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汽车质量利用系数

汽车质量利用系数
汽车质量利用系数是指汽车的实际使用寿命与其预期使用寿命比值。
这个指标反映了汽车制造商设计和生产的质量水平,以及车主的使用和维护水平。
汽车质量利用系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即汽车实际使用寿命与预期使用寿命的比例乘以100。
例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0年,但实际使用寿命只有8年,那么它的汽车质量利用系数就是80%。
汽车质量利用系数与汽车的维修和保养密切相关。
如果车主定期保养汽车,及时更换易损件和维修故障,那么汽车的实际使用寿命就会大大延长,汽车质量利用系数也会提高。
另外,汽车制造商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也是影响汽车质量利用系数的重要因素。
一个质量好、生产工艺精良的汽车制造商,生产出的汽车质量利用系数往往更高。
总之,汽车质量利用系数是评估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汽车制造商的设计和生产水平,也反映了车主的使用和维护水平。
- 1 -。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

动力性
动力性
汽车的动力性是用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来表示。汽车动力性主要用三个方 面的指标来评定: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平坦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数值越大,动力性就越好。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也形象的称为反映速度能力,它对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有很大的影 响,特别是轿车,对加速时间更为重要。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以及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 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的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燃油经济性
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在我国及欧洲,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为L/100km,即汽车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油升数,其数值越小,汽车 燃料经济性就越好,汽车就越省油。而在美国,则用MPG或mi/gall表示,即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英里数,它的意 思是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英里数,其数值愈大,汽车的经济性就愈好,汽车就愈省油。燃油经济性与很多因素有 关,如行驶速度,当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增加而迅速增加。另外, 汽车的保养与调整也会影响到汽车的油耗量。
汽车的操控稳定性是指司机在不感到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按照司机通过转向系统给定的方向行驶, 而当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所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汽车操控稳定性通常用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来 评价。转向特性有不足转向、过度转向以及中性转向三种状况。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在固定方向盘转角的情 况下绕圆周加速行驶时,转弯半径会增大;有过度转向特性的汽车在这种条件下转弯半径则会逐渐减小;有中性 转向特性的汽车则转弯半径不变。易操控的汽车应当有适当的不足转向特性,以防止汽车出现突然甩尾现象。
汽车使用技术完全课件上册(1-6章)-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等

9
2006年1月
h
装载能力利用指标
1、载质量利用率 指报告期内载货汽车实际完成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货量的比 值,用以反映载运行程载货量利用程度。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载质量利用率(%)=实际完成周转量÷(载运行程× 载货量)×100% 2、载客量利用率 指报告期内载客汽车实际完成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客量的比 值,用以反映载运行程载客量利用程度。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载质量利用率(%)=实际完成周转量÷(载运行程× 载客量)×100% 在计算货车的载质量利用率时,附载旅客所完成的旅客周转量 人公里应换算为吨公里。在计算客车的载客量利用率时,附载 货物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应换算成人公里。(皮卡)
二级维 护 计实 划施 完率 完 成成 辆 的 的 数 二 计二 级 划级 维 变维 护 更护 车 辆 的 车 数 二 10 % 辆 级 0
20
2006年1月
h
四、维护返工率
车辆维护出厂后,返工量次占维护竣工总量次的百分比。
车辆维护返 维 维 工护 护 率竣 返工 工总 辆 10辆 % 次 0 次
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占全部报废轮胎的百分比。21
2006年1月
h
22
2006年1月
h
作业: P12,1、2、3、4
23
2006年1月
h
第二章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
2.1 汽车类型 2.2 汽车综合使用性能及其量标 2.3 整车尺寸和质量利用的评价 2.4 汽车容载量的评价 2.5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 2.6 汽车使用方便性的评价 2.7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 2.8 汽车机动性的评价 2.9 汽车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评价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 的运送距离)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1. 引言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购买汽车时,性能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汽车性能并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2. 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动力性能是衡量汽车动力输出能力的指标,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加速性能、最高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动力性能评价指标:2.1 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是反映发动机输出能力的重要指标。
