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孵化过程

合集下载

鸡蛋孵化进程图-图文显示

鸡蛋孵化进程图-图文显示

鸡蛋孵化过程发育图片未受精蛋种蛋中通常被称为“卵黄”的部分,实际上只是一个细胞,即雌性生殖细胞或卵子。

卵黄绝大部分是营养物质,细胞核和大部分细胞质集中为一个不规则的小白点,浮于卵黄上面和卵黄膜的下面,如图中箭头所示。

这种蛋虽经孵化但不能发育,称未受精蛋。

受精蛋鸡的卵子在输卵管的漏斗部与精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滞留期间不断分裂,到种蛋产出体外时已分裂成一团细胞,此时为胚胎发育的囊胚期。

从正面看囊胚像覆盖在卵黄表面的圆盘,中央为明区,边缘为暗区,通常称为胚盘。

受精蛋无精蛋进入孵化,蛋的发育过程第一天:状区经过24小时的孵育,胚盘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增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第一胚龄照蛋第一胚龄解剖第二天:胚盘已扩展一倍并被红色的血管围成樱桃形或椭圆形,这些血管即胚胎的卵黄囊循环的边缘血管----缘窦。

胚盘中心有一变曲的透明体----胚胎,透明体中可见一搏动着的小红点,即原始心脏。

第二胚龄照蛋第二胚龄解剖第三天:由孵化的第一天开始,蛋白中的水分通过半透性卵黄膜向卵黄中移动,使卵黄中水分含量大增,新进来的水分并不与卵黄液全仙融合而主要存在于胚区。

胚胎与伸展的卵黄囊血管形似蚊子,白壳种蛋通过照视可见蚊状的血管区,俗称“蚊虫珠”。

第三胚龄照蛋第三胚龄解剖第四天:卵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变淡,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1/3,由于卵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照蛋时卵黄不易转动,胚与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俗称“小蜘蛛”。

尿囊是一个很小的水泡,眼睛开始沉积黑色素。

第四胚龄照蛋第四胚龄解剖第五天:胚胎被包围在一个透明的水泡(羊膜)中,羊膜内充满羊水,胚体弯曲,眼睛黑色素大量沉积。

卵黄囊已包围1/2的卵黄,照蛋时可见到眼睛的影子,俗称“单珠”或“黑眼”。

肉眼已可见到尿囊,直径6毫米左右。

第五胚龄照蛋第五胚龄解剖第六天:尿囊增长迅速,一天之内增长了约4倍,尿囊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已经覆盖羊膜与部分卵黄,但较卵黄囊血管细;卵黄囊血管分布在卵黄面积达2/3以上。

《鸡蛋孵化过程的》课件

《鸡蛋孵化过程的》课件
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决定了胚胎的发育潜力 和孵化成功率,变异较大的品种 可能具有较高的孵化成功率。
避免鸡蛋孵化的失败的措施
选择优质种蛋
选择新鲜、蛋形正常、蛋壳质量好的种蛋 可以提高孵化成功率。
控制环境条件
严格控制孵化室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确 保胚胎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
定期翻蛋
定期翻蛋可以促进胚胎发育,提高孵化成 功率。
湿度对鸡蛋孵化的影响
总结词
湿度也是影响鸡蛋孵化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湿度能够保持鸡蛋内部的水分平衡 ,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
详细描述
在孵化过程中,湿度过低会导致鸡蛋水分蒸发过快,湿度过高则会导致胚胎发 育缓慢甚至死亡。一般来说,鸡蛋孵化的适宜湿度范围为50-70%,具体湿度应 根据孵化器的型号和鸡蛋的品种而定。
遗传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
探讨遗传因素对鸡蛋孵化率的影响, 了解种蛋品质的重要性。
环境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
研究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等 对鸡蛋孵化率的影响,了解环境调控 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工孵化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关注人工孵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 了解人工孵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鸡蛋孵化过程》PPT课件
CONTENTS
• 鸡蛋孵化过程简介 • 鸡蛋孵化过程中的变化 • 人工孵化鸡蛋的方法与技巧 • 鸡蛋孵化的成功与失败因素分
析 • 鸡蛋孵化的实践与探索
01
鸡蛋孵化过程简介
鸡蛋孵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01
鸡蛋孵化过程是指通过一定时间 和适宜条件,使鸡蛋内的胚胎发 育成为新生命的过程。
受精蛋
确保鸡蛋是受精蛋,只有受精蛋才能成功 孵化出小鸡。
无裂缝和损坏

