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制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ppt课件

五、实验结果
处方分析 外观 片重差异 硬度 结论与讨论 思考题
六、思考题
制备阿司匹林片剂时,如何避免阿司匹林的分解? 从处方和工艺的角度说明。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片剂的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为什么? 片剂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产生片剂重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干法制粒压片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五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课前准备 水浴 85 ℃ 烘箱 85 ℃
一、实验目的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稳定性、
崩解、溶出等)。
二、实验原理
片剂(tablets)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 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具有剂量准确、质 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片剂的制备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 直接压片法。
1.主药及辅料的处理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先经粉碎、过筛、 混合操作。
当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 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
2.制湿颗粒
片重差 % 异 每限 平 片 平 度 均 重 均 片 1片 重 00重
【质量检查】
重量差异检查 根据药典规定,0.3g以下片剂的重量差异限
度为±7.5%,0.3g或0.3g以上者为±5%,超出重 量差异限度的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 过限度的1倍。
【质量检查】
硬度检查
将药片水平固定在微调夹头与顶头之间,转动 手柄,待药片破碎,仪器发出蜂鸣声,读取硬度指 示读数表中的读数,共测定3~6片,取其平均值。
阿司匹林工艺流程.ppt

酸性硝基苯
连 续 分 离 器
废 酸 罐
水蒸汽
换热器
原料苯 接真空
冷凝器 冷却水
闪
接
蒸
收
罐
罐
中
间
罐
稀碱、水
中 和 器 冷却水
去水处理
粗硝基苯 去精制工段
泵
循环酸罐
回收苯
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由于工艺反应、生产任务、转化率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使得工艺流程中的各步设备容量有所不同,为充分 利用设备,必须安排好生产过程中上步反应产物量 与下步反应原料量之间的问题,即处理好工艺设备 的衔接和利用问题。其原则如下:
醋酐 水杨酸
蒸汽、水 冷冻盐水
水
酰化
结晶
离心脱水
气流干燥
母液
阿司匹林
包装
过筛
旋风分离
2. 工艺流程示意图
定性图纸,内容比框图详细,不编入设计 文件。 ① 内容: Ⅰ、以几何图形表示设备示意图,设备之间 的竖向关系; Ⅱ、反映全部原料、中间体和三废的名称及 流向; ②例:阿司匹林工艺流程示意图
阿司匹林工艺流程示意图
例1:混酸硝化氯苯制备混合硝基氯苯
4硝%混 化;酸温氯组度苯成:与8:混0H℃酸N;中O硝3H4化7N%O时3、间的H:摩2S3尔Oh;配4 4硝比9%化为、废1:H1酸.21O中, 含硝酸<1.6%,含混合硝基氯苯为获得混合硝 基氯苯量的1%。
反应特点:氯苯、硝基氯苯与混酸不互溶。 反应结束两相分层,混酸中尚有少量硝基氯苯 及未完全反应的硝酸;同时,废酸中含有大量 不 硝参 酸加 及反回应收的混H酸2层SO中4;的如硝何基充氯分苯利和用H未2SO反4应是的决 定合成工艺的关键。
1. 反应中间产物不易变质时,工艺流程采用不同生产 能力的容器,在两步反应中间增设贮槽,使整个工 艺生产连续化;
阿司匹林及其药理ppt课件(2024)

2024/1/25
5
阿司匹林的剂型与规格
常见剂型
阿司匹林常见剂型包括片剂、胶 囊剂、散剂、泡腾片等。
规格与用法
阿司匹林的规格多样,常见的有 25mg、50mg、100mg、
300mg和500mg等。不同规格 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具体
用法需遵医嘱。
使用注意
阿司匹林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用 药时间,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 用导致不良反应。同时,某些人 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紧急情况 ,可能需要给予更高剂量的阿 司匹林,但应遵循医生的指示 。
18
阿司匹林的用药时间与餐食关系
阿司匹林可以在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但通常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 少胃部不适。
如果患者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注意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并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2024/1/25
抗炎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与其 抑制COX-2的活性有关, 从而阻断炎症反应链。
8
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中枢性镇痛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中枢神 经系统内的COX活性,减 少PG的合成,从而发挥镇 痛作用。
2024/1/25
外周性镇痛
阿司匹林在外周组织也能 抑制COX活性,减少PG的 合成,减轻疼痛。
镇痛作用机制
过敏反应防治
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严重过敏反应需 及时就医。
肝损害防治
长期使用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停药 并给予保肝治疗。
2024/1/25
肾损害防治
避免长期使用,定期监测肾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停 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血液系统反应防治
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异常及时停药并给予相应 治疗。
阿司匹林工艺流程课件

原料检验 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生产 要求。
原料储存 合理储存原料,防止原料受潮、变质或被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艺控制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 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符合要求。
