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报警器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温度报警器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温度报警器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ds18b20数字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姓名:钟胜强

学号: 2 0 0 9 7 0 0 7 2 2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一班

指导老师:杨穗

所在学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2012年07 月02日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 89S51 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

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

DS18B20 与AT89C51 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

DS18B20 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 AT89S52

目录

1、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的意义 (1)

1.2 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

2、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

2.1 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2)

2.1.1 方案一 (2)

2.1.2 方案二 (2)

2.2 系统总体设计 (3)

2.3 系统模块 (4)

2.3.1 主控制器 (4)

2.3.2 显示电路 (5)

2.3.3 温度传感器 (5)

2.3.4 报警温度调整按键 (6)

3、系统软件算法分析 (7)

3.1 主程序流程图 (7)

3.2 读出温度子程序 (7)

3.3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 (8)

3.4 计算温度子程序 (8)

3.5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 (8)

3.6 按键扫描处理子程序 (9)

4、实验仿真 (10)

5、总结与体会 (11)

查考文献 (12)

附1 源程序代码 (13)

2 实物图 (20)

1 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是对于我们所学的传感器原理知识所进行的一次实际运用,通过自主的课程设计和实际操作,可增加我们自身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对温度传感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对进一步学习传感器课程起到很大的作用。本课程设计由4个人共同完成,在锻炼了自我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1.2 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基本范围-50℃-110℃

2、精度误差小于0.5℃

3、LED 数码直读显示

4、可以任意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功能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 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2.1.1 方案一2.1.1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其中还涉及到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值的计算,感温电路比较麻烦。而且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时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出现较大的偏差。

2.1.2 方案二2.1.1.2

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电路简单,精度高,软硬件都以实现,而且使用单片机的接口便于系统的再扩展,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费用较低,可靠性高,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2 系统总体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 1 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 位LED 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LED 显示

单片机复位

蜂鸣器,指示灯

AT89S51

报警温度调整键

DS18B20

时钟振荡温度传感器

图2.2—1总体设计方框图

图2.2—2 系统仿真图

2.3 系统模块

系统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电路、按键、温度传感器等组成。

2.3.1 主控制器2.3.1

单片机AT89S51 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口只需要两个口就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晶振采用12MHZ。复位电路采用上电加按钮复位。

图2.3.1—1 晶振电路

图 2.3.1—2 复位电路

2.3.2 显示电路2.3.2

显示电路采用4 位共阴极LED 数码管,P0 口由上拉电阻提高驱动能力,作为段码输出并作为数码管的驱动。P2 口的低四位作为数码管的位选端。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显示。

图 2.3.2 数码管显示电路

2.3.3 温度传感器2.3.3

DS18B20 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 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DS18B20 的性能特点如下:

1、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

2、多个DS18B20 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

3、无须外部器件;

4、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5.5V;

5、零待机功耗;

6、温度以9或12位数字;

7、用户可定义报警设置;8、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9、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DS18B20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供电,一种是采用电源供电方式,此时DS18B20 的1 脚接地,2 脚作为信号线,3 脚接电源。另一种是寄生电源供电方式,如图4 所示单片机端口接单线总线,为保证在有效的DS18B20 时钟周期内提供足够的电流,可用一个MOSFET 管来完成对总线的上拉。

当DS18B20 处于写存储器操作和温度A/D 转换操作时,总线上必须有强的上拉,上拉开启时间最大为10us。采用寄生电源供电方式时VDD 端接地。由于单线制只有一根线,因此发送接口必须是三态的。

图 2.3.3 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

2.3.4 报警温度调整按键

本系统设计三个按键,采用查询方式,一个用于选择切换设置报警温度和当前温度,另外两个分别用于设置报警温度的加和减。均采用软件消抖

3 系统软件算法分析

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读出温度子程序,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按键扫描处理子程序等。

3.1 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温度的实时显示、读出并处理DS18B20 的测量的当前温度值,温度测量每1s 进行一次。这样可以在一秒之内测量一次被测温度,其程序流程见图3.1 所示。

初始化

读取温度

读出温度值温度

计算处理显示数

据刷新

发温度转换开始命令

调用显示子程序

N SET 键是

否按下Y

设置报警温度

图 3.1 主程序流程图

3.2 读出温度子程序

读出温度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读出RAM 中的9 字节,在读出时需进行CRC 校验,校验有错时不进行温度数据的改写。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2 示

3.3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主要是发温度转换开始命令,当采用12 位分辨率时转换时间约为750ms,在本程序设计中采用1s 显示程序延时法等待转换的完成。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流程图如上图,图 3.3 所示

发DS18B20 复位命令

发DS18B20 复位命令

发跳过ROM 命令

发跳过ROM 命令

发温度转换开始命令

发读取温度命令

结束

读取操作,CRC 校验

图 3.3 温度转换流程图

Y

N

9 字节完?

Y

N

CRC 校验正?

