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

合集下载

三种谐振过电压及其对应关系 -回复

三种谐振过电压及其对应关系 -回复

三种谐振过电压及其对应关系-回复谐振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力设备或其他故障引起的电压波动,其频率等于系统谐振频率的电压异常现象。

谐振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导致设备损坏、线路过载等问题。

本文将分别介绍三种常见的谐振过电压及其对应关系。

一、串联谐振过电压串联谐振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线路与电容性负载串联连接时,由于谐振回路发生谐振而产生的过电压现象。

谐振回路由电源、线路和电容性负载构成。

当线路长度与谐振频率相等或者线路长度的整数倍等于谐振频率的一半时,谐振回路产生谐振,电压会急剧增大。

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线路长度符合谐振条件,使得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线路中的谐振电压相叠加;二是电容性负载的谐振频率接近或者等于电压谐振频率,从而使得线路上的电压出现大幅度增加。

串联谐振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

首先,电压的突然增大可能导致设备的工作不稳定,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过高的电压会使线路出现过载情况,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注意串联谐振过电压的控制,采取相应的补偿和保护措施。

二、并联谐振过电压并联谐振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电容性负载与线路并联连接时,由于谐振回路发生谐振而产生的过电压现象。

谐振回路由电源、线路和电容性负载构成。

当电容性负载谐振频率接近或者等于电压谐振频率时,谐振回路产生谐振,电压会急剧增大。

产生并联谐振过电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容性负载的谐振频率与谐振频率相近或相等,从而使得电容性负载上的电压出现异常增大。

并联谐振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过高的电压可能导致设备的绝缘破坏,从而引发设备损坏和线路故障。

其次,电压突然增大还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引发供电中断等问题。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电容性负载,控制并联谐振过电压的发生。

三、平行谐振过电压平行谐振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接近或者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时,由于负载或者设备改变引起的过电压现象。

第10讲-谐振过电压

第10讲-谐振过电压

2 0
2
0
0 = ,电容电压幅值为
UC
E
2
E 1
R C
如图中 / 0
点所示
0曲线中在 0
1
不同 /0 下 UC 与 /0 的关系曲线
15
分析讨论
UC
E
1 / 0 2 2 2 /02 2
0
0 ,将 作为变量,对电容电压幅
值表达式求导 / 0
0
1
2
0
2
U CM
6
铁磁谐振(非线性谐振)
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 互感器)与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因为铁芯电感元件 的饱和现象,使回路的电感参数是非线性的,在满足 一定谐振条件时,会产生铁磁谐振,并有许多特有的 性质
7
参数谐振
由电感参数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感元件(如凸极发电机 的同步电抗在Xd~Xq的周期性变化)与系统的电容元 件(如空载长线)组成回路,当参数配合时,通过电 感的周期变化,不断向谐振系统输送能量,将会造成 参数谐振过电压
13
分析讨论
UC
E
1 / 0 2 2 2 /02 2
=0
XC XL
0 <
UC
02 02 2
E
电容电压幅值有可能大于E,如
图中 / 0 0 曲线中在区间 1 内所示 0
不同 /0 下 UC 与 /0 的关系曲线
14
分析讨论
E
UC
1 / 0 2
2
2
/
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电感、电容元件可形成 各种振荡回路,如某一自由振荡频率等于外加强迫频率, 发生谐振。谐振是一种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运行状态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及消除方法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及消除方法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及消除方法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现象及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并介绍了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电容;电感1 引言电力系统中有许多的电感、电容元件,如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消弧线圈、发电机等的电感,输电线路的对地电容及相间电容,以及各种高压设备的电容。

这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特定的参数配合条件下构成振荡回路,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形成谐振现象,从而产生谐振过电压,导致系统中某些电气设备出现严重的过电压而损坏,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电力系统内,一般的回路都可简化成电阻R、感抗、容抗的串联和并联回路。

铁磁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

正常运行条件下,感抗大于容抗,即>,此时电路运行在感性工作状态,不具备线性谐振条件,回路保持稳定状态。

铁磁谐振回路的容抗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个不变的常数,而感抗一般是由带铁芯的线圈产生的,铁芯饱和时感抗会变小。

当电源电压有所升高或电感线圈中出现涌流时,就有可能使铁芯饱和,其感抗值随之减小,当=时,即满足串联谐振条件,于是发生铁磁谐振[4]。

电力系统运行参数具有随机性,其运行方式灵活,构架比较复杂,容易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

