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概述 (2)1.1 实验目的 (2)1.2 实验背景 (3)1.3 实验内容 (4)1.4 实验环境 (5)2. 数据库设计 (5)2.1 数据库概念 (6)2.2 表结构设计 (8)2.2.1 表1名称及字段定义 (9)2.2.2 表2名称及字段定义 (10)2.3 关系约束 (11)3. SQL语句操作 (12)3.1 数据插入 (13)3.2 数据查询 (14)3.2.1 根据条件查询 (15)3.2.2 聚合函数查询 (16)3.2.3 连接查询 (17)3.3 数据更新 (18)3.4 数据删除 (20)4. 实验结果展示 (21)4.1 SQL语句执行结果 (22)4.2 数据分析及解释 (22)4.2.1 查询结果的意义 (24)4.2.2 数据之间的关系性分析 (24)5. 实验总结与展望 (25)5.1 实验总结 (26)5.2 总结得到的经验与教训 (27)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29)1. 实验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实验内容涵盖了常见数据库操作,包括表创建、数据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
通过完成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SQL语句来管理和处理数据库数据,掌握常用的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语句以及 JOIN 操作等,并熟悉数据库的操作流程和概念。
本实验旨在提升 SQL 数据库操作技能,并为后续更深入的数据库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您可以根据实际实验内容对以上段落进行修改和完善,具体修改点包括:明确实验的主题和目标,例如:实验主题可能是某个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PostgreSQL等)的应用,目标可能是学习该数据库特定的功能特性。
1.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和巩固SQL语言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并加深对数据库设计、数据操作以及数据查询与分析的理解。
具体实验目的包括:学习SQL基础: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包括数据类型定义、表格创建、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实验报告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实验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和数据操纵功能。
二.实验类型验证型三.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原理及知识点1.SQL语言的数据查询功能2.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3.SQL语言的数据操纵功能五.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要求:PC及其联网环境;2.软件设备要求:Windows操作系统;MS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六.实验内容及步骤在STUDENT数据库中,根据要求使用SQL语言完成下列操作,将SQL语句以.sql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目录下。
1.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2.查询学生学号和出生年份。
3.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姓名。
4.查询年龄在20岁与22岁之间(包括20和22岁)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5.查询学生姓名中含有“波”字的学生情况。
6.查询缺少学习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7.查询选修C601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按分数的降序排列。
8.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9.求课程C601的平均成绩。
10.求选修课程超过2门的学生学号。
11.查询参加学习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号和总分。
12.查询选修高等数学课程且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13.查询每一课程的间接先行课(即先行课的先行课)。
14.查询年龄低于所有工程系学生的学生姓名、所在系、年龄。
15.找出刘建平老师所开全部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16.找出全部课程的任课教师。
17.求学生1203所学课程的总分。
18.找出所有姓张的学生的姓名和籍贯。
19.找出至少一门课程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女学生的姓名。
20.求每一年龄上人数超过2的男生的具体人数,并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序。
21.把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GRADE_VIEW。
22.创建一个从student、course、study表中查出计算机系的学生及其成绩的视图computer_view,要求显示学生的学号sno、姓名name、课程号cno、课程名称cname、成绩grade。
试验二: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二、实验内容
1. 继续完成实验一未完成部分
①查询全体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⑵查全体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系及其出生年份,结果表中 属性名为:学号、姓名、性别、所在系、出生年份构成。--查询经过计算的值。 ⑶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⑷查询所有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及其年龄。 ⑸查询年龄在20~23岁(包括20岁和23岁)之间的学生的姓 名、系别和年龄。 ⑹查询姓刘的学生的基本信息。 ⑺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24岁以下的学生姓名。 ⑻查询信息系(IS)、数学系(MA)和计算机科学系(CS) 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⑼查询选修了1003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及其成绩,查询结果按 分数降序排列。 ⑽查询与“王彦”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
2. 多表查询:
⑾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信息系统”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⑿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及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 ⒀练习课本例题。 ⒁查询没有选修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三、实验过程
