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

合集下载

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

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
血凝抑制实验是一种检测病 毒抗原的方法
实验原理基于病毒与抗体结合 后,改变了红细胞的抗原性,
从而影响血凝过程
实验结果可用于病毒的分离、 鉴定和抗体效价测定等
实验材料
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抗原 受检血清 红细胞
实验步骤
准备试剂和器材:包括血凝试剂、抗体、离心机、试管等。 采集样本:采集待检测动物的血液样本。 抗体处理:将抗体与待检测样本混合,孵育一定时间。 离心分离:将混合液离心,分离出凝集块。 结果观察:观察凝集块的数量和大小,判断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添加 标题
实验原理:血凝抑制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通过加入抗体来抑制血凝反应的发生,从而 检测出血液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
添加 标题
实验步骤:血凝抑制实验通常包括加样、加抗体、观察结果等步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添加 标题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被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如果血凝反应被抑制,则说明被检测样本中 存在相应的抗体;如果没有出现血凝反应或者血凝反应没有被抑制,则说明被检测样本中不存在相应的抗体。
诊断试剂开发:利用 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 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抗 体,辅助临床诊断
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
食品安全:评估食品中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食品加工:检测食品中病原 微生物的含量
食品质量控制:监测生产过程 中的卫生状况,确保产品质量
食品科学研究:为食品科学 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评估风险: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或特殊治疗的患者,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可以评估其出 血风险
科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可用于研究凝血机制、药物作用等方 面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应用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应用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应用血凝现象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这种现象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血液凝固机制的研究、血液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等。

而血凝抑制试验则是一种通过检测血凝因子的抗凝活性,评估血液抗凝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

血凝现象在医学中应用广泛。

血凝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血液凝固的生理过程,从而对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

血凝检测在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以避免手术中大出血的风险。

血液疾病如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等以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均可通过血凝检测进行诊断和病情监测。

血凝抑制试验是一种检测血凝因子抗凝活性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当血液中存在某种物质(如抗体)时,会抑制血凝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通过检测这种物质的含量,可以评估血液抗凝系统的功能。

血凝抑制试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检测和诊断各种凝血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如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于医生来说,了解血凝现象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和应用,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血液疾病和血栓性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凝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和重要。

本文将探讨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机制,并分析其成功提取引起抑制的案例。

简要介绍定向遗忘和提取抑制的概念,然后介绍基础知识点,包括抑制遗忘和提取抑制的作用。

接下来,详细介绍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机制,最后分析一个实际案例,阐述该机制的成功应用。

当我们遇到一个新概念或事物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记忆。

然而,记忆并不总是准确无误的,有时甚至会遗忘某些信息。

定向遗忘便是一种有目的地遗忘特定信息的记忆过程。

与此当我们试图回忆某些信息时,也会受到抑制的影响,导致信息无法成功提取。

提取抑制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回忆,从而减轻大脑的负担。

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2、在第1孔内加入25ul病毒抗原,然后依次倍比稀 释至第11孔,最后弃25ul(也就是可以一次做2个抗 原效价测定)
3、每孔加入1%鸡红细胞悬液25ul
4、轻轻振荡均匀,后放于室温或37℃中静置30分 钟
5、结果判定
医学课件ppt
7
血凝效价测定
医学课件ppt
8
结果判定标准
1、++++:红细胞呈细沙样均匀铺于孔底,即100 %凝集;
以出现++(50%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 倍数为该抗原的血凝价(1:128)??? 。
25ul 1:256稀释的病毒抗原为该抗原的一 个血凝单位。
医学课件ppt
10
血凝抑制试验
1、将病毒抗原稀释成4个血凝单位(1/128×4=1:32)
2、在血凝板上1-12孔内各加入25ul生理盐水;
3、在第1孔内加入被检血清25ul,然后倍比稀释至第 10孔,最后弃25ul;
医学课件ppt
16
注意事项
• 1、在稀释移取混匀的操作过程中动作要慢, 以免损坏红细胞(表现为分离是上清液为淡 红色,正常情况第一次分离后上清液为淡黄 色,之后直至清亮为清洗干净)。
• • 2、在吸取过程中一定要将中间的白细胞层吸
取干净。
医学课件ppt
17
1、++++:红细胞呈细沙样均匀铺于孔底,即100 %凝集;
2、+++:红细胞均匀铺于孔底,当边缘不整齐而 稍向孔底集中,即75%凝集;
3、 ++:红细胞形成一个环状,四周有下凝集块, 即50%凝集;
4、 +: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圆团,边缘不够光滑,四 周稍有凝集块,即25%凝集;
5、-: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圆团,边缘光滑整齐,即 无凝集。
医学课件ppt
13

