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十大秘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十大秘密课件

阿司匹林的十大秘密课件
02
阿司匹林还具有抗炎、抗风湿、 止痛、退热和抗癌等作用,但其 最主要的作用仍是抗血小板凝集 。
适用人群
阿司匹林适用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用于治疗不稳定 型心绞痛。
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长期小剂 量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或拔牙等有创操作的人群,可以在术前一周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以 降低风险。
特殊人群用药
总结词
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在使用阿 司匹林时应特别注意。
详细描述
儿童通常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使用阿司匹林 ,且需严格遵医嘱。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应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之后是否使用需咨询医 生意见。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时应谨慎,因
为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总结词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应定期监测 并进行相应处理。
02
阿司匹林的作用
心血管保护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 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保持血管通畅。
抗血小板凝聚
抑制血小板活性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 栓烷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凝 聚的效果,预防血栓形成。
详细描述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出血,因此长期使用者应定 期检查粪便潜血。如果出现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柏油 样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 过敏反应、水杨酸中毒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也应立即 停药并就医。
06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剂型研究
缓释剂型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ppt课件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ppt课件

18
相关法规
第三章 报告与处置
第三节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第二十七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通 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见附表2),对每一病例还 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1)第一次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2)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3)发生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及结果
1) 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2)与可疑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
能明确填写
30
填报要求
总结 一句话: “三个时间三个项目两个尽可能。” 套用格式:
被齐二药厂用来替代“丙二醇”生产“亮菌甲素” 注射液的“二甘醇”,自1935年起曾至少引起四起 震惊全球的药害中毒事件中,近500人死亡。
5
药害事件回顾
关木通事件
1993年,在比利时马兜铃酸肾病群体性事件首次被公开, 发现约有10000名服含广防己的减肥丸后的妇女中至少有110 人罹患了晚期肾衰竭,其中66人进行了肾移植,部分病人还发 现了尿道癌症;
第六章 信息管理
第五十五条 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患者和报告者信 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十六条 鼓励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之间共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20
相关法规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不改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 人给予行政处分:

药理学——阿司匹林

药理学——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
阿司匹林体内过程: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 小肠吸收。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在吸收过程 中与吸收后,迅速被胃粘膜、血浆、红细胞及肝中的 酯酶水解为水杨酸。因此,乙酰水杨酸血浆浓度低, 血浆t1/2短(约15分钟)。水解后以水杨酸盐的形式 迅速分布至全身组织。也可进入关节腔、脑脊液,并 可通过胎盘。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达 80%~90%.水杨酸经肝药本酶代谢,大部分代谢物与 甘氨酸结合,少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自肾排泄。
3.防止血栓形成
血栓素A2 (TXA2) 是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内源性 物质,可直接诱发血小板释放ADP,进一步加速血小板的聚集过 程。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COX活性,减少了血小板 TXA2的合成,因而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过量则 可引起凝血障碍,延长出血时间。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 血管内皮细胞中COX活性,减少PGI2(prostacylin.前列环素) 的合成。PGl2是TXA2.的生理拮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可能促进 血栓形成,故常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用于预防 心肌梗死
可以使被细菌致热原升 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 枢调定点恢复(降至) 正常水平,故也用于感 冒、流感等退热。该品 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 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 因,故需联合用药。
3.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4.防止血栓形成
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于 24~48小时内退热,关节红、 肿、疼痛缓解,血沉缓慢, 症状迅速减轻。由于控制急 性风湿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实, 故可用于鉴别诊断。对类风 湿性关节炎也可以迅速镇痛, 使关节炎症消退,减轻及延 缓关节损伤的发展。
9.其他
驱虫;治疗小儿皮肤黏 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 病);治疗X线照射或放 疗引起的腹泻;降压保 胎等。

阿司匹林工艺流程.ppt

阿司匹林工艺流程.ppt

酸性硝基苯
连 续 分 离 器
废 酸 罐
水蒸汽
换热器
原料苯 接真空
冷凝器 冷却水









稀碱、水
中 和 器 冷却水
去水处理
粗硝基苯 去精制工段

循环酸罐
回收苯
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由于工艺反应、生产任务、转化率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使得工艺流程中的各步设备容量有所不同,为充分 利用设备,必须安排好生产过程中上步反应产物量 与下步反应原料量之间的问题,即处理好工艺设备 的衔接和利用问题。其原则如下:
醋酐 水杨酸
蒸汽、水 冷冻盐水

