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的家族

合集下载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与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

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政府。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庆龄,出生于上海市。

自幼生长在一个双亲既是教师又是基督教徒的西式家庭中。

宋氏家族有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姐姐宋蔼龄(孔祥熙妻子),弟弟宋子文,妹妹宋美龄(蒋介石妻子)以及弟弟子安和子良。

1908年宋庆龄与妹妹美龄乘船到美国求学,1913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梅肯的魏斯瑞安女子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回国,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

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后,便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

两个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虽然彼此年龄相差悬殊,然而心灵契合,相濡以沫,成就一段美满的婚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死于肝癌,终年59岁。

宋庆龄则继续夫业,并被肯定为“国母”。

读书笔记,宋氏三姐妹

读书笔记,宋氏三姐妹

从《宋氏三姐妹》中看宋庆龄宋庆龄是宋氏三姐妹中的老二,曾在美国留学,受到了美国式的教育。

父亲宋耀如早年漂泊在美国,中年回国办实业。

母亲也是近代社会较早受到教育的女性,拥有比较开明的思想,信奉基督教。

宋家整体家庭气氛和谐,家人相处融洽。

整个宋家开明西化,所以宋氏三姐妹都有机会受到教育并且赴美留学。

十六岁的宋庆龄携妹妹宋美龄一起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洲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十六岁的庆龄娇小而美丽,看起来比姐姐妹妹更庄重。

她是三姐妹中最好的学生:沉思、内向。

就她同年龄的孩子来说,她具备着非凡的洞察力。

但她也不总是严肃,她与同学相处友好,并且时时关注着国内的动态。

她显然意识到国内情况不妙,所以她总是勤奋的学习,以备回国后有所建树。

宋庆龄的姐姐,宋氏三姐妹的老大宋霭龄在即将结婚时,向孙中山先生建议让妹妹宋庆龄成为其秘书,孙中山欣然同意。

在此之前,庆龄对孙中山先生的印象从一个友好的房客转变成偶像。

孙中山先生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的好友,并且已经有妻子和三个孩子,这让他和宋庆龄以后的婚姻受到了宋氏夫妇的反对。

宋家信奉基督教,而孙家也是。

所以在宋庆龄向父母提出她要嫁给孙中山的时候,父母很是震惊。

按照基督教义,孙中山的妻子并没有什么过错,所以孙中山理应信守一纸婚约与她相伴一生。

而他们竟然要在这种情况下结合,这让宋家一家人都很难接受。

而宋庆龄却不顾他人的否定,坚持要和孙中山先生在一起。

她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

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她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第一夫人,也是最担当得起这个名号的人。

她一生都奉献在这个国家,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她与他甘苦与共为了国家而奋斗,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她独自奋斗在中国大陆。

她始终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

历史上的宋氏家族

历史上的宋氏家族

历史上的宋氏家族宋氏家族是指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家族。

父:宋耀如,1863年2月—1918年5月3日,广东文昌人。

原名韩教准,字耀如。

母: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倪蕴山之女。

母亲姓徐,是徐光启的后裔。

他们有三子三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

宋耀如和倪桂珍现藏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内。

宋霭龄,女,1889年—1973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美国纽约。

丈夫:孔祥熙。

宋庆龄,女,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现葬于上海市宋庆龄陵园。

丈夫:孙中山。

宋子文,男,1894年—1971年4月,生于上海,去世于旧金山。

宋美龄,女,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纽约。

丈夫:蒋介石。

宋子良,男,1899年—1987年,生于上海。

宋子安,男,1906年—1969年2月25日,生于上海。

[返回论坛首页]今日关注发帖说说您的育儿心得丰富好礼带回家支招|上周6盘入市燕郊一盘半小时售罄学区|第一学期结束谈谈海淀一年级教学报名|西六环精装挑高小户型总价135万现房|昌平地铁南邵站旁名企小户型110万【树熊看房】小编实探南邵名企邻铁不限购盘[京城新房学区房大全(2016最新版)][花香四季业施工进度]今年西城小升初对口直升最新名单和比例[盘点2015年自住房七宗最][新一轮燕郊户口可以办理了!]新年焦点红包盘盘有2016回家置业好买房[楼市奥斯卡评选进行时][解读回龙观两年涨幅超75%的真相]野狗咬坏神车兄弟这是在练车?爽购新年看房季自住商品房频道私人定制免费看房每周开盘精彩活动。

