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及其类型
32类商标分类

32类商标分类商标是品牌的象征,能够起到标志和区别商品和服务的作用,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为了便于商标审核和管理,国际上制定了“32类商标分类”,将商品和服务按照属性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32类商标分类。
一、化学原料(第1类)这类商标主要涵盖了普通化学品、化妆品、肥料、颜料等,是商标分类体系中最基本的一类。
二、涂料(第2类)该类商标主要包括颜料油漆、涂料、清漆、金属涂层等,通常和第1类一起使用。
三、颜色(第3类)这类商标主要用于彩色商标,不涉及具体商品或服务,如可口可乐的红色商标。
四、燃气和石油产品(第4类)该类商标主要包括燃料、石油制品、燃气、灯油等。
五、医药及保健品(第5类)这类商标主要指与药品和保健品相关的商标,如药品名称、营养补充品等。
六、五金器具(第6类)该类商标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商品,如锁、钥匙、管道等。
七、机械设备(第7类)该类商标适用于机器、交通工具及设备、喷气机、拖拉机和施工工具等。
八、手工器具(第8类)这类商标主要是手工器具,如铲子、剪刀、刮刀、刀削器等。
九、科学仪器(第9类)科学仪器是实验室、医学设备等领域的商标,如计算机、电视机、生命科学设备等。
十、医疗器械(第10类)该类商标主要与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和消毒设备相关。
十一、照相器材(第11类)这类商标适用于照相机、摄像机、镜头等设备及相关的耗材。
十二、文具用品(第12类)文具用品适用于笔、尺、纸张、印章等文具及用品。
十三、家具家居(第13类)这类商标主要适用于椅子、床、垫子、枕头等家具及相关用品。
十四、针纺织品(第14类)该类商标主要适用于各种纺织品和家庭用品,如被子、窗帘、毛巾等。
十五、餐饮食品(第15类)这类商标适用于所有生产和销售食品和饮品的公司,如餐厅、酒吧、咖啡馆等。
十六、容器包装(第16类)该类商标适用于容器、盒子、袋子、罐头等包装用品,包括瓶子、罐子、邮袋等。
十七、运输旅游(第17类)这类商标主要在于关键词“运输”,包括航空、船舶和车辆的使用和租赁以及旅游和住宿。
常见水果类型及其分布

常见水果类型及其分布目录一、前言 (2)二、常见水果类型及其分布 (3)三、水果电商及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5)四、传统农业时期的水果产业 (7)五、国内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9)六、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带动水果消费增长 (12)七、报告结语 (13)一、前言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水果作为健康食品的代表之一,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新生代消费群体对水果的品质、口感、外观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了水果市场的消费升级。
国内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水果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水果行业应抓住机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拓展市场份额。
随着消费者对于品质、健康、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水果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
而新鲜水果、加工类水果产品、特色水果产业、水果电商及新零售模式、休闲采摘及体验式消费等方面将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企业应关注消费趋势,把握增长点,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水果行业的持续发展。
国内外水果市场消费现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水果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水果行业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水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了解不同水果类型的分布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推动水果行业的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果种植技术将进一步提高,为水果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常见水果类型及其分布水果,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一)柑橘类水果及其分布柑橘类水果是全球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之一,包括橙子、柚子、橘子、柠檬等。
这类水果主要分布于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如中国的南方、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巴西等地。
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提要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着缺乏规划、体制不顺畅、推广简单、建设主体薄弱、投资不足、保护不力等问题。
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要改进政府引导、从微观层面提出要整合营销策略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标准化;整合营销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存在着规划、体制、推广、投资、保护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政府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畅、品牌推广简单、经营主体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品牌保护不力等原因,致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附加值较低。
(一)缺乏农产品品牌规划,相关管理体制不顺畅。
各级政府热衷品牌评比和排序,推出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但是缺乏全国统一规划。
还有些部门或机构的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只重视品牌的评比,而忽视品牌培育和品牌维护的基础工作。
我国农产品品牌评定部门很多,如国家质监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
各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