设备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行。
清洁卫生
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通过结晶分离出阿司匹林。
操作步骤
将酰化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加 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搅拌均匀后 放入结晶罐中进行结晶。结晶完 成后,将晶体与母液分离,母液
回收利用。
注意事项
酸化及结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硫 酸的加入量和结晶温度,避免因 硫酸过量或结晶温度过高导致阿
司匹林损失或产品质量下降。
离心甩干与枯燥
操作步骤
储存条件的要求
阿司匹林应存放在干燥、阴凉、 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药品的外 观、质量和有效期,确保药品质
量符合标准。
05
阿司匹林的安全生产与环境 保护
安全生产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
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阿司匹林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降低 事故风险。
废气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治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和环境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救援程序和资源调配。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组织员工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自 救互救能力。
配备应急救援设施
在生产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原料储存 合理储存原料,防止原料受潮、变质或被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艺控制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 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符合要求。
设备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行。
清洁卫生
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通过结晶分离出阿司匹林。
操作步骤
将酰化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加 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搅拌均匀后 放入结晶罐中进行结晶。结晶完 成后,将晶体与母液分离,母液
回收利用。
注意事项
酸化及结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硫 酸的加入量和结晶温度,避免因 硫酸过量或结晶温度过高导致阿
司匹林损失或产品质量下降。
离心甩干与枯燥
操作步骤
储存条件的要求
阿司匹林应存放在干燥、阴凉、 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药品的外 观、质量和有效期,确保药品质
量符合标准。
05
阿司匹林的安全生产与环境 保护
安全生产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
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阿司匹林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降低 事故风险。
废气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治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和环境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救援程序和资源调配。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组织员工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自 救互救能力。
配备应急救援设施
在生产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阿司匹林的制备》课件

制备步骤
1
步骤一
将水杨酸与乙酸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反应瓶中,加热
步骤二
2
至反应温度。
加入催化剂,促使反应进行。
3
步骤三
进行水解,将反应产物纯化。
实验材料和设备
材料
水杨酸、乙酸酐、催化剂
设备
反应瓶、加热器、纯化设备
反应过程及机理
反应过程中,水杨酸与乙酸酐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酰化反应,生成阿司匹林。该反应是一个酸性催化的酯化反 应。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 课件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本课件将介绍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步骤、 实验材料和设备、反应过程及机理、实验结果分析、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以及结论及展望。
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
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基于水解酸性酰化反应,通过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得到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的阿司匹 林。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到阿司匹林的产率、纯度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质。根据实 验结果确定制备工艺的优化方向。
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阿司匹林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镇痛、退热、抗血栓等。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索 其新的应用领域,如抗癌、抗炎等。
结论及展望
阿司匹林的制备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制备工艺以 提高产率和纯度。
阿司匹林的合成课件

实验过程
将水杨酸和醋酐混合,加 热搅拌,然后加入硫酸进 行酯化反应。
实验产物
经过纯化后得到白色晶体 状的阿司匹林。
结果分析
实验产物的纯度
01
通过HPLC和TLC检测,结果表明实验产物阿司匹林的纯度较高
。
实验产物的结构
02
通过IR、NMR和MS等谱学手段对实验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其
结构与理论相符。