宋庆龄.ppt

宋庆龄.ppt

她与孙中山领导的革 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不久,宋庆龄还代替 蔼龄,担任孙中山的 秘书.她将全部热情和 心血投入到孙中山的 革命事业之中.1917 年宋庆龄与孙中山在 东京结婚。
l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
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 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 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 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 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 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 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 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 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 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 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 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 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 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 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真正的人民公仆
宋庆龄
u个人简介 u家庭背景 u婚姻生活 u小故事
1893年1月27日,诞 生在上海一个牧师 兼实业家的家。她 青年时代追随孙中 山,献身革命,在 近七十年的革命生 涯中,坚强不屈, 矢志不移,英勇奋 斗,并享有崇高的 威望。
宋庆龄(1893~1981)

宋庆龄的家族

宋庆龄的家族

推荐答案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

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

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

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

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

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

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

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

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

在南宋(公元1126——1279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

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

公元1197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

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

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 共22页

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 共22页
、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 党人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 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 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 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 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 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 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 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 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 团成员。继而为了进一步探 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 遗愿,赴苏联访问。在苏联, 她受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领导 人的亲切接见,与加里宁夫 妇结下了浓厚的友谊
5.政治贡献:
a.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 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 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 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 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 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 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 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 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 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 民主革命。
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 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 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 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孙中山宋庆龄夫妇
她与孙中山的结合就遭到父 母的强烈反对,虽然父亲以断绝 父女关系的气话责令她改变初衷, 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为此,给父 母的精神带来很大刺激。宋嘉树 曾亲自前往日本劝阻,结果落得 一场重病。后来宋嘉树因癌症病 逝上海,宋庆龄怀着十分内疚和 沉痛的心情从广州赶来为父亲守 灵送终,直到晚年,宋庆龄还念 念不忘此事地对人说道:“我爱 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 难过,心中十分沉痛。”
她用事实证明了选择的正确性,他们是 灵魂的伴侣,他们都死听从自己内心感受的 人,他们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及对国家 和人民的责任感。

宋庆龄祖居

宋庆龄祖居

宋庆龄祖居作者:罗杰来源:《现代青年·精英版》2018年第01期如果说文昌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我想那一定是宋氏祖居。

宋庆龄是文昌人,这个和中国近代历史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宋氏家族,源自海南文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点充分说明文昌是个好地方。

宋氏祖居坐落于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

在售票厅的左前侧最先看到的是宋庆龄父亲的雕像,宋庆龄的父亲原姓韩,名教准,其先祖韩显卿原住河南相州南阳,宋代,官任浙江会稽县尉,后升广东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南迁,先后在文昌锦山、铺前定居,后来,其第十八世孙宗腾移居昌洒古路园村,宋庆龄父亲就是在古路园村出生。

宋庆龄父亲幼年过继婶婶宋氏之弟为养子,改姓宋,名耀如。

同盟会成立后,宋耀如赴美筹措活动经费,回国后建立了同盟会秘密总联络部,受孙中山委托担任了同盟会的总司库。

此后,宋耀如没有停止过对革命捐资的支持,被誉为:“披肝沥胆为民主,瘁力殚心辅逸仙”。

宋氏祖居为传统的海南民宅建筑,砖瓦土木结构,正屋凹廊布局,设有正屋两间,厨房一间,横屋三间,围墙门两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围墙正门横楣上方挂邓小平题写“宋氏祖居”四个金色大字。

