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

合集下载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英语标识语,它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如商店、地铁、公园等。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英语标识语被误译,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造成误解。

本文将对常见的英语标识语的误译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标识语,准确理解其含义。

英语标识语的误译可能源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准确。

一些商店门口的牌子上写着“PUSH”,意为“推”,但是某些标识上却被错误地翻译成了“拉”。

这与英文中的含义相反,容易引起误解。

一些广告牌上常见的标语“Enjoy life”,意为“享受生活”,但是有些中文翻译成了“享受人生”,在语义上稍有差异。

我们在理解英语标识语时,需要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

英语标识语的误译还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对于某些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会不同。

在一些国外公共场所,常见的标识语是“Mind the gap”,意为“注意缝隙”,用来提醒人们注意地铁车厢和站台之间的安全距离。

某些中文翻译却被解释成了“留意空隙”,并没有准确传达出英文中的含义。

这样误译可能对读者的直观理解造成困扰,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风险。

英语标识语的误译还可能与翻译的语言技巧有关。

有时候,为了使翻译更加贴近当地文化和习惯,翻译人员可能会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意译和转译。

有时候这种操作可能会导致失真,使得翻译后的标识语与英语原文有所偏差。

肯德基的标语“Finger lickin’ good”意为“吃得舒服”,但是某些中文版本翻译成了“唇齿留香”,虽然这样的翻译更有诗意,但是并没有完全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含义。

英语标识语的误译可能来自于语言理解的不准确、文化差异以及翻译的技巧等原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英语标识语的含义,我们需要对英语标识语进行准确的理解,并且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翻译人员也应该注意注重语境和文化的因素,以避免误译出现。

公共场所英语翻译谬误浅析

公共场所英语翻译谬误浅析

公共场所英语翻译谬误浅析摘要: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译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共场所。

然而,公共场所标识英语翻译的错误无处不在,污染我们的文化环境。

本文对常见英语谬误及翻译错误进行列举与分析,同时找出其根源并提出整顿和改正方法。

关键词:英语译文翻译谬误语言污染今天,已经是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已经加入WTO,打开国门,跟随世界的脚步,一同发展,走向世界。

英语,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趋势,生活的变迁,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要求新时代的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些有关的英语知识,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迫使中国的一切--包括人、事和物,都必须与世界接轨,趋向国际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从而使这种作用日益明显。

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公共场所,不论是在机场,还是在商店中,甚至在马路边,各式各样的商号招牌、广告牌、标语口号、广告媒体、旅游景点、产品说明书等等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们除了由风格各异的中文文字组成之外,几乎都伴随着相应的英语译文。

其目的显而易见,这些英文翻译不仅显示了这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的程度,而且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对外交流,从而大大减少了外国朋友在中国生活的不便。

然而,公共场所标识英语翻译的错误无处不在。

有些翻译的质量的确是让人心寒的,它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样的译文不但不能达到上面所述的目的,反而会让人贻笑大方,成为英语垃圾,造成语言污染。

不正确、不准确的翻译,一方面给外籍人士的生活和工作制造了不方便,也给国内外人士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和误导,而且极大地污损了国际化城市的形象。

所以,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笔者列举出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大量活生生"荒谬"的实例,并加以简明扼要的分析,深入的揭示了种种英语弊病和翻译错误,并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了产生这些谬误的原因,提出了减少谬误和提高外语翻译素质的措施。

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

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

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我国的城市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英标识。

但随处可见的中英标识却存在许多错误的翻译,这对城市文明影响很大,让城市形象受损。

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本小组在采集100张包括公园,宾馆,马路,广场,商店等地关于中英标识的照片,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方法来改善城市中英标识翻译错误这一现象。