小鸡孵化步骤

小鸡孵化步骤

小鸡孵化步骤小鸡孵化过程步骤主要包括消毒、控温、控湿、通风、翻蛋、晾蛋、照蛋7个步骤:1.实施“双消毒”所谓的“双消毒”就是对孵化的机器设备消毒,对即将孵化的种鸡蛋也进行消毒,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

2.做好控温温度控制是整个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关键,这里可以采取懒人孵化法,也叫恒温孵化法,就是从第1天至第21天始终将孵化器内部温度控制在37.8度;也可以采取变温孵化法,主要保持“前高、中平、后低”的温度控制原则,前1-6天,温度控制在38.5℃,中间的4-16天温度控制在37.8℃,后面的17-21天温度控制在37.6℃。

3.控好湿度湿度的控制对于小鸡孵化也很重要,整个孵化过程中湿度按照“前高,中平,后更高”原则控制,也就是前1至7天,湿度控制为60-65%之间,中间的8-18天湿度控制为50-55%之间,后面的19-21天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

4.良好通风良好的通风是小鸡孵化过程中胚胎存活的基础,在整个小鸡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内部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5%,如果超过了1%,就有可能出现死的胚胎,或者孵化出弱雏。

5.定期翻蛋在整个21天的孵化期的前18天内,智能的孵化机器都会每隔2个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45℃。

6.适时晾蛋晾蛋就是指在孵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孵化器打开,让孵化器的内部温度下降一些的操作,晾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

如果孵化条件在冬季或者早春,外界气温低,孵化器内温度适宜则可不晾蛋;如果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超过30℃,就需要在孵化中期时晾蛋。

7.适时照蛋照蛋是对孵化蛋进行体检,在孵化期间共照蛋3次,第一次白蛋在第五天,褐蛋在第七天照蛋,及时照出无精蛋、死精蛋、血坏蛋并清理出孵化器;第二次照蛋在第11天进行;第三次照蛋在第18天进行,同时根据种蛋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器的温湿度。

鸡蛋孵化过程的

鸡蛋孵化过程的

整理课件
55
第十八胚龄照蛋
整理课件
56
第十八胚龄解剖
整理课件
57
第十九天
• 气室继续扩大,尿囊液与羊水继续减少,快活酸 盐沉积增加,尿囊血管鲜红,表明尿囊仍司呼吸 器官的职能。孵化第19天在气室中可见展翅,少 数雏鸡的喙已穿破内壳膜而达于气室。可听到雏 鸡的鸣叫声。 雏鸡的营养全靠卵黄,部分卵黄已 收入腹腔,一旦雏鸡的喙的喙进入气入气室,即 开始肺的呼吸,此时雏鸡尿囊和肺的呼吸并存, 并逐渐由前者过渡到后者。呼吸量大,代谢热产 量大增,通常在这一天“落盘”。
整理课件
3
受精蛋
• 鸡的卵子在输卵管的漏斗部与精 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滞 留期间不断分裂,到种蛋产出体外 时已分裂成一团细胞,此时为胚胎 发育的囊胚期。从正面看囊胚像覆 盖在卵黄表面的圆盘,中央为明区, 边缘为暗区,通常称为胚盘。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第一天:
• 状区经过24小时的孵育,胚盘 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增 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 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鸡蛋孵化过程
伊通职教中心
整理课件
1
种蛋
未受精蛋无受精蛋
受精蛋
种蛋中通常被称为“卵黄”的部分,实
际上只是一个细胞,即雌性生殖细胞或卵子。
卵黄绝大部分是营养物质,细胞核和大部分
细胞质集中为一个不规则的小白点,浮于卵
黄上面和卵黄膜的下面,如图中箭头所示。
这种蛋虽经孵化但不能发育,称未受精蛋。
整理课件
伊通职教中心2
整理课件
48
第十六天
• 尿囊所包围的蛋白进一小减少,尿囊液颜 色变混,有少量尿酸盐积由于吞食白、胚 胎代谢产物增多,排泄的尿酸盐贮存在尿 囊中。 胎儿体重继续增大,羽毛加长变丰,颈部 羽毛长度达15毫米。

