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

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

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首先,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机械手的动作范围和控制要求。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机械手需要执行的任务和动作,例如抓取、转动、举升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和可移动范围,以及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和精度要求。

接下来,设计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控制器和传感器。

工业机械手通常使用伺服控制系统来实现精密控制。

在选择控制器时,需要考虑其处理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方面,通常使用编码器、力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等来实现对机械手位置、力量和对象识别的监测和反馈。

一旦控制器和传感器确定后,就可以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编程。

通常,控制系统采用实时操作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软件设计过程包括建立机械手的运动模型、编写控制算法和生成控制指令。

在编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故障处理机制,以保证机械手在异常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完成软件设计后,就可以进行控制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首先,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初始化和参数设置,包括配置机械手的初始位置和速度等。

然后,通过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和传感器的反馈数据,调整控制器参数和算法,以实现更准确的控制。

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性能评估,以确保机械手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控制要求。

最后,为了保证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行系统的验证和测试。

在系统验证中,需要验证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实现机械手的运动和控制要求。

而在系统测试中,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包括验证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确的调试,才能实现工业机械手的准确和稳定控制。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 手控制系统设计
2024-04-29
•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整体方案设计 • 硬件选型 • 程序设计 • PLC仿真 • 项目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项目背景与意义
机械手控制系统优势
效率高、准确高
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有利于 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 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 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劳动条件
避免人身事故,代替人安全 地在高温、高压、低温、低 压、有灰尘、噪声、臭味、 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 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 完成工作。
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
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远 程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运 维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Part
02
整体方案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
plc选型 机械手的位置反馈是开关量控制,所需的I/0点数量并不多,所以使用一般 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为 20 点和12 点, 因此本设计选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通过下面一排拉杆模拟PLC输入信号,通过观察Q点输出亮灯情况检查程序。
组态制作
新建一个工程,触摸屏的类型选择TPC7062TD
2)制作主页面。
组态制作
在设备窗口中添加-通用串口父设备和西门子_S7200PPI
2)双击西门子_S7200PPI,增加设备通道,并且连接对应的数据库,是PLC与触摸屏互相通信。
Part
03
硬件选型
plc硬件接线图简图
选型与配置方案
PLC控制器
使用一般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 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 为 20 点和12 点,因此本设计选 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进行控制,但由于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PLC控制器、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其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高性能的PLC模块,能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本体包括手臂、手腕、抓手等部分,通过执行器进行驱动和控制。

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信息,为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提供支持。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它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控制精度。

本系统采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写梯形图或指令代码来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程序包括主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

主程序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而控制程序则负责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控制策略本系统采用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机械手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位置偏差,并通过执行器对机械手进行精确的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有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控制。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将PLC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进行连接,确保各部分之间的通信和信号传输畅通。

同时,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实际需求和机械手的运动特性,编写相应的梯形图或指令代码,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液压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液压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液压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压机械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控制系统的设计。

液压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运动控制,而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信号的处理和输出。

设计要求液压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1. 稳定性:系统必须具有高稳定性,以确保机械手的运动精准度和安全性。

2. 功能性:系统需要具备多种功能,如位置控制、速度调节等,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3.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将来的升级和功能增加。

4. 易维护性: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以便于后续维护工作的进行。

硬件设计液压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 选型:选择适合的PLC设备,根据需求选用不同型号和规格的PLC,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2. 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采集机械手运动状态和环境信息。

3. 执行器:选择合适的液压阀、液压泵等执行器,保证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机械手的各项动作。

4. 电气线路:设计合理的电气线路,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软件设计液压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 PLC程序设计:使用PLC编程软件,根据机械手的运动逻辑和控制要求,编写PLC程序,实现各项功能。

2. 信号处理: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机械手的状态信息。

3. 控制算法: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根据机械手的控制需求,实现位置控制、速度调节等功能。

4. 用户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人员对机械手进行参数设置和监控。

系统测试与调试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与调试,以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1. 单元测试: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2. 组装测试:将各个模块组装成完整的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测试。

3. 调试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机械手是一种用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或危险工作的机械装置。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功能。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是指利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机械手的任务和要求,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2.硬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选择适当的PLC、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等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线。

3.软件设计:根据机械手的动作和任务,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编写PLC程序、设置逻辑关系和时序控制等。

4.程序调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烧写到PLC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检查是否符合系统需求。

5.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手运动不正常或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调试:将机械手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并进行整体调试和测试。

通过检查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正确性,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过程中1.确保PLC控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确保其性能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合理设计PLC程序,避免死循环和死锁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排除潜在的故障。

