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的预防控制流程报告.ppt
合集下载
艾滋病感染的预防控制流程ppt课件

的指南》并且建议医务人员常规接种乙肝疫苗。
1984年,首次出现针刺伤传播HIV感染的病例报道后、立即引起大家 对HIV 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随后更多病例的报道,在CDC颁布的 第一指南基础上,开始实施“预防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感染的策略”。
1987年CDC又公布了“预防医疗机构HIV传播的指南”。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要求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完整,若手术医生和护士要 求手部至肘上10cm的皮肤完整。
静脉穿刺时最好戴手套,防止针刺伤,不得用手分离 针头。
保洁人员处理患者的医疗废物要戴手套。
01
添加标题
手术患者的职业防护,我们对以下 两种情况要求采取三级防护
02
添加标题
明确诊断的HIV、HBV、TP、 HCV患者
03
添加标题
急诊手术,急诊自然分娩的患者, 术前没有进行HIV筛查的患者。
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若一次性手术衣太薄 可以穿两件;术中必须用弯盘传递手术刀、 持针器、注射器,不得徒手传递锐器。
术中尽量减少血液、体液的喷溅,特别是 吸引羊水时,开口要小,切口周围用纱布 或治疗巾覆盖,防止喷溅。若发生喷溅立 即用洗眼器冲洗处理。
1988年公布了“预防医疗机构HIV、HBV和其他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 普遍预防”。
1991年12月6日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颁布了血源性感染预防标准。
第一章节
2000年11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 署《针刺安全与预案法案》
全国艾滋病感染情况
但是不要谈“艾”色变,只要操作规范,防措施 执行到位,没有什么可怕的。
PART ONE
者使用的衣服被单等放在黄色袋内,标 注明为HIV感染,洗浆房进行浸泡消毒, 独高温清洗。告知患者尽量到处走动, 病房。
1984年,首次出现针刺伤传播HIV感染的病例报道后、立即引起大家 对HIV 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随后更多病例的报道,在CDC颁布的 第一指南基础上,开始实施“预防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感染的策略”。
1987年CDC又公布了“预防医疗机构HIV传播的指南”。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要求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完整,若手术医生和护士要 求手部至肘上10cm的皮肤完整。
静脉穿刺时最好戴手套,防止针刺伤,不得用手分离 针头。
保洁人员处理患者的医疗废物要戴手套。
01
添加标题
手术患者的职业防护,我们对以下 两种情况要求采取三级防护
02
添加标题
明确诊断的HIV、HBV、TP、 HCV患者
03
添加标题
急诊手术,急诊自然分娩的患者, 术前没有进行HIV筛查的患者。
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若一次性手术衣太薄 可以穿两件;术中必须用弯盘传递手术刀、 持针器、注射器,不得徒手传递锐器。
术中尽量减少血液、体液的喷溅,特别是 吸引羊水时,开口要小,切口周围用纱布 或治疗巾覆盖,防止喷溅。若发生喷溅立 即用洗眼器冲洗处理。
1988年公布了“预防医疗机构HIV、HBV和其他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 普遍预防”。
1991年12月6日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颁布了血源性感染预防标准。
第一章节
2000年11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 署《针刺安全与预案法案》
全国艾滋病感染情况
但是不要谈“艾”色变,只要操作规范,防措施 执行到位,没有什么可怕的。
PART ONE
者使用的衣服被单等放在黄色袋内,标 注明为HIV感染,洗浆房进行浸泡消毒, 独高温清洗。告知患者尽量到处走动, 病房。
HIV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5
.
医务人员避免HIV感染的措施
1.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暴露的皮肤或衣 物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白大衣, 带手套。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应 戴保护眼镜和口罩。
2. 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锐器划伤或刺伤,因此为 HIV感染者实施外科和口腔科手术的医师要 格外注意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 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 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
乐设施等; 7、上同一所学校。8、蚊子叮咬
14
.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
HIV不能在蚊子一类的昆虫体内存活或 繁殖,所以不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传播。
嘴上残留的血液0.00004ml,要反复 叮咬2800次后,才能达到0.112ml引起 HIV感染。蚊子的生理特点是吸饱血待 完全消化(3d)后才会再叮人吸血。所以 不能通过机械性的传播方式传播.
2
.
HIV的传播途径
1.血液接触传播:效率最高!