由于政出多门,造成部分地方对于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方法、程序、标准出现不同理解,因此应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若干个职能明确、分工明晰的权威机构或部门,由他们来制定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标准、程序和淘汰机制。
(二)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与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我国龙头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辐射农户的能力较弱。
农业行业协会不是法人组织,资金实力小,违约赔偿能力有限,而农户的小农意识浓厚,协会和农户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农业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
我国农产品生产是以分散农户为主,资金积累缓慢而有限;同时,大多数地方集体经济规模小,农业合作组织也不完善;此外,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品牌的国际推广、地方政府对特色农产品的国内推广资金都十分有限。
农业机械使用管理手册

农业机械使用管理手册第1章农业机械基础知识 (3)1.1 农业机械的分类与特点 (3)1.2 农业机械的选型与配置 (4)1.3 农业机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4)第2章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 (5)2.1 农业机械操作要领 (5)2.1.1 操作前准备 (5)2.1.2 操作规范 (5)2.1.3 操作后整理 (5)2.2 农业机械维护保养 (5)2.2.1 日常保养 (5)2.2.2 定期保养 (6)2.3 农业机械故障排除 (6)2.3.1 发动机故障 (6)2.3.2 传动系统故障 (6)2.3.3 电气系统故障 (6)2.3.4 液压系统故障 (6)第3章耕整地机械使用与管理 (6)3.1 耕整地机械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6)3.1.1 耕地机械 (6)3.1.2 整地机械 (7)3.2 耕整地机械的操作要点 (7)3.2.1 耕地机械操作要点 (7)3.2.2 整地机械操作要点 (7)3.3 耕整地机械的维护与管理 (7)3.3.1 日常维护 (7)3.3.2 定期检修 (7)3.3.3 存放与管理 (7)第4章播种机械使用与管理 (8)4.1 播种机械的类型及特点 (8)4.1.1 播种机 (8)4.1.2 播种器 (8)4.2 播种机械的操作方法 (8)4.2.1 准备工作 (8)4.2.2 播种作业 (8)4.3 播种机械的维护与管理 (9)4.3.1 日常维护 (9)4.3.2 季节性维护 (9)4.3.3 管理措施 (9)第5章施肥机械使用与管理 (9)5.1 施肥机械的分类及选用 (9)5.1.1 撒肥机 (9)5.1.2 深施肥机 (9)5.1.3 注施机 (9)5.1.4 气送式施肥机 (10)5.2 施肥机械的操作技巧 (10)5.2.1 施肥前的准备 (10)5.2.2 施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5.3 施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 (10)5.3.1 日常维护 (10)5.3.2 季节性维护 (10)5.3.3 储存与管理 (10)第6章田间管理机械使用与管理 (10)6.1 田间管理机械的种类及功能 (10)6.1.1 耕作机械 (11)6.1.2 播种机械 (11)6.1.3 除草机械 (11)6.1.4 施肥机械 (11)6.1.5 灌溉机械 (11)6.2 田间管理机械的操作规范 (11)6.2.1 操作前准备 (11)6.2.2 操作过程 (11)6.2.3 操作后整理 (11)6.3 田间管理机械的维护与管理 (11)6.3.1 日常维护 (11)6.3.2 定期保养 (12)6.3.3 储存管理 (12)第7章收获机械使用与管理 (12)7.1 收获机械的类型及适用作物 (12)7.1.1 谷物收获机械 (12)7.1.2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12)7.1.3 果蔬收获机械 (12)7.2 收获机械的操作要点 (12)7.2.1 操作前准备 (12)7.2.2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13)7.3 收获机械的维护与管理 (13)7.3.1 日常维护 (13)7.3.2 定期维护 (13)7.3.3 储存与管理 (13)第8章农产品加工机械使用与管理 (13)8.1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种类及特点 (13)8.1.1 粮食加工机械 (13)8.1.2 油料加工机械 (14)8.1.3 蔬菜加工机械 (14)8.1.4 果品加工机械 (14)8.2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操作方法 (14)8.2.1 熟悉设备结构及功能 (14)8.2.2 准备工作 (14)8.2.3 操作步骤 (14)8.3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 (14)8.3.1 日常维护 (14)8.3.2 定期检查与维修 (15)8.3.3 培训与考核 (15)第9章农业机械安全使用与管理 (15)9.1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15)9.1.1 操作前的准备 (15)9.1.2 安全操作要求 (15)9.1.3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15)9.2 农业机械的预防与处理 (16)9.2.1 预防措施 (16)9.2.2 处理流程 (16)9.3 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16)9.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6)9.3.2 加强操作者培训 (16)9.3.3 强化机械维修与保养 (16)9.3.4 落实安全责任制 (16)9.3.5 开展安全检查 (16)9.3.6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16)第10章农业机械政策与法规 (16)10.1 农业机械相关政策法规概述 (17)10.2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17)10.3 农业机械报废与回收政策 (17)10.4 农业机械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及处罚规定 (17)第1章农业机械基础知识1.1 农业机械的分类与特点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机械设备,按照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耕作机械:主要用于土壤的翻耕、松土、平整等作业,如拖拉机、耕整机、旋耕机等。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课件

5、控制
测
与
找
分
制
实
量
计
出
析
定
施
过
划
偏
原
纠
纠
程
进
离
因
正
正
结
行
项
措
措
果
比
施
施
较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什么是经营?