最大马力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动机所能输出的功率,最大扭矩则表示发动机转矩的峰值。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意味着更好的加速性能。
2.2 加速性能加速性能是指汽车从静止加速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
常见的加速性能指标包括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和百米加速时间。
较短的加速时间意味着更快的响应和加速能力。
2.3 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
一般来说,较高的最高车速代表着更强大的动力输出和更好的性能表现。
2.4 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是衡量汽车在行驶时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更低的燃油消耗意味着更高的燃油经济性,这对于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非常重要。
3. 操控性能评价指标操控性能是衡量汽车操纵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指标,对驾驶体验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操控性能评价指标:3.1 转向灵活度转向灵活度是指汽车转向时所需的力和角度。
较低的转向力和角度能够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驾驶体验。
3.2 制动性能制动性能是衡量汽车制动效果的指标,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
良好的制动性能可以使汽车在紧急情况下更快停下来,并避免危险。
3.3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好的悬挂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路面贴合性和稳定性,同时能够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颠簸感。
4. 安全性能评价指标安全性能是汽车购买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安全性能评价指标:4.1 主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刹车辅助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
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一、概述
汽车使用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 能力。其各项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汽车的运用效率和使用方 便性,以便于择优选用。
常用的汽车使用性能指标见表1-6
表1-6 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1)
表1-6 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2)
二、评价汽车工作效率的指标
2 评价指标 (1)比载质量
比载质量
汽车装载质量(t/m3 车厢容积
)
(2)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货物容积质量(t/m3 ) 车厢容积(m3 ) 额定载质量
以上两个评价指标,表征了汽车结构对各 种货物需要的适应能力,它表明某车型装何种货 物能够装满车厢,或充分的利用汽车的全部装载 能力。
紧凑性是评价汽车外形尺寸合理利 用的指标,它影响汽车的操纵轻便性、 机动性、在受约束的条件下的通过性及 停车面积等。
5 乘客舒适性
汽车乘客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座 位的结构。座椅的结构参数主要是座位的宽 度和深度、靠背高度和倾角以及座椅上乘客 的上下自由空间。
6 最大续驶里程
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是指油箱加满 后能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
——汽车运用效率及运输成本
汽车运用效率:是衡量汽车使用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
参数。它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而是与很多 结构因素有关。
汽车运输成本:是衡量汽车使用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
标。同样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而是与很多 结构因素有关。
汽车运用效率与其结构的关系
汽车运输成本与其结构的关系
三、容载量
1 定义
容载量就是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 客的人数。汽车容载量与汽车的装载质量、车厢尺寸 、货物密度、座位数和站立乘客的地板面积有关。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PPT

如果汽车的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能保证性能要求,就称为 “故障”或“不可靠”。故障包括如下情况:零部件不工作、动作不稳或 性能降低。故障又分为突发性和渐衰性两种表现形式。汽车零部件产生故 障后,有的经过维修后仍可保证性能要求,而有的则不可能维修而报废。 零部件从开始正常工作直至不能正常工作而报废的整个过程称为使用寿命, 可用零部件的工作时间或汽车的行驶里程去衡量。
六、通过性
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载重下能够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 路、无路地段和克服各种自然障碍(陡坡、台阶、壕沟等)的能力。
汽车的通过性能与汽车的底盘参数、车身几何参数,以及汽车的动力 性、操纵性等密切相关。通过性可分轮廓通过性、支承通过性和机动性三 种。
1.轮廓通过性 轮廓通过性是表征车辆通过坎坷不平路段、各种自然障碍的运行能力。 评价车辆轮廓通过性的主要参数是: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横向通 过半径、接近角、离去角等。 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 隙失效。当汽车中间底部的零部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时,称为顶起失效。当 汽车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或托起失效。
1.汽车的最高速度 汽车的最高速度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 m/s的条件 下,在干燥、清洁、水平的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能达到的最高稳定 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与汽车所选择的发动机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以及 车轮半径的大小有关。在设计汽车时要考虑道路条件与交通情况。在道路 设计时,也规定了道路的持续车速和最高车速。