在进行操作或者发生故障的条件下,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抗元件很容易形成振荡回路,尤其是主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有绕组及铁芯的设备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最容易产生电磁耦合现象,进而产生串、并联谐振,引发铁磁谐振过电压。

35kV、10kV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电网结构相对薄弱,加上电力系统操作频繁,运行方式又多变,很容易导致铁磁谐振过电压。

据有关统计,铁磁谐振过电压导致故障概率高达50% ~ 55%。

铁磁谐振过电压导致故障的严重性可见一般。

铁磁谐振过电压本质上是由于非线性励磁电感与电力系统对地电容所构成的铁磁谐振所引发的电网中性点不稳定现象。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电力系统中,厂站因过电压引起故障甚多,特别是谐振过电压,对设备甚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大。

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关键词谐振过电压;PT;铁芯饱和;防范措施0 引言我国电力系统分为不同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配电网采取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10kV及以上配电网采取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过电压种类多,主要有谐振、雷电和操作过电压;其中谐振过电压较常见,作用时间长、次数频繁、危害大,须采取措施预防。

1 谐振过电压产生原因电网运行中,正常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铁芯饱和易引起谐振过电压;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故障可引起谐振过电压。

运维人员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当亦会产生谐振过电压。

另外设备设计选型、参数不匹配也是谐振过电压产生原因。

2 铁磁谐振为满足电网测量、保护需要,电力系统中配置大量电感电容元件,如:互感器、电抗器等电感元件;电容器、线路对地电容等电容元件。

当进行设备操作或系统故障时,电感电容元件构成振荡回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谐振,损坏设备影响系统。

2.1 原因分析图1某水厂单串接线图,采用接线,110kV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PT等分相运行,变压器、PT高压绕组接成Y0,该厂多次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

原因:图1 某水电站单串接线图1)故障时产生谐振过电压。

当系统发生单相故障时,因整个电网系统中电感电容元件参数不匹配,两者共同作用,为谐振产生创造条件,最终导致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2)操作时产生谐振过电压。

110kV开关为双断口且并联均压电容,停送电操作时,先拉5012、5013,再拉50126,其他刀闸均接通。

110kV环网通过开关断口电容构成带电磁式PT空母线产生谐振。

2.2 等值电路图该厂输出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瞬时A相线路产生接地电流,因避雷器参数不匹配,构成谐振回路而产生谐振过电压。

图2 简化电路图如图2,L1是1B一次侧电感,L2是2B一次侧电感,Lm是PT一次侧电感,C0是空长线路对地电容,RL是电阻,k为故障点。

串联谐振产生过电压的原因

串联谐振产生过电压的原因

串联谐振产生过电压的原因串联谐振是一种利用谐振电路产生过电压的方法。

所谓谐振电路,是指电感和电容器按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共振回路。

在谐振电路中,当外加交流电源的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将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谐振现象。

而串联谐振电路则是将电感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

我们来了解一下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原理。

串联谐振电路由电感、电容器和负载组成,其中负载可以是电阻、电感或电容器。

当外加交流电源的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电感和电容器的阻抗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反,从而使电路的总阻抗最小。

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将达到最大值,电路呈共振状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串联谐振电路产生过电压的原因。

当谐振电路处于共振状态时,电感和电容器的阻抗最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最大。

由于负载是串联在电感和电容器之间的,所以负载两端的电压也将达到最大值,这就是过电压的产生原因。

具体来说,过电压的产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

首先,在谐振频率时,电感和电容器的阻抗最小,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

然后,由于负载是串联在电感和电容器之间的,所以负载两端的电压也将达到最大值。

接着,由于电感和电容器的阻抗相等且相位相反,它们之间的电压将相互抵消,从而使负载两端的电压进一步增大。

最后,过电压的产生使得负载两端的电压大于外加交流电源的电压,从而形成过电压现象。

总的来说,串联谐振电路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是谐振电路处于共振状态时,电感和电容器的阻抗最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最大。

负载作为串联在电感和电容器之间的,负载两端的电压也将达到最大值。

由于电感和电容器的阻抗相等且相位相反,它们之间的电压相互抵消,使得负载两端的电压进一步增大,形成过电压现象。

串联谐振电路产生过电压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例如,变压器中的谐振电路可以用于提高电压的变换效率;电力系统中的谐振电路可以用于保护电力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害;无线电通信中的谐振电路可以用于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等。