血凝与血凝抑制实验-

血凝与血凝抑制实验-
• d.部分患鸡出现神经症状, 头颈歪向一侧而咀 向上, 母鸡产蛋下降。
27
28
• 病变特点: • 全身的粘膜和浆膜出血,突出病变在
消化道。 • A.腺胃粘膜水肿,粘膜上的乳头及其
周围有出血点,间有溃疡。 • B.腺胃与肌胃、腺胃与食道交界处粘
膜可见到出血点或出血带。
29
C.小肠、直肠、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或有坏 死, D.盲肠扁桃体出血。
10
11
血凝价的判定
以出现++(50%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 倍数为该抗原的血凝价(1:128)。 50ul 1:256稀释的病毒抗原为该抗原的一 个血凝单位。
12
血凝抑制试验
1、将病毒抗原稀释成4个血凝单位(1/128×4=1:32) 2、在血凝板上1-12孔内各加入50ul生理盐水; 3、在第1孔内加入被检血清50ul,然后倍比稀释至第 11孔,最后弃50ul; 4、第1-12孔内加入4单位抗原50ul(第12孔为病毒对 照); 5、每孔加入1%鸡红细胞悬液50ul; 6.轻轻振荡均匀,后放于室温或37℃中静置30分钟 6.结果判定
颈,角弓反张,倒地不能起立。
35
• 病变: 喉头及气管粘膜水肿,出血、充血、 并有大量粘液,
• 肺呈紫黑色(肺出血性炎症)。 • 硬脑膜下树枝状充血,并有出血点。 • 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 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
36
(4)、慢性型(非典型ND)
母鸡: 轻者只表现产蛋率下降(约10-30%),产软
30
31
皮下脂肪出血
32
脑膜充血出血 卵黄性腹膜炎
33
有的病鸡表现眼结膜炎
34
(3)、亚急性型(非典型ND,以侵害呼吸 道为主)也称肺脑炎型:

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

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

HA值可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和血栓形成风险
试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试验材料:抗凝剂、试管、离心机、凝血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等。
试验原理:通过观察血液凝固过程,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
试验步骤:采集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离心分离血浆,加入凝血因子活性检测试剂,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并记录结果。
不同点:血凝HA试验只能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栓前状态,而血凝抑制试验HI不仅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栓前状态,还可以检测抗凝物质的具体类型和浓度。
试验方法的比较
血凝HA试验:通过观察血凝块的形成和溶解过程,检测抗凝物质的存在和含量
操作简便性:血凝HA试验操作相对简单,而血凝抑制试验HI需要更多的样本和操作步骤
参考值:血凝HA试验结果的参考值一般为阴性或阳性,具体参考值因不同病毒而异。
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血栓栓塞性疾病
评估血液高凝状态的风险
辅助诊断易栓症等血栓前状态
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
02
血凝抑制试验HI
试验原理
血凝抑制试验HI是一种检测病毒抗体的方法,通过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病毒的凝集活性,从而检测出病毒抗体。
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疾病:血凝抑制试验HI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流感、麻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疟疾、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监测治疗效果: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
指导治疗:血凝抑制试验HI的结果可以指导治疗,例如在输血时,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可以确定最佳的输血量。
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试验HI还可以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情况。
试验意义:用于检测凝血因子活性,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协助诊断凝血障碍相关疾病。

实验四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课件

实验四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课件

02
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
01
02
试管
用于血样的采集、分离和反应 。
吸管
用于吸取试剂和血样。
03
离心机
用于血样的分离。
04
显微镜
用于观察血凝现象。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
用于稀释血样和作为反应介质 。
抗血清
用于血凝抑制试验,针对特定 病毒或细菌。
凝血酶
促使血液凝固的酶。
抗凝剂
如肝素,防止血液凝固。
实验样本
出了抗体滴度与病毒滴度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评估抗体治疗效
果和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05
注意事项与安全须知
实验安全须知
01
实验操作应在专业人员 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 全。
02
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实验 服和防护眼镜,避免意 外伤害。
03
实验器材应保持清洁, 避免交叉污染。
04
实验废弃物应按照规定 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 和人体造成危害。
血凝抑制试验
利用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抑 制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现象。
实验步骤
准备试剂和器材:包括抗 原、抗体、红细胞、生理 盐水等。
制备不同浓度的抗原溶液。
取适量红细胞,加入不同 浓度的抗原溶液中,观察 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对于血凝抑制试验,先加 入抗体,再加入抗原溶液, 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一
实验结果三
血凝试验中,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与 红细胞混合后,红细胞迅速凝结成块, 形成明显的血凝现象。
通过比较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与加入 特异性抗体后的血凝抑制情况,可以 得出抗体滴度与病毒滴度之间的关系。