• “下雨打伞就是经营。”
– 看天气 – 经营模式 – 创新 – 团队精神 #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 农业企业经营
– 农业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抓住和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努力实现企业内部条件、经营目标与 外部环境三者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和发展目标, 侧重于围绕协调和处理企业与外部环境关系以及有关企业发展方 向与战略决策等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管理活动。
一、农业企业
• 农业企业的特征
– 经营对象:农作物和农产品 – 经济效益:较大的不确定性 – 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规模可大可小 – 周期较长 – 经营活动分散带来复杂性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一、农业企业
• 农业企业的类型
– 按资产的所有制性质分:
• 国有农业企业、集体农业企业、私营农业企业、股份 制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一、农业企业
• 企业的概念
– 企业通常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 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去满足社会需要 从而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 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 企业的特征
– 协作 – 赢利 – 独立经营自主权 – 法人 #
农业区域公用品牌IP的构建——以湖南会同魔芋为例

作者简介:王佩之(1983-),男,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
E-mail:81436132@收稿日期:2019-06-18摘要:完成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创立、IP 农产品的构建过程和发展趋势是农产品现在的一个新销售形式,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农产品自身的特点提取,通过品牌形象设计的方式为其打造一个专属于该农产品的生动形象,以此形象为基础,对农产品进行宣传并制定相应的销售方式。
文章通过分析湖南会同适合魔芋生长的自然条件、发展空间以及其产业基础,总结湖南会同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会同魔芋的崛起历程。
探索出农产品IP 构建全新模式,为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以及品牌强农之路的开拓提供新的可能。
关键词: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乡村振兴IP 时代会同魔芋Abstract:To complete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brands in agricultural areas,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P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new form of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core content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through the design of brand image.To create a vivid imag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based on thisimage,publicizetheagriculturalproductsandformulatecorresponding sales method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aturalconditions,development space and industrial base of HunanHuitong for the growth of konjac,and summarizes the rise of the common brand in Hunan with the agricultural region.Exploring a new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P to provide new possibilities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other reg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strong farmers.Keywords:AgriculturalRegionalPublicBrand,RuralRevitalization,IP Rra,Huitong Konjac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IP 这一理念从以前的文化形象逐渐拓展到各个领域。
中国农业企业发展历程、运行特征及新时代使命

中国农业企业:发展历程、运行特征及新时代使命*◎马少华 摘 要: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发现农业企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运行特征,独特的运行特征决定了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农业企业;乡村振兴;新时代使命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企业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国农业企业更是稳步发展,除了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外,发展带动效应越发明显,联农带农模式不断创新。
2018年,全国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近1000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中央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代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农业企业发展历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是否具有合理的农业生产组织。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也根据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了不断地调整。
从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过程看,中国先后出现了国有农场、国有农垦企业、社队企业、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农业企业等生产性组织。
在1949-1978年间,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粮食生产、农村资金积累以及促进工业化进程,国有农业企业和集体农业企业成了此阶段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
其中,国有农业企业主要是指国有农场和国有农垦企业,而集体农业企业是指农村人民公社(社队企业)。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几类产业组织不能称之为企业。
根据企业的定义标准,这些产业组织并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它们采取的是社会化的生产方式。