移入温度暂存器

结束

图 3.2 读温度流程图

3.4 计算温度子程序

计算温度子程序将RAM 中读取值进行BCD 码的转换运算,并进行温度值正负的判定,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4 所示。

3.5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主要是对分离后的温度显示数据进行刷新操作,当标志位位为1时将符号显示位移入第一位。程序流程图如图 3.5。

开始

N

温度零下?

Y

温度值取补码置“1”标志置“0”标志温度数据移入显示寄存器

分离显示温度

Y

标志位为1?

N

Y

计算小数位温度BCD 值

最高位显示“—”计算整数位温度BCD 值最高为显示分理出的数据

结束

结束

图 3.4 计算温度流程图图 3.5 显示数据刷新流程图

3.6 按键扫描处理子程序

按键采用扫描查询方式,设置标志位,当标志位为 1 时,显示设置温度,否则显示当前温度。如下图3.6 示。

SET 键按下

ADD 键是否按下N

DEC 键是

否按下

N

Y

报警温度加1

Y

报警温度减1

N

显示切换标志

位是否为“0”

Y

调用显示子程序

图 3.6 按键扫描处理子程序

4 实验仿真

进入protuse 后,连接好电路,并将程序下载进去。将DS18B20 的改为0.1,数码管显示温度与传感器的温度相同。

图4—1 温度显示仿真

当按下SET 键一次时,进入温度报警上线调节,此时显示软件设置的

温度报警上线,ADD按或DEC 分别对报警温度进行加一或减一。

当再次按下SET 键时,进入温度报警下线调节,此时显示软件设置的

温度报警下线,ADD按或DEC 分别对报警温度进行加一或减一。

图4—2 温度调试仿真

当第三次按下SET 键时,退出温度报警线设置。显示当前温度。

5 总结与体会

本次基于“ds18b20数字温度报警器”的传感器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程序编辑→电路设计→模拟仿真→电板焊接。每个过程相辅相成,却又相互独立。

通过这次对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了解了关于数字温度计的原理与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先用仿真仿真成功之后才实际接线的。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因为,再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而且,在仿真中无法成功的电路接法,在实际中因为芯片本身的特性而能够成功。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通过一个一个步骤的跟进,让我对很多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基本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电路的实际操作让我对电路有了深刻的理解。焊接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通过小心翼翼的一个个引脚的焊接,最终成就我们的温度传感器,每一步都那么的谨慎以防与相邻的电路短接。在很大的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耐心,同时也能够对整个电路设计及走向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理解。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元器件缺失、系统本身及电路的影响等导致所得的结果不够精确,无法达到预想的理想状态,让人很是遗憾。从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真真正正的意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当中,学习传感器更是如此,任何元件、程序等只有在反复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才能在运用过程中得心应手,这就是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的最大收获。

【1】马忠梅,张凯,等. 单片机的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第四版) 【2】薛庆军,张秀娟,等.单片机原理实验教程 【3】廖常初.现场总线概述[J ].电工技术,1999. 【5】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路 赵春云 曹经稳 赵春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传感器原理 设计与应用 刘迎春 叶湘滨 电子工业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杨恢先 黄辉先

查考文献

附 1 源程序代码

//DS18B20 的读写程序,数据脚 P2.7

//温度传感器 18B20 汇编程序,采用器件默认的 12 位转化 //为 0.1 度,显示采用 4 位 LED 共阳显示测温值 //P0 口为段码输入,P34~P37 为位选

// // //最大转化时间 750 微秒,显示温度-55 到+125 度,显示精度 // // //

/***************************************************/ #i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dm P0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sbit DQ=P2^7; sbit w0=P2^0; sbit w1=P2^1; sbit w2=P2^2; sbit w3=P2^3; sbit beep=P1^7; sbit set=P2^6; sbit add=P2^4; sbit dec=P2^5; int temp1=0; uint h; uint temp; uchar r;

uchar high=35,low=20; uchar sign; uchar q=0; uchar tt=0; uchar scale;

//**************温度小数部分用查表法***********//

uchar code ditab[16]={0x00,0x01,0x01,0x02,0x03,0x03,0x04,0x04,0x05,0x06,0x06,0x07,0x08,0x08,0x09,0x09};

//小数断码表

uchar code table_dm[12]={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 //共阴 LED 段码表

"0" "1" "2" "3" "4" "5" "6" "7" "8" "9" "不亮" "-"

unsigned int

//温度输入口 //数码管 4 //数码管 3 //数码管 2 //数码管 1 //蜂鸣器和指示灯 //温度设置切换键 //温度加 //温度减

//显示当前温度和设置温度的标志位为 0 时显示当前温度

//_nop_();延时函数用 //段码输出口

uchar table_dm1[]={0xbf,0x86,0xdb,0xcf,0xe6,0xed,0xfd,0x87,0xff,0xef}; //个位带小数点的断码表

uchar data temp_data[2]={0x00,0x00}; uchar data display[5]={0x00,0x00,0x00,0x00,0x00};