一、公共场所中英标识中常见的错误。

1.拼音问题。

在一张我们照的照片中上面写着:内有监控。

下面附上拼音:nei you jian kong。

还有一张写着:严禁烟火。

注释:yan jin yan huo。

一般中国人懂汉字,就算不懂汉字,一般也不懂拼音。

如果这拼音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也说不通,只懂拼音不懂汉字的外国人也不多。

所以在汉字下再标注拼音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这些拼音应改成英语更为实用。

2.拼写错误问题。

一张景区拍来的照片写着:带好小孩。

下面标注着英语:takecare off the kids。

稍微有点英语水平的人都知道“take care of”中的“of”只有一个“f”。

这种低级的拼写错误被挂起来,连我们本土人都会觉得好笑,更何况外国人。

可想而知他会对这个城市作何想法。

3.中式英语生搬硬套的问题。

一个牌子上写着:暂停服务,英文是:pause ministry。

其实直接用介词短语Out of service就好了。

英语是一个大量用介词短语的语言,而中文却习惯用动词,中文一句话就可以出现好多的动词。

由于动词变化多,英语经常用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来代替动词。

“残疾人厕所”被翻译成“Deformed man toilet”, 这是典型的生搬硬套并且也显得不礼貌,“handicapped used only”就可以了。

4.不合习惯,不合规律,不合情境。

中英文双语标识中英译文表达习惯,不符合表达规律,不符合情境的错误最难避免,最难意识,也是最难纠正的。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背景:随着国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我国公共场所对中英文双语标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存在一些问题,如标识文字不准确、语法错误、排版不规范等。

为了提高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质量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整治方案。

一、目标:1. 提高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 统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翻译和排版标准;3. 增强中英文双语标识的可读性和整体形象。

二、整治内容:1. 标识翻译规范:(1) 标识文字的翻译应准确无误,遵循中英文语法规则;(2) 选择适当的词语,避免使用俚语和文化隐喻;(3) 对于涉及法律、安全和紧急情况等场所,标识应相对正式、严谨;(4) 保持标识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繁琐的描述。

2. 标识排版规范:(1) 中英文标识应同时呈现,中文位于上方,英文位于下方;(2) 字体选择要清晰、容易辨认,避免创意化的字体;(3) 中英文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使得标识整体协调统一;(4) 标识大小应适中,能够清晰可见,不显得突兀或过于庞大。

3. 标识维护与更新:(1) 定期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检测和更新,确保标识内容准确;(2) 针对标识的磨损和老化情况,及时更换和维护标识;(3) 如果标识使用了旧版的中英译文,应及时修改为准确的新版译文。

4. 标识审查和审核:(1) 设立专门的标识审查机构,负责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审核和审查;(2) 审查标准应包括翻译的准确性、语法的规范性、排版的整齐度等方面;(3) 对于未通过审核的标识,要及时进行指导和修改,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材料。

三、推进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 制作宣传册和宣传画,介绍整治方案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2) 开展培训和讲座,提高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标识规范意识;(3) 制作标识使用手册,指导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正确使用中英文双语标识。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英语标识语,比如商店、公共场所、交通出行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标识语存在误译现象,有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英语标识语误译,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让我们来看几个在商店里常见的英语标识语误译。

比如“打折”在英文中是“discount”,但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商店的标识写成了“打破”,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翻译。

这是因为很多商家直接使用翻译软件或者请不太专业的人员进行翻译,导致出现了这样的误译现象。

有些商店在标识上使用了一些中式英语,比如“满减”翻译成了“Full Drop”,这显然与其原意相去甚远。

针对这样的情况,商家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员,或者使用专业的翻译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商店的标识语误译外,我们在公共场所也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误译。

比如在一些博物馆或者公园里,常常可以看到“禁止摘花”被误译成了“Do not pluck flowers”,这个翻译在语法和语义上都存在错误,正确的翻译应该是“Do not pick flowers”,因此这样的误译可能会导致游客产生误解。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禁止吸烟”被翻译成了“Prohibit smoking”,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No smoking”,这些错误的翻译可能会降低标识语的实际效果。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公共场所可以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复核,或者邀请外国人士对标识语进行审查。

那么,为什么这些英语标识语会出现误译现象呢?其实,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

有些翻译人员可能不够专业,或者对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使用不够了解,导致了误译的发生。

有些商家或者机构可能为了省钱而没有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员,或者直接使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这也会导致误译的出现。