2.确保机械手安全和可靠运行:考虑机械手的载荷、速度、加速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确保机械手的安全运行;设置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等装置,监控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停止或调整其运动。

3.确保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和变化,留出足够的余地;选择具有通信接口和扩展模块等功能的PLC,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和协同控制。

4.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设计PLC程序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需求,使系统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合理安排PLC程序的模块结构和注释,便于后续维护和修改。

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

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

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简介搬运机械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的搬运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对于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来说,可靠性和精确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控制系统架构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一般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电机驱动器等设备,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以实现机械手的准确操控和高效运行。

传感器选择传感器在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关键的位置、力量和速度信息,以便控制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动作。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并确保其适应环境条件。

执行器设计执行器是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决定了机械手的动作能力和精确度。

在执行器的设计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载荷能力:根据搬运物体的重量和尺寸确定执行器的最大载荷能力。

•动作速度:根据需要搬运的速度要求确定执行器的最大速度。

•精确度:采用高精度的执行器,以确保机械手可以精确地定位和操作。

•可靠性:执行器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保证机械手的稳定性和工作安全性。

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算法是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方式。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在选择和设计控制算法时,需根据机械手的应用需求和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实验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

用户界面设计搬运机械手通常会配备用户界面,以便操作人员对机械手进行监控和控制。

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要能够清晰显示机械手的状态和参数信息,并提供灵活的操作和设置选项。

同时,需要保证用户界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和及时地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姿态和工作程序等,以实现其预定的操作任务。

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关键点。

1.设计思路1.1系统可靠性: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各种可能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容错处理。

1.2运动控制精度:机械手的运动需要高度准确的控制,因此电气控制系统应具备足够的精度,以确保机械手能够完成高精度的操作任务。

1.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电气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并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改进。

2.关键点2.1电气控制器选择:根据机械手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电气控制器。

常见的选择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选择电气控制器时需要考虑其性能、功能、可靠性、扩展性和成本等因素。

2.2传感器选型:机械手的电气控制系统需要各种传感器来获取机械手关节的位置、速度、力矩等信息,以实现准确控制。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加速度计、光电传感器等。

2.3运动控制算法:机械手的运动控制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需要考虑机械手的运动规划、轨迹规划和动力学控制等问题。

常见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根据机械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

2.4人机界面设计:为了方便操作和监控,机械手的电气控制系统需要设计一个人机界面,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指示灯等方式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和状态显示。

3.实例分析以工业生产线上的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为例,该机械手需要完成从料盘上取出零件、装配、焊接等任务。

首先,选择PLC作为电气控制器,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接下来,选择编码器作为关节位置传感器,通过读取编码器信号获取关节的实时位置信息。

针对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关节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搬运工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搬运工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搬运工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引言搬运工件机械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机器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系统完成对工件的抓取、搬运和放置等动作。

本文将介绍搬运工件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相关技术。

系统架构搬运工件机械手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周围环境,获取工件位置、姿态等信息;2.执行器模块: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机械手进行运动;3.控制模块:负责处理传感器模块获取的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4.通信模块: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执行器模块。

控制算法搬运工件机械手的控制算法主要包括运动控制和抓取控制两部分。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目标是使机械手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工件的搬运任务。

常用的运动控制算法有:•路径规划:通过规划机械手的运动路径,使其能够避开障碍物并按照设定的轨迹进行移动;•逆运动学:根据工件的期望位置和姿态,计算出机械手每个关节的角度,以实现位置和姿态的控制;•运动控制器:根据机械手当前的状态和目标状态,控制执行器模块的运动,使机械手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运动。

抓取控制抓取控制是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另一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使机械手能够准确地抓取工件,并保持抓取的稳定性。

常用的抓取控制算法有:•触觉反馈控制:通过传感器模块获取抓取过程中的力、接触面积等信息,实时调整控制信号,使抓取过程更稳定;•视觉反馈控制: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工件的位置、姿态信息,调整机械手的控制信号,以实现准确的抓取。

控制系统设计搬运工件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需求:根据搬运任务的要求,确定机械手需要具备的功能,如负载能力、运动速度、精度等。

2.传感器选择: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和工件抓取过程的监控。

3.执行器选择:根据负载需求和运动速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驱动机械手进行运动。

4.控制算法选择:根据任务要求和机械手的运动特性,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0.前言
1.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3 任务分析
2.总体设计
2.1 PLC选型
3 PLC程序设计
3.1 PLC程序设计思想
3.2 工作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机械手是模仿人手部分的动作,按给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和操作的自动装置。