//读出温度暂放

//显示单元数据,共 4 个数据和一个运算暂用

/*****************11us 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t) { for (;t>0;t--); } void scan() { int j;

for(j=0;j<4;j++) {

switch (j) {

case 0: dm=table_dm[display[0]];w0=0;delay(50);w0=1;//xiaoshu case 1: dm=table_dm1[display[1]];w1=0;delay(50);w1=1;//gewei case 2: dm=table_dm[display[2]];w2=0;delay(50);w2=1;//shiwei case 3: dm=table_dm[display[3]];w3=0;delay(50);w3=1;//baiwei

//

} } }

//***************DS18B20 复位函数************************/ ow_reset(void) {

char presence=1; while(presence) {

while(presence) {

DQ=1;_nop_();_nop_();//从高拉倒低 DQ=0; delay(50); DQ=1; delay(6); presence=DQ; } delay(45); presence=~DQ; } DQ=1; }

/****************DS18B20 写命令函数************************/ //向 1-WIRE 总线上写 1 个字节

//拉高电平 //延时 500 us //66 us

//presence=0 复位成功,继续下一步 //550 us

else{dm=table_dm[b3];w3=0;delay(50);w3=1;}

void write_byte(uchar val)

{

uchar i;

for(i=8;i>0;i--)

{

DQ=1;_nop_();_nop_();

DQ=0;_nop_();_nop_();_nop_();_nop_();

DQ=val&0x01;

delay(6);

val=val/2;

}

DQ=1;

delay(1);

}

/****************DS18B20 读1 字节函数************************/ //从总线上取1 个字节

uchar read_byte(void)

{

uchar i;

uchar value=0;

for(i=8;i>0;i--)

{

DQ=1;_nop_();_nop_();

value>>=1;

DQ=0;_nop_();_nop_();_nop_();_nop_();

DQ=1;_nop_();_nop_();_nop_();_nop_();

if(DQ)value|=0x80;

delay(6);

}

DQ=1;

return(value);

}

/*****************读出温度函数************************/

read_temp()

{

ow_reset();

delay(200);

write_byte(0xcc);

write_byte(0x44);

ow_reset();

delay(1);

write_byte(0xcc); write_byte(0xbe);//发命令

//发命令

//发转换命令

//总线复位

//66 us

//4 us

//4 us

//从高拉倒低

//5 us

//最低位移出

//66 us

//右移1 位

temp_data[0]=read_byte();

temp_data[1]=read_byte();

temp=temp_data[1];

temp<<=8;

temp=temp|temp_data[0]; return temp;

}

//读温度值的第字节

//读温度值的高字节

// 两字节合成一个整型变量。//返回温度值

/****************温度数据处理函数************************/ //二进制高字节的低半字节和低字节的高半字节组成一字节,这个

//字节的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后, 就是温度值的百、十、个位值,而剩//下的低字节的低半字节转化成十进制后,就是温度值的小数部分

/********************************************************/ work_temp(uint tem)

{

uchar n=0;

if(tem>6348)

{tem=65536-tem;n=1;}

display[4]=tem&0x0f;

display[0]=ditab[display[4]];

display[4]=tem>>4; display[3]=display[4]/100;

display[1]=display[4]%100;

display[2]=display[1]/10;

display[1]=display[1]%10;

// 温度值正负判断

// 负温度求补码,标志位置1

// 取小数部分的值

// 存入小数部分显示值

// 取中间八位,即整数部分的值// 取百位数据暂存

// 取后两位数据暂存

// 取十位数据暂存

//个位数据

r=display[1]+display[2]*10+display[3]*100; /////符号位显示判断/////

if(!display[3])

{

display[3]=0x0a;

if(!display[2])

{

display[2]=0x0a;

}

}

if(n){display[3]=0x0b;} }

//负温度时最高位显示"-" //次高位为0 时不显示

//最高位为0 时不显示

void BEEP()

{

if((r>=high&&r<129)||r

{

beep=!beep;

}

else

{

beep=0; } }

//*********设置温度显示转换************// void xianshi(int horl) {

int n=0; if(horl>128) {

horl=256-horl;n=1; }

display[3]=horl/100; display[3]=display[3]&0x0f; display[2]=horl%100/10; display[1]=horl%10; display[0]=0; if(!display[3]) {