鸡蛋孵化方法

鸡蛋孵化方法

3、入孵后消毒:
• 每m3用高锰酸钾15g和30ml福尔马林,温、湿度 升至25—27 ℃ 、75-80%,密闭熏蒸30分钟。 • 注意:避开 1—4 日龄的胚蛋;先加水 — 高锰酸 钾—福尔马林;蛋面要干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平时管理:
①每半小时检查一次温度、湿度、翻蛋次数。 每2h记录一次。 ②定期检查并往水盘加水(2/3)
鸡蛋孵化方法
一、孵化生产流程
种蛋入场—种蛋选择—种蛋消毒—种蛋贮存—种蛋 预热—上蛋入孵—入孵消毒—照蛋— 移盘— 出雏 — 雌雄鉴别—注射疫苗—出场
种蛋消毒
种蛋预热


移 盘
雌雄鉴别
注 射 疫 苗
出 场
二、孵化操作技术
1、入孵前准备 2、上蛋入孵 3、入孵后消毒 4、平时管理 5、照蛋 6、移盘 7、出雏 8、清扫、消毒 9、做好孵化记录
2、人工助产 (鸭鹅蛋)
对啄壳已久且壳膜枯 黄的胚蛋、可沿啄孔将
蛋壳剥开,将头轻拉出
,另其自行出壳,也可
沾温水湿润(35℃)。
Thank You!
• 将蛋从孵化盘转移到出雏盘
7、出雏:
• 鸡满20天、鸭27天、 鹅30天开始出雏。 • 大量出壳时(70%) 及时捡出绒毛已干的 雏,并捡出空蛋壳和 死胚蛋,将未出壳的 胚蛋集中放在一起。 • 雏禽在机内不宜超过 24小时。
8、清扫消毒:
出雏结束清扫、冲洗、消毒出雏机 及出雏盘。
9、作好孵化记录
三、特殊情况处理
1、停电处理:
提高室温(27-30℃)和每半小时翻蛋一次。前期 注意保温,后期胚蛋注意散热。 ①前期胚蛋:关闭通气孔及机门,夏天往水盘加热 水,冬天室内升火。

孵鸡蛋的方法

孵鸡蛋的方法

孵鸡蛋的方法一、温水袋孵鸡法1、孵化用具长方形木框(长1.7米、宽0.8米、高0.17米)、棉被、温度计、塑料薄膜水袋等。

封口的水袋大小与木框相同,两头不封口的水袋尺寸略大于木框,以便袋内灌水后两头有向上折迭起来的余头。

2、操作方法把木框放在炕上、框底铺垫两层软纸,将水袋平放入框后框内四周与水袋之间塞上棉花或软布保温、然后往水袋中注入40℃的温水、使水袋鼓起4寸高。

把种蛋平放在水袋上,每个蛋盘装400—500个种蛋。

把温度计分别放在蛋面上和种蛋之间,用棉被将蛋盖严。

蛋温靠调节水袋中的水温。

第一周蛋温要保持38.5℃—39℃、第二周为38℃—38.5℃、18天后应降至37.5℃,蛋温超过39℃时则要向袋内加冷水,每次加水之前要先用一根胶管吸出等量的水、然后再加水。

覆盖物要看蛋温情况而增减。

出雏前3—5天用木棍把棉被支起来,以防温度太高以利于雏鸡破壳、控制温度的办法是加水盘或地面洒水。

二、电褥子孵鸡法1、准备在火炕上用12根木条,根据需要做成一个立方体,用塑料布将立方体的六面全部包蒙好,除留一面不固定让人进出外其余全都寄存定在框架上。

在室内70厘米高处用木板或秫秸搭个架子、铺上碎干草并铺上草帘。

用木板做成长110厘米、宽65厘米的木框。

在贴炕处放3厘米厚的谷糖、铺两层订袋后放上固蛋框,框内再铺好塑料布、电褥子、棉褥子和床单。

2、孵化湿度通过放水盘和喷洒热水的方法保持在60%—70%、每2—3小时翻蛋一次。

开孵第14天上摊。

先将蛋温提高到39℃、室温30℃,随上蛋随盖棉被。

孵化至19天开始破壳出鸡、此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和湿度并使之保持平衡、大部分鸡可自行破壳而出。