他特别是在搞温,高压,多粉尘,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中,以及笨重单调繁琐的操作中代替人作业,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不断重复工作和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

因此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产生已经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他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大学本科三年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对工业机械手各部分机械结构和功能的论述和分析,设计了一种机械手通过PLC系统来编写程序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机电传动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题目: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1.1 设计的动作要求:
a.单循环为:1)从原点开始下降;2)吸工件,延时1
秒3)上升;4)右转;5)下降;6)放下工件,延时1
秒;7)上升; 8)左转,回原点。

b.要求有四种工作方式: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

c.连续时,循环5次结束,声光间断报警5秒。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所要求的控制循环。

2)按停止按钮,完成当前循环后再停。

3)要求可以实现手动、回原点、单步、单周期、连续控制。

4)画出端子分配图和顺序功能图
5)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6)设计说明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3 任务分析
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下图为总体流程方块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体设计
2.1 PLC选型
CPU266/AC/DC/继电器/
继电器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LC程序设计
3.1 设计思想
示教机械手是一个水平,垂直的机械设备,用来将工件从A 点搬运到B点(见图1)期间是过上,下,左,右移动来实现搬运的。

A点B点
图1 传送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出Q0.1为1时工件被夹紧,当为0时被松开。

设小车停在原点即左上角,条件是左限位开关I0.4和上限位开关I0.2的常 开触电闭合,表示机械手是松开的Q0.1的常开触电闭合(见图2)。

Q0.1 ON Q0.1 OFF 图2 传送系统示意图
图3为操作面板,即工作方式可以方便的在控操作面板上表现出来,当旋钮打到回原点时,系统自动地回到左上角位置待命;当旋钮打向除了单步和停止按钮的其他按钮时,系统自动完成工
步操作;当旋钮打向手动时,每一工步都要按下该工步的对应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钮才能实现。

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的5个位置分别对应于5种工作方式,操作面板左下方的6个按钮是手动按钮。

为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包括PLC发生故障时)能可靠的切断PLC的负载电源,设置了交流接触器KM(见图4,外部接线图)。

在PLC开始运行时,按下“负载电源”按钮,使KM线圈得电并自锁,KM的主触电接通,給外部负载提供交流电源,出现紧急情况时用“紧急刹车”按钮断开负载电源。

图3 操作板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工作方式:
系统设置有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回原点5种工作方式主程序结构如图5。

SM0.1的常开触点一直闭合,共用条件是无条件执行的。

在手动方式下,I2.0为ON,执行“手动程序”子程序。

在自动回原点方式下,I2.1为ON,执行“回原点”子程序。

在其他三种工作方式下执行“自动”子程序。

图5 主程序结构图
3.21采用启保停电路的编程方法
1.公用程序
公用程序(梯形图如图6)用于处理各种工作方式的都要执行的任务,以及处理不同工作方式之间的切换。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限位开关I0.4,上限为开关I0.2的常开触点闭合,表示机械手松开的Q0.1的常闭触点闭合,此时“原点条件”为M0.5为ON.在执行用户程序(SM0.1为ON),或者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或自动回原点状态(I2.0或I2.1为ON)时。

初始步对应的M0.0将被置位,为进入单步,单周期和连续作准备。

如果此时M0.5为OFF状态,M0.0将被复位,初始步不为活动步。

无法进入单
图6 公用程序
2.手动程序
图7七为手动程序梯形图,手动程序是用按钮实现对机械手每一步运动单独进行控制见控制板上,即控制机械手的升,降,左行,右行,夹紧松开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在手动程序中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了一些必要的连锁:○1设置上升和下降之间,左行和右行之间的互锁,以防止功能相反的两个输出同事为ON。

○2用限位开关I0.1~I0.4限制机械手的移动范围.○3用上限位开关I0.2的常开触点与控制左行和右行的Q0.3和Q0.4的线圈串联,使机械手只有升到最高位置才能左右移动,以防止机械手在较低位置运行时与别的物体碰撞。

图7 手动程序
3. 自动程序
图8,图9是单周期,连续和单步的工作方式的顺序功能图。

单周期操作: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自动完成一个周期后的动作后停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地,连续不断地周期循环,在工作过程中,若按停止按钮,则机械手将继续完成此周期的动作,回到原地后自动停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 自动程序梯形图
输出电路是自动程序的一部分,输出电路中I0.1-I0.4的常
闭触点是为但不工作方式设置的。

图10 为输出电路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动回原点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