1---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1---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事项
7、环境温度一定要重视,一般要求在室温下20-25°进行, 如果低于15°反应结果就出现的慢;如果高于30°结果会出现的 快;如果低于4°会发生红细胞自凝现在。因此,观察时间可以 适当根据反应情况缩短,所以实验室要装有空调和温度计。
8、微量反应版如果是有机玻璃的一定要清洗干净,孔底 要透亮,无磨损毛糙无划痕和有残留物。不干净的反应板在试验 中会出现自凝现象。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一次性微量板就可杜绝 这种情况。
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标准、 规范
注 意
优质的试剂
充分准备!!!
校准的仪器
正确的操作
注意事项
1、四个单位抗原,红细胞悬液使用过程中要轻轻摇匀;
2、移液器的吸头在反复洗吹时要插入液面以下但不可过深, 避免使用中速度过快产生过多气泡造成移液量减少,每孔混匀完毕 要将吸头内液体排尽。
注意事项
3、移液器使用时要用力均匀不可过力,吸头要安装牢固,防止 使用过程中漏气或者掉落。吸头尽量使用一次性的,若反复使用要清 洗干净,最好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高压灭菌后使用,如果发现吸头 堵住不能吸到液体或者弯曲及时淘汰。 4、移液器在滴加液体,特别是在加抗原和红细胞悬液时一定不要 深入液面中造成交叉污染,影响浓度造成结果较大误差,可以尝试悬 空垂直加样。
1、HA原理:某些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 使某种动物地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凝集红细胞的 现象称为血凝(HA),也称直接血凝反应(红细胞 不流淌)。
病 毒 颗 粒
红 细 胞
2、HI原理:当病毒的悬液中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 种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时,则红细 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与病毒颗粒或血凝素直接接触。 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称为红细胞凝集抑 制(HI)反应,也称血凝抑制反应。

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课件

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课件
25-5µL鸡的红细胞到500µL血清中;4℃,用微量振荡器振荡 20-30min;4000转离心1min。
23
3. 热灭活法
3.1鸡血清
取100µL血清样品放入一灭菌离心管中;
各取100µL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加入到另2个灭 菌离心管中;
56℃水浴30min。
3.2 其它禽类血清
血清用鸡的红细胞处理后,分别取100µL样品、 阳性血清、阴性血清放入灭菌离心管中,56℃水 浴30min。
4000转离心1min;
取出上清,进行HI试验;
用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验证处理的彻底性
用于消除除鸡以外的其它禽类的血清非特异性反应。
22
2.RDE(受体裂解酶)消除法 2.1试剂: RDE:用20mL无菌PBS稀释,小量分装,-20℃保存一周,注
意避免反复冻融; PBS: pH7.5,4℃保存; 阳性对照血清; 阴性对照血清。 2.2方法: 2.2.1鸡血清 加3倍体积的RDE到1倍体积的血清中; 充分混合; 56℃水浴30-60min; 加入6倍体积于血清体积的PBS。 2.2.2其它禽类血清 依据用RDE处理鸡血清方法处理后,继续按下列方法进行:用
三、实验步骤 (以禽流感为例, 参照禽流感防治 技术规范)
1 阿氏(Alsevers)液配制 称量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g、柠檬酸0.055g、氯化
钠0.42g, 加蒸馏水至100mL, 散热溶解后调pH值至6.1, 69kPa 15min高压灭菌, 4℃保存备用。
14
•2 1%鸡红细胞液的制备
Hale Waihona Puke 全不凝集能使红细胞完全凝集(100%凝集,++++)的抗原最高
稀释度为该抗原的血凝效价,此效价为1个血凝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集试验
•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发生凝集的 血清学试验。 • 抗原与抗体复合物在电解质作用下,经过 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 试验可在玻板上进行,称为玻板凝集试验, 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抗体的定性检测; • 亦可在试管中进行,称试管凝集试验,主 要用于抗血清效价测定。
实验原理
流感病毒结构模式图
血凝素(HA) 柱状
刺突:亚型特异性抗原,易变异
血凝素(HA,从H1—H15):呈柱状 功能: ①吸附细胞:与细胞上受体结合,使病毒 侵入细胞 ②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血凝试验) ③具抗原性:其抗体能中和病毒---中和抗体 抑制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试验原理
•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由病毒基因 编码的糖蛋白刺突。 • 与病毒吸附和传入宿主细胞有关。 • HA能与人或其它动物多种红细胞表面N- 乙酰神经氨酸酶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 • 为病毒的 红细胞凝集反应或血凝反应。
结果判定
1.在各组对照均正确的情况下,按下列标准判定
血凝反应强度示意图 “4+” 红细胞呈片状凝集,均匀布满孔底,边缘有时不整齐或皱 缩。 “3+” 红细胞呈片状凝集,但面积略小于“4+”。 “2+” 红细胞呈片状凝集,但有少许沉积孔底中部呈小圆点状。 “+” 红细胞大部分沉于孔底中央,周围有少量散在凝集颗粒。 “-” 红细胞均沉于孔底呈小圆点状,边缘整齐。 2.对照孔正常的情况下,红细胞凝集100%的稀释度为判定血凝价的 终点。凡能使鸡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为病毒的凝集 价。
实验步骤
1.取96孔V型反应板1块置于水平实验台上,在第1排 1-10孔内加入25ul生理盐水,第11孔不加。第12孔加 25ul生理盐水 2.在第1孔内加入血凝素25ul,混匀后吸出25ul加入第 2孔内,再混匀后吸出25ul加入第3孔内,依次类推至 第10孔时弃掉25ul。第12孔不加作阴性对照孔。
++++