⑾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信息系统”的学生学号和姓 名
SELECT Sno,Sname ③ 最后在Student关系中取出Sno和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② 然后在SC关系中找出选 SC FROM SC 修了3号课程的学生学号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① 首先在Course关系中找出 “信 FROM Course 息系统”的课程号,结果为3 号 WHERE Cname= '信息系统'));
方法一: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CS' UNI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
sql数据库实训报告

sql数据库实训报告1.引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需要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情况,而SQL数据库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工具。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语法和操作,以及如何利用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本报告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所学内容。
2.实训目标与环境搭建实训的目标是让学员了解并熟悉SQL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的数据管理和查询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先行搭建实训环境,包括安装和配置数据库软件等。
3.数据库设计与建表在使用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建表操作。
数据库设计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确定数据库的表结构、字段类型、主外键关系等,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和查询数据。
在建表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4.数据导入与查询数据导入是将已有的数据导入到SQL数据库中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需要存储和管理大量已有数据的情况,而不是从零开始创建数据。
通过数据导入操作,我们可以将Excel表格、CSV文件等数据源快速导入到数据库中,并进行相应的查询操作。
5.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的增删改查是SQL数据库最常用的操作之一。
通过SQL 语句,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通过实际的案例演练,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SQL语句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语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6.索引和优化在实际的数据库管理中,如果数据量庞大,查询效率就会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索引和优化操作,以提升查询效率。
通过在适当的字段上添加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找速度;通过调整数据库的参数设置和优化查询语句,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7.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在面临数据丢失或数据库受损等情况时。
sql 实验报告

sql 实验报告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编程语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SQL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践。
本文将介绍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SQL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SQL的基本语法,包括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和删除数据等操作。
然后,我们使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验。
通过编写SQL语句,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并插入了一些员工数据。
接着,我们进行了各种查询操作,如按条件查询、排序、聚合等。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更新和删除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并插入了一些员工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查询语句获得特定条件下的员工信息,如按照年龄查询、按照性别查询等。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以及如何使用聚合函数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UPDATE语句更新数据和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
个人理解和感悟通过这次实验,我对SQL的基本语法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SQL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库查询语言,可以方便地对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
通过编写SQL语句,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各种复杂的查询和数据操作。
SQL的语法简洁明了,易于学习和使用。
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操作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SQL的语法规则十分严格,一旦出现语法错误,就无法正确执行查询或操作。
因此,我在编写SQL语句时更加注重细节,避免出现错误。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优化SQL语句,提高查询效率。
通过使用索引和合理设计表结构,我们可以加快查询速度,提升系统性能。
此外,我还了解到SQL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无论是企业的数据管理还是个人的数据分析,SQL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SQL数据库实验二报告——数据库关系模式