一些地方性的用词或者习惯用语可能也会导致误译,比如中式英语的使用可能会给标识语的翻译带来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翻译人员的专业性、翻译工具的选择以及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

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

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

公共厕所




36男卫生间 错译:Male Toilet 正译:Men's Room\ Men 37公共厕所 错译:Public Toilet 正译:Toilet\Washroom\Restroom 38卫生间 错译:W. C. 正译:Toilet\Washroom\Restroom 39没有卫生间 错译:WC. NO. 正译:No Toilet 40干手机 错译:Dry Hand Machine 正译:Hand Dryer; Electric Towel
上下楼梯及电梯







6由此上楼 错译:UP STAIRS 正译:UP 7由此下楼 错译:DOWN STAIR 正译:Down 8乘客专用,请勿载人 错译:Passengers Only, Not Using for Any Other Purposes 正译:Passengers Only 9此电梯不能到达楼下卫生间 错译:The Lift Leads Don’t To The Toilet 正译:This elevator does not lead to the toilet. 10请将烟头熄灭后进入电梯 错译:Don’t Smoking in Lift 正译:No Smoking in Elevator
公共厕所







21男洗手间 错译:Man 正译: Men’s Room\Men 22残疾人厕所 错译:Deformed Man Toilet 正译:Accessible Toilet 23有人(厕所) 错译:Some Person Inside 正译:Occupied 24请便后冲洗 错译:Wash after Relief 正译:Flush after Use 25请便后冲洗 错译:Mang out after Shit 正译:Flush after Use

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

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

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篇一: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修改毕业论文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目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一、国内研究状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广泛而深入。

当前,从沿海到内地的各大城市,标有各类告示、警示、服务信息的汉英双语标识已随处可见。

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位。

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双语标识语建设更加突显其重要性。

目前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翻译研究日益增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如何将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得更恰当、更得体。

从中文标识语翻译的基本内涵角度浅谈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

这类文章重点阐述的是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基本问题,例如标识语翻译的特点、原则以及正确翻译的重要性等,为读者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典型的相关研究有刘金楣和闫志勋的《浅谈中文标示语的英译》、吴伟雄的《中文标语英译浅谈》和贺继宗的《公共英文标识语翻译》等。

从翻译策略的角度研究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研究人员在总结和分析生活中常出现的几大类公共场所双语标识错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得出如何对公共场所标识语进行翻译的正确方法和策略,希望在日后能为翻译人员翻译公共场所的标识语提供参考和借鉴。

代表的研究文献有:宋国双的《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策略》、季拜华的《关于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批评》、王伟的《国内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著作等。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生活中英语标识语的误译与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英语标识语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商店、酒店还是公共场所,我
们都会看到许多用英文标识的信息。

由于翻译人员水平不一、文化差异以及语言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误译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英语标识语误译,并解释其中的原
因。

第一个例子是“wet floor”(地板湿滑)的误译。

在中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店或者公共场所里面的地板上贴有英文的标识“wet floor”。

许多人将其误译为“地板湿滑”。

这是一个典型的直译错误。

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主要是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不准确。

在英
语中,“wet floor”指的是地板上湿润的状态,而并不是指地板自身是湿滑的。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地板潮湿”,而不是“地板湿滑”。

另一个例子是“no smoking”(禁止吸烟)的误译。

在中国的许多公共场所,我们可
以看到“no smoking”标识。

有些人将其误译为“禁止火源”。

这个误译的原因主要是对
词汇意义的理解不准确。

在英语中,“smoking”指的是吸烟的行为,而不是指火源。


确的翻译应该是“禁止吸烟”,而不是“禁止火源”。

这些例子表明,在翻译英语标识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词汇的意义、语法的使用
以及文化的差异。

只有正确理解了标识语的含义,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并传达给人们。

我们
还需要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以避免误译的情况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
篇一: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修改毕业论文
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目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一、国内研究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广泛而深入。