三、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 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汽车的制动性对保障 交通安全尤显重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 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以及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 驻的能力。
车辆利用评价指标

在一定的条件下,单车产量的高低与运输企业完成的周转量多少有关。 周转量完成的多少与企业车辆在时间、速度、行程、载重量以及货物 (旅客)运送的平均距离有关。所以,单车产量集中地反映了车辆在时间、 速度、行程、载重量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效率。
2006年1月
汽车使用技术
2、车吨(客)位产量
是指报告期平均每个吨(客)位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 车吨(客)位产量,可按主车、挂车分别进行计算,也 可以按主车、挂车综合计算。 计算公式:汽(挂)车车吨(客)位产量(吨公里)=汽(挂) 车完成的换算周转量÷汽(挂)车平均总吨(客)位(分 别计算) 车吨(客)位产量(吨公里)=汽车和挂车完成的换算周 转量÷汽车平均总吨(客)位(综合计算) 以上各项指标构成了车辆运用情况的指标体系。
1.1车辆利用评定指标
评价汽车综合性能的指标
1.1.1运输统计指标
一运量
1、客运量 指统计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单位:人。 统计原则:在计算客运量时,不管旅客行程的长短或客票票 价多少,每位乘客均按一人计算;不足购票年龄免购客票的 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2、货运量 指统计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计算单位:吨。
2006年1月
汽车使用技术
速度利用指标
1、技术速度 是指车辆在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里程。计算单位:(公 里/小时) 计算公式:技术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运行小时数 技术速度实际上是车辆的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能,道路条件 (如路面、宽度、坡度、弯道、视线等),所运货物的特征,行车 密度,车辆载重量等客观因素以及车辆保修质量和驾驶员的熟 练程度等都对技术速度有影响。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必须在许 可的条件下提高技术速度。
汽车使用技术
• 您的意见是可以赚钱的!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 万的公司需要测试和研究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为 了解消费者对他们产品或服务的评价,或是了解 未来的市场需求,这些公司动辄投入百万巨资, 委托专业的调研机构来进行市场调查。而对于帮 助他们完成问卷调查的您,市场调查公司当然要 给予报酬。正因如此,参与市场调查成了一种风 靡全球的网上兼职方法!当然,您每个月能得到 的调查邀请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只是一份兼职! • 想赚钱的同志们可以上调客网看看。 • /?src=50696184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引言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和指标是对车辆利用情况和管理效率进行评估的衡量标准。
通过制定定额和指标,可以帮助车辆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车辆的利用情况,并对车辆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
定额和指标的概念定额定额是指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中对车辆利用情况的要求和期望值。
通常以时间、里程、油耗等指标来衡量。
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和使用环境进行具体的制定,以实现更合理和高效的车辆利用。
指标指标是对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指引。
它是定额的具体化和细化。
指标可以包括车辆利用率、车辆利用效益、车辆使用成本等方面。
通过制定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车辆的利用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改进。
制定定额和指标的重要性制定定额和指标对于车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定额和指标可以帮助车辆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车辆的利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其次,定额和指标可以对车辆管理进行量化评估,使得车辆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最后,定额和指标的实施还可以促进车辆管理部门与车辆使用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制定定额和指标的方法制定定额和指标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是制定定额和指标的一般方法:1.调研分析:对现有的车辆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效率。
2.制定指标: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适的指标。
指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
3.参考标准: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借鉴其他单位和行业的经验,确定可行的定额和指标。
4.调整优化:定额和指标的制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结果,调整和优化定额和指标,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
定额和指标的应用定额和指标的应用可以帮助车辆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车辆管理和改进。
以下是定额和指标的一些常见应用场景:1.车辆利用率评估:通过定额和指标,可以对车辆的利用率进行评估,找出利用率低下的车辆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输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运输汽车所完成的产量。单位时间可以采用年、月、日、小时等不同统计时间;产量可采用货(客)运量或周转量、出租汽车客运的收费里程或收费停歇时间等。
载货汽车货运生产率
1.工作生产率
载货汽车工作生产率指平均每工作车时汽车所完成的货运量或周转量,用以评价汽车在工作时间内的生产效率。
一个运次内的载运量:
周转量分别为:
LL-平均到一个运次的载重行程
2.总生产率
载货汽车总生产率指平均每总车时汽车所完成的货运量或周转量,用于评价汽车在企业在册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和运用效果。
在统计期平均每一总车时内,车辆在线路上的实际工作车时