display[3]=0x0a; if(!display[2]) {

display[2]=0x0a; } } if(n) {

display[3]=0x0b; //负温度时最高位显示"-" } //次高位为 0 时不显示 //最高位为 0 时不显示

}

//*********按键查询程序**************// void keyscan() {

int temp1; if(set==0) {

while(1) {

delay(500);//消抖 if(set==0) {

temp1++;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标志位

嵌入式课程设计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1)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 —基于ARM9的温度传感器· 学号:01** 班级:**************1班 姓名:李* 指导教师:邱* 、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 姓名: ***** 设计周数: 1 学分: 2 指导教师: 邱选兵 $ 设计题目: 基于ARM9的温度传感器 设计目的及要求: 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 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 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 5.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 6.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 万用表。 7.掌握和运用单片机的基本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以及应用技术。 8.各种外围器件和传感器的应用; 9.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要求: 1.学生都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等技能; 2.根据题目进行调研,确定实施方案,购买元件,并绘制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调试程序; 3.} 4.焊接和写汇编程序及调试,提交课程设计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内容和方法:使用温度传感器PT1000,直接感应外部的温度变化。使用恒流源电路,保证通过PT1000的电流相等,根据PT1000的工作原理与对应关系,得到温度与电阻的关系,将得到的电压放大20倍。结合ARM9与LCD,将得到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温度报警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温度报警器设计 专业班级:13计转本 学生姓名:张朝柱肖娜 学号:20130566140 20130566113 指导教师:高玉芹 设计时间:2016-11—2017-12 成绩: 信电工程学院

摘要 2009年6月14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液晶显示器件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AT89C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DS18B20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LCD1602。

目录 1绪论 (1) 1.1温度报警器简介 (1) 1.2温度报警器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3温度报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 2.1 设计目标 (2) 2.2系统的基本方案 (2) 2.2.1 系统方案选择 (2) 2.2.2 各模块方案选择 (3) 2.3主要元器件介绍 (3) 2.3.1 STC89C52的简介 (3) 2.3.2 DS18B20的简介 (4) 3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5) 3.1 系统硬件概述 (5) 3.2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 (5) 3.2.1键盘扫描模块电路的设计 (5) 3.2.2单片机控制模块电路的设计 (5) 3.2.3报警模块电路的设计 (6) 3.2.4 LCD1602显示模块电路的设计 (7) 4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8) 4.1 KEIL软件介绍 (8) 4.2系统程序设计流程图 (8) 4.2.1 主程序软件设计 (8) 4.2.2 按键软件设计 (9) 4.2.3 密码设置软件设计 (9) 4.2.4 开锁软件设计 (10) 5 系统仿真设计 (12) 5.1 Proteus 软件介绍 (12) 5.2 Proteus 仿真图 (12) 5.3 硬件调试 (13) 5.4 调试结果 (13) 6 结论 (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摘要 (3) 1引言 (1)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2) 3建筑概况 (3) 3.1建筑物概况 (3) 3.2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3) 3.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4)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6)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选择 (6) 4.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确定 (6) 4.3火灾探测器的确定及布置 (7) 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 (8) 4.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套设备 (10) 4.5.1手动报警按钮 (10) 4.5.2火灾事故广播 (10) 4.5.3消防专用电话设置 (11) 4.5.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用模块 (11) 4.6消防联动系统 (12) 4.7供电与接地 (12)

5主要设备清单 (14) 6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摘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火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为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本文对沈阳市某酒店进行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首先介绍了建筑概况,划分防火分区,根据规范进行了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划分了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然后选择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确定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型号,通过计算与校验,合理的布置了火灾探测器,确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进行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套设备的选择,然后介绍了消防联动系统,确定了系统供电与接地装置,最后绘制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平面图。 关键词:探测器;探测区域;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实验

实验二(2)温度传感器实验 实验时间 2017.01.12 实验编号 无 同组同学 邓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热电偶、铂热电阻、PN 结温敏二极管、半导体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 2、掌握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原理; 3、掌握热电偶的标定过程; 4、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并比较上述几种传感器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 1、热电偶测温原理 由两根不同质的导体熔接而成的,其形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热电回路,当 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回路产生一定的电流,这表明电路中有电势产生,此电势即为热电势。 试验中使用两种热电偶:镍铬—镍硅(K 分度)、镍铬—铜镍(E 分度)。图2.3.5所示为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图中:T 为热端,0T 为冷端,热电势为)()(0T E T E E AB AB t -=。 热电偶冷端温度不为0℃时(下式中的1T ),需对所测热电势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0110T T E T T E T T E +=,即: 实际电动势+测量所得电动势+温度修正电势 对热电偶进行标定时,以K 分度热电偶作为标准热电偶来校准E 分度热 电偶。 2、铂热电阻 铂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当温度在C 650T C 0?≤≤?时,

)1(20BT AT R R T ++=, 式中:T R ——铂热电阻在T ℃时的电阻值 0R ——铂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 A ——系数(=C ??/103.96847-31) B ——系数(= C ??/105.847--71) 3、PN 结温敏二极管 半导体PN 结具有良好的温度线性,PN 结特性表达公式为: γln be e kT U =?, 式中,γ为与PN 结结构相关的常数; k 为波尔兹曼常数,K J /1038.1k 23-?=; e 为电子电荷量,C 1910602.1e -?=; T 为被测物体的热力学温度(K )。 当一个PN 结制成后,当其正向电流保持不变时,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 的变化近似于线性,大约以2mV/℃的斜率随温度下降,利用PN 结的这一特性可以进行温度的测量。 4、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这一特性制成的 热敏元件,灵敏度高,可以测量小于0.01℃的温差变化。 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和在 某一特定温度下电阻值发生突然变化的临界温度电阻器CTR 。 实验中使用NTC ,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符合指数规律,为:)11(00e T T B t R R -=。式中: T 为被测温度(K),16.273t +=T 0T 为参考温度(K),16.27300+=t T T R 为温度T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0R 为温度0T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B 为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由实验获得,一般为2000~6000K 5、集成温度传感器 用集成工艺制成的双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按1uA/K 的恒定比值输出与温度成正比的电流,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即可知道温度值(K 氏温度),经K 氏-摄氏转换电路直接得到摄氏温度值。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 年级: 13-2 学院:机电院 { 姓名:崔海艳 学号:35 … ^ -- 目录