实验产物的稳定性
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硫酸还用于水杨酸和醋酐的精 制和提纯,以确保合成出的阿
司匹林符合药典标准。
04
阿司匹林合成过程
合成步骤
准备原料
01 准备醋酐、水杨酸、硫酸、乙
酸酐等原料,确保质量合格且 符合安全标准。
混合原料
02 将水杨酸和醋酐按照一定比例
混合,搅拌均匀。
酸化
03 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调节pH
水解法
总结词
水解法是阿司匹林合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水解反应将酯类物质转化为阿 司匹林。
详细描述
水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酯类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阿司匹林。常 用的酯类物质包括乙酰氯、乙酸酐等,水解反应后通过酸碱中和、重结晶等步 骤提纯阿司匹林。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生产。
酯化法
总结词
水杨酸首次被合成
1897年
德国拜耳公司研发出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
1971年
阿司匹林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药物用途
解热镇痛
抗血小板聚集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 痛、关节痛等
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血栓性疾病
抗炎抗风湿
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等炎症性疾病
阿司匹林合成24页PPT

2-(乙酰氧基)苯甲酸
4
反应原理
实验中,我们使用水杨酸和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
O
C O O HC H 3C H +
+
O
O H C H 3C
O
C O O H O
+C H 3CO H OC C H 3
O
5
阿司匹林的制取
6
发生的有机反应
H+ H+
7
副产物的处理
• 水杨酸聚合物 • 其他水杨酸酯
芳酸酯不溶于水,而乙酰水杨酸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钠盐,溶于水中, 减压过滤后可除去水杨酸聚合物。在将溶液酸化,可重新获得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的合成
2
Abstract
• 阿司匹林的制备 • 阿司匹林的检验与分析方法 • 减压过滤及实验步骤推论 • 一级反应及服药时间
3
Background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 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
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 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 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 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 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对于元反应:a A + b B = d D + e E
vkc AcB k为反应的特常数18反应级数
n=α+β:反应级数(reaction order),由实验测得
n=0 v = k
零级反应
n=1
v = kc
一级反应
n=2
v = kc2 二级反应
人体内代谢阿司匹林是一级反应
19
一级反应
• 一级反应 (first order reaction) 是反应速率 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
4
反应原理
实验中,我们使用水杨酸和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
O
C O O HC H 3C H +
+
O
O H C H 3C
O
C O O H O
+C H 3CO H OC C H 3
O
5
阿司匹林的制取
6
发生的有机反应
H+ H+
7
副产物的处理
• 水杨酸聚合物 • 其他水杨酸酯
芳酸酯不溶于水,而乙酰水杨酸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钠盐,溶于水中, 减压过滤后可除去水杨酸聚合物。在将溶液酸化,可重新获得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的合成
2
Abstract
• 阿司匹林的制备 • 阿司匹林的检验与分析方法 • 减压过滤及实验步骤推论 • 一级反应及服药时间
3
Background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 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
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 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 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 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 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对于元反应:a A + b B = d D + e E
vkc AcB k为反应的特常数18反应级数
n=α+β:反应级数(reaction order),由实验测得
n=0 v = k
零级反应
n=1
v = kc
一级反应
n=2
v = kc2 二级反应
人体内代谢阿司匹林是一级反应
19
一级反应
• 一级反应 (first order reaction) 是反应速率 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
有机化学医用阿司匹林的制备ppt课件

三、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工艺,在实训室进行小试生产方法
美国专利局2019年8月公开了Handal-Vega等人的“阿司匹林工业生产合成方法 〞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提出了一个水杨酸和醋酐合成阿司匹林的新方法:在水杨酸和 醋酐反应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氧化钙或氧化锌,得到一种乙酰水杨酸和醋酸钙或醋酸锌 以及最大为2%游离水杨酸的混合物。此反应十分快速,属于放热反应,也是一锅反应, 且无污染物,不需要排放残渣酸,也不需要任何有机溶剂,产物不需要再结晶。因产物是 固体,合成完成后可以马上和普通药物制剂辅料混合压片,成阿司匹林片。
醋酐
●别名 醋酸酐;乙醋酐;乙酐
●分子式 C4H6O3;(CH3CO)20
●色态 无色透明液体,浓有硫刺酸激气味பைடு நூலகம்其蒸气为催泪毒 气
●色态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 酸中H2SO4的●质溶量解分性数溶为于9苯8.、3%乙,醇其、密乙度醚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 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
三氯化铁