x 25血 凝素 25 25
++++ 11(+)
H A
25 25 25 25
-
25 25 25 25
-
25 x 25 25
_ 12(-)
孔号
稀释度 生理盐 待检血 清
4HA血凝 素
1%鸡红 细胞 结果预测
1
2 25 25
2 3
4 25 25 8 25 25
4
16 25 25
5
32 25 25
6
64 25 25
7
128 25 25
8
256 25 25
9
、、
10
、、
HI
弃 X 25 25 x
25 25
25 25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25
25 ++++
凡能使鸡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倍 数为病毒的凝集价。 能使红细胞完全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病毒 液0.25ul为一个病毒凝集单位。 凡能使4个凝集单位的病毒凝集红细胞的作用 完全受到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称为血 凝抑制价
血凝原理
血凝抑制原理
血凝抑制试验原理

病毒引起的血凝现象能被相应的抗血凝素抗体所 抑制,即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血凝素无法吸附于 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用免疫血清阻止红细胞凝 集的现象,称为血凝抑制.
实验材料
器材:U型或V型微量反应板、微量移液器、枪头
试剂:1%鸡红细胞、NDIV血凝素、NDIV抗血清、生 理盐水
• 3.在1-12孔内均加入“四价”血凝素25ul,震荡 后,室温静止作用5min。 • 4.在1-12 孔内均加入1%的鸡红细胞悬液25ul,震 荡,室温感作15-30min,每5min观察一次结果。
• 5.观测结果,记录实验数据.
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判定
• 测定孔 RBC沉于孔底中心,呈纽扣状。(+) 凝集 (-) • 病毒对照孔:凝集 • RBC对照孔:无自凝 • 血凝抑制试验效价:呈完全血凝抑制使的最高血 清稀释度。
血凝抑制
1.取96孔V型反应板1块置于水平实验台上,在第1排1-
10孔内加入25ul生理盐水,第11孔不加。第12孔加25ul 生理盐水。 2.在第1孔内加入被检血清25ul,混匀后吸出25ul加入 第2孔内,再混匀后吸出25ul加入第3孔内,依次类推至 第10孔时弃掉25ul。第12孔不加作阴性对照孔。
• 思考题 1、病毒凝集红细胞是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 应?为什么? 2、血凝抑制实验是不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为什么? 3、血凝试验中为什么要加补充液? 4、为什么加病毒液和红细胞悬液时要反向加? 5、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空白对照的意义?
孔号
稀释度
生理盐 血凝素
生理盐水 1%鸡红 细胞 结果预测
• 3.在1-12孔均加入25ul的生理盐水。 • 4.在每孔内加入25ul1%的鸡红细胞悬液,震荡, 室温静止感作15-30min,每5min观察一次结果。 • 5.计算血凝效价,稀释使成为四价备用.
血凝试验结果判定
• 效价判定: 凝集特别显著:“++++” 凝集现象次之:“+++” 凝集清楚可见:“++” 稍显凝集者:“+” • 血凝效价:呈“++”凝集时的最高稀释 度。此时的稀释度即为1个血凝单位。
1
2
25 25 25 25
++++
2 3
4
25 25 25 25
++++
4
16
25 25 25 25
++++
5
32
25 25 25 25
++++
6
64
25 25 25 25
+++
7
128
25 25 25 25
++
8
256
25 25 25 25
+
9
、、
10
、、
11(+)
12(-)
8
25 25 25 25
实验二 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
实验目的
1血凝试验:滴定病毒的血凝效价(病毒的凝集价), 采用一定的病毒量,通常采用4个血凝单位。 2血凝抑制试验: 应用标准病毒液测定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或应用特 异性抗体鉴定新分离的血凝性病毒. 3检测实验用鸡群有无病毒感染和监测鸡的免疫状 态。 4 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其实用价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