宋庆龄陈列馆建于1987年,1988年4月正式开馆,“宋庆龄陈列馆”六个大字由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题写。

陈列馆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侧,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顶饰有金黄色琉璃,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馆内用图片文字、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宋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变革、宋庆龄和孙中山相识相恋的过程和宋庆龄一生为中国妇女儿童事业所做的贡献等等。

馆前,前庭正中竖立宋庆龄半身汉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宽1.5米,陈列馆院正中庭院竖立孙中山半身花岗岩石雕像,孙、宋两座雕像在同一中轴线上,两个雕像距离40余米。

宋庆龄是怎么被“富养”起来的

宋庆龄是怎么被“富养”起来的

宋庆龄是怎么被“富养”起来的作者:赵忠心来源:《祝你幸福·最家长》2017年第07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宋庆龄这个名字。

她是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尊为“国母”;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和名誉主席,深受人民的爱戴。

良好的家庭环境宋庆龄出身于一个富足的知识分子家庭。

母亲倪桂珍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接受了许多开明进步的西方思想,擅长数学和钢琴弹奏。

同时,她又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思想,留着刘海儿,盘发髻,一副传统女性的装束。

她温和贤淑、端庄优雅,颇有大家风范。

父亲宋耀如是上海第一个代办外国机器的商人,拥有自己现代化的工厂,是个有成就的实业家,宋家在物质上是富足的。

倪桂珍结婚后,就辞去工作,致力于相夫教子。

她对孩子非常慈爱,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正如宋庆龄姐弟所言:“母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给我们快乐舒适的生活。

”宋耀如在空余时间,喜欢跟孩子们做游戏。

他喜欢音乐,常在夜晚一面弹着钢琴,一面为孩子们演唱美国南方情调的民歌,给家人带来许多欢乐。

宋氏夫妇尊重孩子,从不在精神上束缚自己的子女。

母亲总是鼓励孩子们要有自我独立的精神,告诉他们遇事要自己做出决定。

受母亲的影响,宋庆龄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与孙中山的结合,对亲情与民族利益二者的权衡与抉择,无不显示了她的独立精神。

宋氏夫妇尊重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大姐宋霭龄和小妹宋美龄天资聪明、大胆泼辣,父母就早早地送她们上学读书;而宋庆龄不像姐姐和妹妹那样锋芒毕露,因此,直到她七岁时才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兄弟姐妹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

比如,假期里姐妹们在院子里玩耍,宋霭龄和宋美龄趁大人不注意,就爬过院墙到外边的田地里嬉戏;而宋庆龄却不敢爬院墙,只能看着她们俩在田野里奔跑,采摘花草,捕捉虫鸟。

姐妹们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和宋美龄常常扮演车夫,宋庆龄则总是扮演乘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答案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

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

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

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

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

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

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

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 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

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

在南宋(公元1126——1279 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

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

公元1197 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

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

这些神主牌在1953 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

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 )。

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 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知博士帮助他把一封信转寄给在海南岛家乡的父亲,那封致给父亲的信也是用英文写的。

为什么给自己父亲写家书用英文呢?因为宋耀如童年只读过一点中文书,到美国后专用英文,当时他的中文程度还不足以写信。

在这封信中,宋耀如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已经成为基督教徒,他地址是北卡罗来纳州圣三一学院。

信末署的是“你的儿子韩嘉树”,还附上“查理•琼斯•宋”这个教名及随舅父的姓。

如果说洋人写宋氏家族的历史,可能因不了解中国人的习俗而搞错了宋耀如的名字,那么,中国人自己写的书,或翻译洋人的有关著作,这样的失误是应当避免的。

但我们查阅了几本书,就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失误。

蒋洪斌著的《宋庆龄》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2 月出版),介绍宋庆龄的父亲时,说他本姓韩,生于海南岛文昌县。

