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团点评分析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9 洗浴行业报告

2019 洗浴行业报告

2017年
数据来源于16年行业大盘:商务部沐浴行业发展报告,17年行业大盘:基于16年行业大盘及YOY(16 vs 15的YoY商户数6%)
美团点评线上门店涨幅超过线下
2018年较2017年合作门店上涨7.6%
太原、青岛门店上涨迅猛
+7.6%
4,320
2017年
4,647
45% 40% 38%
21% 18% 16% 15% 8%
2019年美团点评洗浴行业报告
洗浴行业规模与现状
近些年洗浴行业快速发展,线上和线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泡汤已 经成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泡汤文化的崛起
人群的拓展
古代帝王、达官贵人
现代人人可泡汤
场景的丰富
商务场景
泡澡、汗蒸、SPA、餐饮、K歌、亲子等
洗浴行业线下规模扩大
线下门店逐年增长
单位:万 商家数
7.6%
23% 21% 15% 8%
2018年
上海 苏州 杭州 深圳 广州 太原 青岛 福州 长春 无锡 济南 东莞
年同比
平均值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2017年-2018年合作商户数
一线城市
二三线城市
洗浴消费者画像及偏好
从用户画像、用户访问行为及用户评价行为等方面,透析互联网洗浴用户 的消费背景与心理,勾勒互联网洗浴消费者的画像。
49% 14%
28% 28%
78% 60%
112% 95%
北上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2017-2018年分城市交易额
淡旺季明显,南北差异化
旺季月交易额是淡季的2.5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

2019美团点评FOOD+CAR汽车生活分析报告

2019美团点评FOOD+CAR汽车生活分析报告
95后准车主 · 85后准车主 · 75:渗透TA生活的全景生活营销
新洞察 · 新思维 · 新方法
71 结语
PART ONE 有车族的“美好生活”
我们见证了汽车从一个庞然大物的“奢侈品” 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对于汽车 的消费偏好,映射出不同区域消费者多样的生 活方式。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渗透,爱车 生活也呈现线上化趋势。
娱乐偏好:洗浴桑拿、鬼屋、桌游 运动偏好:射击射箭、游泳、马术
娱乐偏好:互动影院、新奇体验、鬼屋 运动偏好:体育场馆、搏击运动、武术格斗
娱乐偏好:网吧/电竞、私人影院、足疗按摩 运动偏好:溜冰、游泳、极限运动
8
车主的学习主张——西南车主“享乐趣”,华东车主“重实用
• “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正在变得普适,但不同地区的车主在学习培训上的偏好存在差异。分类来看,西南地区车主生活相对悠闲,学习培训上更多关注 “个人”的爱好与兴趣;而华东地区生活节奏快,车主在学习培训上更讲究实用性,不仅关注自我提升,也非常重视子女教育。
定性访谈
定性访谈让整个研究增加了温度。我们通 过访谈的方式将研究着眼点回归到个体本 身,访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车主代表, 由表及里地探究车主与车的互动关系、挖 掘消费背后的情绪体验与真实感受。
目·录
05
PART ONE:有车族的“美好生活”
区域篇 · 车型篇 · 爱车篇
46
PART TWO:准车主的“进取生活”
娱乐偏好:棋牌、舞厅、轰趴 运动偏好:滑翔伞 、体育场馆 、马术
娱乐偏好:采摘/农家乐、茶馆、私人影院 运动偏好:极限运动、滑翔伞、武术格斗
娱乐偏好:足疗按摩、棋牌、轰趴 运动偏好:射击射箭 、球类运动 、溜冰
不同区域车主关注的休闲娱乐&运动项目TGI指数Top3