种蛋常规消毒后预热10小时、温度达26℃—27℃。

再将种蛋大头朝上摆好、放好温度计盖上床单、棉被再盖好塑料布包严。

并通过给电和停电使蛋温保持在37.8℃—38℃。

开始,每30—60分钟检查一次、温度上下波动半度就应及时通过开关电源来调节。

三、煤油灯孵化法孵化箱用四根木柱固定在地面,箱四周是用三夹板或五夹板中间有保温夹层(内填入棉花、木屑、塑料泡沫板等保温材料)的侧壁。

日记,观察鸡蛋孵化过程

日记,观察鸡蛋孵化过程

日记,观察鸡蛋孵化过程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今天我开始观察鸡蛋的孵化过程。

我准备了一只鸡蛋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每天会定时去观察,并记录下每个观察的结果。

第一天:我将鸡蛋轻轻地放在一个箱子的底部,底下放着一层软软的纸巾,以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鸡蛋是温暖的,而且触感稍微有些湿润。

第二天:鸡蛋的外部仍然保持着温暖的感觉,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我可以感受到孵化的过程已经开始了。

第三天:今天早上,我观察到鸡蛋表面有一些细微的颤动,似乎鸡胚在蛋里有所活动。

我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孵化的到来。

第四天:鸡蛋的温度和湿度一直保持得很好。

今天我注意到鸡蛋的壳上有一小处脱落,露出了一些脆弱的膜。

第五天:鸡蛋的外壳上出现了更多的裂纹,露出了更多的膜。

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鸡胚,在蛋内蠕动着。

第六天:鸡蛋外壳上的裂纹越来越多,脱落的膜也更加明显。

我可以看到鸡胚背部的轮廓,并感受到它的心跳。

孵化的时刻即将到来。

第七天:今天早上,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小鸟头从蛋壳里探出来。

这只小小的生命从一个小小的蛋壳里面诞生,真是奇妙!第八天:小鸟的头部已经完全露出,它不停地扭动着身体,试图从蛋壳中解脱出来。

我小心翼翼地观察,不想打扰到它。

第九天:小鸟终于彻底地从蛋壳中孵化出来了!它身上覆盖着绒绒的毛发,非常可爱。

小鸟还有些虚弱,但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从观察鸡蛋孵化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生命的不可思议。

从一个微小的鸡蛋里,孕育出了一个生命,真是令人惊叹!我非常高兴能够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我会继续关注小鸟的成长,记录下它的变化。

鸡蛋的孵化过程作文三年级

鸡蛋的孵化过程作文三年级

鸡蛋的孵化过程作文三年级嘿,你知道鸡蛋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吗?那可真是一场超级神奇的冒险呢!有一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几颗鸡蛋,说要让我们观察鸡蛋的孵化过程。

哇,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我们围着那些鸡蛋,就像一群好奇的小麻雀。

“这鸡蛋真能变出小鸡来吗?”“啥时候才能变出来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老师把鸡蛋放进了一个温暖的孵化器里。

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迫不及待地去看那些鸡蛋。

“嘿,鸡蛋有变化了吗?”“不知道小鸡啥时候能出来呢。

”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过了几天,我们发现鸡蛋开始有了一点点变化。

鸡蛋壳上出现了一些小小的裂缝,就像地球仪上的纹路一样。

“哇,这是要出小鸡了吗?”大家兴奋得不得了。

我们盯着那些鸡蛋,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小鸡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又过了一天,裂缝变得更大了。

我们能看到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在动。

“那肯定是小鸡!”“小鸡要出来啦!”我们激动得手舞足蹈。

这时候的鸡蛋就像一个神秘的礼物盒子,里面藏着一个大大的惊喜。

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一只小鸡破壳而出了。

它湿漉漉的,小小的,就像一个可爱的小毛球。

“哇,太可爱了!”“小鸡出来了!”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小鸡叽叽地叫着,仿佛在和我们打招呼。