酰化
结晶
离心脱水
气流干燥
母液
阿司匹林
包装
过筛
旋风分离
2. 工艺流程示意图
定性图纸,内容比框图详细,不编入设计 文件。 ① 内容: Ⅰ、以几何图形表示设备示意图,设备之间 的竖向关系; Ⅱ、反映全部原料、中间体和三废的名称及 流向; ②例:阿司匹林工艺流程示意图
阿司匹林工艺流程示意图
例1:混酸硝化氯苯制备混合硝基氯苯
4硝%混 化;酸温氯组度苯成:与8:混0H℃酸N;中O硝3H4化7N%O时3、间的H:摩2S3尔Oh;配4 4硝比9%化为、废1:H1酸.21O中, 含硝酸<1.6%,含混合硝基氯苯为获得混合硝 基氯苯量的1%。
反应特点:氯苯、硝基氯苯与混酸不互溶。 反应结束两相分层,混酸中尚有少量硝基氯苯 及未完全反应的硝酸;同时,废酸中含有大量 不 硝参 酸加 及反回应收的混H酸2层SO中4;的如硝何基充氯分苯利和用H未2SO反4应是的决 定合成工艺的关键。
1. 反应中间产物不易变质时,工艺流程采用不同生产 能力的容器,在两步反应中间增设贮槽,使整个工 艺生产连续化;

实验六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PPT课件

实验六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PPT课件
4
相关知识介绍:
• 拜耳(1863年在德国创建)一个多世纪前开发了全球最著名的止痛药——— 阿司匹林。中国是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年销售额约为5亿欧元,拜 耳已与中方组建了12家合资企业。
• 阿斯匹林从发明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100年里,它从一个治疗头痛的药 物,直至被飞往月球的“太阳神十号”作为急救药品之一。人们不断地发现 阿斯匹林的新效用,它因此被称为“神奇药”。
• 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 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将它作 为治疗发烧的廉价“良药”,在许多偏远的地方,当产妇生育时,人们也往 往让她咀嚼柳树皮,作为镇痛的药物。 人们一直无法知道柳树皮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以致于具有这样神奇的 功效,直至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 分――水杨酸。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 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这 就是医院里最常用的药物——阿斯匹林。
14
六、思考题
• 反应容器为什么要干燥无水? • 何谓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有哪些? • 通过什么样的简便方法可以鉴定出阿斯
匹林是否变质? • 本实验中可产生什么副产物?
15
2019/12/4
16
8
2019/12/4
9
三、仪器与药品
• 仪器: ① 50 mL非标准口锥形瓶; ②玻璃棒; ③10 mL、 50 mL量筒; ④滴管; ⑤布氏漏斗; ⑥抽滤瓶; ⑦水泵; ⑧滤纸。
• 药品:水杨酸、醋酐、浓硫酸、冰
10
Name 水杨酸
物理常数
M m.p.或b.p. 水 /℃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 肝损害

阿司匹林所致的肝损害,在国内报道较少,有资料表明:当血清阿司匹林
浓度下降后,转氨酶也恢复正常。药物引起肝损害可能与肝细胞中毒或过敏
反应有关。

• 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

阿司匹林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作用,未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
脏合成,能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和减少凝栓质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
四、阿斯匹林的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 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是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则较 易出现副作用。血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 对胃粘膜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3—9%)。
◆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发生率<3%); 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 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据报道 每天服用 4—6g者有 70%每天出血 3—10ml,有溃疡形成者 出血量可更多,并可引起失血性贫血;服用肠溶片剂很少有 胃肠刺激反应; 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短促、呼吸困难 或哮喘、胸闷; ③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④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 使血药浓度达 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 药后可恢复。
聚集,使其不易放出凝血因子,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为此,有消
化道出血或溃疡病者,在临床上有出血倾向或者近期有脑出血病史者
不宜服用本药。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在早产儿中常出现脑损害如脑出 血等,因此,孕妇在分娩前2~3个月应停用本品。阿司匹林可引起造 血功能障碍。笔者曾见1例服用本品引起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患者,服 用本品4h后全身发痒,7h后鼻衄、牙龈出血不止,伴全身紫癜,骨 髓象示红细胞系明显受抑,经对症治疗,10天后骨髓象恢复正常。阿 司匹林偶可引起溶血。