1 引言 (3) 2 设计要求 (3) 3 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4) … 5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微控制器模块 (6) 温度采集模块 (7) 报警模块 (9) 温度显示模块 (9) 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 程序设计 (13) — 流程图 (13) 程序分析 (16) 8. 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

。 1 引言 传感器是一种有趣的且值得研究的装置,它能通过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来捕捉知识和信息,并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在生活中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在传感器产品中,温度传感器是最主要的需求产品,它被应用在多个方面。总而言之,传感器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因使用传感器也变得多姿多彩。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由于DS18B20芯片的小型化,更加可以通过单跳数据线就可以和主电路连接,故可以把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成探头,探入到狭小的地方,增加了实用性。更能串接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范围的温度检测 2 设计要求

温度报警器设计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温度报警器方案设计 温度0~100±1℃可测,小于10℃或大于30℃报警(LED亮) ①将被测温度(0~100℃)转换为电压值; ②小于10℃或大于30℃声、光报警(LED亮); ③可采用箔电阻组成测量电桥; 二、设计过程: 1.设计思路 设计中首先利用基于热电偶效应的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温度后,转变为相应的电压值,再经过运算放大器LM358,将待测电压值放大、输出,以便于检测、显示及控制。显示电路是由A/D转换器及Led显示器构成的数字电路,控制电路是通过五个电压比较器与数字控制电路的组合来实现。报警电路以555振荡电路及扬声器等器件为基础构成组成。 2.方案设计 图1系统设计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温度测量电路、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A/D转换电路、译码显示电路。 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2.1对温度进行测量 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将温度值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输出。 2.2温度控制 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作为放大器输入信号,经同相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分别输出给多路电压比较器。 将要控制的温度所对应的电压值作为基准电压V REF,用实际测量值v i与 V REF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输出状态)输入数字控制电路,调节系统温度。 本题对温度的限定较多,需采用四个电压比较器,配合数字控制电路,实现由输出电平的变化来控制数模转换电路。 。 3.单元电路设计 3.1温度传感器 LM35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LM35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个热电阻检测相应的温度。LM35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可以提供±1/4℃的常用的室温精度。 ?工作电压:直流4~30V; ?精度:0.5℃精度(在+25℃时); ?比例因数:线性+10.0mV/℃; ?非线性值:±1/4℃; ?使用温度范围:-55~+150℃额定范围。 引脚介绍:①正电源Vcc;②输出;③输出地/电源地。 传感器电路采用核心部件是LM35,供电电压为直流15V时,工作电流为120mA,功耗极低,在全温度范围工作时,电流变化很小。电压输出采用差动信号方式,由2、3引脚直接输出,电阻R为18K普通电阻,VD为1N4148。如图1。此电路适用于测温范围为-55~+150℃场合。LM35的线性度良好。 图2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火警报警器课程设计

综述 “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在我国,火灾危害之烈,损失之巨,不亚于地震和洪水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城市火灾频频,深圳、广州、上海、长沙、石河子、吉林、浙江等地发生的特大火灾所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在火灾的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感光探测器转换成电信号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能迅速监测火情,通知人们及时疏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作为城市消防系统的单元,通过城市消防专用网与城市消防报警中心联网,及时将报警信息传递到消防报警中心,城市消防报警中心会自动查找到火灾发生的位置,并为消防队员制定消防路线图,以便消防队员可以迅速抵达火灾地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对火灾进行实时监测和准确报警,有着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电子产品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引起的火灾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到处潜伏着火灾隐患。智能化火灾报警系统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报警设备,而是融入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的应用等各领域知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灾报警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基于STC89C51的温度报警器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 单片机应用与仿真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基于STC89C51的温度报警器设计 (14级自动化2班学号) 摘要: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单片机智能化控制 0引言 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测量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工农业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也迫切需要检测与控制温度。温度控制电路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见到,如电冰箱的自动制冷,空调器的自动控制等等。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的温度进行监控。然而,用常规的监控方法,潜力是有限的,难以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采用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监控不仅具有监控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监控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监控问题。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安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而通过温度报警器及时报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 STC89C51芯片特性 1.1简介 STC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 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 TMEL 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STC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1.2电路图 STC89C51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STC89C51电路图 1.3芯片擦除 整个PE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 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 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RAM ,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