看着这只小鸡,我心里想:这小小的鸡蛋里竟然能孵出这么可爱的生命,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就像变魔术一样,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鸡蛋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鸡。

其他的鸡蛋也陆续孵出了小鸡。

我们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心里充满了喜悦。

我的观点结论是:鸡蛋的孵化过程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胚龄照蛋
第十胚龄解剖
第十一天
• 由于尿囊完全包围了卵黄、胚体和 蛋白、尿囊血管已在小端吻合,此 时为孵化后的第10天零半天,照蛋 检验将这一现象称为“合拢”。从 第8天到第11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二 阶段。尿囊的合拢与否意义重大, 只有合拢完善,才能保证胎儿吞食 蛋白。
第十一胚龄照蛋
第十一胚龄解剖
第五胚龄照蛋
第五胚龄解剖
第六日龄
• 尿囊增长迅速,一天之内增长了约 4倍,尿囊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已 经覆盖羊膜与部分卵黄,但较卵黄 囊血管细;卵黄囊血管分布在卵黄 面积达2/3以上。胚体已初具翼和 腿的外型,已眼睛黑色素更多,照 蛋可见头部与躯干部两个小圆团, 俗称“双珠”。
第六胚龄照蛋
第六胚龄解剖
第八胚龄照蛋
第八胚龄解剖
第九天
• 尿囊沿内膜迅速向下端发展,包围 了胎儿和卵黄,并包围部分蛋分白。 胎儿皮肤透明度下降,皮肤表面出 现排列整齐的小点,即羽毛原基。 胸腹腔已封闭,心、肝、胃等器官 已包入体腔。
第九胚龄照蛋
第九胚龄解剖
第十天
• :尿囊在胚胎的背面迅速向下端发 展,将蛋白逐渐包围起来。当孵化 的第10天结束时,尿囊虽向小端逐 渐包围,但尚未合拢。公路儿皮肤 的羽毛原基遍及全身,翼和腿部羽 毛的尖端已微露。胎儿的位置靠近 气室。
第十六胚龄照蛋
第十六胚龄解剖
第十七天
• 这是煮熟的全胚,已剥去尿囊。孵化到17天,蛋 白基本上向羊膜腔输送完毕,胎儿仍被蛋白的羊 水包围。小图中为胎儿的新鲜肌胃,可见到胃内 的乳凝块,本是透明的蛋白羊水,被吞食到胃中 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而变成乳凝块。 胎儿由于从蛋白和卵黄中摄取了全价蛋白体重增 加,外形和羽毛的发育,与出壳的雏鸡差异不大。 从孵化的第12天至17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三阶段, 尿囊的合拢导致胎儿可以完全吞食蛋白。照视胚 蛋,全部为胎儿和卵黄的黑影,俗称“封闭”。
鸡蛋孵化过程
种蛋
未受精蛋无受精蛋
受精蛋
种蛋中通常被称为“卵黄”的部分,实
际上只是一个细胞,即雌性生殖细胞或卵子。
卵黄绝大部分是营养物质,细胞核和大部分
细胞质集中为一个不规则的小白点,浮于卵
黄上面和卵黄膜的下面,如图中箭头所示。
这种蛋虽经孵化但不能发育,称未受精蛋。
伊通职教中心
受精蛋
• 鸡的卵子在输卵管的漏斗部与精 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滞 留期间不断分裂,到种蛋产出体外 时已分裂成一团细胞,此时为胚胎 发育的囊胚期。从正面看囊胚像覆 盖在卵黄表面的圆盘,中央为明区, 边缘为暗区,通常称为胚盘。
第十四胚龄照蛋
第十四胚龄解剖
第十五天
• 尿囊所包围的蛋白减少,照视 胚蛋,小端发亮部位缩小,胚 体与卵黄的黑影部分增多。 胎 儿的羽毛生长迅速,颈部羽毛 长度达12毫米,身体各部羽毛 生长整齐,胫、趾鳞片开始形 成。
第十五胚龄照蛋
第十五胚龄解剖
第十六天
• 尿囊所包围的蛋白进一小减少,尿囊液颜 色变混,有少量尿酸盐积由于吞食白、胚 胎代谢产物增多,排泄的尿酸盐贮存在尿 囊中。 胎儿体重继续增大,羽毛加长变丰,颈部 羽毛长度达15毫米。