当前,从沿海到内地的各大城市,标有各类告示、警示、服务信息的汉英双语标识已随处可见。

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位。

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双语标
识语建设更加突显其重要性。

目前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翻译研究日益增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如何将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得更恰当、更得体。

从中文标识语翻译的基本内涵角度浅谈公共场所标识
语翻译。

这类文章重点阐述的是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基本问题,例如标识语翻译的特点、原则以及正确翻译的重要性等,为读者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典型的相关研究有刘金楣和闫志勋的《浅谈中文标示语的英译》、吴伟雄的《中文标语英译浅谈》和贺继宗的《公共英文标识语翻译》等。

从翻译策略的角度研究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研究人员在总结和分析生活中常出现的几大类公共场所双语标识错
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得出如何对公共场所标识语进行翻译的正确方法和策略,希望在日后能为翻译人员翻译公共场所的标识语提供参考和借鉴。

代表的研究文献有:宋国双的《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策略》、季拜华的《关于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批评》、王伟的《国内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著作等。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谈论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

研究代表文章是《由公共场所常用标识浅谈标识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现象》,学者们认为英语标识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因此进行标识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中在相同
场合使用和具有相同功能的标识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置换。

由于不同种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更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

所以标识语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具体的对象和场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作不同的处理。

纵观目前学界对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研究理论,不难发现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研究,通过研究如何翻译公共场所标识语,以理论指导实践,希望在日后的实务中杜绝翻译错误的发生。

二、研究课题意义
公共标识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都市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公共标识语在公众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对公共标识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错误的翻译会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也给外国友人带来诸多不便。

标语口号的翻译越来越成为开放城市一个不可回避又颇感棘手的问题,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是否标准和规范,能否提供准确和实用的信息,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外国朋友对城市建设的第一印象,而且也是检验城市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一种衡量指标。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目前国内众多公共标识语翻译错误进行分析,
来寻找正确恰当翻译标识语的策略。

从而为道路交通、旅游景点、邮政银行、公共服务、公益广告等行业对外宣传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研究课题的启发
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是一项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工程,要使翻译恰到好处,既不失原意又美观精致,需要有正确翻译的方法。

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时要秉着“信息准确、行文简练、语法规范”的原则,力求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最精确的信息。

在具体翻译公共场所标识语时,可以通过忠于源语、注重跨文化知识和简洁等策略达到翻译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参考文献
篇二:纠正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错误,提升我市对外交流的文化氛围
纠正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错误,提升我市对外交流的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对外开放的程度逐年加大,为了方便外籍人士在温的居住、工作、生活和旅游,我市在机场、车站、码头、医院、公园、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均配有一些中英文对照的标识语,这对于提升我市对外交流的人文环境,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档次确有诸多益处,但笔者发现,我市一些英语标识语的翻译上不规范或错误仍很常
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以避免让外国友人的费解和误解,也避免让外语水平逐渐提高的国人见笑。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我市常见的英文标识语不规范或错误进
行全面地清理和纠正。

1、我市英语标识语常见的一些问题
(1)语义、语法或拼写错误
英语标示语的语义错误很常见:如许多地方将“小心碰头”翻译成“watchyouRhead”,殊不知,自己的头自己是很难看得见的;又如将“一次性用品”译成“atimesexthing”。

拼写错误也很普遍:如在我市许多住宅区或公共场所的紧急出口均有“紧急出口、禁止堵塞”的提示,并多数被翻译成“emeRgenoyexibblockFoRbbiden”,且不论它翻译是否规范,仅仅就拼写而论,这四个单词中就有两个单词拼写错误(emeRgenoy应为emeRgency;exib应为exit)。

语法错误:我市许多公共场合均有“小心台阶”的提示,相应地被翻译为“cautionwatchyouRstep”,且不论它表述是否生硬,其
语法就有严重的错误,caution是名词或动词,之后的watchyouRstep应是非限定动词短语,需用不定式或动词加ing的形式,规范的翻译应该是“mindyouRstep”。

(2)中式翻译
市区还常见一些标识语存在严重的中式翻译倾向。

如将“私家菜”被译为“pRiVateVegetable”,而正确的翻译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