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川局康熙通宝存疑

合集下载

康熙通宝鉴定钱币防骗局教案

康熙通宝鉴定钱币防骗局教案

民法典康熙通宝鉴定钱币防骗局教案对于康熙通宝鉴定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康熙版别很简单易学,只要多看多过手,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掌握它的特点。

一、首先要记清康熙的20局,而且各局的版式区别,要从钱币的正面和背面入手,只要把这20个局的特点都掌握清楚,就会有一定的基础。

二、康熙通宝的变异,主要是围绕着通字和满文,只要大家重点多对通字和满文仔细观察更方便。

三、把稀有版别的特征记住,就可以捡到漏了。

康熙通宝怎么看价格
康熙通宝的背文有少数记地支线的表示,比如背星纹,背月纹以及合背钱。

种类康熙通宝十分罕见,犹在我国山西地区发现了一部分流通于清朝时期的极其珍贵罕见的币种。

在种类繁多的康熙通宝中,当属背文为巩、西标示的最为昂贵,保守估计在当今市场上可值500万元人民币上下。

同价位的还有背文为干支福的康熙通宝。

上文提到过的背文诗中,由各地方铸钱局铸造的康熙通宝大多看品相价值在1 0万到50万元人民币之间。

而价格仅低于的是背文为大清的康熙通宝,价值400万元人民币左右。

由此可见,一枚康熙通宝价值多少钱,主要是看它的背文。

但是千万别决定康熙通宝值多少钱就仅仅只取决于这枚通宝的
背文,如其他古物一样,通宝的品相,完好度,色泽细节等等也都对它的价格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清代历代铸钱局汇总(请收藏)

清代历代铸钱局汇总(请收藏)