2020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

2020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

《2020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摘要:(1)低毛利让利消费者,提升准入壁垒,有效阻止潜在竞争者 (14),(1)牵手点评,兼顾用户规模与变现盈利1+1>2 (28),(45)2019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2019年6月目录一、团购起家,赛道+模式+团队的完美组合 (5)1、业务:团购起家,如今外卖、到店酒旅的龙头 (5)2、团队:不断尝试并根据反馈思考调整,长期有耐心 (7)3、组织架构:根据业务动态调整,最新以消费场景划分 (10)二、以吃为核心,苦练基本功 (12)1、“吃”:大众、高频、刚需,低毛利巨头本身是壁垒 (12)(1)低毛利让利消费者,提升准入壁垒,有效阻止潜在竞争者 (14)(2)10万亿市场,巨头初长成 (16)2、美团领先的关键:用户、商户与配送,正反馈效应 (18)三、打造超级平台:生活服务全覆盖,产业链纵深布局 (21)1、Food+Platform,吃喝玩乐全都有 (22)(1)从粘性到网络效应:用户数越多,单用户价值越大 (22)(2)从高频到低频:到店酒旅低获客成本 (23)(3)对手强大,美团到店酒旅有守有攻 (24)①与饿了么口碑的竞争 (24)②与携程的竞争 (26)2、营销-交易-供应链,纵深布局生活服务产业链 (27)(1)牵手点评,兼顾用户规模与变现盈利1+1>2 (28)(2)营销收入已在到店业务占据半壁江山 (29)(3)“一切问题是供给端的”,To B 是下一个方向 (30)四、盈利预测 (34)1、外卖:预期2021年达到65%市占率,单均利润0.7-0.8元 (35)2、到店酒旅:广告增长提变现率,受益于外卖导流盈利性强 (40)3、新业务:预期亏损有望显著收窄 (43)五、主要风险 (45)1、宏观层面 (45)2、行业层面 (45)(1)外卖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45)(2)食品安全风险 (46)3、公司层面 (46)(1)阿里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持续投资 (46)(2)携程对下沉渠道市场的抢夺 (47)(3)新业务持续亏损 (47)(4)营销广告收入不及预期 (47)(5)外卖市占率提升及盈亏平衡点不及预期 (47)(6)骑手人工成本急剧上升 (48)赛道+模式+团队的完美组合。

2019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

2019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

2019年美团点评分析报告2019年1月目录一、美团的纽带功能:打开2C想象空间,拓展2B获客半径 (6)1、2C业务:打开本地生活想象空间 (6)2、2B业务:拓展获客半径和途径,提升坪效 (7)二、餐饮:到家+到店双线发展 (8)1、到家业务:支撑流量,加高壁垒 (8)(1)行业背景和竞争格局:外卖餐饮行业趋于成熟,双足鼎立局势明朗 (8)①切入外卖快车道,厚积薄发 (8)②新美大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8)③引入B+T投资,全面升级 (9)(2)餐饮外卖的商业模式:佣金收入驱动增长 (11)①餐饮外卖营收增速趋缓变现率持续增长,主要靠佣金收入驱动增长 (11)②流量来源 (13)A.独立APP+内部导流+外部导流,多渠道综合流量入口 (13)B.高速扩张完成,继续深入低线城市 (13)③用户粘性 (14)A.配送运力增长匹配需求增长,调度系统完善提高配送效率 (15)B.C端非餐饮类扩充产品线,消费者选择多元化 (15)C.完善加强食品安全与服务机制 (16)④笔单价:餐饮类和非餐饮类笔单价双增,提升订单质量 (16)A.商家结构更多高端餐饮品牌入驻,吸引中高端消费人群 (16)B.产品结构:产品衍生至其他高单价非餐饮产品领域 (17)C.三四线外卖市场拓展空间广阔 (17)⑤营收 (18)A.骑手劳务成本较高 (18)B.交易用户激励、推广广告费用较高 (19)2、到店业务:打造一站式生活圈服务 (20)三、酒旅:利润输血,多点布局 (21)1、行业背景和竞争格局:酒店线上渗透率仍有增长潜力,行业竞争生态基本稳定 (21)(1)在线渗透率将继续增长推动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 (21)(2)稳扎稳打实现酒店间夜量第一 (22)(3)存量用户粘性强,增量用户潜力大 (22)2、酒店的商业模式:设立消费者生态闭环 (23)(1)口径1:GMV和变现率视角 (24)(2)口径2:间夜量、ADR、变现率视角 (25)①间夜量本质来源还是流量和渠道下沉带来的增长红利 (25)②变现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对商家议价能力和高星酒店业务拓展方面 (26)四、出行:补全生态,兼收并蓄 (27)五、盈利预测 (29)1、餐饮外卖业务 (29)(1)GTV:在线餐饮规模*市场份额=餐饮大盘*渗透率*市场份额 (29)(2)变现率 (30)(3)COGS:骑手成本是大头,17年占比95% (30)(4)每单盈利预测 (31)2、到店&旅行业务 (32)(1)GTV (32)(2)变现率 (32)(3)销售成本 (32)3、酒店预定业务 (33)(1)间夜量 (33)(2)ADR (33)(3)变现率 (33)(4)销售成本 (34)4、出行业务 (34)(1)营收 (34)(2)COGS (35)美团:链接2C和2B业务的纽带。