实验二数据库关系模式实验名称:数据库关系模式实验课时:2课时实验地点:艺术楼417机器编号:ST07实验时间: 2018年11月 9日15:30-17:10 第10周星期四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熟悉 SQL Server 图形化界面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在图形化界面和查询分析器(应用 SQL 语言)两种环境下实现数据库关系模式设计:(1)创建、修改、查看表的结构。
(2)建立和修改表的主码、外码、索引及其它约束条件。
(3)对所创建的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元组的操作,删除所创建的表。
三、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PC机一台(2)操作系统:Windows 10(3)应用工具:SQL Server四、实验内容:1.创建表(1)使用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如图 2.1 所示,点开要创建表的数据库,右键点击数据对象“表”,选择“新建表”。
在弹出的表的新建窗口中填入相关表信息(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 null)。
表信息填写好之后,如果有需要就可以设置主键。
设置方法为,首先选中作为主键的列,如果是多个列,可以按 ctrl 键多选;选中列后,如图 2.2 所示,点击钥匙图标,或者右键菜单选择“设置主键”。
点击磁盘图标或者关闭窗口时会提示输入表名,创建新表成功。
外键约束是用来加强两个表(主表和从表)的一列或多列数据之间的连接的。
创建外键约束的顺序是先定义主表的主键,然后定义从表的外键。
也就是说只有主表的主键才能被从表用来作为外键使用,被约束的从表中的列可以不是主键,主表限制了从表更新和插入的操作。
点击关系图标或者右键菜单选择“关系”,则弹出关系对话框,如图 2.3 所示,点击“添加”按钮新建外键联系。
点击“表和列规范”右侧的“...”按钮,弹出如图 2.4 所示界面,主表的列必须是主键或者唯一约束的列,从表的列必须与主表的列数据类型和长度一致,即图 2.1 新建表外键。
点击管理索引和键的图标或者右键菜单选择“索引/键”,弹出如图 2.5 所示对话框,可以创建索引或者 unique 约束,缺省已经有一个主键索引。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第一篇:SQL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2SQL Server数据库的管理1.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方法。
(3)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方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数据库。
① 运行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服务器。
② 右击“数据库”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菜单项。
在新建数据库对话框的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学生管理数据库名studentsdb,单击“确定”按钮。
(2)选择studentsdb数据库,在其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查看“常规”、“文件”、“文件组”、“选项”、“权限”和“扩展属性”等页面。
(3)打开studentsdb数据库的“属性”对话框,在“文件”选项卡中的数据库文件列表中修改studentsdb数据文件的“分配的空间”大小为2MB。
指定“最大文件大小”为5MB。
修改studentsdb数据库的日志文件的大小在每次填满时自动递增5%。
(4)单击“新建查询”打开查询设计器窗口,在查询设计器窗口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TE DATABASE创建studb数据库。
然后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
(5)在查询设计器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DATABASE 修改studb数据库的设置,指定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2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
(6)在查询设计器中为studb数据库增加一个日志文件,命名为studb_Log2,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MB。
(7)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将studb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student_db。
(8)使用Transact-SQL语句DROP DATABASE删除student_db数据库。
数据库实验报告-使用SQL语句操作数据

数据库实验报告-使用SQL语句操作数据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使用SQL语句操作数据实验时间:2013.4.16学生姓名:班级:软件学号:一、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 2005的基本环境2、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管理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等对象3、锻炼学生对SQL Server 2005基本操作能力二、实验内容1、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SPJ数据库(1)更改主数据库文件的增长模式,改为按5MB自动增长;(2)更改事务日志文件的增长模式,改为按1MB自动增长。
2、在数据库中创建S, P, J, SPJ四个关系模式:S ( SNO, SNAME, STATUS, CITY )P(PNO, PNAME, COLOR, WEIGHT)J(JNO, JNAME, CITY)SPJ(SNO, PNO, JNO, QTY)【说明:供应商表S由供应商代码(SNO)、供应商姓名(SNAME)、供应商状态(STATUS)、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组成;零件表P由零件代码(SNO)、零件名(PNAME)、颜色(COLOR)、重量(WEIGHT)组成;工程项目表J由工程项目代码(JNO)、工程项目名(JNAME)、工程项目所在城市(CITY)组成;供应情况表SPJ由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工程项目代码(JNO)、供应数量(QTY)组成。
】3、建立数据库关系图。
将建好的数据库和表转化为SQL语句,以sql脚本方式保存。
4、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向表中插入下列数据。
SP表5、使用SQL语言完成如下操作: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6)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7)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实验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和数据操纵功能。