为了考察农业企业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其界定为准农业企业。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粮食以及农产品供给,安置大批退伍军人,国家先后投资建立国有农场和国有农垦企业。
都市农业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

都市农业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一、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二、都市农业的特点1、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
2、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其服务。
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
3、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
4、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三、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1、农业公园。
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农业生产场所、消费场所和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建设,利用农业生产基地来吸引市民游览,主要是供观赏和旅游,面积比较大。
一般选择依山傍水,有林草的地方,以地形和农产品种类而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农业公园分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2、观光农园。
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开放农业园地,让市民观赏,采摘或购置。
有的主要是供观尝农村景观或生产过程,有的可以购买新鲜产品(如花卉),有的还可以参加采摘果实。
有的农户开放自家的花卉种植温室,有的观光农园集中区建立了展览室,让游人在观赏之余还能增长知识。
3、市民农园。
这种类型特点是,让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农地,直接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农业劳动过程。
市民家园一般设在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
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若干块,分别租给不同的市民,供他们进行耕作体验,有的可以解决一些吃菜或就业问题。
4、休闲农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018.5 中国农垦农业品牌,是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为基础的品牌类型。
它与农业的产业特征、产品特征、农业生产过程及其成果特征、农业产业链要素构成、与其它产业的相关关系特征等均具有密切的关系。
除了农产品品牌,农业品牌的范畴与类型还有许多,各种不同生产与经营内容、消费趋向、形态、性质、地缘属性的农业品牌,在以农产品为原点,延伸至二三产业的跨界产业链中,呈现丰富的互动关系。
通过品牌化,立足消费者需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供应情况,增加农耕文脉基础上的现代元素、现代意义、现代价值,实现农产品的低成本、高溢价,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农业应当快步进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品牌化时代。
市场已经显示:假农资伤农、假农药害农、低层次服务欺农等乱象频现。
这说明,除农产品以外的其他涉农产业,如农资(种子、化肥、农药)、涉农服务、农业综合产业等的品牌化,也已迫在眉睫。
一、农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农业,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角度农业品牌及其类型文/胡晓云看,每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范围的界定不一。
在中国,狭义的农业一般指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相关产业。
农民(包括具有农民身份的农民、不具有农民身份的“新农人”,下同)等生产经营者所进行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主动干预。
特别是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大多以土地、水资源等为基本生产资料,对自然环境有着天然依赖。
通过生产经营获得的农产品,则因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自然地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征。
农业属基础产业、第一产业,对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产业融合、产业跨界联动,农业已经呈现出超越第一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与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新型产业链构建能力。
因此,农业正在成为区域乃至社会的产业链构建的原生动力。
与之相伴随的农耕文化,则不仅仅是以往农耕社会的文化结晶,也是现代文明发展与核心要素构成的重要基石。
经过产业整合,农业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与新型产业,形成传统农耕与现代化的结合,创造更广阔的互动产业空间;经过农耕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杂糅融合,可以创造出传统文脉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既具传统文化特色更具【编者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创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让品牌来保障人民对质量安全的信心。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并要求农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
抓农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
作为中国农业的国家队,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农垦品牌是中国农业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
5月10日是第二个“中国品牌日”,本刊近期编发品牌农业主题的文章,以期进一步推进农垦品牌农业发展。
现代性的新型文化体系。
二、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指农业中生产的物品,是由农民等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等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物质成果。
狭义范围的农产品指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种植业种植而成的大米、小麦、高粱及其蔬菜、瓜果、棉花、甘蔗等农作物初级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广义范围的农产品则指通过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生产经营过程而获得的如木材、山货、畜禽、水产品及其副业生产如竹编、采集药材等获得的物品,包括初级产品与初级加工品。
作为“农产品”,它的重要特征体现为“物质成果”。