3.5汽车运输成本
3.5.1汽车运输成本概念
汽车运输成本是指以货币的形式来反映汽车运输企业一定运输工作量所支付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10项。
3.5汽车运输成本
3.5.1汽车运输成本概念
3.5.2汽车运输成本计算
3.5.3降低运输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课堂教学安排(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活动
复习5’
新课70’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介绍讲解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介绍讲解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教学难点
汽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复习P59-66,预习P66-70P72,,9
教学后记
运用生活的例子来讲解课堂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运用书本的理论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兴趣较浓。
情感目标
用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3.3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Ts --车辆在线路上的停歇车时。
营运速度反车辆在出车时间内有效运转的快慢。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出车时间利用率和车辆的技术速度。
出车时间是车辆自出库到回车库所用的时间,出车时间按其用途分为纯运行时间和停歇时间
(3)运送速度
汽车的运送速度是指企业计算期内货物(旅客)在运输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Tc —完成一个运次的工作车时,(客货在途时间)。
运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辆的运用效率及运输组织工作的水平。其影响因素除汽车的技术速度外,还有货物装卸效率和客运组织工作水平,也就是出车时间利用情况。
。
(4)总车时利用率
总车时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工作车日内车辆在路线上的工作车时与总车时的比值,它用来表示平均一个工作车日的24小时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出车工作,故又称为昼夜时间利用系数。对单个车辆在一个工作日内的总车时利用率为:
对全部车辆在工作车日内的总车时利用率为:
4.装载能力利用评价
汽车装载能力利用的评价通常采用车辆的吨(座)位利用率和实载率两个指标来表示。
(1)吨(座)位利用率
吨(座)位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与汽车额定吨(座)位所能完成的周转量之比。它反映了车辆额定吨(座)位的利用程度,
3.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统计期内车辆载货(客)行程总长度(km);
—统计期内的空车行程(km)。
影响行程利用率的因素主要有:客货源的分布及组织工作、运输的计划调度工作以及车辆对不同运输对象的适应能力等。
3.速度利用评价
提高汽车的时间利用率,可以增加汽车实际工作和运行的时间。但在相同的运行时间和运输条件下,汽车的运输生产量大小,取决于汽车的速度快慢。因此,充分发挥汽车的速度性能,提高运输速度,是提高汽车运用效率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评价汽车速度利用的指标主要有汽车的技术速度、营运速度、运送速度和平均车日行程等四项指标。
(1)完好率
车辆的完好率是指车辆的完好车日占总车日的百分比。
(2)车辆平均技术等级
车辆平均技术等级是指所有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平均等级。
(3)车辆二级维护实施率
车辆二级维护实施率是指实际完成的二级维护车辆数与按维护周期应完成的二级维护车辆数之比。
(4)维护返工率
维护返工率是车辆维护出厂之后,返工辆次占维护竣工总辆次的百分比。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介绍讲解
据图片讲解
总结5’
作业
1、汽车车身包括哪些部分?
2、车门车窗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3、指出4个车身内外部装饰件。
4、汽车电气设备用的原理和方法是哪些?
3.3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3.3.2车辆利用单项评价指标
2.行程利用评价
汽车的行程利用指标通常用行程利用率()来表示。行程利用率是指在统计期内车辆载货(客)行程占车辆总行程的百分比,即:
3.5.2汽车运输成本计算
汽车运输的全部费用,按照与车辆运行的关系,可分为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和装卸费用 三项,其中装卸费常实行单独核算,故汽车运输费用包括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5)车辆新度系数
车辆新度系数是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新旧程度的指标。为车辆固定资产净值与车辆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车辆固定资产原值是指购置车辆支付的费用。车辆固定资产净值是指车辆原值减去累计折旧费的余额。
(6)小修频率
小修频率是指每千车公里发生小修的次数(不包括各级维护作业的小修)。
(7)轮胎翻新率
轮胎翻新率是指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数占全部报废轮胎数的百分比。
课题序号
3-2
授课班级
17汽修(2)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讲练,讨论
授课章节
名称
§3-2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使用教具
教材,多媒体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理解熟悉汽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
技能目标:理解熟悉汽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
情感目标:用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汽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
(1)技术速度
汽车技术速度Vr是指车辆在行驶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里程
L—车辆在行驶时间内的总行程(km);
Tr —包括与交通管制有关的短暂停歇时间在内的车辆行驶时间(h)。
影响平均技术速度的因素主要有:车辆的结构性能、道路与交通状况、驾驶技术水平、气候条件及运输组织等。
(2)营运速度
汽车的营运速度是指车辆在工作车时内的平均速度
3.3.2车辆利用单项评价指标
2.行程利用评价
3.速度利用评价
(1)技术速度
(2)营运速度
(3)运送速度
(4)总车时利用率
4.装载能力利用评价
3.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完好率
(2)车辆平均技术等级
(3)车辆二级维护实施率
(4)维护返工率
(5)车辆新度系数
(6)小修频率
(7)轮胎翻新率
3.4汽车运输生产率载货汽车货运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