1. 四川清代四川有两府设局,一为宝川局,在成都府;一为宁远府局。

康熙七年开设四川成都府局,所铸钱币背为“川”字,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

雍正元年因四川铜矿未获开采。

开局之议未果,十年矿成而宝川局又开始铸造。

局址在成都府贡院内西边,有炉8座。

乾隆三年,因滇铜产量渐增,增加宝川局炉7座,合计15座,年铸额达到了72800串,十一年又增炉15座。

铸钱运陕西行用,年增铸额为62200余串。

十五年停止铸造运陕西钱而停炉7座,十九年又恢复7炉,二十年因川省议修城工,故又增炉30座,岁增钱124000余串。

此时宝川局除增炉外仅余旧炉10座,合计40炉。

二十九年又曾加铸。

四十年因川省铜不敷使用而使40炉减卯铸造。

五十九年停铸。

嘉庆元年至二年,宝川局40炉开铸,五年八月至六年二月40炉计铸钱36399串999文。

道光年间宝川局开始减卯铸造,特别是十七年以后,半年减卯直到停铸。

咸丰四年下半年,宝川局开铸咸丰钱,有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等数种。

光绪二十年宝川局曾铸重1钱2分的制钱,二十四年改铸重8分的小钱,旋因无铜而停铸。

四川宁远府局是乾隆十八年时,因宁远一带行用小钱,故议设炉4座改铸这些小钱,铸完歇局。

2. 山东山东有三铸局,一为临清镇局,一为济南的山东鼓铸局,又称宝济局、宝东局,三在莱州称莱州局。

顺治二年五月临清镇局开铸,用旧遗铜铅,铸出钱币发放兵饷。

至八年十月计获息3992两,旋停。

十年又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所铸钱背标满汉文“临”字。

康熙元年复开,旋停,六年又开。

十四年撤局。

顺治六年山东济南开鼓铸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

钱背标“东”字。

康熙元年复开,又停,六年又开,九年停。

二十三年夏开。

雍正七年开济南府局,背铸满文“宝济”。

乾隆三年停。

咸丰四年十一月宝济局始铸咸丰大钱。

先开2炉,计有当十、五十、百三种,以前两种为多,旋因大钱不畅行而停。

光绪十三年五月,山东在烟台设炉铸钱,每文重1钱,沿宝东局旧名,拟一年内先铸10万串交户部。

关于康熙通宝的介绍

关于康熙通宝的介绍

关于康熙通宝的介绍
康熙通宝是康熙时期的钱币,形制古朴典雅,历史悠久,其市场价值极高,是古钱币中稀有的物品,也是藏家们趋之若鹜的珍稀货币。

康熙通宝源于清朝康熙武宗年间(1662年—1722年)由则天津局铸造。

其形状为圆形,其正面中央有“康熙通宝”四字,上面边框两旁各分列一列“年月”,右边下方朝侧一行“宝”字,下方横排朝代,比如满文“通寶”,满文“康熙”等。

反面正中画有一圈,外圈分为两条,上面边框两旁各分列一列“年月”,右边下方朝侧一行“宝”字,下方横排朝代,比如满文“通寶”,满文“康熙”等。

反面正中画有一圈,外圈分为两条,内圈用满文铸写“康熙通宝”,或“谦谦惠施”,或“慷慨惠施”等字样。

康熙通宝是一种比钱币更加稀有的货币,其价值价格独特,是藏家最倾心的收藏货币,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象征,其价值总是随时代而变化升潮。

因此,康熙通宝是一件巨大的收藏价值,有着历史熏陶的价值收藏品。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藏家及收藏界的追捧,之所以价值那么高,是因为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十分丰富,此类货币十分稀有,所以是收藏的了上好投资货币。

至今,康熙通宝仍然是历史中经典文化的代表,它的收藏价值也是不可估计的,深受藏家及收藏界的青睐,是古钱币中珍稀之品。

它表达的历史感染力也是现在十分有价值的,从而在古钱币收藏市场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受到了众多藏家朋友喜爱的有力的认可。

- 1 -。

康熙通宝宝昌局版别

康熙通宝宝昌局版别

康熙通宝宝昌局版别古泉书籍专售,欢迎您的光临!康熙传世20局铸钱,版别层出不穷,尤以湖北武昌局所铸宝昌局为最,其版别细分就达上百种。

虽然昌版式复杂,但细究起来,仍有规律可循。

就铸造时期来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康熙23年之前,以方头通和角头通为主,且铸工精良,质量和尺寸都较为标准;二是康熙26年之后,其铸造情况便每况愈下,由原来的一钱四分(约合5.2克)和一钱(约合3.7克)逐渐减至七分及以下(不足3g)。

在这里对我所收集的康熙宝昌局版别进行一个整理,很大一部分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平时的一些心得,所引图片均为自己的藏品,望同好不吝赐教。

一.单点角头通类1.单点角头通正样此版应当是康熙昌局中最为常见,最为标准的一版2.角头单点通(满文较小)3.单点角头通(满文与穿口上下对齐)4.单点角头通(满文接郭,下端较大)5.连走通此版字体带有草书写法,部分笔划较为飘逸。

但该版钱体直径不是特别大,一般在2.6左右,还有一版类似,背四决,但直径更小,存世也更少些。

6.鱼尾宝背阔缘大字此版应当由1变异而来,估计是改范所致,但与上几版相比,存世量明显偏少。

7.刀头昌小版,因满文写法形似刀头,故名。

9.角头通背直昌此版现一般认为是由角头通到方头通的过渡版,虽然我一直没有弄清此说法根据为何,但单点角头通一般配的是折昌,而此版配上直昌,有点类似于现在所讲的错配,也有些意思,是个不错的版。

二.单点方头通1.单点方头通正样大字单点方头通,标准版,存世量多,直径为昌版之最,一般大于2.8,甚者可达2.9以上2.单点方头通(满文较肥)3.单点角头通钩昌此版直径与上两版相比稍小,满文作钩状上挑。

4.缩字手此版在这类单点方头通里算比较好的版,相对少些,字体较小,满文昌接郭。

5.单点方头通小样之所以称其为“小样”,因为其直径明显小于1,仅2.5左右,其余字体等无异,应当不是康熙早期铸钱。

开始我一直将其当做剪边钱,但后来对比了同时期的剪边钱,以及剪边五铢之类,发现并非如此,因此钱边缘外郭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破损痕迹,所以排除剪边可能。

收藏!清朝的铜钱大全(附价格)