阿司匹林,不得不知的秘密

阿司匹林,不得不知的秘密

服J 『 j , 以便 吸收迅 述 J 快 发 约 效 。 4 . 阿 司匹林 需要 服用 多长 时 间? 所有 { ' = = ; 『 = 合服 川 阿 ・ 林 遁
少 匕 、
- l 『 、 外川 f f 『 I _ 竹 疾痫 , 做 过支 架 1 5 0 / 9 0 。 苫 米 汞柱 以 卜, I 日 ‘ 彳 j ‘ 卜 0 之 ‘ ‘ , 町应用 阿 刊 林进
非 , I k 人 f 埘 心 川- 缺 乏 鉴
, 竹 的人 , 缚火 服 用阿
少 r 。 , J 万人每年仪减少 5 个
圳知 i 』 { , 消化通 疾 或 卜动脉 火』 晴
该 川 的 L 川之 琢 , 乩 象 层 乍 。其 肌 梗 死 , 增加 3 个 严 雨 肖肠 道 { i { l f l I _ H I 2 』 可 t 订 J J L 卡 小 反 仃 , 1 i f , 议怀 疑 丈, l J L 十 小 址没 有 副 作 用 , 可导 和颅 内… 山 . , 净获 益不 明 { l ! 。 心J J J £ 病发作} I 、 f 尤l l 叫 急救 , 救 敛 消化j I 5 l f l 1 J j J f I I I m . , 舌 L 服舌 L 用有 我l q 规 范 使 用 阿 刊 匹 林 的 ‘ 咏 0 ‘ 、 I 人 员指 卜 川约 。 救I I 、 f 制 显
』 川 J 术, J 水做 技现可 以抑 制 I f l l _
服川阿 ・
林颅防心脏痫 。} 多
救时, 服J ¨阿 d J J L 十 术l l I j ’ 他 1 、 : 牢 卜 |
搞 清 楚 , 没有 心 【 f I I . 管 病到 憾 降 2 0 % -3 0 c A。瞅 … , J J j ; c ! J 埔 指 m l

阿司匹林的制造实验报告(3篇)

阿司匹林的制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实验室合成阿司匹林的操作技能。

3. 学习并应用重结晶技术对阿司匹林进行纯化。

4. 通过实验,验证阿司匹林的性质和药理作用。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

实验室制备阿司匹林通常采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酰基化反应,生成阿司匹林。

反应式如下:COOH + CH3COOH → COOCH3 + CH3COOH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烧杯、锥形瓶、量筒、温度计、水浴锅、搅拌器、布氏漏斗、抽滤瓶、蒸馏装置等。

2. 药品:水杨酸、乙酸酐、浓硫酸、氢氧化钠、活性炭、蒸馏水、无水乙醇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水杨酸、乙酸酐、浓硫酸、氢氧化钠、活性炭等药品按照一定比例称量,准备好实验仪器。

2. 酰基化反应:将称量好的水杨酸和乙酸酐加入锥形瓶中,缓慢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

将锥形瓶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75-80℃,保持恒温反应30分钟。

3. 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

加入活性炭,搅拌10分钟,使反应液中的杂质吸附在活性炭上。

4. 过滤:将反应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滤液。

5. 重结晶: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

待晶体析出后,用抽滤瓶进行抽滤,收集晶体。

6. 干燥:将收集到的阿司匹林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阿司匹林的性状: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mp.135-140℃,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

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阿司匹林在药物浓度范围内对实验动物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六、实验讨论1. 酰基化反应的温度对阿司匹林产率有较大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产率下降。

实验中,温度控制在75-80℃为宜。

2. 在重结晶过程中,乙醇的浓度对阿司匹林的纯度有较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一、有何作用
1
2








