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130 25 194
78
a.计算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份额,计算各类产品净贸易额占该类产品总贸易额 (X+M)的份额
b.哪类产品有最高的产业内贸易份额?为什么会这样? c.对于那些净贸易额占总贸易额比重较大的产品类别来说,形成净贸易的原因是什么?
b.开放贸易是否会给两国带来收益?为什么?
5.对于主要类别的产品来说,某特定年份工业化国家与其他国家之
间的贸易情况如下(10亿美元) :
产品类别
食品饮料和烟草 石油及其它燃料 化工 机械和运输设备 服装和鞋类
工业化国家向 其他国家的出口(X)
60 18 84 398 10
工业化国家从 其他国家的进口(M)
P
O
• 如果X和Y属于同一产业的两个差异性产品( X differentiated products),产业内贸易(即同类
产品之间的贸易)就可能发生
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P
D1
P2
P1 P3
D2
S1
S2
C
A
B
AC
O
Q1 Q2
Q3
Q
• 贸易前,国内生产和消费的
均衡点在A
• 贸易后,生产和消费的变化
结果是:价格和平均成本下降 了,产量却增加了
• 贸易前后福利的变化
四、外部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
P
C0 P1=AC1
P2=AC2
•AC1是发达国家的平 均成本曲线
E1 E2
•AC2是发展中国家的
AC1
平均成本曲线
AC2
•C0是初始成本
DW
Q1
Q2
Q
结论:在明显的外部经济的作用下,我们无法确定贸易模式。
5.5 由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商品价格的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我们知道,价格 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决定的。
现在我们来讨论需求对价格乃至对贸易的影响。 一、需求的决定因素
★ 实际需求 ★ 喜爱偏好 ★ 收入水平
二、收入水平对需求的影响
★ 消费者收入水平增加或减少时,其对具体商品的需求量也会 发生变动。如何衡量收入水平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呢?
国际经济学:理论前沿和发展方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判断下面的论断:
(1)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型产业中更为盛行 (2)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均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3)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富国和穷国之间 (4)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
2.论述: 如何用产业内贸易理论说明: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1987
61.0 28.0 66.4 83.8 80.0 63.9 71.6 67.4 65.3
1999
81.1 62.3 85.4 97.7 91.9 86.0 92.8 86.7 85.5
发展中国家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土耳其 泰国 韩国 阿根廷 新加坡 平均
(单位%)
1970 1987 1999
出口到工业化国家的比例
0.56 0.81 0.95 0.51 0.75 0.73 0.77 0.70
从工业化国家进口的比例
0.51 0.76 0.82 0.39 0.72 0.69 0.80 0.70
5.2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的内涵
★ 什么是规模经济?
总之,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增 强,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3.两种贸易模式的区别
H-O理论的贸易模式
A国 (资本充裕)
汽车
B国 (劳动充裕)
小麦
规模经济下的贸易模式
A国 (资本充裕)
B国 (劳动充裕)
汽车X 小麦
汽车Y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4.两种贸易模式的对比:
1. 产业间贸易反映了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者说两国 基于要素禀赋差异上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则反映 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并不反映比较优势
★ IIT的意义(0≤IIT≤1) ★ IIT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定义一个行 业或产品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产业内贸易指数
工业化国家 1970
美 国 55.1 日 本 32.8 德 国 59.7 法 国 78.1 英 国 64.3 意大利 61.0 加拿大 62.4 西班牙 41.2 平 均 56.8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动态
20世纪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 提 出国际贸易理论的静态模型
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提出与“内生增长理 论”密切联系的动态贸易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最新进展体现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 生边界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运用
B 2. 两国的需求偏好越相似,其需求结构也
越相近。这样一国的生产较容易与另一
国的需求相适应,两国开展贸易的可能 性就越大,贸易量就越大。
3. 影响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
Y(平均收入水平)
该理论以这三个命题为基础,从需求的角
度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产 生的原因。
四、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
W
假设:两个国家:A 国和 B国
A' A
UA' UA
PA
UB
B
UB'
B'
PB
P
两个产品:R大米 W小麦
两国的资源禀赋一样,但
消费偏好不同
结论:即使在资源禀赋完全相同 的情况下,由于两国的消费偏好 不同,也会产生比较优势从而发 生贸易。
R
克鲁格曼新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学术成就: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 (经济活 动区位)的融合
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从另一
个角度来说,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
,所以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C
Y
LAC
成本下降
成本不变
成本上升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Q
具有规模经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X
规模经济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规模经济的来源:
1.内部规模(internal scale economies)
单个企业的产量提高(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企业生产的 平均成本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
2.外部规模(external scale economies)
当整个行业的产量扩大时(由于企业外部的某些原因), 单个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是外部 条件对企业发生作用的 这种区分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规模经济对行业的市 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 内部规模 ---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外部规模 ---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假设:
• A、B两国,X、Y两种产品
Y
• 消费偏好相同
M
• 要素禀赋相同
结果:
X
• 规模报酬递增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并使两国 形成完全专业化分工
E2 X
• 通过贸易两国均达到了更高的消费点,福利水平
E1
提高
M
• 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两国封闭经济的均衡点E1
成为不稳定的均衡点。
2. 产业间贸易模式根据比较优势可以预测;产业内贸易 模式难以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3. 两国间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取决于两 国要素禀赋的相似程度。要素禀差异越小,产业内贸 易可能性越大;反之,产业间贸易可能性越大
5.4 产品生命周期和国际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cycle)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 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用于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 和在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
而墨西哥不是美国的最大的贸易伙伴?
3. “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4. 某种产品的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当前不存在 这种产品的贸易,产品由两个国家进行生产。如果对 这种产品开放了贸易,全部产品的生产将会只在一个 国家进行。
a.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为什么生产会在一个国家生 产?
所有这些引起对传统的贸易理论的挑战, 需要用新的理 论来做出解释,从而形成了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当代国 家贸易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了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 产品周期学说、需求理论等
主要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占其总贸易的份额 (2000年)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全部工业化国家
研究与开发 技术 资本 劳动力
t(时间)
要素密集型
三、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总结
1. 在现代技术创新日益重要的经济中,该理 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要素密集型随 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从 而比较优势相应的转移
2.对传统的H-O模型的进一步拓展。传统的 贸易理论是静态的比较优势,而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则解释了动态的比较优势
需求的收入弹性 —— 价格不变时人们对收入变动所做出的需 求反映。
η = 对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率
收入变动的百分率
如何理解η的意义?
★恩格尔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Ernst Engel在研究收入与需求变动的关系方 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一个论断,即:随着人均收入的 增加,人们花费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
1. 《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1979 2.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 1980 3. 《工业化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 1983 4. 《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1991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由于历史原因所确定的生产模式会由于外部经济的作用而趋于强化 形成“持续性优势”,即使它并不具备生产上的比较优势
5.3 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1. 含义
★ 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
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在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例如:出口纺织品,进口计算机
★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第5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5.1 现代国际贸易发wk.baidu.com的新特点 5.2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3 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5.4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 5.5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5.1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增加 ★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加(见图表) ★ 比较优势不断转移
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例 如美国每年要出口大量的汽车,但同时又从日本、德 国、韩国等大量进口汽车
2.产业内贸易指数
我们通常用IIT(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IIT)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 内贸易指数。
IIT = 1 - X - M
X+M
X ----- 出口价值 M ----- 进口价值
恩格尔法则的意义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三、林德的偏好相似论
瑞典经济学家S.B.Linder第一个从需求的角度考察国际贸易 的产生。1961年提出了偏好相似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
(Q

A



)Q6
Q5
QQ34 Q2
Q1
O
Y1
Y2 Y3
理论的三个命题:
1. 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出口的前提条件
22.3 37.0 88.0 19.1 45.5 78.8 29.7 54.6 97.3 16.5 36.3 82.2 5.2 30..2 94.8 19.4 42.2 73.3 22.1 36.4 48.7 42.2 71.8 96.8 22.3 44.3 82.5
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
按照SITC的分类方法:1999年工业制成品部门的IIT为88.5% 2000年为88.7% 2001年为90.4%
一、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 新产品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整个过程分
为导入、成长、成熟、标准化和衰退五个阶段。 产品生产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需投入要素的比
例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Q(
数 量
) 进口
出口
出口
创新国消费 创新国生产
模仿国生产 模仿国消费
进口
t0
t1
t2
t3
t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