●中文名称 三氯化铁 ●分子式 FeCl3
●外观与性状 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 ●分子量 162.21 ●沸点 319℃ ●熔 点 306℃
●溶解性 易溶于水,不溶于革油,易溶于甲醇、
浓盐酸
●色态味 纯盐酸为无色液体,在空气中冒雾〔由 于盐酸有强挥发性),有刺鼻酸味。粗盐酸因含
杂质氯化铁而带黄色 ●浓度 市售浓盐酸的浓度为20.24%,实验用浓盐
二、合成或提取阿司匹林的传统规模生产〔或分离提纯〕的工艺,在实训室进行 小试生产方法
●方法一 1.采用乙酸酐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线 2.需用原料及配方实 3.制备工艺 混料投入带配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油浴上控温于150~1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结晶抽滤稍冷后拆下温度计。在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 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 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烧杯中。
⑶重结晶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 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 %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 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 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 1.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诱发和 加重胃溃疡,有时可引起溃疡出血。 2.凝血障碍 一般治疗量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延长出血时 间。长期或大剂量以上还可抑制凝血酶形成,造成出血。 3.过敏反应 偶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阿司匹林哮 喘甚至过敏性休克。 4.水杨酸反应 长期应用或大量误服可引起头痛、眩晕、恶 心呕吐、耳鸣、视力减退等中毒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 5.瑞胰综合症 极少数病毒感染伴发烧的儿童或青年用阿司 匹林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脑病,严重者可致死,10 岁左右的儿童患流感或水痘者忌用本品。
白色晶体 2.98g
5.61g
53.2%
终于完啦
• 大家鼓掌 哈 ~ 哈 ~ 哈 ~ • 祝大家心情愉快
反应方程式
副反应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
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 产生的副产品: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
乙酸
实验步骤
⑴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 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 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 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 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
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主本品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 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 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 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 刺痛无效。 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 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 形成。
有机化学 阿司匹林的制备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神秘的阿司匹林
■中文名称:阿斯匹林(解 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 中文别名:醋柳酸、乙酰水 杨酸、巴米尔、力爽、塞宁、 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 ■拉丁名称:Aspirin 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
酸
阿司匹林的结构和分析
的两种盐类,如果它们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
很大,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
升而急剧增加,而温度升高对氯化钠溶解度影响很小。则可在较
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
除去氯化钠以后的母液在浓缩和冷却后,可得纯硝酸钾。重结晶
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
【2】水杨酸分子内存在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 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 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 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 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
产率计算
产品外观 实际产量 理论产量 产率
反应来制取
1.阿司匹林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锥形瓶中放入称量好的水杨酸.乙酐.并滴入五滴浓硫酸.轻轻 摇荡锥形瓶使固体溶解.在80℃-90℃水浴中加热约15分钟.从水浴中移 出锥形瓶.当内容物温热时慢慢地入3-5ml冰水.此时反应放热.甚至沸腾. 反应平稳后.再加入40ml水.用冰水浴冷却.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使结晶 完全析出.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两次. 2.阿司匹林粗产品的纯化 将阿司匹林的粗产物移至另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饱和NaHCO3溶液. 搅拌.直至无CO2气泡产生.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 并弃去滤渣. 先在烧杯中放入约5ml浓盐酸并加入10ml水.配好盐酸溶液.再将上述 滤液倒入烧杯中.阿司匹林复沉淀析出.冰水冷却令结晶完全析出.抽滤. 冷水洗涤.压干滤饼.干燥. 用乙酸乙酯重结晶.计算产率.