还说他的祖父是韩锦彝,父亲名叫韩鸿翼,叔父名叫韩鹏翼,这都没有错,但说宋耀如本名韩致准,弟弟叫韩教准,那就把哥哥与弟弟的名字弄颠倒了:宋耀如本人是韩教准,致准是他的弟弟。

李豫生等人译的《宋氏家族》(美国人埃米莉•哈恩著,中译本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说,宋氏家族祖籍在山西,在宋耀如诞生的前几年,由于内战而逃往海南岛,看来是搞错了。

根据宋氏祖居及韩裕丰本人所收存的史料,宋耀如祖籍是河南,而且早在宋耀如的前几代已经定居在海南岛。

该书又说宋耀如随其叔叔被送往本家族在波士顿的远方小店里,还说这位叔叔他母亲家族里的人,这就越说越糊涂了。

叔叔是自己父亲的弟弟,怎么会变成“母亲家族里的人”呢?母亲那边的兄弟,是舅舅而不是叔叔。

洋人不晓得分别,一律称“安哥” (Uncle),中国人翻译Uncle时,凭常识就可以知道母亲那边的人不会是叔叔,而只可能是舅舅。

接下来,让我们介绍这个曾经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显赫家族的成员:宋氏家族的“根”是在落后、闭塞的海南岛穷乡僻壤,把这个家族带入上流社会,带入中国政治的权力核心的是原名韩教准的宋耀如。

宋耀如生于1860年(一说1861年,另一说1866年),少年时到了美国,就读于威明顿的杜克大学三一学院。

一年后,转入田纳西州维尔市的万德华尔特神学院,毕业后取得牧师资格。

1886年回国。

在上海当传教士,协助组织中国第一所基督教青年会。

当时华人当传教士的薪金不高,还受到歧视,他觉得长此下去没有什么出路,便辞去布道工作,转而经营工商业。

尽管这样,他对教会事务还是很热心的。

他曾与美国圣经协会订立合同,在上海出版《圣经》的中文本。

宋耀如在十九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了他与中国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交谊,这可说是宋氏家族向中国政治权力中心迈开的第一步。

孙中山在二十世纪初继续开展其革命活动,每到上海,总是在宋耀如的家畅述革命形势,并且利用宋家开秘密会议。

后来,宋耀如不仅给予孙中山金钱上的资助,还担任了孙中山一部份秘书工作,为革命事业奔波。

宋耀如还在上海的法国租界开设华美图书馆,以印刷《圣经》为掩护,秘密印刷革命书刊和宣传资料。

就这样,宋耀如深深地介入了革命活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认识了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宋庆龄,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宋庆龄在童年时已十分仰慕孙中山。

宋氏全家都把孙中山当作英雄,但宋耀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后来竟成了好友孙中山的岳父。

宋耀如一生没有正式当过官,即使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在自己的女婿当了临时大总统之后,他也没有当过一官半职。

他是在1919 年逝世的,终年59岁。

(如果他出生的年份是1866 年,那么,他逝世时是53 岁。

关于他逝世的年份,有的书是记载1918 年。

)现在该来讲讲宋耀如的夫人与子女了:宋耀如的夫人倪桂珍(亦有的书写桂芝)也是基督教徒,浙江余姚县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在上海培文女子高等学堂毕业,是当时少数受正规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

宋耀如夫妇于1888 年生下第一个女儿,取名霭龄,1893年第二个女儿出世了,这就是中国当代伟大的女性宋庆龄,1894年,宋家的第一个男孩诞生,这就是宋子文。

1897年又生了一个女儿,这就是后来成了蒋介石夫人的宋美龄。

在宋美龄之后,还有两个弟弟子良与子安。

宋家这六个子女全都在美国留过学。

大姐嫁给孔子的后裔宋家的两个大女儿霭龄与庆龄,先后担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霭龄于1913 年与孔祥熙在日本结婚,孔祥熙是孔子的第75 代孙裔,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士学位。