光电报警器课程设计

一绪论 (2) 二设计要求 (2) 四设计原理及电路图 (4) 4.1报警电路原理图 (4) 4.2数码管显示原理图 (4) 4.3光电转换设计原理图 (5) 五器件清单及简单介绍 (5) 5.1光耦 (5) 5.2 555芯片 (6) 5.2.1 555芯片连线图 (6) 5.2.2 555芯片工作表 (7) 5.3 74LS32译码器 (7) 5.3.1 ;74LS32译码器译码表 (7) 5.3.2 ;74LS32引脚接线图 (7) 5.4 74LS48译码器 (8) 5.4.1电路接线图 (8) 5.4.2 74LS48引脚图 (8) 5.4.3 74LS48译码表 (8) 六控制系统实现 (9) 七proteus仿真电路图 (10) 7.1无光遮挡的情况下数码管显示状态 (10) 7.2当通道1被遮挡时,数码管的显示状态 (10) 7.3当通道2被遮挡时,数码管的显示状态 (11) 7.4当通道全部被遮挡时,数码管的显示状态 (11) 八设计心得 (12) 九参考资料 (12)

一绪论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报警器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报警器等。这类报警器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点。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设计了一种光电式报警器,该报警器通过感光器件组成的光电转换电路,可以探测出光线是否被阻挡的信息,并通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把这种信息传递至后面的数码显示电路以及声光报警电路以实现控制数码管显示与报警器报警的功能。其中声光报警部分通过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控制蜂鸣器发出鸣叫声和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亮来代替报警效果。整个设计利用了部分数字逻辑电路,能实现在报警过程中同时显示对应路数的功能。且该报警器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即:光电转换模块、报警模块和显示模块。各单元电路功能结构相对独立,可扩充性强,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光电传感器,采用光耦电阻,当有物体遮挡光电传感器所设置的通道时,报警器会自动发出声音,数码管并显示相应遮挡的通道位置(设通道代码分别为1,2,3),当所设计的光电传感器通道一被遮挡时,报警器发出响声,数码管显示1,当所设计的光电传感器通道二被遮挡时,报警器发出声响,同时数码管显示2,当通道三被遮挡时也一样,当光电传感器没有物体遮挡所设计的通道时,报警器不发出声响,数码管不显示。 2设计主要材料 光耦,555芯片,74LS32译码器,74LS48译码器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关于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温度传感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三种温度传感器关于温度的特性,发现N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P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两者的线性性都不好。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关于温度有很好的线性性质。PN节作为常用的测温元件,线性性质也较好。本实验还利用PN节测出了波 尔兹曼常量和禁带宽度,与标准值符合的较好。 关键词:定标转化拟合数学软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TEMPERATURE SENSOR 1.引言 温度是一个历史很长的物理量,为了测量它,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温度传感器通过测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进行测量,具有反应时间快、可连续测量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作者对三类测温元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出了电阻率、电动势、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热电阻的特性 2.1实验原理 2.1.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和其他金属一样,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即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本实验即采用这种铂电阻作为标准测温器件来定标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为此,首先要对铂电阻本身进行定标。 按IEC751国际标准,铂电阻温度系数TCR定义如下: TCR=(R100-R0)/(R0×100) (1.1) 其中R100和R0分别是100℃和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R0=100.00Ω),代入上式可得到Pt100的TCR为0.003851。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Rt=R0[1+At+B t2+C(t-100)t3] (-200℃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13-2 学院:机电院 姓名:崔海艳 ______________ 学号:8021209235 目录 1弓I言................................................................... ..3

2设计要求................................................................. ..3 3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 ..4 5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5.1微控制器模块........................................................... .6 5.2温度采集模块...................................................... .. (7) 5.3报警模块.......................................................... .. (9) 5.4 温度显示模块..................................................... .. (9) 5.5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程序设计 (13) 7.1流程图............................................................... (13) 7.2程序分析............................................................. ..16 8.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完整版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 设计 课程: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报警器 所属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地点 2011年月日

前言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之后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课程。它包括选择课程、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它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和增强我们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我们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 本课程设计任务要求是完成一个温度报警器的制作,并实现当温度高于30℃时发出双音报警,温度低于10℃时发出单音报警的功能要求。本设计中充分展示了模拟电子技术的优点,利用放大电路、窗口比较器进行温度的判定,再结合数字电子技术的优点,充分利用单元电路的功能来实现报警,将模电、数电紧密结合,综合应用,不但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提高了动手能力,,对于以后的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试验、设计方法。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指标。 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三,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设计并制作电子产类品,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 本课程设计以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掌握电路的设计装调及性能参数的调试方法。本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 (2)通过查阅手册和参考文献资料,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 (5)熟悉使用各类数字式电子仪器的规范使用方法。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8)由于本次试验是分组完成,所以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尤为重要。 此次课程设计中,不仅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而且还有同学们的互相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触摸式报警器课程设计