收藏!清朝的铜钱大全(附价格)

收藏!清朝的铜钱⼤全(附价格)精彩内容每天分享清朝钱币⼤全,随着社会⽣产⼒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物质财富也相对丰富了钱币的种类也随着不断演变,更新。

但因其版本不⼀,⼈们对历史久远的钱币还是⽐较陌⽣。

每⼀时期的钱币都是这个时期历史的产物,所以去了解历史钱币也是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这是⼀件相当有趣的事。

下⾯就给⼤家介绍介绍清朝钱币⼤全都有哪些?天命通宝天命通宝为后⾦太祖努尔哈⾚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

⾯⽂为⽼满⽂、汉⽂两种,满⽂钱,⾯⽂左右上下序读,光背⽆⽂,xp钱径2.7--2.8厘⽶,重5.46。

4克,外郭不规整,⾚铜,为⼥真族第⼀代贷币,距创有⽂字仅50余年。

汉⽂钱,⾯⽂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重4.6--6克,传世汉⽂钱少于满⽂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

铸⾏量不⼤,存世较少,价格较⼀般钱币普通品为⾼,满⽂钱为⼩平⼤型。

⽽且读法不同与⼀般钱⽂制式,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

汉⽂钱为⼩平钱制式,发⾏量不⼤。

天聪通宝天聪汗钱铸于清太宗皇太极1627年在满州即帝位,改元天聪明才智之时。

钱径4.4厘⽶,重2.2克左右。

天聪汗钱为⽼满⽂当⼗⼤钱。

钱⾯⽂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

钱背穿孔左⽅⽼满⽂'⼗',右穿孔侧为'⼀两',是仿照明天启记值记重制。

天聪汗钱制作精好,品相优美,边廓坚挺,今天很难得到。

旧谱还载有⼩样当⼗钱以及汉⽂'天聪通宝'平钱各⼀品,很是少见,据传当时仅铸造了200余枚,⽬前市场价格估计已经上万。

崇德通宝清初的崇德通宝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福临(公元1636—1643年)所铸造,崇德通宝是珍品、奇品。

⽬前市⾯上的崇德通宝多是:利⽤崇祯通宝⼩平作模,再挖去祯字换成德制成罕见的崇德通宝。

顺治通宝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

顺治元年,在北京于⼯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楷书写着“顺治通宝”。

康熙通宝价目表

康熙通宝价目表

康熙通宝价目表: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四种监局3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小“台” 4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台” 15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西” 30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巩” 20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漳” 1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 3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10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清” 8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星月4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子” 25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丑” 25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寅” 25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巳” 2500元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雍正通宝价目表: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泉局雕母15000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3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安局10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晋局10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济局10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川局80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南局180元雍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宝黔局2000元乾隆通宝价目表: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50元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右“福” 220元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5元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4500元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合背150元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陕局雕母8000元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母钱1500元乾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巩局5000元乾隆通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3800元嘉庆通宝价目表: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500元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桂” 10000元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直局400元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宽缘100元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5000元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雕母6000元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6000元嘉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川局3500元道光通宝价目表: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壹分” 300元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八年” 20元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精铸500元道光通宝楷书折三背阿克苏局1000元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雕母8000元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5000元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4500元。

乾隆通宝

乾隆通宝

钱币种类
雕母
母钱
样钱Biblioteka 母藏品特征:这是一枚铜质钱币,钱币是内方外圆形。钱币的外圆直径是2.8厘米,厚度0.18厘米。在钱币的 正面刻
有“乾隆通宝”四个楷书字,钱币的背面有满文“宝泉”两个字。相关背景资料:雕母又叫母钱,经审核通 过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
我国自宋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也就是雕母或母钱,铸 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 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清代钱币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远远超过了以前的 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我们常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清代钱 币的特点:一个皇帝只用一种年号钱,虽然铸量大但形制比较简单;除个别例外,所有的年号钱均称通宝。普遍 做法是把皇帝的名号以汉文铸在正面,而将各个钱币铸局的字名以满文铸在钱币的背面。雕母钱是不参与流通的, 存世量很少,因此很具有收藏价值。
发现案例
发现案例
图1 2014年8月10日,澳大利亚考古爱好者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一座偏远岛屿发现一枚乾隆时期的货币(如 图1),这或许是见证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中国贸易商在18世纪进行交易的首个物证。报道称,一个自称“历史主 宰者”的考古爱好者团队在埃尔科岛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探险,他们于7月25日发现这枚黄铜币。铜币被识别为清 代钱币,铸造于1736年至1795年间。团队成员麦克·欧文称,这是首次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发现这样的古币,“是 证实中国商人曾到访澳大利亚北部进行海参交易的唯一证据”。
乾隆通宝
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01 钱币结构
03 钱币种类 05 鉴别方法