美团市场经营分析报告

美团市场经营分析报告

团市场经营分析报告2019年4月目录1 核心数据速览 (6)1.1 收入增速超过 GMV (6)1.2 成本集中来自外卖 (7)1.3 盈利能力不断改善 (7)1.4 亏损收窄现金充裕 (8)2 核心优势:打造生态闭环,构筑竞争壁垒 (9)2.1 不断拓宽边界,建立生态闭环 (9)2.1.1 投资布局,拓展业务边界 (9)2.1.2 不断融资,获取扩张资本 (12)2.2 手握丰富用户资源,构造流量入口矩阵 (14)2.2.1 多维流量入口,用户商家增长 (15)2.2.2 合作商家活跃,用户粘性很强 (15)2.2.3 用户结构年轻,消费贡献率高 (17)3 四大业务:聚焦 LBS 场景,支撑平台发展 (18)3.1 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 (18)3.1.1 格局:LBS 产业竞争激烈,中国市场极具潜力 (18)3.1.2 规模:市场规模持续上升,注重用户价值挖掘 (18)3.1.3 分类:细分消费场景众多,综合平台占据优势 (20)3.2 到家:餐饮外卖成为核心,未来收入有望上涨 (21)3.2.1 细分行业:外卖市场培育成熟,两强对峙格局稳定 (21)3.2.2 美团点评:强大即时配送网络,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22)3.3 到店:生活服务关键场景,B 端赋能形成差异 (25)3.3.1 细分行业:市场集中规模庞大,两强相争之势已成 (25)3.3.2 美团点评:消费者全场景体验,B 端赋能走出差异 (26)3.4 酒旅:切入在线住宿市场,高频业务带动低频 (27)3.4.1 细分行业:在线旅游发展平稳,各子版块规模增长 (27)3.4.2 美团点评:抓住低星酒店市场,专注服务长尾客户 (29)3.5 出行:布局打车收购摩拜,旨在构建闭环生态 (32)3.5.1 细分行业:构建服务闭环关键,行业依然存在痛点 (32)3.5.2 美团点评:完善出行路面网络,需要关注业务风险 (33)4 未来发展:多重角度拓宽想象空间 (35)4.1 基于配送网络,发展同城物流和新零售 (35)4.2 布局金融业务,实现由高频向低频延伸 (37)5 本文结论:投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建议关注美团点评 (38)6 风险提示 (39)6.1 各类业务均面临着激烈竞争的风险 (39)6.2 业务过度多元化、协同不足的风险 (39)6.3 营运资金不足、盈利不达预期的风险 (39)21核心数据速览图表1:美团点评业务概览图资料来源:XXXX研究所1.1收入增速超过GMV营业收入增速超过 GMV 增速,内在盈利和变现可期。

2019年外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外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外卖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2月目录一、起源:行业发展历史造成轻重模式选择不同 (5)二、成长:人口、收入和餐饮业态共同决定经营模式 (8)1、市场规模和配送成本的影响因素:人口结构 (8)(1)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市场整体规模扩大 (8)(2)人口年龄结构:2017年中国15-65岁群体占比72%,高于美国和英国67%和64%的水平 (9)(3)人口密度影响即时配送难易程度 (9)2、市场规模和配送成本的影响因素:人力成本 (10)(1)2017年,中国城镇私营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为6800美元/人/年,美国平均工资水平为中国的6.4倍 (10)(2)美国外卖配送人力成本显著高于我国 (11)3、市场规模和配送成本的影响因素:餐饮业态 (12)三、发展: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影响规模与渗透率 (12)四、海外对比:韩国从佣金转向服务费的盈利模式 (14)1、店家自行配送的历史造就韩国外卖平台的轻量运营 (14)(1)韩国人习惯在外就餐 (15)(2)韩国外卖食物制作和配送较为简单 (16)(3)韩国通讯业发达 (16)2、高额手续费模式带来的矛盾 (17)3、新的盈利模式:从赚取佣金转向征收广告费用 (19)(1)广告营销费 (21)(2)自营骑手 (22)(3)自营商会(ToB服务) (22)(4)高端配送服务 (23)五、海外对比:欧美平台在兼并收购中扩大市占率 (24)1、GrubHub:兼并扩大业务范围,开启自营模式抵御冲击 (25)(1)经营模式:一线城市以轻资产为主,二三线城市自营配送 (25)(2)财务分析:营收驱动因子与成本拆解 (29)2、Just eat:专注轻资产模式,盈利模式清晰 (32)3、UberEats:借助网约车开展外卖配送,实现赛道切换 (37)六、总结:判断外卖平台的发展方向与盈利预期 (38)1、如何应对脱媒 (41)2、反垄断与竞争机制 (42)3、人力成本的提升 (43)影响外卖平台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在平台初创阶段,餐饮门店是否具备现成的外卖配送网络是平台选择轻资产和重资产的核心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美团点评分析
分析报告
2019年6月
目录
一、从老美团到新美团:经营逻辑在悄然改变 (4)
(一)经营逻辑的转变首先反映在经营利润率的大幅提升 (6)
(二)经营逻辑的两个核心:“一个扩大,一个提升”,共同驱动GTV 与营收强劲增长 (7)
(三)经营逻辑转变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用户规模与消费频次共同增长 .. 8二、新美团各项核心业务详解 (8)
(一)餐饮外卖:行业竞争格局缓和,外卖行业进入效率运营与成本控制比拼 (8)
1、2019年Q1外卖市场份额两强格局趋稳,美团市占稳定在63%左右 (8)
2、在规模化了的成熟外卖市场,决定外卖市占格局的关键性因素 (9)
3、从每单外卖模型来看,决定外卖盈利的关键性因素 (10)
4、餐饮外卖营收预测 (12)
(二)到店酒旅业务:美团的核心盈利业务 (15)
1、整体到店酒旅业务维持营收高增速 (15)
2、酒店业务:本地下沉打法,与携程形成错位竞争,未来增量来自于下沉市场 (16)
3、到店业务:到餐业务收入增速下滑,到综业务尤其是广告业务有望释放巨大潜力
(19)
(三)新业务进入大规模调整期,但短期内亏损料将持续 (20)
1、摩拜运营盈亏平衡,亏损主要在单车折旧 (21)
2、重开打车业务,对成本将有较大拖累 (21)
三、盈利预测 (22)
2018年下半年,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经历了阿里巴巴与美团的补贴大战,在大战中的美团,面临着盈利压力的美团,其运营逻辑也在发生着悄悄的改变。