触摸式报警器 摘要:本实验针对触摸报警器选择用NE555芯片组成单稳态触摸报警器,并选择了一种相对来说较简单的设计方案,进行由上而下层次化的设计,先定义和规定各个模块的结构,再对模块内部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将设计好的模块组合调试,并在Protel 99软件上仿真通过。 关键词:NE555芯片 Protel 99软件单稳态输出高电平有效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in touch alarm with NE555 chip composition choice single state touch alarm, and choose a relatively more simple design, by go up and down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esign, first definition and regulations of each module structure, and then within the detailed design module. Finally the design good modules, and debugging in 99 software simulation through Protel Keywords:NE555 chipProtel 99software single state output high level effective

目录 1前言 (3) 2总体方案设计 (4) 2.1方案一 (2) 2.2方案二 (3) 2.3方案比较 (5) 3实现方案 (6) 3.1总体方案分析 (6) 3.2实验原理图分析 (6) 4主要元器件的基本介绍 (7) 4.1NE555芯片引脚及功能 (7) 5 proteus与protel的仿真 (10) 5.1protel的软件简述 (10) 5.2protues的软件简述 (10) 5.3protues软件仿真 (11) 5.4实验调节 (11) 5.5实验结果分析 (12) 6组装与调试 (13) 7心得体会 (14) 8谢辞 (15) 9 参考文献 (16) 10附录 (17)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1

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设计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将作为感温器件的晶体管及其外围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集成化温度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已在科研,工业和家用电器等方面、广泛用于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1、目的要求 1.测量温度传感器的伏安特性及温度特性,了解其应用。 2.利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设计制作测量范围20℃~100℃的数字显示测温装置。 3.对设计的测温装置进行定标和标定实验,并测定其温度特性。 4.写出完整的设计实验报告。 2、仪器装置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变阻器、导线、数字电压表、数显温度加热设备等。 3、实验原理 AD590 R=1KΩ E=(0-30V)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㈠测量伏安特性――确定其工作电压范围 ⒈按图摆好仪器,并用回路法连接好线路。 ⒉注意,温度传感器内阻比较大,大约为20MΩ左右,电源电 压E基本上都加在了温度传感器两端,即U=E。选择R4=1KΩ,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流I=V/R4=V(mV)/1KΩ=│V│(μA)。

⒊在0~100℃的范围内加温,选择0.0 、10.0、20.0……90.0、100.0℃,分别测量在0.0、1.0、2.0……25.0、30.0V时的输出电流大小。填入数据表格。 ⒋根据数据,描绘V~I特性曲线。可以看到从3V到30V,基本是一条水平线,说明在此范围内,温度传感器都能够正常工作。 ⒌根据V~I特性曲线,确定工作电压范围。一般确定在5V~25V为额定工作电压范围。 ㈡测量温度特性――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⒈按图连接好线路。选择工作电压为10V,输出电流为I=V/R4=V(mV)/1KΩ=│V│(μA)。 ⒉升温测量:在0~100℃的范围内加热,选择0.0 、10.0、 20.0……90.0、100.0℃时,分别同时测量输出电流大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注意:一定要温度稳定时再读输出电流值大小。由于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大约为k=1μA/℃,所以,温度的改变量基本等于输出电流的改变量。因此,其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k=1的直线。 ⒊根据数据,描绘I~T温度特性曲线。 ⒋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求出曲线斜率及灵敏度。 ⒌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在线性区域内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㈢实验数据: ⒈温度特性

温度报警器 课程设计

一、任务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环境温度监测报警电路,通过对温度报警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掌握温度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运算放大器在实际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1.当温度在15℃~30℃范围内(允许误差±1℃)时,报警器不发声。 2.当温度高于30℃时,报警器发出两种频率交替的“滴—嘟、滴—嘟”声响。 3.当温度低于15℃时,报警器发出间歇式声响。 4.可用5~15V 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5.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功耗,降低成本。 二、总体设计思想 1.基本原理 温度报警器是通过对温度有一定的感应的电阻的阻值的变化,转变为相应的电压的变化,从而通过一系列的电路产生相应信号,输入报警器,从而报警器发出不同的声响。 设计电路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能够测外界温度的电路,测温电路用电阻组成,其中有一个就是对环境温度有感应的热敏电阻(要知道它的温度系数),它和其他电阻组成一个支路,另外还要有两个支路,都是用定值电阻组成的,事先就把相应的温度转换相应的电压,从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压,这样就可以产生两个固定的温度,可以作为温度的上下限。 然后,把它们的比较结果作为输入进差动放大电路,进行一定倍数的电压放大,在把差动电路的输出作为滞回比较器的输入,这是为了稳定以下输出,把稳定的信号输入报警器中。这样就可以制作出来一个完整的温度报警器。 温度报警器由感知外部温度的桥式测温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滞回比较器及报警器组成。测温电路由电阻组成,其中有一个就是对环境温度有感应的热敏电阻,它和其他电阻组成一个支路,另外还要有两个支路,都是用定值电阻组成的,事先就把相应的温度转换相应的电压,从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压,这样就可以产生两个固定的温度,可以作为温度的上下限。然后,把它们的比较结果作为输入进差动放大电路,进行一定倍数的电压放大,在把差动电路的输出作为滞回比较器的输入,这是为了稳定输出,把稳定的信号输入报警器中。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温度报警电路。 2.系统框图