2.性接触传播
男传女:2/1000 女传男1/1000
3.母婴传播
主要在围产期发生,主要通过胎盘、胎 儿经过产道时和产后母乳喂养时感染。 25%(15%-60%)
3
.
HIV感染的3个生物学特性
潜在性
与细胞核基因整合成染色体的一部分, 终身带毒并终身具有感染性。
2)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遵守有关规程 是不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不必谈“艾”色 变。
3)医务人员毕竟有较多机会接触艾滋病患者 和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所以采取必要的预防 措施是应该的。
21
.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艾滋病
HIV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基本相 同,预防乙型肝炎所采取的措施同样适 用于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预防和措施PPT

艾滋病预防和 措施PPT
目录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定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 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 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 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 治疗和支
持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及时诊断: - 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及早诊断艾滋病。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抗病毒治疗: -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ARV)来抑制病毒复制。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心理支持: - 提供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咨
询和支持。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社会关爱: -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艾
滋病歧视。
艾滋病的 预防是每 个人的责
任
艾滋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
个人责任: - 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避
免高风险行为。
艾滋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
社会责任: - 支持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艾
滋病防控工作。
艾滋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
全球合作: - 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共同
应对艾滋病全球流行。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 传播艾滋病知识和预防方
法,提高公众认知。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 -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使
用避孕套等。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高危群体防护: - 高危群体如男男性行为者
、吸毒者等应加强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流动人口管理: -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
艾滋病筛查。
目录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定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 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 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 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 治疗和支
持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及时诊断: - 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及早诊断艾滋病。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抗病毒治疗: -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ARV)来抑制病毒复制。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心理支持: - 提供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咨
询和支持。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社会关爱: -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艾
滋病歧视。
艾滋病的 预防是每 个人的责
任
艾滋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
个人责任: - 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避
免高风险行为。
艾滋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
社会责任: - 支持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艾
滋病防控工作。
艾滋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
全球合作: - 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共同
应对艾滋病全球流行。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 传播艾滋病知识和预防方
法,提高公众认知。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 -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使
用避孕套等。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高危群体防护: - 高危群体如男男性行为者
、吸毒者等应加强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流动人口管理: -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
艾滋病筛查。
预防艾滋疾病预防宣传教育PPT

1 蚊子叮咬能传播超过10种疾病, 但不会传播艾滋
2 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怎么来 的?
3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身体会经 历什么?
4 艾滋病病毒“很小很脆弱”
5 艾滋病治疗的关键:坚持每天吃 药
6 艾滋病不能被治愈,只能被“功能 性治愈”
7 艾滋病的预防:避孕套! 8 普通人收好的预防艾滋病10条实
LOGO
第四章节
艾滋病病毒“很小很 脆弱”
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
艾滋病病毒“很小很脆弱”
科学家们研究HIV已经有40多年了。HIV在世界各地传播,不断地发生变异。下面几个事实,建议你了解:
目前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主要流行HIV-1型。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分为1型和2型。
LOGO
WORLD AIDS DAY
“知艾防艾”,才是真爱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全 名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
LOGO
C 目 录 O N T E N T S
另一名居住在伦敦的英国男子亚当·卡斯蒂勒霍,2016年5月接受骨髓移植 ,不仅治愈了癌症(霍奇金淋巴瘤),也在停用抗艾药物后的18个月内, 未在其体内检测到艾滋病毒。 这两位患者非常的幸运,创造了医学奇迹。然而,骨髓移植是有较高风险的 ,所以在其他艾滋病患者身上,至今没有重现奇迹。
艾滋病不能被治愈,只能被“功能性治愈”
LOGO
第七章节
艾滋病的预防: 避孕套!
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
艾滋病的预防:避孕套!