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知识介绍

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知识介绍

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知识介绍康熙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种铜钱,它是清朝康熙年间使用的货币,由于历史悠久,铸造数量众多,因此成为了收藏家和爱好者们的珍品。

而康熙通宝的双点通版别更是备受关注,下面为大家介绍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的一些知识。

首先,什么是双点通版别?双点通版别是一种康熙通宝的版别,又称“二点通”或“双圆通”,字面意思即为钱币背面两个方点连接成双圆,这种铜钱的版式与其他的相比有着独特的特征,也因此让人们更容易识别和辨认。

其次,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的特点有哪些?1.版式独特: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版式,钱币的正面和背面都有着明显的标记与标识,让人们可以很清楚地辨认。

2. 铸造数量较少:康熙通宝的铸造非常普遍,但是双点通版别的铸造数量却比其他版别要少得多,这也是其稀有性和收藏价值较高的原因之一。

3. 成色高:由于康熙通宝是清代的钱币,而双点通版别则是在康熙年间较晚的时期铸造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成色会比较高,质量也相对较好。

4. 历史悠久:康熙通宝作为中国古代货币的代表之一,有着一个悠久的历史,双点通版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收藏价值。

1. 正面和背面的标记: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的正面与背面都有着明显的标记,而这些标记的大小、形状、排列等都是辨认真假的重要依据。

2. 辨认纹路: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的纹路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因素,不仅要注意纹路的整齐度和清晰度,还要比对不同版别之间纹路的异同。

3. 鉴定重量: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在4-5g之间,鉴定时可使用天平等工具对钱币的重量进行测量,并对比各个版别之间的重量差异。

4. 专业鉴定:对于真伪存疑的钱币,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可借助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鉴别和鉴定。