智能家居报警系统-课程设计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智能家居报警系统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摘要 } 智能家居是人们的一种居住环境,其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生活更加安全,节能,智能,便利和舒适。 本小组设计的是基于STC89C52的智能家居报警系统,其主要模块包括单片机主控制系统、检测模块、密码锁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等。 其主要通过人体热释红外感应获取室内人员信息,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并发送信号到单片机,以输入密码的方式确定目标身份,并通过蜂鸣器、LED灯、语音报警、GSM 短信报警的全方位方式联合来警示输错三次密码者或发生火灾。 本系统还可以不仅大大提高系统安全性及智能性,也方便用户的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物联网产业的不断推动下,智能家居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人们也将真正享受到智能家居的舒适生活。 【关键词】AT89C52单片机检测密码门禁报警 目录 1.前言 (3) 2.方案选择与论证 (3) · 主控单元的选择 (3) 温度传感器模块的选择 (3) 远红外检测模块的选择 (4)

密码键盘的选择 (4) 显示模块的选择 (5) 3.总体电路设计 (5) 总体设计框图 (5) 总体电路图 (6) 4.。 5.单元电路设计 (6) 密码存储模块 (7) 检测模块 (7) 人体热释感应模块 (7) 温度探测模块 (8) 液晶显示模块 (9) 报警模块 (10) 蜂鸣器及LED报警 (10) * GSM报警 (11) 语音报警 (11) 5. 焊接与调试 (13) 电路焊接 (13) 电路调试 (14) 6.收获与体会 (15) 参考文献 附录:附录A:任务分配表 ~ 附录B:部分实物图 致谢 1.前言 智能家居是现代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目标是通过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对家居电器等的智能控制,使其能够按照人们的设定工作运行,而不论距离的远近。正是因为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促使了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

温度传感器报告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是和人类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过程三大参量(流量、压力、温度)之一,也是国际单位制(SI)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温度测量是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话题,很久以来,这方面己有多种测温元件和传感器得到普及,但是直到今天,为了适应各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医疗、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要求,仍在不断研发新型测温元件和传感器、新的测温方法、新的测温材料、新的市场应用。要准确地测量温度也非易事,如测温元件选择不当、测量方法不宜,均不能得到满意结果。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传感器的销售额为327亿元人民币,其中温度传感器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14%,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楼宇自动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的特点 作为一个理想的温度传感器,应该具备以下要求:测量围广、精度高、可靠性好、时漂小、重量轻、响应快、价格低、能批量生产等。但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温度传感器是不存在的,应根据应用现场灵活使用各种温度传感器。这是因为不同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点。 ● 不同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围和特点是不同的。 几种重要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围和特点,如表1所示。 ● 测温的准确度与测量方法有关。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通常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类,两种测量方法的特点如 ● 不同的测温元件应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 通常采用的测量电路有三种。“电阻式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要考虑消除非线性误差和热电阻导线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电势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电路需考虑线性化和冷端补偿,信号处理电路较热电阻的复杂。“电流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是最典型的电流型温度测量元件,当电源电压变化、外接导线变化时,该电路输出电流基本不受影响,非常适合远距离测温。 温度测量的最新进展 ● 研制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铂薄膜温度传感器膜厚1μm,可置于极小的测量空间,作温度场分布测量,响应时间不超过1ms,偶丝最小直径25μm,热偶体积小于1×10-4mm3,质量小于1μg。 多色比色温度传感器能实时求出被测物体发射率的近似值,提高辐射测温的精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 年级: 13-2 学院:机电院 姓名:崔海艳 学号:8021209235 -- 目录 1引言 (3) 2 设计要求 (3)

3 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4) 5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5.1微控制器模块 (6) 5.2温度采集模块 (7) 5.3报警模块 (9) 5.4温度显示模块 (9) 5.5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 程序设计 (13) 7.1流程图 (13) 7.2程序分析 (16) 8. 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传感器是一种有趣的且值得研究的装置,它能通过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来捕捉知识和信息,并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在

生活中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在传感器产品中,温度传感器是最主要的需求产品,它被应用在多个方面。总而言之,传感器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因使用传感器也变得多姿多彩。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由于DS18B20芯片的小型化,更加可以通过单跳数据线就可以和主电路连接,故可以把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成探头,探入到狭小的地方,增加了实用性。更能串接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范围的温度检测 2 设计要求 本设计主要是介绍了单片机控制下的温度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其各功能模块做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能和指标如下: ●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某一点环境温度 ●测量范围为-55℃~+99℃,精度为±0.5℃ ●用液晶进行实际温度值显示 ●能够根据需要方便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 AT89S51 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