-
12
• 阿司匹林有两大作用:一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 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二是能抑制血小 板的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 痛、心肺梗塞、脑血栓的形成,应用于动脉上支 架和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
13
二、何人必服?
1
2
用有 于六 治种 疗人
-
8
• 1900年,德国拜尔药厂投入生产。一战德国战败, 失去了专利权保护,阿司匹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 普及,惠及全世界人民。
-
9
• 阿司匹林最早作为止痛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来 又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 栓形成,现在更多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
-
10
• 但是,目前阿司匹林的应用存在很多误区,在临 床上经常会遇到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乱用,乱 象层生。阿司匹林是有副作用,可导致消化道出 血和脑出血,乱用阿司匹林有害无益。
• 1、不管年龄大小必须服阿司匹林的人:做过造影, 被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血管 疾病、放过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等已经确诊为心 血管病的人,如果没有禁忌症,都必须服用阿司 匹林。
-
17
二、何人必服?
• 2、 我国规定以下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血管病: (1)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同
3、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 险≥10%的人群或合并下述 三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①年龄在50岁以上; ②具有靶器官损害; ③糖尿病。
①有早冠家族史; ②吸 烟; ③高血压; ④超重 与肥胖;⑤白蛋白尿; ⑥血脂异常者。
①血脂紊乱;②吸烟; ③肥胖; ④>50岁; 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16
二、何人必服?
-
23
床头“三宝”
床头“三宝”一
一杯水+一根针+三片阿司匹林
床头“三宝”二
一杯水+一根针+三片硝酸甘油
-
24
三、能救命吗?
网上说,阿司匹林是床头救命“三宝”之一,所 有怀疑心脏病发作的人都需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 救命。心肌梗死发作时,阿司匹林可快速抑制血 小板聚集,对延缓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对心肌 梗死急救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死亡率下降20~ 30%。欧洲的胸痛指南中建议,怀疑心肌梗死患者 应立即呼叫急救,同时服用阿司匹林。
早晚均可服 关键是坚持-来自31六、最佳剂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进口的阿司匹林每片100 毫克,一天一片就够了。国产的尚无明确用量, 阿司匹林最佳剂量是75~150毫克。超过150毫克不 能增加疗效,只会增加副作用。
75—150毫克/天
-
32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 100毫克/天——可阻断92.6%患者的血小板聚集 50毫克/天——可阻断65.9%患者的血小板聚集 25毫克/天——可阻断51.8%患者的血小板聚集
-
29
一定要坚持 服药哦!
-
30
五、何时服用?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仍有争议,到底是晚上服还是 早晨服各执一词。多数科学家认为,在那个时间 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 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从药效来讲,目 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 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3)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或合并 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①血脂紊乱;②吸 烟; ③肥胖; ④>50岁;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22
记住阿司匹林是一种药,可导致出血等严重副作 用。并不是所有45岁以上的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 林。服用阿司匹林有严格的用药指征。需要根据 风险与获益评估,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 林。
-
20
二、何人必服?
• 2、 我国规定以下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血 管病:
(2)4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以下有心血 管危险因素者: ①有早冠家族史; ②吸烟; ③ 高血压; ④超重与肥胖;⑤白蛋白尿; ⑥血脂 异常者。
-
21
二、何人必服?
• 2、 我国规定以下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血 管病:
用有 于三 预类 防人
-
14
有六种人必须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1
2
3
4
5
6
冠心




肌 心梗

周 血 管
过 支
脏 搭
病死




-
15
有三种人必须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1、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 制在150/90mmHg以下, 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2、40岁以上的2型糖尿 病患者。合并以下有心 血管危险因素者:
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①年龄在50岁以上; ②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③糖尿病。
-
18
•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心血管专科医生确诊的冠心病, 不是只靠心电图检查,或只有早搏、房颤等情况, 就被扣上冠心病帽子的人。
冠 心 病

-
19
• 我们的责任是让所有没有阿司匹林禁忌证的心血 管病患者都要服用阿司匹林。这是每一个医生的 责任。
阿司匹林的十大秘密
邢 军 主讲
-
1
-
2
-
3
-
4
-
5
-
6
阿司匹林简介
•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世界医药 史上的三大经典杰作。
• 我们老祖宗早就发现嚼柳树皮可以退烧和止痛。 19世纪,欧洲科学家发现柳树皮的有效成分是水 杨酸并成功地提取了出来。但这种水杨酸对胃刺 激太大。
-
7
• 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成功地将水杨酸与乙 酰化合成为乙酰水杨酸,保持了水杨酸原来的药 效,但副作用却大大减少了。
-
27
四、服用多久?
所有符合服用阿司匹林适应症的患者,服用期间 若没有胃肠道出血、哮喘发作等副作用,只要能 耐受,都需要需要长期服用。
-
28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发挥其抗血栓的作 用,也会导致出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接受 手术时,会增加止血难度。外科医生往往会要求 停用阿司匹林。但放过支架的患者,停用阿司匹 林会增加支架血栓的危险。一旦发生血栓往往是 致命的。所以,在停阿司匹林时,一定要征求心 内科医生的意见。
-
25
通常情况下,非专业人员对心脏病缺乏鉴别知识, 消化道疾病或主动脉夹层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反而 有害。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呼叫急救,一 定要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急救时,剂量 不能太小应达到300毫克,应嚼碎服用,以便吸收 迅速尽快发挥药效。
-
26
边呼救120,边服药! 先呼救120,后服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