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 一、配平原则1、化合价升降守恒(即得失电子守恒)2、质量守恒二、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三、几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升全降 技巧:以反应物或生成物作为参照物均可C 6H 12O 6+ KNO 3 — CO 2↑+ N 2↑+ KOH+ H 2O 2、反应物中某一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 技巧:一般以生成物作为参照物Fe + HNO 3(浓) — Fe(NO)3+ NO 2↑+ H 2O3、对于歧化、分解、归中、化合反应 技巧:看分不看合P+ KOH+ H 2O — PH 3+ KH 2PO 2 KClO 3—— KCl + O 2↑ NH 3 + NO — N 2 + H 2O NO + O 2+ H 2O — HNO 34、同一物质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技巧:整体法配FeS 2 + O 2 — Fe 2O 3 + SO 2Cu 2S+ HNO 3 — H 2SO 4+ Cu(NO 3)2+ NO ↑+ H 2O P+ CuSO 4+ H 2O — Cu 3P+ H 3PO 4+ H 2SO 4KMnO 4+ H 2O 2+ H 2SO 4— K 2SO 4+ MnSO 4 + O 2↑+ H 2O KClO 3 + HCl — Cl 2↑+ KCl + H 2O Cl 2 + NH 3 — NH 4Cl + N 2S + KOH — K 2S + K 2SO 3 + H 2OCrI 3+ Cl 2+ KOH — K 2CrO 4+ KIO 4 + KCl+ H 2O 四、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一致,只是检查时应注意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Cr 2O 72-+ Cl -+ H + — Cr 3++ Cl 2↑+ H 2O MnO 4- + I -+ H +— Mn 2++ IO 3-+ H 2O Cl -+ ClO 2-+ H +— Cl 2↑+ H 2OCr 2O 72-+ Fe 2++ H +— Cr 3++ Fe 3++ H 2O 五、缺项配平方法:缺项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时,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出发生氧化还原的系数,再观察两端, 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确定未知物并配平(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一般为酸、碱、H 2O 。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口诀与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口诀与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口诀与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

为了配平这类反应方程式,可以遵循以下的口诀与技巧:
1. 先确定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会被还原剂氧化,还原剂会被氧化剂还原。

2. 根据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电荷平衡,确定反应物中的原子数的变化。

3. 以最复杂的物种开始配平。

以下是一种便于记忆的口诀:
现补电荷,氧、氢肩挑。

少赋电的视比商,原子数变检察后。

多则试找小分解,电子分半回归巢。

标记总去一试试,新得平衡式吹牛好。

使用这个口诀的步骤:
1. 先补充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电荷数。

根据反应物中的氧原子数和氢原子数,来决定还需要多少电子数以达到电荷平衡。

2. 观察反应物中含有较少电荷的物种并比较其反应系数。

根据反应物中原子数的变化,尽量将物种中较少电荷的原子尽量赋予电子。

3. 逐一检查所有原子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分解具有较大系数的物种。

将电子进行平分,并根据配平后的系数进行重新合并。

4. 标记每一个物种的系数,然后试验配平后的方程式,确保每个原子数都平衡。

5. 最后得到平衡的方程式,检查是否符合需求。

使用这些口诀和技巧,可以更轻松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但配平方程式需要实践和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方 程 式 的 配 平
一、配平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升、 降总数相等。 二、一般步骤:1、标明化合价的变化; 2、乘上最小公倍数(即系数O3+( 2)H2O=(5)NO+( 3)H3PO4
5×3
3×5
0
+5
+2
+5
练: 0 +5 +4 +2 3 Si+ 4 HNO3+12HF= 3 SiF4+ 4 NO+ 8 H2O
P4O+ 21/4 Cl2 3/2 P2Cl5+POCl3
五.由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单的 整数比
4P4O+21Cl2
练习
6P2Cl5+4POCl3
(x-1) 2O (3x+1) _Na2Sx+______NaClO+_____NaOH (3x+1) (2x-2) x _Na2SO4+_____NaCl+____H
4×3
3×4
三、注意:1、隐系数,即分子中的原子个 数。应乘上化合价完全变化且变化程度一致 的物质分子中的隐系数;并将系数先配在乘 了隐系数的物质分子前面。 1× 2 × 5 例: 2KMnO4+16HCl= 2MnCl2+ 2 KCl+ 5Cl2 5×2 + 8 H2O
+7 -1 +2 0
练1: 4 Zn+ 10HNO3= 4 Zn(NO3)2+ 1N2O+ 5H2O
二.根据相等的条件列出等式 注意:在设定化学计量数时用过的条件不能 再用。 2a=5b+(4-2b)*3 (Cl原子守恒) 4-2b=1 (O原子总数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及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及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及技巧一、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①单线桥法。

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例: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②双线桥法。

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

例: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

例:3Cl 2+6KOH KClO 3+5KCl+3H 2O②归中反应。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