01
艾滋病疾病控制知识PPT课件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综合干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艾滋病的社会 影响和心理支
持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和心理 支持
社会歧视: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现象。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和心理 支持
社区支持:建立艾滋病友好社 区,提供互助和支持。
艾滋病疾病控 制知识PPT课件
目录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和心理支持 艾滋病的研究和全球合作
艾滋病的定义 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
传播途径:通过血液、性传播 、母婴传播和共用注射器等方 式传播。
艾滋病的研究 和全球合作
艾滋病的研究和全球合作
疫苗研发:致力于开发艾滋病疫苗,预 防艾滋病的传播。 全球合作: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合 作抗击艾滋病。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禁毒禁针:杜绝注射毒品和共用注射器 。 母婴传播阻断: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 避免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病毒抑制治疗:及早开始抗病 毒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艾滋病的治疗 和支持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
抗病毒治疗: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 物控制病毒复制。 支持性治疗:提供心理、营养、社会和 医疗支持。
艾滋病的症状 和并发症
艾滋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症状:疲劳、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 肿大等。 并发症:免疫系统衰竭,易患其他感染 和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预防 和控制措施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 的认识,促进预防意识。 安全性行为:避免无保护性性 行为,使用安全套等。
预防艾滋病-精品PPT课件

3
甲类传染病(2)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 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 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2)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 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一起乘车、吃饭、 共处一室都有可能传染艾滋病。 ( 错误) 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 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电话等行为都不会感染。其实艾滋病病 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 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只有当大量病毒从感染者体内 排出,足够量的病毒经一定途径进入被感染者体内的时候才会发生传 染。
14
艾滋病的起源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 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 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 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 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 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 艾滋病病例。
35
4、对儿童的危害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 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 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 要从"我"做起。
甲类传染病(2)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 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 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2)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 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一起乘车、吃饭、 共处一室都有可能传染艾滋病。 ( 错误) 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 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电话等行为都不会感染。其实艾滋病病 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 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只有当大量病毒从感染者体内 排出,足够量的病毒经一定途径进入被感染者体内的时候才会发生传 染。
14
艾滋病的起源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 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 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 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 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 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 艾滋病病例。
35
4、对儿童的危害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 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 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 要从"我"做起。
预防艾滋病ppt课件

治疗:目前尚无 治愈艾滋病的方 法,但抗病毒治 疗可以控制病情 并延长生命
共用针头和注射器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避免重复使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危害的认识
孕前检测:在怀孕前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了解感染状况 母婴阻断:在怀孕期间进行母婴阻断治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安全分娩: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分娩,避免感染风险 母乳喂养:避免母乳喂养,降低婴儿感染风险 早期诊断:婴儿出生后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及时治疗:发现感染后及时进行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01 了 解 艾 滋 病 02 预 防 艾 滋 病 的 方 法 03 艾 滋 病 的 教 育 和 宣 传 04 艾 滋 病 人 的 权 利 和 保 障 05 艾 滋 病 的 预 防 和 控 制 政 策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HIV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丧失。 起源:艾滋病最早于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癌症。 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
宣传安全套的使用方法和重 要性
推广安全套的免费发放和易 获取性
加强安全套的质量监管和合 格率
宣传艾滋病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艾滋病检测服 务
设立艾滋病咨询热线,提供专业 咨询服务
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 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学校教育:开设相关课程,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社会宣传: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进行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 同伴教育: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艾滋病防治宣传主题班会PPT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 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 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 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 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四