电力系统中的谐振过电压

电力系统中的谐振过电压
19
正文标题
在电力系统中,当发生不对称接地故障或断路器的不同期操作时,将会 出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通过静电和电磁耦合,会在相邻的低压平行 线路中感应出传递过电压; 当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侧出现零序电压时,会通过绕组间的杂散电容传递 至低压侧,危及低压绕组绝缘或接在低压绕组侧的电气设备。
20
正文标题
铁路供电强电线路在信号电缆的芯线上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与强电线路 中的影响电流、信号电缆的金属护套屏蔽层、信号电缆的直径、信号电缆屏 蔽层的接地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22
正文标题
当信号电缆屏蔽层不接地时,强电线路有影响电流,会通过互感抗在信 号电缆屏蔽层和线芯产生磁感应电势分别为 IP
2
3
X r1 Z1ctg(1 1 ) X r0 Z0ctg(0 0 )
X r1 2X r0 0
Z1ctg(1 1 ) 2Z0ctg(1 1 ) 0
16
正文标题
忽略导线电感,令导线的正序和零序电容分别为C1和C0,容抗为-jXC1和 -jXC0,线路首端的入口阻抗为
X r1 1 1 1
X L1 X C1
X r1 2X r0 0
X r0
1
1
1
X L0 X C0
单相开断发生谐振的条件
开断相的电压
11
1111
UA
EA 2

X rN
X r1 2

X
rN

EA
Xr0 Xr1 2Xr0 Xr1
EA
X r1 2
X r1
谐振条件
2 C0
TK

C1 2G
输电线路电容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大气过电压:由直击雷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

因此,220KV以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大气过电压决定。

工频过电压:由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操作过电压:由电网内开关操作引起,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压倍数较高。

因此30KV及以上超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操作过电压决定。

谐振过电压:由系统电容及电感回路组成谐振回路时引起,特点是过电压倍数高、持续时间长。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答: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应尽量保持变电所的零序阻抗基本不变.遇到因变压器检修等原因使变电所的零序阻抗有较大变化的特殊运行方式时,应根据规程规定或实际情况临时处理.(1)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则中性点应直接接地,计算正常保护定值时,可只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正常运行方式。

当变压器检修时,可作特殊运行方式处理,例如改定值或按规定停用、起用有关保护段。

(2)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只将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该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改为直接接地.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变电所正常必须有两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停运时,若有第三台变压器则将第三台变压器改为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

否则,按特殊运行方式处理。

(3)双母线运行的变电所有三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按两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运行,并把它们分别接于不同的母线上,当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直接接地。

电力系统中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因

电力系统中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因

电力系统中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因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是指在一些特定的运行条件下,电力系统中的铁磁元件(如变压器、电感器等)由于谐振现象而产生的过电压。

这种过电压会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谐振特性和非线性特性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具体而言,以下是造成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几个主要原因:1. 谐振频率与系统频率接近:电力系统中的铁磁元件具有一定的谐振频率。

当系统频率与铁磁元件的谐振频率接近时,就容易引发谐振现象,从而产生过电压。

这是因为谐振频率附近会出现共振现象,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在谐振回路中积累,导致过电压的产生。

2. 非线性特性引起的谐波: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非线性元件,如变压器的磁化曲线非线性、饱和等。

这些非线性特性会引起系统中谐波的产生和传播,进而导致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当谐波频率与铁磁元件的谐振频率相近时,谐波能量会在铁磁元件中积累,导致过电压的产生。

3. 谐振回路的存在: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电感器等铁磁元件与电容器、线路等组成了谐振回路。

当这些元件的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谐振回路就会形成,从而引起谐振现象和过电压的产生。

4. 突变负载的突发性变化: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存在突变的情况,例如突然断开大负载或突然接入大负载。

这样的突变负载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谐振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为了避免铁磁谐振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谐振频率的分析和计算:对于电力系统中的铁磁元件,需要进行谐振频率的分析和计算。

这样可以了解系统中是否存在谐振频率接近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谐振现象的发生。

2. 谐振回路的设计和调整: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和调整谐振回路。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合理布置线路等,以降低谐振回路的谐振能力,减少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
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这一现象叫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分为以下几种: (1)线性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不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输电线路的电感,变压器的漏感)或励磁特性接近线性的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消弧线圈)和系统中的电容元件所组成。

(2)铁磁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

因铁芯电感元件的饱和现象,使回路的电感参数是非线性的,这种含有非线性电感元件的回路在满足一定的谐振条件时,会产生铁磁谐振。

(3)参数谐振过电压
由电感参数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感元件(如凸极发电机的同步电抗在Kd~Kq间周期变化)和系统电容元件(如空载线路)组成回路,当参数配合时,通过电感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向谐振系统输送能量,造成参数谐振过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