例:KClO 3+6HCl 3Cl 2+ 6KCl ↑ +3H 2O(3)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H 2S 、HBr 、HI 、Fe 2+及盐,SO 2等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2.化合价升降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每种物质中升高或降低的总价数。

得2e -—— 2e -失2e -—— 失5e得5×e得5e -“二等”指的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非互质的应约分)的数交叉相乘。

“三定”指的是用跟踪法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学式前的系数。

“四平”指的是通过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

“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中可通过查对反应式左右两边氧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进行复核(离子反应还应检查电荷数是否相等),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将方程式中“—”改为“=”。

[例3]对于反应KMnO4+HCl→KCl+MnCl2+Cl2+H2O(未配平),若有0.1mol KMnO4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转移电子0.5mol B.生成Cl20.5molC.参加反应HCl为16mol D.Cl2是还原产物三、配平的基本技巧(特殊方法)①奇数配偶法:此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其步骤为“一看、二找、三配、四平、五查”(内容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整理一、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曾经的组合,化合状态和电荷状态都会发生改变。

因此,为了描述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我们需要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二、常见的配平方法1. 配平方法一:改变系数法通过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首先,识别氧化和还原的物质,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添加适当的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保持平衡。

2. 配平方法二:半反应法这种方法将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分别处理氧化和还原的物质。

首先,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半反应写出来,以确保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平衡。

然后,平衡半反应中的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

最后,根据反应的实际情况,将两个半反应合并为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 配平方法三:氧化数法利用氧化数法来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数是描述物质中原子与电荷状态的指标。

通过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数变化,可以确定每个原子的电荷变化。

然后,通过调整系数和电荷数目来平衡方程式。

三、注意事项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确保所有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在方程式两侧保持平衡。

2. 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合价和电荷状态,以便正确配平方程式。

3. 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在调整系数和原子数目时保持平衡。

四、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系数法、半反应法和氧化数法来实现。

在进行配平时,需要注意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的平衡,以及化合价和电荷状态的正确设置。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个物质会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会获得电子(被还原)。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数量,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下面是一些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1.确定氧化态:首先要明确反应物中所有元素的氧化态(也称为氧化数)。

氧化态是元素在化合物中具有的电荷数,它可以通过周期表或氢氧化物、过氧化物等简单化合物的已知氧化态进行估计。

2.写出未配平方程式:根据实验条件和反应物的氧化态,可以写出未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总数相等。

3.平衡非氧原子:考虑非氧原子的配平。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引入系数,使得每种原子的数量在两边相等。

4.平衡氧原子:现在考虑平衡氧原子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引入水分子(H2O)来平衡氧原子。

5.平衡氢原子: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存在不平衡的氢原子,可以通过引入氯化氢(HCl)或氢氧化钠(NaOH)之类的化合物来平衡。

6.检查电荷平衡: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相等,这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7.检查原子数量平衡:最后,检查每种原子的数量是否平衡,确保反应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考虑以下未配平方程式:Fe2O3+H2→Fe+H2O1.确定氧化态:在此方程式中,氧化态问题相对简单,因为Fe的氧化数是+3,而H的氧化数是+12.平衡非氧原子:考虑到反应物中Fe2O3有2个铁原子,生成物中Fe只有1个铁原子,可以在生成物上加2的系数,使其与反应物中的铁原子数相等。

于是方程式变为:Fe2O3+H2→2Fe+H2O3.平衡氧原子:反应物中有3个氧原子,而生成物中只有1个氧原子。

为了平衡氧原子的数量,我们可以在反应物前面加上3个水分子(H2O)。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 配平技巧有哪些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 配平技巧有哪些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配平技巧有哪些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高考的重点,同时难度较大,需要认真
把握,且勤加练习。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供大家
参考!
1 氧化还原反应如何配平根据氧化还原的特征配平(主要是电子守恒),适
用于双元素氧化还原或歧化反应
1’根据氧化还原的元素配平标出发生氧化还原的原子的前后化合价,用双线桥标明化合价升降数(即失得电子数),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升降数,交换即得系数。

2’根据氧化还原的分子配平标出每个分子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代数和,求最小公倍数,除以代数和,交换即得系数。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通法),但计算量大,通常只用于难配平的方程式1’把各项的系数分别设为未知数,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列出方程组(一般是
不定方程组),再把含最少未知数的关系式代入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化到最简。

2’由于上一方法的计算量特别大,所以可以采取定“一”法将第一项的系数
定为一,然后对其他项的系数设元,列方程组求解,最后将系数化到最简。

[注: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的化学方程式,其配平的结果不一定是相同的]
1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正向配平
此处我们使用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作为例子进行讲解:
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按照配平原则配平。

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

配平的步骤包括从左向右配,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1、顺配法先从氧化剂或还原剂入手配平,即从方程式的左端开始配平。

该方法适于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中某一物质即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的一类反应。

2、逆配法对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和同一物质中不同种元素间的反应)采用逆向配平。