第第二二胚胚龄龄解照剖蛋
第三天
• 由孵化的第一天开始,蛋白中的水 分通过半透性卵黄膜向卵黄中移动, 使卵黄中水分含量大增,新进来的 水分并不与卵黄液全仙融合而主要 存在于胚区。胚胎与伸展的卵黄囊 血管形似蚊子,白壳种蛋通过照视 可见蚊状的血管区,俗称“蚊虫 珠”。
第三胚龄照蛋
第三胚龄解剖
第四日龄
第一天:
• 状区经过24小时的孵育,胚盘 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增 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 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第二天
• 胚盘已扩展一倍并被红色的血 管围成樱桃形或椭圆形,这些 血管即胚胎的卵黄囊循环的边 缘血管----缘窦。胚盘中心有一 变曲的透明体----胚胎,透明体 中可见一搏动着的小红点,即 原始心脏。
第十二天
• 图中尿囊在蛋白端尚有一小孔未合 拢,对于12天的胚胎发育似乎嫌慢。 由于个体差异,这种情形并不罕见, 鸡胚短羽已遍与爪已角质化。蛋白 呈淡黄褐色,粘稠,浆羊膜道形成。
第十二胚龄照蛋
第十二胚龄解剖
第十三天
• 将羊膜道是输送蛋白至浆羊膜腔的细长通道。粘 稠的蛋白由于尿囊的包围和收缩,像挤牙膏一样 不断进入将羊膜腔,与羊水混合,这种含有蛋白 的羊水,称为蛋白羊水,胎儿开始大量吞食蛋白 羊水。 胎儿在孵化的第12天至第18天期间,除 了从卵黄囊摄取营养外,靠吞食蛋白羊水由消化 道摄取营养也是重要途径。由于蛋白中各种氨基 酸含量平衡,使胎儿的重量迅速增加,由第12天 的5克左右增至第18天的22克左右。
第七天
• 卵黄体积达到最大程度,以后将逐 渐缩小,卵黄囊虽然也增大,仍有 1/4卵黄未被覆盖;尿囊比第6天增 长约两倍;胎儿的外形已具备禽类 的特点,头和眼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前后肢分化明显,胎儿的透明度开 始降低,胚胎半沉半浮横卧于羊水 中。
第七胚龄照蛋
第七胚龄解剖
第八天
• 尿囊较第7天扩大了一倍,几乎包 围了卵黄囊。从第4天到第8天是尿 囊发育的第一阶段,胚胎由卵黄囊 呼吸转化为尿囊呼吸。胎儿外形发 育趋于完善,上喙白色,破壳齿明 显可见,胸腹腔尚未封闭,心、肝、 胃都暴露于体腔外。羊水与尿囊液 迅速增多。
• 卵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变淡,卵 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1/3,由于卵 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 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 交换。照蛋时卵黄不易转动,胚与 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俗称“小蜘 蛛”。尿囊是一个很小的水泡,眼 睛开始沉积黑色素。
第四胚龄照蛋
第四胚龄解剖
第五日龄
• 胚胎被包围在一个透明的水泡(羊 膜)中,羊膜内充满羊水,胚体弯 曲,眼睛黑色素大量沉积。卵黄囊 已包围1/2的卵黄,照蛋时可见到 眼睛的影子,俗称“单珠”或“黑 眼”。肉眼已可见到尿囊,直径6 毫米左右。
第十三胚龄照蛋
第十三胚龄解剖
第十四天
• 尿囊血管充分发育并紧贴壳膜,通过内外 壳膜、蛋壳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吸进 氧气;尿囊液增加,主要集中于羊膜周围, 新陈代谢旺盛,胎儿增重迅速。解剖胚蛋 时尿囊血管很容易破裂。 胎儿大量吞食蛋白,为增重和羽毛的生长 提供了营养,颈部羽毛长度达10毫米。传 经验认为,此日前后为养毛期,孵化温度 应平稳,以保证胎儿正常吞食消化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