美团传统的业务逻辑是:通过高频的、低毛利的外卖,为低频、高毛利的到店、酒店和旅游导流。

以高频带低频,实现整体业务的规模性增长。

现在美团的商业逻辑变了,不再把餐饮外卖当成一个纯粹的导流入口,开始提高佣金、广告收入、商家服务等营收比重,通过外卖的各个链条来获取更多的营收。

围绕着交易金额和变现率,“一个扩大,一个提升”,共同驱动GTV与营收强劲增长。

围绕着交易金额和变现率,美团的战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扩大,一个是提高。

扩大的是交易额,增加交易场景,提高的是变现率。

从一个扩大来看,美团一季度总交易金额增长27.9%达1384亿元,其中餐饮外卖业务GTV756亿,同比增长39%,酒旅到店业务GTV464亿,同比增长15%新业务GTV164亿,同比增长22%。

美团GTV 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交易用户、交易频次以及交易单价的三个指标共同驱动,同时来自于增加交易场景。

餐饮外卖核心战略逻辑从导流变更为营收, 行业竞争格局缓和,外卖行业进入效率运营与成本控制比拼。

外卖业务Q1收入107亿,毛利率14.4%,同比增加一倍,变现率14.2%,提升近1个点。

美团不再把餐饮外卖当成一个纯粹的导流入口,开始提高佣金、广告收入、商家服务等营收比重,通过外卖的各个链条来获取更多的营收。

我们预计2019年外卖GMV 将达到4000亿,对应收入565亿元,净亏损进一步收窄。

预计外卖盈利点将在2020年。

到店酒旅业务维持营收高增速,同时强化广告体系。

到店酒旅业务第一季度,收入为44.9亿元,同比增长43.2%;毛利为39.7亿元,同比增长44.0%。

由于具有对商业重要的导流功能,美团到店业务的广告价值非常高,2017年,美团的广告收入是47亿元,2018年已经增加到97亿,同比增长106%,2019年Q1广告收入为28.6亿元保持100%以上的增速。

我们预计2019年到店酒旅业务将继续从抽佣向广告模式转变,实现净利润147亿。

新业务进入大规模调整期,但短期内亏损料将持续。

19年以来美团对新业务进行了较大调整。

截止2019年3月31日,美团新业务主要包含三个领域:美团闪购(外卖非餐业务)、对商家的RMS 服务、出行业务(包括摩拜、美团打车)。

2019年美团将持续推进打车业务,新开城市的巨额补贴料将使得美团新业务整体亏损持续。

我们预计美团19年新业务仍将有150亿的净利亏损。

一、从老美团到新美团:经营逻辑在悄然改变
2018年下半年,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经历了阿里巴巴与美团的补贴大战,在大战中的美团,面临着盈利压力的美团,其运营逻辑也在发生着悄悄的改变。

美团传统的业务逻辑是:通过高频的、低毛利的外卖,为低频、高毛利的到店、酒店和旅游导流。

以高频带低频,实现整体业务的规模性增长。

现在美团的商业逻辑变了,不再把餐饮外卖当成一个纯粹的导流入口,开始提高佣金、广告收入、商家服务等营收比重,通过外卖的各个链条来获取更多的营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