二.实验类型验证型三.实验学时 4学时四.实验原理及知识点1.SQL语言的数据查询功能2.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3.SQL语言的数据操纵功能五.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要求:PC及其联网环境;2.软件设备要求:Windows操作系统;MS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六.实验内容及步骤在STUDENT数据库中,根据要求使用SQL语言完成下列操作,将SQL语句以.sql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目录下。
1.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2.查询学生学号和出生年份。
3.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姓名。
4.查询年龄在20岁与22岁之间(包括20和22岁)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5.查询学生姓名中含有“波”字的学生情况。
6.查询缺少学习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7.查询选修C601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按分数的降序排列。
8.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9.求课程C601的平均成绩。
10.求选修课程超过2门的学生学号。
11.查询参加学习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号和总分。
12.查询选修高等数学课程且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13.查询每一课程的间接先行课(即先行课的先行课)。
14.查询年龄低于所有工程系学生的学生姓名、所在系、年龄。
15.找出刘建平老师所开全部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16.找出全部课程的任课教师。
17.求学生1203所学课程的总分。
18.找出所有姓张的学生的姓名和籍贯。
19.找出至少一门课程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女学生的姓名。
20.求每一年龄上人数超过2的男生的具体人数,并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序。
21.把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GRADE_VIEW。
22.创建一个从student、course、study表中查出计算机系的学生及其成绩的视图computer_view,要求显示学生的学号sno、姓名name、课程号cno、课程名称cname、成绩grade。
23.在Student表中依据学生姓名创建索引name_index。
24.在Study表中依据sno和cno创建索引main_index。
25.将课程C603的任课老师改为“赵明”。
26.在Student表中插入两个学生记录:'1201','吴华', '女',20,'成都','计算机系''1102','张军', '男',21,'上海','工程系'27.删除年龄在21岁以上的学生记录。
--1SELECT DISTINCTSno'学号'FROM Student_course;--2SELECTSno'学号',2015-Sage'出生年份' FROM Student;--3SELECTSno'学号',Sname'姓名'FROM StudentWHERE Sdept='CS';--4SELECTSname'姓名',Sage'年龄'FROM StudentWHERE Sage>=20 and Sage<= 22;--5SELECT*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波%';--6SELECTSno'学号',Cno'课程号'FROM Student_courseWHERE Grade is NULL;--7SELECTSno'学号',Grade'成绩'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no='C601' ORDER BY Grade DESC;--8SELECTCOUNT(DISTINCT Sno) FROM Student_course;--9SELECTAVG(Grade)FROM Student_courseWHERE Cno='C601';--10SELECTSno'学号'FROM Student_course GROUP BY SnoHAVING COUNT(Cno)> 2;--11SELECTCno'课程号',SUM(Grade)'总分' FROM Student_course GROUP BY Cno;--12SELECTStudent.Sno,Student.SnameFROM Student,Student_course,CourseWHERE Student.Sno=Student_course.Snoand o=Student_oand ame='高等数学'and Student_course.Grade> 80;--13SELECTo,SECOND.CpnoFROM Course FIRST,Course SECONDWHERE FIRST.Cpno=o;--14SELECTSname,Sdept,SageFROM StudentWHERE Sage<ANY(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EG');--15SELECT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FROM CourseWHERE Cteacher='刘剑平';--16SELECT DISTINCTCteacher'教师'FROM CourseWHERE Cteacher is not NULL;--17SELECTSUM(Grade)'总成绩'FROM Student_courseGROUP BY SnoHAVING Sno='201215122';--18SELECTSname'姓名',Snative'籍贯'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张%';--19SELECTSname'姓名'FROM StudentWHERE Ssex='女'and Sno in( SELECT SnoFROM Student_courseWHERE 90 <=Grade);--20SELECTSage'年龄',COUNT(*)'男生人数'FROM StudentWHERE Ssex='男'and Sage in (SELECTSageFROM StudentGROUP BY SageHAVING COUNT(*)>= 2)GROUP BY SageORDER BY Sage;--21CREATE VIEW GRADE_VIEWASSELECTSno,AVG(Grade)SavgFROM Student_courseGROUP BY Sno;--22CREATE VIEW COMPUTER_VIEWASSELECTStudent.Sno,Student.Sname,o,ame,Student_course.GradeFROM Student,Student_course,Course WHERE Student.Sno=Student_course.Sno and Student_o=o;--23CREATE INDEX NAME_INDEX ON Student(Sname);--24CREATE INDEX MAIN_INDEX ON Student_course(Sno,Cno);--25UPDATE CourseSET Cteacher='赵明'WHERE Cno='C603';--26INSERTINTO StudentVALUES('1201','吴华','女',20,'成都','CS'),('1102','张军','男',21,'上海','EG');--27DELETEFROM StudentWHERE Sage> 21;七.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学会了使用SQL查询语句、使用SQL语句插入元组,使用SQL语句删除元组,使用SQL语句创建索引和删除索引,但任然不是很熟练,有很多地方需要查阅书籍才能完成,还是需要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