阿司匹林的制备
• 阿司匹林的物理性质 • 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
味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 醇、氯仿,微溶于乙醚。在潮湿下易分 解
阿司匹林的备方法
1.用乙酰氯及吡啶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线 2.用乙酰氯及吡啶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线
1.采用乙酸酐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 线
制备工艺
操作流程
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 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
仪器药品
锥形瓶(100mL)量筒(10mL,25mL) 温度计(100℃)烧杯(200mL,100mL) 吸滤瓶布氏漏斗小水泵水浴锅电炉 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乙醇水溶液 (35%)
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
• ⑴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 气冲出。并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
• ⑵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 生成。
• ⑶ 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 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
• ⑷ 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在通风橱内取 用,并注意不要粘在皮肤上。
补充说明:
【1】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 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一侧口 安装球形冷凝管,另一侧口安装温度计。
重结晶的原理
重结晶(recrystallization)
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
过程。又称再结晶。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
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重结晶的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
最好选择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
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即得纯制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混料投入带配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油浴上控 温于150~160℃,反应约3小时,于减压下蒸 去过量之乙酸酐及反应中生成的乙酸,其蒸出 物重约16份,余品重为31份。再用2倍重量的 苯重结晶,可得18份纯品。若将余液浓度增高, 还可收得10份纯品。
2.用乙酰氯及吡啶为乙酰化剂的工 艺路线
.制备工艺
开始制备
» 大家注意 啦!
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 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 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 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 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 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 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是C8H8O4,分子量是152,结构简式 是 。在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一个羧基, 一个酯基,并且羧基和酯基连接在苯环的相邻的两个碳原 子上。
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羧基,因此阿司匹林具有酸的通性。 阿司匹林分子中又有一个酯基,因而它又可以在无机酸或 碱的催化并微热(水浴)条件下,水解生成水杨酸 和乙 酸CH3COOH。生成的水杨酸结构中由于有游离的酚羟基, 因而可以和起显色反应。有的阿司匹林片有醋酸臭味,就 是因为阿司匹林在保存过程中,贮存不当,与空气中的水 蒸气接触,缓慢发生水解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
将酚甲酸投入吡啶中,加温使溶,乃用冰冷剂 使冷,次徐加乙酰氯,初滴入时其物料即变为 浆体,次为液体,后又变浓。于水浴锅上加热 10分钟,倾于冰上,并搅拌使粘稠液体变为固 体,粉碎→水洗并于60~70℃下干燥得粗制品 约13份,在苯中重结晶可得纯品。
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酰基
⑶重结晶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 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 %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 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 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 1.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诱发和 加重胃溃疡,有时可引起溃疡出血。 2.凝血障碍 一般治疗量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延长出血时 间。长期或大剂量以上还可抑制凝血酶形成,造成出血。 3.过敏反应 偶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阿司匹林哮 喘甚至过敏性休克。 4.水杨酸反应 长期应用或大量误服可引起头痛、眩晕、恶 心呕吐、耳鸣、视力减退等中毒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 5.瑞胰综合症 极少数病毒感染伴发烧的儿童或青年用阿司 匹林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脑病,严重者可致死,10 岁左右的儿童患流感或水痘者忌用本品。
白色晶体 2.98g
5.61g
53.2%
终于完啦
• 大家鼓掌 哈 ~ 哈 ~ 哈 ~ • 祝大家心情愉快
反应方程式
副反应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
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 产生的副产品: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
乙酸
实验步骤
⑴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 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 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 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 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
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主本品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 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 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 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 刺痛无效。 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 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 形成。
