,还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la 和A调筒音作do的指法等。

实践上,民间乐曲,由於受地方风格的影响和要求,先采用适合自己的指法後定调这也是正常的,这些乐曲往往是把指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调子从属。

但在合奏、伴奏中那就不同了(一般是根据调子确定指法,也可以为了指法的方便,换用唢呐),所以,并非是所有乐曲一样对待,根据具体情况,可换唢呐不换指法,或是变指法不换唢呐。

手指按孔的最基本方法,从音阶自低至高的顺次来看,当然开始先用sao的指法为好,如果用re的指法,音阶中的第一个音do,就必然会出现翻高的吹法,(本来的I 2 3却变成i 2 3)这样一来,显然增加了控制音准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先用sao的指法,这种指法既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对音准掌握带来方便,更体现了发音由低至高先易后难的教学要求。

另外,有些人把第三孔作do的D调唢呐说成是G调,把E调说成是A调(也就是把第三孔的do视作sao),这是一种把正调当成了反调的说法。

我认为,以第三孔作do来确定调子较为合适,目前笛子也乡米用这种指法定调。

唢呐的指法和定调,通常是以全按(即筒音)作什么音的指法来称呼。

如全按作sao和全按作re,就称为sao和re的指法。

全按作什么音和第三孔作什音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

如全按作suo就等於第三孔作do。

不管用什么指法,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相同,筒音和第一孔音的中音,一般多用上把位(第七、八音孔),但有时由於乐曲的要求和指法的方便,也可用下把位(筒音和第一音孔)。

下把位在音准控制上称有难度,所以,初学者一般先用上把位。

手指在运用中,不管发哪一个音,一般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手指(分配在左右手上下把位)附著於杆壁,使唢呐保持一定的平衡稳定状态,以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

实际这就是保留指的运用(叉口指法运用)。

保留指的运用,从下把位开始,一般多是打开第一、二、三、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为保留指,如果再打开第五、六、七、八音孔时,第五音孔又成了保留指。

当按下第八音孔时,一第五音孔手指又要打开。

按下第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也要打开。

当第四音孔快速打指花时,第一音孔手指也可抬起,如果需要第四音孔手指在本音孔上(不脱离杆壁)上下滑动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不但第一孔手指要打开,连同右手拇指也要暂时离开杆壁。

但第八音孔手指打指花时,第五音孔手指仍然可以保留不动。

一般打开第六音孔时,第五音孔为保留指。

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用保留指可以控制音准,当然也可以随同打开,这样可以使手指的活动更灵便,然而奏五声音阶的快速旋律时,为了运指的方便,又可以保留第五孔手指。

如第八音孔手指同第四音孔手指一样,要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那第五音孔手指也同样必须打开。

另外,筒音指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保留指运用方法。

以上是按sao的指法讲保留指,如换了指法;由於音阶音程发生了变化,所以保留指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sao的指法,奏fa时,第五音孔为保留指;la指法奏fa时,第四音孔变成了保留指等。

仅通过以上叙述足可以看出,正确地运用保留指,确实有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技巧的充分发挥,音高的准确控制和乐曲的情感表现。

为使大家了解唢呐指法及其运用,指法的确定和选择,一般是根据乐曲的音域和风格要求,通常是以乐曲的最低音来确定指法,特殊情况亦可采用低於最低音的音或符合地方风格的要求来确定使用的指法。

如《战斗进行曲》其音域为从小字一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b,据其调式调性,确定为sao 的指法;河北民歌茉莉花”最低音是do,本应采用do的指法,为了适应地方风格的要求,可采用sao的指法,当然也要考虑到它的音域。

指法的运用与控制半音音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半开半按的指法(实际占开少按多)控制半音,往往多用在稍快和快速的乐曲中;而用唇、气配合控制的半音,往往多在稍慢和慢速乐曲中。

以上讲的多是变化半音的控制方法,自然半音,一般多用唇、气配合控制(包括低控制和咼控制〕,也有通过保留指解决的,也有通过半保留指解决的,如sao的指法奏fa时,mi音孔为保留指,奏si时,也可半开do音孔(半保留指)。

在升半音(高控制)时,还可采用以唇为主气为辅的控制方法;降半音(低控制)时,又可采用以气为主唇为辅的控制方法。

当然,这种控制方法并非一概而论,在伴奏和合奏中,一般指控(半开半按,全开全按)多见。

由于乐曲的情感、风格和技巧的不同要求,指法在运用中也是不断变化的(这里是指某一个调子中的指法变化)。

如sao指法中的第六、七、八三个音孔,通过与气的配合控制,都可以分别发出sao的音高,而第八音孔又可以发出la、si、do三个不同的音高;还有用re 的指法,mi、fA、sao三个音都可由第八音孔发出,如果第四五六音孔手指为半保留指时,再加以唇气配合,可以发出一个八度内的几个音,当然这里一般多适用於仿吹慢板中的唱腔。

还有一种特殊的泛音控制方法,由一个音孔发出几个高度不同的音,以sao指法为例,“ 5可发出5512, “6可发出6623,但一般很少用这种指法,所以也比较难掌握。

如百鸟朝凤”中的春鸪鸪”的叫声,均由单开第六孔发音全按作re指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几个不同的音孔,可以发出同一个音高,一个音孔又可以发出几个不同高度的音。

另外,还有借孔指法,如吹奏河北梆子唱腔时,高音多采用上借孔指法sao指法,do由do的上一孔re发出,re由re的上一孔mi发音(在奉高音时,略开第八音孔,也属於特殊的借孔指法)。

上借孔指法所发出的音,给人一种轻松明亮之感,而且省力,不过仅适用於慢板唱腔中的摹仿,而且多用於高音区;下借孔指法发出的音(如re指法,sao由fa音孔发出),有刚劲内在之感适用,於上把位的中音区。

奏山东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时,用re指法,上把位的mi和sa0连用时,可采用高控制方法使,mi音孔发出mi、sa0和sac、mi两个音高,其效果细腻圆滑;而吹奏si、la、sa0三个吾时,又可同时半开do、si、la三个音孔,采用低控制方法而发音,其效果含蓄诙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