总之,康熙通宝双点通版别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钱币,通过学习其特点和鉴定方法,能更好地了解其历史与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收藏和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2 0 钱 币研 究增刊 》所 刊王丽 阎、张宝红 《 08 国家 博
物馆 馆 藏 “ 康熙 通 宝 ”初 探 》一 文有 比较详 细 的记
述 :据 《 大清会 典 户部钱 法 》、 《 朝文 献通 考 》 皇
o o o o o o o o
圈1笔者存疑 的宝川局康熙通宝 ( 正、背 ) 直径2 毫米 7 12 引 自卓 克艺术 网 ( 、背 ) 径2 .毫米 t 1 正 直 59 1 3 引 自古 泉 园地 ( 、背 ) 径2 毫米 I t 正 直 4
≯ _ ≯ 叠≯ 矗 ・馨 鸣 鸯疆 镪 I 。曩Ⅲ 。
201 1 0. 2
虽都为满 文记局名 ,但 各版别 间面背文字差别较 大 , 其 中两枚 钱文有乾 隆通宝 的风格 ( 、图3),一枚 图2
宝 川局 康熙 通宝 存疑
宁 夏 固原 尚 经
2 1 年7 ,笔 者从 在 固原古 玩城 一 泉友 处购 买 00 月
有康 熙宝 泉局钱 文风 格 ( )。若是 乾隆年 间 四川 图4
局补铸也不会 铸成满文局 名 ,因为补铸 的 目的是 为集
藏 的需要 。即便是私铸 ,根据上述记 载亦不会是满 文
记 局名 ;若是 户部宝泉局 代 四川局铸钱 ,也应该在钱
文 或形制上 留有宝泉局 的影子 ,这一点 也可从 《 币 钱 的一批康熙通宝 小平钱 中拣得 背满文 “ 宝川”钱 币一 研究 》2 0 年第 1期 刊发 的喻 战勇 《 08 2 地位不一 般 的康 枚 ( 1 图 )。该 钱 直 径2 毫 米 ,穿 边 长 55 米 ,厚 熙朝 江南 江宁府局 》一文 中关 于宝宁局代宝 泉局 、河 7 .毫 08 米 ,重 32 克 ;青 铜 质 ,熟 坑 无 锈 蚀 ;钱 文 南局铸钱 ,以及 近期 该刊报道 的康熙通宝 “ . 毫 . 4 泉手陕”
熙通宝钱 ?希望专家 、学者赐 教 ;也待新 的实物发现
和文献记载证实 。
字 ”。彭信 威 《 中国货 币史 》亦有记述 : “ 康熙钱 分
两种 ,北京 所铸 的,背 面只有两个满字 ,即宝泉 和宝 源 ,和顺 治钱一样 ,也就 是顺治钱 的第 四式 。外省所
铸 的是采用顺 治钱 的第五 式 ,即满汉文钱 。但铸局 的
缘50 . 毫米 );四是钱文 “ ”字 为双 点角头通。 通
的喻 战 勇 《 少
经查有 关钱谱均未 找到此类钱 拓。但在 《 西部 金
见 的宝 川 局 雍 正 通 宝 》一 文
中 提 到 “ 代 清
宝 川 局 始 建 于
雍 正 十 年 ”
( 语 未 注 出 此
中记载 ,康熙元年 , “ 令停各处铸 钱 ,止 留宝 泉局 、
“ ”字水部左笔 画有流铜并 与上横画黏 连 ,其他文 和 “ 康 源手 陕”等得 以印证 。但 为什么又有乾 隆通宝的 字 纤 细清 晰 。其 主要 特 点 :一 是 背满 文 “ 川 ”记 影子 呢?这使人又很难 相信宝川 局康熙通宝是 宝泉局 宝
局 ;二是钱体 轻薄 ;三是阔缘 ( 据测 面缘42 . 毫米 ,背 代铸 的可能性 。另据 《 币研 究 》19 年第 1期 刊发 钱 97 1
《 西部金 融》2 1 午第 1 期 00 2
数 目常有添废 。” 上海市钱 币学会编著 的 《 币学纲 钱 要 》中说 : “ 6 2 16 年圣祖 玄烨改元康 熙 ,在位6 年 , 1
铸 有康熙通 宝钱 ,钱背文 都记局名 ,户工两局所铸用 满 文式 ,外省各局所铸用满汉文式 。” 上述 著述说 明 :1 熙年 间四川省应 该铸造 过康 . 康 熙 通宝钱 ;2 照式铸 字”说 明 四川省 铸造 的康 熙通 .“ 宝 应 为背 满汉 文 川字 ,这 一点 可从 存 世 的背 满汉 文 苏 、南 、巩 、广 、桂 等 康 熙通 宝钱 实 物得 以印证 ; 3 熙通 宝钱背 文都记局 名 ,其 中户工 两局 以满 文记 . 康 局名 ,外省各局 以满汉文记局名 。 而此枚 宝川局康熙通 宝作为外 省局铸钱 ,应 该是 满汉文记 局 ,但为什 么是满文记 局名呢?在钱 币 网站 查询 ,见 有3 同类不 同版 报道 ( 枚 暂不 论其 真伪 ),
8 S
江宁局” 。康熙六 年 , “ 复 网 (正 、 背 直 径 2 5毫 米 7.
巩 昌等处铸局 ,照式铸 字 ,苏州苏 字 、湖南南字 、巩
昌巩 字 、广东 广 字 、广西 桂 字 、四川川 字 、贵 州 贵
处 ),说 明康熙朝 就根本没有 宝川局 ,也就没有铸造 过满文记 局或满汉 文记局 的康 熙通宝钱 。那 么清代宝 J n究竟始 建于什 么时 间?是 否铸造过满 文宝川局康 f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