3、双向配平法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配平要从还原剂、还原产物(或氧化剂、氧化产物)着手配起,即从方程式的两端进行配平。

4、零价法此法适于某一反应物中几种元素在反应物中化合价都上升(或下降)的反应,以及一些不常见的化合物参加反应且较难确定该化合物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反应,在配平过程中可把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人为地视为零价。

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判别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是否有氧化数的升降,或者是否有电子得失与转移判断。

如果这两者有冲突,则以前者为准,例如反应,虽然反应有电子对偏移,但由于IUPAC规定中,单质氧化数为0,所以这个反应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通常以碳的氧化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依据:碳的氧化数上升,则此反应为氧化反应;碳的氧化数下降,则此反应为还原反应。

由于在绝大多数有机物中,氢总呈现正价态,氧总呈现负价态,因此一般又将有机物得氢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得氧失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有哪些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4、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7、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河南省汝南高中
冯爱红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直是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更使许多学生感到困惑。

在中学阶段,教材及其它辅导资料都着重介绍了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但学生在运用此方法进行配平时容易出错;原因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繁杂多样,各有其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如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出发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些价态处理技巧。

配平原则
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

⒉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

⒊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值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相
等。

配平步骤
⒈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
合价。

⒉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⒊求总数:使化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⒋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
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⒌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
恒”。

配平方法
1.零价法
用法: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值相等,最后用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1:
试配平 Fe3C + HNO3 - Fe(NO3)3 + NO2 + + H2O。

分析:复杂物质Fe3C按常规化合价分析无法确定其中Fe和C 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Fe3C → Fe(NO3)3 和 CO2 整体升高13价,HNO3 → NO2 下降13价(除了Fe、C以外,只有N变价)。

易得 Fe3C + 22HNO3 = 3Fe(NO3)3 + 13NO2+ CO2 + 11H2O。

2.平均标价法
用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例2:
试配平 NH4NO3-HNO3+ N2+ 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NH4NO3 → HNO3:+1→+5升4×1价
NH4NO3 → N2:+1→0 降1×2价
易得 5NH4NO3 = 2HNO3 + 4N2 + 9H2O
3。

整体标价法
用法: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多见于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3:
试配平 S+ Ca(OH)2-CaSx+ CaS2O3+ 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NH4中-3价,NO3中+5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NH4NO3→HNO3:+1→+5升4×1价
NH4NO3→N2:+1→0 降2×2价
易得 2(x+1)S + 3Ca(OH)2 = 2CaSx + CaS2O3 + 3H2O
4。

逆向配平法
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改变,配平宜从、开始,即先考虑生成物,逆向配平;自身方程式,宜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即逆向配平。

例如:P + CuSO 4 + H 2O - C U3P + H 3PO 4 + H 2SO 4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P 、CuSO 4,还原剂是P ,以反应物作标准求得失
电子数比较困难,但是氧化产物只H 3PO 4 、还原产物只C U3P ,所以以1mol
H 3PO 4 和1mol C U3P 作标准物容易求得失电子数。

答案:11 15 24 5 6 15
5.有机反应的配平法——有机物参入的氧化还原反应,通常首
先规定有机物中H 为+1价,O 为-2价,并以此确定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

再根据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与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相等原则,结合观察法配平。

例如: H 2C 2O 4 + KMnO 4 +H 2SO 4 - CO 2 + K 2SO 4 + MnSO 4 + H 2O 解析:H 2C 2O 4中,令H 为+1价,O 为-2价,则C 的平均化合价为
+3价。

1个H 2C 2O 4 化合价升高数为2,1个 KMnO 4 化合价降低数为
5,最小公倍数为10,故H 2C 2O 4的系数为5,KMnO 4的系数为2。

配平
的方程式为:
5 H 2C 2O 4 + 2KMnO 4 +3H 2SO 4 = 10CO 2 + K 2SO 4 + 2MnSO 4 +8 H 2O
6.缺项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中有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写出来,在配平时,如果所空缺的物质不发生电子的得失,仅仅是提供一种发生反应的酸、碱、中性的环境,可先把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配平,再确定出所缺的物质,把系数填上即可。

例如:BiO 3- + Mn 2+ + - Bi 3+ + MnO 4-+ H 2O
解析:首先根据化合价的升降配平有变价元素的有关物质:
5BiO 3- +2 Mn 2+ + - 5 Bi 3+ +2 MnO 4-+H 2O
根据氧原子守恒,可以确定H
O 的系数为7,根据质量守恒
2
和电荷守恒规律可以确定反应物所缺的是氢离子H+。

答案:5 2 14H+ 5 2 7
除这几种常用方法外,还有一些简易方法也可用于一些方程式的配平如:
(1)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2)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
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3)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味到:只要掌握一般的标价原则,确定好配平方向,从而灵活运用好“化合价升降法“这一基本方法,便能解决中学化学中绝大多数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