孔祥熙一生没干过多少好事,坏事倒是干了不少。

1923年初,孙中山在广州重建陆海军大元帅府时,他受邀到广州出任财政厅长。

孙中山逝世时,他也是立遗嘱的见证人之一。

1927年1 月,他曾任武汉政府的实业部长,后来“宁汉合流”(武汉政府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合作),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工商部长,后改任实业部长。

从这时起,孔祥熙和他的妻子宋霭龄成为统治中国的最有权势人物。

孔祥熙先后担任过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还牢牢控制了中国的两家最大银行一一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另外还有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也被他操纵。

此人治国无方,敛财有道,在抗战期间,他利用行政院院长的权势与地位,大发国难财,成为四大家族中的首富(实际也是中国的首富)。

在南京政府垮台前夕,他把大量财产转移到美国。

1948年孔祥熙全家跑到美国去定居,孔本人在1967年8月在纽约病死,宋霭龄于1973年死于美国,终年85 岁。

宋庆龄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宋氏家族中最杰出的女性宋庆龄于1915年时与孙中山先生结婚,那年孙先生已经是49 岁,而宋庆龄只有22岁。

众所周知,宋耀如夫妇当初是反对这庄婚事的,主要理由是两人年龄悬殊。

但后来知道女儿决心很大,无可改变,在结婚时,宋耀如夫妇还是送了很多礼物给自己的女儿,包括双人床、五斗橱、大衣橱、金丝绣花被、百子图的缎绣被面及刺绣礼服等。

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后,十分坚定地继承孙中山的遗志。

她虽然担任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也当过国民政府委员,但是一直与蒋介石及孔祥熙等当权派对立,虽然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妹夫,另一个是自己的姐夫。

她所走的是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她的姐姐、妹妹和三个弟弟走的却是一条与她完全对立的道路。

1949年中共在北京建立政权,宋庆龄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4 年又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1965年当选政府副主席。

1981年5月16日,88岁高龄的宋庆龄病重,中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她是第一位获得这荣誉的人。

这年5 月29 日,宋庆龄于北京逝世。

宋子文曾在新加坡置产宋子文这个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中国现代豪门主要人物,在1917 年回国时,只是在汉冶萍公司当英文秘书,后来在北京开过小五金店。

1923年任上海信托公司的副经理,不到一年公司却倒闭了。

只有到了在广州投奔自己的姐夫孙中山时,他的日子才开始好起来。

先是任国民政府秘书、两广盐务稽核所长。

1924年8月,孙中山创办中央银行时,他以自己曾在美国学过经济学与财务管理的背景,出任董事、行长。

孙中山逝世前,他以亲属的身份赴京,作为孙中山立遗嘱时的见证人之一。

1925 年任财政部长。

以后又担任过南京政府的财长及中央银行总裁。

1927年内战爆发,宋子文在财政上给予蒋介石大力支持。

从那时起到1949 年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及蒋介石的妻舅的关系,把手伸得很长,大量聚敛个人的财富,成为中国巨富之一。

他亦官亦商,官商不分,在担任财长及行政院院长期间,先后建立了许多私人企业,如中国棉业公司、华南大米出口公司、扬子江电力公司等。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期间,宋子文和他的姐夫孔祥熙联手控制全国金融业,宋子文从1935 年开始控制了中国银行,第二年又收购了私营的广东银行(另一家叫广东省银行的与此行无关)及新华银行。

第三年(即1937 年),宋子文向广东银行支了百万元现金,以每股5 元的低价,购入了由简氏家族经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20 万股,这等于简氏家族所拥有的股份的半数,就这样,全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落入了宋氏家族的手中。

宋系的广东银行战前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分行,在香港、旧金山及新加坡亦有。

通过新加坡分行,宋子文在新加坡亦搞了些房地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