有机化学 阿司匹林的制备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神秘的阿司匹林
■中文名称:阿斯匹林(解 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 中文别名:醋柳酸、乙酰水 杨酸、巴米尔、力爽、塞宁、 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 ■拉丁名称:Aspirin 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
酸
阿司匹林的结构和分析
的两种盐类,如果它们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
很大,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
升而急剧增加,而温度升高对氯化钠溶解度影响很小。则可在较
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
除去氯化钠以后的母液在浓缩和冷却后,可得纯硝酸钾。重结晶
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
【2】水杨酸分子内存在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 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 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 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 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
产率计算
产品外观 实际产量 理论产量 产率
反应来制取
1.阿司匹林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锥形瓶中放入称量好的水杨酸.乙酐.并滴入五滴浓硫酸.轻轻 摇荡锥形瓶使固体溶解.在80℃-90℃水浴中加热约15分钟.从水浴中移 出锥形瓶.当内容物温热时慢慢地入3-5ml冰水.此时反应放热.甚至沸腾. 反应平稳后.再加入40ml水.用冰水浴冷却.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使结晶 完全析出.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两次. 2.阿司匹林粗产品的纯化 将阿司匹林的粗产物移至另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饱和NaHCO3溶液. 搅拌.直至无CO2气泡产生.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 并弃去滤渣. 先在烧杯中放入约5ml浓盐酸并加入10ml水.配好盐酸溶液.再将上述 滤液倒入烧杯中.阿司匹林复沉淀析出.冰水冷却令结晶完全析出.抽滤. 冷水洗涤.压干滤饼.干燥. 用乙酸乙酯重结晶.计算产率.
阿司匹林的制备
• 阿司匹林的物理性质 • 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
味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 醇、氯仿,微溶于乙醚。在潮湿下易分 解
阿司匹林的备方法
1.用乙酰氯及吡啶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线 2.用乙酰氯及吡啶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线
1.采用乙酸酐为乙酰化剂的工艺路 线
制备工艺
操作流程
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 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
仪器药品
锥形瓶(100mL)量筒(10mL,25mL) 温度计(100℃)烧杯(200mL,100mL) 吸滤瓶布氏漏斗小水泵水浴锅电炉 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乙醇水溶液 (35%)
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
• ⑴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 气冲出。并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
• ⑵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 生成。
• ⑶ 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 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
• ⑷ 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在通风橱内取 用,并注意不要粘在皮肤上。
补充说明:
【1】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 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一侧口 安装球形冷凝管,另一侧口安装温度计。
重结晶的原理
重结晶(recrystallization)
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
过程。又称再结晶。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
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重结晶的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
最好选择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
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即得纯制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混料投入带配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油浴上控 温于150~160℃,反应约3小时,于减压下蒸 去过量之乙酸酐及反应中生成的乙酸,其蒸出 物重约16份,余品重为31份。再用2倍重量的 苯重结晶,可得18份纯品。若将余液浓度增高, 还可收得10份纯品。
2.用乙酰氯及吡啶为乙酰化剂的工 艺路线
.制备工艺
开始制备
» 大家注意 啦!
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 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 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 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 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 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 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是C8H8O4,分子量是152,结构简式 是 。在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一个羧基, 一个酯基,并且羧基和酯基连接在苯环的相邻的两个碳原 子上。
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羧基,因此阿司匹林具有酸的通性。 阿司匹林分子中又有一个酯基,因而它又可以在无机酸或 碱的催化并微热(水浴)条件下,水解生成水杨酸 和乙 酸CH3COOH。生成的水杨酸结构中由于有游离的酚羟基, 因而可以和起显色反应。有的阿司匹林片有醋酸臭味,就 是因为阿司匹林在保存过程中,贮存不当,与空气中的水 蒸气接触,缓慢发生水解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
将酚甲酸投入吡啶中,加温使溶,乃用冰冷剂 使冷,次徐加乙酰氯,初滴入时其物料即变为 浆体,次为液体,后又变浓。于水浴锅上加热 10分钟,倾于冰上,并搅拌使粘稠液体变为固 体,粉碎→水洗并于60~70℃下干燥得粗制品 约13份,在苯中重结晶可得纯品。
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