基于观光农业、创意农业而产生的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的体验经济形态与产业体系,它的重要特征则体现为服务基础上的“体验结果”。
农产品品牌,指由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栽培农作物、饲养牲畜、形成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特定的产品(服务)品牌。
该品牌是以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过程产生的物质成果、体验性服务为基础,经由一系列相关符号体系的设计和传播,形成特定的消费者群、消费联想、消费意义、品牌个性、通路特征、价格体系、传播体系等因素综合而成的有机整合体。
农产品品牌起源于农产品的独特识别与差异化,并经由各相关利益者认知、认同甚至忠诚、信仰,并包括独特的消费者生活世界在内。
因此,农产品品牌,是基于农业生产与经营所产生的物质产品与服务体系、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体验感知、品牌符号体系与意义生产等要素的系统生产、互动沟通、利益消费而形成的,独特的利益载体、价值系统与信用体系。
三、农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属于农业品牌范畴,但农业品牌比农产品品牌的范畴要大得多。
农业品牌不仅包括农产品产品品牌,也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全产业链过程中出现的系列不同类型的品牌,如农业服务品牌、农业产业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业商业(流通)品牌、农业综合品牌等等。
因此,农业品牌是基于农业生产过程形成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物质产品与服务体系、不同类别消费者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物质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感知、品牌符号体系与意义生产等要素的系统生产、互动沟通、利益消费而形成的,独特的利益载体、价值系统与信用体系。
四、农业品牌分类(一)品牌生产与经营内容分类从品牌的产品(服务)经营内容而言,农业品牌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品牌、农业生产产品品牌、农业生产服务品牌、农业综合品牌等。
农业生产资料品牌,是指机械、化肥、种子等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品品牌,如大华、神农基因等种子品牌;中化化肥、金正大、史丹利等化肥品牌;先正达、拜耳、杜邦农化等农药品牌。
农业生产产品品牌,指的即是如五常大米、烟台苹果等农产品品牌。
农业生产服务品牌,指的是包括第三产业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家乐旅游休闲服务等品牌;农业综合品牌,指的是综合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产品、农业服务、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内容的涉农品牌。
(二)品牌消费趋向分类从是否直接被消费者消费的角度,农产品品牌可分为生产资料型农产品品牌、生活资料型农产品品牌。
生产资料型农产品品牌更多地作为中间体发挥其作用,如棉花、木材等,它更多地体现材料的产地以及由产地带来的特殊的质地价值。
如中国西部的棉花、油菜、糖料蔗等,中国东北部的木材、药材等,被称之为B2B品牌。
生活资料型农产品一般在产品的初级形态时就被消费者直接消费,如蔬菜、大米、水产品、水果、花卉等;有一部分生活资料型农产品经过不同层次加工,实际上成为了工业品品牌。
因此,在现代化的产业链中,农业品牌大多是工业品牌的产业前链。
中国农垦 2018.5 52532018.5 中国农垦(三)品牌形态分类就农业品牌形态而言,农业品牌一般包括农业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业服务(包括农业旅游)品牌及其产业化背景下的农业综合品牌。
农业产品品牌以产品为基础与核心价值。
农业企业指经营农业相关产品的企业,其企业品牌形态具有工业企业的一般特征,其中,流通类的农业企业品牌指在农产品及其涉农领域进行商业流通的品牌,它是以销售农业产品为主体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专卖店或连锁店等。
农业服务(包括农业旅游)类品牌指针对涉农生产活动、涉农消费活动的服务性经营,包括农资、农药、农旅等服务性经营品牌。
农业综合品牌指从品种、品质、生产管理直至一、二、三产业联动经营的涉农品牌,具有其“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一站式体系性服务的综合性品牌。
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综合型的农业品牌正在陆续出现,体现出农业在新时期的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市场效率。
如中粮集团品牌从基地生产到加工生产、市场销售“全产业链”模式,也得到实践。
(四)品牌性质分类就品牌注册的商标性质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分类,涉农商标可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其中,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品牌,又可以称之为“区域公用品牌”,以商品商标、服务商标注册的品牌,为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
(五)品牌的地缘属性分类根据农产品品牌在生产、流通、初级加工等环节中的不同业务内容与经营范畴,又可对农业品牌以地缘依附度进行区分,可划分为地域品牌、非地缘品牌。
地缘品牌指的是在生产区域、产品品质、生产工艺、品牌文化等方面均具有极强的地缘依附性的农业品牌。
一般而言,持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等地理标志专用证明的农业品牌,其地缘依附性强,如章丘大葱、金乡大蒜、吐鲁番葡萄等。
非地缘品牌指的是在生产、经营、流通、初级加工等环节中,其业务内容与经营范畴并无强烈的地缘依附性的品牌。
一般而言,流通品牌、加工品牌大多地缘依附性会弱一些。
实践中,地缘依附性强的农业品牌与地缘依附性相对弱的品牌可以形成互动、互补、融合的产业链格局,构成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产品、产业品牌多数为地缘品牌;流通、加工品牌可以为非地缘品牌。
地缘品牌受惠于地缘,但也会受地缘因素的强力控制;非地缘品牌不能够得到地缘因素的高度背书,也因此不受地缘因素的控制。
两者相辅相成,则可构建科学的中国农业品牌生态体系,成就品牌的整合力、集群力,创造强大的品牌农业产业体系。
综上,因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特征;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链延伸,农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体现出了丰富性特征。
从不同角度进行区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内容、不同消费趋向、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地缘属性的农业品牌。
目前,农业品牌化中呼声最高、必要性最强的,是农产品品牌建设。
这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出现了低端产品供过于求,消费者需求的品质产品缺乏、农产品溢价程度低等供给侧问题。
通过品牌化,立足消费者需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供应情况,增加农耕文脉基础上的现代元素、现代意义、现代价值,实现农产品的低成本、高溢价,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农业应当快步进入全产业、全方位的品牌化时代。
市场已经显示:假农资伤农、假农药害农、低层次服务欺农现象,值得高度关注。
除农产品以外的其它涉农产业,如农资(种子、化肥、农药)、涉农服务、农业综合产业等的品牌化,也已迫在眉睫。
(作者系浙江大学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