艾滋病的预防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 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 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 争取治愈,还要动员性伴接受检查和治疗。
四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 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一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毒以人体的白细胞为目标,削弱免 疫系统。这使得感染者更容易患上肺结核、 感染和某些癌症等疾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第二部分
艾滋病的危害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二
艾滋病的危害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第一部分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一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毒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在全球所有国家持续传播,迄今已夺去4040万[3290万-5130 万]人的生命;一些国家报告的新发感染呈上升趋势,而之前呈下降趋势。
第六
在小诊所、小医院用消毒不严、操作失范的器械 手术、拔牙、创伤换药,特别是口腔伤口换药、 妇科检查、刮宫、输卵管通液等。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四
艾滋病的预防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 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 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 争取治愈,还要动员性伴接受检查和治疗。
四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 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一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毒以人体的白细胞为目标,削弱免 疫系统。这使得感染者更容易患上肺结核、 感染和某些癌症等疾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第二部分
艾滋病的危害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二
艾滋病的危害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第一部分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一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毒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在全球所有国家持续传播,迄今已夺去4040万[3290万-5130 万]人的生命;一些国家报告的新发感染呈上升趋势,而之前呈下降趋势。
第六
在小诊所、小医院用消毒不严、操作失范的器械 手术、拔牙、创伤换药,特别是口腔伤口换药、 妇科检查、刮宫、输卵管通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课件
9
患者使用的衣服被单等放在黄色袋内,标识 注明为HIV感染,洗浆房进行浸泡消毒,单 独高温清洗。告知患者尽量到处走动,蹿病 房。
最新.课件
10
病房管理:每天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主要是 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有血液体液污染
时,要求先用吸湿纸擦去多余的血液,然后 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均匀的喷洒,作 用时间60分钟以上,期间最好人员离开病房, 没有污染的物体表面可使用500mg/L的含 氯消毒液进行清洁消毒即可。
1、明确诊断的HIV、HBV、TP、HCV患者
2、急诊手术,急诊自然分娩的患者,术前 没有进行HIV筛查的患者。
最新.课件
13
最新.课件
14
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若一次性手术衣太薄可 以穿两件;术中必须用弯盘传递手术刀、持 针器、注射器,不得徒手传递锐器。
术中尽量减少血液、体液的喷溅,特别是吸 引羊水时,开口要小,切口周围用纱布或治 疗巾覆盖,防止喷溅。若发生喷溅立即用洗 眼器冲洗处理。
最新.课件
6
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医务人员不遵循锐器操作规程 安全器具成本问题 护理人员编配不合理、工作量大 培训不到位、危害性认知不足 锐器用后未及时处理; 给药途径问题,过多的静脉用药 徒手分离锐器 双手回套针帽
最新.课件
7
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评估
皮肤黏膜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大小 接触时间长短 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类别 刺伤的深度 所接触的病毒滴度高低 所暴露的人员的免疫功能。
1987年CDC又公布了“预防医疗机构HIV传播的 指南”。
1988年公布了“预防医疗机构HIV、HBV和其他 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普遍预防”。
1991年12月6日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颁布了血 源性感染预防标准。
最新.课件
4
2000年11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针刺安 全与预案法案》
最新.课件
《在医疗机构中实施预防措施避免血液、体 液暴露的指南》并且建议医务人员常规接种 乙肝疫苗。
最新.课件
3
1984年,首次出现针刺伤传播HIV感染的病例报 道后、立即引起大家对HIV 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 随后更多病例的报道,在CDC颁布的第一指南基础 上,开始实施“预防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感染的策 略”。
最新.课件
16
拖布的处理:使用后的拖布先用 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后, 冲洗干净备用。
器械处理:初洗后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 液浸泡30分钟后交消毒供应进行处理,同时 对清洗池进行消毒处理。
最新.课件
17
最新.课件
18
艾滋病列为职业性传染病,艾滋病(限于医 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流程
2017年3月15日
最新.课件
1
主要内容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最新.课件
2
国际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历史与现状
上世纪40年代,美国首次职业感染肝炎的病 例报道
感染人员:血库、病理、实验室人员
美国CDC颁布了第一部关于职业安全的应用 指南
最新.课件
15
术后手术室、产房及器械的处理:
医疗废物双层黄色垃圾袋内,锐器不得徒手分离, 防止锐器盒内。
物表清洁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时,要求先用吸湿 纸擦去多余的血液,然后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 液均匀的喷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人员离开 手术室。,没有污染的物体表面最好使用一次性的 消毒湿巾,地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毒液 均匀的喷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再处理。
5
全国艾滋病感染情况
中国CDC副主任梁晓峰在中国-东盟疾病防 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 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共计57.7万人,死 亡18.2万。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 0.06%,即每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 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但是不要谈“艾”色变,只要操作规范,防 措施执行到位,没有什么可怕的。
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后,应当及时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并在 1小时内报告医院。医院应在暴露发生后2小 时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
对于不清楚感染状况的暴露源,应当在当日 采集其样本进行检测。
最新.课件
19
最新.课件
20
最新.课件
21
最新.课件
11Biblioteka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1、要求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完整,若手术 医生和护士要求手部至肘上10cm的皮肤完 整。
2、静脉穿刺时最好戴手套,防止针刺伤, 不得用手分离针头。
3、保洁人员处理患者的医疗废物要戴手套。
最新.课件
12
手术患者的职业防护,我们对以下两种情况 要求采取三级防护
最新.课件
8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患者的管理:住院患者入院前查,门诊所有 侵袭性操作前要求进行要求HIV的筛查,明 确患者为HIV感染者,应单间隔离,病房有 限可同种病原体感染安置在一个病房内,并 挂接触隔离标识,按照接触隔离措施进行管 理,患者的臀垫及一次性中单应放在双层黄 色垃圾袋内,并贴上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